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高三一轮总复习讲与练单元综合测试8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世博会上澳大利亚馆的外墙采用的是特殊的耐风化钢覆层材料,外墙的颜色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它会随空气中太阳、风雨、湿度的影响,逐渐结出一层锈斑,从橙色到赭红色的转变,看上去外观的生锈程度在增加,运用了钢材生锈原理。下列有关钢材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H)3

B.钢材在空气中的反应只有氧化、还原及化合反应

C.钢材在空气中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其负极的反应为Fe-3e-===Fe3+

D.空气中太阳、风雨、湿度对钢材的腐蚀有较大影响

[答案]D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A项错;电化学腐蚀首先得到Fe(OH)3,分解得到Fe2O3,有分解反应,B项错;负极的反应为Fe-2e-=== Fe2+,C项错。

2.据报道,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

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3OH+3O2+4OH-放电

充电

2CO2-3+

6H2O,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3OH参与反应的电极为负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2-3+6H2O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

[答案]B

[解析]放电时为原电池,从化合价判断CH3OH为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CH3OH-6e-+8OH-===CO2-3+6H2O;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反应为CO2-3+6H2O+6e-===CH3OH+8OH-,溶液的pH增大,从电极反应来看,每生成1 mol CH3OH转移6 mol电子,综上所述错误的为B项。

3.(2011·广东,12)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均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电解原理。a和b不连接时,不能构成原电池。铁与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片上,A项正确;a和b用导线连接,构成原电池,溶液中的Cu2+得到电子生成铜在铜片上析出,B项正确;无论a和b是否连接,都是铁片不断溶解生成Fe2+,溶液中的Cu2+不断得到电子生成Cu,溶液颜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C项正确;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时,铜片作阳极,失电子生成铜离子,溶液中

铜离子向阴极移动,在阴极上得电子,D项错误。

4.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时,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 mol Cu2(OH)2CO3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溶解)。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4 mol B.0.5 mol

C.0.6 mol D.0.8 mol

[答案]C

[解析]通常电解CuSO4后脱离溶液的是2Cu+O2,所以把脱离产物化合(成为CuO)再放回溶液,就可使其恢复原貌。现能使其恢复原貌的是Cu2(OH)2CO3,不考虑CO2的溶解,即Cu2(OH)2CO3→Cu2(OH)2O→2CuO·H2O,所以是先电解CuSO4后电解水。故有关系式:

Cu2(OH)2CO3~2CuO·H2O~转移6e-

0.1 mol

1 mol n(e-) 6 mol

解得n(e-)=0.6 mol。

5.有下列4种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正极反应的产物为水的是()

[答案]C

[解析]燃料电池通入燃料的电极为负极,通入氧气或空气的电极为正极。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1CH

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3

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

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沉淀溶解平衡等知识。A错,因为图中所示的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应该是放热反应。B错,因为醋酸属于弱酸,图线的起点对应的pH数值应在1和2之间。C对,因为从图线容易读出该温度下的溶质还没有达到饱和溶液所满足的量。D错,因为“生成物的最大量”和“反应物的最大转化率”属于两个概念、两个表示法。

7.单斜硫和正交硫转化为二氧化硫的能量变化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s,单斜)===S(s,正交)ΔH=+0.33 kJ·mol-1

B.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C.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高

D.①式表示断裂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

[答案]B

[解析]①-②得:S(s,单斜)===S(s,正交)ΔH=-0.33 kJ·mol-1,A项错误;可知单斜硫转化为正交硫时要放出热量,正交硫的能量要低,较稳定,B项

正确;相同物质的量的正交硫应该比单斜硫所含有的能量要低,C项错误;①式表示断裂1 mol S和1 mol O2中的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SO2中的共价键所放出的能量少297.16 kJ,D项错误。

8.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电解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

B.此装置用于铁表面镀铜时,a为铁

C.a极是粗铜,b极是纯铜时,a极逐渐溶解,b极上有铜析出

D.a、b两极均是石墨时,在相同条件下,a极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H2体积相等

[答案]C

[解析]在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H2-4e-=== 4H+,正极为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在酸性条件下电极反应为O2+4H++4e-===2H2O,A项错;从图中可以分析,a为电解池的阳极,b为阴极,若用于铁表面镀铜,则阳极为镀层金属,即铜,B项错;C项相当于铜的精制,正确;a、b两极均是石墨时,a极发生反应:4OH--4e-===2H2O+O2↑,产生的气体与电池中消耗的氢气体积不相等,D项错。

9.(2011·重庆,13)SF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存在S—F键。已知:1mol 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 kJ,断裂1mol F—F、S—F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 kJ、330 kJ。则S(s)+3F2(g)=SF6(g)的反应热ΔH为()

A.-1780 kJ/mol B.-1220 kJ/mol

C.-450 kJ/mol D.+430 kJ/mol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键与反应热的关系。断裂1mol S—S键需吸收280kJ的热量,断裂3molF-F键需吸收480kJ的热量,而形成6mol S—F键放出330×6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ΔH=-1220kJ/mol。

10.(2011·浙江,10)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

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

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e-=== Cu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了原电池之钢铁的吸氧腐蚀知识。液滴下铁为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液滴外缘氧气得电子与水化合生成氢氧根,OH-与Fe2+结合生成Fe(OH)2,进而生成Fe2O3·n H2O。阴离子移向负极,A项错误,B项正确;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项错误;铁比铜活泼,应为铁失电子:Fe-2e-===Fe2+,D项错误。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减小

B.常温下,反应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ΔH>0

C.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相同条件下,溶液中Fe3+、Cu2+、Zn2+的氧化性依次减弱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蓄电池工作原理、焓变、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与化学平衡的关系、离子的氧化性判断等知识点。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铅放电损耗质量减小,正极PbO2放电质量减小;C(s)+CO2(g)===2CO(g)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常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

12.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ΔH1=-393.5 kJ/mol

②H2(g)+1

2O2(g)===H2O(l)ΔH2=-285.8 kJ/mol

③CH3COOH(l)+2O2(g)===2CO2(g)+2H2O(l)ΔH3=-870.3 kJ/mol

可以计算出2C(s)+2H2(g)+O2(g)===CH3COOH(l)的反应热为()

A.ΔH=+244.1 kJ/mol B.ΔH=-488.3 kJ/mol

C.ΔH=-996.6 kJ/mol D.ΔH=+996.6 kJ/mol

[答案]B

[解析]由盖斯定律可推知,将①×2+②×2-③即可得2C(s)+2H2(g)+O2(g)===CH3COOH(l),同理该方程式的反应热ΔH=2ΔH1+2ΔH2-ΔH3=-488.3 kJ/mol,故选B。

13.有关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电解NaOH溶液的装置

B.该装置中Pt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O2+2H2O+4e-===4OH-

C.该装置中Fe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Fe-2e-+2OH-===Fe(OH)2

D.这是一个原电池装置

[答案]A

[解析]装置中没有外接直流电源,所以不是电解池,而是原电池,所以A错,D对;该电池是铁的吸氧腐蚀,在反应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2OH-===Fe(OH)2,Pt作正极,O2是正极反应物,电极反应式为:O2+2H2O +4e-===4OH-,故B、C项正确。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可使反应速率加快

B.甲醇和氧气以及K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中,其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H3OH+6OH-+6e-===CO2↑+5H2O

C.在铁上镀铜时,金属铜作阴极

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

[答案]A

[解析]A项中加入少量CuSO4溶液发生反应:Zn+CuSO4===ZnSO4+Cu,置换出的铜和锌,以及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使反应速率加快,故A项正确;B 项中甲醇作负极反应物,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正确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 +6OH--6e-===CO2↑+5H2O,所以B错;电镀时,应该镀层金属作阳极,镀件作阴极,若在铁上镀铜,应该金属铜作阳极,故C项错误;电解精炼铜时,由于粗铜中含有Zn、Fe等杂质,使电解质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故D项错误。

15.如图所示装置中,a、b都是惰性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b极附近溶液呈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正极,y是负极,CuSO4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x是正极,y是负极,CuSO4溶液的pH保持不变

C.x是负极,y是正极,CuSO4溶液的pH逐渐减小

D.x是负极,y是正极,CuSO4溶液的pH保持不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装置为两个电解池的串联,烧杯中电解硫酸铜溶液,U形管中电解氯化钠溶液,b极出现红色,为阴极,所以y为负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时阳极为由水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失电子,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溶液pH减小。

16.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反应式为:

Li+2Li0.35NiO2放电

充电

2Li0.85NiO2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电化学知识,Li从零价升至正价,失去电子,作为负极,A 选项正确;反应逆向进行时,反应物只有一种,故化合价既有升,又有降,所以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B选项正确;由于Li可以与水反应,故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C选项正确;原电池中负极产生的Li+应迁移至正

极参与反应,故D选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52分)

17.(7分)“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国人“奔月”梦想。

(1)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第三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下列是298 K时氢气(H2)、碳(C)、辛烷(C8H18)、甲烷(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1

2O2(g)===H2O(l)ΔH=-285.8 kJ/mol

C(s)+O2(g)=== CO2(g)ΔH=-393.5 kJ/mol

C8H18(l)+25

2O2(g)===8CO2(g)+9H2O(l)ΔH=-5518 kJ/mol

CH4(g)+2O2(g)===CO2(g)+2H2O(l)ΔH=-890.3 kJ/mol

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H2、C、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多的是________,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第三级使用液氢和液氧这种推进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两条)。

(2)已知:H2(g)===H2(l)ΔH=-0.92 kJ/mol;O2(g)=== O2(l)ΔH=-6.84 kJ/mol;H2O(l)===H2O(g)ΔH=44.0 kJ/mol。请写出液氢和液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此次发射“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火箭所携带的燃料为45 t,液氢、液氧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水,总共释放能量________kJ(保留3位有效数字)。

(3)氢气、氧气不仅燃烧时能释放热能,二者形成的原电池还能提供电能,美国的探月飞船“阿波罗号”使用的就是氢氧燃料电池,电解液为KOH溶液,其电池反应式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相同质量时,氢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物为水、无污染

(2)H2(l)+1

2O2(l)===H2O(g)ΔH=-237.46 kJ/mol 5.94×10

8

(3)2H2+4OH--4e-===4H2O O2+2H2O+4e-===4OH-2H2+O2===2H2O

[解析](1)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通过计算比较可以得出等质量时氢气放

出的热量最多。(2)通过题给的几个变化过程的能量变化,结合H2(g)+1

2 O2(g)===H2O(l)ΔH=-285.8 kJ/mol,利用盖斯定律可以求得;反应中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即45 t燃料中氢气占1/9,即5t,已知2 g的液氢完全反应放出热量为237.46 kJ,则5 t的液氢放出的热量为5×106×237.46×1/2 kJ =5.94×108 kJ。(3)注意电解质溶液是碱性,所以负极反应为2H2+4OH--4e-===4H2O,正极反应为O2+2H2O+4e-===4OH-二者相加即为电极总反应式。

18.(8分)由于燃料电池汽车,尤其氢燃料电池汽车可以实现零污染排放,驱动系统几乎无噪音,且氢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燃料电池汽车成为近年来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为了获得竞争优势,各国纷纷出台政策,加速推进燃料电池关键技术的研发。燃料电池的燃料选择有氢气、甲醇等。

(1)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目前人们处理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是使其与氢气合成为甲醇,甲醇是汽车燃料电池的重要燃料。已知氢气、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H2(g)+O2(g)===2H2O(l)ΔH=-285 kJ·mol-1①

CH3OH(l)+3

2O2(g)===CO2(g)+2H2O(l)

ΔH=-726.0 kJ·mol-1②

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液体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有科技工作者利用稀土金属氧化物作为固体电解质制造出了甲醇-空气燃料电池。这种稀土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能传导O2-。

①这个电池的正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极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稀土氧化物的固体电解质中,O2-的移动方向是______。

③甲醇可以在内燃机中燃烧直接产生动力推动机动车运行,而科技工作者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研究甲醇燃料汽车。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CO2(g)+3H2(g)===CH3OH(l)+H2O(l)

ΔH=+298.5 kJ·mol-1

(2)①O2+4e-===2O2-CH3OH+3O2--6e-===CO2↑+2H2O②正极流向负极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

[解析](1)热化学方程式①×3

2

-热化学方程式②可得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

式为CO2(g)+3H2(g)===CH3OH(l)+H2O(l)ΔH=+298.5 kJ·mol-1。

(2)该燃料电池的正极是氧气得电子,而负极则是甲醇失电子的反应。由于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O2-,从而导致正极富余O2-,而负极缺乏O2-,故在固体电解质中O2-从正极流向负极;燃料电池中使用的燃料不经过燃烧而直接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率高。

19.(9分)对金属制品进行抗腐蚀处理,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1)以下为铝材表面处理的一种方法。

①碱洗的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碱洗时常有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将碱洗糟液中的铝以沉淀形式回收,最好向槽液中加入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

a.NH3b.CO2

c.NaOH d.HNO3

②以铝材为阳极,在H2SO4溶液中电解,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取少量废电解液,加入NaHCO3溶液后产生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镀铜可防止铁制品腐蚀,电镀时用铜而不用石墨作阳极的原因是________。

(3)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

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置于________处。

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Al+2H2O+2OH-===2AlO-2+3H2↑(或2Al+6H2O+2OH-=2[Al(OH)4]-+3H2↑) b

②2Al-6e-+3H2O===Al2O3+6H+

部分Al2O3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加入NaHCO3中和酸后,进一步水解相互促进,生成Al(OH)3沉淀(或加入NaHCO3,降低了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氢离子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产生Al(OH)3沉淀)

(2)保证电解液中Cu2+浓度不变

(3)N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保护法)

[解析]本题考查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电解池、电镀的工作原理以及金属的电化学保护,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分析能力。

(1)①Al、Al2O3和Al(OH)3均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因此,用碱处理铝材表面的氧化膜时,当氧化膜溶解后,暴露出的Al可以继续与强碱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碱洗废液中含有AlO-2,加入酸性物质可以生成Al(OH)3,由于Al(OH)3可以溶于强酸(HNO3为强酸),因此酸性物质选用CO2,选b。

②题目给出,电解目的是在铝材表面生成氧化膜,因此电极反应为:2Al-6e-+3H2O=Al2O3+6H+;由于电解液是硫酸,因此难免会溶解一定量的Al2O3,在电极上也可能生成一定量的Al3+,由于Al3+水解呈酸性,HCO-3水解呈碱性,二者相互促进,产生气体CO2和沉淀氢氧化铝。也可以解释为,加入NaHCO3,提高了溶液的pH,当pH升高到一定程度,Al(OH)3沉淀析出。

(2)电镀过程中,为保持电镀质量,必须保持电镀液浓度的稳定,因此用Cu 作为阳极,这样用阳极溶解的Cu,补充阴极析出的Cu,从而保持电解液的浓度稳定。

(3)利用电化学法保护金属,从原理上来说,就是被保护金属材料上发生还

原反应,从而保证金属不被腐蚀。碳棒为惰性电极,Fe为活泼电极,保护Fe只能用电解法,此时Fe作为阴极,故选N;但X为Zn时,Zn活泼性大于Fe,Fe可以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被保护,这种方法叫做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20.(7分)如图所示,E为沾有Na2SO4溶液的滤纸,并加入几滴酚酞。A,B分别为Pt片,压在滤纸两端,R、S为电池的电极。M、N是多孔的Ni的电极材料,它在碱溶液中可以视为惰性电极。G为电流计,K为开关。C、D和电解池中都充满浓KOH溶液。若在滤纸中央点上一滴紫色的KMnO4溶液,K打开,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C、D中有气体产生。

(1)外电源的正、负极分别是R为________,S为________。

(2)A附近溶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B附近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滤纸上的紫色点向哪方移动?________。

(4)当C、D里的气体产生到一定量时,切断外电源并接通开关K,经过一段时间,C、D中气体逐渐减少,主要因为________________,有关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负极正极(2)溶液变红4OH--4e-===2H2O+O2↑(3)B (4)氢气和氧气在碱性环境下发生的是电池反应,(类似燃料电池),消耗了氢气和氧气(负极)2H2+4OH--4e-===4H2O(正极)O2+2H2O+4e-===4OH-[解析](1)C、D产生气体的体积是不相同的,由此可以判断C端的气体是氢气,D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所以确定R为负极而S端为正极。(2)A附近溶液的变化是变为红色,因为D端放氧气,N端为阳极,而A端为阴极,吸引阳离子,阳离子放电2H++2e-===H2↑。因为电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所以,此

处OH-浓度增大,溶液显红色。而在B端发生OH-放电,其反应为:4OH--4e-===2H2O+O2↑。(3)因为B端是阳极,所以MnO-4的离子向B端移动,而显示紫色。

21.(10分)如图,p、q为直流电源两极,A为+2价金属单质X制成,B、C、D为铂电极,接通电源,金属X沉积于B极,同时C、D产生气泡。试回答:

(1)p为________极,A极发生了________反应。

(2)C为________极,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D为________极,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3)C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电解过程中,测得的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

(5)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电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当电路中通过0.004 mol电子时,B电极上沉积金属X为0.128 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答案](1)正氧化

(2)阳氧气阴氢气

(3)4OH--4e-===O2↑+2H2O

(4)开始时C、D两极气体体积比为1∶3,10分钟时约为1∶2,说明开始时

氧气溶解于溶液中

(5)不变(6)64 g/mol

[解析](1)接通电源,X沉积于B极,说明B为阴极,则A为阳极,故q为负极,p为正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2)H2SO4电解池中,C为阳极,试管内得O2,D为阴极,此试管内得H2。(3)C电极上的反应式为:4OH--4e-===O2↑+2H2O。(4)C、D两极所得O2、H2体积比应该为1∶2,但实验数据由1∶3随时间变化而增大,到达10分钟时约为1∶2,因为开始O2溶解于溶液中。(5)A 极:X-2e-===X2+,B极:X2++2e-===X,两极附近pH不变。(6)设X的摩尔质量为M g/mol,则

X2++2e-===X

2M

0.004 mol0.128 g

得M=64。

22.(11分)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1)溶液A的溶质是__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解所用的盐水需精制。去除有影响的Ca2+、Mg2+、NH+4、SO2-4 [c(SO2-4)>c(Ca2+)]。精制流程如下(淡盐水和溶液A来自电解池):

①盐泥a 除泥沙外,还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过程Ⅰ中将NH +4转化为N 2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③BaSO 4的溶解度比BaCO 3的小,过程Ⅱ中除去的离子有________。 ④经过程Ⅲ处理,要求盐水c 中剩余Na 2SO 3的含量小于5 mg/L ,若盐水b 中NaClO 的含量是7.45 mg /L ,则处理10 m 3 盐水b ,至多添加10% Na 2SO 3溶液________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1)NaOH

(2)2Cl -+2H 2O=====通电H 2↑+Cl 2↑+2OH -

(3)Cl 2与水反应:Cl 2+H 2O HCl +HClO ,增大HCl 的浓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减少Cl 2在水中的溶解,有利于Cl 2的逸出

(4)①Mg(OH)2

②2NH +4+3Cl 2+8OH -===N 2↑+6Cl -+8H 2O

③SO 2-4、Ca 2+ ④1.76

[解析](1)根据食盐水的组成,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 +2H 2O=====通电2NaOH +H 2↑+Cl 2↑,故溶液A 为NaOH 溶液;(2)其中NaCl 、NaOH

为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故离子方程式是2Cl -+2H 2O=====通电H 2↑

+Cl 2↑+2OH -;(3)阳极区生成Cl 2,Cl 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 2+H 2O HCl +HClO ,由于反应可逆,故增大产物HCl 的浓度会使平衡逆向移动,降低Cl 2在水中的溶解度而有利于Cl 2逸出;(4)①将溶液A 的pH 调至11(碱性较强)时,Mg 2+会以Mg(OH)2的形式沉淀下来,故盐泥A 含有Mg(OH)2;②NH +4转化为N 2的过程中N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Cl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Cl 2转化为Cl -,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NH +4和Cl 2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

和3,再根据原子守恒可得N2和Cl-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和6,再根据电荷守恒可知等号左边添加OH-、等号右边添加H2O,最后结合原子守恒可知二者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8和8。③由于BaSO4的溶解度比BaCO3小,根据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可知向含有SO2-4的溶液中加入BaCO3后,会发生如下转化:SO2-4+BaCO3CO2-3+BaSO4,生成的CO2-3会与溶液中的Ca2+生成CaCO3沉淀,故除去的离子有SO2-4、Ca2+;④向盐水b中加入Na2SO3是为了还原其中的NaClO,反应过程中Na2SO3被氧化为Na2SO4、NaClO被还原为NaCl,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可知反应掉的Na2SO3和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0 m3盐水b中含NaClO的物质的量为7.45 mg/L×10×103L×10-3g/mg÷74.5 g/mol =1 mol,故反应掉的Na2SO3的物质的量也为1 mol;再根据已知条件可知剩余Na2SO3的物质的量最多为5 mg/L×103 L×10×10-3 g/mg÷126 g/mol=0.4 mol,故最多添加10%Na2SO3溶液的质量为126 g/mol×(1 mol+0.4 mol)÷10%≈1.76 kg。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A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 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C .利用潮汐能发电 D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2.2007年3月,温家宝指出“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 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B. 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 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 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4.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5.炽热的炉膛内有反应:C(s)+O 2(g)==CO 2(g);△H = -392KJ/mol ,往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有如下反应:C(s)+H 2O(g)==H 2(g)+CO(g);△H = +131KJ/mol ,CO(g)+1/2O 2(g)==CO 2(g);△H = -282KJ/mol ,H 2(g)+1/2O 2(g)==H 2O(g);△H =-241KJ/mol ,由以上反应推断往炽热的的炉膛内通入水蒸气时 A .不能节省燃料,但能使炉火瞬间更旺 B .虽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但可以节省燃料 C .既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可以节省燃料D .既不能使炉火瞬间更旺,又不能节省燃料 6.分析右面的能量变化示意图,确定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2 A (g )+ B(g) 2 C (g );△H <0 B. 2 A (g )+ B(g) 2 C (g ); △H >0 C. 2A + B 2 C ;△H <0 D. 2C 2 A +B ;△H <0 7.根据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21N 2(g)+ 2 3 H 2 (g) =NH 3(g) ;ΔH =-46.19kJ ·mol —1 21H 2(g)+ 21 Cl 2(g)=HCl (g) ;ΔH =-92.36kJ ·mol —1 21I 2(g)+ 2 1 H 2 (g) =HI (g) ;ΔH =+25.96kJ ·mol —1 A. HCl>NH 3>HI B.HI > HCl > NH 3 C.HCl> HI > NH 3 D.NH 3> HI > HCl 8.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H 2(g)+1/2O 2(g)=H 2O(l) △H =-285.8kJ/mol CO(g)+1/2O 2(g)=CO 2(g) △H =-283.0kJ/mol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H =-5518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l) △H =-89.3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 H 2(g) B . CO(g) C . C 8H 18(l) D . CH 4(g) 9.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 2S(g)+3O 2(g)=2SO 2(g)+2H 2O(l) △H =―Q 1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l) △H =―Q 2 kJ/mol 2H 2S(g)+O 2(g)=2S (s)+2H 2O(g) △H =―Q 3 kJ/mol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 A . Q 1>Q 2>Q 3 B . Q 1>Q 3>Q 2 C . Q 3>Q 2>Q 1 D . Q 2>Q 1>Q 3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 2O(g)=H 2(g) + 1/2O 2(g) △H = +241.8kJ /mol H 2(g)+ 1/2O 2(g) = H 2O(1) △H = -285.8kJ /mol 当1g 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 .吸热88kJ B . 吸热2.44KJ C .放热44kJ D . 吸热44KJ 11.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 ( l ) + B ( l ) = 2 C (g ) △H 1 B 、2A ( g ) + B ( g ) = 2C (g ) △H 2 C 、2A ( g ) + B ( g ) = 2C ( l ) △H 3 D 、2A ( l ) + B ( l ) = 2C ( l ) △H 4 1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 2(g)+ 1 2 O 2(g) SO 3(g) △H = ―98.32kJ /mol ,在容器中充入2molSO 2 和1molO 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低 高 物质所具有的总能量 2 A (g) + B(g) 2 C (g)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对下列化学反应热现象,不正确的说法是() A .放热的反应,不必加热就能发生反应 B .化学反应一定有能量变化 C .化学反应中,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也能发生 D .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热效应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 2. 已知反应X+Y==M+N 为放热反应, 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X 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 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 和Y 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 和N 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3.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 A .碳和水反应吸收131.3kJ 能量 B .1mol 碳和1mol 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并吸收131.3kJ 热量 C .1mol 固态碳和1mol 水蒸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气体和氢气,并吸热131.3kJ D .1 个固态碳原子和1 分子水蒸气反应吸热131.1k 4. 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能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6. 已知298K 时,2SO 2(g)+O 2(g)=2SO 3(g) D H =-197kJ/mol ,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 2和1molO 2, 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 1;向另一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 2和1molO 2,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7. 在一定条件下,CO 和CH 4的燃烧热分别是283 kJ/mol 和890 kJ/mol 。现有1 mol 由CO 与CH 4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和液态水,释放出738.25 kJ 的热量,则混合气体中CO 和CH 4的体积比为() A .1 ∶3 B .3 ∶1 C .1 ∶2 D .2 ∶1 8.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 在25 ℃、101kPa 下,1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热 22.68kJ 。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若适量的N 2 和O 2完全反应,每生成23 克NO 2需要吸收16.95kJ 热量。表示它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在C 2H 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的反应中,每有5N A 个电子转移时,放出650kJ 的热量,表示它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 4 )已知拆开1molH -H 键,1molN -H 键,1molN ≡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 、391kJ 、946kJ ,则N 2与H 2反应生成NH 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 2- 27 2- 4 c(Cr O) c(CrO) _____(选填“增大”, “减小”,“不变”); (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 是否加入 Fe2(SO4)3 否否加入5g否 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 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极为石墨, 阳极为铁 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 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测试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废弃的电子产品称为电子垃圾,其中含铅、汞等有害物质、危害严重。下列对电子垃圾处理应予提倡的是() ①将电子垃圾掩埋地下②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有害物质使用③依法要求制造商回收废旧电子产品④将电子垃圾焚烧处理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下列实验指定使用的仪器必须预先干燥的是() ①中和热测定中所用的小烧杯②中和滴定中所用的滴定管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用的容量瓶④喷泉实验中用于收集氨气的烧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A (g)+B (g) C (g)+D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和B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A、B、C、D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4.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M离可能为() 所含离子NO3-SO42-H+M 浓度/(mol·L-1) 2 1 2 1 A.Cl-B.Ba2+C.F-D.Mg2+ 5.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为:H+(aq)+OH-(aq)==H2O ( l ) ΔH=-57.3 kJ / mol,分别向1 L 0.5 mol / L的NaOH溶液中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热效应分别为ΔH1、ΔH2、Δ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ΔH3B.ΔH1>H3>ΔH2 C.ΔH1=ΔH2=ΔH2D.ΔH1<ΔH3<ΔH2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对熟石灰的悬浊液加热,悬浊液中固体质量增加 B.实验室中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式收集氯气 C.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 D.向稀盐酸中加入少量蒸馏水,盐酸中氢离子浓度降低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锌跟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加入少量CuSO4溶液能提高反应速率②镀层破损后,白铁(镀锌的铁)比马口铁(铁锡的铁)更易腐蚀③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阴极④冶炼铝时,把氧化铝加热成为熔融体后电解⑤钢铁表面常易腐蚀生成Fe2O3·n H2O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 8.2006年,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能够给电子设备提供动力的生物电池。该电池包括两个涂覆着酶的电极,它们

选修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1 / 6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1 C 12 N 14 O 16 S 32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能是二次能源 B. 水力是二次能源 C .天然气是二次能源 D. 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 .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3.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⑤⑥⑦⑧ C .③⑤⑥⑦⑧ D .③④⑤⑥⑦⑧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 ①C(s)+O 2(g)===CO 2(g) △H 1 C(s)+12 O 2(g)===CO(g) △H 2 ②S(s)+O 2(g)===SO 2(g) △H 1 S(g)+O 2(g)===SO 2(g) △H 2 ③H 2(g)+12 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 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5.已知H 2(g)+Cl 2(g)=2HCl(g) △H =―184.6kJ·mol -1,则反应HCl(g)=12H 2(g)+12 Cl 2(g)的△H 为 A .+184.6kJ·mol -1B .―92.3kJ·mol -1 C .―369.2kJ·mol -1 D .+92.3kJ·mol -1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7.25℃、101 kPa 下,2g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 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H 2(g)+O 2(g)==2H 2O(1)△H =―285.8kJ /mol B .2H 2(g)+ O 2(g)==2H 2O(1) △H = +571.6 kJ /mol

化学必修2第二章_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含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 1 O 16 Na 23 C l35.5 Mn 55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 1、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锂电池 2、下列常用干燥剂,不能干燥氯气的是 3、下列单质中,最容易与氢气发生反应的是 A.O2 B.N2 C.F2 D.Cl2 4、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氯离子的是 A.氯酸钾 B.液态氯化氢 C.熔融的氯化钾 D.液氯 5、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的是 A.HI和NaI B.H2S和SO2 C.Cl2和KCl D.F2和NaBr 6、把下列金属分别投入0.1mol·L-1稀硫酸中,能够缓慢发生反应的是 A.Fe B.Al C.Mg D.Cu 7、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nB=pC,t秒末,A减少了 1.0mol,B减少了1.25mol,C增加了0.5mol,则m:n:P为 A.2:5:4 B.4:5:2 C.1:3:2 D.1:4:5 8、下列变化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生成的是 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 B.氯化氢溶于水 C.氯化氢与氨反应 D.锌与稀硫酸反应 9、2004年4月16日,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及爆炸特大事故,喷出的氯气造成多人伤亡。作为消防干警在现场作以下处理方法和过程较为合理的是①即时转移疏散人群,同是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相关情况②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浓氢氧化钠处理过的口罩;③用高压水枪向空中喷洒含有碱性物质的水溶液;④被转移人群应带上用Na2CO3溶液处理过的口罩;⑤将人群转移到地势较低的地方即可,不必太远;⑥即时清理现场,检查水源及食物等是否被污染;⑦常温下氯气能溶于水,所以只要向空中喷洒水就能够解毒。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⑦ 10、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电荷值。一般规律是:离子半径越小,电荷值越大,则离子键越强。试分析:①K2O ②CaO ③MgO 的离子键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准确答案) 11、用固体和液体在加热情况制取气体,一般可选择的仪器是 A.广口瓶 B.细口瓶 C.烧瓶 D.大试管 12、可逆反应2HI(g)== I2(g)+H2(g)在密闭容器中实行,当下列中的四项中的某项不随时间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A.容器内压强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C.各组分的浓度 D.混合气体的颜色 13、273K时,反应2SO2(g)+O2(g)=2SO3(g)生成2molSO3,放出393.2kJ的热量。在该温度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内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向另一容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SO2和0.5molO,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2;则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 A.同时实行时,情况1的反应速率(SO2)比情况2的大 B.平衡时,情况1:Q=393.2kJ C.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情况1比情况2大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试卷类型:A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题 2014.1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 23 Fe:56 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选修模块从不同的视角对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分析。以下观点中正确的是( ) A.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均能自发进行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储存”起来 C.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 2.250℃和101 kPa时,反应2N2O5(g)= 4NO2(g)+ O2(g) ΔH = +56.76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 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 C.是熵减少的反应D.是熵增加的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腐蚀的实质是金属被氧化 B.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来减缓金属的腐蚀 C.为保护地下铁管不受腐蚀,将其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D.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4.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 ..Na2SO4溶液,若保持温度不变,则一段时间后( ) A.溶液pH变大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分类相关图”如下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2.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发展前景良好,用氢作能源的燃料电池汽车倍受青睐。氢能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原料来源广②易燃烧、热值高③储存方便④制备工艺廉价易行()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3.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贮着大量的能量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C.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D.化学反应不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5.已知:H2(g)+F2(g) 2HF(g) Δ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L的氢气和1 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 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6.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g) ΔH1 ②H2(g)+1/2O2(g)====H2O(l) ΔH2 ③2H2(g)+O2(g)====2H2O(g) ΔH3 ④H2O(l)====H2O(g) ΔH4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ΔH4=ΔH1-ΔH2 B.ΔH1、ΔH2、ΔH3、ΔH4均为负值 C.ΔH1=ΔH2 D.ΔH1=2ΔH3 7.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C6H12O6(葡萄糖aq)+6O2 6CO2+6H2O B. CH3COOH+KOH CH3COOK+H2O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8.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 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同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 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及答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测试题(一)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变化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 2.已知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4 kJ/ mol,当它氧化生成1 g水时放出的热量是()A.26.0 kJ B.51.9 kJ C.155.8 kJ D.467.3 kJ 3.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条件下实行合成氨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生成氨的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 A.v(NH3)=0.1 mol/(L·min) B.v(N2)=0.2 mol/(L·min) C.v(N2)=0.1 mol/(L·min) D.v(H2)=0.3 mol/(L·min) 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的值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 (g)+Cl2 (g)= 2HCl ;△H= -184.6kJ/mol B.CH4(g)+2O2(g)= CO2(g)+2H2O(g);△H= -802.3kJ/mol C.2H2(g)+O2(g)= 2H2O(l);△H= -571.6kJ/mol D.CO(g)+1/2O2(g)= CO2(g);△H= -283kJ/mol 5. 已知:(1)Zn(s)+1 2 O2(g)===ZnO(s),ΔH= -348.3 kJ·mol-1, (2)2Ag(s)+ 1 2 O2(g)=== Ag2O(s),ΔH= -31.0 kJ·mol-1, 则Zn(s)+ Ag2O(s)===ZnO(s)+ 2Ag(s)的ΔH等于()A.-379.3 kJ·mol-1B.-317.3 kJ·mol-1 C.-332.8 kJ·mol-1D.317.3 kJ·mol-1 6.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 7、Ksp的计算和应用 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计算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产物的位置、系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注意:并非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都用到。 2、电解池或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次配平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添加并配平其他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注意:一般未变价物质是酸、碱或水。 【方法指导】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 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方法指导】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关键。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方法指导】①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直接标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另外间接标准是“变量不变”即观察一个可逆反应的相关物理量,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若全部为反应物如何、全部转化为产物该物理量又如何,如果该物理量是可变的而题目说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可认为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另外也可以用Q与K比较(Q=K则处于平衡状态;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②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变化均可通过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得到。但要关注特殊反应的特殊性。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方法指导】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

2020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 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 +2NO(g) N2(g) +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容器编 号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N O C O N CO 2 CO2 I 0.2 0.2 0 0 a II 0.3 0.3 b 0.1 0.2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 =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附答案)

化学苏教版选修4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2.(2011福建厦门湖滨中学期中,2)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的反应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3.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Zn(s)+CuSO4(aq)===ZnSO4(aq)+Cu(s) ΔH=-216 kJ·mol-1,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B.CaCO3(s)===CaO(s)+CO2(g) ΔH=+178. 5 kJ·mol-1 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 C.101 kPa时,2H2(g)+O2(g)===2H2O(l) ΔH=-571. 6 kJ·mol-1, H2的燃烧热为-571.6 kJ·mol-1 D.H+(aq)+OH-(aq)=H2O(l) ΔH=-57.3 kJ·mol-1,含1 mol NaOH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含0.5 mol 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 kJ的热量 4.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图,电解总反应为2Cu+H2O Cu2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反应式为2Cu-2e-+2OH-===Cu2O+H2O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D.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有0.1 mol Cu2O生成 5.如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K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f电极作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测试题含答案 质量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1.下列反应中,一定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s)====2KCl(s)+3O2(g) ΔH=- kJ·mol-1 ΔS=1 110 J·mol-1·K-1 (g)====C(s,石墨)+1/2 O2(g) ΔH = kJ·mol-1ΔS=- J·mol-1·K-1 (OH)2(s)+2H2O(l)+O2(g)====4Fe(OH)3(s) ΔH =- kJ·mol-1 ΔS =- J·mol-1·K-1 (s)+CH3COOH(aq)====CO2(g)+CH3COONH4(aq)+H2O(l) ΔH = kJ·mol-1ΔS = J·mol-1·K-1 2.下列反应中,熵减小的是() A、(NH4)2CO3(s)=NH4HCO3(s)+NH3(g) B、2N2O5(g)=4NO2(g)+O2(g) C、 MgCO3(s)=MgO(s)+CO2(g) D、2CO(g)=2C(s)+O2(g) 3.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 (气)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增加了,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

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 ) A . (NH 3) = mol/(L ·s ) B .v (O 2) = mol/(L ·s ) C .v (NO) = mol/(L ·s ) D .v (H 2O) = mol/(L ·s ) 4. 将4molA 气体和2molB 气体在2L 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 (g )+B (g ) 2C (g ),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L -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L -1 ·s -1 ②用物质B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mol ·L -1 ·s -1 ③平衡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70%, ④平衡时物质B 的浓度为·L -1 ,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在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 (气)+B(气) 2C (气)+D (气)若最初加入的A 和 B 都是4 mol ,在前10s A 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mol/(L ·s),则10s 时,容器中B 的物质的量是( ) A. mol B. mol C. mol D. mol ·l -1 的硫酸和过量的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 〕 A 碳酸钠固体 B 水 C 硝酸钾溶液 D 硫酸铵固体 7. 将ag 块状碳酸钙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物损失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图所示,在相同的条件下,bg(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