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A 触觉

B 痛觉

C 视觉

D 味觉

E 听觉

10. 属于18世纪英国美学家博克认为的优美的品质有( ABC )。

A 比较小

B 光滑

C 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

D 棱角分明

E 比较柔软

三、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研究的是人类的审美现象。

2.席勒主张通过美育来拯救社会。

3.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的时间应当是 1750年,以鲍姆嘉通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

4. 1917年,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响亮地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

5. 审美对象受到历史条件、民族和阶级状况的制约,从而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这样一些重要特征。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优美:它又称秀美、纤丽美、阴柔美、典雅美等。它是人类活动中目的与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最先发现、最常见到的客观世界的一种审美属性。作为美的典型的表现形态,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存,是人对这种和谐状态的情感肯定。

2.移情说:它是西方传统美学中的代表性美论之一。它是要把我们的主观的感情移到外物中去,使外物生命化,具有我们人的感情,因而令我们感到美。这种美论的主要特点是感情的外射,物中有我、我中有物,从而消灭物我之间的距离,达到物我同一,在物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共鸣。移情说忽视了对感情的具体分析,忽视了美与真、善的联系。

3.寓教于乐:古罗马贺拉斯提出。把美育看成娱乐与道德教育的统一。

4.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5.美育:它通常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就是当我们在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价、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我们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因此,审美教育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并使之得以净化、升华和提高。

6.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答:(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2.简述喜剧性的效果

答:(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3.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答:区别:

① 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② 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联系:

① 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② 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美学原理试卷

美学原理复习试卷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鲍姆嘉登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A)。 A.感性认识B.审美意识C.审美关系D.知、情、意 2.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D)。 A.1725年B.1735年C.1740年D.1750年 3.人与客观世界的审美关系属于(C)。 A.认识关系B.伦理关系C.精神关系D.实用关系 4.19世纪中叶以前,哲学方法一直是美学研究的(A)。 A.主要方法B.具体方法C.次要方法D.综合方法 5.美学研究的问题是(D)。 A.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问题 B.美的规律的问题 C.美感问题 D.美的本质问题 6.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B)。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普罗提诺D.黑格尔 7."美丽地描绘一副面孔"与"一副美丽的面孔"分别指的是(B)。 A.自然美与艺术美B.艺术美与自然美 C.自然美与艺术美D.艺术美与现实美 8.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强调的是(B)。 A.艺术美高于自然美B.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C.美与生活的差异性D.生活的辩证法 9.车斯托威尔指出:"如果不是月亮、太阳和星星真的照耀着天空,我们决不会被灿烂的朝霞、宁静的落日或者闪烁着光辉的神秘的夜所激动。"这段话所针对的美论是(B)。A.美在理念B.美在移情C.美在关系D.美在完满 10.在说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一现象时,最合理的解释是(C)。A.美在无意识B.美在愉快C.美在距离D.美在形式 11.在美的观念上,"万美皆备于我"这种说法所体现的美学主张是(A)。 A.美是主观的B.美是客观的 C.美是主客观的统一D.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12.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进化历程的根本前提是(B)。 A.以模仿动物为美B.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C.对祖先动物形象的反感D.性的选择 13."燕山雪花大如席"所用的想象的形式是(A)。 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再造联想D.对比联想 14.通感是(C)。 A.感官与心灵的沟通B.情感的充分表现形态 C.感官间感受的相互挪移D.审美中的豁然贯通感 15.钱钟书的"如水口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的比方,说的是审美中的(D)。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2.崇高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应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的是()。A.鲍姆嘉通B.黑格尔C.车尔尼雪夫斯基D.柏拉图2.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崇高则是理念大于或压倒形式的是()。A.黑格尔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康德 3.不属于社会美的一项是()。A人的美B劳动产品的美C境界美D环境美4.用“心理距离”解释一切审美现象的是()。A.克罗齐B.弗洛伊德C.朱光潜D.布洛5.西方“移情说”的主要代表者是()。A.柏拉图B.立普斯C.布洛D.费希尔6.“无意识”理论的创建者是()。A.哥白尼B.谷鲁斯C.泰勒D.弗洛伊德7.“直觉说”的代表人物应首推()。A.鲍姆嘉通B.克罗齐C.布洛D.谷鲁斯8.最早提出“地球村”概念的是()。A.加汉姆B.丹尼尔C.马尔库塞D.麦克卢汉9.《走向艺术心理学》的作者是()。A.威廉·詹姆斯B.弗洛伊德C.鲁道夫·阿恩海姆D.冯·艾伦费尔斯10.认为“性不能自美”,只有通过后天教育才能完善人性的是()。A.荀子B.老子C.孔子D.庄子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12分)1.因为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所以一切情感说到底就是美感。2.艺术是人们的主要审美对象,是审美感受的物化形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试述“劳动起源

说”。2.如何理解审美心理结构的两重性性?3.美育的主要特点有哪些?五、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为什么说自然美是一定社会实践的产物?2.举例说明绘画艺术与音乐艺术不同的艺术特征。美学原理试题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8分)1、美学:美学是研究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规律的一门科学。2、崇高:崇高,又称为壮美,就是一种雄壮的美、刚性的美。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B2.A3.C4.D5.B6.D7.B8.D9.C10.A三、辨析正误,并说明理由(每小题6分,共12分)1、答:错误。虽然一切美感都是一种情感,但不是一切情感都是美感。因为美感中的情感是蕴含、渗透着理性的心理功能,有着不自觉的理性认识内容。2.正确。因为艺术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把在客观现实中的审美感受表现出来,构成可以通过感官所把握的艺术形象,可以欣赏的艺术作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1、答:①劳动创造了人,为审美和艺术的发生提供了前提。②审美的发生和艺术的产生离不开劳动。2、答:①具有个体性与主观性、直觉性和非功利性。②又具有共同性与客观性,及潜在的功利性。3、答:①形象性。②娱乐性。③自由性。④普遍性。五、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答:(1)自然美的根源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是自然与社会生活的客观系。(2)人类出现以前是不存在美的,没有人类便没有把自然作为关照对象的主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成立的时间是( C )。 A 1725年 B 19世纪中叶 C 1750年 D 公元前四世纪 2. 在美与善的关系上,苏格拉底提出了( B )的观点。L A “美与善相对立” B “美与善相统一” C “美与善相违背” D “美与善相同”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5. 被人们尊称为“美学之父”的是( D )。 A 维柯 B 柏拉图 C 克罗齐 D 鲍姆嘉通 6.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7.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8.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9. 美学是一门( B )。 A 社会学科 B 人文学科 C 艺术学科 D 自然学科 10.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美学研究的对象有( ABCDE )。 A 艺术 B 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意识 D 审美范畴 E 美学思想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4. 美感能使现代人产生( ABCDEF )。 A 满足感 B 愉快感 C 幸福感 D 和谐感 E 自由感 5.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果 6. 优美又称( ABDE )。 A 秀美 B 纤丽美 C 纤柔美 D 柔性美 E 典雅美 7. 艺术接受过程可以分为( BDE )。 A 赏 B 观 C 评 D 品 E 悟 8. 丑与恶的关系是( BCD )。 A 丑与恶不可分 B 恶显示为形象才能成为丑 C 丑是恶的表现的一个侧面,主要是指人物形象上的表现 D 长相的丑与恶没有必然联系 E 丑与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应该否定它 9. 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觉器官作用最大的是( CE )。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 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 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 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高峰体验是由谁提出的?() 1.0分 ?A、 欧亨利 ?B、 马可波罗 ?C、

马克吐温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 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 ?A、 吴道子 ?B、 张璪 ?C、 石涛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4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 1.0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5 “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 1.0分 ?A、 地位认同 ?B、 财富认同 ?C、 文化认同 ?D、 属性认同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6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

1.0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A、 美育与德育无关 ?B、 美育是德育的手段 ?C、 德育是一种熏陶和感发 ?D、 德育和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8 《京城玩家》中把谁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1.0分 ?A、 刘义杰 ?B、 马未都 ?C、 王世襄 ?D、 张德祥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9 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A、 它是针对解放前朱光潜美学思想的批判。 ?B、 它的中心问题是“美是什么”。 ?C、

美学原理考试答案

美育是指什么的教育?情感的教育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感性的教育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诗论》是谁的著作?朱光潜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人生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的美育?五个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德育是什么性质的教育?思想品德的教育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在西方,谁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美育”?席勒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谁提出的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尼采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俄狄浦斯王》的作者是谁?索福克勒斯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以李白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哪种审美形态?飘逸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以杜甫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哪种审美形态?沉郁美学原 理 选择题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谁说的?孔子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软实力”是谁提出的?约瑟夫·奈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知识产权产业产于哪个国家?英国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部作品?滕王阁序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在绘画中,“数年不点睛”的作者是谁?顾恺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布利洛盒子”属于什么艺术?波普艺术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京城第一玩家”是谁?王世襄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指的是哪种美?民俗风情之美美学原 理 选择题 20世纪欧洲雕塑三座高峰代表性人物是谁?菲狄亚斯米开朗琪罗罗丹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来源于哪部作品? 《美学散步》宗白华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自然美就是“胸中之竹”是谁说的?朱光潜美学原 理 选择题 20世纪50年代对自然美的性质主要的看法?美学原选择题

50年代到60年代的一场美学大讨论。讨论问题:美的本质,即美是主观的还 是客观的。(哲学的角度才是正确的) 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 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在意象) 李泽厚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理 “一个人的灵魂,看他持手杖的姿势便可以知晓。”是谁说的?巴尔扎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一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审美活动三个因素:种族、环境、时代”是谁提出的? 泰纳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天异色”,“地异气”,“民异情”是谁提出的?龚自珍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的是谁说的?格兰亚伦杜夫海纳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味与美感无差别是谁说的?马斯洛格兰阿伦马歇尔美学原 理 选择题 “一触即觉不假思索”是谁说的?王夫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王夫之:“因明学”中现量的分类? A.现成 B.现在 C.显现真实美学原 理 选择题 老子“观道”“涤除玄鉴”指的是? 空明的心境洗去人们的各种主观欲念、成见,使头脑变得像镜子一样纯净清明。鉴是观照,玄就是道。玄鉴就是对道的观照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王夫之讲审美活动是什么? 由“气”入“道” 审美意象论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是作为无蔽的,真理的一种现身的方式。”是谁提出的?胡塞尔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情景名为二”是谁提出来的?王夫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战国时代哲学著作有哪些? 《荀子》《孟子》《墨经》《庄子》《老子》《韩非子》排除孔子的著作!!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是谁说的?王夫之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是谁提出的“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马祖道一美学原 理 选择题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提出的?柳宗元美学原 理 选择题 朱光潜主张美是什么?主客观的统一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第一,要注重美学与人生的联系,学习和思考任何美学问题都不能离开人生;第二,要立足于中国文化;第三,要注重锻炼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能力;美学原 理 选择题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 A、 具体个人 B、 具体民族 C、 具体群体 D、 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 列维纳斯 B、 海德格尔 C、 胡塞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 胡适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 美 B、 理 C、 法 D、 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

自然的面貌 B、 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 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 《红豆曲》 B、 《枉凝眉》 C、 《怅诗》 D、 《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 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 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 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 道家学说 B、 逻辑学 C、 唯识论 D、 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 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 托尔斯泰 B、 屠格涅夫 C、 普希金 D、 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 C、 中世纪 D、 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美学原理》期末考核在线答题 一、选择题(60分) 1、《人间词话》是谁的名著? (3分) ? A.王国维 ? B.梁启超 ? C.叶朗 ? D.朱光潜 2、对中国近代美学影响最大的三位人物是梁启超、国维与谁? (3分) ? A.叶朗 ? B.朱光潜 ? C.胡适 ? D.蔡元培 3、50年代前后的美学大讨论是以批判谁的美学观点为中心的是? (3分) ? A.朱光潜 ? B.梁启超 ? C.王国维 ? D.蔡元培 4、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的学者是? (3分) ? A.朱光潜 ? B.叶朗 ? C.李泽厚

? D.蔡元培 5、中国古代诗歌中沉郁之美指的是? (3分) ? A.王国维 ? B.李白 ? C.杜甫 ? D.李贺 6、“事物的实在是事物的作品,事物的外观是人的作品。”是谁说的? (3分) ? A.王羲之 ? B.王国维 ? C.杜甫 ? D.席勒 7、“没有世界的自我是空的,没有自我的世界是死的。”是谁说的? (3分) ? A.梯利希 ? B.席勒 ? C.黑格尔 ? D.汤因比 8、叶朗认为非常重要的“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是谁说的? (3分) ? A.王夫之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黄宗羲 9、“去蔽、澄明、敞亮”是谁的主张? (3分) ? A.席勒 ? B.费尔巴哈 ? C.黑格尔 ? D.海德格尔 10、“气味要比景象和声音更能拨动你的心弦”是谁说的? (3分) ? A.席勒 ? B.海德格尔 ? C.吉卜龄 ? D.费尔巴哈 11、小说《项链》是谁的作品 (3分) ? A.莫泊桑 ? B.福楼拜 ? C.巴尔扎克 ? D.大仲马 12、《生活与美学》是俄国哪位作家的作品? (3分) ? A.普列汉诺夫 ? B.伏尔泰 ? C.车尔尼雪夫斯基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A)A、期待视界B、先验图式C、主体经验D、先见之明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D)A、读B、悟C、观D、品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C)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B)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A)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D)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C)A、符号说B、表现说C、游戏说D、教化说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D)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贺拉斯D、席勒10、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体现了美育的(B)A、形象性B、愉悦性C、独创性D、逻辑性11、叔本华说:"国王和乞丐从窗口看夕阳,两者都可以感觉到美"。这是在强调( )A、美有绝对一致的评判标准B、美的普遍性和超功利性C、审美是纯粹的知性活动D、审美与社会地位毫不相干12、最重要的审美途径是( )A、自然B、社会C、人生D、艺术13、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美在数的和谐"的美学家是( )A、毕达哥拉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14、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15、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参考答案:11、B 12、D 13、A 14、B 15、B16、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指的是( )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17、"红杏枝头春意闹"在美感心理构成上主要是( )A、直觉B、通感C、想象D、表象18、把人的感觉看作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的思想家是( )A、黑格尔B、马克思C、亚里士多德D、卢梭19、春光明媚和冰天雪地给人以不同的美感,这说明了( )A、美感的主体差异B、形式因素在美感中的中介作用C、美感的一般特点D、美感的感觉特征20、"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B、民族性C、阶级性D、地域性参考答案:16、B 17、B 18、B 19、B 20、A21、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具有( )A、总的指导意义B、具体方法的意义C、重要启示意义D、实践意义22、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美的事物的基本规律是( )A、按照对象的客观规律进行建造B、按照主体的内在尺度来生产C、把人的本质力量表现为可供审美欣赏的形象D、把主体情感投射到对象上面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参考答案:21、A 22、C 23、B 24、B 25、A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2015超星《美学原理》课后题满分答案 一、单选题 1. 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 A )。 A 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B W·塔塔科维兹的《古代美学》 C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D 贺拉斯的《诗艺》 2. 真正严格地区别美感和快感的是( A )。 A 康德 B 休谟 C 黑格尔 D 博克 3.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一景色属于( B )。 A 优美 B 崇高美 C 自然美 D 景色美 4 原始人美感的第一个特点是( B )。 A 以模仿植物为美 B 以模仿动物为美 C 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 D 图腾崇拜 5. 美感的生理基础是( D )。 A 眼睛 B 鼻子 C 耳朵 D 感觉器官 6. 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的是( D )。 A 鲁迅 B 王国维 C 毛泽东 D 蔡元培 7. 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是( A )。 A 现实主义文艺 B 古典主义文艺 C 浪漫主义文艺 D 现代主义文艺 8. 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 B )。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希庇阿斯 D 鲍姆嘉登 9. 悲剧主要的审美特征是( A )。 A 悲剧性 B 悲惨性 C 不幸事件 D 悲惨故事 10. 美育是通过( B )教育人。 A 说教的方式 B 审美的方式 C 道德的方式 D 欣赏的方式 11.西方美学一个重要传统是( B ) A 探讨美的本质 B 反功利性和反功利主义 C 现实主义在美学中的运用 D 探索美的目的 12. 鲍姆嘉通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 A )。 A 知、情、意三个方面 B 知、情、理三个方面 C 情、意两个方面 D 知、情、行、理四个方面 二、多选题 1. 在我国当代的美学研究中,主张“美是观念”的代表有( AB )。 A 吕荧 B 蔡仪 C 高尔太 D 朱光潜 E 李泽厚 2.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3. 人的审美能力主要包括( AB )。 A 先天的感官和气质上领悟 B 后天的学习和实践 C 良好的社会环境 D 良好的人际关系 E 良好的家庭教育 4. 康德把崇高分为( AB )。 A 数学的崇高 B 力学的崇高 C 体积大 D 威力大 E 逻辑的崇高 5. 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给艺术定义的有( AC )。 A 游戏说 B 模仿说 C 集体无意识说 D 教化说 6. 艺术存在的三个环节是( ABC )。 A 艺术创造 B 艺术品 C 艺术接受 D 艺术生产 E 艺术成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自我并不是实体”是谁的观点?()(1.0分)1.0 分 A、笛卡尔 B、叔本华 C、歌德 D、康德 2杜夫海纳的灿烂的感性是指()。(1.0分)1.0 分 A、物理的实在 B、抽象的理念概念 C、情景交融 D、主客分离 3以下对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美育不应该孤立起来进行,应该和提高一个人整体的文化教养结合在一起进行。 B、在美育的实施过程中要十分关注一个人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心灵的深刻影响。 C、美育是通过维护每个人的精神和谐来维护人际关系的和谐。 D、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4为广大网友解决网络课问题的是()(1.0分)1.0 分 A、20932+ B、02559 C、扣扣 D、百度 4谁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引发了将美学看作时心理科学的思潮?()(1.0分)1.0 分A、海德格尔B、费希纳C、萨特D、杜夫海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为()。(1.0分)1.0 分 A、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自然美是独立的 D、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6以下对于“自然的人化”说法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它的狭义指的是通过劳动、技术去改造自然事物。 C、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人和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陶渊明认为,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属于()。(1.0分)1.0 分A、审美的非功利性B、审美的非自觉性C、审美的具象性D、审美的个性 8认为休闲“天下之乐孰大于是”的是()。(1.0分)1.0 分 A、王国维 B、胡适 C、张潮 D、欧阳修 9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A、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 C、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10“美学”这一名称最早由谁提出?()(1.0分)1.0 分 A、黑格尔 B、康德 C、鲍姆嘉通 D、海德格尔 11《葬花词》集中反映了()的人生感。(1.0分)1.0 分 A、林黛玉 B、史湘云 C、贾宝玉 D、薛宝钗 12以下说法错误的是()。(1.0分)1.0 分 A、愉悦性是美感的一个重要特性。 B、高峰体验会引发一种感恩之情。 C、美感只能从耳目两个感官中获得。 D、马斯洛对高峰体验的描述有助于理解和把握美感的特点。 13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1.0分)1.0 分 A、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14不属于美育主要功能的是()。(1.0分)1.0 分 A、培养审美心胸 B、提升审美能力 C、培养审美趣味 D、形成审美风尚 15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1.0 分 A、吴道子 B、张璪 C、石涛 D、郑板桥 16下列对美学学科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1.0分)1.0 分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 答案 满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 以下对《红楼梦》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 A、 它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 B、 它是封建末世形象的历史。 C、 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 美和美感具有社会性的原因不包括 分 A、 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史的存在。 B、 任何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C、 自然物本身具有社会性。

D、 审美活动不是生物性的活动而是社会文化活动。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对于美育说法有误的是 分 A、 孔子是最早提倡美育的中国古代思想家 B、 席勒认为应大力推行美育 C、 美育是德育的一部分 D、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不属于优美的特点的是 分 A、 静默 B、

单纯 C、 和谐 D、 恐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20世纪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对于自然美的看法是哪一种分 A、 自然美在于自然物本身的属性 B、 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 C、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 D、 自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汤显祖认为哪一个朝代是“有情之天下” 分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7 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描述的是一种什么类型的景象分 A、 优美 B、 崇高 C、 壮美 D、 悲情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8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出自是哪位诗人分 A、 杜甫 B、 白居易 C、 王维 D、 李白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 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美感 分 A、 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 B、 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 C、 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A、 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 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 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2 高峰体验是由谁提出的?() 1.0?分 A、

B、 马可波罗 C、 马克吐温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3 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 A、 吴道子 B、 张璪 C、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4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 1.0?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5

“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 1.0?分 A、 地位认同 B、 财富认同 C、 文化认同 D、 属性认同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6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 1.0?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 美育与德育无关 B、 美育是德育的手段 C、 德育是一种熏陶和感发D、

德育和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8 《京城玩家》中把谁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1.0?分 A、 刘义杰 B、 马未都 C、 王世襄 D、 张德祥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9 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美学原理题目和答案

什么是美学? 1.“人类最高的幸福就在于纯理论”————伽达默尔 2.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活动 3.大学生学习美学的原因:完善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扩大知识视野 4.美学的作用:完善人格修养;完善自身理论修养;提升艺术欣赏能力 5.“人类求知出于本性”————亚里士多德 6.蔡元培曾经发表“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7.审美经验侧重从主体经验的角度来衡量审美活动 8.存在一种外在于人的实体化的美。(否) 9.离开人的生活世界而专注于语义分析,会从根本上取消美学 美是什么? 1.审美活动的核心是审美经验 2.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概念是意象 3.意象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经》 4.以下对美学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C)A,美学和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B.美学和每 个民族的文化传统联系紧密 C.美学是研究艺术的D.美和真、善是哲学永恒的课题 5.体现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具有现代形态的美学学科体系已经形成(否) 6.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7.美感不因时代阶级种族有差别(否) 8.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 什么是美? 1.“自我并不是实体”————康德 2.王国维的作品包括:《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A.美学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B.美学是理论形态的审美意识C. 京剧是一种写实的艺术D.学习美学的必要性是由美学的学科性质和人的本性决定的4.关于中国美学说法正确对的是(C)A.意象是一个真实的世界B.人和天地万物是和谐统一 的 C.中国美学的体系是一个唯理的体系D.中国美学认为真就是真实 5.意象是审美活动中情景相生的产物 6.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 7.美只能存在于审美活动之中 美和美感的社会性 1.下面美感与生理快感的描述正确:生理的快感可以加强美感;美感与生理快感的区分不能绝对化;美感可以引起生理快感;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生理快感起于实用要求的满足;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的刺激所支配,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1 以下关于美育的说法错误的是()。(分) 分 A、 美育属于人文教育。 B、 美育的根本目的是追求人性的完满。 C、 美育指的是在知识层面上的全面发展。 D、 孔子是中国最早提出美育的思想家。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是谁的观点?()(分) 分 A、 白居易 B、 韩愈 C、 柳宗元 D、 王安石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以下对“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理解正确的是()。(分)分

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开观赏者,任何观赏都带有创造性。 B、 美并不是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的面前显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蕴。 C、 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民族和阶级里,美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格调》的作者是()。(分) 分 A、 巴尔扎克 B、 爱德华·傅克斯 C、 保罗.福塞尔 D、 维特根斯坦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人的风姿与风神主要通过()表现出来。(分) 分 A、 言行举止

形体比例 C、 曲线色彩 D、 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6 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绘画把最好的东西描绘的最坏,而把最坏的东西描绘的最令人满意是因 为()。(分) 分 A、 自然美高于艺术美 B、 人无法把握自然美 C、 自然美是独立的 D、 艺术无法表现自然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7 被评为“情不情”的《红楼梦》中人物是()。(分) 分 A、 林黛玉 B、

贾宝玉 C、 薛宝钗 D、 晴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分)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 分 A、 在节庆狂欢中一般人们超越了阶层地位的差别。 B、 狂欢节的生活是具有审美意义的生活。 C、

美学原理考试题目

1、简述中国画的工具,题材与种类,试分析中国画与油画在艺术概念的差异? 工具:笔.:毛笔以其笔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中锋和短锋笔,性能各异。 墨:.常用制墨原料有油烟、松烟两种,制成的墨称油烟墨和松烟墨。 纸:.中国画在唐宋时代多用绢,到了元代以后才大量使用纸作画。中国画用的纸其它画种不同,它是青檀树作主要原料制作的宣纸,宣纸产于安徽泾县,古属宣州,故称宣纸。宣纸又分为生宣、熟宣和半生熟宣。 砚.:砚台我国最有名的砚是歙砚和端砚。歙砚产于安徽歙县,端砚产于广东高要县。选择砚台主要择其石料质地细腻,湿润,易于发墨,不吸水 颜料.:我国的绘画发展到唐代,以重彩设色为主流,自从宋代水墨画盛行以来,在文人标淡雅的趋势下,色彩的运用有逐渐衰退的倾向;然而习画者应该对传统的绘画颜料有所认识,作多面性的发展,或与水墨作更佳的结合。传统中国画颜料依其制色原料,主要可分为矿物颜料、植物颜料、金属颜料、动物颜料、人工颜料 除了上述的笔、墨、砚、纸绢、颜料之外,上需准备相关的用具:(一)调色(储色)工具:(二)贮水盂:(三)薄毯:(四)胶和矾(五)乳钵 还有一些不可少的工具,如笔帘(用细竹编成长约30公分的小帘子,便于外出携带,使用时将笔卷入笔帘内,笔毛不受损坏)、笔洗(瓷制品)、调色碟子(有散碟、梅花碟、梅花盖碟、笼碟等)、乳钵(研磨矿物颜料用)、垫毡(白毛毡子,用以防止渗下的墨水与桌面贴住,初学者也可用高丽纸旧报纸代替)、镇尺(压纸用,质地有铜、木、玉、石等)、界尺(硬木制作,尺的一边有界槽,画长直线用)等等。 题材:山水。欣赏中国山水画,先要了解国画制作者的胸襟意象。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 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树一石、一台一亭,皆可代表画家的的意景。不必斤斤计较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动物种类繁多,大小不一,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 人物: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者是历代英雄名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者模特儿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动作、表情,所以人物画是比较深奥的制作。根据制作技巧、笔法,国画可以分为工笔、写意和兼工带写。 工笔。用细致的笔法制作,工笔画着重线条美,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心灵感受、笔随意走,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生动往往胜于前者。根据画面内容又可以分为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传统中国画画龄以千年计,形成了一套笔法、构图法、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种风格的国画称为传统绘画。 种类:人物画;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要画好人物画,除了继承传统外,还必须了解 和研究人体的基本形体、比例、解剖结构,以及人体运动的变化规律,方能准确的塑造和表现人物 的形和神。 山水画: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山水画的组成包括:山、水、石、树、房、屋、楼台、舟车、桥梁、风、雨、阴、晴,雪、日、云、雾及春、夏、秋、冬气候特征等。山水画主 要代表: 水墨画 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

西南大学《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0324)《美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本复习思考题仅供题型参考,不是模拟题,期末考试内容以教材内容为准,与这里的复习思考题不是对等关系。期末考试卷面70分,平时作业20分,出勤10分。中期直播与课件上均有期末考试复习的重点难点指导。请不要完全按照这个复习思考题来准备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在艺术接受中,每个接受者所具有的先在的自身素质,被现代接受美学称为( ) A.期待视界 B.先验图式 C.主体经验 D.先见之明 2.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 A.读 B.悟 C.观 D.品 3.意境和意象的区别在于( ) A.意境是指审美的广度,意象是指审美的深度 B.意境具有主客一体的特征,意象具有主客对立的特征 C.意境属于形而上的领域,意象属于形而下的领域 D.意境是一个艺术范畴,意象是一个美学范畴 4.“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5.现实主义艺术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属于( )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6.意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区别不是表现在( ) A.前者主要是心理学范畴,后者主要是认识论范畴 B.前者一般不使用抽象概念,后者需要运用抽象概念 C.前者的目的在于求美,后者的目的在于求真 D.前者的成果是精神产品,后者的成果不是精神产品 7.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是( ) A.符号说 B.表现说 C.游戏说 D.教化说 8.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9.下列美学家中不主张模仿说的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贺拉斯 D.席勒

美学原理考试参考

1.西方美学的历史是从柏拉图开始的。 美学学科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至今不过只有250多年的历史。2.西方美学的发展划分为若干阶段, 比较常见的划分是:希腊罗马美学、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美学、17-18世纪美学、德国古典美学、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美学(近代美学)、20世纪直至当今的美学(现当代美学)。 3.中国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1)先秦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老子、孔子、《易传》、庄子的美学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的发展方向。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 老子提出和阐发的一系列概念,如①最重要的美学范畴是“道”、“气”、“象”。②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原则,以实带虚,以虚带实。③论“美味、妙”。 ④“涤除玄鉴”说:把观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内心的虚静。 孔子开创了儒家美学的传统。 ①提出了艺术在社会中的积极作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审美的境界要高于知识的境界。②“兴、观、群、怨”说,和谐是其核心。③“智者要水,仁者乐山”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作为人的一种道德的象征。 (2)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典美学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魏晋南北朝美学家提出了一大批美学范畴和美学命题。 ①“心斋”“坐忘”即“无己、无功、无名”,其核心是人们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观念,是“至美至乐”的最高境界,是高度自由的境界。②创造自由的概念,“庖丁解牛”是一种超越实用功利的精神享受,就是审美的愉悦。 ①崇尚三玄:《老子》、《孔子》、《周易》。②不再强调艺术的政教实用功能,开始强调艺术的审美功能,突破了比德的狭窄柜框,开始欣赏自然山水的生机:强调审美心胸的作用。 (3)清代前期是中国美学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总结时期。王夫之建立了一个以诗歌的审美意象为中心的美学体系。“诗”的本体是审美意象,即“情”与“景”的内在统一。金圣叹提出人物个性与共性的范畴。4.中国美学的代表人物: 近代: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现代:朱光潜、宗白华、丰子恺。 5.当代两次美学热潮: 第一次,50年代到60年代出现的一场美学大讨论。第二次,从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就在这时出现了第二次美学如潮。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在50年代到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有两本美学和教育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文化界有很大的影响,一本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还有一本是《傅雷家书》。美学理论建设的真正进展,是在“美学热”消退之后,即从80年代末一直到21世纪初。 6.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他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的文化环境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7.美是什么? 日常生活中的“美”与美学学科领域上的“美”的区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美”的概念比较随便,例如炎热的夏天吃一根冰棍,你会说“多美啊!”。这些都不是美学学科领域的“美”的概念。广义的“美”的概念与狭义的“美”的概念的区分:狭义的“美”的概念是指我们将在审美范畴中讨论的“优美”,即一种单纯、完整、和谐的美,也就是古希腊式的美。而广义上的美,它包括一切审美对象,不仅包括优美,也包括崇高、悲剧、喜剧、荒诞、丑、沉郁、飘逸、空灵等各种审美形态。 8.柏拉图观点: 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这个奇妙无比的“美本身”就是美的理念,是客观的。例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的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源泉,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但是那些美的事物时而生,时而灭,而它却毫不因之有所增,有所减。 9.中国美术界的代表人物: ①蔡仪:美是客观的。美是典型,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 就是个别之中显现着种类的一般; ②吕荧、高尔太:美是主观的。美 在心不在物。就美与美感的关系 说,是美感决定美;③李泽厚:客 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美不能脱离 人类社会而存在;④朱光潜:主客 观的统一。美既不全在物,也不全 在心,而在于心物的关系上。 10.柳宗元“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的命题, 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解释: 第一,美不是天生自在的,美离不 开观赏者,而任何观赏者都带有创 造性。第二,没并不是对任何人都 一样的,同一外物在不同人面前显 示为不同的景象,生成不同的意 蕴。第三,美带有历史性。在不同 的历史时代,在不同的民族,在不 同的阶段,美一方面有共同性,另 一方面又有差异性。 11.不存在一种实体化的,纯粹主 观的“美”。唐代青原惟信禅师有 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 亲见知识,有个入出,见山不是山, 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 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答:第一阶段,“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 “自我”对外物的单纯肯定。主客 二分关系中的“自我”,不仅实体 化了自己,而其实体化了客体,因 而总是把世界上的事物与事物之 间的关系看成彼此外在、相互对立 的,所以山就是山,水就是水。 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 水不是水”,这是把实体性的“自 我”进一步绝对化,只有“自我” 是真实的,“自我”之外一切都不 存在,所以山不是山,水不是水。 这是主客二分关系中“自我”对外 物的单纯否定。 到了第三阶段,“依前见山只 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超越了 主客二分的关系,超越了“自我”。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才真正见到事 物(世界)的本来面目,见到万物 皆如其本然,这种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非实体的“心”(“空”、“无”) 上面刹那间显现的样子。这是刹那 间的真实。这是“心物不二”。所 以马祖道一说:“凡所见色,皆是 见心,心不自心,因色固有。”“万 物皆如其本然”,万物的本来面目 就是在这个非实体性的“心”上显 现、敞亮。反过来说,“心”的存 在,就在于它显现了万物的本来面 目。 12.美在意象: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审美活动 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 情景交融的意象世界。“意象”是 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13.梵高《一双鞋》能解释什么: 这个感性的世界,在这双农鞋 被扔在农舍中时并不存在,在农妇 漫不经心的穿上它、脱下它时也并 不存在,而只有梵高对它进行审美 观照时,也就是当他进入梵高的审 美活动(审美体验)时,它才对艺 术家敞开。艺术家于是看到属于这 双破旧的鞋的那个充满意蕴的世 界。这不是一双作为物理存在的鞋 或有使用价值的鞋,而是一个完整 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这个完 整的、充满意蕴的感性世界,就是 审美意象,也就是美。 14.真善美的统一: 真是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被人认识和利用的时候,即是“为 我之物”,真代表“有”。善是人们 认识到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并 遵循它,利用它,以符合人的意愿, 便有了善的价值。人类社会体系 中,主要是“真”和“善”的价值, 经历了一个从真到求善的一个过 程。美以真善为前提,美必须建立 在真的前提上,美必须以善为前 提,真善并非都是美的。美是以真 善为基础的一种高层次,高境界的 内容。真善美的统一只能在审美活 动中实现。 15.美感不是认识,而是体验。用 “现量(现在、现成、显现真实)” 说明美感的性质(美感的三个层 面): “现在”是当下的直接的感 兴,是“心目之所及”。“现成”就 是指通过直觉而生成一个充满意 蕴的完整的世界。美感是“显现真 实”—是真与美的统一。审美体验 是与生命、与人生紧密相联的直接 的体验,它是瞬间的直觉,在瞬间 的直觉中创造一个意象世界,从而 显现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 16.审美态度是什么及中国文化中 的审美态度? ①为得到诗意和美感就必须 超越主客观关系的模式,为进入天 人合一的审美境界准备条件。这种 条件,在西方美学史上,叫做审美 态度。在中国美学史上,叫做审美 心胸。瑞士审美学家布洛用“心理 的距离”来解释这种审美态度。所 谓“心理的距离”,就是指审美主 体必须与实用功利拉开一定的距 离。 ②中国美学中审美心胸的理 论发源于老子,老子提出“涤除玄 鉴”的命题,“涤除玄鉴”就是把 关照作为认识的最高目的,要求人 们排除主观欲念和主观成见,保持 内心的虚静。庄子进一步发挥了老 子的思想。庄子提出“心斋”和“坐 忘”的理论。理论最核心的思想是 要人们从自己内心排除利害观念, 保持一个空明的心境。“平常心” 是禅宗的概念。所谓“平常心”, 一是要破除“功利心”,二是要破 除“分别心”。 17.什么是移情作用? 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 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 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 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 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 的这种错觉,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 和共鸣。移情作用的核心乃是意象 的生成,移情作用之所以使人感受 审美的愉悦,也是由于意象的生 成。 18.美感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愉悦, 它和生理快感是不同。 区分的根据主要是两点:第 一,美感是超实用、超功利的,而 生理快感则其与实用要求的满足。 第二,美感的实质是情景交融、物 我同一,美感必有一个审美意象, 而生理快感完全受外来刺激所支 配,它不可能出现情景交融、物我 同一,不可能有审美意象。但是不 要把生理快感和美感的这种区别 加以绝对化, 要注意:第一,人的美感,主 要依赖于视、听这两种感官。第二, 除了视听这两种感官,其他感官获 得的快感,有时也可以转化为美感 或加强美感。 19.高峰体验是什么? 高峰体验一词是对人的最美 好的时刻,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刻, 是对心醉神迷、销魂、狂喜以及极 乐的体验的概括。 高峰体验的特征: 1,处于高峰体验中的人有一 种比任何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整 合的自我感觉。2,高峰体验的认 识是存在认识。3,存在认识和普 通认识还有一个区别。存在认识如 果不断重复,感知会越来越丰富。 4,在高峰体验中,人们往往会失 去时空的感觉。5,在高峰体验中, 表达和交流常常富有诗意,带有一 种神秘和狂喜的色彩,这种诗意的 语言仿佛是表达这种存在状态的 一种自然而然的语言。6,高峰体 验是一种终极体验,而不是手段体 验。7,高峰体验的欢悦是一种“属 于存在价值的欢悦”。8,处于高峰 体验中或经历高峰体验后的人有 一种源承神恩、三生有幸的特殊情 怀。 20.美感的特征(综合描述): 1,无功利性。2,直觉性。3, 创造性。4,超越性。5,愉悦性。 21.为什么审美具有社会性: 1,审美主体都是社会的、历 史的存在;2,任何审美活动都是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进行的。 22.自然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地理环境、天然景物必然会深 刻的影响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 精神气质,而这种方式和精神气质 又必然会影响一个民族的审美情 趣和审美风貌。梁启超提出两个论 点,①不同的天然景物,影响一个 朝代的气象(审美风貌)。②不同 的天然景物,也影响人们的审美情 趣,产生雄浑悲壮与秀逸纤丽这样 两种不同的意向和风格。 社会文化环境对审美活动的影响。 ①时代精神和风俗习惯,以及 集中体现时代精神最时髦的中心 人物,必然会影响整个时代的审美 风尚,必然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以及艺术的各种形式中表现出 来。②一个时代的审美情趣和审美 风尚确实是在这个时代的社会文 化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必然 处处体现着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 和风俗习惯。这就是美与美感的社 会性。 23.审美趣味 是一个人的审美偏爱、审美标 准、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格调或 品味是一个人的审美趣味的整体 表现。审美趣味与审美格调在审美 价值的意义上有种种区别:高雅与 低俗的区别,健康与病态、畸形的 区别,纯正与恶劣的区别,广阔与 偏狭的区别,等等。 审美风尚 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期中流 行的审美趣味。时代风貌则是一个 社会在一个较长时期所显示的相 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两者的区 别:审美风尚是一个社会在一定时 期中流行的审美趣味,是多数人的 审美追求,而时代风貌则是一个社 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中所显示的相 对比较稳定的审美风貌,是那个时 期的社会美和艺术美所显示的时 代特色。 24,自然美的性质: 1,自然美是在与自然物的属 性。2,自然美是心灵美的反映。3, 自然美在于“自然的人化”。4,自 然美在于人和自然相契合而产生 的审美意象。自然美也是情景交 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 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自然美 就是“呈于吾心”而见于自然物、 自然风景的审美意象。 25,自然美的意蕴 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是人 与自然(自然风景)互相沟通、互 相契合的产物,因而它必然受审美 主体的审美意识的影响,必然受社 会文化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太 湖石之美的意蕴,北宋书法家米芾 用“瘦”、“漏”、“透”、“皱”四个 字评价太湖石。瘦,如留园冠云峰, 孤迥特立,独立高标,有野鹤闲云 之情,无萎弱柔腻之态。漏,太湖 是多孔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 通透与活络。透,与漏不同,漏与 塞相对,透则与暗相对。皱,前人 认为,此字最得石之风骨。 26,中国对于自然美的鉴定: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 (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 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泼的生命、生 意,这种生命、生意是最值得观赏 的,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 与万物一体的境界,从而得到极大 的精神愉悦。 27、社会美的形态: 1,人物美:人物美的第一个 层面是人体美;人物美的第二个层 面是人的风姿和风神;人物美的第 三个层面是处于特定历史情景中 的人的美;2,日常生活的美,饮 食是一种文化,他和社会生活各个 方面(从政治、经济到生活方式, 从社会风气到社会心态)紧密联 系,包含有历史的、审美的意蕴。 日常生活的美,是表现为一种生活 的氛围给人的美感。3,民俗风情 的美。北京城里的吆喝,是一种充 满感情的生活之歌,能够给人心灵 短暂的慰藉,又是一闪而逝的美的 享受。4,节庆狂欢。节庆狂欢活 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超越。生活 回到了自身,人回到了自身,“回 复到人类原来的样子”。狂欢节的 生活是最具审美意义的生活。5, 休闲文化中的审美意味。休闲文化 的核心是一个“玩”字。“玩”是 自由的,是无功利的、无目的的。 28、什么叫审美形态: 审美形态就是在特定的社会 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审美 意象的“大风格”。 29、什么是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则是这种“大风格” (即审美形态)的概括和结晶。审 美范畴包括五个内容:1,“优美” 就概括了古希腊文化中以神庙和 人体雕像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 风格。2,“崇高”则概括了继承希 伯莱文化的西方基督山文化中以 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 大风格。3,“沉郁”概括了以儒家 文化为内涵、以杜甫为代表的审美 意象的大风格。,4,“飘逸”概括 了以道家文化为内涵、以李白为代 表的审美意象大风格。5,“空灵” 则概括了以禅宗文化为内涵、以王 维为代表的审美意象的大风格。 30、优美的审美特征: 古希腊的单纯、静穆、和谐的 美,就是人们常说的优美。优美的 特点就是完整、单纯、绝对的和谐。 “没有地方是突出的巨大,没有地 方引起人鄙俗的感觉,而是在明净 清楚的界线里保持着绝对的调和” 31、崇高的文化内涵: 崇高是希伯莱文化和西方基 督教文化所培育出来的审美形态。 神是崇高最纯粹、最原始的形式。 哥特式教堂是崇高的典型代表。到 了欧洲18世纪至19世纪之交的浪 漫主义时期,“崇高”的文化内涵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人的超越自我 的精神历程,成为崇高的核心。诗 和音乐成了崇高的新的感性显现。 32、崇高的审美特征: 形式上,粗犷,激荡,刚健, 雄伟。美感上,给人以惊心动魄的 审美感受。崇高的特征是无形的, 既无规律的,无限制,表面粗糙、 怪异、多直线、折线、常突破或违 背对称均衡,均匀节奏,和谐等形 式美法则,各部分不协调。可以调 节情感,清除忧伤、愁苦、郁闷的 心情,振奋人的精神,给人以鼓舞, 使人心胸开阔。 33、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又称壮 美与优美。区别: 1,他们的文化背景不同。在 中国美学中的优美,并不具有西方 美学的优美那种“高贵的单纯”和 “静穆的伟大”的文化内涵;中国 美学中的壮美,也不具有西方美学 中的崇高那种宗教的文化内涵。2, 由于中国美学的壮美和优美都源 于《易传》,而按照《易传》,“一 阴一阳之为道”,天地之道是阴阳 (刚柔)的统一,就是说,阳和阴, 刚和柔,不但是对立的,而且是统 一的,都是“道”所不可缺少的。 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可以“偏胜”, 但却不可以“偏废”。在中国古典 美学的系统中,壮美的意象不仅要 雄伟、劲健,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 在的韵味;优美的意象不仅要秀 丽、柔婉,而且同时要表现出内在 的骨力。 34、悲剧的代表观点: 亚里士多德,悲剧引起怜悯和 恐惧而使人得到净化。黑格尔,两 种片面的理想的冲突。尼采,日神 精神和酒神精神。悲剧的美感主要 包含怜悯、恐惧、振奋三要素。 35、什么是悲剧: (1)并不是生活中的一切灾 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 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 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 责任,这才构成悲剧。(2)正是悲 剧英雄这种独立自主、保持自身人 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品质,给观众 以巨大的震撼和激动,使观众的精 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亚里士多 德说的“净化”。 36、悲剧的本质: 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 的核心。当作为个体的人所不能支 配的力量所造成的灾难却要由他 来承担责任,这就构成了悲剧。 37、悲剧美感的特点: 1这种爱或同情,会产生一种 愉悦。怜悯还包含有惋惜的感觉。 这主要是一种痛感。2悲剧中的同 情并不是普通生活中的“同情的眼 泪”,或指向某个外在客体的道德 的同情,而是一种审美的同情。3 悲剧感类似与崇高感。(“在崇高感 中,这样一种敬畏和惊奇的感觉的 根源是崇高事物展示的巨大力量, 而在悲剧中,这种力量呈现为命 运”)。4悲剧引起观者的怜悯和恐 惧的情绪,但它在最后并不会使人 感到沮丧压抑,悲剧主人公有一种 敢于接受命运的挑战,保持自身人 格尊严和精神自由的英雄气概。5、 总之,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 运感,然而从不畏缩和颓丧;他赞 扬艰苦的努力的英勇的反抗。它恰 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表 现人的伟大和崇高。 (中国的悲剧核心是命运,是命运 不可抗拒的,有中国的文化历史和 内涵)。 38、喜剧的定义: 喜剧体现古人的一种时间感。 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 新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 生的过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 产生。旧的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 即将死亡的东西,总显得滑稽可 笑,于是产生了喜剧。 特点:轻松愉快地笑,有滑稽,机 智,幽默,反讽,诙谐,夸张等 39、丑的审美价值 (1)实际生活中,不仅有美的、 健康的、光明的东西,同时也有丑 的、病态的、阴暗的东西,“丑” 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可以展现“生活 的本来面目”。 (2)十九世纪以来,艺术家们越 来越重视观察和显现各种人物的 个性特征,而丑常常最能显示一个 人的个性特征。 (3)优美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 和谐,丑在形式上的最大特点就是 不和谐。 40、中国美学中丑的内容: 1“丑”由于显示宇宙的生命 力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 而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2“丑” 由于显示内在精神的崇高和力量 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 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3“丑” 由于在审美活动中融进了艺术家 对人世的悲愤体验而生成的意象 (即成为美),从而具有一种“意 义的丰满”。4“丑由于发掘和显现 实际生活中某些人的丑恶的人性” 而生成的意象(即成为美),从而 具有一种“意义的丰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