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_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_代谦

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_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_代谦

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_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_代谦
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_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_代谦

技术传承方式与长期增长:

对传统中国增长停滞的一个解释

*

代 谦 李 唐

内容提要:技术进步是长期增长的动力,而技术进步本身则和技术传承密切相关。在

发明者从物化发明中获益不充分的情况下,物化发明提高人力资本边际产出的效应激励

人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自己的个人技艺,而不是去进行新的研发活动。相应地,传统

社会选择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方式。在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中,较大的人口规

模和成熟的家族制度使得传统中国占据优势,在发展前期遥遥领先。但是明清中国人口

激增,资源压力变大,人地比例恶化,过多的人口和过大的家族开始成为累赘,以/人0为载

体的技术传承越来越多地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很难维持经济的长期增长。本文用这一逻

辑解释明清中国发展的停滞。本文的假说得到了诸多史料的支持,模拟的结果与真实历

史数据也比较吻合,这进一步说明了本文模型的说服力。

关键词:传统中国 技术传承方式 人力资本 人地比例* 代谦,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30072;电子信箱:daiqianecon@yahoo.c https://www.doczj.com/doc/0217105708.html, 。李唐,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70703026)、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08JJD790141)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7J C790011)的资助,特此感谢。作者感谢王甘、陈珊珊、刘艳楠所进行的史料整理工作,感谢匿名审稿人和学术同行(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致谢)的意见。当然,文责自负。

一、引 言

按照经济史家与经济学家的普遍观点,从人均意义上来说,传统中国始终没有能够实现向上的突破,这种停滞的迹象在明清时期特别明显(林毅夫,2007)。这种停滞源于传统中国技术进步的停滞,而技术进步的停滞则根源于过多人口下传统中国技术传承方式的种种缺陷。

经济中技术进步主要表现为创新发明和人力资本的提高两种方式:前者体现为经济中的新产品、新工具不断发明,我们称之为/物化技术创新0(Materialized Innovations),其传承主要依靠/物0;后者则体现为劳动者技艺的不断提高,我们将之称为/人力资本增进型技术创新0(Human -capital Augmenting Innovations),其传承主要依靠/人0。我们认为:在传统社会,物化技术创新提高了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带来工资率的上升;在发明者从创新发明中获益并不充分的情况下,这一效应激励人们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去提高个人技艺,而不是去进行物化创新活动;长此以往,投入到创造发明的时间将越来越少,最终物化技术创新活动在长期将趋于停滞。因此,传统社会不会选择以/物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

然而在传统社会,人力资本的传承却有着根本的缺陷。传统社会缺乏像现代社会那样的公共教育制度和知识积累传承制度,人力资本的传承主要依靠家族传承(Familial Transfer)和师徒传承(Master -to -Apprentice Transfer)的形式。其传承弱点在于:(1)限制了技术创新在社会中的扩散。技术的传播总是要靠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技术扩散的效率和广度大受影响。因此社会从知识的外溢

143

性中所获得的好处有限。(2)这种传承方式在代际传承方面存在巨大的风险,代际传承性非常差。一旦个人生命消亡,凝结在个人生命中的人力资本往往随之消亡,后人很难直接继承蕴涵在上一代人体内的人力资本存量,更多的时候只能从头再来。人力资本传承的积累性很差。同时,传统社会由于战乱、灾荒等各种意外经常导致工匠的失散和非正常死亡,而由这些工匠所掌握的技艺极易失传。

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依赖于人,人们之间有效的交流有利于技术的传播和传承。传统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并且也建立了成体系的家族(Chinese Linea ge)制度,这样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中国能够或多或少地克服这种技术传承方式的弱点而遥遥领先。但是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激增,资源压力变大,人地比例恶化,不仅不同家族之间矛盾尖锐,同一家族内部不同成员之间也为了争夺稀缺的资源而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人口和过大规模的家族在技术传承中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的弱点就充分暴露出来了。

在传统中国,物化创新活动趋于停滞,而人力资本传承在人口激增的明清时期也是弊病多多;在这种情况下,明清时期的中国很难实现向上的技术突破,容易陷入长期停滞的境地。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进行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梳理传统中国科技史和传统中国人口、家族发展的史料,并从中推演出本文的理论逻辑;第四部分给出世代交叠(Overlapping Generation,OLG)模型分析;根据真实的历史数据以及考虑真实战乱冲击的数值模拟工作在第五部分完成;最后一部分总结全文。

二、文献

增长理论家们近年关注工业革命问题,关注人类社会如何跳出马尔萨斯陷阱以实现经济长期增长这一历史转变过程。他们沿着Lucas(2002)的思路,希望从人口转型(De mographic Transition)的角度来解释工业革命之后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Galor and Weil,2000;Galor,2005等)。这一支文献普遍认为人口转型是技术进步带来人均收入增长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条件。经济学家们发挥了内生生育理论(Becker and Barro,1988;Becker et al,1990)的思想:利他主义的家庭总是面临子女数量与质量的权衡,工业革命中技术的进步实际上提高了人力资本的报酬,使得家庭减少生育数量而注重子女的人力资本投资,这样人口转型得以发生,经济能够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而实现长期持续增长。

我们认为人口转型的作用可能没有经济学家们想象的那样大。根据葛剑雄5中国人口史6(第一卷,2002)的估算,中国第二个千年人口增长率在315j左右,而根据赵刚和陈钟毅(2006)的分析,传统中国和平时期人口增长率为5j)10j,按照他们的说法,这是中国在和平时期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于不同的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西方社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只有可能低于这一数字。大多数西方国家在起飞阶段的经济增长率都明显超过了1%。换而言之,即使没有人口转型的发生,在经济起飞阶段人均收入都会上升。

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对人力资本的需求,促进了人力资本本身的形成。这些因素和人口转型、技术变迁互相作用,最终推动经济跳出马尔萨斯陷阱而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因此对人力资本作用的考察也是经济学家们研究的焦点之一(例如,Galor and Moav,2002,2004;Galor,2005;Doepke, 2004;Lagerlof,2006;Galor et al,2009)。

这支文献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假设:后人能够在前人基础上积累新的人力资本。这一假设符合欧洲的历史现实:历史上的欧洲教会保存和传承了大量的科技知识,这一功能在宗教改革之后得到了强化,教会在知识传承体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工业革命前后的年代,近代大学教育制144

度和科学制度已经建立。这些因素都使得人力资本的传承性大为提高,依赖人力资本能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但是传统中国却并非如此,传统中国缺乏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制度和科技传承制度,始终依靠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实现人力资本的传承;即使是传统中国的科举制度与书院制度,它们的目的和功能离保存、发展、传承自然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艺相去甚远。在传统中国,圣贤书可以传承千年不衰,但是科技知识和技艺却往往无人问津,以至于退化失传。

有的学者直接从制度的角度解释这一问题。North(1981)、Landes(1998)、Mokyr(1990,2002)、Parente&Prescott(2000)、Glaeser&Shleifer(2002),以及Acemoglu et al(2005)等人都强调了产权保护对经济长期增长的意义,这一观点和以Dia mond(1999)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假说相一致。Diamond (1999)认为中国历史上长期的大一统使得中央集权的王朝不受限制,缺乏对私人产权的保护与尊重。

张宇燕、高程(2005)认为正是传统中国官僚制度和中国旧有的产权保护因素使得中国在明代后期面临巨额的海外白银流入时,却不能够像西欧那样诱发出有利于经济长期增长的制度变迁。而艾德荣(2005)认为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使得统治者更多地依赖拥有土地的地方精英(如士绅阶层)进行统治;这些地方精英有机会侵犯他人的产权,限制可能威胁他们权力和收益的商人和工厂主的发展;这样,传统中国容易出现停滞。皮建才(2006)则认为中国的根本问题在于民间发生了投资阻塞问题,而这一问题则源于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导致政府拥有形式权威(formal authority),而民间不拥有形式权威。而Ni&Pha m(2006)则用中国明清官员的腐败解释了中国自15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的停滞。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0正如姚洋(2003)所疑问的那样,传统中国的制度一方面带来了传统中国前期发展的繁荣,也导致了后期发展的停滞。那么中国的传统制度在什么时候能够促进增长,什么时候又只能带来停滞?本文的逻辑则揭示了传统中国的技术传承方式如何给传统中国带来辉煌,又如何使明清时期的中国增长停滞。

对地理因素的考察也是经济学家们(Jones,1981;Dia mond,1997;Sachs and Warner,1995; Hibbs and Olsson,2005等)分析经济长期增长差异的一个视角。不过这一思路容易为人所批评:相同地理条件的国家可能会经济发展迥异,而不同地理条件的国家有的时候却发展大同小异,地理因素显然很难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考虑地理因素的文献一般会结合经济长期发展中的其他因素来解释经济的长期发展(例如黄仁宇,1997;Engerman and Sokoloff,2000;Acemoglu et al, 2005等)。

以Elvin(1973)为代表的/高水平均衡陷阱0理论从人地比例的失调来解释传统中国技术进步的停滞。这一理论经过后人的发展(如Tang,1979;Chao,1986等),理论逻辑日趋严密:较高的人地比例使得传统中国偏向于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而农业的发展又反过来带来人口的进一步扩张,使得人地比例失调问题更加严重。如此反复的结果使得中国精耕细作的农业异常发达,农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维持着巨大的人口,而相应的工业根本得不到发展,传统中国处于一种/高水平均衡陷阱0中。姚洋(2003)向我们展示了/高水平均衡陷阱0的另一实现机制:传统中国人地比例的失调使得农业投资的回报远高于工业投资的回报,资金向农业部门集中,而人口Malthus式的增长又吞噬了农业发展的成果,使人地比例失调问题更加严重;如此反复的结果必然使得传统中国位于/高水平均衡陷阱0而无法自拔。沿着资源约束的思路,文贯中(2005)也提出了一个假说,他认为中国自宋以来,元明清地理疆域相对扩大,导致农业这一土地密集型的产业持续扩张,传统中国陷于以农业为主的低水平扩张的境地。

这一支文献认为人地比例的失调使得传统中国缺乏对技术的需求。但技术是否节约劳动力和技术是否先进是两个概念,不应该混同。就农业技术来说,劳动力丰富,不发展节约劳动力的技术

145

并不意味着经济对节约土地的生化农业技术没有需求。传统中国也仅仅只是对节约劳动力的技术进步没有需求,而不是对所有类型的技术进步都没有需求。

林毅夫(Lin,1995,2007)则认为古代中国长期领先的原因在于源自生产实践的偶然改良发明的人口优势。由于古代中国人口规模庞大,来自于生产实践的偶然发明要远多于分裂且人口稀少的欧洲,这使得古代中国在技术上得以一直领先。1500年之后,欧洲科学实验制度开始建立,一个普通的科学家或发明家短时间内所进行的有意识的试验总数超过了古代中国一个工匠一生随机遇到的试错次数的总和。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和以上文献不同的是,本文从技术传承方式来探讨这一问题。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依赖人的作用。人口众多、成熟的家族制度使得传统中国在这一传承中占据优势而长期领先;但是当经济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约束时,过多的人口和过大的家族在技术传承中开始成为一种累赘,依靠/人0的技术传承方式的弊病充分暴露,相对应的传统中国技术进步趋于停滞。

近年来/加州学派0的兴起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欧洲兴起之前的世界,可能在工业革命之前,

西方社会相对于东方社会并没有很明显的优势。1/加州学派0认为西方社会的兴起得益于一些东

方社会所不具备的条件:彭慕兰(2003)认为这一历史逆转是由于英国煤矿的发现以及西方社会的地理大发现,弗兰克(2005)直接将这一逆转归于西方社会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对美洲金银的掠夺。但是,这一思路有很大的逻辑漏洞:为什么是西方发现了美洲,而不是东方发现美洲大陆,更不是美洲大陆发现东方或西方?在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之前三大经济体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历史的发展背后又有什么样的逻辑决定着这种发展差异呢?

长期发展的历史逻辑到底是什么呢?结合中国的人口动态和中国家族制度的特点,本文从技术传承的角度尝试对传统中国经济增长动态做出自己的解释。

三、本文的逻辑与历史证据

技术进步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物化创新(Materialized Innovation),主要体现为新产品、新工具的不断发明,创新成果凝结为那些已经发明的多样化产品,其传承依赖/物0;(2)人力资本增进型技术创新(Human -capital Augmenting Innovation),技术进步体现为劳动者技艺的提高,技术创新凝结在人的生命之中,其传承更多地是依赖/人0。

不论是哪一种技术进步,都需要时间精力的投入。如果人们投入时间进行物化创新活动,那么他能够获得垄断物化发明所带来的垄断利润;o如果人们投入时间精力提高自己的技艺,那么他在工作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理性的个人将在两种活动之间进行权衡分配自己有限的时间精力,使得自己的终生收入最大化。

新产品、新工具的发明一方面使得发明者从中获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提高了劳动力的工资。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使得政治权力不受限制,私人产权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发明者从发明中获益并不充分。在这种情况下,物化发明提高工资的效应激励人们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以享受更高的工资,而不是进行更多的创新去享受发明的垄断收益。每一次物化创新的成功都激励人们更多地去积累人力资本而不是进行进一步的物化创新。长此以往,物化技术进步会趋于停滞。

图1给出了传统中国(公元前157年)公元1820年)的工人实物(月)工资水平。仔细观察图146

1

o在传统中国并不存在完善的技术市场,人们更多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市场而去进行研发。更多的时候发明者自己充当了自己发明的买者。发明者即便并不为市场进行研发,但是他们仍然是为了利益进行研发。

Shiue &Keller(2007)的研究也表明在工业革命前夜,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西欧比中国南方各省份市场一体化程度要高。

图1中国自汉代以来的月工资收入(公元前157年)公元1820年)

注:关于数据处理,请参见附录。

1,我们可以知道中国自宋之后,工人工资率缓慢下降,特别是在清朝,工人实物工资率长期稳定在115石(大米)的水平。根据本文的假说,这反映了传统中国的物化技术进步的动态特征:(1)中国的物化技术进步在宋朝达到了顶峰,而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劳动力工资水平也达到了顶峰,人均收入也达到了顶峰。(2)中国自宋之后劳动力工资的下降实际上意味着物化技术进步的退化。根据本文的假说,工资率的长期稳定实际上反映了物化技术进步的停滞。

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为什么不能够带来传统中国向上的突破,而这种方式却使传统中国前期的发展长期领先?我们的分析分为两层:(1)传统中国以人为载体的技术传承的弱点;(2)这一技术传承方式在不同情况下给经济所带来的不同后果。

(一)传统中国以人为载体的技术传承的弱点与史实

传统中国的技术传承主要依靠以/人0为载体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Polanyi(1958,p.53)曾指出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只能依赖于类似于/师徒传承0的传承方式。更一般地,在前现代社会,知识更多地是通过当面演示、师傅手把手的教授等方式进行传播和传承(David,1992)。郭金彬、李涛(2007)则认为传统中国科技知识的传承主要依靠面对面的口述方式,通过君臣链、家族链、师徒链、学友链进行的。这样的传承方式使得:(1)知识的传播扩散受到限制。由于知识采取手把手教授的形式传播,那么知识的传播扩散有限的,传统社会从知识的扩散和传播中获得的好处也是有限的。(2)知识传承特别是代际传承效率低下。由于技术都凝结在劳动者生命中,在缺乏现代社会那样的知识传承制度(例如教育制度、文献制度、图书馆制度等)的情况下,下一代人很难直接继承上一代人的技艺和人力资本,更多的时候只能够从头再来,社会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也很难实现向上的突破。

传统中国的史实印证了我们的推断。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梳理,我们发现:(1)传统中国的技术进步(体现为物化创新的新产品、新工具与人力资本增进型技术创新的经验技艺的总和)增长缓慢,且在宋代以后趋于停滞。(2)传统中国技术进步的主体是经验技艺(金观涛等,1982,1983),即人力资本增进型技术创新。经验技艺凝结于劳动者生命本身,依托君臣、家族、师徒、学友等关系缓慢传播。(3)由于缺乏现代有效、可持续的知识传承制度,科学技术的传承效率低下,极易受到战乱、朝代更迭等外部冲击的影响,伴随劳动者生命的结束而退化失传。

科技史学者金观涛等(1982,1983)对传统中国的技术进步进行了充分的研究,他们以科技成果

147

图2 传统中国科技成果累积计分曲线(对数值)

资料来源:根据金观涛等(1982)整理。

累积计分的方式1,对传统中国2000余年的技术进步进行了长时段的定量分析。从图2中我们发现:传统中国的科技总水平在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春秋战国至西汉中期)增加迅速,随后缓慢增加,至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达到顶峰,然后长期停滞。

科学史文献(金观涛等,1982,1983;何新,1983;黄世瑞,2002;郭金彬等,2007)的研究发现:中国历史上科技成果的构成主体是经验技艺,即劳动者具有的某项生产领域内的技能及认识,体现为验方、诀窍等形式o,属于典型的人力资本增进型创新。根据下文表1的统计可知,经验技艺在历代中国科技成果中所占比重多在70%以上。

表1

中国历代经验技艺占该朝代科技成果的比重(%)朝 代

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西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经验技艺比重8669100857686729881P 9074808159 资料来源:根据金观涛(1982)、何新(1983)、黄世瑞(2002)整理。

总之,传统中国的技术进步多依靠基于人力资本积累的经验技艺,物化技术所占比例很小。经验技艺主要通过师徒传承、家族传承等形式为主的/口述传承方式0进行传播、扩散,由于缺乏现代教育制度、文献制度等有效的知识传承制度,经验技艺传播渠道狭窄,代际传承效率低下,且常因战乱的冲击与工匠的亡佚而中断、失传。这也是传统中国无法实现向上的技术突破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二)在传统中国技术传承方式下,传统中国为什么先长期领先而后停滞?

在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中,人显得至关重要。传统中国人口规模庞大,西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的人口普查显示中国人口接近6000万。庞大稠密的人口方便了人们之间的学习和交流,便利了技术的扩散和传承。更进一步地,传统中国形成了成熟的家族(或宗族)制度,大家族承148

1o

例如陶瓷生产中的秘色瓷工艺,就属于一种基于经验的诀窍。传统中国的技术成果很多都是这样的验方与秘诀,并无与之对应的物化工具。科学史文献通常利用科技成果累积计分的方式对一国长时段的科技水平、技术进步速度等进行定量分析。每项成果的计分标准根据该成果在学科领域中的地位和对社会的影响大小来确定,划定为四个等级:在科学史上仅有记载者计1分;对本学科有较大影响者计10分;对科学技术有广泛影响者计100分;对整个科技革命具有划时代贡献或对社会发展具有巨大影响者计1000分。处于中间状态者,酌情计为5、50、500。科技史学者的这一研究并没有考虑到由于王朝更迭、年代久远等原因所造成的技术知识的失传、折旧、退化因素,其对传统中国科技水平的定量研究仅仅是机械的累加,这意味着后面的技术水平一定会高于前面的技术水平。

担了相当多的社会功能,在家族成员的互助、抚恤、赡养、教育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家族聚居是传统中国一个最具特色的重要社会学特征(冯尔康等,2009)。

家族(Chinese Lineage)又称宗族,是指按照父系血缘系统的人员关系,以家庭为单位而形成的地缘聚居性社会群体。家族拥有一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领导人,构成了传统中国个人生活与信息交流的核心活动范围(冯尔康等,2009)。

在宋元之前,中国成组织的家族主要表现为世家大族的形式。世家大族、豪强门阀一方面享受种种政治特权,另一方面也成为重要的经济单位。这样的家族客观上方便了知识、技术的扩散与传播。在宋元之后,家族开始平民化,与之相伴的是家族制度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北宋名臣范仲淹首创/义庄0制度,而宋儒程颐和朱熹提出祠堂制度。人们不仅按家族聚集而居,还形成正式的祠堂、

族田、族学。1家族的系统化进一步加强。

传统中国开始出现垄断一门技术的专门化家族,家族在技术传承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下表给出了部分/世代为业0的著名家族。

表2

传统中国/世代为业0的部分家族家族

行业兴起年代说明

卓氏家族

冶炼战国-西汉世代以冶铁闻名程氏家族

冶炼西汉世代以冶铁闻名任氏家族

农业秦-西汉/力田畜,富者数世0桥氏家族

畜牧西汉以畜牧为世业,/致马千匹,牛倍之,羊万头0师氏家族

纺织西汉以丝织致富,财富/致七千万0、/转毂以百数0何氏家族

工艺、工程、机械、纺织、陶瓷南朝-隋代琢玉、造行殿、浮桥、营建六合城、改进车舆、仿制波斯/金绵锦袍0、创烧硬质瓷等陶氏家族

陶瓷唐代创烧陶窑,誉称/陶玉、假玉

0章氏家族

陶瓷南宋-元创建哥窑、弟窑,发明纹片瓷烧制工艺董氏家族陶瓷北宋-民国专营砌窑,世代相传 资料来源:(1)卓氏、程氏、任氏、桥氏与师氏的相关材料,参见5史记#货殖列传6。

(2)何氏、陶氏、章氏和董氏的相关材料,参见5景德镇陶瓷史稿6(江西省轻工业厅陶瓷研究所,1959,第20)69页)。

在资源丰裕的情况下,人是主要的制约因素,庞大的人口和成熟的家族制度便利了技术的外溢和传播,传统中国因而占据优势。但是明清中国人口激增,资源压力变大。资源压力变大最直接的表现是中国人地比例的恶化。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耕地数量在显著增加,但是这种增加远无法赶上明清人口的激增,明清中国人地比例急剧恶化,资源压力可见一斑。

人口越多,资源越发匮乏;人口越多,人民维持生计越难。在这种情况下,家族之间和家族内部成员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家族追求家族利益,技术和知识的传承只限于家族内部,不愿意扩散到其他家族,很多家族遵循/传男不传女0的传承原则,也是为了防止专门技艺通过女性家族成员出嫁流入到其他家族;并且家族之间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如水源、田地、墓地等等),各种形式的摩擦不断,家族械斗也频繁发生。表4列出了清代部分家族/械斗0事件。清代/械斗0远比以前历朝历代的家族/械斗0成规模、成体系,也更普遍,开始逐步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这反映了当时家族矛盾的普遍激化。

149

1祠堂主要包括自西汉开始出现的墓祠,以及宋以后逐渐普及的家祠、宗祠等。族田包括主要用于祭祀的祭田(祠祭田、墓祭田)、主要用于赡族的义田和义庄,以及主要用于家族教育开支的义学田、书田等。族学包括义学以及开办于各地乡村的书院、精舍等。

表3

中国历代人口与耕地比例耕地人口年代校正数(百万市亩)年代校正数(百万人)人均市亩数 2506 259815710553510553101091465061464710176976255961327196107266011091215145139352213916081701581793159220031961662713166283815917849891776268316918121025180029531471887120218484253182

资料来源:赵冈、陈钟毅(2006,第116页)。

由于资源有限,家族内部成员更多地是考虑核心家庭本身的利益,家族内部成员间的财

产争夺也日益激化,家族凝聚力与向心力不断

弱化,到清代中期甚至出现了众多家族成员/盗

卖族田01的案件。在这一情况下,知识、技术

在家族内部的传播也并不通畅。

不论是家族之间的/械斗0还是家族内部的

/盗卖族田0,都反映了当时人口过多所带来的

资源压力的严峻性。家族在技术扩散传播中所

起的作用越来越弱。

综上所述,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传统中国

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方式是与其人口动态

和家族特征相适应的。人口规模的扩张和家族

制度的规范化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与传播,或多

或少抵消了传统中国技术传承的弱点。然而,

随着人口的激增和家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资源压力日益明显,家族之间与家族内部的协调成本也不断提升,家族组织的信息交流传播平台作用日趋弱化,技术进步与传承日益局限在核心家庭或直系家庭成员的狭小范围内,传统中国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弱点开始充分地暴露。在这一情况下,明清时期的中国很难实现向上的技术突破,造成技术的停滞、退化与失传。

表4

清代部分家族/械斗0事件时间

地区说明康熙时期闽、粤广东新会/益多诬命争山之讼0,至/合族而斗0,福建沿海/聚族之人,挟睚

眦之嫌,辄至操戈相向,彼此报复,习以为常0。

雍正时期闽家族械斗规模较康熙时期扩大。1728年,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爆发大姓李、

陈、苏、柯合为/包姓0,小姓合为/齐姓0的械斗大案。

乾隆时期闽、粤、赣福建漳州、泉州,广东惠州、潮州和江西宁都等地,家族间就/田产、集场0等

事往往/率多人执持器械,以决胜负0。

嘉庆时期闽、粤、桂、赣、皖家族械斗的地域较乾隆时期扩大,除闽、粤、赣以外,广西和安徽就田产、墓

地等酿成的家族械斗事件也不断增加。

道光时期

闽、粤、桂、赣、皖、湘、浙家族械斗案件的涉及地域扩展到湖南、浙江两省,各姓祠堂间就族田争夺

多有/致毙多命0的大案。 资料来源:冯尔康等(2009,第279)282页)。

四、模 型

经济中的个人都生活三期:童年、青年、老年。个人在童年时期没有工资收入,只能借贷消费,他决定是否受教育以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或投入相应的时间进行创造发明。在第二期,个人提供自己的人力资本获得工资收入;同时如果个人在第一期发明成功,那么他在生命的第二期和第

150

1

由于传统中国族田管理采取各房轮换的方式,一些掌管家族共有田产的成员由于经济压力所迫,甚至将习惯法上永不出售的族田悄悄盗卖(井上,2008,第219页)。

三期获得相应的垄断租金收入。在第三期,个人退休,依靠以前的储蓄以及垄断自己发明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生活。简单起见,我们不考虑政府。

第j个代表性家户追求自己终生效用最大化,即

Max E[U(c jt,0)+Q U(c jt+1,1)+Q2U(c jt+2,2)]=E[E2i=0Q i u(c jt+i,i)](1)其中t代表第t期出生的人,U(c)为标准的CRR A的形式,即

U(c)=c1-N P(1-N)

预算约束意味着消费的现值等于其终生收入的现值1,并且我们假定个人不会留下遗产,即

c jt,0R t R t+1+c jt+1,1R t+1+c jt+2,2=EI jt(2)

其中I jt为t时刻出生的第j人的终生收入水平,R t=1+r t,r t为t时刻的利率水平。

消费者的欧拉方程为

EU c(c jt+i,i)=E Q R t+i+1U c(c jt+i+1,i+1)(3)其中i=0,1,2。利用对称性假设,第j个人的消费、收入应该等于社会中的人均消费和人均收入。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我们省略下标j。

生产函数的人均形式为

y t=exp(s)Q N t0x t(i)A h1-A t di

其中,exp(s)为外生战乱冲击,x t(i)为人均第i种中间产品的数量,h t为人均人力资本水平, N t为t时刻多样化中间产品种类数量,A为多样化中间产品的产出弹性。假定经济中的个人都是生产单位,这样在均衡条件下,第j家企业的产出y jt和人均产出y t就是一致的。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我们也省略掉下标j。

经济中人口数量为L,人口的增长方程如下:

L t+1=exp(s)L t(1+g L)(4)其中,exp(s)仍认为外生战乱冲击,g L为人口增长率。

最终产品生产部门雇佣中间投入品i与人力资本进行生产,中间产品i的反需求函数为

p t(i)=A exp(s)x t(t)A-1h1-A

t(5)而单位人均资本的工资为

w t=(1-A)exp(s)Q N t0x t(i)A h-A t di

假设生产一个单位中间产品需要租用B数量的资本,而资本利率为r t;利用对称性假设,每种中间产品的产量都相等,即x t(i)=x t;由中间产品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行为能够知道

r t=exp(s)A2

B

h t

x t

1-A

(6)

利用对称性,经济中总的人均资本存量为

k t=N t B x t(7)人均产出表示为

y t=exp(s)N t x A t h1-A

t(8)工资可以表示为

w r=(1-A)exp(s)N t x A t h-A t(9)

1511这里我们将所有变量全部折换到t+2期。

利用对称性以及中间产品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6),我们得到中间产品生产者的利润为

P t =A (1-A )exp(s )x A t h 1-A t (10)

我们假定个人每期总共有一单位的时间禀赋,在童年时期,个人可以在研发新产品与提高个人人力资本水平之间进行选择。假定在t 时刻个人投入到研发创新的时间为D t ,而投入到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的时间为(1-D t )。经济中创新发明的数量由以下方程决定

N t +1=exp(s )[(1-E N )N t +A D G t ]

(11) 其中,N t 为经济在t 时刻的多样化产品数量;exp(s )仍然为外生战乱冲击;A D G t 为个人在t 时刻

研发数量,它是研发投入时间D 的函数,A 为正的参数1,G 为投入时间的产出弹性。创新发明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够保存下来,创新发明会发生/折旧0,该比例为E N 。简单起见,我们假定发生/折旧0的创造发明是那些已经成为公共知识的创造发明,这意味着个人在有生之年不必考虑自己的创新发明/折旧0的问题。

人力资本积累满足以下方程

h t +1=exp(s )[h t (1-E h )+h 0+B (1-D t )G ](12)

其中exp(s )仍然为外生战乱冲击;h 0为在个人出生时初始的人力资本水平;而B 同样为正的参数,(1-D t )为投入到人力资本积累上的时间比例,G 仍然为投入时间的产出弹性;E h 为人力资本的折旧率。由于传统中国的技术传承方式,下一代人并不能很好的继承上一代人的人力资本,E h 刻画了这种传承的难易程度。

我们进一步设定人力资本的折旧率为

E h =(L t -1-a )2+b ,当E h >1时,E h =1(13)

这是一个二次项的形式,用以刻画家族和人口在人力资本传承方面的作用。传统中国人口规模庞大,有着成熟的家族制度,这方便了人力资本的扩散和代际传承,人力资本折旧率相对较小;但是随着家族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资源压力严峻,家族之间和家族内部矛盾激化,人多不再是优势。在模型中,我们没有办法刻画传统中国家族的种种特性,也没有办法获得传统中国家族规模的历史数据,退而求其次我们利用人口来替代。a 和b 都是正的参数,a 代表最优的家族或人口规模:当人口小于a 时,人口多,人力资本的折旧率就小;一旦超过了最优的人口规模,过多的人口开始变成累赘,人力资本折旧率开始上升。外生变量b 则是由当时环境所决定的最基本的人力资本折旧率。

个人在物化发明与提高个人人力资本两种活动之间分配时间,以谋求个人终生收入最大化

Max EI t =E [w t +1,1h t +1,1R t +1+(P t +1R t +1+P t +2)$N t ](14)

其中E 代表期望,w t +1,1代表个人青年时期的工资率,简单起见,我们将其写成w t +1;h t +1,1为青年时期的人力资本水平,同样写为h t +1;而P t +i 为个人在时刻t 研发成功,在t +i 时刻的垄断利润,$N t 为个人t 时刻研发成功的数量。显然,这里我们将期望收入全部折换到t +2期;此外由于传统社会不存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研发者无法获得其新发明的所有价值,只能在其有生之年获得相应的垄断利润,垄断者生命结束之后,而其相应的垄断利润则成为外生统治者的个人财富。简单起见,我们在具体的计算中假定P t +1=P t +2。

命题o1:在竞争均衡中,152

1o限于篇幅,我们省略了所有证明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向作者索取。

简单起见,我们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与物化创新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数值模拟中,我们考虑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动相互影响,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

1)个人在创造发明与提高人力资本的时间分配满足以下关系E D 1-D

1-G =E A (P t +1R t +1+P t +2)Bw t +1R t +1(15) 2)随着经济中创造发明的增多(即N 变大),个人用于创新发明的时间分配D t 将越来越少,即5D t P 5N t <0,当N t

由于发明者从自己的物化发明中获益并不充分,新研发提高工资水平的效应激励人们更多地去提高人力资本水平,而更少地去创造发明新产品。这样一来,个人投入到创造发明中的时间比例D t 是经济中技术水平的减函数。可以预计,在传统社会,经济中的创新研发会变慢而趋于停滞。命题1向我们展示了这一结论。

这样,我们可以定义一个均衡为{y t ,E 3

s =1c t ,s ,N t ,x t ,h t ,k t ,w t ,r t ,D t ,L t }]

0,其中经济总产出由方程(8)决定,个人消费行为遵循欧拉方程(3),竞争性工资由方程(9)决定,利率由方程(6)刻画,而经济中技术水平动态由(11)描述,人力资本动态由方程(12)决定,经济中人均资本总量由方程(7)决定,个人在创造研发上投入的时间比例满足方程(15),而这一均衡同时需要满足经济中总量均衡条件

y t =c t ,0+c t -1,1+c t -2,2+i t

(16) 其中i t 为t 时刻经济中的人均投资水平。假定资本折旧率为F ,这样经济中的资本动态为k t +1=i t +(1-F )k t

(17) 记稳态时的多样化产品种类数量为N *,利率为r *

,个人用于物化创新的时间比例为D *,稳态时每种多样化产品人均产量为x *,则经济中稳态时人均资本总量为k *=N *B x *。当经济处于

稳态时,经济中的多样化产品和资本存量保持不变,即E N t +1=E N t =N *与Ek t +1=Ek t =k *。

命题2:当t y ],经济处于稳态时,

1)经济中的创造发明的数量为N *=A (D *)G

c P E 。

2)个人用于创造发明的时间比例D *满足关系

D *1-D *=A

E (1+p )[h 0+B (1-D *)G ]B (D *)G 五、模拟与历史数据的拟合

根据史料我们对模型进行相关的数值模拟工作,我们根据史实以及经济学文献的惯例设定相关的参数值,表5给出了相关参数的取值。

表5

模型参数设定A

B g L L (0)a b Q G N E N F h 0A B z 011511501005101301011019013501101051310115 首先是资本产出弹性A 的确定。在经济学文献中,经济学家们一般将现代经济的资本产出弹性设定为1P 3,但是根据代谦与李唐(2009)的相关研究,在传统社会资本并没有大规模地参与生产,在生产中的作用也远不如现代经济中的资本,资本产出弹性A 根本达不到现代经济的水平。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将A 设定为0115。

根据葛剑雄(2002)以及赵刚、陈钟毅(2006)的分析,我们将人口增长率设定为511j 。而根据历史人口统计资料,中国在战国末期,人口规模大概为2000万人左右;而根据西汉平帝元始2年(公元2年)的官方人口统计,中国人口规模接近6000万。有鉴于此,我们将期初人口规模设定为153

3000万(即013)。而中国宋朝经济最为发达,而根据历史学家的估算,中国在宋的人口也已经过1亿,所以我们将a 值设定为1亿。

我们将物质资本的折旧率F 设定为5%。对于资本折旧率,历史数据非常缺乏;我们从历代漕船修造的情况中进行合理的推演。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2年),刘晏主管漕运,将漕船的使用年限定为二十年,按年折旧5%1,这种做法为历代引为定制。据李伯重(2000,第264页)的研究,明清时期漕船的使用年限为二十年;内河船只与近海沙船的使用年限也约为二十年。由此我们类推传统中国物质资本的折旧率为5%。

我们的模拟进行1997期,其结果与公元前157)公元1840年的情况进行对照。我们考虑大规

模的战乱作为历史负面冲击,其负面冲击强度用战争所造成的人口损失来衡量。o具体战争冲击情

况如下:

表6

传统中国自汉以降大规模战乱冲击事件

时间冲击s 取值累积性冲击强度?王莽代汉

公元8)24年-010*******黄巾起义

公元184)192年-010********黄巾起义之后的汉末大乱

公元193)207年-010*******三国时代

公元208)263年-010*********五胡乱华

公元317)438年-010********南北朝对峙

公元439)581年-010********隋末农民起义

公元611)618年-010*******安史之乱

公元755)762年-010*******唐末黄巢农民起义

公元874)884年-010*******唐末大乱

公元885)906年-010*******靖康之乱

公元1125)1135年-010*******蒙元南下

公元1231)1276年-010********明末农民起义

公元1628)1644年-010*******清军入关、三藩之乱公元1645)1678年-010********

数值模拟中,我们得到相关变量的稳态值。

表7

稳态值变量名

y r n h w D 稳态值1714434501111112152271198347147560105436

观察表7,我们知道处于稳态时,人们用于物化创新的时间非常少。11111%的利率在现代经济中显得偏高,但是在传统社会并不高。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推行青苗法时,青苗法的年利率为40%,这个利率较当时市场一般年利率20%为高,为时人所诟病(侯家驹,2008,第492页;彭信威,2007,第394页)。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政府规定的农业(营田)放款利率为年20%(彭信威,2007,第394)395页)。至于明代,根据艾南英5天佣子集#三上蔡太尊论战守事宜书6的记载,明代民间的贷款利率一般为年20%(侯家驹,2008,第669页)。汪崇

(2006)对于以清代徽州文书为样本的利率研究也显示,清代中前期(1644)1800年),一般商业信贷年利率约在18%左右。由此可见,模拟的稳态利率与历史数据偏差并不算大。

154

1

o

?人口动态由人口积累方程(4)决定,人口增长率g L 由参数表决定,s 的取值和持续时间如表6所示。虽然每年冲击不大,但是累积起来却有着惊人的冲击,该列实际上给出的是exp(s )的累积值。

关于人口损失,我们参阅了葛剑雄主编的5中国人口史6。5资治通鉴6卷223;5新唐书#刘晏传6。

图3)图5给出了模拟人均产出、模拟物化技术水平以及模拟工资率与实际工资率的对比图。这种对比进一步说明了我们的模型以及表5参数设定的合理性。

图3模拟的产出水平图4模拟的物化技术水平

图5模拟工资与实际工资

六、结论

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分为/物化技术创新0(Materialized Innovation)与/人力资本增进型技术创新0 (Human-capital Augmenting Innovation)两种形式:前者体现为经济中/物0的发明(新产品、新工具的发明),其传承主要依靠/物0;后者则体现为劳动者技艺的提高,其传承主要依靠/人0。在传统社会,人们从物化发明中获益并不充分,物化发明提高人力资本边际产出的效应激励人们更多地去提高个人的技艺水平,而不去研发新工具。长此以往,经济中的物化技术创新将限于停滞。并且在传统社会,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播和传承更多地是依赖面对面、手把手的教授实现,更多地是采取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的方式进行。其传播广度有限,代际传承效率低下。

传统中国人口规模庞大,有着系统成熟的家族体系,这些都使得中国能够很好地发挥人力资本的外溢性,使得中国在人力资本的传承中占据优势。但是明清时期的中国,人口激增,家族规模过大,资源压力变大;不仅家族之间摩擦不断,而且在同一家族内部,家族成员之间矛盾激化;过多的人口、过大的家族规模成为技术传承的累赘。在这种情况下,以/人0为载体的技术传承的缺点暴露无遗:传统中国的新知识无法迅速地扩大到整个社会,后代也很难直接继承上一代人的人力资本水平;并且伴随着掌握特定技能的工匠亡佚,凝结在其生命中的知识技能极易退化失传。在这种情况下,人口爆炸的明清时期就陷入技术进步的停滞。

我们的假说能够得到众多史料支持。史料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科技史的史料支持。

(2)中国人口史和家族史的相关史料支持。(3)根据我们的模型进行的数值模拟能够和真实的历史数据比较吻合,这进一步说明了我们模型的解释力。

155

附录:图1数据处理的说明

本文关于中国古代月实物工资数据的整理较为繁琐。关于中国古代工资数据的记载零星散落于不同的古籍之中,本文所涉及到的古代典籍包括5汉书#食货志6、5通典#食货6、东汉崔的5政论6、5宋书#乐志6、5齐民要术6、

5唐六典#户部6、5唐会要#疏鉴利人6、5宋会要辑稿6、5宋史6、5元史#河渠志6、5英宗正统实录6、5清圣祖实录6、5清高宗实录6等二十余种古籍。本文将这些零星记载用彭信威的5中国货币史6、侯家驹的5中国经济史6以及黄冕堂的5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6等书中货币购买力的资料统一折算成月实物工资(大米石)。

需要强调的是,此处的工资并不是特指某一行业某一工种的工人工资,而是包含我们所能够搜集到的各行各业的工资情况,包括自耕农、农业雇工、樵夫、丁役、纺织女工、水河工、长工等工种,此处仅仅反映传统中国工人工资的大概水平与长期趋势。本文并未采用货币工资作为度量单位,因为在史料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中国币制本身就不统一;即便都用银两作为计价单位,不同时间、不同地域,银两本身质地、成色、重量都彼此不同,其价值与购买力都有很大的差异。如果用银两(或其他金属货币)作为度量单位,势必会造成混乱。因此,我们在史料的整理过程中,放弃了用银两作为度量单位的做法,而统一根据购买力折算为实物工资(大米石)。

参考文献

艾德荣,2005:5职权结构、产权和经济停滞:中国的案例6,5经济学(季刊)6第4卷第2期。

代谦、李唐,2009:5比较优势与落后国家的二元技术进步:以近代中国产业发展为例6,5经济研究6第3期。

冯尔康、常建华、朱凤瀚、阎爱民、刘敏,2009:5中国宗族史6,上海人民出版社。

贡德#弗兰克,2005:5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6,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葛剑雄,2002:5中国人口史6(第1)5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郭金彬、李涛,2007:5中国古代口述科技思想的传承方式6,5自然辩证法通讯6第2期。

何新,1983:5中西学术差异)))一个比较文化史研究的尝试6,5自然辩证法通讯6第2期。

侯家驹,2008:5中国经济史6,新星出版社。

黄冕堂,2008:5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6,齐鲁书社。

黄仁宇,1997:5中国大历史6,北京三联书店。

黄世瑞,2002:5略论中国科技史研究中史料考据的几个问题6,5自然辩证法通讯6第6期。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1982:5历史上的科学技术结构)))试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6,5自然辩证法通讯6第5期。

金观涛、樊洪业、刘青峰,1983:5科学技术结构的历史变迁)))二论十七世纪之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的原因6,5自然辩证法通讯6第2期。

井上,2008:5中国的宗族与国家礼制6,钱杭译,上海书店出版社。

李伯重,2000:5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林毅夫,2007:5李约瑟之谜、韦伯疑问和中国的奇迹)))自宋以来的长期经济发展6,5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第4期。

彭慕兰,2003:5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6,史建云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皮建才,2006:5李约瑟之谜的解释:我们到底站在哪里?)))与文贯中、张宇燕、艾德荣等商榷6,5经济学(季刊)6第6卷第1期。

彭信威,2007:5中国货币史6,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崇,2006:5清代徽州土地与商业投资回报率的比较6,5清史研究6第1期。

文贯中,2005:5中国的疆域变化与走出农本社会的冲动:李约瑟之谜的经济地理学解析6,5经济学(季刊)6第1期。

姚洋,2003:5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查6,5经济研究6第1期。

张宇燕、高程,2005:5海外白银、初始制度条件与东方世界的停滞)))关于晚明中国何以/错过0经济起飞历史机遇的猜想6, 5经济学(季刊)6第1期。

赵冈、陈钟毅,2006:5中国土地制度史6,新星出版社。

Acemoglu,Daron,Simon J ohnson,and James Robins on,2005,/Ins ti tutions as the Funda 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0,In Philippe Aghion and Steven Durlauf(eds.),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Ams terdam:North-Holland.Vol.1,pp.385)472.

Anthony,Tang,1979,/China.s Agricultural Legacy0,Economic Deve 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8(1),pp.1)22.

Becker,Gary S.and Robert J.Barro,1988,/A Reformulation of the Economic Theory of Fertility0,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3 156

(1),pp.1)25.

Becker,Gary S.,Kevin M.Murphy and Robert Tamura,1990,/Human Capi tal,Fertility,and Ec onomic Growth0,Journal o f Political Economy,98(5),S12)S37.

Chao Kang,1986,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An Economic Analysis,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d,Paul,1992,/Knowledge,Property,and the Sys te ms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Change0,In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Bank Annual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2,Larry Summers and Anwar Shah(eds.),pp.215)248.

Diamond,J ared,1997,Guns,Germs 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 ties,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Company.

Doepke,Matthias,2004,/Accounting for Fertili ty Decli ne Duri ng the Transi tion to Gro wth0,Journal o f Econo mic Growth,9(3),pp.347) 383.

Elvin,Mark,1973,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Stanford,Californi a:Stanford Uni versity Pres s.

Engerman S.,and Sokoloff K.L.,2000,/Institutions,Factor Endowments,and Paths of Devel opment in the New World0,Journal o f Economic Pe rspec tives,14,pp.217)232.

Galor,Oded,2005,/From Stagnati on to Growth:Unified Gro wth Theory0,In Phili ppe Aghion and Steven D urlauf(eds.),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Ams terda m:North-Holland.Vol.1,pp.171)293.

Galor,Oded,and David N.Weil,2000,/Populati on,Technology and Gro wth:From M althusian Stagnation to the De mographic Transi ti on and Beyond0,Americ an Economic Re vie w,90(4),pp.806)828.

Galor,Oded and Omer Moav,2002,/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Origi n of Economic Growth0,Quarte 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117(4),pp. 1133)1192.

Galor,Oded and Omer Moav,2004,/From Physical to Human Capital:Inequali ty i 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0,Re vie w o f Economic Studie s,71(4),pp.1001)1026.

Galor,Oded,O mer Moav and Dietrich Vollrath,2009,/Inequali ty i n Landownershi p,the Emergence of Human-Capi tal Promoti ng Institutions,and the Great Di vergence0,Re vie w o f Ec onomic Studies,76(1),pp.143)179.

Glaes er,Edward L.and Andrei Shleifer,2002,/Legal Ori gins0,Quarte rly Journal o f Economics,117(4),pp.1193)1229.

Hi bbs,Douglas A.and Ola Olsson,2005,/Biogeography and Long-R un Economic Devel opment0,European Economic Rev ie w,49(4),pp. 909)938.

Jones,Eric,1981,The European Miracle:Envi ronments,Economies and Geopolitics in the His tory of Europe and As ia,Cambri dge: 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

Lagerlof,Niles P.,2006,/The Galor-Weil Model Revisited:A Quanti tative Exercise0,Revie w o f Economic Dynamics,9(1),pp.116) 142.

Landes,David S.,1998,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Why Some Are So Rich and Some So Poor,New York:W.W.Norton& Company.

Lin,J us tin Yifu,1995,/The Needha m Puz zle:Why the Indus trial Revolution Did Not Ori ginate in China?0,Ec onomic Deve lo 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3(2),pp.269)292.

Lucas,Robert E.,2002,/The Industri al Revolution:Pas t and Future0,In Robert E.Lucas(eds.),Lectures on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Harvard Uni versity Pres s,pp.109)188.

Madis on,Angus,1998,/Chines 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0,OECD.

Madis on,Angus,2007,/Chines 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2nd Edition updated960)2030AD0,OECD.

Mokyr,Joel,1990,The Lever of Riches: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and Economic Progres s,Ne 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kyr,Joel,2002,The Gi fts of Athena:His torical Ori gins of the Knowledge Ec onom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 s.

Ni,Shawn and Van H.Pham,2006,/Hi gh corruption income i n M i ng and Qing China0,Journal o f Develo pment Economics,81(2),pp. 316)336.

North,Douglass C.,1981,Struc 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 story,Ne w York:W.W.Norton&Company.

Parente,Stephen L.and Edward C.Prescott,2000,Barriers to Ric hes,Cambridge,MA:MIT Press.

Polanyi,Michael,1958,Pers onal Kno wledge:Towards a Pos-t Cri tical Philos ophy,Chicago:Universi ty of Chicago Press.

Sachs,J effrey D.and Andrew M.Warner,1995,/Natural Resource Abundance and Ec onomic Growth0,Working Paper,No.5398,NBER.

Shi ue,Carol H.and Wolfgang Keller,2007,/Markets in China and Europe on the Eve of the Indus trial Revoluti on0,Americ an Economic Revie w,97(4),pp.1189)1216.

157

Patter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Long-run Growth:

An Interpretation to Stag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a

Dai Qian a,b and Li Tang b

(a: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Wuhan University;

b:Center for Economic Developmen t Research,Wuhan University)

Abstract:We argue that stag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a was due to her pattern of technological transfer and too much population. Innovations of instruments,diversi fied goods,and others could i mprove marg inal product of human capital,which in turn encouraged individual to devote more ti me to skill i mprovement.Accordingly,traditional Chi na adop ted H uman-capital Augmenting Innovations.Human capi tal alone could not propel long-run growth because of limitations on its di ffusi on among people and transfer across generati ons in traditional society.Huge population and systematic Chinese Lineage system could benefit traditional China,while too many people and unfavorable man-to-land ratio brough t tradi tional China i nto stagnation.Of cause,our hypothesis can be approved by many historical evidences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based on our OLG model fits historical evidences well.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a;Patterns of Technology Transfer;Human Capital;Man-to-land Ratio

JEL Classification:D91,N15,O33,O53

(责任编辑:成言)(校对:昱莹)

(上接第131页)

Complementary R&D,Limited Patent Breadth

and the/Paradox of Thrift0:

An Extended Quality-Improving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Kou Zonglai and Shi Lei

(Fudan University)

Abstract:This paper extends classical quality-improving end ogenous growth model by introducing R&D complementarities and patent bread th.Each innovation consists of two sequential patent races,/research0and/develop ment0.While research i s the prerequisite for develop ment,only development directly creates p rofit.Research patentee.s proportional claim to development profit is defined as patent breadth.The corresponding steady-state equilibriu m is characterized.Due to R&D complementari ties, there arise two important results.Firs t,naturally,positive endogenous economic growth requires that patent breadth be neither too large nor too small.Secondly,in sharp con trast with classical models,the endogenous growth rate we derive has an inverted U shape with interest rate,and hence may decrease or increase in consumer.s time preference rate or intertemporal substitution elastici ty.T his impli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paradox of thrift0even in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

Key Words:R&D Complementarities;Patent Breadth;Paradox of Thrift;Quali ty-Improving Endogenous Growth

JEL Classification:O31;O34;O43

(责任编辑:王利娜)(校对:晓鸥) 158

[其他论文文档]浅谈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动画中传承的路径

浅谈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动画中传承的路径 一、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动画中的表现手法 传统的民间艺术作为一种养料,是创作者仪式上的光照。尤其是在高等院校的教学和艺术创作实践中,在中国特定的地域中,作为中国当代动画创作必须融入传统民间艺术的元素才有生命力。才能再创如《大闹天宫》一样的辉煌。传统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通俗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姊妹艺术形式;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动画创作:动画创作的概念不能用简单的定义就可以很准确地表达出来的,是从动画创作的过程中体验出来的。动画创作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来解释这个概念。广义上讲,动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得出动画创作就是对动画这门综合艺术的创作过程的总称。狭义上来说,动画创作是本科高等院校动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1)现代动画技术可以成为传承传统艺术的基础表现手法,为传统艺术穿上时代的美衣,探寻一条新的发展道路。(2)现代动画通过对传统艺术素材的适度借鉴及应用,展现出地域性的手法。扩展现代动画的创作思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动画艺术作品能够创造精神的关键就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相当于我们身体的血液,我们东方文化是中华千年文化的精化,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花木兰》是美国迪士尼创作的非常成功的一部作品,而剧本创作至人物设计、场景设计、音乐设计是改编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花木兰以及人物设计。场景设计是满满的中国古代人物、服装、美妆、建筑元素。背景音乐设计也有许多中国京剧元素的运用。而这部充斥着中国文化的成功动画作品是由美国创作的。这体现出了两点:一是中国文化魅力无穷,东方文化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多国家来了解,并以此为动画创作的源泉。二是我们对东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的兴趣还没有觉醒。随着《大圣归来》在萤屏上的出现,中国人对动画发展的希望蠢蠢欲动,又给中国动画创作者与观众注入了新的动力。 1.吉祥、和谐的思想文化精髓 中和源于儒家主要指:和谐、合作、仁慈多种含义。中庸之道是中和之美的核心思想的源泉,运用含蓄的语言装饰不爱直白。中国传统动画发乎情,止呼礼及以和为贵的艺术理念,从某方面阻障了中国传统动画狂放的艺术气质,但这也形成了独有的意义含蓄美,中国严谨的谦虚精神和现代的奔放精神,也是中国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中和,验证了传统美学对传统民族艺术创作的影响。吉祥文化承载着吉祥如意的含义是一种典型的象征性题材。吉祥文化的体现形成繁多,内容多样,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吉祥文化的观念体现在节日、吉祥图案、服饰、礼仪、饮食。所有这些吉祥物品是吉祥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清代吉祥国家已经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程度,但在众多的吉祥文化中不免会有一些落后的迷信成分在。在现代社会人们依旧继续在传承及应用着吉祥文化,以吉祥元素的形式体现在人们面前。对吉祥文化的含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着新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发扬与创新──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探索与研究[转载] 摘要: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音乐在校园中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尤其值得关注。传统音乐是中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有效的传统音乐教学呢?如何使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地感受与体验传统音乐文化,形成传统文化的根落感与归属感,形成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呢?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传统音乐 进行有效地的传承、发扬与创新?笔者历经三年、在多次的实践与研究中,提出了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 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中学音乐教育中有关传统音乐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课堂教学课外主题活动 一、背景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当今社会,中国传统音乐在校园中的传承、发扬与创新尤其值得关注。柯达伊曾说:“如果学生最初接触到的音乐是其本民族、独具历史感和文化价值的音乐,这将会引导他们更好地 去认识和理解他们自己、生活、社会……正是通过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民族文化的根落感及归属 感才得以传承……”由此可见,传统音乐是基础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民族意 识与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载体。《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学习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有助于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文化。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应将我国各 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 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育中进行有效的传统音乐教学?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地感受与体验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形成民族文化的根落感及归属感,形成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感?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 间内对传统音乐进行有效地的传承、发扬与创新?笔者历经三年,在多次的实践与研究中,提出了音乐课 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中学音乐教育中有关传统音乐的教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与探索。 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主题活动对接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即课堂的主题教学内容与课外主题活动紧密结合。如传统音乐的主题教学与主题活动,首先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了解我国传统音乐的知识,习得有关的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其次是学生在课外主题活动中表演与创新传统音乐,通过亲身的感受与体验,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20xx年xx月xx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xx月xx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不要等它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今年春节以来,中国大江南北都在发起“光盘”行动——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南中学子更应多了解传

统文化,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时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此,我号召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爱护公物,用实际行动来弘扬祖国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最后,让我们以男生公寓楼的对联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双,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谢谢大家!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二】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古代的这些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传统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凭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

弘扬传统节日演讲稿(共8篇)

篇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演讲稿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2007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篇二:国旗下讲话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 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2005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不要等它湮没在时代的潮流中才追悔莫及。今年春节以来,中国大江南北都在发起“光盘”行动——吃“光”你“盘”子里的东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南中学子更应多了解传统文化,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时刻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为此,我号召全体师生:从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节约水电,珍惜粮食,爱护公物,用实际行动来弘扬祖国的传统美德,真正做到“勤以修身,俭以养德”。最后,让我们以男生公寓楼的对联共勉:日新其德仁智修双,三省吾身知行合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

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进行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我们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亿中国人仍然哺之于中的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数典忘祖,搞历史虚无主义是不行的;但抱残守缺、照抄照搬、全盘吸收,大搞复古主义也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冯友兰曾说:“中国人最关切的是中国文化和文明的继续和统一。”我们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们的最终命运又必然统摄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不贰选择。 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识之士也在不断思索,1935年《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中国应进行本位文化建设。指出对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机,“我们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们要求有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同时,“要使中国能在文化的领域中抬头,要使中国的政治、社会和思想都具有中国的特征,必须从事于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议以儒家文化为主,融会西方“民主、科学”,以达“返本开新”后的世界价值和济世功用。20xx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脚点:侧重强调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见解及中华文化对世界未来的

1、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优秀传统

《继承发扬中国美术优秀传统》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初中九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学情分析】 学生为九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 【教学目标】 1、与技能:了解我国与西方优秀建筑·雕塑·绘画的艺术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中 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运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 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西不同风格形式美感的体验,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 美术欣赏能力,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更加热爱祖国,了解自己民族的博大精 深,树立民族自豪感,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 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风格及审美特征。 【教学难点】中外美术作品的形式艺术风格的对比,初步理解传统与多元并存的关系。【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课件 2.学具:相关资料教材 【教学方法】 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教法:启发法演示法观察法情景创设法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美术经过几千年的积淀,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传统。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的艺术传统,那么我国都有那些优秀艺术传统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继承和发扬中国美术优秀传统》二、讲授新课: (一)、一、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造物传统: 万多年前就发明了陶器,而且根据当时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创造了既方便使用,造型和装饰又很美观的各种类型的陶器,奠定了中国古代实用器物。如后来的青铜器、漆器、瓷器等的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优秀传统。 1、舞蹈人物彩陶盆(新石器时代) 在一万多年前就发明了陶器。你了解它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吗? 盆内注水后,舞者身资姿倒映水中,构成了池畔欢舞的场面。这种装饰生动地反映了原始社会人们生活的一个侧面。 2、莲鹤方壶(春秋) 此壶为青铜盛酒器,祭祀时为礼器。 壶体上下各种装饰造成异常瑰丽的视觉效果。壶盖上开放的莲花和展翅欲飞的立鹤越发显得轻盈舒展。 3、鸟形鼓架(战国) 以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立一只鸣凤、一面大鼓用绳悬于凤冠之上。鼓架通体黑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内容提要:中国传统音乐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创新是其发展的唯一途径。本文认为创新要在理念上超越自我,突出特色,贴近时代,走向市场。 关键词:传统音乐;继承;发展;创新 在当今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生产力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商品经济对传统音乐的不断冲击。大量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音乐,网络音乐等等渐渐成为了社会音乐文化的主导。而内涵丰富的传统音乐则逐渐在人们心中淡化。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青年一代不了解传统音乐,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在大流音乐中迷失了方向。绝大多数的人知道“四大天王”是谁,但几乎没人知道四大名旦为何物;很多人会弹奏钢琴吉他,却不知道缶是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状况令人担忧,中国传统音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笔者的故乡湖南怀化有一种流传上百年的剧中——“麻阳花灯戏”,而在各乡各村曾经都活跃过一支支花灯戏班子。每逢秋收时,人们围着晒谷坪,点上篝火,唱起了花灯戏。清脆悦耳的唱腔和幽默风趣的表演,表达者人们欢庆丰收的喜悦;女儿出嫁时,幽怨的哭嫁歌诉说着母女之间的依恋之情;老人离世时,哀伤悲痛的花灯调则寄

托了人们对逝者的怀念……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花灯戏被各种大流音乐所取代,甚至被看成是极为老土,不上档次的小儿戏。随着花灯艺人先后离世,当年那种从年头唱到年尾,曾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花灯戏已经淡出历史舞台,那些回味无穷的唱腔、调子、动作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据报道,此类现象绝非个例,整个传统音乐界都面临着一个同样的问题——中国传统音乐该如何继承该怎样发展。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没有继承这一稳固的根基,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如《流水》在我国被代表为知音的象征,在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航天器收录了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去茫茫宇宙为人类寻觅“知音”。岂不知,从战国时期至今的2000余年里《流水》产生过很多个版本。但无论如何变化,它始终表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历久弥新。中国传统音乐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还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还要树立对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的继承中国传统音乐。另一方面,发展是继承传统音乐的目的和归宿。继承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没有发展,继承就不会产生新的血液,就不会有生命力。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试想,当初的《流水》如果没有千百年来人们的传承和创新,很有可能就会销声匿迹。所以,我们应该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继承中国传统音乐。

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高——班主题班会: 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主持人: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主持人: 我们今天了解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主持人: 想知道它们的具体事情吗?请与我们一起走进高一一班主题班会: 合:了解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跑上春节、元霄、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道具) 春节: 我们来了,我们就是你们要了解的传统节日!我是春节。 主持人: 春节好。 元宵: 我是元宵节。 主持人;元宵节好。 清明: 我是清明节。

主持人;清明节好。 端午: 我是端午节。 主持人: 端午节好。 中秋: 我是中秋节。 主持人: 中秋节好。 xx: 我是重阳节。 主持人: 重阳节好。 主持人: 我对传统节日有研究,我发现我国古代的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 划分出的节气有关。比如春节。。。。。。。 1、春节: 哎,我来了。我们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 2、xx: 我们元宵节,是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元月,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古

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3、清明: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 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4、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升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 5、xx (抢上):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 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6、中秋: 我们应该在重阳之前,中秋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 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白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白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囹圆节”。 主持人: 说到中秋我想到一个传说, (节日退场) 主持人: 什么传说? 主持人: 这都不知道,嫦娥奔月呀

[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却在一步步的丢失,那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应该传承它,不应该放弃它,或遗忘它、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1 我非常之荣幸的参加了宁海县的首届公民道德公益大讲堂,本次大讲堂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大讲堂的目的是“构建和谐社会,再现中华盛世”。 谈起“中华文化”这四个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话叫“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这是教科书中常见的用来描述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句话,可是,要是问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又有几个人能回答上来呢?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反思,身为一名中国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不知道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我想这是让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让我痛心的事情。 虽是短短四天的学习时间,却是让我受益匪浅,感悟颇深,我是没有什么资格和能力来向大家阐述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因为连我也正处在认识和学习中华文传统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领悟几千年前的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时光来学习和践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个中国人的本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做一个有道德的中国人! 就谈谈我这四天来学习的感受吧! 大讲堂的整个学习过程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除此之外还有免费的午餐和学习资料,还有免费的纪念品!这样的公益活动已经很少见了。据我所知,参加大讲堂的义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义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脏最累的活以外,他们的付出是没有任何报酬的,我所要讲的不仅仅是义工的概念,而是他们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见人鞠躬一定达到九十度,无论对方年龄大小都称呼为“老师”,每一次台下观众鼓掌,站在一旁的义工们必是鞠躬表示感谢,四天来,我看见的加上我没看见的,我不知道他们每一个义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数也数不清。在这些义工当中,上至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儿童,在我看来,我们这些人哪里称得上是“老师”啊?他们,才是我要学习和尊重的老师啊! 这些义工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说一句,感恩,感谢! 关于传承中国文化的文章2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保护的思考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多民族国家,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其他古国都相继亡国的情况下,中国何以能生存并长处与世界强国之列有其必然原因。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民族传统音乐根深叶茂,这些散落在民间的优秀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至今还有很多有待后人去发掘和发扬。但是文化是会遗落的,在人们恍惚间不知已有多少文化永远离开了我们,永远成为了历史。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在这个被西方文化包围着的时代,在这个既愤怒又悲凄的时代,我们渐渐失去了民族的历史,抛弃了中国的精神,不是很可悲么! 一、正确认识中国传统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没有继承这一稳固的根基,发展就如同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如《流水》在我国被代表为知音的象征,在1977年美国发射的“旅行者”号航天器收录了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作为东方文明的象征去茫茫宇宙为人类寻觅“知音”。岂不知,从战国时期至今的2000余年里《流水》产生过很多个版本。但无论如何变化,它始终表现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样才能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历久弥新。中国传统音乐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还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还要树立对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的继承中国传统音乐。另一方面,发展是继承传统音乐的目的和归宿。继承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发展,没有发展,继承就不会产生新的血液,就不会有生命力。古人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试想,当初的《流水》如果没有千百年来人们的传承和创新,很有可能就会销声匿迹。所以,我们应该在继承中谋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继承中国传统音乐。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三篇

关于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三篇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守护共同精神家园》。 xx年12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春节、元宵节、重 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几个重要传统节日纳入国家假日体系,这对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手中除夕的爆竹带来了新年的期待;“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在中秋的明月下,将思念织成锦帛。可以说,每一个佳节都寄托着华夏儿女源自民族本性的希望和祝愿,都是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体现。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必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昨天我们刚刚过了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不知你对端午节的了解有多少?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夏节等。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

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可见,传统节日赋予我们的不仅仅是节日,而更是一种文化。 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很多的传统节日已经被新生代忽略了。同学们对西方的节日过分偏爱:平安夜摇曳的烛光,黯淡了除夕夜盛放的烟火;情人节浪漫的气息,吞没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的哀伤。现在,还有谁记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的寒食节?又有谁留心“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的少女节?正当“洋节”在中国的影响日益提高时,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悄然退回幕后,这种局面,不得不引发我们的忧虑。前些年韩国人要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不能不说是我们的尴尬,我们骂他们不要脸,骂能掩饰得了我们的尴尬、难堪吗?感叹是没有意义的,我想从我们做起,从我们青少年做起,共同来传承传统文化才是实在的。因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还是一种尊严。我们不能看着传统文化一点点消亡。当我们站在圣诞的霓虹灯下,不要忘记在除夕陪陪家里的父母亲和祖辈们;当我们在万圣节狂欢的时候,不要忘记在中秋节与家人坐在一起赏月团圆;当我们过着洋节日的时候,不要忘记和亲人们一起度过每一个有意义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明给予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宝贵财富,作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并有责任坚守传统文化的阵地。这样我们才能在长大之后,以社会主人翁的身份,将中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节日的发扬和传承 城市学院082班严春兰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成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地展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传统节日,即是一个名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和对传统文化情感的集中表达。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进入,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冲击。现在很多人热衷于过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显得很冷淡,甚至忽略或者忘记了很多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往往被元宵、粽子、月饼等食品所代表,对于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传递出的民族精神,大家却知之甚少。”王习三委员的一席话,表达了他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关注 传统节日内涵深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在特定时间的集中体现。 把传统节日作为法定节假日,显示出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利用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传递民族精神。首先,要在全社会对传统节日进行宣传,让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浅谈中国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扬 谈到中国的民间艺术,用博大精深一言以蔽之绝不为过。无论是书法、绘画、陶瓷或是皮影戏等等无一不独具中国特色,而在民间手艺人精湛的技艺后面,也都是蕴含着深邃悠远的历史文化。 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已相当精熟,然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以剪刀铰出为主,趣味浑朴天然,都是出自农家妇女之手;剪纸进入城市后,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相郊成习,需要颇巨;剪纸艺人为了省工,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风格转向精巧,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然而,时代更迭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剪纸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民间艺术,它用手工刻制,再点染以明快鲜丽的色彩而成。劳动人民把它作为年节的装饰,贴在纸窗上,所以又叫做“窗花”。传统的窗花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戏曲人物,翎花花卉、草虫鱼兽,以及一些吉详谐音的物象,洋溢着欢快,健康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深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中国民间剪纸集中而全面的体现了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造型规律、审美情趣,释放着特有的艺术魅力。剪纸艺术中的图形、色彩都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进行感悟、升华而形成 的民间艺术语言,它是用在形式宣泄内在情感的某种艺术行为。 剪纸图形种类繁多,寓意丰富。它从劳动人民生活中来,并广泛运用到生活中去。丰富的图形有用意地组合,无不反映出民间劳动者多彩的情感生活。表达出他们对生命的崇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剪纸艺术中总是主张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所以图形的组合运用总是要有积极向上的含义。无论是作者与观者都能从中体会出一种文化意蕴,这是人们在长期生存过程中所达成的思想共识。例如“春”字,基本用于春节之际,意在新春来临,又是崭新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这是个令人振奋愉悦的时节,因而,在选择剪纸的颜色时,多用红色或者绿色,表现这种喜庆或者春意盎然之意,而在设计春字的形状时,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设计的或圆润或棱角清晰。又例如在设计“喜”时,方案更是层出不穷。“喜”是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图案,而由于多用于结婚这类喜事,因而常常是双喜,预示着双喜临门,这包含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的强烈期盼。除此之外,民间剪纸也充分顾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具有良好的室内装饰效果。形形色色的剪纸本着美善相兼的原则既体现了良好的实用性,又注意形式渲染的装饰效果,以美丽的图案体现直观的美和装饰效果。构成了中国民间剪纸丰富的视觉文化景观和深隧的民俗文化内涵。 因而如何做好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是十分重要的。在21世纪,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可能有三种生存方式。一种是整体的传承。除了少数自然生存的品种外,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高度人为地保护最优秀的品种和大师级人物,使之不失传。一种是传统的技艺和现代风格的结合,即用现代审美意识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创造,使之与现代生活环境相适应,如现代陶艺,它在造型、釉色、彩绘和肌理方面的变化都与现代派以及现代派之后的艺术有千丝万楼的联系。一种是将风格从技艺中分离出来,使之与现代材料和工艺结合。只有风格的移植,没有技艺的传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 发展的认识 班级:2012护理本科 姓名:孙碧莹 学号:20120522057

中国传统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也包括当代中国人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创作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作品。 自脱离原始的胚芽状态之后,中国传统音乐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时期:先秦时期,雅乐兴盛,多种乐器陆续产生,大型乐队初步形成,音乐美学及律制理论初步确立。汉唐时期,北方和南方民歌都有蓬勃的发展,西域、北欧的音乐大量内传,唐代歌舞大曲,是这一时期音乐走向全盛的标致。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明中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使得此时的文艺大量走向世俗,戏曲、曲艺兴起,时调小曲开始流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外国音乐大量输入,中国传统音乐在与之碰撞、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着自身衍化、蜕变的历史性转折,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宝库。 音乐鉴赏课上,谭盾先生演奏的《地图》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地图》的演出现场就搭在凤凰古镇的小河之畔,周围灯影重重,古墙石道,观众隔河相望,河边的小石桥上,坐着一排纯朴美丽的苗族姑娘。据说,《地图》的灵感来源于凤凰古镇的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敲击、搓揉不同的石头,奏出不同的节奏和音高,老人古老而原始地吟唱着,与天、地、风、云交谈,和前生来世对歌。恰巧,在第六章节的《听音寻路》中,乐队们所使用的乐器就是各种各样的石头,石子翻飞,创造出不同的声响,或悦耳、或凝重、或低沉沙哑,

或噼啪快活,时而摩挲流淌出一股股柔音静曲,时而却又敲击着进发出强劲的力量。乐符流泻而下,让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自然的力量,那样的神秘婉转,那样的幽深莫测! 如斯美乐,知道的人竟不多。在这个快速消费的时代,流行音乐铺天盖地,聒噪了双耳,浮躁了心灵,让我们没有丝毫的闲情去嗅一嗅传统音乐的芬芳。面对中国传统音乐渐渐消失的困境,我们,应当坚决地行动起来!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既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累的丰富文化遗产,还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我们还要树立对传统音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地继承中国传统音乐。其次,论及发展,决不能仅仅是照搬照抄先辈们遗留下来的东西,创新才是发展的关键!在谭盾先生的《地图》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地图》是融合了现代音乐创作与传统民俗文化的音乐作品,它打破了现代音乐创作的规律,将现代乐器灌入了创新性的演奏方式,将观众带入了另一个音乐世界。 回顾漫漫音乐之路,蓦然发觉,原来我们错过了那么多。中国传统音乐就像那天边闪耀的星子,等着我们去探寻、去求索。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着,终有一天,华夏儿女会让它绽放出它的独特华彩!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7篇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演讲稿7篇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讲的内容是保护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它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昨天我们刚愉快地度过了这个法定节假日,但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得知韩国端午祭在xx年11月25日申 遗成功时的愤慨。中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竟被他国争先抢夺,亦或跃跃欲试。从“端午祭”申遗到“汉字之争”,“中医之争”,再到近期的“风水之争”,文化摩擦在中韩坊间蹭出不少火花,而结果,绝大部分,中国的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被韩国成功申遗了。 中国人在责怪韩国人的恬不知耻的剽窃行为时,是否有理性地看待这一系列事件,反省自己呢?遥想当年,中国软弱,帝国主义侵占中国领土,如今韩国的一些政客正在大规模抢占中国文化时,有一些从洋媚外的人正在风风火火地哈韩,韩国的二流肥皂剧和服饰潮流都备受国人的追捧。还没有到12月25日,大城市的各大商场,甚至政府出资在筹备平安夜、圣诞节,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中国古老而美丽的七夕节,却很早就翘首以待2月14日的情人节,或许现在就不奇怪为什么韩国可以一直申遗成功了,不要老是怪罪于政府的无能,也不要怪罪于韩国的无耻,因为是我们自己把我们的文化丢弃了。 所以,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的愤怒,而是要自己首先重视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一直对祖国的文化保有高度的热情。利

用各种媒介,多多的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对国人从儿童时期起就教导他们重视,让更多中国人重视自己的传统文化,而非盲目吸收别人的东西。政府也应该重视传统文化,重视“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起步。加大传统文化在民间的教育宣传。这种高度重视的意识,从官府传递到民间,从我们这一代传递到下一代,我们国家的文化还会丢吗?小小韩国还可以这样张扬跋扈却可以屡屡得逞吗?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刻苦学习,顽强拼搏,时刻准备着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珍惜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五千年的斗转星移孕育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背影虽已渐行渐远,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却传承至今,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被保留到现在。然而,一个严峻的现实正摆在我们面前,近年来“洋节热”现象层出不穷,而许多人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却有些冷漠,了解甚少。xx年11月24日,韩国成功申请端午节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但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抢救中国传统文化的警钟。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节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情怀,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是民族的自豪和心结。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国家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放假休息,而是通过扫墓、祭拜等活动来追忆祖辈,传承文明,弘扬美德,从而使我们更加珍惜先辈已为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心怀感恩,继往开来,奋力拼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