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经的智慧

心经的智慧

《心经》诠述

今天来讲解《心经》。《心经》在佛教里面,是属于闻思修证之后,体证的最高果位。《心经》所诠述的是解脱者的世界、阿罗汉的世界。我们要知道,佛陀他不是依着某部经典才大彻大悟,老子、耶稣他们也都不是依着某部经典而大彻大悟,他们都是如实现观宇宙人生、整个世间的实相之后,才大彻大悟啊!他们都是读懂了这一部无字天书,才大彻大悟啊!所以如果你紧抱着经典,你被那些文字障碍住的话,你不会大彻大悟的。你看不到真理,看不到实相,纵然再精通三藏十二部,你还是在自我的意识里思惟、推理、想象而已,你还是在梦幻世界里。

这一次的禅修,已经有三次我们到户外去禅修,实际的户外禅修教学。这是超越经典文字的,直接指引大家去看活生生的法界,协助大家去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协助大家去体悟什么叫做「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过,真的要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也不容易啊!要用多少的经书,要用多少的文字,要用多少的语言来诠述,你才能够看懂这一部无字天书;要用多少的语言来描述,你才能够听懂那无声之声;要用过很多的修行法门,你才能够体悟到什么叫做无修之修。所以《心经》所讲的世界,如果你从文字上面来解读的话,就算你再诵个几十万遍,你还是一样啊!它是它,你是你。你还是没办法真正体证到《心经》所讲的世界,你还是没办法解脱自在。当然你有在念诵,结这些缘,也相当好;它可以种在你的心田里,也很好。有因缘,当你看懂这部无字天书的时候,你再回来看《心经》,你就会「哇!原来是这样啊!」所以当大家这次禅修之后,你能够渐渐地看懂这部无字天书,你再回来看《心经》,那你的感受就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我们现在就来讲解《心经》。《心经》里面所讲的空,记得!它是直指宇宙本体的空,不是任何个人头脑、哲学、名相的那个空。《心经》所讲的空,是整个宇宙本体的空。这个空呢?大家先厘清出来,空,有两个比较重要的含义:一个是体证后诠述的空;一个是实相无边无际的虚空、空间。而这个虚空,它不是顽空,不是断灭空。这个空里面,蕴藏着非常巨大的能量。当能量,遇到因缘具足的时候,它会冷却、会浓缩、会凝结,然后会转变成为极微的粒子,从夸克、质子、中子、电子这样慢慢地形成原子、分子,再转换成物质出来。所以所有的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所有的动物、植物,包括你这个有形的色身,都是由空之中的能源转换过来的。但是不要以为我们这个色身,就只是一些单纯的能源,这样的话,就好像说有的医生把我们这个身体,认为只是一些物质的组合而已。如果是这样,那些生物学家、化学家、科学家,他们不是都能够解脱自在了吗?还是没有啊!所以我们这个色身,是由空之中的能源,转换成地、水、火、风之后,然后地水火风因缘聚合,又再跟「空」配合。有这样地水火风空的巧妙组合,有机的生命体就诞生了。这个缘起是非常非常深哪!它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是变化无穷啊!真是缘起甚深、甚深极甚深。

「空」呢?它又比缘起又更深,倍复地甚深哪!所以你要理解空的话,你必须从现观现象界的这些深奥、奥妙,以及整个法界的法流。从这里去理解、去体证、去体悟「空」的玄妙,这就是佛陀所讲的:「你要先知法住智,后知涅盘智。」你能够知道法住智的实相、无常、无我。这样,你的生命才能够放下,那个执取才能够放下,才会全然放开。如果你没有体悟到三法印的无常法印的话,跟你讲「空」,你又会去执着一个恒常不变的「空」,结果不是落入真常唯心的空,就是落入顽空,或是断灭空。所以你要解读「空」之前,必须先了解法住智。

在我们协助大家禅修的过程中,希望大家能够把心宁静下来,然后去看到法界的法流--色、声、香、味、触、法,地、水、火、风,都在告诉我们无常的法流。当下现象界的一切,都一直在宣说着无常的法流,只因为你的心都是跑到过去或未来,没有活在当下,就像行尸走肉,智慧眼没有打开,所以你看不到眼前活生生的佛法,然后就颠倒梦想地到处去找法、到处去找解脱、到处去找涅盘,这就是众生在本末颠倒啊!颠倒梦想啊!而《心经》所讲的,正是一个开悟者、一个解脱者,他远离了颠倒梦想。而这个涅盘彼岸的世界,不是在他方世界;如果是在他方世界的话,那么你还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之前,你就没有解脱的可能,因为你还没有到达。但是,佛陀跟很多的解脱者,他们都跟我们证明,解脱就在现世、解脱就在当下、涅盘彼岸就在眼前哪!你真正体悟到究竟涅盘,那是「无来无去」呀!如果你还有生、还有死,还有来、还有去,那都表示你还没有解脱啊!所以广钦老和尚讲的那一句话,含义满深的:「无来无去,无代志!(台语)」。你真的能够体会到「无来无去」吗?你那个自我一定要消失,你那个一直想做怪、想找更奇妙更深奥的、要心外去找法的那个自我,一定要消失啊!一定要回来,臣服法界,甘于平凡、平实、平淡,你才会真正体证到什么叫做「无来无去」啊!当下就是-心净佛土净,净土就在眼前,极乐世界就在眼前。你心不净,你要去找心外的「净」,那是不可能啊!

对「空」大家有一些了解之后,现在再来看《心经》所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你不要把它当作一个人名,若是你当作人名的话,那就会落入一个偶像的崇拜啊!好像只有他可以,我们一般众生都不可以。「观自在」事实上,是说一个人经过止观双运之后,开了智慧,就可以到达自在呀!「行深」就是他用过很多的功夫去修行,用功相当深入,下了很深的功夫,到后来体会到还是要无为。经过深入地止观双运之后,开了智慧,打开了慧眼。当智慧眼一打开的时候,哇!竟然体悟到「照见五蕴皆空」啊!他体悟到,原来一切众生的这个色身竟然都是来自于空--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然后又回归空。「照见五蕴皆空」,一方面,除了体会到一切来自于空以外,然后又因为当下的心,跟宇宙本体的空、无边无际的虚空相应的时候,这时身见、我见、自我那些,那是消失了。

大家这一两次到户外禅修,如果你真的有溶入空的话,你当下身见、我见那些是消失的,那个自我也是消失的,有没有体会到?有部份人有体会到!也有人或许会说,我不知道啊!我没有觉察到啊!这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还没有溶入;另一种是你已经溶入了,但因为那时候你五蕴皆空了(所以我没有问你,你现在有没有觉察到你的色身这些),所以那时候你不知道。当你真的心与空相应的时候,你的那些身见、我见是没有的;你的色身虽然存在,但你已经不会拘执在那狭小的身心上面了。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讲,你的五蕴皆空,你的身心空了。这样知道吗?

再来,大家要知道,宇宙本体的这个「空」,本身它就是无色界,无质无碍;没有质碍方面、没有这些身啦……,还有后面所讲的,色声香味触法那些。本体空的实相是没有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那些的。但是空是空啊!如果你没有去体悟这些「空」,没有体悟现象界、没有体悟法界的话,空还是空,你还是你啊!你也是「空空」。除非你能够体悟到,你的心才能够跟这个空相应,这样知道吗?你没有体悟到空的玄妙,空是空,你是你,你还是在颠倒梦想啊!所以《心经》所讲的空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体证后诠述、描述宇宙本体的空;一个是讲本体空它的实相。如果你没有修证到、体悟到这方面的话,那你还是在苦海里面,你还是不能解脱。而一个修行证悟、解脱者呢?他体悟到这个宇宙的实相、现象界的一切,

跟本体的实况的时候,他的心跟空是溶为一体的。当你跟空溶为一体的时候,空的特性就会在你的身心上展现出来;而有时候我们讲到身心方面,如果你体悟到那无边无际的空的时候,你当下是没有那种身见、我见的,所以「无眼耳鼻舌身意」。

再说,当一个人体悟到宇宙本体空的时候,也就是心量跟整个无边无际的法界溶为一体的时候,哇!「度一切苦厄」,你的苦啊!你的烦恼啊!那些都消失了。如果你已经了悟生死大事的话,你的自我是消失的,真正跟这个本体、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溶入这不生不死的大海。这样,你会真的内心里面找不到苦了、找不到那些不安了、找不到那些烦恼了啦!它已经被一波一波的法喜都冲刷掉了,这是真实的体证啊!当自我消失,体证到空,所有的苦就都消失了。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苦集灭道」的「灭」。灭谛是讲苦的消失、苦海的止息。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讲现象界的一切,也就是包括所有的物质-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这些都是。物质呢?「不异空」,这里的「空」它是着重在「能源」,着重在能源的角度而言。物质是由能源转换过,能源能够转换出物质出来;而物质在消灭、燃烧殆尽的时候,它又释放出等量的能源,回归到空之中。物理学家也告诉我们,质、能是可以互换的。然而,不管再怎么互换、再怎么变化、再怎么生生灭灭变化,对整个宇宙的总能源跟总物质而言,这些变化有没有增、有没有减?没有增减哪!所以连物理学家,他们都可以提出来,哇!竟然发现到质能不灭啊!质能是可以互换的。这就是《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因为所有的物质,一切都是来自于空,所以当你形成的时候,也是以空为背景、以空为舞台,你就浸泡在空里面;不是说当你形成了物质,你的身体里面就没有空,空还是都贯穿、包容着你。「色即是空」,当下你的身心都浸泡在空里面;「空即是色」,你要能够看到空,也是要透过物质界、透过现象界,你才能够看到空啊!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止我们这个身体是来自于空,我们的受、想、行、识,也都是来自于空。

我们在上课的时候,曾经跟大家画过一个总表来说明,我们这个色身,是由地、水、火、风,加上空,因缘具足巧妙组合之后,有机生命体诞生,那个「识」就会产生,有色身、有识;也就是说有身、有心,有机生命体产生了,他就能够发挥生理功能、发挥作用。当你有这样的身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受」;有了感受之后,又产生「想」;有了「想」之后,就会进一步行动。我们的组成就是这样,而不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五阴的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这些所组成,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组成就是刚才跟大家讲的,地水火风加上空,然后有身、有心,这样的有机生命体跟境界接触,就会产生种种心理的变化;受、想、行也都在告诉我们,众生种种心理的变化,一样,都是来自于空。又因为这个空,不是你的空、我的空;能源也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所以还要去体悟「无我」。

再来,当现象界物质的形成,一开始从最微小的粒子到最巨大的星球,都是剎那一直在变、在动。而这些物质的形成,包括星球的形成、植物的形成、众生的形成,都不是当事者本身在决定,这样知道吗?波浪的形成不是波浪本身在决定,是由整个海洋、整个陆地和很多的因缘具足之后,波浪才形成。所以记得!每一现象界本身它的形成,都不是它本身在决定,这就叫做「无自性」。如果「有自性」的话,那波浪本身它就能够决定我要形成、我要消失,这就叫做「有自性」。但现象界的任何一切事物,没办法这样的,都是因缘具足而生,缘尽而灭。没有自性,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空性」,知道吗?所以这里所讲的「五蕴皆空」还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都是你当下具足的色身、你的身心,一样都符合这个空性;而「空性」跟「空」不一样哦!「空性」是在描述现象界、色界,它的生生灭灭的变化,以及每一现象它

的形成,不是它本身在决定,那都是因缘具足而生。在生的当下,又是不断地生生灭灭,一直变化、变化,都是符合空性的原则。「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也就是说现象界都是来自于空,又具足空性的意思。

现在我们要再回到,现象界背后那个本体-「空」。这里所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是整个法界、整个本体空啊!虚空它是本来就存在,非缘起法。《阿含经》里面所讲的「非缘起法」,就是讲这整个本体的虚空喔!它是「不生不灭」,非缘起;缘起法才有生有灭。虚空它是不生不灭啊!「不垢不净」呢?空之中没有所谓的垢净,就算形成现象界的一切,包括眼前你所看到的,你把它贴上「这是清净的」、「那是污垢的」、「大便是污垢的」、「花是很漂亮的,是清净的」,那都是众生从自我意识所贴上的标签,知道吗?所以那些垢、净,圣、凡,大、小,净、不净……,都是众生把它贴上去的标签,对法界来讲,没有所谓的垢、净,圣、凡,净、不净……之分。一堆宝石、钻石放在那边,跟一堆大便放在这边,对大地来讲,那是完全平等啊!而对植物来讲,它是喜欢那些有机肥啊!所以要知道,「不垢不净」除了描述这个本体的实相以外,再来,就算现象界的产生,也是没有垢、没有净的;垢、净是来自众生二元对立的分别心。「不增不减」,就像物理学家所讲的那句话:「整个宇宙中的质能,它是不灭啊!」曾经也跟大家讲过,地球形成以来,地球上大海的海水,一亿年前到现在,不管海水再怎么样变化,河川、河流再怎么样流,云再怎么样变化,雨再怎么样下;云有变化,波浪也有变化,河流也有变化,但是对地球上整个海水的总海水量而言,有增有减吗?从这里要去体会到,什么叫做不增不减。在千变万化之中、在不断地生灭变化之中,它始终维持一个总体,永远不变啊!这就是「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就是说虚空本身它是没有色界这些的,这是讲空方面。而一个真正体证空的人、一个解脱者,他一定是心与空相应,他的外身、外相这些则是随顺缘起啊!他已经没有身见、我见那些,身见、我见那是完全破除的。虽然有这个色身的存在,但对他来讲,有等于没有,他是跟无量的虚空溶为一体,所以说「无受想行识」,这就是在诠述体证空、溶入空,心与空相应的人。再来,「无眼耳鼻舌身意」,也就是那个自我也消失了。如果你从文字上去解析,明明这个「我」还在啊!怎么说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所以有的人就会质疑,我写《阿含解脱道次第》这本书的时候,也有人写信问我:「明明这个眼睛存在啊!怎么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从文字上面你是没有办法了解的,一个真正溶入空的人,因为他的身见、我见那些都消失了,所以当他跟根尘接触的时候,「无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说色声香味触法,本来是指外尘,对不对?眼耳鼻舌身意讲的是我们的六根。但这里否定了:「没有眼耳鼻舌身意,也没有色声香味触法。」这讲的是什么境界?那是「主客销融」、「能所双泯」啊!如果你的我见、身见还在的话,你这个「我」跟外面的境界没有溶为一体的话,境是境,我是我,你就会用一个「我」去听鸟叫声;用一个「我」去看什么;用一个「我」去做什么。这样的话,你就是主体跟客体还是一个对立。

前面我们跟大家讲过,修行是从点、线、面扩大到空,当你跟整个虚空溶为一体的时候,你的主体跟客体,那是销融一体啊!因为自我已经消失,所以说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觉受,也没有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但不是说你没有听到声音喔!而是声音跟你事实上就是一体啊!它已经是溶为一体了,不是说没有声音啊!《心经》所讲的正是一个解脱者的世界啊!它不光只是在描述空而已,它是解脱者的世界呀!那解脱者他所展现出来的,就是他的心跟整个外面的境都是溶为一体--主、客消失,能、所双泯。如果你还有一个「我」,我能够看、我能

够听,我去看、我去听;身见、自我还在的话,那你跟外境就是对立啊!还有一个「主」;还有一个「能」;还有一个「所观」,我去听什么、我去看什么,那是能、所都还在对立啊!不管你再怎么观,再怎么看,再怎么会看这个身体,四念处修得再怎么精细,如果你这个主体-自我没有消失的话,那个「能所」都还存在着。所以这里所讲的「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主、客消失,主、客溶为一体;能、所双泯,「心」跟「境」那是溶为一体啊!这样知道吗?心与空相应,然后随顺缘起,法界就在你无边无际的空里面,任其飞舞。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就是刚才所诠述过的,主、客已经溶为一体,能、所双泯,心跟境界都消失了啦!再来,「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就是说十二缘起那些、轮回那些也都没有了啦!原来是「梦里明明有六趣」,当你醒后,「觉后空空无大千」哪!这就是十二缘起、轮回那些都没有了,轮回念也都断除了。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你原来智慧眼没有打开,当你成为空、明、觉,打开智慧眼之后,如实看到现象界的真理实相,你体证到空,你原来的无明也破除了,因为你打开了智慧眼。

当你打开智慧眼之后,你越深入去观察宇宙现象界的一切,你越看,越深入,越微细,然后会越看到它的奥妙,哇!你会赞叹缘起甚深,空又是甚深极甚深,到最后你会一直很赞叹:「找不到第一因,找不到那个究竟的原因。」后面所讲的「无无明尽」,事实上就是说,你没办法追根究底了解整个宇宙的这些奥妙、玄秘,你没办法完全揭开啊!这就是老子所讲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哪!老子也是钻研得头发胡须都白了,钻研很久,还是觉得说:「唉!没办法完全了解,就是臣服啊!佩服啊!」所以你到后来也会发现,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我终于知道,我不知道。这样知道吗?我一直去钻研、一直去追寻,到后来我竟然,哗!大彻大悟,了悟到「我知道,我竟然不知道」啊!所以当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那个我慢才会断尽,这才叫做真正的知道。仔细再听一遍喔!当你真正知道,你不知道的时候,你才是真的知道啊!当你那个我慢断尽的时候,你才是解脱自在呀!这个很深,要慢慢去体会、慢慢去求证。所以「无明明尽」有它的深意哦!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老死」,因为你已经了悟生死大事了啦!所以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为什么?因为你这个波浪消失之后,溶入大海,生死不是我的事啊!生,不是我的事;死,也不是我的事,那是整个法界的因缘、整个法界的事啊!你难道能够说我这个波浪消失之后,然后我就禁止、谢绝,大海再采用我这个波浪的水吗?你可以这样决定吗?要知道,那是我慢哪!当一个了悟真理实相的人,了悟缘生缘灭之后,他就会知道原来我是整个因缘具足之后形成的,所以耶稣讲得很潇洒:「是上帝派我来的啊!」当他死亡的时候呢?「我回归主怀呀!」至于回归主怀之后,怎么样呢?那是上帝的事啊!这样知道吗?你这个波浪形成之后,当波浪消失,你回归大海之后,再来要怎么样运用--因为解脱是当下啊!当下你能够了悟生死大事,你就能够自由自在--包括说将来你这个冰块消失了之后,它直接变成云或是变成水,那是法界的事啊!

所以整个法界它是不断地在变化,你不了解的话,你就会一直抓着那个「我」,然后很怕死,很怕「无我」。当你了悟这整个缘起之后,你会全然地放开,活在每一个当下,不管法界带我到哪里,不管以后我是怎么样一个身心的展现变化,那都不是我的事,反正我就活在当下随顺缘起。每一个点,我都是快快乐乐,自由自在。这样知道吗?我是冰块的时候,我就全然地展现冰块的生命力;当因缘形成我是水的时候,我就全然地扮演水的角色;当我形成云的时候,我就在空中飘啊!飞舞啊!这整个型态的变化,都不是我的事,不是「我要」或是「我不要」啊!所以说,没有所谓的「老死」,也没有所谓的「老死尽」。(我们所讲的,

跟别人讲的,可能有点不同)

「无苦集灭道」,整部《阿含经》可以说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在讲有关于苦集灭道方面。佛陀这么饶舌,讲了这么多,不是要你一直死抱着苦集灭道在修,而是要你来到涅盘彼岸,没有苦集灭道啊!那是一个解脱自在的世界。当你了悟生死大事之后,当你自我消失之后,你溶入这个实相世界、溶入这个法界,你的苦海(苦海是指你有自我,你用自我构筑成的梦幻世界)消失了,当下你就溶入那涅盘解脱的世界,没有所谓的苦集灭道,包括集谛也消失了--你了悟这些实相之后,你哪里还会去贪爱、还会去抓取。所以,「无苦集灭道」啊!

「无智亦无得」,原来那个我是、我能,认为我智慧很高、我IQ很高……,现在也都放下了。但不是变成白痴喔!别人在那里二元对立,我们不跟人家二元对立,人家会认为你是白痴。像有部份学员看到,当我在历缘对境,对某些事情的处理,他认为如果说有证量,怎么会这样处理,应该是怎么样……,应该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应该清楚明白分辨才对啊!他怎么这样。所以世间的识智辩聪的智慧,跟你有打开智慧眼看到整个实相的智慧,那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讲的「无智」,包括老子也强调要怎么样?「弃智绝学」,要放下那个智啊!这里「智」是讲世间识智辩聪、我是我能我慢的那种智慧、智识,那对你的解脱来讲是个障碍呀!但也是需要透过这方面,你可以转识开发智慧,成为真正的大智大慧。所以这里所讲的「无智」,不是成为白痴哦!而是放下世间那种智慧,超越二元对立,真正成为一个大智慧者。「无智亦无得」,你会体会到,我们说证初果、二果、三果,好像得到什么果;事实上,那是佛陀一个巧思,来协助众生慢慢地逐步上来。所以当你证初果、二果、三果这些好像有所得,但当你体证到四果阿罗汉的时候,你才会真正体悟到「无所得」啊!而这个「无所得」决不是说很无奈、很消极,好像人生什么都没有了,什么都空了,不是那个呀!那是你真正全然地放下,你知道你有所抓的时候,你就是抓苦;你有所抓的时候,你就是在抓梦幻泡影啊!那都是自我在作祟。

所以一个解脱者,他是活在涅盘快乐的世界、解脱自在的世界,那是因为他了悟了这个真理实相之后,了悟整个法界都是一直在无常流动、流动。而它的流动,就是活生生的生命,你一抓的话,你都是抓梦幻泡影;不然,就是抓死的东西呀!那是抓苦啊!所以当你了悟这整个真理实相之后,你完全放下、完全不抓的时候,你放下手中所抓的时候,你才能够得到无限。知道吗?你真正能大死一番,你才能够溶入那不生不死的世界;你真正能够放下你手中的抓取,你才能够得到无限。所以如果一个人真的溶入法界,体悟空的话,你原来是一口即将干枯的井,当你体证空、溶入法界的时候,那口即将干枯的井会变成怎么样?它会变成一股源源不绝的活水泉源。你真正全然放的时候,法界都在庆祝你,法界的法流会不断溶入、贯穿过你的身心,流给你啊!你的生命才会真的心花朵朵开,叫你不要笑你也会笑,你真的就是法喜涌现、法喜泉涌。你生命的那种智慧、生命的能源,它是不断地在泉涌,你的生命会形成一个活体,不断活动的泉水。

再来,「无所得」。因为这都是法界本来就有、本来就具足啊!本来法界就要把这些都给我们,只是我们自作聪明,那个自我一直封闭着,所以法界的法水没办法流穿,你的生命就变成了一个苦海、一滩死水。把那个自我打开,跟整个法界交流,哇!你的生命就会很活泼、很活跃,苦就消失了。事实上,因为这些都是本来就存在,你根本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加入什么啊!所以说「在佛不增,在凡不减」,本来就有啊!你只是放开,让它流进来这样而已。所以叫做「无所得」。因为事实上你真正是无所得,所以你也不用担心,无得亦无失啊!你没有得到什么东西,你也没有失去什么东西。

今天下午,我们在户外禅修的时候,有跟大家讲,你就是要不怕死,跳下去啦!你跳下去,法界不会把你淹死啦!知道吗?无得亦无失啊!用世间人比较容易了解的说法就是,你本来就是两手空空地来到这个世间啊!如果你没有解脱,你死的时候也是两手空空地回啊!但那是苦啊!悲哀的人生啊!如果你是个解脱者,那你体会到,哇!本来就本自具足啊!所以你是很全然地放开,无所得也无所失,没有得失心的话,你还会有牵挂的心吗?

所以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罣碍。」因为你大彻大悟,开了智慧眼,看到法界的实相真理之后,就会没有那些得失心了。你的苦,就是因为你有很强的得失心啊!你要的,怕得不到,得到之后又怕失去;你不想要的,又怕它过来,过来之后,你又恨不得它赶快走。所以你的心不安,不断地在那里追啊!追你所想要的;逃啊!逃你所不要的。偏偏追不到、逃不了,但你还是一样拼命地在那里逃、在那里跑,一世跑过一世,一个星球跑过一个星球。佛陀告诉我们:「停下来吧!你好好活在当下,止观双运,你就能开智慧呀!」当你智慧眼打开,看到这些实相之后,哇!你真的是解脱自在,无得亦无失。所以你「心无罣碍」呀!「无罣碍故」,哪还会有恐怖呢?就像小孩子,看到水哇!好高兴,因为没有得失心,不怕死,所以就扑通地跳下去,在那里游得很愉快。大人呢?吓得一直抖,下水之后,喝了好几口水,还是「教练我不会游,我不要游好了。」所以当你没有得失心,你真的全然放开,你还会有什么罣碍吗?没有罣碍,就没有恐怖啊!另一方面,因为你生死大事已了,大安心、大自在,加上你了悟了这整个法界的实相,过去智慧眼没有打开,都一直向心外去求,所以你都在颠倒梦想的世界。现在,你智慧眼打开了,你终于了悟实相了,终于体会到你本来就没有欠缺什么,你跟佛陀、跟解脱者,你都没有少什么啊!所以无得亦无失,没有牵、没有罣,你只是醒过来,远离过去的颠倒梦想。过去一直在无明行,现在终于明、行、足;过去一直在海中凿河,现在看到实相之后,你体悟到了什么叫做无学、无为、无修、无证、无所得。

这样的话,你就到达了究竟涅盘的彼岸。而彼岸就在此岸,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就在当下。所以「三世诸佛」,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解脱者,他们一定都是止观双运、打开智慧眼之后,看到整个法界的实相,而跟法界溶为一体,这就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了悟生死大事,体悟到我跟一切众生都平等,一切的二元对立都消失了,体证到无上正等正觉。那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溶入一体的世界,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你能够体证到这样,你就是解脱自在,苦海消失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