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在四肢经穴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在四肢经穴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在四肢经穴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在四肢经穴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综 述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在四肢经穴临床应用

的研究进展

戴西件,龚洪翰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经络;经穴;针刺;脑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2)07-0781-05[通信作者] 龚洪翰(1949—),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脑功能成像研究,E -mail :honghan_gong@https://www.doczj.com/doc/0215545894.html,

[基金项目]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091040307)

经络遍布周身,纵横交贯,通过有规律的循环和复杂的网

络交会,将人体联系成统一的有机整体。一旦经络不得宣通,气血就不能遍布全身,使人患病。针灸的作用主要是使经络、气血畅通,恢复脏腑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笔者通过功能磁共振技术观察针刺经穴的脑功能激活情况,以期探讨经络发生的可能机制。

1 针刺健康人上肢经穴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1.1 针刺上肢单经的研究 Biella 等

[1]

针刺合谷穴可激活

在急性或慢性疼痛状态下也被激活的脑区,提示针刺镇痛效应的发生与激活疼痛相关脑区有关,推测针刺可以通过干扰疼痛相关中枢网络的均衡分布,起到缓解疼痛、镇静的作用。付平等

[2]

电针正常人内关穴激活双侧额叶、颞叶等,以对侧

为主,而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组可激活额叶、颞叶、扣带回、小脑等脑区,其中有1例两侧海马被明显激活,提示针刺对健康人和非健康人的作用途径不完全相同,针灸具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胡建平等

[3]

发现电针和手针刺激既有共同又有不

同激活区,电针组激活的脑区体积和强度更大、更高。Kong 等

[4]

认为电针和手针刺激合谷穴引起脑部激活区完全不同,

提示参与两种刺激的神经网络及作用机制可能不同。Mac?Pherson 等

[5]

认为深刺和浅刺合谷穴对脑区激活和抑制区域

没有明显差异,且抑制的区域占主导。黄泳等[6]

发现深刺相

对集中激活颞叶、枕叶和小脑,皮部浅刺相对集中激活枕叶、小脑。提示皮部浅刺与深刺激活脑区的指向基本一致,都能够发挥该穴位的临床疗效,但治疗与视听觉、情感、记忆有关的障碍,更宜深刺。Hui 等

[7]

发现有针感者表现广泛脑区信

号的减低,而只有痛觉而无针感者反而增加而非减少;穴位表面触觉刺激可诱导体感区皮质信号明显增强,但皮质下结构无信号减低。提示针刺手法刺激能够调整边缘系统和皮质下结构的活动,推测针刺对皮质下结构的调节可能是其发挥复杂作用的重要机制。迟旭等[8]针刺后溪穴引起广泛双侧脑区的激活,如中央后回、小脑等。黄泳等[9]针刺支沟穴和非穴都广泛的激活双侧脑区,相对于“非穴”,支沟穴可特异性

显著激活小脑。张贵锋等

[10]

运用PET 发现针刺外关穴激活

对侧脑区为主,与非穴比较,仍有以对侧为主的趋势。赖新生等

[11-12]

针刺右侧外关穴有激活对侧脑区的趋势,与假穴比

较,相对特异性的激活小脑,另外与外关穴配伍非穴比较,针刺外关穴对右侧小脑有着相对特异的指向性激活,对额叶、顶叶和颞叶的激活也有相对集中的趋势。黄泳等

[13]

针刺支沟

穴时相对集中的激活与运动、学习记忆、情感活动和视觉听觉等有关的脑区(对侧大于同侧),与该穴位的临床功效相呼应。赖新生等[14]发现针刺外关穴有显著激活左侧岛叶、右侧桥脑的趋势,而外关穴配伍支沟穴能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颞叶、右侧枕叶、左侧基底节区。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枕叶与视觉有关,小脑与平衡、肌张力、随意运动有关,基底节区与椎体外系运动障碍有关。提示相对外关穴,配伍支沟穴后能在治疗情志、视觉和运动障碍方面加强功效。综上可知:①针刺经穴可引起多个功能区双侧同时被激活,且有以对侧为主的趋势。②针刺效应在脑部存在特定指向,

可特异性激活小脑等功能区,提示这些特异性激活区可能参与针灸临床功效的中枢机制,这与经络作用疗效相符。③对侧中央后回的激活,一方面可能是脑功能区对针感的反应,符合感觉交叉支配的原则;另一方面中央后回是初级躯体感觉区,接受对侧半身传来的痛温觉和位置、运动觉等,刺激经穴可引起局部皮肤刺激和指屈肌的收缩,沿着经典途径引起皮质感觉中枢的激活,而中央后回的激活可以理解为高级中枢对低级反射的调控作用。1.2 针刺上肢双经穴配伍研究 董竞成等[15]针刺阳经合谷穴见两侧额叶、顶叶,对侧小脑、海马等脑区葡萄糖代谢增加;针刺阴经内关穴见部分脑区代谢减低和同侧海马、尾状核代谢增高。付平等[16]针刺内关穴主要激活双侧额叶及少量颞叶、枕叶。再刺神门穴主要激活双侧颞叶及少量额叶、顶叶,提示内关加神门可治疗精神类疾病。解剖学、神经生物学研究认为神经传导通路在针刺机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刺激感受器,神经冲动向上传递,在中枢神经进行信息整合从而调节人体功能。由此可推测在生理状态下,针刺经络穴位的不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亦不同,即可能通过不同的信息传导途径激活不同的相关脑区,从而达到治疗作用。穴位与脑功能区之间可能存在特异性对应关系,但不是

万方数据

一一对应关系,表现为针刺某一穴位引起脑内多个功能区兴

奋,针刺不同穴位可引起脑内不同功能区的功能变化;外关穴配伍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均能引起大脑皮质的激活,但存在一定差异,皮部浅刺多作用于额叶和枕叶,常规针刺多作用于顶叶和颞叶。可推测两穴配伍浅刺主要发挥调理神智、治疗目疾的功效;而常规针刺主要发挥治疗偏身感觉障碍、提高认知、调节情志的功效[17],提示皮部浅刺与深刺在临

床疗效方面各具特异性。

2 针刺健康人下肢经穴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2.1 针刺下肢单经穴研究 黄泳等[18]认为阳陵泉穴皮部浅刺和常规深刺对脑功能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若要侧重发挥阳陵泉穴治疗运动障碍的作用宜行浅刺,若要侧重发挥阳陵泉穴治疗精神神志、平衡障碍等疾病,则宜深刺。Napadow 等[19]发现采用100Hz、2Hz的频率电针足三里穴激活的脑区要强于手针刺激。Zhang等[20]运用fMRI观察2Hz和100Hz 的频率刺激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激活的脑区,发现在任何情况下激活的共同区域为双侧第二躯体感觉运动区、脑岛、对侧扣带回、丘脑。推测高频电刺激实现镇痛作用时,部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扣带回前部,从而影响痛觉的情感和认知功能,而低频镇痛作用则较少依赖于它在扣带回前部的作用,提示相同穴位给予不同频率或不同深度的刺激引起功能脑区及神经通路的激活不同。

针刺太溪穴激活广泛脑区,对侧大于同侧,如颞上回,而假穴无激活区域。颞上回为听觉语言中枢,该区大量激活可能与肾开窍于耳,肾经挟舌本相关;太溪为肾经的原穴和输穴,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和脑相关性大,同时肾经络心,所以能激活认知功能区。这种激活是与本经的循行、本经属络脏腑以及本经络与他经经络、脏腑联系密切相关[21]。针刺申脉穴主要激活边缘系统、额叶和颞叶,在行针过程中首先激活对侧脑区,留针后逐渐由对侧延伸到两侧,脑区存在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22];对比视觉刺激,针刺足太阳膀胱经穴都引起枕叶皮质特异性激活,且每例受试者两种刺激所引发兴奋的范围、类型相似,但不完全相同[23]。黄心洁等[24]发现针刺状态并未激活运动相关区域,但视觉加电针时却明显激活中央前回与楔前叶,视觉刺激参与后激活脑区域由额叶激活转变为额叶、顶叶、颞叶。Gareus等[25]电针胆经光明穴时未见脑部视觉皮质的激活,认为电针特定穴位与脑部皮质的激活之间没有特定相关性。但王葳等[26]针刺太冲穴及后效应期均见皮质下灰质结构、边缘系统(双侧海马旁回、颞极及岛叶等)及视觉皮质明显激活,而在假穴位针刺及“后效应期”仅见前扣带回激活。提示针刺可能通过激活皮质下灰质结构及边缘系统这些特异性激活区来调节脑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Siedentopf等[27]运用激光针刺视觉相关经位能激活同侧皮质区和中间枕回的楔叶等视皮质,与直接刺激眼睛引起的视皮质激活相同,而安慰性刺激未见任何激活现象。刺激听觉相关的穴位(如侠溪穴)能激活双侧听皮质,与直接用声音刺激听觉引起的听皮质的激活相同[28]。以上可提示针刺

对人体器官的调整效应及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脑内某些

特定区域而实现的,而多种刺激方式的叠加引起对应的脑功能区变化并不等于所研究的单个刺激方式引起对应的脑功能区的简单叠加,而是引起大脑传导通路出现明显的重新整合分配。提示针灸治疗作用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与视觉刺激存在交互作用。刘华等[29]针刺太冲穴、合谷均激活了新小脑(双侧小脑后叶下半月小叶)及小脑前叶,但未引起小脑的去活化。小脑前叶是脊髓小脑的组成部分,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纤维,针刺太冲可能是通过小脑广泛的间接/直接纤维联系调制位于延髓外侧的恶心中枢以及通过影响下行神经纤维束调制和前庭神经、脊髓运动有关的功能,从而减轻运动相关眩晕、恶心等症状,而实现其临床治疗作用。新小脑除调节运动的起始、计划和协调外,还与心室肥大有关,从而解释太冲在高血压、心绞痛、胸肋胀痛等病症的治疗作用。刘美娟等[30]发现电针脑缺血患者胃经足三里、上巨虚穴后脑缺血状态得到改善,提示针刺可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脑血流低灌注状态。针刺足三里穴能通过调节大脑单胺类神经递质而保护胃溃疡的损伤,激活视丘下部、室旁核、眶回、额上/下回等特殊功能区,引起脑区葡萄糖代谢率增加及减低[31-32],提示皮质及皮质下内脏神经中枢的神经内分泌网络及边缘叶参与足三里对胃肠疾病的治疗。

针刺同一经络上位置相近功能相似的腧穴可以引起与治疗作用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响应。李定忠等[33]分别对足三里、伏兔穴进行皮部挑刺与经穴深刺,发现二者最强兴奋点均在海马旁回,脑功能变化的时间曲线与挑治或针刺过程一致,即均可在同一脑区产生功能变化和相应的变化过程。吴志远等[34]刺右侧足三里穴,激活的是同侧的顶下小叶和中央前回,与现代解剖学中这些脑功能区主要支配对侧肢体的感觉和运动相矛盾,但与传统的经络学一致,经络学认为针灸刺激是同侧传导,从而证实经络是客观存在的,同时揭示了经穴独特感传现象的存在,也为缪刺、巨刺提供了可视性实验依据;经络具有内病外治的作用,推测针刺刺激通过经络传导从而发挥疗效,为经络客观化研究提供新途径。肖叶玉等[35]认为针刺右利手的人右侧足三里穴的优势半球在左侧,这与经络在同侧走行的经络理论有所不同。西医理论认为,感觉由肢体传入脑是由感觉神经传入的,其传导以对侧传导为主,但部分感觉可以同侧传导,如第Ⅱ躯体感觉中枢接受双侧躯体感觉(以对侧为主),这可以解释为经络的传导通路极可能由多组神经共同组成。龚洪翰等[36]认为针刺经络穴位产生的冲动由混合神经主要是内脏性神经纤维传递至大脑皮质,再由相应的皮质功能区产生冲动经脊髓发出内脏传出纤维到达所支配的相应的内脏器官,对其活动进行调节,即经络的传导作

用和对脏腑的调整作用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密切相关。2.2 针刺下肢双经穴研究 张金平等[37]针刺两经穴表明可通过LI的监测来推测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从而从穴位电针刺激fMRI对脑功能活动反映的新角度来评定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程度。刘爱国等[38]针刺脑梗死患者足三里发

万方数据

现双侧运动和感觉区均被激活,认为患侧半球的初级运动皮

质激活对偏瘫的恢复很重要。王苇等[39]发现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可引起双侧躯体感觉运动区、运动前区、副运动区等多个运动相关的脑功能区激活,与对指运动引起的上述脑功能的兴奋类似,提示足三里和阳陵泉具有很好的运动相关性,为传统针灸疗法中常用此两穴治疗偏瘫患者及探索脑血管病的针刺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理论依据。胡军武等[40]针刺右侧足三里、阳陵泉后,可见双侧躯体感觉运动区、运动前区、副运动区前额叶及部分边缘系统的激活,同时可见左侧躯体感觉运动区、运动前区、副运动区激活区附近皮质及一些边缘系统结构的信号降低区,这种现象说明,有效的针刺作用可产生广泛的生理效应,不但包括高级运动管理皮质,也包括运动协调的边缘系统,不但涉及同侧,也涉及对侧,在这些众多的区域内,有功能活跃区也同时有功能降低区,以活跃为主。李霁等[41]在观察电针患侧与健侧的阳陵泉穴及悬钟穴的fMRI时,发现坐骨神经痛患者患、健侧引起脑区变化差异显著,患侧变化更明显。进而认为病理和生理状态下,针刺相同穴位对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有差异,说明针刺调节的双向性。朱蔓佳等[42]刺激光明穴、丰隆穴,进针和出针时大脑所有皮质均无信号变化,行针时试验组视觉皮质血氧饱和信号发生明显改变,2组血氧饱和信号在其他一些区域均可以反复地观察到,提示肝经与目系之间的联系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基础。徐放明等[43]分别针刺肝经组和肺经组后发现肝经、肺经在脑内有其相对特异性分布区域,提示经脉与脑可能存在特异性联系。Zhang 等[44]观察了属于同一脊髓节段的2组穴位fMRI显像,显示电针刺激足三里+三阴交与阳陵泉+承山引起的脑区功能变化不同,表明脊髓节段神经支配不能完全解释2组穴位的效应差别。张俊海等[45]对阳陵泉和悬钟及假穴深刺,认为穴位深刺电针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和兴奋与痛觉调制相关的多个脑功能区而实现的,而假穴深刺则更多的是一种不良刺激。Fang等[46]发现太冲和丘墟穴在捻针和不捻针状态可激活相同功能脑区,只是强度不一,捻针的激活信号更高,而针刺假穴位未见此区域脑部活动。方继良等[47]针刺太冲、行间、内庭、非穴发现双侧脑区均出现信号升高及减低区,且以对侧为主,非穴激活范围最小,强度最弱;抑制区最分散,仅见零星激活。提示:①符合体感神经交叉优势支配的神经生理现象;②穴位本身有较特异脑中枢效应,推测此种效应可能为穴位治疗作用的脑机制之一;③太冲和非经穴虽位于同一平

面上,但二者比较其激活和抑制的差异性最大。

3 针刺健康人上、下肢经穴配伍的fMRI研究

贾宝辉等[48]认为穴位功能的实现是和它所能激活的脑区相联系的,人迎加廉泉电针改善吞咽障碍是通过兴奋与吞咽相关的脑区及加强脑部整体的整合能力实现的。由此可证实穴位刺激能引发脑内特殊区域的激活,而穴位与大脑间确实存在特殊的传导通路。邱明国等[49]针刺胆经配伍三焦经穴可激活视觉皮质及顶下小叶等皮质区,认为电针刺激可以直接影响视觉中枢神经系统,特定的功能组穴与相应皮质兴

奋区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黄泳等[50]脾经配伍三焦经穴

相对特异地激活左侧顶叶、枕叶和双侧基底节区,两经配伍较单纯针刺三焦经穴能较为集中且高强度地激活右侧小脑,提示小脑在针灸作用机制中具有特异性。许建阳等[51]发现针刺合谷配太冲穴可使额叶和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增加,针刺合谷可诱导额叶和枕叶、针刺太冲穴仅诱导颞叶脑组织血流量和血流容积增加。提示不同经穴接受刺激均可引起各自特异性脑区的激活,两经穴配伍对脑区的影响并非单独针刺两经穴的单纯叠加作用,而是引起脑组织fMRI功能的重新组合分配。另外不同受试者针刺相同穴位激活的脑区可有差异,针刺同一人不同穴位或不同经穴配伍引起的脑功能变化的范围和部位存在差异,而多经配伍有增强治疗作用、抑制不良反应的效果[52-53]。耿左军等[54]电针肾经配伍三焦经穴可特异性的激活听觉中枢,且强度显著高于非穴,提示两经配伍可能通过中枢起效从而在临床上治疗耳聋、耳鸣等疾病。常静玲等[55]电针失语症患者心经通里配伍胆经悬钟穴特异性激活了多个皮质中枢,认为心经和胆经与改善皮质下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及特异性激活脑语言功能区相关。李洁巍等[56]电刺心经和脾经穴时发现心经和脾经穴与语言皮质功能区的激活具有相关性且其激活与肢体侧相交叉。提示语言这种高级神经心理活动是多个脑功能区、多经穴共同协作的

结果。

4 小 结

①皮部浅刺与深刺激活脑区的指向基本一致,均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在疗效上仍存在一定差异。②较多研究表明多个功能区双侧可同时被激活,且有以对侧为主的趋势,一方面这符合正常脑区生理功能,与传统针灸的左(右)病右(左)取有关,也与较多学者认同的人脑一侧半球主管对侧肢体,特别是躯体运动的管理是对侧性的这一看法相符;另一方面初步证实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的存在,其传导通路极可能由多种神经(脊神经的感觉支、自主神经等)共同组成,兴奋机制由多个有功能联系的皮质区相互作用共同参与调节,针刺效应可能通过“经络—脑—内脏”这一途径完成,其分布既有双侧大脑半球的对称性,又有类似于神经纤维的对侧交叉及同侧支配的分布特点。③多穴配伍或多个刺激叠加引起对应的脑功能区变化并不等于所研究的单个穴位或刺激对应的脑功能区的简单叠加,而是引起脑组织fMRI功能的重新组合分配。提示大脑是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之后又调控外周器官的复杂开放系统,外周器官与大脑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针刺作为一个外在刺激可以引起脑功能的显著变化,其效应的产生虽然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密切相关,却不仅仅限于神经系统,可能通过多途径、多通道实现。④体表找不到真正意义上非穴,即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非经络线、非穴位点,非穴只不过是传统腧穴定位体系外的点,应该具备着一定的功能主治。⑤针刺产生疗效可能是通过不同功能脑区的协同调节而发挥作用,针刺经穴能调制不同的感觉通路,产生功效并非通过单一脑功能区,而是通过有功能联系的多个脑功能区所

万方数据

形成的一个复杂的流动性的网络的相互作用,进而产生血流动力学和代谢变化,从而发挥疗效。

[参考文献]

[1] Biella G,Sotgiu ML,Pellegata G,et al.Acupuncture produces central activations in pain regions[J].Neuroimage,2001,14(1):60-66[2] 付平,贾建平,朱江,等.针刺内关穴对机体不同功能状态下fM?RI脑功能成像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5,25(11):784-786[3] 胡建平,李银官,曹代荣,等.不同方法针刺内关穴fMRI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3):4-7

[4] Kong J,Ma L,Gollub RL,et al.A pilot study of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ain during manual and electroacupunc?

ture st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L1-4Hegu)in normal sub?

jects reveals differential brain activation between methods[J].Al?

tern Complement Med,2002,8(4):411-419

[5] MacPherson H,Green G,Nevado A,et al.Brain imaging of acu?puncture:comparing superficial with deep needling[J].Neurosci

Lett,2008,434(1):144-149

[6] 黄泳,宋远斌,赖新生,等.内关穴皮部浅刺和常规针刺脑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3):243-245[7] Hui KK,Liu J,Makris N,et al.Acupuncture modulates the limbic system and subcortical gray structures of the human brain:evidence

from fMRI studies in normal subjects[J].Hum Brain Mapp,2000,

9(1):13-25

[8] 迟旭,孙申田,包大鹏.针刺后溪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6,22(11):37-38

[9] 黄泳,李赣龙,赖新生,等.针刺支沟穴与非穴激活不同脑区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比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1):

3-6

[10]张贵锋,黄泳,唐纯志,等.针刺外关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J].

中医杂志,2009,50(4):324-332

[11]赖新生,曾统军,黄泳,等.外关穴真、假针刺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9):705-708[12]赖新生,苏沛珠,黄泳,等.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非穴的fMRI 脑功能成像比较[J].天津中医药,2009,26(2):113-115[13]黄泳,李小溪,赖新生,等.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比较[J].河北中医,2009,31(2):254-256[14]赖新生,彭玲梅,黄泳,等.针刺外关穴与外关配伍支沟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9,31(5):9-12[15]董竞成,李霁,左传涛,等.针刺健康人阴阳经穴对脑葡萄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7):107-109[16]付平,贾建平,王葳,等.电针内关和神门穴对脑功能成像不同影响的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61-63

[17]吴俊贤,黄泳,赖新生,等.常规针刺与皮部浅刺外关穴配伍内关穴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研究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7(8):1625-1627

[18]黄泳,廖晓明,赖新生,等.不同层次针刺阳陵泉穴fMRI脑功能成像比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1(4):5-8

[19]Napadow V,Makris N,Liu J,et al.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ver?sus manual acupuncture on the human brain as measured by fMRI [J].Hum Brain Mapping,2005,24(3):193-205

[20]Zhang WT,Jin Z,Cui GH,et al.Relations between brain network ac?

tivation and analgesic effect induced by low vs.high frequency electri?

cal acupoint stimulation in different subjects:a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tudy[J].Brain Res,2003,982(2):168-178[21]陈尚杰,朱芬,刘波.刺激健康青年太溪穴和假穴的功能磁共振研究[J].中国康复,2009,24(5):308-309

[22]王爱成,王玉来,江涛,等.针刺申脉穴的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J].针刺研究,2005,30(1):43-47

[23]Cho ZH,Chung SC,Jones JP,et al.New findings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cupoints and corresponding brain cortices using functional

MRI[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8,95(5):2670-2673[24]黄心洁,赵仓焕,周全,等.视觉刺激状态下电针阳陵泉穴的fM?RI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20(1):1-4

[25]Gareus IK,Lacour M,Schulte AC,et al.Is there a BOLD response of the visual cortex on stimulation of the vision?related acupiont GB37?

[J].J Magn Reson Imaging,2002,15(3):227-232

[26]王葳,李坤成,单保慈.针刺太冲穴的脑功能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29-35

[27]Siedentopf CM,Golaszewhki SM,Mottaghy FM,et al.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etects activation of the visual associa?

tion cortex during laser acupuncture of the foot in humans[J].Neu?

rosci Lett,2002,327(1):53-56

[28]Li G,Liu HL,Cheung RTF,et al.An fMRI study comparing brain activation between word generation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lan?

guage?implicated acupoints[J].Human Brain Mapping,2003,18(3):233-238

[29]刘华,单保慈,高殿帅.针刺太冲、合谷两穴位引起的小脑响应的差异:fMRI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8):1165-1167[30]刘美娟,潘中允,陈涤明,等.用SPECT研究针刺对脑缺血性病变局部血流的影响[J].中国针灸,1997,17(3):133-134[31]尹岭,金香兰,乔卫安,等.针刺足三里PET脑功能成像[J].中国针灸,2003,32(1):27-28

[32]邵广瑞,宋磊,张伟.针刺足三里穴中枢调节机制的PET/CT脑功能成像的实验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7):890-892[33]李定忠,李秀章.经穴皮部挑治与深刺的fMRI对比研究[J].

中国针灸,2000,20(8):491-495

[34]吴志远,缪飞,项琼瑶,等.针刺足三里对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影响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5):305-307

[35]肖叶玉,杜丽,洪璧楷,等.手法针刺足三里穴脑内效应磁共振功能成像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2):122-125[36]龚洪翰,王永正,肖香佐,等.探讨针刺足三里穴和下巨虚穴的大脑功能区分布[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3,12(3):133-136[37]张金平,崔明,江世标,等.多穴位电针刺激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对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监测[J].安徽医药,2009,13(6):632-635

[38]刘爱国,吴秀玲,李永秋,等.脑梗死患者针刺足三里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1):51-52[39]王苇,朱芳,漆剑频,等.人脑对针刺与对指反应的实时动态功能MRI的对比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36(3):211-214[40]胡军武,王苇,漆剑频,等.正常人体针灸效应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3):160-162[41]李霁,张俊海,董竞成.针刺镇痛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脑功能成像

万方数据

的影响[J ].上海针灸杂志,2007,26(8):3-5

[42]朱蔓佳,胡卡明.“肝经连目系”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 ].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4,10(3):169-170

[43]徐放明,谢鹏,吕发金,等.肝经、肺经脑内分布区域的fMRI 研

究[J ]

.中国针灸,2007,27(10):749-752[44]Zhang WT ,Jin Z ,Luo F ,et al.Evidence from brain imaging with

fMRI supporting functional specificity of acupoints in humans [J ].Neurosci Lett ,

2004,354(1):50-53[45]张俊海,冯晓源,李霁,等.穴位和非穴位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

振对照研究[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5,11(1):10-16

[46]Fang JL ,Krings T ,Weidemann J ,et al.Functional MRI in healthy

subjects during acupuncture :different effects of needle rotation in re?al and false acupoints [J ].Neuroradiology ,2004,46(5):359-362

[47]方继良,金真,王寅,等.针刺太冲及其临近穴脑反应区功能磁共

振成像比较[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9):1332-1336

[48]贾宝辉,刘志顺,聂彬彬,等.不同穴位电针的脑功能磁共振研

究[J ]

.北京中医药,2010,29(1):18-20[49]邱明国,王健,谢兵,等.电针刺激光明、外关穴组fMRI 脑功能

成像研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9):1970-1972

[50]黄泳,李天乐,赖新生.针刺外关与外关配伍阳陵泉穴的脑部功

能性磁共振成像[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6):527-531

[51]许建阳,王发强,王宏,等.针刺太冲与太冲fMRI 脑功能成像的

比较研究[J ]

.中国针灸,2004,24(4):263-265[52]王葳,李坤成,单保慈,等.针刺正常老年人四关穴的脑功能

MRI 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6):829-832

[53]张嵘,邹燕琴,黄穗乔,等.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刺合谷、足三

里与内关、三阴交穴位后的影像学特征变化比较[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22):4271-4274

[54]耿左军,刘怀军,朱青峰,等.听觉相关穴位刺激时中枢变化功

能磁共振研究[J ].河北医药,2009,31(17):2207-2209

[55]常静玲,高颖,张华,等.电针通里、悬钟穴对1例皮质下失语症

患者语言功能和fMRI 改变的作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1):13-17

[56]李洁巍,张云亭.刺激穴位激活语言皮质的fMRI 研究[J ].临

床放射学杂志,

2005,24(12):1039-1043[收稿日期] 2011-08-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陈跃平,高 辉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2)07-0785-03[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自然基金

(2010GXNSFA013223);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课题(重

2010096)

股骨头坏死(ONFH )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致残率极高,呈进展性和致残性发展。如早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80%以上的患者将在4a 内发生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变窄,最终导致坏死性骨关节炎,患者髋关节功能障碍而致残不得不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治疗比较困难,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对于成人早期ONFH ,

行人工关节置换尚为期过早,因此如何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保护股骨头、延缓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时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保髋手术方法很多,如髓芯减压[1]

、带

血管蒂的髂骨瓣移植

[2]

、表面置换

[3]

等,但没有一种技术是

完全满意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 -MSCs )具有良好的多向分化潜能和活跃的增殖特性,成为目前ONFH 治疗研究中的热点。联合其他方法,如髓芯减压BM -MSCs 移植、介入BM -MSCs 移植、组织工程技术BM -MSCs 移植、基因转染BM -MSCs 移植,探索新型、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是今后的

趋势。笔者结合本院临床治疗经验及相关文献,就BM -

MSCs 治疗成人ONFH 的机制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ONFH 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ONFH 病因主要是创伤、应用激素、酗酒及结缔组织病

等。创伤性ONFH 是由于股骨头血运的直接阻断所致,而非创伤性ONFH 的发病机制极其复杂,有多种多样的猜想与学

说,如脂肪栓塞学说、骨细胞脂肪变性坏死学说、骨内高压及静脉淤滞学说、骨质疏松学说、微血管损伤学说、血管内凝血学说及激素的细胞毒性学说等。但最终都是造成微循环损害,骨细胞、骨髓组织坏死,BM -MSCs 数量减少,BM -MSCs 向成骨细胞分化能力下降,破骨细胞对失去保护的骨小梁吸收增强,骨小梁因而吸收变得稀疏、细小。另外,由于骨小梁中的骨细胞坏死失去了矿物代谢功能,其机械强度随之下降。当应力传导时,骨小梁极易骨折,在骨坏死吸收的同时伴随修复,修复的强弱取决于供血状态及骨髓的功能状态。骨髓间质细胞分裂增生,在骨坏死区出现富含成纤维样细胞的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再生,成骨细胞及来自于骨髓间质细胞分化的成骨细胞合成骨基质,重建坏死的骨小梁,骨的吸收速度及新生骨的有效重建速度应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而这种关系最终由破骨细胞的活动、

BM -MSCs 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及成骨细胞的功能状态决定[4]。故BM -MSCs 的数量及活性在股骨头坏死区的修复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

万方数据

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针刺在四肢经穴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戴西件, 龚洪翰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刊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英文刊名: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年,卷(期):2012,21(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215545894.html,/Periodical_xdzxyjhzz201207060.aspx

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小白说中医经络理论在现在康复中的应用 阜陽市殘疾人康復研究中心白蔚階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而经脉则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系统是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共同组成。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 经络学说的应用一、阐释病理变化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经络有运行气血,感应传导的作用。所以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可能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人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人舍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第一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概述 第一节、经络的含义和内容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经”有经络的意思,为纵行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从“经”分出而遍布的小支。“经”和“络”虽有区别,但循行、分布是紧密相连,彼此衔接,沟通人体的上下、内外,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包括: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难以计数的孙络等。 一、经脉 经脉可分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和奇经八脉三种。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名十二正经。它是以手足阴阳定名,并根据在体表左右对对称的分布位置和它所络属的脏腑,计有手、足阳经各三对。在上、下肢体内侧的经脉为属脏的阴经,称手三阴和足三阴,联络相为表里的腑;在上、下肢外侧的经脉为属腑的阳经,称手三阳和足三阳,联络相为表里的脏。十二经脉的循行和分布都有一定的规律。循行方向为: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胸或腹。在它的循行路线上,各分布着许多穴位,称为经穴。为治疗本经脉所主治的和所络属脏腑的有关疾病的治疗点。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和循行见附表1-1、1-2、图1-1、1-2、1-3.

手足三阴和手、足三阳根据脏腑生理和病理的特性,构成了太阴与阳明、厥阴与少阳、少阳与太阳的表里关系,这种关系对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又根据十二经脉的主治性能,在治疗上可按照本经取穴和异经取穴,本经取穴,是病在某经,可取该经的有关穴位,异经取穴,可取与该经有关的经脉(如相为表里的经脉)进行治疗。 表1-1 十二经脉体表分布和相互关系 经别阴经(内侧)(里)阳经(外侧)(表) 位置名称络属关系名称络属关系 前中后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心经 属肺,络大肠 属心包,络三焦 属心,络小肠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属大肠,络肺 属三焦,络心包 属小肠,络心 前 中(侧)后足太阳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属脾,络胃 属肝,络胆 属肾,络膀胱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属胃,络胃 属胆,络肝 属膀胱,络肾 表1-2 十二经脉循行与分布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肺,络大肠,与胃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前缘→手姆指 属心包,络上、中、下三焦,通过横膈 从胸→手臂内侧中间→手中指 属心,络小肠,与眼联系 从胸→手臂内侧后缘→手小指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大肠,络肺 从食指→手臂外侧前缘→肩→颈→头面 属上、中、下三焦,络心包 从无名指→手臂外侧中间→肩→颈→头侧面 →与耳、眼眶联系 属小肠,络心,与胃联系 从小指→手臂外侧后缘→肩→头面→眼耳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体内 体表 体内 体表 属胃,络脾 从头面→胸腹→腿外侧前缘→足次趾 属胆,络肝 从头侧→胸胁→腿外侧中间→足第四趾

FMRI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应用进展

FMRI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及应用进展 功能磁共振是在磁共振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人脑功能区被信号激活时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两者之间比例发生改变,随之产生局部磁共振信号的改变而进行工作的。凭借其具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无辐射损伤以及可在活体上重复进行检测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的研究。 1 磁功能磁共振概述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目前脑功能研究中的一个热点。20世纪90年代后,BOLD(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磁共振功能成像已广泛应用于脑功能的研究。其优点是就有较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无辐射损伤以及可以在活体上重复进行检测。理论上讲,凡以反映器官功能状态成像为目标的磁功能成像技术都应称之为功能磁共振成像。目前,临床上已较为普遍使用的功能成像技术有:各种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各种灌注加权磁共振成像技术(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和波谱成像技术(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观察脑神经元活动和神经通路的成像技术时,这种成像技术应叫做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它一般包括水平依赖成像;脑代谢测定技术成像;神经纤维示踪技术如弥散张量和磁化转移成像。 1.1 FMRI的基本原理:FMRI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注射照影剂、灌注加权、弥散加权及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为BOLD法:血红蛋白包括含氧血红蛋白和去氧血红蛋白[1],两种血红蛋白对磁场有完全不同的影响,氧合血红蛋白是抗磁性物质,对质子弛豫没有影响,去氧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物质,其铁离子有4个不成对电子,可产生横向磁化磁豫缩短效应(preferential T2 proton relaxation effect,PT2PRE)。因此,当去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时,T2加权像信号减低。当神经元活动增强时,脑功能区皮质的血流显著增加,去氧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削弱了PT2PRE,导致T2加权像信号增强,即T2加权像信号能反映局部神经元活动,这就是所谓血氧水平依赖BOLD[2]效应,它是FMRI基础[3]。 梯度回波成像(gradient recall echo,GRE)是FMRI的常规脉冲序列,它对磁化效应引起的T2效应非常敏感,梯度回波脉冲序列使用单次激发小翻转角射频脉冲和极性翻转的f编码梯度场,在采集信号过程中,由于梯度场引起的去相位就会完全被再聚集,而回波信号则取决于组织的T2。在信号采集过程中,GRE 与SE序列相似。都是通过多次反复采集回波信号完成全部的相位编码和数据采集。GRE扫描对流空现象,扩散现象以及对功能成像非常重要的T2效应等诸

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经络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经络”一词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首见于《内经》。如《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学说对指导临床各科特别是对针灸、推拿(按摩)等治疗办法的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灵枢·经脉》所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经络学说,甚至认为“不识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医学入门·运气》)。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特别是月的盈缺与时间)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内经》称之为“气穴”。而世又有“脑穴”、“经穴”等名称)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本章主要介绍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并简要介绍经络学说的运用。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并受到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 要形成经络学说,首先要形成经络概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主要是施行针灸、推拿、气功(特别是前二者)等保健、治疗过程中,病人的主观感觉到的传导现象(简称“感传”或称“经络现象”,但“经络现象”所包括的内容更广)。但是,1973年底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与经络有关的两份写本(《五十二病方》,为之定名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及《阴阳十一脉灸经》),只有脉名而无经名。很可能早期的医学家们认为经络的感传现象即是人体中的血管活动,故称之为脉。另外,这两份写本虽各自描述了十一脉的起止及所走线路,但却没有个穴位的名称,“脉”同脏腑的关系也未建立,诸“脉”之间亦无联系,这说明,“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的认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即是将“脉”按深浅、大小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由此可见,帛书的记载只是经络学说的雏形而已。 《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已经形成。在《内经》中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的证候审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经、经筋、皮部等内容,对奇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内经》还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此外.《内经》还提出了经络中气血运行同自然界水流和日月运行相联系的观点。 《内经》以后,历代对经络学说又有一定的发展。如《难经》创“奇经八脉”一词;晋·皇甫谧集《内经》、《难经》、《明堂孔穴》等书中有关针灸经络的内容,编成《针灸甲乙经》,书中所载穴位名称有349个。唐·甄权对古代的“明堂图”(经络穴位图)进行修订,孙思邈说;“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依甄权等新撰为定云耳。……其十二经脉,五色作之;奇经八脉,以绿色为之”(《千金要方·明堂三人图》)。可见原图是用彩色标线的。宋·王惟一主持铸造经络穴位模型“铜人”,并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较之甄权的明堂图又进了一步。来·王执中编的《针灸资生经》,对穴位又有所增补。元·滑寿在忽泰必烈《金兰循经取穴图解》的基础上编著成《十四经发挥》,以后论经络者多以此书为主要参考资料。明·李时珍就奇经八脉文献进行汇集和考证,著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国外对经络学说研究概况 针灸在很久以前就已传播到海外。随著现代科学的发展,针灸经络研究在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逐步展开。那些最早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针灸经络理论的人,是具有开拓精神的针灸医生。循经感传现象则是国外经络研究工作的起步。对中国的针灸界来说,外国学者对经络学说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借鉴的意义,更具有启发意义。 1. 对经络的几种看法 国外学者对经络的实质问题同样有各种各样的看法。有一些人认为,经络就是已知的神经、血管和淋巴系统功能的表现。这种观点在国外比较流行。当然,异议者也不少。如有人认为经络是位于皮下的低电阻通道。还有人提出经络是位于人体已知结构之间的流体通道,它存在于筋膜包裹的动脉、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干的空隙中。这种空隙是经络赖以传导信息的体液通过的场所。而液体在脉管外的流动则主要依赖于肌肉的运动。Lonesau-Tirgooistec(1990)等认为经络可以被看作是已知结构(如肌肉、血管和神经)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一个重要“通道”途径,可移动的电荷即可延著这些间隙从身体的一个区域移到另一个区域。日本的高野千石(1991)也支持这种观点,认为经络是某种粘滞度低,离子强度高,传递重要生命物质的血管外通道。当然也有人从组织学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Thomas(1977)提出经穴的物质基础可能是某种既非血管又非神经的,但又和二者密切相关的成网状分布的原始的组织丛。这种原始组织可能是一种特殊的结缔组织,并具有活跃的代谢和传递作用。近年来,间中喜雄也提出X信号系统的假说,认为人体中残留著种族发生初期形成的原始信号系统。它被以后发展起来的多层次的复杂信号系统(自动调控系统)的网络所掩盖。这个系统能够敏锐地感知和辨别体内外极其微弱的动因,并可向远隔部位传导,在针刺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人从胚胎发育、生物场、电磁的生物效应等角度提出各种不同设想,反映了国外学者探索经络实质的各种思路和倾向。 2.对循经感传的研究 (1) 临床报道这类文章以日本为多见。 早在1948年,日本的柳谷素灵即提到在针刺穴位时,可出现循经感传现象。最详细、最典型的报道发生在一位叫白万郎的日本商人身上。他因为视神经萎缩而接受针刺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感传现象非常显著。经统计,感传线与古典经络循行路线一致的有三条经,即大肠经、肾经、任脉;基本上一致的有十六条经,相似的有一条经。但对于这一病例,日本学者认为可能与该病人在幼年时被雷电击伤有关。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作用 (一)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灵枢·海论》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反映出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传导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作用所为。 (二)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营养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 (三)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在内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在外抗御病邪,防止内侵。外邪侵犯人体由表及里,先从皮毛开始。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散布于全身、密布于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当其冲发挥其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如《素问·缪刺论篇》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

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临床应用

磁共振成像原理与临床应用 一、授课提纲:内容分四个部分:磁共振的发展背景和历史;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磁共振的 安全性和优缺点;磁共振临床应用。 1、背景和发展历史:1946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Felix Bloch和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发现核磁共振现象,为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奖。磁共振的发展史中共有16 位诺贝尔获奖者,分别在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医学奖项中夺魁。尤其近几年磁共振 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单纯的形态解剖学显示向功能和分子影像发 展,从而显示出磁共振的强大潜能。 2、磁共振基本原理:分物理学基础、磁共振的基本序列和图像特点三个方面概述。介 绍了磁化、进动、Larmor公式、静磁场(主磁场)和射频脉冲、驰豫和横向、纵向 驰豫,重复和回波时间、梯度磁场及两个主要基本序列(SE和GRE) 3、高磁场下的安全性: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4、磁共振的临床应用: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形态解剖学的显示:尤其在细微解剖结 构、动态器官和血管解剖的形态显示上具有独特优势。其次是特殊序列的结构显示,如水成像、磁敏感加权显示,对于胆道、泌尿系和椎管等富有液性成分的结构能清 晰显示管腔内情况,对于梗阻的判断非常直接。最有优势体现在功能解剖学的显示,如脑功能成像,分别从弥散、灌注、波谱和神经网络及分子影像方面加以展示。 二、常用术语 1、共振、自旋磁矩、磁化、进动、Larmor公式 2、T1WI和T2WI、横向和纵向驰豫、重复和回波时间(TR、TE) 3、SE序列和GRE序列 三、磁共振成像过程 ?把病人放进磁场→人体被磁化产生纵向磁化矢量 ?发射射频脉冲(同时进行空间定位编码)→人体内氢质子发生共振从而产生横向 磁化矢量 ?关掉射频脉冲→质子发生T1、T2弛豫(同时进行空间定位编码) ?线圈采集人体发出的MR信号→计算机处理(付立叶转换)→显示图像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医经络理论主要内容 中国的中医经络理论和建立在经络理论上的中医针灸疗法,是最为辉煌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之一。《黄帝内经》认为:将人体各器官、各组织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经络。“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除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至今,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经络理论主要如下: 1.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如环无端,是运行气血的通道 中医“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命名,不是依据解剖出来的实际人体器官,而是依据阴阳五行、八卦、干支、二十八宿这些气数。经络在内归属于脏腑,在外联络于四肢末节,是运行沟通人体内外气血的通道。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含义,是经络系统中的主干;“络”,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分支。两者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中医学将人体的主干经脉分为十二条,又称“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分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由头走足,由足走腹,由腹走胸,由胸走手,由手走头,再由头走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就像圆环一样,没有开头,没有结尾。 2.经络,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的晴雨表 《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在孕育之初,先由男精女血会合成精,精发育而生成脑髓,再逐渐生成人体,骨为支柱,脉为营运气血的通道,筋来约束骨骼,肉像围墙一样卫护机体,到皮肤坚韧毛发生长,出生之后,脉道内外相通,水谷入于胃,化生精微,血气开始运行不止。经脉,是用来决断死生,处治疾病,调节人体虚实的,做医生的不可以不通晓。也就是说,人体自生成之日起,就由血气、经脉维系着生命活力。由此可知,判断脏腑盛衰,预知人体死生,经络就像预测天气的晴雨表一样。 3.经络的气血运行与二十八宿同度 《灵枢·营卫生会》详细介绍了“饮食进入胃”而生成的精气:清轻者为营气,重浊者为卫气,营气在脉中运行,卫气在脉外运行,周流不休,各运行五十周次,而后会合,阴阳相互贯通,如圆环没有开端没有终止。卫气运行于阴分二十五度,运行于阳分二十五度,划分为昼与夜,故气运行至阳分为开始,运行到阴分为终止。早晨行于阴分之气尽而阳分开始受气,如此无休无止,与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相一致。 人体由饮食入胃而生成气血,气血即是营气与卫气,营气与卫气在经脉之内、之外同时运行。气血运行的通道——换句话说,人体经脉的长短,包括每一条经脉的长短,是根据一呼吸——“息”的时段来进行测定,而且,由“息”测定的气血在人体二十八脉的周流往复,与天球大圆二十八宿所代表的周天度数是相同的。 4.经络的测定与命名是根据气的阴阳消长 中医学不仅把十二正经与一年十二个月直接对应,而且把十二正经与一日十二个时辰直接对应。这种对应的原理的根据是天地之气的阴消阳长,阳长阴消(见下表)。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支 十二经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经络学说的应用 一、阐释病理变化

五节经络循行理论

第五节经络循行理论 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即古代经络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邪外客引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 经络- 系统组成

其系统组成请见经络系统结构图 经络作为运行气血的通道,是以十二经脉为主,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将人体内外连贯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这概括说明了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内部隶属于脏腑,外部分布于躯体。 手太阴肺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阳明胃经:主要分布在头面、胸腹第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前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阴脾经:主要分布在胸腹任脉旁开第二侧线及下肢内侧前缘, 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少阴心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内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手太阳小肠经:主要分布在上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别与之内外连接,经筋分布其外部。 足太阳膀胱经:主要分布在腰背第一、二侧线及下肢外侧后缘,其络脉、经

磁共振功能成像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是一种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完全无创伤的条件下可对人脑进行功能分析,其时间及空间分辨率较高,一次成像可同时获得解剖与功能影像,而且对人体无辐射损伤,在这一点上优于ECT和PET成像。目前,FMRI已广泛地用于人脑正常生理功能和脑肿瘤的术前评价,对手术计划的制定及最大程度地减小术后功能损伤有极大帮助。 1MR脑功能成像的原理与技术 神经元活动与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磁共振功能成像并不能直接检测神经元活动,而是通过MR信号的测定来反映血氧饱和度及血流量,从而间接反映脑的能量消耗,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神经元的活动情况,达到功能成像的目的。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BOLD)技术是FMRI的基础,神经元活动增强时,脑功能区皮层的血流量和氧交换增加,但与代谢耗氧量的增加不成比例,超过细胞代谢所需的氧供应量,其结果可导致功能活动区血管结构中氧合血红蛋白增加,脱氧血红蛋白相对减少。脱氧血红蛋白是顺磁性物质,其铁离子有4个不成对电子,磁矩较大,有明显的T2缩短效应,即PT2PRE(preferential t2 proton relaxation effect)。因此,脱氧血红蛋白的直接作用是引起T2加权像信号减低,FMRI对其在血管结构中的浓度变化极为敏感,当浓度增加时可引起局部信号减低,减低时则可使磁化率诱导的象素内失相位作用减低,引起自旋相干性增大,从而导致T2*和T2弛豫时间延长,信号升高,使脑功能成像时功能活动区的皮层表现为高信号。 磁场强度的高低对脱氧血红蛋白引起的磁化率改变敏感性不同,磁场强度越高对磁化率变化的敏感性越大,超高磁场MRI仪对磁化率变化最为敏感。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临床上一般采用1T~2T的磁共振仪进行脑功能成像,其结果也较为满意。FMRI一般采用梯度回波和回波平面T2加权成像,常用的梯度回波序列有:梯度破坏稳态再聚焦采集(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acquisition in the steady-state;GRASS)序列和快速小角度激发(fast low angle shot;FLASH)序列,扫描参数为:TR/TE=40~120/40~60ms,翻转角30~40度,矩阵256×64~128,视野200~400mm,根据机型及获得的扫描层数不同,扫描参数有一定的差别;回波平面成像技术(echo-planar imaging;EPI)是一种超快速MR成像方法,是目前采用的主要技术,可以结合GRE序列和SE序列得到不同对比度的T1、T2加权像。目前,脑功能成像多采用单次激发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gradient-echo echo-planar imaging)序列,扫描参数因场强和机型不同而不同,常用参数为TR/TE=1000-3500/40~70ms,翻转角90度。

中医基础理论第四章 经络习题集

第五章经络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经络学说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是() A 《十四经发挥》 B 《难经》 C 《扁鹊心书》 D 《吴医汇讲》 E 《内经》2.正经是指() A 督脉 B 冲脉 C 十二经别 D 十二经脉 E 任脉 3.循经取穴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学说 B 卫气营血理论 C 脏腑学说 D 经络学说 E 五行学说 4.十二经脉命名的主要依据是() A 阴阳五行脏腑 B 内外脏腑五行 C 手足五行阴阳 D 手足阴阳脏腑 E 手足五行脏腑 5.下列哪一经的名称是错误的() A 手太阴肺经 B 足少阳胆经 C 足太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手少阴心经 6.下列经脉循行流注次序错误的是() A 肺经,大肠经,胃经 B 肾经,心包经,三焦经 C 心经,小肠经,膀胱经 D 心经,膀胱经,肾经 E 三焦经,胆经,肝经 7.经脉的分支是() A 奇经八脉 B 经筋 C 皮部 D 络脉 E 气街 8.分布于四肢外侧、头面和躯干的经脉是() A 阴经 B 带脉 C 奇经 D 阴维脉 E 阳经 9.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规律是()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C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D 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E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10.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 A 头面 B 手足 C 胸腹 D 上肢 E 下肢 11.手足阳明经的交接部位在() A 食指端 B 小指端 C 鼻翼旁 D 目内眦 E 目外眦 12.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A 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B 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 C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 D 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 E 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 13.足太阳膀胱经所络的内脏是() A 心 B 三焦 C 肾 D 肝 E 小肠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黄帝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和意义 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保留有经络知识发生的早期认识,可以窥测其从早期逐渐向理论成熟时期的发生路径。在我们言说经络理论时,应当对《内经》中该理论发生过程有所知晓。 一、《内经》经络理论的发生 1.解剖知识为经络理论建构的出发点 《黄帝内经》中经络的发现、经络理论的形成,“解剖学知识”的参与是不争的事实。如《灵枢·经水》曰:“经脉十二者……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皆有大数。”《灵枢·经脉》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在《灵枢·血络论》及《素问·刺腰痛论》的相关原文均能明确地告诉人们,经络理论的形成与古代解剖学知识的应用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也就是《内经》中常用“脉”“经脉”“血脉”等属于解剖学概念予以表述的缘由。 2.临床经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基础 临床实践经验知识的积累是《内经》构建所有生命科学知识的基础,经络理论的形成也不例外,如《灵枢·经脉》之“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

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灵枢·血络论》中的“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以及《素问·刺腰痛论》所记载的“刺解脉……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内容,无一不是临床实践知识在经络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实际记录。早期文献记载涉及四种古老的医疗手段:灸法、砭术、导引术、刺法,而人们当时认识的经脉则是这几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和基础,正因为《内经》中的经络理论逐渐趋于成熟,所以这一认识体现得尤为明显。 3.长期生活体验是经络理论建构的源头 《内经》中的腧穴知识是经络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现和形成,多来自于民众的切身体验。《内经》传载的“砭刺”技术、“九针”刺治技术、艾灸疗法、放血疗法、按摩治病技术、药物贴敷技术(《灵枢·经筋》)等外治方法,都是通过对人体肌表的刺激,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在进行各种体表“刺激”时,被施治者就会有种种不同的“感应现象”,即所谓“痠、麻、胀、痛”等切身感受的体验,即所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灵枢·经筋》)的反复表达,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节五藏之傍,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灵枢·五邪》);“取之下胸二胁咳而动手者,与背腧以手按之立快者是也”(《灵枢·癫狂》)等。这些原文所载内容,既是临床实践知识积累的事实,也提示《内经》依据长期施针时患者针刺局部的“痛”“快”等感觉,确定针刺腧穴并构建腧穴知识的事实。正是在反复的切身体验和长期临床经验知识的积累基础上建构的经络理论、腧穴知识,至今仍然能够指导临床治疗取效如神,其根本原因也在于此。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讲义

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第三单元 腧穴的分类 一、十四经穴 指分布在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十四经穴”,简称“经穴”。经穴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主治病证,是腧穴的主要组成部分。 经穴的数量:清代《针灸逢源》载经穴361个。2006年把经外奇穴印堂归入督脉,经穴总数达362个。 二、经外奇穴 是指未归属于十四经穴范围,但有固定名称和位置的经验效穴,统称“经外奇穴”,简称“奇穴”。 奇穴的主治范围比较单一,多数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疗效,如百劳穴治瘰疬、四缝穴治小儿疳积等。 奇穴的分布: 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如胆囊阑尾) 有的奇穴是多穴组合,如十宣、八邪、八风、华佗夹脊等; 有些名为奇穴,但实即经穴,如四花就是胆俞、膈俞四穴。 三、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既不是经穴,又不是奇穴,而是按压痛点取穴。这类穴既无具体名称,又无固定位置,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在与病变距离较远处。阿是穴无一定数目。 最新国家标准规定的经穴数目是 A.361 B.362 C.360 D.365 E.35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2006年把经外奇穴印堂归入督脉,经穴总数达362个。 注:清《针灸逢源》列出361个穴位(运动服品牌),2006年把本为经外奇穴的印堂穴归到 督脉,这样十四经穴位总数为362。 有关奇穴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是经验效穴 B.分布都不在十四经的循行路线上 C.对特定病证有特殊疗效 D. 是在阿是穴的基础上发展来的 E.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阑尾穴在足三里下二寸,胆囊穴在阳陵泉下二寸,都分布在其经络上。 第四单元 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 腧穴的主治特点: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第一节磁共振成像仪的基本硬件 医用MRI仪通常由主磁体、梯度线圈、脉冲线圈、计算机系统及其他辅助设备等五部分构成。 一、主磁体 主磁体是MRI仪最基本的构件,是产生磁场的装置。根据磁场产生的方式可将主磁体分为永磁型和电磁型。永磁型主磁体实际上就是大块磁铁,磁场持续存在,目前绝大多数低场强开放式MRI仪采用永磁型主磁体。电磁型主磁体是利用导线绕成的线圈,通电后即产生磁场,根据导线材料不同又可将电磁型主磁体分为常导磁体和超导磁体。常导磁体的线圈导线采用普通导电性材料,需要持续通电,目前已经逐渐淘汰;超导磁体的线圈导线采用超导材料制成,置于液氦的超低温环境中,导线内的电阻抗几乎消失,一旦通电后在无需继续供电情况下导线内的电流一直存在,并产生稳定的磁场,目前中高场强的MRI仪均采用超导磁体。主磁体最重要的技术指标包括场强、磁场均匀度及主磁体的长度。 主磁场的场强可采用高斯(Gauss,G)或特斯拉(Tesla,T)来表示,特斯拉是目前磁场强度的法定单位。距离5安培电流通过的直导线1cm处检测到的磁场强度被定义为1高斯。特斯拉与高斯的换算关系为:1 T = 10000 G。在过去的20年中,临床应用型MRI仪主磁体的场强已由0.2 T以下提高到1.5 T以上,1999年以来,3.0 T的超高场强MRI仪通过FDA 认证进入临床应用阶段。目前一般把0.5 T以下的MRI仪称为低场机,0.5 T到1.0 T之间的称为中场机,1.0 T到2.0之间的称为高场机(1.5 T为代表),大于2.0 T的称为超高场机(3.0 T为代表)。 高场强MRI仪的主要优势表现为:(1)主磁场场强高提高质子的磁化率,增加图像的信噪比;(2)在保证信噪比的前提下,可缩短MRI信号采集时间;(3)增加化学位移使磁共振频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代谢产物的分辨力得到提高;(4)增加化学位移使脂肪饱和技术更加容易实现;(5)磁敏感效应增强,从而增加血氧饱和度依赖(BOLD)效应,使脑功能成像的信号变化更为明显。 当然MRI仪场强增高也带来以下问题:(1)设备生产成本增加,价格提高。(2)噪音增加,虽然采用静音技术降低噪音,但是进一步增加了成本。(3)因为射频特殊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 ratio,SAR)与主磁场场强的平方成正比,高场强下射频脉冲的能量在人体内累积明显增大,SAR值问题在3.0 T的超高场强机上表现得尤为突出。(4)各种伪影增加,运动伪影、化学位移伪影及磁化率伪影等在3.0 T超高场机上更为明显。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3.0 T的MRI仪在临床应用还有一定限制,尽管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优势,但是在体部应用还不太成熟,因此,目前以1.5 T的高场机最为成熟和实用。 MRI对主磁场均匀度的要求很高,原因在于:(1)高均匀度的场强有助于提高图像信噪比,(2)场强均匀是保证MR信号空间定位准确性的前提,(3)场强均匀可减少伪影(特别是磁化率伪影),(4)高度均匀度磁场有利于进行大视野扫描,尤其肩关节等偏中心部位的MRI检查,(5)只有高度均匀度磁场才能充分利用脂肪饱和技术进行脂肪抑制扫描,(6)高度均匀度磁场才能有效区分MRS的不同代谢产物。现代MRI仪的主动及被动匀场技术进步很快,使磁场均匀度有了很大提高。 为保证主磁场均匀度,以往MRI仪多采用2m以上的长磁体,近几年伴随磁体技术的进步,各厂家都推出磁体长度为1.4m~1.7m的高场强(1.5T)短磁体,使病人更为舒适,尤其适用于幽闭恐惧症的患者。 随介入MR的发展,开放式MRI仪也取得很大进步,其场强已从原来的0.2T左右上升到0.5T以上,目前开放式MRI仪的最高场强已达1.0T。图像质量明显提高,扫描速度更快,已经几乎可以做到实时成像,使MR“透视”成为现实。开放式MR扫描仪与DSA的一体

磁共振成像概述

磁共振成像概述 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是利用人体内氢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共振产生影像的一种医学检查和诊断的方法。 ?MRI是什么? –——无线电波成像 ?MRI的特点? –——是软组织分辨率最高的影像检查手段 ?MRI的适应症? –——可适用全身检查 ?功能MRI是什么? –——可提供活体的结构、代谢信息 磁共振信号=无线电波 依据质子拉莫尔频率,其波长位于短波或超短波。 如:0.5T 拉莫尔频率为21.3MHz, 波长为14.08m(短波) 1.5T 拉莫尔频率为63.9MHz, 波长为4.69m(超短波) 磁共振成像的定义: 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利用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磁波对置于磁场中的含有自旋不为零的原子核的物质进行激发,发生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用感应线圈采集磁共振信号,按一定数学方法进行处理而建立的一种数字图像。 核磁共振的含义:

核—磁共振现象涉及原子核(特别是氢原子核) 磁—磁共振过程发生在强大静磁场的巨大磁体内在静磁场上叠加射频场按时做激励诱发共振叠加梯度磁场进行空间标记并控制成像 共振—借助宏观世界自然现象解释微观世界的物理学原理(如音叉振动),核子间能量吸收与释放可产生共振(磁场中) 共振现象的三个基本条件 (1) 必须有一个主动振动的频率 (2)主动振动频率与被动振动的物体固有频率必须相同 (3) 主动振动物体具有一定强度并与被振动物体保持一定距离 磁共振具备三种磁场才能完成:即静磁场,梯度磁场,射频脉冲磁场。磁共振现象: 处于恒定磁场中的氢原子核,在特定频率(拉摩尔Larmor )的射频脉冲( RF ) 影响下交替吸收、释放能量的过程。 什么是核磁共振现象? 位于静磁场中的人体组织受到射频场的作用产生磁共振信号并利用梯度场进行空间编码实现对信号的定位,通过计算机的重建处理,从而得到图像。 1.人体磁共振的基本成像过程:人体未进入静磁场,体内氢质子群 磁矩自然无规律排列; 2. 进入静磁场,所有自旋的氢质子重新排列定向,磁矩指向N 或S 极; 3. 通过射频线圈与静磁场垂直方向施加射频脉冲,受检部位氢质子

人体经络图及原理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络学说): 人体内的经络多不胜数,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的。经脉,又可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两类。十二经脉,亦称正经,乃人体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分布、循行和交接规律,同体内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经络之间有相互表里配合的关系等。奇经八脉,则不具备上述特点而“别道奇行”,起到统一、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奇经八脉中的任、督二脉与十二经脉,通常合称为十四经,是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络脉则是经脉的分支。人们练功,内力正是通过这些经络而运转的,只是不同的内功所使用的经络也有所不同,而所谓的奇门内功大多是走奇经八脉。但奇经八脉各有特色,而且很难控制,一不小心便易走火入魔,这也是为什么高深的内功比较难练的主要原因。 (一)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其中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三阴经上肢分别为手太阴肺经在前、手厥阴心包经在中、手少阴心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太阴脾经在前、足厥阴肝经在中、足少阴肾经在后,其中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三阳经上肢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在前、手少阳三焦经在中、手太阳小肠经在后,下肢分别为足阳明胃经在前、足少阳胆经在中、足太阳膀胱经在后。 十二经脉在躯干部的的分布是:足少阴肾经在胸中线旁开2寸,腹中线旁开0.5寸处;足太阴脾经行于胸中线旁开6寸,腹中线旁开4寸处;足厥阴经循行规律性不强。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胸中线旁开4寸,腹中线旁开2寸;足太阳经行于背部,分别于背正中线旁开1.5寸和3寸;足少胆经分布于身之侧面。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

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一)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由于十二经脉内属五脏六腑,外联四肢百骸,通达五官九窍,再加上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经筋、经别、皮部和浮络、孙络遍布全身,形如网络,纵横交错,人里出表,上通下达,从而把人体各脏腑器官、肢体官窍、筋骨皮肉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了各部组织器官在功能活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协调统一,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二)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说明经络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营养全身的作用。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均需要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发挥其正常作用。而气血必须依赖经络系统的循环传注,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机能。如营气之“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从而为五脏藏精、六腑传化的功能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由于经络能“行血气而营阴阳”,营气运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使营卫之气密布于周身,加强了机体的防御能力,起到了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故《灵枢·本藏》说:“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二、经络的病理变化 (一)经络的病候及其机制

当经络生理功能失调时,即会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其病候表现除与经络气血的虚、实、盛、衰有关外,还取决于其脏腑器官属络关系及其循行所过之处的组织、官窍联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证:多见沿经脉所过处发生的肿痛,多由病邪壅阻或气血不畅所致,即所谓“血伤为肿”、“不通则痛”。如手阳明经病的齿痛、上肢外侧前缘肿痛等。 虚证:多出现局部不仁、不用等痿废现象,或功能失常症状。多因经气虚陷,气血不足,不能荣于经脉,经筋、皮部失于温养濡润,而见麻木不仁等感觉异常和功能失常,如“痿废”、“大指、次指不用”等症状。 经气变动失常:往往循经厥逆而上可出现各种“厥”证,如《灵枢·经脉》记载的“臂厥”、“踝厥”、骭厥”、“阳厥”、“骨厥”等,主要由于经络气机失常或经气变动失于常度所致。 经气衰竭:当十二经经气衰竭时,经脉所联系的组织器官也会呈现衰竭,例如《灵枢·经脉》所载“手太阴气绝,则皮毛焦。太阴者,行气温于皮毛者也,故气不荣,则皮毛焦”,即说明经络功能失常,则循行所过之处与其所联系的器官、组织也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和病候。 (二)传注病邪、反映病候 由于经络“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而使人体内外沟通、表里通达,在正虚邪犯的情况下,经络即成为病邪由浅人深、由表及里传注的途径。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这就明确揭示了外邪侵犯人体时沿经络通路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和病理变化过程。例如,风寒之邪侵犯肌表,初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此时邪在皮毛、经脉,继而入舍于肺,则咳嗽、胸闷、气促等症状相继出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