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

“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

“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

【作者】齐沪扬

【作者简介】齐沪扬通讯处: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34

0.1在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中,物体、物体运动的方式、物体运动的处所是三个最基本的语义要素。由这三个基本语义要素的不同隐现而构成的各种语义类型,反映出了空间位置的不同性质。本文讨论的“N+在+处所+V”句式,正是由这种不同的语义类型在句法平面上映现出来的句子格式,这个句式是表示静态的空间位置的基本句式之一。

0.2但是,我们所考察的“N+在+处所+V”,只是一种理论上成立的句式。因为从大量的语言事实的调查来看,“几个人在路上走”、“他在飞机上看”一类句子很少出现,而“一幅画在墙上挂”则是不能成立的句子。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出现的则是“几个人在路上走着”、“他在飞机上看海”、“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一类的句子,也就是说,只有当“V”,这个句式才有成立并被大量运用的可能。因此,“N+在+处所+V”句式可以分化成后出现其他成分之后下面两种次句式,这两种次句式的后附成分是不同的。N+在+处所+V+着N[,1]+在+处所+V+N[,2]

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他在书本里找例句。

几个人在路上走着。他在飞机上看海。

为行文方便,本文中我们将“N+在+处所+V”句式简化为“‘在’句式”,将“N+在+处所+V+着”句式写作为“V+着”句式,将“N[,1]+在+处所+V+N[,2]”句式写作为“V+O”句式。

一、两种句式所表示的不同的空间意义

1.1“V+着”句式中只有一个物体,我们先讨论如下句子:

一幅画在墙上挂着。

一家人在沙发上坐着。

衣服在竹竿上晾着。

这一类“V+着”句子中的物体相对于物体运动的处所来说,既无空间轴上的运动,又无时间轴上的运动。“一幅画”对“墙上”来说,是绝对静止的。物体运动方式“挂着”的结果,产生出一种状态的持续。所以,这类句子都可以变换成静态的存在句。①如:

一幅画在墙上挂着→墙上挂着一幅画

一家人在沙发上坐着→沙发上坐着一家人

衣服在竹竿上晾着→竹竿上晾着衣服

1.2我们倘把上面中的“V+着”句称作为“V+着[,1]”句的话,下面这种称之为“V+着[,2]”句所表现出来的空间意义与“V+着[,1]”句是不同的,如:

一群人在路上走着。

雪花在窗外飘着。

一只蜜蜂在屋子里飞着。

这一类句子的物体都是在运动着的,然而这种运动是在时间轴上有所表现,在空间轴上,物体却依然处于初始状态。例如“走着”的“一群人”,相对于物体运动的处所“路上”来说,仍然是静止不动的,也就是说,“走着”这种运动方式,始终在“路上”进行的。“走着”使物体“一群人”产生出一种行为动作的持续。“V+着[,2]”句式虽然也有如下变换:

一群人在路上走着→路上走着一群人

雪花在窗外飘着→窗外飘着雪花

一只蜜蜂在屋子里飞着→屋子里飞着一只蜜蜂但变换后的存在句属于动态存在句。②

1.3下面讨论“V+O”句式表现出来的空间意义。

“V+O”与“V+着”不同。“V+着”句式中,位于物体运动的处所中的物体只有一个,而“V+O”中的物体却有两个,也就是说,这类句式中动作的主体和动作的客体都有可能与物体运动的处所发生关系,如下面句子:

他在飞机上看海。

他在屋梁上挂灯笼。

他在火车上遇见朋友。

上述“V+O”句式中,与物体运动的处所发生关系,亦即存在于这个处所里的物体,相对于这个处所来说,仍然是静止不动的。例如“他在飞机上看海”中的动作主体“他”,“他在屋梁上挂灯笼”中的动作客体“灯笼”,相对于“飞机上”“屋梁上”来说,当然是静止不动的,运动方式“看”、“挂”等,只是使物体经历了时间轴上的移动。因此,从表现出来的空间意义来看,“V+O”句式和“V+着”句式相同,都表示一种相对静止的空间位置。

二、两种句式中“在+处所”的语义指向和表义功能

2.1在现代汉语空间位置系统中,“在字句”中的“在+处所”在句子中担任表达“物体运动的处所”这个构成要素的职务。其中的“在”可以看成是静态的空间位置的标志,其中的“处所”是由处所词“北京、上海、图书馆、教室”等或由“一般名词+方位词”如“墙上、院子里、窗外”等担任。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V+着”中与“物体运动的处所”有关系的物体只有一个,而在“V+O”中,与“物体运动的处所”产生关系的物体至少有一个。因此,“在+处所”在两种句式中的语义指向和表义功能并非完全相同。

2.2从句法平面上分析,“在+处所”在句子中充当状语成分,修饰其后的动词,然而从语义平面分析,“在+处所”表示物体运动的处所,与这个物体运动的处所发生关系的,主要是表示物体的“N”。因此,这个“N”可以是动词前的“N”,也可以是动词后的“N”,同时也有可能是整个“V+N”结构。这里牵涉到的是“在+处所”的语义指向问题。

“V+着”句式中,与物体运动的处所发生关系的物体只有一个,而且这个物体总是位于“在+处所”的前面的,可见,“V+着”中的“在+处所”的语义指向总是前指的。例如:

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一群人在路上走着

但是,由于上述两个句子中的“N”与“V”的语义特点的不同,使这两个句子表达的空间意义也有所不同。这样,同样是前指的“在+处所”,表义功能上也就有所差别。“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一类的“V+着[,1]”句,“在+处所”表示“事物存在的处所”;“一群人在路上走着”一类的“V+着[,2]”句,“在+处所”表示的是“事物运动的处所”。这样的不同在上面的分析中已可看出,语义特征的不同还会在句法形式上得到反映。“V+着[,1]”句都可以变换成“N+V+在+处所”,如:

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一幅画挂在墙上

一位客人在沙发上坐着→一位客人坐在沙发上而“V+着[,2]”句都无这样的变换。如:

一群人在马路上走着?一群人走在马路上

雪花在窗外飘着?雪花飘在窗外

一只蜜蜂在屋子里飞着?一只蜜蜂飞在屋子里“V+着[,2]”句只可有如下变换:

一群人在路上走着→一群人正在路上走

雪花在窗外飘着→雪花正在窗外飘

一只蜜蜂在屋里飞着→一只蜜蜂正在屋里飞③

2.3“V+O”句式中,与“在+处所”发生关系的“N”将有两个,动作主体和动作客体都将出现。这样,“在+处所”的语义指向可以分为下面几种情况:2.

3.1下面例句中,“在+处所”都是前指的。如:

他在飞机上看海。

小宝在院子里数星星。

王小倩在沙发上打毛衣。与“飞机上”、“院子里”、“沙发上”这些处所发生关系的,是位于句首的表示动作主体的“他”、“小宝”和“王小倩”,而动作的客体“海”、“星星”、“毛衣”则与“在+处所”不发生直接关系。在“处所”中的总是动作的主体。从句法形式上看,这样的句式可以分解为“他在飞机上+他看海”。“在+处所”表示“事物存在的处所”。

2.3.2下面例句中,“在+处所”都是后指的。如:

他在书本里找例句。

张小华在屋梁上挂灯笼。

玲玲在墙上写字。

同第1种情况相反,与“书本里”、“屋梁上”、“墙上”这些处所发生关系的,只能是位于动词后的表示动作客体的“例句”、“灯笼”、“字”,而动作主体“他”、“张小华”、“玲玲”则不能位于这个处所之中。可见,后指的句子中,在“处所”中总是动作的客体。从句法形式上看,这样的句式可以分解为“他找例句+例句在书本里”。“在+处所”表示的仍然是“事物存在处所”。

2.3.3下面例句中,“在+处所”都是双指的,如:

周善在火车上遇见朋友。

他在书房里写字。

小敏在舞台上唱歌。所谓“双指”,是说与“在+处所”发生关系的,既有位于句首的动作主体,也有位于句末的动作客体。例如,“周善在火车上遇见朋友”句子中,与“火车上”这个处所发生关系的,既有动作的主体“周善”,也有动作的客体“朋友”。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上述三个句子,可以发现三个句子中的动作客体与物体运动的处所之间的关系是不完全相同的。这种不相同我们可以通过对三个句子结构进行分解而得到验证。结构上的分解如下:

1.周善在火车上遇见朋友?周善在火车上+周善遇见朋友+朋友在火车上

2.他中书房里写字?他在书房里+在书房里进行“写字”

3.小敏在舞台上唱歌?小敏在舞台上+小敏唱歌+“歌”不仅在舞台上(也在舞台下)

因此,上述三组句子中“在+处所”的表义功能是不同的。第1组中的动作客体“朋友”是作为一种纯粹的“事物”存在于“火车上的”,“在+处所”的表义功能是“事物存在的处所+事物存在的处所”。第2组中动作客体“字”从理论上说虽然也存在于“书房里”,但是这与“在黑板上写字”中的“字”是不同的。“在黑板上写字”中的“字”直接依附在“黑板上”,而“在书房里写字”中的“字”,我们很难说是直接依附在“书房里”的。而且,前者可以变换成“把字写在黑板上”,而后者却无这样的变换,我们不能说“把字写在书房里”。可见,存在于“书房里”的其实是“写字”整个动作过程。第2组句子的表义功能应该是“事物存在的处所+动作发生的处所”。第3组的动作客体“歌”,可以存在于“舞台上”,但是无法确认“歌”仅仅存在于“舞台上”,而不能存在于“舞台下”。范继淹先生认为,这一类的“在+处所”无确指事件参与者所在处所的功能,只能确指事件发生处所的功能,④因此,第3组句子中“在+处所”的表义功能应该解释为“事物存在的处所+事件发生的处所”。“事件发生的处所”与“动作发生的处所”不同,后一种“处所”中的物体不可能存在于这个处所之外。

两种句式中“在+处所”不同的语义指向与表义功能,可以归纳成下表:

三、两种句式中N和V的语义特点

3.1先对“V+着”句中N的构成作一些说明。

“V+着”中位于主语位置上的N,有很多是由“数量词+N”的形式构成,如上面例句中所说的“一幅画”、“几个人”等。这种形式常被看作为表示不确指的事物,而语法学界又普遍认为在主语位置上的N,通常表示确指事物,是有指的。那么,“V+着”句的合法性是否有问题了呢?我们认为,这个句式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少见,其合法性是不应该成为一个问题的。

1.首先,主语部分由“数量词+N”构成的句子在书报杂志上是时常出现的。范继淹先生的《无定NP主语句》一文中,有过大量的例子,⑤其中有一些就是“V+着”句。下面是我们所找的几个例子:

(1)小马推门一看,几个人在沙发上坐着,一人叨着一支烟,屋子里烟雾腾腾,灯光都变得晦暗起来……

(2)这是一个充满了书生气的房间,一幅郑板桥的画在东边的墙上挂着,画的两边有着不知谁写的对联:“难得糊涂”、“糊涂难得”。

(3)两千多名运动员在田径场上为争夺近百块金牌奔跑着,跳跃着,投掷着……

(4)“嗡嗡嗡”,一只蚊子在耳边飞着,申生翻了个身,含糊不清地嘟囔着:“什么高级宾馆,一晚还要十二块钱!”

2.“V+着”句都可以有存在句的变换形式,如上述一节的分析。但是,如果我们认为存在句中的N是不确指的,因此“V+着”中的N也应分析为不确指,那么,这样的推断显然是不够严密的。因为“V+着”中N前面,大多可以加上“有”字,如“有一幅画在墙上挂着”等。加上了“有”字,就成了确指的标志了。有学者认为,类似“V+着”的句式,可以看作是“‘有指句’的一种变体形式,脱落了句首的‘有’字”。⑥这种说法证明了“V+着”是一种合法的句子。

3.从我们所找的例句来看,一些“V+着”例句中的N后面出现了“同指”(anaphoric reference)。如:

(5)联欢会开始前,一帮年轻人在大厅里舞着、唱着,他们是北京十五中的高三学生。

(6)今天上午,四只大汽球在天安门广场上空悬挂着,这是首钢工会在凌晨特地送来的。只有表示有指的成分,才可能出现同指,无指成分是无法同指的。可见,“V+着”中的N确实表示一个确定的事物。

3.2“V+着”和“V+O”中N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处于主语位置上的N的指称特征上,先引进涉及到上述两种句式中的N的指称性质的几对概念。

3.2.1有指(referential)/无指(nonreferential):如果名词性成分的表现对象是话语中的某个实体,我们称该名词性成分为有指成分,否则,则称为无指成分。定指(identifiable)/不定指(nonidentifiable):如果发话人在使用某个名词成分时,预料受话人能够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事物等同起来,能够把它与同一语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同类实体区分开来,该名词性成分为定指成分,反之,为不定指成分。专指(specific)/泛指(generic):如果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是一个特定的对象,该名词性成分是专指成分,如果名词成分所指对象表示的是一个事物的类,那么该名词性成分是泛指成分。

“有指/无指”是上一层次的概念,而“定指/不定指”、“专指/泛指”只是与名词项的有定性有关的概念。也就是说只与“有指”有关。而“定指/不定指”与“专指/泛指”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也不存在上下层次的关系。如图:

3.2.2很明显,“V+着”和“V+O”的N 是有指的。“V+着”中的N表示“有定”,我们在上一节中已有分析。“V+O”中的N很少用“数量词+N”的形式表示,又是处在主语位置上,当然也是有指成分。

“定指/不定指”这一组概念的表现上,两种句式呈现出互相对立的状况。下面的“V+着”句:

几个人在沙发上坐着。

一只蚊子在耳边飞着。

其中的N“几个人”、“一只蚊子”,从说话人来说,当然是有所指的,但在听话人这一方,则无法将所指的“几个人”、“一只蚊子”与语境中其他同类成分区分开来。主语通常有作定指理解的强烈倾向,但“即使在这些定指倾向性句法位置上”、有些格式也“还作不定指理解”。⑦“V+着”句子就是如此。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V+着”中的N也可以是有指成分。如下面例子:

(7)半夜了,他们在路上晃荡着,丝毫看不出想“回巢”的迹象来。

(8)又一年冬天。这只大红灯笼依然在屋梁上挂着……不过,如上述例句的“V+着”句是比较少见的。

如果我们在“数量词+N”前加上限定词,缩小N的外延,则能使N的不定指倾向减弱,但仍然是表示不定指的。如下面例句:

(9)一条显然刚刚才洗干净的,然而已经破旧的毛巾在门后的钉子上吊着……

(10)一个约莫五十出头,头发梳得溜光溜光,腮边胡子刮得铁青的男子在转椅上坐着,目光阴沉地望着进来的每一个人。

“V+O”中的N绝大多数是定指的,不定指的很少出现。

“专指/泛指”这一组概念的表现上,两种句式也呈现出对立的状况。“V+O”句式中的N,都是定指成分,又是发出动作的主体,所以常用代词或指人名词担任。代词、指人名词的定指性最强,⑧定指性最强的原因则是代词、指人名词都具有专指性质,在句子中都表示一个特定的对象。“V+着”中的“数量词+N”,一般来说只表示一个事物的类,并没有确定具体的所指,即便加上许多限制性的定语,仍然不能表示特定的对象:“一幅郑板桥的山水画”与“一幅画”相比,前者仍然表示一个事物的类别,只不过事物的外延比“一幅画”小一些罢了。

两种句式中N的指称特征如下表:

{h195340.jpg}

3.3下面讨论两种句式中V的语义特点。

从形式上看,两个句式中的V可以是同一个动词,如“一幅画在墙上挂着”和“他在屋梁上挂灯笼”中的“挂”,只是“V+着”中的V没带上宾语,而“V+O”中的V都带上了宾语。可见,要讨论V的特点,必须将V和V的后附成分放在一起加以考察。

3.3.1从时间轴上V的表现看,“V+着”可描写为〔完成+〕〔持续+〕,“V+O”则可描写为〔完成+〕〔持续-〕。“一幅画在墙上挂着”中的“挂着”,表示“挂”这个动作已经完成,这个动作转换成一种“挂着”的持续状态,“一个人在路上走着”中“走”这个动作转换成一种“走着”的持续运动,“着”是持续的表现。“他在屋梁上挂灯笼”中的“挂灯笼”,表示“挂”这个动作也已完成,但这个动作的结果,是使动作的客体“灯笼”留在“屋梁上”,并未显示出一种动作的持续性来。这样,“V+O”句式中V所涉及的动作客体,在与“处所”的关系上,深受宾语本身语义的影响,会产生如第二节中所分析的各种情况。

从句法形式上看,与处所有关系的事物,“V+着”句式都可以用“V+着+的+N”形式变换,如“挂着的一幅画”、“走着的一个人”。“V+O”中与处所有关系的事物,不一定有这样的变换,如:

他在屋梁上挂灯笼→挂着的灯笼

他在飞机上看海→看着的他(?)

他在书房里写信→写着的他(?)写着的信(?)

3.3.2从空间轴上V的表现看,“V+着”可描写为〔移动-〕〔状态+〕,“V+O”可描写为〔移动-〕〔状态-〕。表示空间位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有位移的源点或终点,一是要有位

移的方向。“V+着”和“V+O”句子这两个条件都是不具备的。从形式上看,这两种句式动词前有“在+处所”出现,从而限制了其他表示位移源点或终点的介词“从、到、向、往”等的出现;同时,也由于“在+处所”及动词后附成分的限制,使动词后不再可能出现表示位移方向的趋向动词,所以,“在”字句中的动词都表现出非移动性的特点。但是,由于“着”的不同以及宾语的影响,“V+着[,1]”句中的动词表现出一种状态的性质,而“V+着”,和“V+O”句中的动词则表现动作的性质。V的语义特点可以归纳为下表:

四、余论

4.1两种句式中的“在+处所”、“N”与“V”的语义特点的异同,除了影响空间意义的表达之外,我们认为,这种异同与下面语用因素是有关系的。

4.1.1从信息结构的角度考虑,常见的信息结构模式是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一句话的话题一般是已知信息,说明一般是新信息。”⑨但“V+着”句子如“一幅画在墙上挂着”、“几个人在路上走着”中的N,对听话人来说,都仍然是一种信息。因此“V+着”句子是一种“新信息—新信息”的信息结构表达模式,而“V+O”句子仍然是“已知信息—新信息”的结构模式。定指的、专指的N可以是新信息,也可以是已知信息,但不定指的N只能表示新信息。

4.1.2“新信息一新信息”信息结构模式的表达,往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以帮助听话人克服由于句首新信息的出现而带来的理解上的困难。一种方式是让原先宾语位置上的N,由表示实指、专指的成分担任,以减弱后一个新信息的“新性(newness)”,这在范继淹先生的《无定NP主语句》一文近八十个例子中可以得到证明,如“两位外宾来到这家餐厅”、“一排轿车鱼贯驶到龙门石窟”。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描写句的方式,在动词后加上“着”,因为,“‘着’的作用在于描写”,⑩而描写句都带有客观性,以客观性来减弱前一个新信息的“新性”。因此,“V+着”的后面一般都能加上语气词“呢”,如“一幅画在墙上挂着呢”“几个人在路上走着呢”。“V+着”只能与“呢”共现,(11)而“呢”又表示“不容置疑”的语气。

(12)可以这么认为,“V+着”句表现出说话人的一种客观的描写语气,而“V+O”句表现出的则是说话人的一种主观的叙述语气。

4.2“在”字句是空间位置系统中极为常见的一种句式。我们的意图是通过对每一种具体句式的分析,最终建立起空间位置系统的结构框架。空间位置系统的建立,是有助于对现代汉语语法范畴的认识的。而“从语义着手去寻找相应的句法组合可能性或分布特征是确立新的语法范畴的有效方法,特别是在显性语法形式不发达的非形态语言中”。(13)表示绝对静止的空间位置的“V+着[,1]”句和表示相对静止的空间位置的“V+着[,2]”句和“V+O”句,实际上也是空间位置的一种语义分类。

注释:

①、②见宋玉柱《动态存在句》,《汉语学习》1982.6期。

③聂文龙《存在和存在句的系列》,《中国语文》1989.2期中指出过“墙上挂着一幅画”、“屋里飞着一只蜜蜂”两种存在句式的变换式是不同的。这种情况同样适合于本文分析的“V+着[,1]”句和“V+着[,2]”句。

④《论介词短语“在+处所”》,《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语文出版社1986。

⑤《无定NP主语句》,《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同上。

⑥范开泰《与汉语名词项的有定性有关的几个问题》,《语法研究和探索(6)》,语文出版社,1992。

⑦陈平《释名词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2期。

⑧陈平的文章和方梅《宾语和动量词语的次序问题》(《中国语文》1993.1期)文章中谈到过这个问题。

⑨范开泰《语用分析说略》,《中国语文》1985.6期。

⑩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3。

(11)徐丹《汉语的“在”与“着”(着)》,《中国语文》1992.6期。

(12)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13)胡明扬《语义语法范畴》,《汉语学习》,1994.1期。

【参考文献】

1文炼1986《句子的解释因素》,《语文建设》4期。

21992《句子的理解策略》,《中国语文》4期。

3范开泰1988《语义分析说略》,《语法研究和探索》(4),北京大学出版社。4宋玉柱1988《略谈假存在句》,《天津师大学报》6期。

5聂文龙1989《存在和存在句系列》,《中国语文》2期。

6雷涛1993《存在句的范围、构成和分类》,《中国语文》4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