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
第一章 规划总则 1

石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

(送审稿)

石帆镇

石帆镇人民政府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 (1)

第二章控制指标与规划目标 (4)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 (7)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9)

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3)

第六章建设用地布局 (16)

第七章生态用地保护 (19)

第八章农村综合整治 (20)

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3)

第十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30)

第十一章附则 (36)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合理发展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为全镇土地、人口、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将石帆镇打造成以电子元器件和工艺礼品为主打,积极发展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的乐清中部现代化城镇。

第2条规划依据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

《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2、技术标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

《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3、相关文件、规划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2009〕51号);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试行)通知》(〔2009〕10号);

《乐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乐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前期成果;

《乐清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5)》;

《乐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石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第3条规划原则

1、优先保护生态环境,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

2、实行耕地占补平衡,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

3、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发展区块和项目用地;

4、立足建设用地内涵挖潜,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第4条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范围为石帆镇行政管辖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包括29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3020.17 公顷。

第5条规划期限及基数

规划基期年:2005年

规划目标年:2020年

规划期限:2006—2020年

规划基数:石帆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经基数转换以后得到的数据

第二章控制指标与规划目标

第6条规划总体目标

以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核心,统筹土地供给和需求关系,通过控制总量、优化结构、盘活存量、挖掘潜力,提高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构建开放、高效、有序和协调的土地利用体系,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土地保障。

第7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坚持“工业立镇、开放兴镇、生态建镇、科技强镇”的总战略,推进城镇化进程,围绕“乐清中部现代化城镇、生态化城镇、科技化城镇”的目标,向北扩展,最终与虹桥融为一体,建设成为乐清中部的现代化城镇。规划至2020年城镇总人口达到1.79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1.00 %。

第8条主要控制指标

1、总量指标

耕地保有量:到2020年全镇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08.77 公顷;

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全镇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71.61 公顷;

标准农田保护面积:全镇标准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10.34 公顷;

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9.56 公顷以内。

2、增量指标

新增建设占用土地:到2020年全镇新增建设占用土地控制在124.09 公顷以内。

3、效益指标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到2020年全镇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4.50 平方米以内;

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地量:到2020年全镇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地量控制在25.2 平方米以内。

第9条土地利用目标

1、农用地保护目标

(1)耕地保护目标:到2020年全镇耕地面积不低于1108.77 公顷。

(2)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71.61 公顷。

(3)标准农田保护目标:规划期内标准农田面积不低于1010.34公顷。

2、建设用地规划目标

城乡建设用地总量目标: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9.56 公顷以内。

建设用地增量目标:到2020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面积不超过124.09 公顷,其中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超过104.14 公顷。

3、土地利用效益目标

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地量:到2020年全镇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地量控制在25.2 平方米以内。

人均城镇工矿用地: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4.50 平方米以内。

人均城镇用地:到2020年人均城镇用地控制在72.26 平方米以内。人均村庄用地:到2020年人均居民点用地控制在73.38 平方米以内。本镇主要规划控制指标及规划目标详见附表F1、F4。

第三章土地利用现状

第10条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2005年规划期数,全镇土地总面积为3020.17 公顷,分布及构成情况如下:

1、农用地

农用地面积2517.4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3.36 %。其中,耕地面积1202.2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81 %。园地面积118.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2 %。林地面积1073.4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5.54 %。其他农用地面积123.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09 %。

2、建设用地

建设用地总面积355.1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76 %。其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330.43 公顷(建制镇92.73 公顷、村庄229.65 公顷、采矿用地6.51 公顷、独立建设用地1.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94 %。交通水利建设用地17.8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9 %。其他建设用地6.8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23 %。

3、未利用地

未利用地面积147.5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9 %。其中,水域面积92.0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05 %。自然保留地面积55.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84 %。

第11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1、土地与人口严重失衡,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规划基期年,石帆镇表现为土地承载力偏高。2005年人均耕地仅为0.56 亩,低于浙江省的人均耕地量0.6亩,人口密度已达到1428 人/平方公里,土地与人口严重失衡。随着规划期内石帆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必然不断上升,相应地对耕地数量和耕地生产力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致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这无论对农业生产还是对社会发展都将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2、土地后备资源不足,城镇内部挖潜工作有待加强

石帆镇内现阶段仍存在一定数量的集中未利用地可待开发利用,但是与实际用地需求间仍存在巨大差距,且部分未利用地的开发存在很大困难,只有通过挖掘城乡建设用地内部潜力来满足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3、建设用地相对分散,集聚效益不高

石帆镇现阶段建设用地布置相对较为分散,城镇内部交通系统相对较为混乱,作为虹桥的附属部分,其一南一北的城镇中心使得相应的配套设施及居民点分布都较为分散,从而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12条结构调整原则

优先保障生态用地,重点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保障重点发展区块和项目用地,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第13条农用地结构调整

合理规划现有农业用地,坚持耕地保护数量和质量并重,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农用地总面积由2005年的2517.49 公顷调整为2020年末的2495.43 公顷,净减22.0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下降到82.63 %。

1、耕地:由2005年的1202.22 公顷调整到2020年末的1177.72 公顷,净减24.50 公顷。

期内增加79.64 公顷,均为建设用地复垦;

期内减少104.14 公顷,其中城镇建设占用33.34 公顷,村庄建设占用66.76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占用4.04 公顷。

2、园地:由2005年的118.32 公顷调整到2020年末的121.56 公顷,净增3.24 公顷。

期内增加8.89 公顷,均为建设用地复垦;

期内减少5.65 公顷,均为村庄建设占用。

3、林地:由2005年的1073.41 公顷调整到2020年末的1079.36 公顷,净增5.95 公顷。

期内增加10.48 公顷,均为建设用地复垦;

期内减少4.53 公顷,均为城乡建设占用。

4、其他农用地:由2005年的123.54 公顷调整到2020年末的116.79 公顷,净减6.75 公顷。

期内减少6.75 公顷,其中城镇建设占用1.58 公顷,村庄建设占用4.74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占用0.43 公顷。

第14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保障重点发展区块及项目用地,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建设用地总规模由2005年的355.13 公顷上调为2020年末的378.60 公顷,净增23.4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上升到12.54 %。

1、城乡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330.43 公顷调整至2020年末349.56 公顷,净增19.13 公顷。其中:

建制镇:由2005年的92.73 公顷增加到2020年末的128.98 公顷,净增36.25 公顷。

期内增加36.25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33.34 公顷,占用林地0.22 公顷,占用其他农用地1.58 公顷,占用建设用地0.36 公顷,占用未利用地0.75 公顷;

村庄:由2005年的229.65 公顷调整到2020年末的220.15 公顷,净减9.50 公顷。

期内增加83.28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66.76 公顷,占用园地5.65 公顷,占用林地4.31 公顷,占用其他农用地4.74 公顷,占用建设用地1.25 公顷,占用未利用地0.57 公顷;

期内减少92.78 公顷,其中复垦为耕地79.64 公顷,复垦为园地8.89 公

顷,复垦为林地4.25 公顷。

采矿用地和独立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8.05 公顷减少到2020年末的0.43 公顷,净减7.62 公顷。

期内减少7.62 公顷,其中复垦为林地6.23 公顷,城乡建设占用1.39 公顷。

2、交通水利用地:由2005年的17.89 公顷增加到2020年末的22.45 公顷,净增4.56 公顷。

期内增加4.56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04 公顷,占用其他农用地0.43 公顷,占用未利用地0.09 公顷。

3、其他建设用地:由2005年的6.81 公顷减少到2020年末的6.59 公顷,净减0.22 公顷。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规划期内保持0.16 公顷,无增减。

特殊用地:由2005年的6.65 公顷调整到2020年末的6.43 公顷,净减0.22 公顷。

期内减少0.22 公顷,均为城乡建设用地占用。

第15条未利用地结构调整

保护湿地系统、维系河道、湖泊及滨水地带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度开发未利用地资源,提高未利用地综合利用水平。未利用地总面积由2005年的147.55 公顷减少到146.14 公顷,净减1.4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比例下降到4.84 %。

1、水域:水域由2005年的92.01 公顷减少到2020年末的91.08 公顷,净减0.93 公顷。

期内减少0.93 公顷,均为建设占用。

2、自然保留地:自然保留地由2005的55.54 公顷减少到2020年末55.06 公顷,净减0.48 公顷。

期内减少0.48 公顷,均为建设占用。

石帆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情况详见表F2。

第五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第16条目标任务

围绕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到规划期末确保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08.77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71.61 公顷,标准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010.34公顷,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化农业建设。

第17条耕地保护

1、严格保护耕地,实行用途管制。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土地利用计划的安排使用土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

2、坚持保质保量补充耕地,积极稳妥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结合村庄布点规划,加大对农村建设用地的整理复垦,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3、以保护耕地为目标,保证耕地数量稳定。贯彻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规划期间,土地复垦补充耕地公顷,规划期内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104.14 公顷以内,到2020年全镇耕地面积不低于1108.77 公顷。(详见表F7)

第18条基本农田保护

1、科学调整基本农田布局,确保基本农田质量。将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内的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为经济社会发展留出必要的、合理的用地空间,同时把质量较好的一般农田优先补划为基本农田,保证基本农田

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2、实施基本农田划区定界,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按照“定量到村、定位到块、定责到人”的要求,对基本农田设立标志,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落实责任。

3、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主要分布在竹屿村、霞雪村、下贾岙村、岩宕村等村,全镇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071.61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实有耕地面积1072.06 公顷,其中0.45 公顷用于规划期内乡镇自身不确定具体位置的建设项目占用,包括不定位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独立建设项目以及新农村建设用地,或者用于补划基本农田。若实施过程中乐清市剩余机动指标落地石帆镇,则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相应扣减。

4、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监管体系,以建设促保护,全面提升全镇基本农田保护与管理水平。

第19条标准农田保护

1、加强标准农田保护,落实标准农田“先补后占”制度。做到质量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标准农田占用必须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审批,实行标准农田“先补后占”制度。

2、维护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标准农田地力建设。有序维护标准农田的沟、渠、路等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标准农田的抗灾能力;积极实施“沃土工程”,保持水土,提升地力。

3、严格标准农田管理,确保标准农田数量。规划期内全镇标准农田保护面积1010.34公顷,其中位于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36.86 公顷标准农田,

以及城乡建设用地有条件建设区范围内的10.93 公顷标准农田任务,将于规划期内在市域内其他乡镇帮助下完成补建任务。

第六章建设用地布局

第20条目标任务

按照保障建设、集约挖潜的原则,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到2020年,全镇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49.56 公顷以内;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控制在124.09 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4.50 平方米以内;万元二、三产业耗地量降至25.2 平方米。

第21条城镇布局

1、城镇布局:规划分别在南北两片中心位置各布置一公建中心,北片公建中心以十字相交的飞虹路和幸福路为中心轴线,以飞虹路为主轴,集中城区的主要的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和科技教育等公共设施,并在主轴沿线以及主轴以东相对集中的区块形成城区中心;南片公建中心位于竹屿村与河沿村境内与乐成镇交界处,以甬台温高速公路为轴,周边布置了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和科技教育等公共设施,居住用地则围绕公建中心布置;石帆镇工业区相对集中,形成城东、城北(溪西)、天成工业区三片,集中发展以电子元器件加工等为主的第三产业。

2、城镇用地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保障必要的重点区块建设。到2020年,城镇扩展边界总规模控制在209.33 公顷以内,其中有条件建设区53.91 公顷;至规划期末,城镇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128.98 公顷以内,其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36.25 公顷,人均城镇用地控制在72.26 平方米以内。(详见表F5)

第22条村庄布局

1、村庄布局:以道路交通网络为依托,沟通镇区、中心村与基层村,形

成城乡联系轴有序发展的村庄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将郭路村、河沿村及绅坊村3个行政村中的部分自然村划定为中心村,引导村庄集中布局。

2、村庄用地规划:坚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适度增加农居点用地规模。到2020年,新增村庄用地面积83.28 公顷,村庄减少面积92.78 公顷,到2020年村庄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229.65 公顷减少为220.15 公顷。人均村庄用地面积由2005年的71.77 平方米调整为2020年的73.38 平方米。(详见表F5)

第23条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为加快镇域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发展环境,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要统筹安排石帆镇内交通、水利及基础设施用地。(详见表F8)其中规划安排省级重点项目4项,分别为:甬台温铁路温州段主线、配套扩拆迁安置工程、104国道乐清虹桥至琯口扩宽改建工程、乐虹平原防洪二期工程、虹三线。

以上省重点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如需占用基本农田的耕地,将由省政府直接予以核减,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将向省政府申请追加,或者从乐清市预留指标中解决。

规划安排1项市级重点交通项目,为石帆至四都(火车站)公路(双角尖公路)工程。安排5项乡镇重点交通项目,分别为:城南大道公路工程,项目用地2.98 公顷;石帆镇环山路霞雪段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用地0.25 公顷;石帆镇朴湖三道路工程,项目用地0.17 公顷;石帆镇朴湖一中心路工程,项目用地0.39 公顷;石帆镇西洙道路工程,项目用地0.33 公顷;石帆镇镇政府前道路建设工程,项目用地0.44 公顷。

规划安排1项公建项目:甬台温铁路乐清段绅纺站仓储用地工程,项目用地3.14 公顷。

规划安排7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石帆镇二中扩建工程,项目用地1.30 公顷;石帆一中(西洙)建设工程,项目用地3.83 公顷;石帆镇后屿卫生院工程,项目用地0.20 公顷;石帆镇卫生院工程,项目用地0.36 公顷;石帆镇泵站工程,项目用地0.10 公顷;石帆镇垃圾场工程,项目用地0.09 公顷;石帆镇垃圾中转站工程,项目用地0.10 公顷。

规划预留新农村建设用地0.45 公顷。

乡镇重点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由乡镇自身解决,在实施过程中,若有乐清市级重点项目占用石帆镇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将由市政府直接予以核减,建设用地规划指标向市政府申请追加或者从石帆镇机动指标中解决。

第24条节约集约用地

1、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适度控制城镇用地规模,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建设节地型城镇,强化城镇集聚功能;控制村庄用地规模,严格限制基层村扩张,鼓励宅基地复垦,引导农民建房向中心村集中。

2、到2020年,新增建设占用土地控制在124.09 公顷以内;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地量降至25.2 平方米;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94.50 平方米以内;人均城镇用地控制在72.26 平方米以内;人均村庄用地控制在73.38 平方米以内。

【福厦福清西等五站施工图】设计原则【第一章 总则】(评审版20200401)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及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项目名称: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站房及相关工程施工图; 工程名称: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 建设单位: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总体设计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站房设计院: 1、福清西站、莆田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悉 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组成的设计联合体; 2、泉港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3、泉州南站的设计单位为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泉州东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咨询: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设计依据 1.中国铁路总公司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7]464号。 2、【初设批复】(未下达) 3.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铁路客站停车设施设置标准》的通知(铁总建筑设计[2017]313号); 4、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转发《南昌局集团公司福州南、厦门、莆田、泉州东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函》的函(东南铁工函[2020]85号); 5、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新建福厦铁路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修改初步设计预审会的纪要》(东南铁工[2019]104

号)。 三、设计范围及设计年度 (一)设计范围及界面 1、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站房工程:新建站房(不含四电集成)、旅客活动平台、站台雨棚、站台面层装修、旅客天桥、旅客地道装修等。 2、因站房扩大规模、站型变化或规划调整变化引起的相关工程调整,主要内容为:站前的含桥涵、地路、站场、站场综合管沟及四电等工程。 3、站房及相关工程与地方市政配套工程的设计和投资界面原则上以东南公司与地方政府签署的相关协议为准。 (二)设计年度 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 四、线路及车站概况 (一)沿线车站概况 福厦客专从福州南站(含)至漳州站(含),正线长度277.420km,全线设置福州南站、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厦门北站、漳州站共八座旅客车站,其中漳州站为利用既有站房,新建福州南站、莆田站、厦门北站与既有福厦铁路并场设站。 (二)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4)正线间距:5.0米。 (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 (6)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

01-正文-第一章 规划总则

规 1.1安县概况 1.2规划背景 1.3规划的必要性 1.4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5规划研究层次 1.6技术路线与规划思路 规划总则 1

安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5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ning for Anxian,Sichuan 1.1 安县概况 1.1.1地理区位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与成都平原接壤地带。县域北临江油市、北川县,东接绵阳市区,东南与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西北与茂县接壤。安县距四川省会成都110公里,距绵阳科技城市区、绵阳火车站、绵阳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重庆)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安县地理交通区位优越。 1.1.2经济发展 2011年,安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45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93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28.57:47.89:23.54。安县经济综合实力在四川省内处于中游水平。根据2010 年四川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2010 年,安县在四川省173个县域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于第85位。 1.1.3行政区划 2011年安县辖18个乡镇(花荄镇、桑枣镇、秀水镇、塔水镇、河清 镇、黄土镇、雎水镇、永河镇、界牌镇、沸水镇、宝林镇、清泉镇、乐兴镇、晓坝镇、迎新乡、兴仁乡、茶坪乡、高川乡),县政府驻花荄镇。总人口43.65万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 图1-1 安县地理区位 图1-2 安县县域乡镇分布图

第一章 规划概述 一` 上位规划的指导背景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规划概述 一、上位规划的指导背景 (一)《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1、总体战略思路 本轮城镇体系规划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现状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确定规划目标。强调区域关系的衔接,将吉林省放在更大的区域背景下进行研究。重视吉林省发展的差异性,划分次区域,对不同发展地区进行详细分析。强调规划的策略性,重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注重划分地方政府的事权。强化区域协调,对区域发展影响重大的产业发展布局、交通运输体系、环境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进行重点规划,提出协调与控制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重点强调规划技术性和操作性,从管理的角度保证规划在战略目标下如何保证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规划预期实现“强化多元,打造地方产业集群”、“改善区位劣势,构筑省域经济发展支点”、“破解三农困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增长模式,建设节约、和谐社会”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2、次区域要求 规划在省域空间打造“三区四轴一带”的格局体系,对于延边州的发展战略侧重于利用边境优势,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和口岸城市,通过积极推进大图们江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东北亚各国的多边合作,利用外向型经济加速推动图们江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城镇发展定位 位于长白生态轴带上的节点型城镇。 英安镇是珲春市域中心镇,是制造业型镇,重点发展能源工业。 镇域非农业人口在1—5万人。 4、生态环保要求 完善城市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功能,保护近城山体;保护近城湿地,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 加快城镇处理污水厂建设,控制城市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等多种经营,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工程。 5、空间管制指引要求 一级管治——珲春东北虎、春化自然保护区。 二级管治——珲春边境合作区 三级管治——珲春市区、乡镇

数学建模(教案)第一章--线性规划

数学建模 第一章 线性规划 §1 线性规划 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来安排生产,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此类问题构成了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学规划,而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简记LP)则是数学规划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从1947年G. B. Dantzig 提出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以来,线性规划在理论上趋向成熟,在实用中日益广泛与深入。特别是在计算机能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之后,线性规划的适用领域更为广泛了,已成为现代管理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1.1 线性规划的实例与定义 例1 某机床厂生产甲、乙两种机床,每台销售后的利润分别为4000元与3000元。生产甲机床需用B A 、机器加工,加工时间分别为每台2小时和1小时;生产乙机床需用C B A 、、三种机器加工,加工时间为每台各一小时。若每天可用于加工的机器时数分别为A 机器10小时、B 机器8小时和C 机器7小时,问该厂应生产甲、乙机床各几台,才能使总利润最大? 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该厂生产1x 台甲机床和2x 乙机床时总利润最大,则21,x x 应满足 (目标函数) 2134m ax x x z += (1) s.t. ( 约 束 条 件 ) ?????? ?≥≤≤+≤+0 ,781022122 121x x x x x x x (2) 这里变量21,x x 称之为决策变量,(1)式被称为问题的目标函数,(2)中的几个不等式是问题的约束条件,记为s.t.(即subject to)。

上述即为一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三个要素。由于上面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均为线性函数,故被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总之,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的限制下,求一线性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问题归结成一个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往往也是困难的一步,模型建立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求解。而选取适当的决策变量,是我们建立有效模型的关键之一。 1.2 线性规划的Matlab 标准形式 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可以是求最大值,也可以是求最小值,约束条件的不等号可以是小于号也可以是大于号。为了避免这种形式多样性带来的不便,Matlab 中规定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为 b Ax x c x T ≤ that such min 其中c 和x 为n 维列向量,b 为m 维列向量,A 为n m ?矩阵。 例如线性规划 b Ax x c x T ≥ that such max 的Matlab 标准型为 b Ax x c x T -≤-- that such min 1.3 线性规划问题的解的概念 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型为 ∑==n j j j x c z 1min (3) ∑==≤n j i j ij m i b x a 1,,2,1 s.t.Λ (4) 可行解 满足约束条件(4)的解),,,(21n x x x x Λ=,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而使目标函数(3)达到最小值的可行解叫最优解。

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第一章问答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6-10 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 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0-16 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6-19 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 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19-21 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21-23 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 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25 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⑤地方和地方精神原则:强调线一地方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两者相适应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及地主含意。⑥整体与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学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7、简述中国园林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园林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24-26 答: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②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③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难以行得通。④财力有限,难以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⑤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捷,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⑥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园林专业人员应勇敢地承担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①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②城市设计③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④自然与文体保护地规划设计⑤旅游地规划⑥ 第二章问答题 1、日本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有哪些? 30-31 答:①石组②飞石地、延段③潭和流水④石灯笼⑤石塔⑥种植⑦手水钵⑧竹篱、庭门和庭桥。 2、简述古埃及与西亚园林的特点。32-34

第一章 总则环境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实现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把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年度考核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条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各自职能,共同做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保护资源与控制损害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 第六条鼓励和推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 第七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各新闻媒体应当发挥新闻舆论宣传、监督作用。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第八条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环境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第九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现状,制定生态建设和保护规划并予以公告。 市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变更;所有开发建设及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市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第十条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地控制或者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十一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必须按照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申报登记。建设项目应当在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30日内申报;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申报。 排污申报登记内容需作重大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前15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后3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 终止营业的,应当在终止营业后7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排污者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老师比用教案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 老师常用教案 第一章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例使学生对“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和“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一节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对于规划设计师,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字,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图1.1)。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据考证是圃在先。什么是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为家养,人们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形成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图1.2也是一种景观,园林的一些基本成分已尽在其中。景观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不必急于对景观下定义,还是先看看景观规划设计师具体做的东西。第二节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图1.3所示是一个小项目,基地30m×40m见方,可以称为街头小绿地,或小游园。从材料、功能、形式等来看,这样一个项目中包含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道理。这是为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海展区作的一个方案,题为“上海花园”。中间是“好大一棵树”,把树拿掉后可以看清平面布局。(图1.4)。另一个已建成的项目是同济大学校园一角——黑松林的改造。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景观设计,基地范围不大,规划手笔不多,但却包含了不少景观设计的原理与追求。概括地说,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尽管树木不是很大,但是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从一个垃圾山变成今天的样子(图1.5)。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头,这方面,与建筑和城市相比,景观更为专长。尽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是它们最基本的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景观设计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范围内,偏重于艺术性和精神活动,一切建造与布置都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透过这一片“欧化”的墙,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未完成的亭,其寓意是:一片墙代表西方文化的框架,亭则代表东方文化,这一作品意在强调东、西文化的交流,寓意着同济大学这样一所高等学府,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所,有意将亭设计成未完成的形式,寓意是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把知识学到手,再去把它补全(图1.6)。图1.7时芝加哥的一个带状的河畔公园设计。芝加哥与上海的格局有相似之处,有一个很大的湖——密歇根湖,另外有一条南北向的河——芝加哥河穿越而过。公园基地位于芝加哥河南端沿河分布的一块空地处,此地原来是铁路战场,旁边有中国城,在基地的远景中可以看到西尔斯大厦。此外,公园基地中部上空被一高架交通桥所分割。在这个方案中,作者也强调东、西方园林的交融,但要比这幅水彩画复杂,它包括交通组织、人流排布、意义创造,而意义又是要通过形象来说话的,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文字。其特点是:以高架交通桥为界,将全园分为西方园和东方园两部分,沿一个东方的长城逐渐转换为一个罗马的大台阶,东方文化自然而然向西方文化转型,而这也正好符合功能上的要求,城墙将铁路、中国城等划在界外,而一个颐和园式的长廊实现了虚实对比。事实上,这个设计,尚未动手之前,总平面还未成形之初,作者脑子里已有了那幅水彩画的景象。搞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需要这样的意念和意象。这一点与城市规划不一样。城市规划拿到一个项目之初,最先关心的是经济情况、人口情况;园林则不一样,园林最先关心的是“立意”。建筑也强调立意,但建筑或者是建筑群的艺术发挥跟景观的艺术发挥相比是大大受限制的,工业建筑也好,商业建筑也好,哪怕是最具艺术性的大歌剧院,还是有功能要求的限制。悉尼歌剧院已经不错,但它仍不如景观建筑来得自由。景观尤其是园林,应该当作艺术品来作,从这方面讲,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

第一章总则-乌兰浩特市

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2014版总规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乌兰浩特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实施绩效。新时期新常态下,国家、自治区上位层面政策法规环境和中央城市建设发 展方针发生新变化,乌兰浩特市和科尔沁镇区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战略进入新的推进阶 段,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变化,为立足解决现实问题,更加科学 地引导与控制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和《内 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13年),编制《乌兰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2017修改版》(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 (1)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2)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3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1)市域:乌兰浩特市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728平方公里。规 划重点:完善城镇体系规划。(2)规划区:用地范围面积1455平方公里。规划重点: 进行“四区划定”和编制城乡统筹规划。(3)中心城区:包括乌兰浩特市老城区、河东 新区以及规划的东部新城和空港新城(义勒力特镇镇区),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规 划重点:编制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4条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区范围包括乌兰浩特市各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辖区、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 行政辖区、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行政辖区和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行政辖区,面积1455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53.3%。 第一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5条城市发展总目标 将乌兰浩特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明富裕、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的山 水园林和生态宜居城市。 (1)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GDP达到350亿,人均GDP达到7万元; ——远期:2030年GDP达到670亿,人均GDP达到8.4万元。 (2)社会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0%。 ——远期:2030年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 第6条城市发展战略 (1)区域合作战略。加强与俄、蒙、韩各国多领域、多方式的经贸合作,主动融入“长 吉图”、“哈大齐”等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东靠、西联和北开”开放格局的形成。 (2)集聚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3)绿色发展战略。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打造低碳减排、生态友好的绿色城市发展模 式。 (4)文化发展战略。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推动,以紫线划定和风貌控制为抓手, 提升乌兰浩特整体文化实力。 风、固沙、保持水土和调节径流的作用,维持市域生态格局。 ——中部城镇生态发展区:中心城区、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珲乌高速沿线,节约集约 利用土地为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产业,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东部草原生态保护区: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东及太本站镇辖区,建设防护绿化带, 形成草原生态保护区。 ——南部农业生态发展区:葛根庙镇,合理利用现有水源,推广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 灌排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建设农田林网;封育、改良天然草场,建成畜牧养护区, 建成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一章 线性规划

第一章 线性规划 §1 线性规划 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来安排生产,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此类问题构成了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学规划,而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简记LP)则是数学规划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从1947年G. B. Dantzig 提出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以来,线性规划在理论上趋向成熟,在实用中日益广泛与深入。特别是在计算机能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之后,线性规划的适用领域更为广泛了,已成为现代管理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1.1 线性规划的实例与定义 例1 某机床厂生产甲、乙两种机床,每台销售后的利润分别为4000元与3000元。生产甲机床需用B A 、机器加工,加工时间分别为每台2小时和1小时;生产乙机床需用C B A 、、三种机器加工,加工时间为每台各一小时。若每天可用于加工的机器时数分别为A 机器10小时、B 机器8小时和C 机器7小时,问该厂应生产甲、乙机床各几台,才能使总利润最大? 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该厂生产1x 台甲机床和2x 台乙机床时总利润最大,则 21,x x 应满足 (目标函数)2134m ax x x z += (1) s.t.(约束条件)???????≥≤≤+≤+0 ,781022122 121x x x x x x x (2) 这里变量21,x x 称之为决策变量,(1)式被称为问题的目标函数,(2)中的几个不等式 是问题的约束条件,记为s.t.(即subject to)。上述即为一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三个要素。由于上面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均为线性函数,故被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总之,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的限制下,求一线性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问题归结成一个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往往也是困难的一步,模型建立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求解。而选取适当的决策变量,是我们建立有效模型的关键之一。 1.2 线性规划的Matlab 标准形式 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可以是求最大值,也可以是求最小值,约束条件的不等号可以是小于号也可以是大于号。为了避免这种形式多样性带来的不便,Matlab 中规定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为 b Ax x c x T ≤ that such min 其中c 和x 为n 维列向量,b 为m 维列向量,A 为n m ?矩阵。 例如线性规划 b Ax x c x T ≥ that such max 的Matlab 标准型为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实现南马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花园区块工业产业的发展环境,科学合理的指导本区块内一期项目各地块的开发建设,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划范围以南马镇花园区块为主,以路网框架为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花园村及周边前宅、下庄头等村庄。适用于东阳市南马镇南马村以北地块规划管理单元内一期项目的各地块的土地试用性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规划建设用地总共包括两个地块——东阳市南马镇花园单元01单元地块,东阳市南马镇花园单元02单元地块。p1EanqFDPw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5、《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8、《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2013) 9、《东阳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东阳市南马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 11、《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村庄规划》 12、《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13、其它各类相关规划、国家及省、市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与南马镇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第五条成果构成 本规划成果为法定文件。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则,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两者互相补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DXDiTa9E3d 第六条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东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划由东阳市行政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条其他规定 在规划实施和管理中应遵守法定文件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管理。文本中标“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特别声明 任何用地或建筑物的现有合法用途,即使不符合规划规定,也无须做出更正,至其用途有所改变或建筑重建为止,如果更改用地或建筑物的用途,或对用地、建筑物进行其它的开发重建,则新的用途和开发重建,必须是规划所准许的。如需规划调整,按有关规定执行。5PCzVD7HxA 规划原则上保持已批项目的合法性,因重大项目因素需对已批项目进行调整,需征询用地主管单位及业主单位意见并作出说明。jLBHrnAILg

第一章线性规划

-1- 第一章 线性规划 §1 线性规划 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来安排生产,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问题。此类问题构成了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数学规划,而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简记LP)则是数学规划的一个重要分支。自从1947年G . B. Dantzig 提出求解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以来,线性规划在理论上趋向成熟,在实用中日益广泛与深入。特别是在计算机能处理成千上万个约束条件和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之后,线性规划的适用领域更为广泛了,已成为现代管理中经常采用的基本方法之一。 1.1 线性规划的实例与定义 例1 某机床厂生产甲、乙两种机床,每台销售后的利润分别为4000元与3000元。生产甲机床需用B A 、机器加工,加工时间分别为每台2小时和1小时;生产乙机床需用C B A 、、三种机器加工,加工时间为每台各一小时。若每天可用于加工的机器时数分别为A 机器10小时、B 机器8小时和C 机器7小时,问该厂应生产甲、乙机床各几台,才能使总利润最大? 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设该厂生产1x 台甲机床和2x 乙机床时总利润最大,则2 1,x x 应满足 (目标函数)2134max x x z += (1) s.t.(约束条件)???????≥≤≤+≤+0 ,781022122 121x x x x x x x (2) 这里变量21,x x 称之为决策变量, (1)式被称为问题的目标函数,(2)中的几个不等式是问题的约束条件,记为s.t.(即subject to)。由于上面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均为线性 函数,故被称为线性规划问题。 总之,线性规划问题是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的限制下,求一线性目标函数最大或最小的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把问题归结成一个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是很重要的一步,但往往也是困难的一步,模型建立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求解。而选适当的决策变量,是我们建立有效模型的关键之一。 1.2 线性规划的Matlab 标准形式 线性规划的目标函数可以是求最大值,也可以是求最小值,约束条件的不等号可以是小于号也可以是大于号。为了避免这种形式多样性带来的不便,Matlab 中规定线性规划的标准形式为 x c x T min s.t. ?? ? ??≤≤=?≤ub x lb beq x Aeq b Ax 其中c 和x 为n 维列向量,A 、Aeq 为适当维数的矩阵,b 、beq 为适当维数的列向量。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指导湖北省内河航运中、长期发展建设,确保内河航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二条本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交通强省的要求,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总目标,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全面提升湖北内河航运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湖北内河航运新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本规划旨在制定航运系统的综合发展规划,包括航道布局、港口布局、船舶发展以及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等四个子系统规划,以促进内河航运整体发展,建设中西部水运强省。 第四条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港口法》、《长江水系湖北省航运规划》(1992年)、交通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水系规办[2002]6号文和13号文、《全国内河航运发展战略》、交通部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交通发展行业目标》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本规划基准年为2003年,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0年,中期为2020年,并对2030年及以远进行展望。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六条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二章规划原则 第七条本规划遵循下列原则: 宏观性原则:航运规划必须坚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前瞻性原则:航运规划要充分考虑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 统筹兼顾原则:港、航、船和支持保障系统应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促进内河运输的整体完善。 远近结合原则: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和整体进步相结合,对近期规划目标要力争做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协调性原则:坚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坚持干支协调;坚持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 平战结合原则:内河运输平时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战时要服务于军事需要,重要航运建设工程要兼顾战备要求。 第三章运输需求预测 第八条运输需求预测 本规划根据湖北水运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采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预测,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得到湖北省2010年及2020年的客货运量。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客运量分别为1050万人和1220万人。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货运量分别为9671万吨和12780万吨。 内河运输需求预测见附表1。 第四章航运发展战略 第九条航运发展总体目标 航道重点建设“三主一网一江”,港口重点建设“四主十九重”,形成干支联网、水陆联运、船舶先进、港站配套、结构合理的湖北航运体系。 第十条分阶段目标 2010年目标是“升等联网”,集中力量建设长江、汉江、两沙运河和江汉平原航道网骨干航道,70%水运主通道达到规划标准,实施电子航道工程;三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63公里,四级航道里程达到778公

第1章 规划概述

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总体规划(2010-2025年)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策略与目标 (1) 第三章发展规模 (2) 第四章功能结构 (2) 第五章用地布局 (3) 第六章专项规划与设施配置 (7) 第一节综合交通规划 (7) 第二节公共设施规划 (8) 第三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9) 第四节城镇景观风貌规划 (9) 第五节给水工程规划 (10) 第六节排水工程规划 (10) 第七节电力工程规划 (11) 第八节通信工程规划 (12) 第九节燃气工程规划 (12) 第十节环境保护规划 (13) 第十一节环境卫生规划 (13) 第十二节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七章规划管制要求 (14) 第一节建设限制分区 (14) 第二节四线管制要求 (15) 第八章规划实施措施 (15) 第一节实施建议 (15) 第二节实施措施 (16) 第九章附则 (16) I

1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人民政府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汝湖镇未来发展建设的需要,实现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汝湖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和空间利用规划及一切建设活动,均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镇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镇总体规划。修改前,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惠州市人民政府报告;修改涉及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惠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城镇总体规划在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随同审议意见一并报惠州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条文本中下划线部分内容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 第五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4.《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5.《广东省村镇规划指引》 6.《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7.《惠州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 8.《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9.《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上报审批稿) 10.《惠州东江科技城空间发展规划》 11.《惠州市江北东区分区规划(2007-2020)》 12.《惠州市惠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上报审批稿) 13.《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 14.国家、省、惠州市其他有关规划、标准与规范 第六条规划年限 近期:2010年-2015年,期限6年; 远期:2016年-2025年,期限10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汝湖镇行政辖域范围,总面积153.33平方公里。 第二章策略与目标 第八条发展策略 立足汝湖“城、村、大、美”的基本镇情,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江北城区外溢辐射和东江科技新城启动建设为基本动力,以惠大高速公路建设为有利契机,发挥区位近城、农业大镇和生态美镇的突出优势,统筹协调、错位发展,推进城镇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实现汝湖由“村”镇向“城”镇的快速转变。包括: 1.整体协调,宽领域统筹镇域资源。适应行政区划调整、镇域空间扩大的有利条件,按 照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综合利用镇域各项资源,促进全镇整体协调发展,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部汝湖与东部仍图平衡发展;整合零散工业园区, 促进产业集聚规模、高效生态布局;强化城镇空间的整体安排与部署,实现城镇视角 的全局谋划等。 2.多源对接,全方位响应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外力引导城镇功能布局,推动镇域城 市化全面发展,包括:对接江北城区增长极,依托惠民大道,沿线布局居住、商贸等 城镇功能,积极推动旧镇区、旧村居、旧厂区的优化改造,促进镇域西部地区发展; 对接东江科技新城增长极,依托优质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新生产制造功能,并突出 沿江地区的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商贸居住等生产性服务功能配置,推动镇域东部地 区发展。 3.跨越发展,高标准定位工业结构。响应珠三角产业优化升级和东江科技新城高标准建 设的发展趋势,适应东江上游生态环境保育要求,组织镇域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包括:淘汰迁转落后工业企业,整合园区,集中集聚、优化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跨江 衔接东江科技新城建设,跳跃响应大亚湾石化产业集群,重点布局高层次、生态型工 业产业。 4.特色谋划,差异化选择三产功能。依托农业发达、背山面江、区位近城的特征优势,差 异化选择三产功能,打造城郊型休闲游憩、生态居住基地,包括:依托惠民大道,配套

第一章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习题

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习题 1.用图解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问题具有唯一最优解、无穷最优解还是无可行解。 (1)??? ??≥≥+≥++=0,42266432min 2 121212 1x x x x x x x x z (2) ??? ??≥≥+≥++=0,12432 223max 2 121212 1x x x x x x x x (3) ??? ??≤≤≤≤≤++=83105120106max 21212 1x x x x x x z (4) ?????≥≤+-≥-+=0 ,2322 265max 1 221212 1x x x x x x x x z 2.将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化成标准形式。 (1)????? ? ?≥≥-++-≤+-+-=-+-+-+-=无约束 43214321432143214321,0,,2321422 245243mi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2) ????? ? ?≥≤≥-++-≤-+-=++-+-=无约束 32143213213213 21,0,0232624 322mi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3.对下列线性规划问题找出所有基本解,指出哪些是基可行解,并确定最优 解。 (1) ??? ??? ?=≥=-=+-+=+++++=)6,,1(0231024893631223min 61432143213 2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j (2)

??? ??=≥=+++=+++++-=)4,,1(01022274322325min 432143214321 j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j 4.分别用图解发法和单纯形法求解下述问题,并对照单纯形表中的各基本可行解对应图解法中可行域的哪一顶点。 (1) ??? ??≥≤+≤++=0,825943510max 1 221212 1x x x x x x x x z (2) ?????≥≤+≤++=0,242615 532max 1 221212 1x x x x x x x x z 5.上题(1)中,若目标函数变为21m ax dx cx z +=,讨论c,d 的值如何变化,使该问题可行域的每一顶点依次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 6.考虑下述线性规划问题: ? ????≥≤+≤++=0 ,max 122221212121112 1x x b x a x a b x a x a dx cx z 式中311≤≤c ,642≤≤c , 3111≤≤-a ,5212≤≤a ,1281≤≤b , 5221≤≤a ,6422≤≤a ,14102≤≤b ,试确定目标函数最优值的下界和上 界。 7.分别用单纯形法中的大M 法和两阶段法求解下列线性规划问题,并指出属哪一类解。 (1) ??? ?? ? ?=≥≥-≥+-≥+++-=)3,2,1(0022 2622max 32313213 21j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j (2) ??? ??≥≥+≥++++=0,,62382432min 3 21213213 21x x x x x x x x x x x z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湘阴郭嵩熹广场设计 2 建设单位:湘阴县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3 建设地点: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 4 建设用地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 1111 二设计依据 1 招标文件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 已获甲方经过的《湘阴县郭嵩熹广场设计方案》等相关文件 5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地形图 三设计范围和深度 1 设计范围 设计红线范围内景观设计,总建设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2 设计深度 根据合同范围,本次初步设计包括:总图、景观、建筑、小品、绿化、结构、给排水、强电等工种的初步设计说明和初步设计图纸。 四总指标

第二章总体设计 一区位 湘阴县郭嵩熹广场选址于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基地北侧紧邻东西主干路新世纪大道;东临南北主干路芙蓉大道,直通规划火车站;南侧冬茅路;西侧嵩焘路,处于县城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具有重要的展示湘阴精神和城区形象的窗口作用。地块周边以居住建筑为主,混合商业功能,并兼有政府,教育机构及交通枢纽,人群相对密集,组成多样。 二现状 场地总面积约为6公顷,东西向长220米,南北向长280米。整个场地基本为规则矩形,呈北高南低趋势,平均高差4-5米。地

势呈中间高起、两侧低洼之态。场地内树木繁茂,草木丛生,池塘秀丽;东侧有少量民居成组成团。 优质资源:较为清洁的水体 场地原有植被 三定位 该广场将以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为主题,突出市民的参与性。文化休闲应以突出地域原生态的文明——草根文化为特色,反映生活气息,体现文化源于生活的本质,更体现政府“施政为民,以民为本”的亲民性。 四设计概念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原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体现地方文化精髓 以人为本:为当地居民提供宜人舒适的户内外休闲娱乐空间,重视居民的使用感 生态低碳:合理绿化,充分利用本土建材和植物,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五总体设计 1 总体功能结构布局 郭嵩熹广场主要分为中心广场区,运动健身区,休闲文化区三个大区。 2 竖向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