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北省曲周县天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河北省曲周县天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河北省曲周县天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河北省曲周县天运学校2015-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doc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10课_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学习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__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过着游牧的生活 2.________于1206年完成了__________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尊称为___________。 3. 年西夏灭亡。 4.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年,蒙古灭金。 5.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直接__________的局面形成。 6.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施行“”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7.1271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________。 8.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__,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继续 展开抗元斗争。 9. 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局面,为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合作探究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练习巩固 1.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 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

A.铁木真 B.忽必烈 C.阿保机 D.阿骨打 2.成吉思汗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 ( ) 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3.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局面开始形成于() A.西夏灭亡后 B.金灭亡后 C.契丹灭亡后 D.匈奴灭亡后 4.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阿骨打 D.阿保机 5.下列不属于忽必烈即位后采取的措施是() A.广开言路 B.整顿吏治 C.注重农桑 D.改用汉姓 6.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主流。我国历史上结束了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分裂,实现大 一统的朝代是() A.秦朝 B.隋朝 C.元朝 D.清朝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代天骄”结束了蒙古大草原部落间的纷争,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汗国。忽必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 (1)材料一中的“一代天骄”是谁?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首领当皇帝的统一王朝”是指哪个朝代?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蒙古 2.铁木真蒙古草原成吉思汗 3.1227 4.1234 5.对峙 6.治国安民 7.忽必烈大 都 8.1276 临安文天祥 9.1279 分裂割据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有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你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最早远古人类的遗址,你应该去() A.云南元谋B.陕西蓝田C.北京周口店 D.山东大汶口 2.某历史教师在介绍图中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1﹣23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 ()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主要因素是() A.直立行走B.手的发展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B.住在山洞里 C.懂得用火驱赶野兽D.过着群居生活 5.假设你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木棒D.铁斧 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 A.距今70万年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 C.住干栏式的房子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7.南方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在远古时代有哪一远古人群建造干栏式房屋,为自己提供一个比装舒适的居住环境()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8.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9.“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每年清明节总是有很多海内外同胞到陕西某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谁吗?()A.黄帝和尧B.黄帝和炎帝 C.炎帝和尧D.黄帝和舜 10.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B.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大一统时代的到来D.国家的分裂与民族汇聚 11.电视剧《封神榜》里有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镜头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涿鹿之战B.商汤灭夏C.牧野之战D.犬戎攻破镐京 12.禹传子,“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这说明() A.分封制代替禅让制B.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禅让制仍在继续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13.史书《左传》中记载:“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表明在夏商西周时,国家大事主要是() A.祭祀与发展农业B.农业与打仗 C.对外征战和对内镇压D.祭祀与打仗 14.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齐”、“鲁”源于西周实行的()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5.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②目的是为了维护周天子的威信 ③争霸的实质是获取周天子过去的政治、经济特权 ④争霸战争具有两面性.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作业题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作业题答案: 1课:C C A C C C B A 2课:C B B C A(1)“以史为镜”即指要吸取隋亡的教训。“以人为镜”就是要听取魏征等大臣的直谏。 (2)唐太宗“以人为镜”,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3)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继续推行均田制,奖励垦荒,轻徭薄赋,让农民生活安定;(4)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发展,国力增强,形成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3课D C C C B B D D 4课A B C A D B D B C 2.(1)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2)形象的刻画了进士登第的困难,同时也说明了科举制是士人出仕的途径,也是统治者控制知识分子的手段。(3)状元。(4)说明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5课ADBBA(1)汉朝: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昭君出塞;张骞出使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唐朝: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设立安西都护府;设立北庭都护府;册封怀仁可汗、渤海郡王、云南王等。(2)友好交往;武力;和亲;册封;设立机构等。6课:C D A D B A C D C D 2(1)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回答平等的民族政策、重视少数民族的发展均可)。表现方式:实行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如唐玄宗册封回纥为“怀仁可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行政机构,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如在今新疆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如派大批工匠到吐蕃)。(2)唐朝对日本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2分。回答中日之间开展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中国文化均可得2分)。启示: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拥有开放的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敌视和战争行为等。(2分。回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7课:C C C A C B D C C D(1)起点:长安(西安)终点:大秦(欧洲、古罗马)影响:丝绸之路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3)①使这个世界级别的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扬。②将进一步加强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的文化交流,扩大三国之间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合作,进而密切三国人民、甚至整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9 ke BDBADB 10课 C D B D CBDA 11课:BABCBBACD 12ke : CAADBCBD 13课:AADDDAD15课BDADAC2:(1)学而优则仕。(2)考试内容限为四书五经,用八股文作答,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说明科举制度日益为统治者服务,科举制度开始僵化。16课 :BBDBBCDC2\特点:和平交往,公平贸易。影响:加强了中外友好关系,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17ke :DCCBD 2ti :(1)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③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2)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削弱诸侯国势力。(1分)(3)明朝: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设锦衣卫、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迁都北京,执行削藩政策。清朝: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大兴文字狱,禁锢人们的思想。 (4)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期。18ke :CCDABBCD 19课:DCACBD 2ti30.(1)分封制\郡县制(2)苏湖熟,天下足(3)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妥善安置回归的土尔扈特部(4)经济上的均衡发展政洽制度的有力保障与民族分裂势力的坚决斗争20ke:CCCCAD 2ti:(1)隋朝;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可以通过科举做官);竞争公平性、客观性;对读书人有激励作用;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等。(2)职能:管理行省内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意义: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巩固了统治;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等。(3)闭关锁国政策;一方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另一方面,使中国: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适时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等。21ke:CBCBCBB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1 金银山学校2019年第一次月考 七年级(上)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能够制造色彩鲜丽的鱼纹彩陶盆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3.七年级1903班的同学们在表演情景剧“北京人的一天”,其中错误的是( ) A .他们使用打制石器 B .他们采集野果子充饥 C .他们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 D .他们用火来烧烤食物 4.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你知道下面的文物与遗址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 ) 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等等”这是孙中山对“人文初祖”黄帝的评价。与“平定蚩尤乱”有关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涿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巨鹿之战 6.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20世纪50年代黄河流域陕西某遗迹发掘出距今五六千年粟粒、菜籽等遗物,据此判断生活在该遗址的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人 7.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分封制。后逐渐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其中等级最高的是( ) A.士 B.诸侯 C.天子 D.卿大夫 8.穿越时空隧道,去体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活。你不能体验到的是( )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_____________

A.吃上用陶器盛着煮熟的猪肉 B.穿着麻布缝制的衣服 C.用石刀收割农作物水稻 D.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 9.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遗址②元谋人遗址纪念碑③北京人遗址④河姆渡人遗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10.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 A.大禹和炎帝陵 B.黄帝和炎帝陵 C.秦始皇陵 D.孙中山陵 11.在我国,文字的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相传文字的创造者是() A.仓颉 B.嫘祖 C.炎帝 D.隶首 12.舜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 A.继承 B.夺权 C.禅让 D.毛遂自荐 13.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表现在( ) ①种植农作物,开创原始农耕文化②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③学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④会制作陶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荀子》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6.你认为下列哪种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17.我们中国人常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炎帝和黄帝( ) A.他们创造了人类 B.曾经联合打败了蚩尤 C.他们之间曾经进行战争 D.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学习目标】 1.了解安史之乱的过程,掌握其背景、时间和影响 2.了解黄巢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唐朝衰亡的原因、灭亡的时间和标志 3.知道五代十国更迭与分立的局面,辩证分析其影响 【学习重点】唐玄宗后期统治的腐败;唐朝的灭亡 【学习难点】唐朝的衰亡原因;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开元末年以后,_________追求享乐,任人唯亲,社会尖锐,边境形势日益紧张。 2.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形成的局面。 3.755年,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唐玄宗逃往四川,太 子李亨被拥立为帝,即。安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年被平定。 4.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唐朝的衰微,安史 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的局面。 5.唐朝后期,统治腐朽,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严重,相互之间发生。 6.人民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在________的率领下,起义军攻入长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7.______年,朱温建立了政权,唐朝灭亡。 8.唐朝灭亡后,先后出现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 原的北汉,史称“____________”。 9.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局面的延续,虽然政权分立,但______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二、合作探究 史称“得人者昌”,“失贤则亡”。试结合唐代前期百余年用人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并总结其经验教训。 三、练习巩固

1.唐朝朝政日趋衰败是在() A.贞观初年 B.贞观末年 C.开元初年 D.开元末年 2.唐玄宗任人唯亲,此处人不包括() A.高力士 B.李林甫 C.杨国忠 D.魏征 3.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内奸,和部下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 A.安史之乱 B.七国之乱 C.八王之乱 D.唐太宗对突厥用兵 4.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这是() A.黄巢起义军 B.陈胜吴广起义军 C.钟相、杨幺起义军 D.李自成起义军 5.唐朝灭亡的标志是() A.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 B.朱温兼并了北方割据势力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的发生 6.下列关于五代十国的评价错误的是() A.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 C.南方地区受战乱影响较小 D.政权分裂使统一成为不可能 7.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什么?简述这一事件的经过及造成的影响。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唐玄宗矛盾 2.行政外重内轻 3.安禄山安史之乱唐肃宗 763 4.由盛转衰中央权力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卷_附答案

期末考试卷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表格中对应的题号下面) 1.隋朝在我国历史上有不少贡献,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B.建立三省六部制 C.创立科举制D.开通大运河 2.“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诗句是说唐太宗() 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 3.唐朝诗人孟郊的著名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里的“线”绝不可能是①麻线②丝线③棉线④尼龙线() A.①②B.③④C.④①D.②③ 4.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 5.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在()统治时期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6.唐朝时发明的农具有:①耧车②曲辕车③翻车④筒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8.隋朝时建立的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A.玉带桥B.泸定桥C.赵州桥D.西安灞桥 9.被称为“诗圣”的唐代著名诗人是() A B C D 10.中国古代宋元时期的科技发明中,为推动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是() A.印刷术B.造纸术C.指南针D.火药 11.“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这一记载所反映的历史是() A.北宋汴河流域人以石油作燃料 B.北宋东京居民以石油作燃料 C.北宋东京居民以煤炭作燃料 D.河南开封是我国最早以煤炭作燃料的地区 12.两宋时期,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主要是因为() A.当时政府做出了严格的规定B.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C.便于从事生产劳动D.受国外风俗习惯的影响

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北师大版

福建省建瓯二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 案)北师大版 1.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远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元谋人 C北京人 D山顶洞人 2.北京人生活的年代大约是 A70~20万年前 B20~70万年前 C170万年前 D1800年以前 3.下列有关原始人类分布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分布在黄河、长江流域 B黄河、长江是孕育中华远古文明之地 C呈现无规律的分布,适应性很强 D分布很广,但主要集中在大河流域,便于生存4.据考古发现,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了,其工具主要是 A选择合适的木棒作为工具使用 B磨制石器 C打制、敲打形成的各种形状的石器 D打制和磨制的石器 5.在我国境内,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是 A群居生活 B有血缘关系的人生活在一起 C母系氏族公社 D父系氏族公社6.黄河流域氏族聚落的典型代表是 A.半坡聚落 B河姆渡聚落 C大汶口聚落 D山顶洞人遗址 7.我国历史上较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8.半坡和河姆渡两个氏族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有许多相似之处,下面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 A.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生活,兼有饲养、渔猎采集 B都建筑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C都普遍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陶器 D已经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9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 ①定居生活②会制造陶器③使用磨制石器④种植农作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10汉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的主体是 A炎帝部落 B黄帝部落 C蚩尤部落 D黄帝的炎帝结成的部落联盟 11黄帝之后,先后成为黄河流域联盟首领的是 A尧、舜、禹 B尧、舜、启 C舜、尧、禹 D舜、尧、启 12 传说中的“禅让制”,其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A通过战争的方式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 B通过部落首领提名产生 C通过民众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 D由家族继承部落首领的位置 13他是远古时代最后一位部落联盟首领,被称为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此人是 A启 B禹 C尧 D黄帝 14国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殷 15我国由传说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大约是在距今约 A四五千年左右 B七千年左右 C约公元21世纪 D约公元前21世纪 16历史上的商朝曾屡次迁都,公元前14世纪,将都城迁到殷的国王是 A商汤 B盘庚 C商纣 D姜尚 17灭掉商朝,建立西周的国王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姜尚 D周平王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导学案

备课日期:授课日期:主备人:刘美善总课时:审核:课题: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目标1.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 讲述戚继光抗倭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学习疑问与笔记t 教学内容 一、课前回顾 ※温故知新: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有哪些? 二、预习交流 (一)、郑和下西洋 1、条件和目的 ⑴条件:明朝前期,国力; ⑵目的:①扩大明朝的; ②加强与的联系。 2、概况 ⑴时间:1405—1433年; ⑵次数:先后次; ⑶航海规模(第一次):人多,船艘; ⑷到达范围: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沿岸。 3、意义和影响 ⑴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和; ⑵比欧洲航海家远航印度和美洲早; ⑶是世界史上的空前壮举; ⑷为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及其危害 ⑴倭寇:明朝初年,的一些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武装集团,经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人民把他们叫做倭寇。 ⑵、危害 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脏。他们到处烧杀掳掠,使百姓的遭到巨大损失。 2、戚继光抗倭 ⑴戚继光抗倭的经过: ①16世纪中叶,戚继光受命组织抗; ②戚继光组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开赴台州抗倭; ③荡平境内的倭寇; ④赴福建、广东和共同作战,取得抗倭斗争的最后胜利。 ⑵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①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 ②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 ④戚继光具有卓越的才能。 ⑶评价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位英雄。 二、展现提升 相信自己,我能行。通读课本,试着完成下面的知识要点。 ※相关链接:(根据相关链接,通读第二遍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和新的收获。)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汉族,山东登州人。明代著名抗倭将领、军事家,与俞大猷齐名。率军之日于浙、闽、粤沿海诸地抗击来犯倭寇,历十余年,大小八十余战,终于扫平倭寇之患,被现代中国誉为民族英雄,卒谥武毅。世人称其带领的军队为“戚家军”。有多部军事著作及诗作传世,戚继光纪念馆现为福建省爱国教育基地。另有,电影电视剧《戚继光》上映联播。 四、梳理巩固:『通读第三遍课文,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想一想,戚家军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崇敬? 五、达标检测 1.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的皇帝是() 三一学校_七__年级___历史__学科导学案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学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主要内容、社会意义、艺术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 2、了解昆曲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其作品;京剧艺术的形成与特点。 【学习重点】《红楼梦》和京剧艺术。 【学习难点】小说与京剧繁荣原因和京剧成为国粹的原因。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将学习内容在书中画线和标记) 一、《红楼梦》 1.清代的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和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3.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追求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4.《红楼梦》这部强、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昆曲与京剧艺术 1、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其中最有影响的是和。 2、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一带的。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创作的。前期,昆曲艺术达到顶峰,代表作是的、的,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3、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4、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流传四方。

●合作探究(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携手解决下面问题吧!)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 (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知识建构: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1.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与精神的底蕴。隋朝时修筑的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大运河 B.赵州桥 C.长城 D.故宫 2.唐太宗有句名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①重视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②注意戒奢从简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④任用贤才,虚心纳谏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①戒奢从简,虚心纳谏②增设殿试和武举,完善科举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④选拔贤才 A. 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A. 对外开放 B. 经济繁荣 C. 政治清明 D. 交通发达

6.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玄奘西游天竺B.文成公主入藏C.设置安西都护府D.册封南诏首领 7.下列历史现象能够说明隋唐社会“繁荣与开放”的有:①贞观之治 ②“唐蕃和同为一家”③鉴真东渡④发明雕版印刷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8.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结 D. 抵抗侵略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B.民族政权并立C.元朝国家统一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带答案新人教版)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蓝田人 2、下列原始居民最早知道用火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3、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能够吃上自己种的大米饭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4、下列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共同之处的有() ①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②都过上农耕和定居生活; ③都使用磨制石器;④都能制造陶器;⑤都种植水稻;⑥都住上干栏式房屋。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③④⑤⑥5、下列属于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原始居民 6、(2010年三明市中考)中国台湾某旅游团要去祭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他们应该去() A黄帝陵B大禹陵C秦始皇陵D中山陵 7、下列人物与黄帝并称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是() A炎帝B尧C舜D禹 8、我国奴隶社会开始于(或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A.尧时期B.禹时期C.黄帝时期D.舜时期

9、我国历史上唯一做过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是() A黄帝B尧C舜D禹 10、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选举制 11、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事件是() A夏朝建立B商朝建立C西周建立D东周建立12、西周众多诸侯产生的方式是()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3、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 C.青铜立人像D.青铜神树 14、后代称之为“五谷”的农作物齐备于() A.夏朝时期 B.商朝时期 C.商周时期D.春秋时期15、下列诸侯国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秦国B.越国 C.赵国D.齐国 16、我国铁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 A.夏朝时期B.商朝时期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17、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方式是()A战争B革命C变法D奴隶起义 18、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

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全册)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1 课时 1、掌握隋的建立及统一,大运河的有关知识。 2、理解运河开凿的作用;客观公正的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学习重点】隋朝大运河。 【学习过程】(精彩课堂,展现独特自我) 一、独立试航 (一)南北重归统一 1、建立:年,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年,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统一南北的标志:589年灭陈。 4、隋文帝改革 (1)内容:他在位时,,。 (2)作用: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为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在在位时开凿。在位时开凿。从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三点:以为中心,北达,南至,全长两千多米。 四段:大运河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邗沟、。 二、知识拓展 1.数字记忆法:一次统一,两位皇帝,三个端点,四段运河。 589年隋朝统一南北;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位皇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三个端点;大运河由北到南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2.动脑筋: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答:(1)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2)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么?在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答:意思:国家水上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中国古代在没有汽车、铁路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4.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运河? 主要是为了沟通南北,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三、巩固训练 1、隋朝在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A、重新统一南北 B、设三省六部 C、创立科举制 D、开通大运河 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开始于 A、589年 B、601年 C、605年 D、611年 3、在中国的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的关键人物是() A、杨坚 B、李渊 C、李世民 D、武则天 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5、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6、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的历史贡献邪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7、杭州是隋朝大运河的最南端。隋朝时杭州称 A、涿郡 B、洛阳 C、余杭 D、临安 8、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 B、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C、方便到扬州游玩 D、促进经济发展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总第 2 课时

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 第?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正确的。 1.隋朝的统治繁荣一时,但很快便因隋炀帝的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覆灭,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A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西晋 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栏杆什么人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什么人推车轧了一道沟?赵州桥鲁班爷修,玉石栏杆圣人留,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轧了一道沟。”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它是根据当地民间传说编成的,并广泛流传到今天。其实,赵州桥并不是鲁班修建的,它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D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3.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吐蕃赞普是A A.松赞干布 B.尺带珠丹 C.尺尊东赞 D.骨力斐罗 4. 我国封建社会最为繁盛的治世局面是D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康乾盛世 D.开元盛世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6.你要查找五代的历史,需要阅读A A.《资治通鉴》 B.《马可·波罗行纪》 C.《梦溪笔谈》 D.《贞观政要》 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的D A.山东 B.东京 C.杭州 D.四川 8.“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B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C.农民的需要 D.达官贵人的需要 9.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直到明朝末年才被废除

C.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D.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10.生活在两宋之交,其词具有:“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用口语,清新自然”特点的是A A.苏轼 B.关汉卿 C.辛弃疾 D.李清照 11.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开始于 B A.战国 B.北宋 C.南宋 D.明朝 12.岳飞受到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C A.他对皇帝忠心耿耿 B.他遭奸臣谋害 C.他训练出纪律严明的岳家军 D.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 13.王安石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写了哪个朝代的节日欢乐气氛 C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14.明太祖所设立的直属中央的三司中,分管民政和财政的是D A.按察司 B.都司 C.民政司 D.布政司 15.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事件是D A.创立八旗制度 B.在中央设置内阁 C.设置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D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17.明朝的倭寇是指当时A A.骚扰我国沿海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B.侵扰黑龙江流域的俄国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一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考古学者在洛阳平原发现的二里头遗址相当于我国的哪个王朝()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 2 . 一个朝代的兴亡与国君的治理有很重要的关系。下列人物中与其他不属于同一类的是() A.禹B.汤C.周武王D.商纣王 3 . 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正确的是 A.“分封制”——周武王B.“郡县制”——秦始皇 C.休养生息——汉高祖D.“推恩令”——汉武帝 4 . 《史记》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①王室衰微②诸侯争霸③国家分裂割据④秦国通过兼并战争完成统一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 5 . 《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牺(祭品),为畎(quǎn)亩之勤(劳力)。”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作方式

A.用耒耜翻地 B.用牛来耕地 C.用石刀砍伐 D.用青铜农具耕地 6 . 以下历史文物,能够佐证战国时期手工业技术发达的是 A.B. C.D. 7 . 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 8 . 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北京人”生活的地方丛林茂密,野兽经常出没,所以北京人() A.必须凭借单个人的力量顽强地生存 B.必须成千上万人生活在一起,过着集体的生活 C.建造了房屋,种植了庄稼,饲养了动物,努力改善生活条件 D.常常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并分享劳动成果,过着群居生活 9 . 下图是位于浙江绍兴东南会稽山麓的大禹陵。千百年来人们崇敬大禹精神,缅怀其功德,祭祀经久不断。大禹陵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列历史故事与大禹有关的是 A.诛杀蚩尤 B.三过家门而不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导学案(附答案)

第2课“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唐太宗“贞观之治” 1、主要内容措施:①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②重视发展生产,开垦荒地、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③崇尚节俭,节制享受欲望。 ④合并州县,整顿吏治。 ⑤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房玄龄和 杜如晦;魏征为著名谏臣。 ⑥大兴学校,发展科举。 2、效果评价: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 力逐步加强,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我国的封建制度发 展到顶峰。 3.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秦隋:都完成了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因为统治者的残暴无道,整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汉唐:统治者都吸取了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 当时世界的大国。 三、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 策,使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 启开元,治宏贞观” 本课考点精练 一、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唐太宗的政治主张的有() A、皇帝要勤于政事 B、大臣要廉洁奉公 C、政府要轻徭薄赋 D、君臣要讲气派 2、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临朝处政,开创殿试 C、她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 D、她在“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之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3、“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出此话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光武帝 C、唐高祖 D、唐太宗 4、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是 (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魏征 D、姚崇 5、你可知道隋炀帝是在何时被部将所杀死的吗? ( ) A、589年 B、618年 C、907年 D、1840年 6、唐太宗与汉文帝有哪些共同之处() ①提倡节俭,节制欲望②轻徭薄赋 ③曾经免除田租④励精图治,出现盛世局面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统治者是() A、李渊 B、李世民 C、武则天 D、李隆基 8、以下著名大臣中,是武则天提拔起来的是() A、长孙无忌 B、魏征 C、房玄龄 D、姚崇 9、《沁园春·雪》中提到了“唐宗宋祖”,这里的“唐宗”指的是() A、唐高宜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唐太宗革除“民少吏多”弊政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B、减轻人民的负担 C、改善君民关系 D、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二、材料分析题: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A. 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 民族团 结 D. 抵抗侵略 9.进行研究性学习需要针对性地收集资料,下列收集到的图片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宋代针铺商标清明上河 图交子南宋海船A.宋代商业繁荣 B.民族政权并立 C.元朝国家统一 D.大都闻名世界 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成信,虔奉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哪一项是该盟约的影响? 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 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D.宋辽以淮水到大散关为界 11. 某班历史课堂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支持宋代已完成南移的史实是 ①南方人口占全国户口数的% ②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③水稻种植扩大,产量跃居粮食首位④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⑤开封.杭州等城市商业发达。.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 ⑤ D.②③④ 12.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①造纸术的发明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③指南针的广泛使 用④火药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①② ③ D.②③④ 13.“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这是我的家。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蒙古族歌手腾格尔的这首经典名曲《天堂》,我们经常吟唱。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建立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元王朝,其建立者是 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 14.以学习主题统揽各阶段历史是学习历史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学习主题“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揽的是 A.秦汉时期的历史 B.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C.宋元时期的历 史 D.明清时期的历史 15.下图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宋朝的民族融合 B.元朝的民族融合 C.元朝的对外交 往 D.元朝的边疆管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