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论通胀无牛市

九论通胀无牛市

九论通胀无牛市
九论通胀无牛市

一论通胀无牛市

[2006-6-210:23:00|By:周洛华]

沪深股市从1300点开始,一路轻松地跃过几个重要的心理关口,已经成功地站在了1600点上方。许多业内人士开始议论股市肯定会突破2245点的历史高位,并且将在今后2年内突破3000点大关等等。有关股市指数的预测,一直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把这种快乐留给我的同事们,转而想一下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牛市的诞生和持续。首先需要澄清一个误解:资金面是否宽松和股市是否上涨没有任何关系。有人说,美联储连续加息导致美国国内的资金成本偏高,因而融资成本高导致了美国股市最近表现一般。或许持这种观点的人忘了,美联储在格林斯潘年代曾经连续减息,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却并没有引领美国股市上涨,相反道琼斯还曾经创出过近8年的新低。

把加息视作不利于股市上涨的原因其实是一种误解。且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美国企业未能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应用新技术等手段来克服通货膨胀并实现增长,导致了美国消费物价有可能上涨,面对美元实际购买力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的趋势,美联储不得不被动地提高利率,以补偿那些持有美元的消费者或者投资人。因此,加息不是股市下跌的原因,而是股市下跌的结果。

推动股市上涨的动力,并不是廉价的资金,美联储继续减息也不能促进美国股市上涨。真正能够促进股市健康上涨,并形成牛市的主要来源应该是:企业通过科技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并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投资人买股票不是去买资产,而是买公司的能力。这是股票不同于其他类似房地产资产的根本原因。我们内心熟悉的逻辑其实是经济学家们灌输的错误理念:加息导致资金成本上升,企业财务负担加重或者投资人融资成本上升,最终使得股票下跌。真实的金融学的逻辑通常是这样表述的:企业缺乏克服通货膨胀的技术能力和竞争手段,导致物价上涨而劳动生产率下降,股票因此下跌,同时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中央银行为了补偿货币贬值而采取加息的举措。

所以,不能因为银行加息就悲观地认为股票要下跌,应该看到央行加息的背后原因是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下降。2005年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人民币升值,那天晚上,我和同事们相互道喜:这是熊市的最后一个夜晚了。事实证明这样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上证指数还在1000点上方苦苦挣扎,谁也没有料想1年不到,我们就迎来了60%的涨幅。现在大家都在积极议论牛市的时候,我倒又有了一种担忧:通货膨胀的时代不会有牛市。

原本以为央行会让人民币一路稳步上升,由此遏制通货膨胀,遏制国内过快增长的投资热。事实表明,人民银行没有打算用汇率这个手段来调节通货膨胀。大家看到的情况是:房价继续上涨,而且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开来的炒房热升温了。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铜,铝,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物资的价格已经翻番。不能否认的是,由于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被美元拖下水,我们不得不面对通货膨胀的压力。在通货膨胀时期,最好的投资工具并不是股票。尽管我们有股权分置改革,企业效益上升,资金积极入市等等有利因素,但仍然无法抗拒一个基本事实:对付通货膨胀的最好手段是购买实物资产。君不见近期股市中涨幅最大的其实是万科和山东黄金(600547)等股票,而中兴通信等科技股不涨反跌?

按此思路,在通货膨胀的年代里,最佳投资组合就应该是那些最上游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因为物价一路追溯上去,必将促使原材料上涨,许多上市公司其实是加工企业,为此不得不同时承受上游通货膨胀的压力和下游国内需求不振的局面,产成品的价格战并没有停止。这些位于产业链中游的上市公司将是通货膨胀的受害者。

近几个月来,原材料涨幅非常大,我的担心渐渐变成了现实。尽管短期内的流动资金会持续推高股指,也可能把大多数股票的价格抬升到一个合理的平台。但是,我们在通货膨胀预期没有得到根本克服之前,还不能就此放心地进入牛市。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股价从根本上说,体现的是企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生产效率提高的能力,而在通胀下企业的这种能力改善的前景到了极限。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扼杀优质成长的企业,泛滥的流动性则无法支撑稳定的牛市……

我稍早时候曾经在《上海证券报》的专栏中论证通胀无牛市,近几天又觉得意犹未尽,现在想再次就这个观点做一个深入说明。

沪深股市“5·30”急跌之后,突然又走强了,上证综指从4300点一直涨到了6000点以上。大家似乎慢慢接受了证券分析机构的意见:通货膨胀对股市有利。这些分析师是如何帮助投资人得出这个结论的,我不得而知。估计都是从经济学的供求关系角度来分析股票的价格的,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思路:在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资金充裕,导致股票的需求上升,导致资产的价格膨胀等等;同时通货膨胀还导致物价上涨,企业效益改善,不愁销路问

题。我以为,这个思路是错误的。

只要回顾一下世界各国股市的发展历程就会发现,凡是通货膨胀时期,该国的股市都表现非常差。我国在1995年时,通货膨胀曾经达到2位数,当时上证指数曾经跌到300多点。国外的情况也证实了“通胀无牛市”的判断。反观我国上次的股票牛市,在2001年创出2245点高度之时,恰恰是我国经历通货紧缩的时期。美国股市的上一次大牛市,也是伴随着所谓“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牛市”。我国在2005年7月21日开始汇率改革,之后的两年时间,伴随股改,人民币汇率逐步升值,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的苗头。这确实是牛市形成的最好环境。因此,股改只是牛市的催化剂,而不是牛市的基本面。牛市的基本面是企业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生产技术,克服原料价格上涨,形成新的生产力。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物价上涨趋势已经发出了令人警觉的讯号。连续几个月的CPI 指数都创出了近10年的新高,我们似乎不能再笼统地将其解释为一次性的、阶段性的、季节性的物价上涨了。刚刚结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虽然仍然使用了“结构性物价上涨”这个词,但同时已提出了2008年的工作重点就要防止结构性物价上涨演变成为明显的通货膨胀。套用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我想说“羞答答的通胀正在静悄悄地向我们走来”。

具体来看,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因素在支撑通货膨胀预期:第一,农产品(000061)价格的上涨是根本性的,不是季节性的。从历史经验来看,每当农产品价格上涨时,物价上涨的持续时间就很长,传导的过程涉及整个经济大局,会导致全面的物价上涨。第二,统计显示,我国工厂的毛利率已经在很低的水平,有些行业的毛利率只在2%至3%之间,这就意味着在那些竞争性的行业内,企业通过挖掘潜力克服原料涨价的能力已经到了极限,很难再通过提高效率来克服通胀了。这些行业将不得不逐步提高产成品出厂价,并由此导致物价的全面上涨。第三,我国货币投放增速继续高于GDP增速。今年央行新增货币发行达到了约18%,而同期我国GDP增长仅有11%左右。这个局面明年有可能继续下去。

那么,为什么说通货膨胀时期没有股票的牛市呢?股票价值从根本上说,体现的是企业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组织生产效率提高的能力。举个例子,如果给你700亿元人民币,你能够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构架一个和振华港机具有相同竞争实力的企业的话,你是不会去买振华港机的股票的。如果你从市场上花500个亿,也无法组建一个像中兴通讯(000063)那样有竞争力的公司,那么你倒是可以考虑购买中兴通讯的股票。大家之所以购买公司的股票,并不完全是为了分红,在成熟市场上,高分红的股票往往表现很稳定,不涨也不跌。我们买股票更多是看好公司创造新价值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不断增长的,也是我们无法在市场上复制的。通货膨胀说明企业的能力改善的前景到了极限,这时候我们应该抛出股票。如果企业这种能力得到继续提升的话,我们根本就不会看到通货膨胀。设想,如果上海汽车(600104)能够开发出具有规模应用前景的新能源汽车,我们就根本不用担心石油涨价了,我们放心继续持有上海汽车的股票就是了。

有人说,通货膨胀应该提升类似西部矿业(601168)等资源类股票的价值。我刚刚用同情而惋惜的口吻挂断了我那些前赴后继买入西部矿业股票的朋友的电话。他们希望从我这里

同能量存在于一切物质之中,头寸存在于一切资产之中。石油公司的股票存在两个头寸,一个是石油看涨的头寸,一个是看好该公司找油能力的头寸。那些不具有进一步找到新油田能力的公司会被市场抛弃,既然是看好石油上涨,就应该直接买入石油而不是美孚的股票。

一般来说,举办奥运会的国家会在当年出现物价上涨,如果假设我国明年物价上涨幅度在10%左右,那将显著降低A股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我曾说过,人民币升值能够克服通货膨胀,但是既然人民币只能缓慢升值,那么2008年的股票投资价值将低于房地产的投资价值。一句话,紧缩的货币政策不能扼杀优质成长的企业,泛滥的流动性则无法支撑稳定的牛市。(作者系上海大学金融学副教授)(周洛华/上海证券报)2007-12-03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三论通胀无牛市

[2008-1-2811:10:00|By:周洛华]

如果处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无论程度如何,对于现有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估值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廉价替代型的企业,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了极限,一般都无力克服通货膨胀。只有那些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有今天无法预计的、未来不可限量的巨大发展空间,预期将创造今天想象不到的新价值的企业,才能战胜通胀,得到更高的估值。

2007年下半年,我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了两篇有关通货膨胀和股市之间关系的文章,围绕着“通胀无牛市”观点而展开论述。文章发表以后,适逢沪深股市开始调整,因而这个命题受到了业界朋友的关注,与我辩论者有之,附和者亦有之。最近看到一些券商研究所发布的宏观经济研究报告,也都谈到了有关通货膨胀和股市走向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机构的报告我都仔细看了,其主要观点有两种:一是温和的通货膨胀对股市有利;二是恶性的通货膨胀对股市不利。我不同意这些结论,因此,今天打算在本栏就我的观点再作一番解释。

人们其实无法严格区别什么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什么是温和的通货膨胀。简单地用数字来区分,将每年10%以上的通胀视为恶性通胀,将10%以下的通胀视作温和通胀,在实际市场上的操作意义为零,因为股市不可能在通货膨胀数字从9.9%上升到10%时立即从牛市转化为熊市。此外,人们始终无法预测温和的通货膨胀是否会转化成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基于同样的道理,我们至今无法预测“结构性物价上涨”将来是否会演变成全面的、明显的通货膨胀。好在股指不是一个基于通货膨胀数据的变量,否则我们就不用炒股票,转而炒CPI数字就可以了。

通货膨胀也罢,股指涨跌也罢,都是某一个基本事实的两种表现形式,同一原因的两个结果。我们应该就经济运行中的基本事实做一个客观认定,无论此后的结论看起来多么离经叛道,都是顺理成章的理智分析的结果。

我经常想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发展究竟创造了什么新东西?

大家最常看到的说法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宽容的环境政策,重商的政府,灵活的法律体系,这使得企业主能够用更便宜的方法生产出别的国家早就能够生产的东西,并低价出口换取外汇。央行再买入这些外汇,作为发行人民币的依据,发行大量的基础货币,并维持对外贸易的顺差,其结果是经济运行中用货币表现的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沿海地区的房价已经涨到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水平。由于土地价格上涨,房地产贷款的抵押物很安全,金融运行也很健康。

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大致就这样运作着。

如果世界上有一家汽车公司的总市值是100亿,中国成长出一个与之竞争的公司,用廉价劳动力和优惠政策条件生产出性能与之相差不大但价格更低的汽车,那我们该对中国的这家汽车公司给出多少定价呢?以目前的生产方式,我们虽然生产出性价比更优的汽车,却没有创造出新的东西。所以,中国这家汽车公司只能视作是一个廉价的替代品,其估值就得给

导者。据报道,振华港机和中兴通讯每年都能推出比原有竞争对手更高效的产品和软件,其产品的销售价格远高于同行业的竞争对手。也就是说,他们在走精品路线,这样的公司创造出了新产品,我们就可以给出高于国外同行的估值,不去理睬国外同业的市盈率。我希望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多一些像振华港机和中兴通讯这样的企业。

为什么在美国市场这个被视作成熟和理智的市场上,对埃克松美孚石油公司给出的定价只有区区10多倍市盈率,而对谷歌这样的公司能够给出300倍的市盈率?答案是因为谷歌创造了新的价值,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而美孚公司只是一个稳定收益的品种。由此,我们就理解了为什么网络和科技股总是能得到更高的定价,因为投资人认为它们创造了新的商业模式,有今天无法预计的、未来不可限量的巨大发展空间,预期它们将创造我们今天想象不到的新价值。时至今日,谷歌的股价还是高高在上,无法用市盈率来解释。与此同时,海外市场对于那些看得到发展路径和明确前景的公司就不会给出高估值,像上面提到的埃克松美孚石油公司,还有许多制造业企业,或者船运公司,都是稳定的分红企业,这些传统企业劳动生产率已经达到了极限,应用新技术的前景也到了极限,所以通常是无法克服通货膨胀的,因此,它们的估值就不能随着通货膨胀而走高。我国现在对于油、电、水、气等资源的价格管制只能是暂时的,放开总是必然的趋势,否则垄断这些资源的央企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当资源价格开始上涨时,我们就有可能遇到更严峻的CPI压力,因为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廉价替代型的企业,一般都无力克服通货膨胀,所以也就不会得到更高的估值。因此,我认为,如果处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无论程度如何,对于现有大多数中国企业的估值都不是一个好消息。反观振华港机和中兴通讯,它们生产的新产品效率更高,能够极大地提高客户的劳动生产率,这样的企业就应该理直气壮地得到高估值。

如果有人能够用美国或者日本的发展历程来准确地预测我国经济的发展轨迹,那就说明我们还没有脱离他们的发展路径。我们需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立的发展道路,用创新手段,而不是廉价劳动力去创造新价值,这才是牛市的价值基础。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四论通胀无牛市

[2008-3-310:35:00|By:周洛华]

在通货膨胀阶段,大家都不愿意对外投资,因为投出去的钱未必能够跑赢物价上涨幅度,大家都愿意持有最基本的原材料物资,持有待涨是最好的投资策略。所以,通货膨胀会造就商品期货的大牛市,但不仅不会造就股市的大好行情,反而会断送股票牛市。加息看似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但结果会是一年以后将有更多的货币冲击市场,实际上是促进了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势头的关键不在加息,而在本货升值。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在《上海证券报》上先后发表了三篇论述通胀时期无牛市的预测分析。随着沪深股市调整幅度越来越深,这些言论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现在打算就此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

投资者首先要克服一种认识误区,发生通货膨胀时,虽然货币发行量巨

大,导致流动性过剩,但是更多的钞票却未必能够体现为股票价值的增长。

股价并不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并不存在着更多资金就能够推高股市的关

系。

为什么在通货膨胀时期股市反而会下跌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诸位读者先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通货膨

?因为在你放款的这段时间内,通货膨胀可能加速,等你回收贷款本息的时候,实际财富可能已经缩水了。那么你是否愿意以浮动利率贷款给别人呢?你也许会动心,但是先别着急下结论。从美国到中国,各国央行都开始容忍负利率,也就是说你放出去贷款的这段时间,央行未必会随着通货膨胀而加息,你的收益仍然没有保障。那么,有没有可能借款人向你承诺他支付给你的利息一定比通货膨胀率高一个百分点呢?在私募的贷款中,可能会有这样的约定,但是问题在于你凭什么相信这个人能够用你的钱去跑赢通货膨胀呢?除非他去购买黄金、石油和地产等实物资产,否则他运用的资金未必能够给你超通货膨胀率的回报。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还不如自己去买这些实物资产更安全呢!

在发生通货膨胀的环境下,并非什么资产都会涨。据我所知,各商业银行现在纷纷在拉美元存款,因为美元贷款的需求现在非常高,大家都愿意借美元,将来等美元贬值时再偿还。同样的问题变成了在美元贬值的时候你愿意把美元借给别人呢?还是愿意尽快抛出?你可能希望尽快抛出,因为你不能肯定别人付给你的美元贷款利率超过美元贬值幅度。

通货膨胀会造就商品期货的大牛市,君不见全球石油和黄金不都在历史高位运行么?而农产品价格已经跃跃欲试。但是,通货膨胀不仅不会造就股市的大好行情,反而会断送股票牛市。原因很简单,你既然不愿意把资金通过贷款方式拆借给别人去投资,你怎么就会愿意将资金以股东权益的方法拆借给上市公司呢?这两者之间的本质都是将资金交付给上市公司去运作,唯一不同的是获得回报的方式不同,因此,你还是不能肯定自己作为投资人(而不是放款人)把资金交给上市公司(而不是借款人)的情况下,你回收这些投资的时候(无论是用分红还是二级市场套利的模式),你的资金一定跑

在通货膨胀的阶段,大家都不愿意对外投资,因为你投出去的钱未必能够跑赢物价上涨幅度,大家都愿意持有最基本的原材料物资,持有待涨是最好的投资策略。通货膨胀的本质问题是货币政策和经济运行相背离,货币当局继续投放货币,而实际生产部门无法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来生产更多的财富。在中国经济现阶段的问题中,更明显的困难在于我国的出口量非常大,留在国内消费的财富并不多,而出口又获得了大量的即将进一步贬值的美元,央行根据买入美元的数量来投放人民币,导致国内的物价进一步上涨。因此,出口不降,或者人民币汇率不升,中国的物价就很难降下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从2002年回国起就不断在各种场合呼吁人民币尽快与美元脱钩,以防被日益贬值的美元拖下水的缘故。

也许有人还在以另一种观点来衡量通货膨胀和股市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通货膨胀将导致央行加息,而加息又将导致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加重,由此断送牛市。在我看来,持这种观点的人算是歪打正着得出了一个正确的结论。就如同我攀上华山绝顶去找岳不群决战,不料等来的却是坐缆车上山的游客。早在央行在2004年10月第一次升息的时候,我就撰文提出:加息将有力地推高房价。此后央行每次加息,我都表达了同样的意见。我坚持认为,遏制通货膨胀势头的关键不在加息,而在本币升值。央行本身并不创造财富,央行当然必须兑现支付更高利息的义务,但并不能在一年以后生产出相应的物质财富来表现这些货币,而只能简单地多印钞票。因此,加息的结果是一年以后将有更多的货币冲击市场。所以,加息看似有利于遏制通货膨胀,实际上是促进了物价上涨。

不过读者无需过分担心,因为截至目前,我国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判

通货膨胀,沪深股市上的投资人就完全不必担心股市因通货膨胀而走熊。在此背景下,上面的这些文字就算是我给大家的“应急预案”吧。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五论通胀无牛市

[2008-3-1710:55:00|By:周洛华]

市场估值的中枢是由通货膨胀率的倒数决定的。如果通货膨胀率从5%上升到8.7%,估值中枢就应该相应从20倍动态市盈率下调到11.5倍市盈率。大牛市需要的基本前提就是低通胀,如果通货膨胀率从5%下行到3%,市场就能够接受33倍左右的市盈率。

想与我讨论通货膨胀情况下股市估值方法的人一直很多,而最近赞成我的观点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从2007年上半年开始,我在《上海证券报》陆续发表了四篇讨论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股市估值方法的文章,每次都收到了许多业内朋友的留言和回函。从各地读者的反馈意见来看,大家很希望我不仅能够提出并论证“通胀无牛市”的观点,还要再进一步明确描述通胀和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个问题我也确实已经思索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了,今天就在本栏再说说我的一点看法,也算是对“通胀无牛市”观点的深入讨论吧。

在展开论述之前,我先说明,我不同意用净现值法来估值股票。因为用净现值来估值,就如同把股票等同于固定收益品种来定价,这在理论上是说不通的。假设市场上投资人普遍预测全年的通货膨胀率是5%,有人会将其理解为“持有现金1年就有5%的损失”,他们只说对了一半,事物的另外一半则是:投资人预测投资于上游原材料商品一年以后的预期收益为5%。只要投资人建立了稳定的预期,认为物价上涨的幅度将在5%左右,他们就会

代表收益,这两者是统一的。“波动率和利率如同一个女人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取决于你关注的是哪个部位”,我最近常常想起华尔街的交易员们这句

粗俗却有道理的口头禅。

如果投资人相信投资商品原材料能够取得5%的收益,股票的价格就必

须下行到20倍市盈率左右才能对投资人产生相当于期货的吸引力。如果通货膨胀率水平达到10%,那么,即便央行仍然保持着4%的存款利率(出现负

利率),投资人仍然会相应预期投资于上游原材料商品的年化收益率也将达

到10%,此时股票的估值就必须下行到10倍市盈率才能产生所谓的估值吸引力。

有朋友曾提醒我说:原材料和股票的风险是不同的,不能相应要求两者

保持相同的收益率。我认为,在通货膨胀的趋势已经明朗的情况下,投资大

宗原材料商品的风险其实低于投资股票。因为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大多数

上市公司都不得不苦苦挣扎,一边应付原材料涨价,一边应付同业竞争者。

所以,上述分析中对股票收益率的估值的判断方法仍然是偏保守的。

对究竟多少倍市盈率才是合理的问题,市场各方已争论很久了,文章也

写得够多了。谁说20倍市盈率就一定是合理估值呢?把别国的数据拿过来说事,实在缺乏说服力。其实,市场估值的中枢是由通货膨胀率的倒数决定的

。如果通货膨胀率从5%上升到8.7%,估值中枢就应该相应从20倍动态市盈率下调到11.5倍市盈率。因此,我坚信通胀无牛市。

需要指出的是,沪深股市在1995年至1996年物价上涨期曾经从1500点跌倒300点附近。2005年,当大中城市房价大涨的时候,沪深股市保持了10倍左右的市盈率。只是由于统计口径问题,才使得房价的上涨没有全部体现在

我国消费物价CPI指数中。大牛市需要的基本前提就是低通胀,如果通货膨

恰恰是我国物价指数在2007年下半年翘头之前的沪深300成份股的估值水平。

虽然有研究报告说我国上市公司业绩今年仍然将保持增长,但是这种增长的幅度也就在30%左右,即便经过EPS每股业绩的增长调整,沪深股市的估值仍有可能下行到与物价上涨预期相一致的水平上。可以说,对于估值中枢的下移趋势,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的业绩增长效应和两税合并效应都是杯水车薪,可以忽略不计的。

有人说,由于物价上涨,而储蓄存款利率是负数,所以老百姓的钱没有其他出路,只能去炒股,这将导致股票上涨。这种论述不仅根本错误,而且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误导性。央行并没有义务对普通居民所遭受的因物价上涨而导致的存款贬值承担任何补偿义务,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目前保持着明显的负利率而央行不急于采取行动的原因。保持长期的负利率并不能改变股市估值将随着CPI升高而下移的趋势。

为什么在通胀压力下青菜萝卜都在涨而股票却在跌?为什么钢材价格一路上涨而钢铁公司的股价却在下跌?为什么加息对抑制通货膨胀往往是无效的?这些问号成一条主线在我的脑海中串联起来,变得越来越清晰。从2004 年10月央行第一次加息开始至今,我始终坚持“加息将推高房价”的观点。

今天,无论央行面对物价上涨是否采取措施,或者采取怎样的措施,都不能改变A股估值中枢下降的趋势。我今天坚持“通胀无牛市”的观点一如当年

坚持“加息将推高房价”一样自信。因为这两者是基于同样的金融学原理。

一段时间以来,我竭尽所能地劝说周围的人们,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放弃股票投资,转移到商品期货上去。一开始,大家都对我很反感,现在许多人

通常不太相信自己身边的人所说的话,而将媒体报道中时常露脸而从未谋面、不知底细的人视作真正的专家,并对这些人的话深信不疑。我对此当然并不介意,我也从来不敢以什么专家自居。我只是希望大家尽快地奔向小康生活,并且在通往小康的路上,尽可能地少犯错误。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六论通胀无牛市

[2008-4-310:07:00|By:周洛华]

-“多头主力”同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

我曾经在《上海证券报》上就通货膨胀对于股价影响的问题发表了五篇相关的文章。随着股市逐步走低,我的“通胀无牛市”的系列文章也收到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反馈意见。现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做一个统一的答复,也作为“六论通胀无牛市”,希望对新老读者均有所帮助。

首先,我得做一个解释性的说明。通货膨胀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政府剥削劳动人民的一种手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就像男人不会怀孕一样。因此,我国并不存在通货膨胀现象,目前的物价上涨是结构性的。在这个总前提下,我所撰写的有关“通胀无牛市”的一系列论述只是泛指各国股市的一些共同的现象。

有读者问:通胀时期不是钞票印得多了吗,怎么不会把股价抬高呢?我先反问这样一个问题:男人会怀孕吗?当然不会,无论科技多么进步,我们也不可能做出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多印钞票就会让资产价格上涨吗?如果多印钞票就能够创造财富的话,那么人类文明史就真的成了一场“印钞大战”了。物价上涨和股价下跌这两者之间本身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是同一原因的两个结果。造成这两个结果的共同原因就是:由科技进步引导的劳动生

创造新的财富。资本市场的根本功能是让投资人来承担创新活动的风险,并通过承担风险来获取收益。因此,投资之所以能够取得收益,是因为投资对象能够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新的市场开拓能力或者新的生产组织方式。除此之外,货币投放量的多少,供求关系的变化,利率水平的高低等等因素都不能影响股票的涨跌。上述观点的依据是金融学有关股票价格包含管理层经营能力的矢量性头寸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挽救牛市以及我们对抗物价上涨的努力都应该从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入手。由此,我又想起了小平同志有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述,我对此的理解是:“劳动生产率提高是牛市的第一要素”,这是股市走牛的根本前提。

有读者问:通胀时期买资源类股票可以吗?我反问大家一个问题:把你从泰坦尼克号的经济舱换到头等舱有意义吗?你需要的是尽快逃离沉船,跑到救生艇上去。要说服大家在通货膨胀时期避免资源类股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前面刚刚讲到,股票价格是多个矢量性头寸的线性表达,其中包含了多个针对资产的头寸,也包括了看好管理层的误差项头寸。在通货膨胀阶段,如果你看好煤炭、石油、金属等资产的价格有上涨的空间,就应该开仓直接做多这些期货品种,而不是买入这些资源类股票。那些固执地买入中国神华(601088),中国石油和中国铝业(601600)的投资人已经受到了重创,可惜他们并不能完全领悟通胀无牛市的道理,还在继续期盼降低印花税,期盼基金建仓,期盼股价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一同上涨。我恐怕他们还要失望很长一段时间。一个好的投资策略就是立即做多原材料期货,同时测算每股包含的原材料产量,以此作为对冲比例,做空资源类公司的股票。这样就可以给你双重的收益。如果大家普遍都接受这样的交易策略,我们就会发现:资

。在此情况下,你又何苦去苦撑危局呢?更糟的是,在通货膨胀的阶段,股市的估值中枢下移,市盈率的倍数相当于通货膨胀率的倒数(参见《五论通胀无牛市》),由此进一步打压了资源类股票的估值水平。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资源类公司的股票涨幅会超过资源本身。如果资源价格保持稳定,甚至略有下降,某个公司通过改进探勘技术找到更多的矿藏,或者通过提高冶炼技术改善成品率,或者通过加强公司治理节约经营管理费用,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会发现资源类公司的股价跑赢资源价格。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矢量性头寸决定了股价的原理。

有读者问:通货紧缩就会有牛市吗?我反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跌下去的股票又上涨了,是否可以推理出死了的人能够活过来呢?这个问题简直比“通胀将造成资产价格泡沫”更荒谬、更幼稚,是对金融学彻头彻尾的误解

,如同彻底否认了人的阶级性一样反对和错误。牛市的诞生需要几个必要条件,前面讲的劳动生产率的问题是一个基本条件,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有经济周期的影响。牛市的诞生需要的条件是物价稳定,企业业绩通过提高效率而逐步改善。如果我们刚刚结束通货膨胀而进入通货紧缩,就不符合这个条件,企业仍然在痛苦地调整之中,在重新塑造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在压价处理库存的阶段,其业绩必然下滑,无法满足牛市的条件。因此,通货紧缩的阶段我们未必能够见到牛市。

许多朋友曾经在5000点和我打赌,说如果股市调整到3000点,就请我喝酒,而我坚持认为5000点就是右肩。现在他们垂头丧气地向我表示祝贺,我却不好意思催促他们兑现承诺,因为我不能在朋友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了。

现在许多投资人纷纷希望政府“救市”。我倒是希望政府从另外一个角

只有我们把通货膨胀的预期打压下去了,把导致物价上涨的因素克服了,我

们才能引来辉煌的牛市,而下一波的上涨将更稳健,更扎实。在通货膨胀的

预期阴影下,我们对大蓝筹的估值中枢只能是进一步下降。如果市场对物价

上涨幅度的预期保持在8%,大蓝筹的估值就只能调整到12.5倍才能吸引投

资人接盘;现在市场普遍预期一季度CPI涨幅在8%,是造成这一轮惨烈下跌的根本原因。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到位,我们有理由相信二季度

的CPI数据将下跌,如果是5%的物价涨幅的话,估值就可以接受20倍市盈率,现在的大蓝筹的价位就可以稳定了;更有甚者,3%的通胀预期就可以接

受30倍以上的市盈率,也就将上证指数带回5000点以上。而那时候,技术分析派的人将纷纷“空翻多”。

我们的股市需要从根本上,制度上体现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政府打压通

货膨胀预期,防止经济过热的努力其实就是从根本上的救市措施,我们应该

耐心地观察这些措施的结果,而不是呼天抢地呼吁政府直接干预股市。与此

同时,我也呼吁上市公司,从提高效率入手,而不是从再融资扩大规模入手

来回报股民。因为再融资就是在不断地复制现有的经营模式,是外延发展,

我们现在需要上市公司苦练内功,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原材料上涨的情况下

,挖掘潜力来保持业绩增长。因此,跑赢CPI的努力就靠上市公司了,而不

是靠普通老百姓去投资基金和股票来实现的。

现在的多头主力希望政府直接出台政策救市是短期行为,不排除救市政

策出台之后,出现井喷行情,然后又是缓缓下跌。投资人应该支持政府打压

通货膨胀的努力,同时应该督促上市公司缩减对外投资规模,用改善公司治

理结果,强迫分红,和提高效率的办法来维持增长。因此,我认为政府打压

通货膨胀和上市公司内涵式优化发展是真正的救市方法。

我们分歧的由来和发展”。特此致谢。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七论通胀无牛市

[2008-4-2110:15:00|By:周洛华]

利用预测现金流贴现的方法来对股票估值,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由此出发所谈论的市盈率倍数问题,每股业绩及其复合增长率问题,当然也都是错误的。只有当我们能够利用客观数据描述出股票背后的柔性二叉树之后,才能知道市场对股票估值的客观判断。

上证指数将近3年前从998点开始起步以来,我和多头主力之间就一些重大问题始终存在分歧。我认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长期影响中国股市的长期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民币升值问题、股改问题、业绩增长问题等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核心分歧在于估值方法。

去年秋冬从六千多点开始的这一轮向下调整,与其说是下跌过多,不如说是前期上涨过猛之后诸多问题累积起来爆发的结果。而前期之所以上涨过猛,笔者以为,恰恰是因为市场上多头主力成功地宣传了他们的估值主张,并使很多投资人对此深信不疑。现在的下跌,套牢了大多数人,究其原因,毛病就在多头的股市估值理论体系即预测现金流贴现法上。它的致命缺陷是把股票当作债券来估值,它对未来的判断是主观的,而且股票价格与未来现金流也不存在线性关系。

看似已成主流的这种估值主张认为,中国股市始终具有估值优势,这种估值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沪深300指数的平均动态市盈率将近20倍左右,在符合国际估值的合理范围之内;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保持在年均30%左右,远超欧美同行业的水平;中国经济始终处于高速增长阶段;人民币持续

的股权分置问题已经解决,上述估值优势将长期发挥作用,从而确保中国股市长期处于牛市,“黄金十年”的判断就是基于这个理念而提出的。

这种估值主张的核心错误不在于对宏观形势的判断,不在于对微观企业盈利的研究,而在于对股票这项独特资产的定价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错误:利用预测现金流贴现的方法来对股票估值,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因而,从这个估值方法出发,他们所谈论的市盈率倍数问题,每股业绩及其复合增长率问题,也都是错误的。

投资人也许都熟悉华尔街一句名言:“在牛市的时候,什么估值模型都是正确的;在熊市的时候,什么估值模型都是错误的”,它讲的是我们在牛市中无论多么乐观都是对的,熊市中无论多么悲观也是正确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从本能出发,认为现金流贴现法是正确的,其实呢,这个方法的正确性完全取决于我们对未来业绩的主观判断。

最近,我和本栏的另一位作者田立先生合作发表了论文“波动率对冲法取代现金流贴现法”,其中的主要依据就是股票价格变动是随机漫步的过程,而与公司业绩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我们相信,任何时候我们只知道两个指标:股票的当前价格和市场对于未来股价波动范围的判断。前者直接从股市中可以观测到,后者需要从期权公式中逆向求出。这是两个完全由市场告诉我们的指标,因而是客观的。我们以此为依据,推测国外成熟的国债定价模型“柔性网状二叉树”可以用来为股票定价。而定价方式的不同,正是我同多头主力的根本分歧所在。

具体来看,根据柔性网状二叉树方法,树的原点就是股票当前的价格,然后我们去测定最近到期的一款权证的波动率,以此作为第一阶分叉树的上

扩散的二叉树的上下限。在此基础上,国外已经有两位学者先后用不同方法测定了这个二叉树中不同节点的位置,由此构成一个巨大的网状二叉树(测定网内各点位置的方法比较复杂,此处不一而述,其主要依据仍然是观测各款到期权证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一个相对完善的资本市场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描述出任何一项交易资产的柔性网状二叉树,其波动的幅度和开口的方向则随着时间而变化,因此视作柔性。这种变化本身我们无法预测。一旦描述出这样的网状二叉树,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比贴现预测现金流更客观的估值方法,而它适用于任何一项风险资产,无论是股票、房产还是国债。

先让我们来看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国债价格的表现。如果存在着通货膨胀加速的预期,国债价格就会变动得更剧烈,其收益率的柔性二叉树将扭曲向下并且开口更大。其结果就是:如果大家都认为投资对象的未来变动趋势向下,并且向下的范围更宽,就一定会立即抛出这项资产,该资产的价格应该下跌非常厉害。基于同样的原理,在通货膨胀时期,公司未来业绩将受到挤压,导致股票柔性二叉树将扭曲向下并且开口更大,其结果仍然是人们纷纷抛出未来看跌的股票。这就是通货膨胀时期,股市的估值将大幅度下降的根本原因。

此前,不管我们继续使用贴现现金流的方法还是估计市盈率倍数的方法,都会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而只有当我们能够利用客观数据描述出股票背后的柔性二叉树之后,才能知道市场对股票估值的客观判断。这就是我始终提倡的建立权证交易比创业板更重要的基本原因,没有权证交易,我们就无法描述柔性二叉树。当然,现在还不能肯定柔性网状二叉树一定能够完整而准确地刻画股票的定价机制,我现在只能说这是迄今为止所找到的替代“现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八论通胀无牛市

[2008-6-169:54:00|By:周洛华]

2006年6月,我在上海证券报上发表了“通胀无牛市”,首次提出了牛市要警惕通货膨胀的观点。2007年12月开始,发表了《再论通胀无牛市》,此后又相继推出了五篇相同题材的论述。这些论述渐渐使得“通胀无牛市”

这个论点从最初的无人关注变成了现在的广泛争论,我认为是一件大好事,因为争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揭示资本市场的规律。何况我作为一个“湖南蛮子”,从来就信奉“文打官司武打架”的人生哲学,不仅敢于应战,而且求

战欲很强,一旦交手就奉陪到底。

我认为,争论的核心问题并不是通货膨胀时期是否有牛市,而是有关估值的核心方法:股票究竟为什么会上涨。把通货膨胀简单地理解为过多发行货币,然后武断地认为过多的货币将推高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这是根本违背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错误观点。如果多发行货币就可以把股价炒高的话,我们实现现代化的途径就太简单了:我们应该欢迎更高的通货膨胀,这样就可以把股市炒高,使得国内的股票都得到很高的溢价,然后这些A股的上市公司就可以用换股合并的办法收购海外优质的上市公司。在这个美好的幻想下,中国石油只要稀释很少一部分股权就可以吸收合并埃克松美孚石油公司,美孚公司的股东将在合并之后成为A股的小非,当他们抛出中石油的股票时,就相当于发行了更多的货币,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推高A股的估值,使中石油能够用更廉价的方法收购英国石油公司。照此发展下去,我国很快就会实现强国之梦:用多发货币的办法,我们甚至可以买下全世界。这是多么荒谬的唯心主义者的逻辑!

宣传什么“跑不赢刘翔要跑赢CPI”,“通货膨胀时期更要对外投资”。通

货膨胀其实不是货币供应过多的问题,而是企业技术进步能力下降的问题。如果我们的企业能够开发出新的廉价的能源,我们还会有如此高的油价吗?还需要担心通货膨胀吗?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小非其实不是核心问题。大小非只是放大器,虽然放大了我们今天的跌幅,却并不能将股市从牛市转向熊市。

通胀是否提升某些行业的业绩而造成局部牛市?我认为,通货膨胀对股市的杀伤是普遍的,因为我们不能找到安全的品种,躲过大跌。如果可以买多煤炭,做空煤炭股,我们可以实现双倍的交易利润,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也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有阶段和程度的不同,由此出现了所谓的温和通胀有利于股市的论断。我们不能在左倾教条主义的冒险路线和右倾机会主义的投降路线之间做出一个“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选择,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左倾”和“右倾”的错误路线,两者都应该被坚决抛弃。通货膨胀和牛市

永远水火不相容。从通胀势头开始显露,我们就发现,沪深两市虽然指数在涨,但是估值水平却在下降。我暂且用市盈率来表现估值,那就是股指上升,而市盈率下降。还有人认为负利率就一定会引导储蓄资金推高股市。在这个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已经有股民前赴后继地入场,连续亏损之后,他们发现物价继续在涨而股票普遍在跌,等于吃了两遍耳光。

我在“五论通胀无牛市”中提出,我们必须要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把科技进步作为牛市的核心主题。现在看来,那些新能源概念的股票不仅没有深度调整,有的还创出了历史新高;那些通讯类的股票,也紧随其后,丝毫不见有熊市的迹象。通货膨胀是我们现有的经济运行模式

的经营模式和技术水平都无法应对高价石油的挑战,导致沪深股市的深幅下调。我在本栏多次撰文指出,通货膨胀不会一蹴而就地推高全部的资产价格,不要说股票,就连房产也将受到影响。我们只有指望政府运用多种手段把通货膨胀势头压下去,才能迎来大牛市。政府“救市”的最好途径就是遏制住通货膨胀,此后,我又在“我们靠什么遏制通胀势头?”一文中提出,政府遏制通胀最好的办法就是压缩政府开支。

通胀无牛市的基础,其实是唯物主义的金融观,我相信价值只能由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而不能由多发行货币来创造。货币发行过多实际上给企业一个错误的激励,使得他们更愿意捂住手里的资源或者产品,通过炒作这些原材料反而能够比他们踏踏实实干企业获得更高利润。因此,通货膨胀如果是由过多货币发行而引起的,就错误地激励了企业,不去从事价值创造工作,从而毁灭了牛市的根本。

我现在不怨天,不尤人,更坚定了毕生做一个只信奉唯物主义的金融工作者的信念。我对此还要做更多的调研和思考,将伴着此轮经济周期将通胀无牛市系列探讨继续下去,希望能听到、读到更多的不同意见。此刻,我唯一的遗憾是,如果中国股市不曾受那些错误认识的干扰,或许今天已经前进了很远。

原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92229510.html,/viewthread.php?tid=3878107

九论通胀无牛市

我本来已经退出了书卷的江湖,无奈朋友们还一直惦记着我,时常来问我有关股市的看法。他们常常提起当年九论“通胀无牛市”的话题,说到现在通胀之势已矢在弦上,未来股市如何堪忧。我也知道,他们关心的并不是我,而是他们手里的股票。其实现在我和朋友一起从事零售业方面的推广工

高层的决策者们。

没有干过小商贩的时候,不知道零售业有多么艰苦,也不了解基层政府的工作作风有多么硬朗。我想我们大多数在报纸上出没的人,可能永远也无法理解中央政府的决策者们的困局。今年是农历虎年,我看中国的货币政策有骑虎难下之忧。因此我建议,那些曾经和我一样在媒体上大声呼吁政策建议的人,不妨仔细反思一下这样的现实问题:我们大多数人对国家民族的最大贡献,不是“多建言”,而是“少添乱”。

还在2008年底,我就说这次危机是“Y”字型危机,危机来的时候,我们感觉下降很快,自由落体,等危机过去我们又会很快返回。现在看起来,我这个判断是对的。我还说过,有铸币权的国家不可能在资产负债表右栏发生危机,看着道指返回1万点,我感觉我又对了一次。

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最佳估值模型、最佳交易策略和最佳货币政策了。真的,我们所掌握的始终是那些还没有被证明为错误的东西而已,事先不可能知道哪个选择是最佳的。所以,我们也不知道是否应该退出刺激政策,等到看明白过去几个季度的经济数据之后,再做筹谋,恐怕通货膨胀已成席卷之势了。

看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了人们什么样的激励机制吧:你不必通过压低价格,通过痛苦的价格战来保住市场份额了,你依然可以以“有限出资责任”的方法获得与你目前的风险收益处境不相匹配的大量资金,这无形中就鼓励了你去从事更大规模的投机。我是一个拙劣的学者,粗笨的商贩,我面临这样一个选项:我的工厂在金融危机中岌岌可危,照此发展下去,可能难以保全了。突然,政府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现在有机会可以借款去投资,如果赚了,扣除本息都是我的回报,如果亏了,我仍然失去了我的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

通货膨胀与房价的关系 通货膨胀,一个在2008年被人们越来越多提起的词。我们先来了解下通货膨胀,它是指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经济运行所需的货币数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价格水平全面、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膨胀率是货币超发部分与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之比,用以反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程度,那么与住房价格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自1999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得到持续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房价持续地上涨,增幅远远高于一般商品价格,引发了民众对泡沫经济的种种猜想。尤其在目前通涨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房价上涨也变得越发敏感。很多人认为,房价的飙升对经济的通货膨胀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为什么人们会有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在2004年至2006年,内地各大城市住房价格猛涨的时候,通货膨胀并没有很明显地表现出来。而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目前我国衡量通货膨胀的统计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对居住类消费的计算权重较低,大概在13%左右,并且没有计入商品房销售价格,只是计入房租价格。二是CPI对食品类消费的权重较高,大约在33%左右,而房价对食品类商品价格的影响有着滞后效应。 住房价格的飙升到底对我国的通货膨胀有什么影响,可以说,住房价格是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主要诱因之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的是由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食品类商品的价格为什么在2007年大面积的上涨呢,主要原因两个,一是受国际市场食品类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属于输入型通货膨胀;二是受到房价飙升的影响,受到商品比价复归特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为什么房价的飙升带来了中国通货膨胀的形成。 了解一下什么是比价复归。所谓比价复归就是具有比价关系的不同商品的价格先后发生同方向、同幅度的变化,使比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复原。各种商品之间的价值比例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但由于商品价格偏离价值的程度不同,比价复归所引发的结果也不相同。比价复归大致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力量主导下的比价复归,比如,由国家定价的商品,政府一般要根据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供求关系来确定比价。一种是市场力量主导的比价复归,这是一种隐性的但非常强大的力量。各种商品的价值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商品比价关系的基础,因为商品的价格背离其价值的幅度是有一定客观限度的。 因为通货膨胀与房地产价格之间关系较复杂,难以直接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正如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个货币问题,房地产价格波动可以说也是一种货币现象。根据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应量及通货膨胀等经济数据,运用经济计量方法找出房地产价格的货币影响因素(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量探讨房地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二者之间关系,从而进行一些判断并为宏观经济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一、货币供应量的概念、指标及影响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现阶段我国的货币供应框架体系中,货币供应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M0 = 流通中现金M1(狭义货币)= M0 + 非金融性 公司的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 M1 + 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通常所说的货币供应量,主要是指M2。 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应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 二、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研究 从货币分析法的一个公式:Md= P L ( R ,Y )我们可以得出,货币总需求 (M)与价格(P)、利率(R)和产出水平(国民收入-Y)有关。在利率 (R)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保持物价的稳定就要保证货币的供给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

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阐述分析

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阐述分析 一货币与通货膨胀概述 货币 吃饭需要购买食材,出门需要乘坐交通工具;上学就要交钱,工作是为了挣钱;卖方说能不能出价再高点啊! 利润实在是薄。买方说能不能再便宜点啊!挣钱确实不容易;凡此种种,都在有力地证明着我们的生活已经片刻离不开钱了。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同货币打交道,同时也会接触到许许多多与货币相关的食物现象和问题。无数人为它倾注大量心血,无数人为它困惑不解。让我们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了解最真实的它。 (1)货币的产生 从原始社会发展到现在,生产力早已发生了质的飞跃。我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通过劳动得到的收获仅仅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逐渐地,有了些许剩余,各个部落生产的产品除了满足本身的消费需求外,还有多余的拿去交换。这种交换只是个别的,带有偶然性质,因此我们把这个能体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成为简单地价值形式。后来,随着剩余产品的增加,简单的价值形式不能适应较多的商品交换的需要,于是出现了扩大的价值形式。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的价值已经不再是偶然的表现在某一商品上,而是经常性的表现在某一系列商品上。这种扩大的价值形式也是有缺点的,例如作为等价物的商品的链条可以无限延伸,一种商品的表现价值也不统一,有时位于等价物地位不同的商品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关系,由于这些缺点的存在,价值形式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很自然地,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体现,一般价值形式就出现了任何一个商品只要与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成功进行交换,该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转化为价值。它实际上起着货币的作用,只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并不没有固定在一种商品上。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进一步扩大,从众多的一般等价物中分离出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这种特殊商品就是货币。 (2)货币的本质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增长、通胀之间的关系

中国经济增长与货币供给增长、通货膨胀率之间的数量关系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GDP总额逐年攀升,且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与此同时,中国的货币供给增长率甚至远高于GDP增长率,在某种影响下,通货膨胀率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古典的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我们试图去理解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和通胀之间的关系。货币供给增长使GDP得到相当规模的扩大,而货币供给的增长直接决定了通胀率。那么,就中国近些年的经济数据分析而言,我们可以找出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增长、通胀这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为何这三者会有如此的数量关系,并就此分析当前中国货币政策和通胀问题调控,预期中国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推测中国宏观经济局面的未来局面。 关键词:GDP 、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率、货币数量理论、物价水平、CPI 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通货膨胀本身就是有内在联系的三个宏观经济变量,甚至于其内在的链式反应在现阶段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显得更加错综复杂。但就整体规律而言,经济增长是由众多资本因素决定的,是笼统的经济形势。它表现出更高的物价水平,而通货膨胀研究的对象就是物价水平相对于前阶段的增长程度。而在能被接受的经济理论中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决定通胀程度。考虑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总量增长之间的关系时,这里或许存在一些矛盾。一方面,我们说,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是GDP,而GDP的决定因素用支出方向来计算是C+I+G+NX,并不包括货币供给的影响。但是,从另一方面而言,每一个宏观经济要素总有联系和影响。货币供给通过政府和市场中分别存在的货币量对比,影响市场中所流通的货币量,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是中国近三十年来的大趋势,而且中国在下这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不断增长的通胀压力也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通胀的消极影响变得更加明显。 要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程度,GDP是最先考虑的经济变量。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对一国商品和劳务总量的统计。而通胀则表明物价水平的变动。下图显示的是1979年改革开放初始直至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每年的GDP和通胀率的折线统计图。

货币供给的增加一定会导致更高水平的通货膨胀吗

货币供给的增加一定会导致更高水平的通货膨胀吗 货币供给的增加一定会导致更高水平的通货膨胀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现在大家都有一 个共识,那就是过度的货币供给发行会导致通货膨胀,也有经济学家说过,任何通货膨胀的本质都是货币问题,但是在我们的现实中好像货币供给的增加也不一定会带来更高水平的通货膨胀。 下图是过去20年中国货币(M2)供应增速,在2009年是过去20年最高点,当年的增速 高达28.5%,到了2010年也高达19.7%,而2005年到2008年平均来看,M2的增速也在17%左右。但是到了2017年之后,M2的增速降低到8%左右。按理来说,2009年货币供给速度最高,那么当年的通货膨胀率也应该是最高的,最起码是最高的之一。 但是实际情况却令人大跌眼镜,下图是过去20年中国CPI(即通货膨胀率),最高的一年 是2008年,高达5.9%,2007年也有4.8%,是第三高的一年,第二高的一年是2011年,为 5.4%。2009年的CPI是-0.7%,这是过去20年里第二低的一年。 2009年的货币发行增速是过去20年最高的一年,而且是远远高出其他年份,但是2009年 的CPI指数却是20年来第二低的一年,如此之大的反差让人很费解。另外就是2017年以来 M2的增速是明显要低于之前的年份的,但是CPI数据却呈现出走高的趋势。这个两个现象都 说明了货币供应和CPI之间存在非常不对称的问题。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2009年,我们大概是很容易知道,当年的房价上涨是非常厉害的,当年全国新房平均价格上涨幅度高达30%,而2009年的GDP增速也不过是9.4%,这个增速甚至还不如2008年的9.7%,2008年是次贷危机,这是号称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国GDP增速在2007年高达14.2%。到2008年几乎降低了三分之一。要不是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那么降低的幅度会更大。 为什么2009年M2大幅增长28.5%,但是CPI反而负增长0.7%,GDP增速也出现了增长放缓,那么这些钱去了哪里?其实上文已经说了,2009年全国的房价平均上涨30%,可谓是20年来最大的当年涨幅,这个涨幅也直接刺激了2010年房地产市场的“国十条”出台,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严厉的调控,以遏制房价的快速上涨。 我们知道M2虽然会引发通货膨胀,但是我们的CPI只是包括了一般的消费商品,但是并没有包括资产,这些资产主要是两样,一个是股市,一个是房地产市场,而我们国家的股市一直上牛短熊长,并没有出现长期牛市,所以是无法稳定承载货币的,但是我们的房地产市场是可以的,我们的房地产市场20年来是一个牛市,而作为对照,美国的股市是长牛的,尤其是2008年以来出现了史上最长的股市牛市。

【教学重难点解读】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

【教学重难点解读】货币职能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标: 1.理解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基本概念。掌握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 2.能够运用货币职能的基本知识认识现实生活中与货币有关的事实。能够运用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基本理论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并能对国家为抑制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而采取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3.进一步熟悉和领会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掌握辨证看问题的分析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金钱观,正确理解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教学难点: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大经济现象的表现、实质、危害以及国家采取的相应对策。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商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提问;什么是商品?最初的商品交换与现代的商品交换有什么区别?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与商品的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现代的商品交换是以货币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要了解这两个公式的关系,就要学习货币理论。弄清楚货币产生与商品交换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那么,商品交换历经了哪些阶段呢。 1、从历史上看,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的产生晚的多. 货币的产生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也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形式(即物物交换形式) 1只羊=2把斧 1只羊=15千克大米 1头猪=1两黄金 1千克盐=0.3千克木耳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本文采用2000年1月到2015年10月的月度数据,计量经济分析方法,研究货币政策中的货币供应量和公开市场业务中的股票市场对我国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波动影响,并且前者作用较强,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起作用逐渐减弱。 标签: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V AR模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地步,我国已经是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系,由于我们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政府对市场进行调控时做出的政策还不能准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从根本上了解,各政策的影响,就可以准确把握经济的宏观调控。 王凯和庞震(2008)的研究弗里德曼假说在我国是成立的,通货膨胀不确定性的增加将会减缓我国的经济增长。这都说明货币供给将一定程度影响通货膨胀。程彦斌,唐诗磊,李杜(2009)表明货币供给量对我国的通货膨胀影响并不显著,并且不能预测通货膨胀。对于这些文献,各有各自的观点,对于不同的观点看法,首先各研究者使用的数据不同,起始时间不同、各项数据的频率不同,年度数据、季度数据和月度数据这在根本上就可能存在差异。其次选取的模型方法有所不同,文献常用的模型为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等,不同的模型对数据的要求也是有所不同,因此可能有不同的结果。还有就是研究者中处理该項变量,还加入了其他的变量,因此受到影响,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大多数文献是通过样本来进行估计各项指标的直接关系没有进行对比。现实生活中经济形式是十分复杂的,也就是不能直接进行简单变量关系的确定,只是单一研究变量的关系,忽视变量之间互相影响,变量的传导机制。因此在研究中需要的是将现实中的因素加入其中,结合现实进行检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本文采用的是V AR模型研究在现阶段我国在面对通货膨胀及物价发生变化时,所应采用的政策,首先,在经济学中,国家稳定经济的手段主要有,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但是当调控通货膨胀时,一般不会采用财政政策,这是因为财政政策,是一种长时间调节的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产生效果,所以一般很少变动,在西方国家中,有着成熟市场经济体系,所以一般采用的是公开市场业务,进行经济的调控。但是在我国就不能直接来进行使用,首先我国的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具体采用哪种政策,本文根据近年来的各项指标变化,将做出具体分析给出一定的建议。 本文主要应用向量自回归(V AR)模型来对问题进行研究的。V AR模型是由希姆斯(sims)在1980年提出来的,模型采用多方程联立,利用模型中的所有内生变量对它们的若干滞后项进行回归,最后估计全部的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一般根据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的准则确定模型的滞后项。在使用V AR 模型可以不必对模型中变量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做出假定,避免了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项函数的建模问题。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习题精编详解(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判断题 1.由实际可变因素带来的货币变化的不相关性被称为货币中性,大多数经济学家认同货币中性的观点,将其作为一种对长期而不是短期的经济的好的描述。()【答案】T 【解析】货币中性是指货币对实际变量的无关性。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同,在长期内,货币是中性的。 2.古典理论使我们可以不用涉及货币供给而研究实际变量的决定。() 【答案】T 【解析】古典二分法的产生是因为在古典经济理论中,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际变量,货币是中性的,因此可以不用涉及货币供给而研究实际变量的决定。 3.货币可以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这是货币交换媒介职能的表现。()【答案】F 【解析】货币可以将现在的购买力变成未来的购买力,这是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表现。 4.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如果高于预期的通货膨胀,那么债权人会受益而债务人受损。() 【答案】F 【解析】本题所述条件相当于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高于实际的通货膨胀,则债权人受损而债务人收益,因为偿还的价值比双方预期的低,也就是比实际应该支付的低。 5.如果通货膨胀被完全的预期到了,那么通货膨胀将是没有成本的。() 【答案】F 【解析】预期的通货膨胀的成本包括:①由通货膨胀税产生的人们持有的货币量的扭曲; ②因高通货膨胀引起企业更经常地改变它们的价格,从而产生菜单成本;③面临菜单成本的企业不会频繁改变价格,导致资源配置上的无效率;④税法的许多条款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效应;⑤通货膨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方便。 6.当期物价水平不仅受当期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而且还与未来货币供给量预期相关。() 【答案】T 【解析】如果预期未来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则现期的物品将会升值(贬值),相

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

七彩杂货店 --项目书 姓名:吴金乐 学号:20080332 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学院:贸易与行政学院 指导老师:吴永球 完成日期:2011.06.14 摘要: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运用spss工具模对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得出的结论: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稳定关系,货币供给量变动是引起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借此分析2008-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率成因和相对于回归方程计算的膨胀率偏低

的原因。 关键词:金融危机;货币供给量;通货膨胀;回归方程 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国政府于2008年10月开始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广义货币供给量急剧增加,从而引发了学术界对未来通货膨胀风险的疑虑。依据货币数量理论和弗里德曼对美国货币发展史的研究成果,货币供给量增长是决定通货膨胀的根本因素,较长时期内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成正向变动关系[1]。本文拟采用VAR模型就中国货币供给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及其有效影响时期进行实证分析,以预测中国急剧增加的货币供给量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程度。 自从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由于担心美国的次贷危机会向我国蔓延,导致我国的经济增长放缓,再加上我国政府在历次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次次贷危机一发生,我国中央政府马上开始猛吃药,中央政府立刻出台8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并且要求各级地方政府相的配套20万亿。当然,这些举措的效果也是相当的明显,在美国等的一些国家经济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经济却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以2008年我国经济增长率为9.6%。本来我国可以通过经济的适度放缓来挤掉我国的房地产泡沫,使经济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但由于这一轮的刺激经济的措施却会使房地产的泡沫越来越大。同时,这28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副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特别是向市场中投放了这么大的货币,今后的高通货膨胀率是不可避免的。真实情况也是这样,从2009年开始,流动性过剩开始显现出来,豆你玩,姜你军、蒜你狠等现象陆续出现,这是典型的由于流动性过剩导致大量的货币寻求出路,致使大量的农产品的价格飙升,股市繁荣也是一个人真实的写照,2009年我国股市经历了罕见的牛市,也就是股市起到了分流相当大的流动性的作用,使得通胀率出现的时间有所延迟,并且也起到了使膨胀率降低的作用。中央银行抗通货膨胀率的任务也很艰巨,尽管从2009年以来,陆续出台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提高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和提高利率来收缩流动性,以此来抑制高的通货膨胀率,但实际效果不是很理想,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过多的外汇储备和我国实行的固定结汇制,2009年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了惊人的,尽管我国央行一边在紧缩银根,但由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和我国的固定结汇制使得央行又在大量的向市场上投放货币,这必须让高通货膨胀率来为此买单。 一、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假设与模型建立 伟大的经济学家、货币主义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弗里德曼曾说过通货膨胀永远只是一种货币现象,虽然这是一种套套逻辑,但他一针见血的指出通货膨胀的本质:正是央行发行货币过多,导致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使得一般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持续和普遍的上涨。本文为了解释我国此次通货膨胀率与货币供应量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我收集了1991-2010年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和我国央行在此期间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数据,如表一所示。为了分析简化,我假设通货膨胀率用CPI指数来代表,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用狭义口径M1的增长率代替。我假设用Y(单位:百分比)表示通货膨胀率,X(单位:百分比)表示M1的增长率。 设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yi = β0 + β1 +εi , I = 1,2,…,20 εi ~N(0, δ2 ), I = 1,2, …,20 ε1, ε2, …, ε20相互独立 如图表二散点图所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 6版)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货币数量论(quantity theory of money)(西北大学2008研) 答:货币数量论是关于货币数量与物价水平关系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货币理论。这种理论最早

由16世纪法国经济学家波丹提出,现在继承这一传统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这一理论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和物价水平都由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价值与货币数量成反比例变动,物价水平与货币数量同方向变动。这就是说,货币数量越多,货币的价值越低,而物价水平越高;反之,货币数量越少,货币的价值越高,而物价水平越低。货币数量论还提供了一种对物价水平变动的解释,即认为一个经济体系的物价水平与其货币供应量成正比例变动。货币数量论以费雪交易方程式为依据,只考虑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而未考虑货币作为价值贮藏的作用。 2.名义变量与真实变量(nominal variables & real variables) 答:真实变量是用实物单位衡量的变量,例如数量和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变量是用货币表示的变量,例如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并且认为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真实变量。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课后习题详解(第4章 货币与通货膨胀)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通货膨胀(inflation) 答: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持续显著地上涨。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②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③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可以分为预期型通货膨胀和非预期型通货膨胀。 2.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 答:恶性通货膨胀又称“超速通货膨胀”,指物价总水平以极高的、完全失去控制的速率持续上升的现象。有学者认为,物价总水平每月以50%以上的速率持续上升,为恶性通货膨胀。恶性通货膨胀较为少见,它往往发生在战争期间或战后初期。20世纪30年代的德国和20世纪40年代末的中国都曾出现这种物价上涨率数以亿计的急剧通货膨胀。 引起恶性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为货币供给过度增长。当中央银行以足够快的速度发行货币时就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引起恶性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往往是政府大量的财政赤字。当政府有很大的预算赤字而又无法通过征税或发行债券来弥补赤字时,就会通过发行货币来弥补赤字。发行过多货币就会导致物价高速上涨,从而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3.货币(money)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具有流动性,它是财富的一种类型,但并不是指所有的财富。货币的类型分为法定货币和商品货币。 货币具有三种职能: (1)价值储藏手段:是指货币暂时离开流通领域,被人们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储存起来的职能。 (2)计价单位:是指货币提供可以表示物价和记录债务的单位的职能。 (3)交换媒介:是指用货币可以购买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职能。

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

货币供给量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考察1994年第一季度~2004年第四季度期间中国的货币供给量增长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层次货币供给量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存在协整关系,M2的增长率对通货膨胀率的解释能力最强。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货币现象,货币政策仍具有最终影响价格水平的能力. 通货膨胀是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指出货币在长期是中性的,其扩张率将全部转化为通货膨胀率,也就是说货币供给增长是通货膨胀波动的主要根源。 有关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央行1994年10月27日明确了Mi (i=0,1,2,3)的统计范围。 M0=流通中的现金(货币供应量统计机构之外的现金发行) M1=M0+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和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图1、图2和图3给出了样本期内通货膨胀率与M0、M1、M2的季度同比增长率的变化路径。

图1通货膨胀率与M0增长率 Figure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flation Rate and M0 Gr owth Rate

图2通货膨胀率与M1增长率 Figure2 The Relation ship between Inflation Rate and M1 Growth Rate

浅析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的联动关系

浅析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的联动关系 内容摘要:近年来,我国货币供应量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引发国内外各界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关注与担忧。本文通过对我国1990-2010年货币供应量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期的物价水平和前一期GDP 的增长率呈正相关,当期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下一期物价水平的上升,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因此,货币当局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应控制物价上涨的幅度,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关键词: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货币供应量 引言 “通货膨胀”是中国目前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之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不免带来了通货膨胀的困扰。虽然央行频繁调动存款准备金率冻结回笼上千亿的人民币,减少商业银行的可用资金,调节货币供给量,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但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目前通货膨胀的形式仍然不容乐观,通货膨胀率持续保持在高位运行。货币供给量的控制又直接影响着一国经济能否平稳运行,为了厘清我国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货币供应量的互动关系,且考虑到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引入了1990-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综述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价格变动与经济增长和货币供应有密切的关联。在传统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纯粹货币扰动在短期和长期都对总收入有重要影响,他们认为货币流通速度v是不稳定的,存在从货币供应量M—利率r—投资I—总收入Y的作用机制。20 世纪中叶,弗里德曼提出了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总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超过实际需求量而造成的,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主要是减少货币的供应量。McCarrdless 和Weber考察了100多个国家,得出通货膨胀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具有非常强的相关关系,并且从长期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将最终导致相同程度通货膨胀的上涨。国内学者贵斌威、甄苓通过构建一个内生增长的CIA模型,发现当货币供给速度变大时,经济增长率会因此降低,通货膨胀将升高。张奇通过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EMC模型分析,说明货币供应量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理论依据以及指标选择 (一)理论依据 将交易方程:MV=Py的变量动态化,并取自然对数有lnP+lny=lnM+lnV,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影响分析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工程论文 我国货币供应量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孙静SUN Jing;张静ZHANG Jing;孙芊晓SUN Qian-xiao;卞思然BIAN Si-ran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2)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Technology University,Beijing 100192,China)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近年来货币供给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然后选取近2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Abstract: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nging trend of money supply and consumer price index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then builds a regression model by choosing the statistics of nearly 20 years, empirically tes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 price index and money supply,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proposal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关键词: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 Key words: monetary policy;money supply;inflation 中图分类号:F8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6-0012-02 0 引言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章节题库-第19章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圣才出品】

第19章 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一、概念题 1.谨慎动机 答:谨慎动机也称预防动机,是指为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根据谨慎动机持有货币,对个人来说是应付失业、患病等意料不到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说,其目的在于预防不时之需,或者准备用于事前没有料到的进货机会。这种支出都是突发的,不确定的。 2.鲍莫尔-托宾模型(Baumol Tobin model) 答:鲍莫尔-托宾模型是鲍莫尔与托宾在戴维·罗默货币债券并存假设的基础上,建立起的一个交叠替代模型,用于说明消费和储蓄的选择、货币需求和货币增长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该模型假定个人以货币和债券两种方式保存财富,持有货币的实际收益率是通货膨胀率的相反数,即通货紧缩率,持有债券的实际收益率是债券利率。个人付出一定的费用后,随时可将债券兑换成货币,并决定持有债券和货币的结构。该模型认为,用于交换的货币需求对消费和储蓄决策的影响依赖于债券倒手之间的时间间隔和寿命之比。在个人财富和债券最优倒手时间间隔既定时,总消费是实际利率的递增函数,是通货膨胀率的递减函数。货币需求总量则是寿命、个人财富总量、通货膨胀、利率和时间间隔的函数。当货币收益率与债券等其他资产收益率相同时的货币增长率是最优的货币增长率。 3.实际余额效应(real balance effect) 答:实际余额效应是关于价格总水平的降低导致消费和投资两者都增加的理论。实际

余额效应是以色列经济学家帕廷金把庇古效应与凯恩斯效应结合起来提出的。它既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商品市场的影响,也考虑到了价格水平变动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在揭示这些影响时遵循的是这样的思路:①个人在处理持有的货币余额与在货物和服务上的消费的关系时,具有一种理想的模式;②价格水平下降,持有的货币实际价值上升;③一定数量的货币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增加了;④原来的理想模式被打破,且个人的流动资产有多余了;⑤一部分增加的流动资产被用来购买货物和服务,消费增加;⑥一部分流动资产被借出去,这使货币市场上的资金供应增加,利率降低;⑦利率降低,引起投资增加。这样,实际余额效应既增加了消费,也增加了投资。 4.现金交易数量说 答: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是现金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他曾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M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对M=PT/V,费雪认为其中V和T在长期内都不受M变动的影响,V由制度因素决定,而T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所以费雪的结论是: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5.投机性需求 答:投机性需求是指人们为了在未来某一适当的时机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一部分货币。凯恩斯假定人们可以以两种形式来持有财富:货币和债券,人们在货币和债券之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资产分别能给人带来的预期报酬。 根据凯恩斯的观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变化。因为,当利率较高时,持有债券的利率收入较大;同时,当利率较高时,在未来时期内下降的可能性也较大,所以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第30章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一、判断题 1、货币增长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不会影响商品相对价格。() 3、未预期到的高通货膨胀将降低债权人的收益。() 4、商品的相对价格是真实变量。() 5、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二、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通货膨胀的成本() A、实际购买力下降 B、菜单成本 C、相对价格扭曲 D、借款成本减少 2、若某经济体的货币供给为100亿美元,名义GDP为800亿美元,真实GDP 为400亿美元,则货币流通速度是() A、2 B、4 C、6 D、8 3、上题中,假设货币流通速度保持不变,每年真实GDP增速为5%,若要保持物价水平不变,明年货币供给应为() A、100亿美元 B、105亿美元 C、110亿美元 D、115亿美元 4、假设人们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为4%,而实际通货膨胀水平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债务人支付的债务成本上升了 B、政府将获得2%的通货膨胀的收益 C、签订劳务合同第二年的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 D、资本收益的税负减轻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使债务人支付更高的利率,因此使债权人受益 B、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产生成本 C、信用卡的普及可能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D、预期到的通货膨胀不会产生成本 三、计算和问答 1、请列出并说明通货膨胀会产生哪些成本。

2、假设政府对储蓄所得的利息征收25%的税率,当前名义利率是5%,通货膨胀率是3%,那么储户的税前真实利率是多少?税后真实利率是多少? 答案: 一、错、错、对、对、对 二、A、D、B、C、C 三、 1、(1)、减少货币持有量的皮鞋成本。在近年来只有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美国的皮鞋成本较少。(2)、调整价格的菜单成本。(3)、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与资源配置失误,因为市场经济依靠相对价格来配置稀缺资源。当通货膨胀扭曲了相对价格时,消费者的决策也被扭曲了,市场就不能把资源配置到其最好的用处中。(4)、通货膨胀引起的税收扭曲。通货膨胀倾向于增加了储蓄所赚到的收入的税收负担,因而在有通货膨胀的经济中,储蓄的吸引力就比价格稳定的经济中要小得多。(5)、引起了混乱与不方便。通货膨胀使投资者不能区分成功与不成功的企业,这又抑制了金融市场在把经济中的储蓄配置到不同投资中的作用。(6)、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的特殊成本:任意的财富再分配。未预期的通货膨胀以一种既与才能无关又与需要无关的方式在人们中重新分配财富。通货膨胀会是财富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重新分配。 2、税前真实利率是2%,税后真实利率是0.75%。

试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GDP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间关系

试分析中国货币供应量、GDP增长与通货膨胀三者间关系 ——基于古典货币数量论 摘要: 古典数量货币论认为,一国价格水平受一国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一国的通货膨胀也和货币供应量息息相关。文章在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费雪方程式这一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近十年来货币供给量、GDP、CPI变化情况来具体分析近些年来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变化率与物价指数变化率、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率之和的关系并检验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否和货币供给量有关。 关键字:费雪方程式,货币供给量,GDP,CPI,通货膨胀 1.古典货币数量论 “古典”宏观经济学是现代西方学者从马歇尔、庇古等人的著作中概括出来的,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关于就业和产出决定的古典理论、古典资本市场及货币数量论。本文主要基于古典货币数量论来分析中国近十年来货币发行量、通货膨胀及物价水平三者间的关系,因此,这里重点介绍下古典货币数量论的相关内容。 1.1含义 陈乐一【1】(2000)认为货币数量论在“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它有多种表示形式,其中极具影响的数量论有两种:费雪( Irving Fisher)的交易方程式( The Equation of Exchange)和马歇尔、庇古的“剑桥现金—余额分析法”(Cambridge Cash - balance App roach)。 王文杰【2】(2010)说到,古典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观点是:(1)认为货币的功能只是媒介;(2)假定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水平,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产量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可视为常数;(3)认为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变动也就是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引起物价的同比例上涨,达到通货膨胀的境地;(4)认为货币政策应是控制货币量的增长物价和币值。 1.2费雪方程式 古典货币数量论有两种主要流派,一为费雪方程式,又称作交易方程式;二为剑桥方程式,又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本文的分析主要建立在费雪方程式的基础之上。 20世纪初,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了交易方程式,这一方程式为: MV=PT 后又写做MV=Py (其中M表示货币的数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P指物价水平;T指交易的次数或各类商品的交易总量,y表示一国实际的国民收入)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6篇 货币理论【圣才出品】

第6篇货币理论 第19章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19.1 复习笔记 1.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在总收入规模既定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该货币需求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1)货币流通速度和交易方程式 ①货币流通速度 费雪考察货币总量M(货币供给)与经济体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P×Y(总支出P×Y也称为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或名义GDP)之间的联系,其中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总产出(收入)。M和P×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表示,即货币周转率,也就是1年当中,1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流通速度V可以更精确地定义为总支出P×Y除以货币数量M:V=(P×Y)/M。 ②交易方程式 上述公式两边同时乘以M,就可以得到交易方程式:M×V=P×Y。 该公式表明:货币数量乘以在给定年份中货币被使用的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但是交易方程式仅仅是一个恒等式,它没有说明当货币供给M变动时,名义收入(P×Y)是否会同向变动:M的增加可能由V的下降所抵消。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经济中影响个体交易方式的制度决定的。假如人们使用赊

购账户和信用卡来进行交易,那么在购买时通常较少地使用货币,则流通速度上升。相反,如果购买时用现金或支票支付更加方便(两者都是货币),则流通速度会下降。费雪认为,由于经济体中的制度和技术特征只有在较长时间里才会对流通速度产生影响,所以正常情况下,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 ③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货币数量论说明了在名义总支出数量既定前提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实际上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交易方程式被改写成:M=PY/V。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M d)。此外,由于货币数量论假定流通速度为常量,我们用常数k代表1/V,将1/V和M分别替换为k和M d,可以将方程式改写成:M d=kPY。公式说明:因为k为常量,所以由既定水平的名义收入PY所支持的交易规模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量M d。因此,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2)从交易方程式到货币数量论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相当稳定,因此V=V_,从而将交易方程式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该理论认为,名义收入(支出)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M的变动:P×Y=M×V_。 上面的货币数量论公式说明,当货币数量M翻番时,M×V_也翻番,从而名义收入的价值P×Y也一定翻番。 (3)数量论与物价水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所以在正常年份整个经济体生产出来的总产出Y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故在短期内也可以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Y相当稳定。可以用一个固定值Y_来代替。因此,货币数量论表明,由于V_和Y_都是常量,所以在短期内如果M翻番,P也必须翻番。古典经济学家借助货币数量论来解释物价水平的变动:货币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