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选修(3-1)《电容器与电容》word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1)《电容器与电容》word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1)《电容器与电容》word说课稿
人教版选修(3-1)《电容器与电容》word说课稿

《电容器和电容》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贡丽萍,来自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七节《电容器和电容》,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我将这一环节分为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三个部分。首先说一下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电容器和电容》位于静电场这章的第七节,是本章的重点。本节介绍了电容器这一重要电学元件,电容器是三大无源电子元件之一,是学习振荡电路的基础。本节不仅巩固了电势差这一知识点,而且为下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提供知识背景,在教材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下面说一下教学目标,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目标:意在使学生感受“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归纳分析,掌握知识技能,并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在教学重点难点方面,我将教学重点设计为1、电容概念的理解、2、电容器带电量Q与电势差U之间的定量关系。因为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与传统接受式教学相对应的方式,旨在强化学生的体验,懂得知识形成的过程和获取的方法,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最终理解核心知识。

我将教学难点设计为对于1、电容物理意义的理解、2、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因为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际探究的能力有待提高,对知识的整合归纳分析技巧又欠缺,所以有

一定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静电场已有一定的认识,且具备了电荷量和电视差等知识基础,但在空间想象、问题本质的分析等方面还较为薄弱。在认知能力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见到电容器的,但学生对电容器的功能和相关性质是很陌生,学生对电容器电量和电压的关系不太清楚,很难理解电容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鉴于上述学情,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实验法、讲授法、类比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探究式教学逐层突破重点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过程:

1建立概念实验演示

物理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为了避免灌输式教学,我首先创设情境,展示拆开的家用电器线路板图片,加深学生对电容器的认识。通过两个实验简单介绍电容器的作用。一个是用电池给电容器充电,用没装电池的钟证明电容器确实带电。另一个是用感应起电机给自制莱顿瓶带电,让学生感受电容器确实带电。这两个实验器材制作简单,不仅可以引发学生兴趣,便于介绍电容器储存电荷这一知识点,而且可以简单演示电容器充放电的过程,为后来学习电容器充放电特点奠定基础。由简入难,从简单的平行板电容器着手,介绍电容器的构造,自制莱顿瓶为进一步介绍电容器的构造提供了新鲜材料。

2 自制电路微观解析

教材通过了实验简单介绍了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的特点,用灵敏电流计观察短暂电流,进而介绍了能量的转换过程。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我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将笨重的检流计换成了反向并联的二极管,便于携带。该电路不仅可以显示出电流的方向,而且由二极管一闪而过可知电流的短暂性。再利用flash动画进行微观解释,将抽象的模型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最后教师用dis实验进行电容充放电的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电容器充放电时电流的变化。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考虑到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水平我让学生首先通过分组实验,自主探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之间的关系,设计实验方案,用充好电的电容器对电流计放电,用指针的最大偏角表示放电电量。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填写表格。教师进行结果总结,最后和学生一起得出结论。最终得出结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对应成比例。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建立电容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类比的方法,将电容与水杯进行类比,用抽象的物理量用直观形象的事物来类比,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同时也让学生学会学习,体现出物理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在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时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论证,得出结论四个步骤。在师生相互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运用能

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通过以上教法和学法,成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应用实际,课堂总结

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过度充电现象,加强学生对击穿电压的理解。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并进行讨论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主动利用多种资源进行学习研究的意识和习惯,更好的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5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本节课以探究为主,知识较抽象,通过作业思考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知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板书设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视觉感受,我将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人教版历史选修三练习题

1、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实质是() A.新教反对天主教的运动 B一场反对天主教,建立本民族教会的革命运动 C.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建立本阶级教会的运动 D.披着宗教外衣的资产阶级 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13世纪30年代以后,宗教裁判所在欧洲逐步推广,这从本质上说明() A、天主教地位更加巩固 B、当牧师成为人们理想职业 C、天主教会更加残暴 D、天主教会走向衰弱 3、1555年,德意志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这说明() A新教与旧教矛盾解除B、路德教获得了合法地位 C、路德教派取代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基督教在德意志的地位下降 4、在中世纪欧洲的反封建斗争中,人们常用宣传“异端”宗教思想的手段,主 要目的是 A、揭露封建制度的腐败和黑暗 B、否定天主教和神学的作用 C、反对教会的盘剥和腐败 D、宣传人文主义思想 5、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主要矛盾有()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②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 与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6、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的影响主要是() ①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②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和科学文化③废除包税制, 在经济上掠夺埃及人民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A.废井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推行县制D.连坐制 8.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实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9、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A.少数民族的封建化 B.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C.游牧民族农业化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 10、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汉族先进制度 B.减少变法阻力 C.躲避北方少数民族的进攻 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11、下列关于三次开罗起义的表述,错误的是() A、开罗首次起义遭到法国殖民者的镇压 B、第二次起义加速了法军的失败, 最终取得了胜利。 C、首次起义掀起了埃及人民反抗殖民侵略的序幕 D、

人教版高三历史选修3 战争与和平知识点梳理

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 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6)第一世界大战的标志:奥匈帝国1914年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 两大阵营:三国同盟:德(核心)、奥、意(1882年)三国协约:英(核心)、法、俄(1907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矛盾激化。 具体原因:两大军事团形成 客观原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科技进步成果运用与军事。 实质原因:瓜分世界,争夺霸权。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可能性):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 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必然性):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 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3、欧陆均势政策:指英不同其他国家订立长期盟约,无需履行固定军事义务,束缚自己。 原因:(1)经济实力雄厚,军事实力强大,海上霸权。(2)地理位置岛国,为免受战争威胁,保证自己安全。(3)维持欧陆均势,便于自己插手于欧洲事务。 4、巴尔干地区为什么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重要(2)奥斯曼的衰落(3)民族关系复杂(4)列强争夺与插手(主要) 5、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6、第一次世界战争的特点----旷日持久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演变为一场持久战?(1)交战双方没有一方具有绝对优势(2)装备的限制,防守武器优越于进攻武器(3)军队机动能力差,后勤保障能力低(4)战略战术无法应对新武器的使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原因)---(1)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均优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海外殖民地,有利于长期作战。(2)同盟国则相对较弱。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主要战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法国军队-------德国军队 东线(主要战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8? 第一阶段: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教案:3.3走向世界大战 Word版含答案

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课时:1.5节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师:这样看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有人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课导言。 师: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它历时6年,战火燃及欧、亚、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四大洋,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有61个国家和地区先后参战。对于这样一场战争,丘吉尔却认为它根本没必要进行,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个结论是言之有据还是空穴来风,答案就在本课的内容中。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 1、概念:英、法、美等西方大国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姑息纵容,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以满足法西斯国家的要求,企图“祸水东引”。 2、运用: (1)李顿调查团:迁就日本,既不同意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同意中国收复东北,而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民政府向国联行政院控告日本侵略。国联向中日两国发出内容相同的电报,要求双方立即撤退军队,又成立有英、美、法、意、德5国代表参加的调查团,以英国驻国联代表李顿为团长,到中国东北调查“中日冲突的根源”。经过半年多的活动,调查团于1932年10月公布调查报告,虽承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否认日本的军事行动是“合法的自卫手段”,指出伪满洲国是日本炮制的傀儡政府,但又认为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是“中日双方冲突的重要原因”,说中国革命运动“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并认为“从苏联来的共产主义目前的传播”是研究东北问题“具有根本重要性的因素”,因之“日本之欲谋阻止满洲被利用为攻击日本的根据……日本欲有采取适当军事行动的能力,吾人均可承认。”报告书既不同意维持“满洲国”的现状,也不同意中国收复东北,而提出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的方案。由中日和第三国派员组成顾问委员会,其中“日本人应占重要比例”,外国顾问握有重要权力,中日军队都撤出东北,由外国教官协助组织宪警维持秩序。这个方案反映了西方大国企图达到变日本独占的东北为列强共管的殖民地的目的。日本于1933年声称在“关于建立远东永久和平的政策问题”上与国联“有深刻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3-3《走向世界大战》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 3-3 走向世界大战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中立”政策。希特勒提出对捷克领土要求;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英、法、苏三国谈判及破裂;《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2、理解:通过对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和英法美的纵容等内容的讲述,认识资本主义大国帝国主义的本质。 3、运用:通过对“绥靖政策”和“中立”政策的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分析,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综合归纳:综合归纳、概括绥靖政策的目的、实质、手段及影响,并指出美国的“中立”政策的实质就是绥靖纵容。 2、问题探究:结合前一课及本课的内容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未能被制止的原因。 3、问题评价:通过分析《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背景,正确评价该条约的作用,即粉碎了英法“祸水东引”的意图,使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绥靖政策是西方大国以牺牲他国为代价,为维持苟安和“祸水东引”而实行的纵容侵略的政策;对战争爆发起到了加速和扩大的作用。 2、“防微杜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最深刻教训之一。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进一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崇高情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慕尼黑阴谋。 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在本单元第1、2课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20世纪30年代的一系列局部战争演变而成的。在战前发生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中,由于法西斯国家蓄意侵略,准备充分,力量强大,而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则因贫穷落后,国力弱小,且各自为战,这就使它们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因此当时并未直接卷入反法西斯斗争的国际力量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由于西方大国实行绥靖政策以及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使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终难以避免。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采取问题式导入: 师:请同学们结合前两课的内容思考并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哪些因素有关? 生:(回忆,回答):法西斯专政在德、日等国的建立及其对外扩张。 师: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共同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20世纪30年代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为什么没能被制止呢? 生:(回忆,回答):因为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进行局部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贫穷落后,无力遏止法西斯势力的全面侵略。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0两极格局的结束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0两极格局的结束新人教版选修3 (建议用时:25分钟) [基础达标练] 1.里根执政之初,提出新“遏制”政策,以抗击苏联扩张。里根政府的政策不包括( ) A.缓和与苏联的关系,与其合作 B.发动思想宣传攻势,在思想意识领域打击苏联 C.重振国威,“以实力求和平” D.以经济和科技竞赛拖垮苏联 A[里根上台后,美国政府对苏联实行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而不是与苏联缓和关系,与其合作,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2.在美苏争霸的过程中,“和平演变”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的一种重要手段。为实现“和平演变”,美国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展意识形态上丑化苏联的宣传大战②与苏联签订“中导条约”③资助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组织④资助“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C[签订“中导条约”是美苏关系缓和的表现,不是美国“和平演变”的措施,排除含②的选项,故选C项。] 3.20世纪80年代,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应美国一出版商的请求,撰写了一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著作——《改革与新思维》。在对外政策上,其“新思维”主张( ) ①人类生存高于一切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利益 ③不同社会制度难于共存④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C[戈尔巴乔夫在对外政策上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利者”,基于此,他对美国采取了“缓和”战略,①④正确,故选C项。] 4.东欧各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企图摆脱苏联控制,结果到80年代如愿以偿。其直接原因是( ) A.戈尔巴乔夫的对外战略调整 B.东欧各国人民的不断抗争 C.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D.东欧剧变的影响 A[二战结束后,苏联为了自己与美国争霸的需要,加强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特别是

2019-2020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三检测:6.1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第一课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记一记

1.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容纳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其制定的原则是会员国主权平等、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禁止以武力相威胁或侵害他国。 2.“五大国一致”原则吸取了国联因大国间的矛盾无法解决而导致崩溃的教训。该原则克服了英法操纵国联的局面,因为五大国具有更大的代表性,它比国联的“全体一致”有明显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3.在历史上,联合国维和部队曾被超级大国利用来干涉某些冲突地区国家的内政,造成了不良影响。然而,伴随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内不断增多及超级大国影响的日渐削弱,维和部队日趋发挥着防止地区冲突扩大化的积极作用,受到国际社会舆论的赞扬。 4.联合国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一度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20世纪60~80

1. 联合国不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而是国家间的协调机构,有时协调冲突时无能为力。 2.正确认识联合国的维和行动的作用。 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冲突,只是解决问题的临时手段。 3.理解联合国对二战后世界和平的积极作用。 虽然联合国在成立之初为大国所操纵,但其严格的表决机制依然对避免世界大战的爆发起到了作用,而日后越来越独立行使权力的发展趋势,更说明联合国作为战后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性机构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1.联合国的成立 材料一联合国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行为;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 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历史选修三第一单元整理(人教版)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爆发原因 (一)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矛盾加剧 1.矛盾的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1)背景 A.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B.随着垄断组织的形成,主要资 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2)表现经济发展速度【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如德国经济迅速发展, 赶上和超过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的争夺 2.矛盾的实质: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3.矛盾的解决方式 纠集军事集团海军军备竞赛 4.矛盾的表现 1)英德矛盾 根本:全球霸主 1.欧洲大陆均势政策,不希望德国过分强大 2.海军军备竞赛 最后英国调整了政策,协调与法、俄的关系 2)法德矛盾 由来:1870年普法战争(由法国发动的战争,是普鲁士王国为了 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德国从自卫到侵 略,苛刻地夺取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法国把德国当做最大的敌人;德国深怕法国崛起和复仇,拼命扩 充陆军,试图压制法国 3)俄与奥匈 巴尔干地区 奥匈帝国视巴尔干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以“解放者”自居, 打着“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地区渗透 5.矛盾的结果 出现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列强纷纷扩军备战 (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同盟国德,奥匈 1879,德国的俾麦斯,“同盟条约”,反俄性质 后来意大利加入(意法的殖民地争夺) 1882年,三国同盟正式建立,德国核心 协约国英法俄 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此时欧洲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后来英德矛盾发展,英国逐渐调整了和法、俄的关系,分别在1904年和1907 年签订了协约: 英法俄三国协约正式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三)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波斯尼亚-黑塞戈维亚地区被 一名塞尔维亚的年轻人普林西普刺杀。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英法德俄相继投入战争,第一

高中历史选修3战争与和平课件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 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 1918)的背景原因及条件: ⑴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起列强对世界市场和世界霸权争夺的矛盾; ⑵列强的三大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它们的对峙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⑷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使两大军事集团相互仇视,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⑸导火线(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促使两大军事集团主要成员国相继宣战,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⒉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⑴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⑵可能条件:科技进步成果和巨大的生产力被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战争能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从而形成世界性大战; ⑶现实条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 ⒊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⒋时间:1914年——1918年⒌主战场:欧洲⒍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南线: ⒎经过: 第一阶段:1914年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西线马恩河战役,(首次重大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三大陆战一大海战:西线的凡尔登(时间最长最惨烈)、索姆河战役(坦克)(规模最大)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英德日德兰海战(最大的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⒏为什么在1917年4月美国对德宣战,加入协约国集团? ⑴美国与英法存在着传统的历史文化联系 ⑵美国与协约国之间巨大的贸易贷款联系 ⑶俄国二月革命后的战争形势变化 ⑷德国“无限制潜艇战”的参战契机 ⒐分析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⑴经济实力处于劣势; ⑵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⑶内部与国内矛盾的尖锐; ⑷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 ⒑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⒒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 ⑴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和美日崛起 西欧的相对衰落体现在:①经济受重创:曾经领先世界的西欧,生产水平远远低于战前,相对衰落,中心地位受挑战;②精神遭打击: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③英国更衰落:战前已丧失工业第一强国地位 美日的崛起体现在:①美国:战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资本输出国;国际金融中心从伦敦转向纽约②日本:经济得到长足发展,由债务国变债权国 ⑵战争引起革命与独立的浪潮 参战国的革命与独立:①俄国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影响欧美工人运动②德国与匈牙利:分别爆发了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革命,是失败的伟大尝试;③中东欧政治版图发生剧变:一战摧毁了四个帝国—德俄奥匈奥斯曼,诞生了一批独立国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知识点归纳

学习战争的知识逻辑 背景(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 过程(爆发、阶段、结果) 影响(参战国、地区局势、世界局势)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动荡不安的世界 1、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德国为什么经济发展迅速? (1)普法战争后得到法国的大笔赔款——资金 (2)得自法国割让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的矿藏——原料 (3)后起之秀,易于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2、目的——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 3、手段: (1)谈判和幕后交易,纠集军事集团 (2)扩军备战 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从三大矛盾的对立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三大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 发展为 两大集团:同盟国:德意奥 协约国:英法俄 1、法德、英德、俄奥之间矛盾的核心是什么? 法德矛盾的核心——争夺欧洲大陆的霸权 英德矛盾——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最主要的矛盾) 俄奥矛盾的核心——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 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 (1)同盟国集团: 1879——德奥同盟;1882——德、奥、意三国同盟建立 (2)协约国集团 1892——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标志: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1904——英法协定;1907——英俄协定(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三.“巴尔干火药桶” (一)巴尔干成为火药桶的原因 1.战略位置重要 2.民族矛盾激化 3.列强的争夺 (二)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一战的导火线 四、一战的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一战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 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 2.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及扩军备战——具体原因 3. 列强间矛盾的激化——主要原因 4.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1.为什么要打? 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 2.为什么能打? 1)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 2)20世纪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一战爆发的标志——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二)三个阶段三条战线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和德法边境英法←→德 第一阶段(1914年) 马恩河战役: 时间:1914年9月 兵力:一百五十万人 伤亡:三十四万人 结果:德国消灭法军主力的计划失败,双方形成相持局面。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凡尔登战役: 时间:1916年2月至12月 兵力:一百多个师 伤亡:七十余万人 结果:虽未决出胜负,但此后,德奥方面困难重重,每况愈下,开始走下坡路。此战役为此成为一战的转折点。 索姆河战役: 时间:1916年6月下旬至11月 兵力:153个师 伤亡:一百三十余万人 结果:西线再度转入阵地战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德奥匈 第一阶段(1914年) 东普鲁士战役(东线形成对峙局面) 第二阶段(1915-1916年) 1915年德奥击溃俄国(德国计划再次落空)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3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标考点】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帝国主义之间的基本矛盾、战争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两大军事集团,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主要包括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美国参战的目的及影响、苏俄退出战争,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主要包括西欧衰弱、美日崛起、苏俄十月革命等,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解析考点】 1.简述为什么到20世纪初会发生世界性的大战。 (1)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科学技术的推动和企业组织化程度提高等背景下,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经济飞速发展。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美、德、日三国跳跃式发展,实力直逼或超过老牌的殖民帝国。这些国家在殖民争夺中起步晚,所得份额有限,由此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 (2)两在军事集团的形成。 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列强矛盾错综复杂。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1882年,德、意、奥缔结了针对法、俄的《三国同盟条约》。这标志着以德国为首的第一个欧洲大陆军事同盟集团的形成。 1892年,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草案》,1904年,英、法签订了《英法协定》,1907年英、俄签订了《英俄协约》,标志着英、法、俄三国军事同盟的最终成立。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对峙,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之下。 (3)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科技进步首先使传统的武器得到改进,提高了武器的性能,大大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科技发明运用到武器研制上,使得潜艇、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相继问世,战争突破了以往以陆地为主的限制,扩展到海底和空中。新的交通手段的出现,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使得战争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等新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实现了远距离的信息传输,促进了军队通讯技术的现代化,使战争突破地域条件的限制,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指挥战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归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1—4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5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讲评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