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MIMO-OFDM技术

什么是MIMO-OFDM技术

什么是MIMO-OFDM技术
什么是MIMO-OFDM技术

什么是MIMO-OFDM技术

什么是MIMO-OFDM技术

摘要

第四代移动通信提供高的数据传输速率,而MIMO和OFDM提高了频谱效率,从而提供高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的技术。两者的结合已经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的热点。通过这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可以为系统提供高传输速率,同时也能提高系统容量,降低成本。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技术及信道估计。

图1. 采用MIMO-OFDM技术的新标准。

一、引言

目前没有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确切定义,但比较认同的解释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和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互操作的广播网络和卫星系统等。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将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可以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Mbit/s甚至更高,也是宽带接入IP系统”。简单而言,4G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一种不需要电缆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这样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实现高速率和大容量,需要频谱效率极高的技术。MIMO技术充分开发空间资源,利用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需要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OFDM技术是多载波传输的一种,其多载波之间相互正交,可以高效地利用频谱资源,另外,OFDM将总带宽分

割为若干个窄带子载波可以有效地抵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因此充分开发这两种技术的潜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核心技术的解决方案,下面详细介绍这两种技术及其二者的结合方案。

二、MIMO技术

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技术最早是由Marconi于1908年提出的,它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MIMO技术是指在发射端和接收端分别设置多副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其出发点是将多发送天线与多接收天线相结合以改善每个用户的通信质量(如差错率)或提高通信效率(如数据速率)。MIMO技术实质上是为系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和空间分集增益,空间复用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信道容量,而空间分集则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信道误码率。通常,多径要引起衰落,因而被视为有害因素,然而对于MIMO来说,多径可以作为一个有利因素加以利用,MIMO技术的关键是能够将传统通信系统中存在的多径衰落影响因素变成对用户通信性能有利的增强因素,MIMO 技术有效地利用随机衰落和可能存在的多径传播来成倍地提高业务传输速率,因此它能够在不增加所占用的信号带宽的前提下使无线通信的性能改善几个数量级。假定发送端有N个发送天线,有M个接收天线,在收发天线之间形成M×N信道矩阵H,在某一时刻t,信道矩阵为:

其中H的元素是任意一对收发天线之间的增益。对于信道矩阵参数确定的MIMO信

道,假定发送端不知道信道信息,总的发送功率为,与发送天线的数量M无关;接收端

的噪声用N×1向量n表示,是独立零均值高斯复变量,各个接收天线的噪声功率均为;发送功率平均分配到每一个发送天线上,则容量公式为:

令M不变,增大N,使得,这时可以得到容量的近似表达式:

从上式可以看出,此时的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量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也就是说可以利用MIMO信道成倍地提高无线信道容量,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频谱利用率可以成倍地提高。利用MIMO技术可以成倍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前者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后者是利用MIMO 信道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目前MIMO技术领域另一个研究热点就是空时编码。常见的空时码有空时块码、空时格码。空时码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空间和时间上的编码实现一定的空间分集和时间分集,从而降低信道误码率。

图1 MIMO系统框图

三、OFDM技术

根据多径信道在频域中表现出来的频率选择性衰落特性,提出正交频分复用的调制技术。如图2所示,正交频分复用的基本原理是把高速的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进行传输,在频域内将信道划分为若干互相正交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均拥有自己的载波分别进行调制,信号通过各个子信道独立传输。如果每个子信道的带宽被划分得足够窄,每个子信道的频率特性就可近似看作是平坦的,即每个子信道都可看作无符号间干扰(ISI)的理想信道,这样在接收端不需要使用复杂的信道均衡技术即可对接收信号可靠地解调。在OFDM系统中,在OFDM符号之间插入保护间隔来保证频域子信道之间的正交性,消除OFDM符号之间的干扰。

但是要注意,在发送端实际发送1个OFDM时域序列的长度为Nd+Nc,Nd是一个OFDM符号能够传送的频域符号数,加在前面长度为Nc的序列称为循环前缀(CyclicPrefix)或防护间隔(GuardInterval),利用它使得前—OFDM符号对当前OFDM符号的干扰只影响到循环前缀部分,不会对当前OFDM符号造成影响,这就有效地消除了OFDM符号之间的干扰(ISI)。引入循环前缀会使系统的传输效率有所下降,但这是为保证OFDM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和消除OFDM符号间干扰所必须付出的代价。OFDM技术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是因为OFDM有很多独特的优点:

(1)频谱利用率很高,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一倍。这一点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无线环境中很重要。OFDM信号的相邻子载波相互重叠,从理论上讲其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Nyquist极限。

(2)抗多径干扰与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强,由于OFDM系统把数据分散到许多个子载波上,大大降低了各子载波的符号速率,从而减弱多径传播的影响,若再通过采用加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的方法,甚至可以完全消除符号间干扰。

(3)采用动态子载波分配技术能使系统达到最大比特率。通过选取各子信道,每个符号的比特数以及分配给各子信道的功率使总比特率最大。即要求各子信道信息分配应遵循信息论中的“注水定理”,亦即优质信道多传送,较差信道少传送,劣质信道不传送的原则。

(4)通过各子载波的联合编码,可具有很强的抗衰落能力。OFDM技术本身已经利用了信道的频率分集,如果衰落不是特别严重,就没有必要再加时域均衡器。但通过将各个信道联合编码,可以使系统性能得到提高。

(5)基于离散傅立叶变换(DFT)的OFDM有快速算法,OFDM采用IFFT和FFT 来实现调制和解调,易用DSP实现。

图2 OFDM系统框图

四、MIMO与OFDM的结合

MIMO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传播中多径分量,也就是说MIMO可以抗多径衰落,但是对于频率选择性深衰落,MIMO系统依然是无能为力。目前解决MIMO系统中的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方案一般是利用均衡技术,还有一种是利用OFDM。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OFDM技术是4G的核心技术,4G需要极高频谱利用率的技术,而OFDM提高频谱利用率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在OFDM的基础上合理开发空间资源,也就是MIMO-OFDM,可以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另外ODFM由于码率低和加入了时间保护间隔而具有极强的

抗多径干扰能力。由于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所以系统不受码间干扰的困扰,这就允许单频网络(SFN)可以用于宽带OFDM系统,依靠多天线来实现,即采用由大量低功率发射机组成的发射机阵列消除阴影效应,来实现完全覆盖。下面给出MIMO-OFDM的结合方案。

点击查看大图

图3 MIMO-OFDM系统框图

在本方案中的数据进行两次串并转换,首先将数据分成N个并行数据流,将这N个数据流中的第n(n∈[1,N])个数据流进行第二次串并转换成L个并行数据流,分别对应L 个子载波,将这L个并行数据流进行IFFT变换,将信号从频域转换到时域,然后从第n(n ∈[1,N])个天线上发送出去。这样共有NL个M-QAM符号被发送。整个MIMO系统假定具有N个发送天线,M个接收天线。在接收端第m(m∈[1,M])个天线接收到的第l个子载波的接收信号为:

其中Hm,n,l是第l个子载波频率上的从第n个发送天线到第m个接收天线之间的信道矩阵,并且假定该信道矩阵在接收端是已知的,Cn,l是第个子载波频率上的从第n个发送天线发送的符号,ηm,l是第l个子载波频率上的从第m个接收天线接收到的高斯白噪声。这样在接收端接收到的第l个子载波频率上的N个符号可以通过V-BLAST算法进行解译码,重复进行L次以后,NL个M-QAM符号可以被恢复。

4.1MIMO-OFDM的信道估计

在一个传输分集的OFDM系统中,只有在收端有很好的信道信息时,空时码才能进行有效的解码。估计信道参数的难度在于,对于每一个天线每一个子载波都对应多个信道参数。但好在对于不同的子载波,同一空分信道的参数是相关的。根据这一相关性,可以得到

参数的估计方法。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一般有三种:非盲信道估计、盲信道估计和半盲信道估计。下面分别对这三种信道估计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4.1.1非盲信道估计

非盲信道估计是通过在发送端发送导频信号或训练序列,接收端根据所接收的信号估计出导频处或训练序列处的信道参数,然后根据导频或训练序列处的信道参数得到数据信号处的信道参数。当信道为时变信道时,即使是慢时变信道,也必须周期性的发射训练序列,以便及时更新信道估计。这类方法的好处是估计误差小,收敛速度快,不足是由于发送导频或训练序列而浪费了一定的系统资源。

4.1.2盲信道估计

盲信道估计是利用信道的输出以及与输入有关的统计信息,在无需知道导频或训练序列的情况下估计信道参数。其好处是传输效率高,不足是鲁棒性相对较差、收敛速度慢,而且运算量较大。

4.1.3半盲信道估计

半盲信道估计是在盲信道估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利用尽量少的导频信号或训练序列来确定盲信道估计算法所需的初始值,然后利用盲信道估计算法进行跟踪、优化,获得信道参数。由于盲信道算法运算复杂度较高,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难以实用化。而半盲信道估计算法有望在非盲算法和盲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折衷处理,从而降低运算复杂度。可以预计,对盲及半盲信道估计的研究将成为MIMO-OFDM信道估计研究的热点。

五、结束语

在未来的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两个最严峻的挑战:多径衰落信道和带宽效率。OFDM将频率选择性多径衰落信道在频域内转换为平坦信道,减小了多径衰落的影响,而MIMO技术能够在空间中产生独立的并行信道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流,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系统的传输速率,即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增加频谱效率。这样,将OFDM和MIMO两种技术相结合就能达到两种效果:一种是实现很高的传输速率,另一种是通过分集实现很强的可靠性,同时,在MIMO-OFDM中加入合适的数字信号处理的算法能更好地增强系统的稳定性。MIMO-FDM技术是OFDM与MIMO技术结合形成的新技术,通过在OFDM传输系统中采用阵列天线实现空间分集,提高了信号质量,充分利用了时间、频率和空间3种分集技术,大大增加了无线系统对噪声、干扰、多径的容限。因此,基于OFDM的MIMO系统具有逼近极限的系统容量和良好的抗衰落特性,可以预见,它将是下一代网络采用的核心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提纲及大概内容修订稿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提纲 及大概内容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第1章绪论 1.制造及制造技术的概念。P1 制造是制造企业中所涉及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制造技术是与制造业和制造系统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的总和。 2.现代制造技术5大技术群。P4 ①系统总体技术群②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群 ③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群 ④管理技术群 ⑤支撑技术群 3.现代制造技术的分类:5大类型。P5 ①现代设计技术 ②现代加工技术 ③自动化技术 ④制造管理技术 ⑤先进制造技术 4.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P6 特点:研究范围更加广泛,制造过程呈多学科,多技术交叉及系统优化集成的发展态势,先进的加工工艺与技术,单一目标转变成多元目标,强调优化系统TQCSE等要素,以满足市场竞争要求,向着以信息流,物质流及能源流为要素的现代制造观转变,提高先进的管理技术 ①趋势:现代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

②现代加工技术不断发展 ③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 ④集成化成为现代制造系统的重要特征 ⑤现代制造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⑥绿色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⑦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前景广阔 第2章现代设计技术 1.现代设计技术的概念。P10 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市场竞争要素如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设计开发人员科学,规范以及创造性的工作,产生载有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技术文件,制定用于产品制造的设计方案。 2.现代设计技术的方法。P11 ①优化设计方法 ②有限分析方法 ③计算机辅助设计 ④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 ⑤网络化异地设计 ⑥反求工程 ⑦绿色设计 3.CAD的含义与功能。P12-13

空间光学遥感仪器的十项主要技术指标浅析

空间光学遥感仪器的十项主要技术指标浅析 空间光学是利用航天飞机、卫星、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等空间飞行器,利用光学手段对目标进行遥感观测和探测的科学技术领域。主要手段是把光波作为信息的载体收集、储存、传递、处理和辨认目标信息的光学遥感技术。 空间光学的优势有很多,一是对地观测优势,空间光学可以对地球环绕观测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可以对地表成非常清晰的像,对于大气观测,灾害预报,环境监测,资源探测等方面有很大的优势。二是太空没有国界的限制,地表100公里以上的区域还是一片各方都可以涉足的无主之地。三是对外观测,过去人们曾经建过很多地面望远镜,但是地面望远镜受到大气扰动的影响,达不到望远镜的衍射极限分辨率。空间望远镜处于真空环境下,受到大气扰动小,更有利于达到望远镜的衍射极限分辨率。 空间光学遥感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以下几项: 1)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是指遥感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者大小,是用来表征影响分辨地面目标细节的指标。空间分辨率所表示的尺寸、大小,在图像上是离散的、独立的,它反映了图像的空间详细程度。空间分辨率越高,其识别物体的能力越强。 目前的空间遥感仪器基本上都是采用CCD或者CMOS作为探测器收集信息的,如果地面分辨率为1m,意味着CCD的一个像元对应地面宽度是1m。 空间分辨率示意图(资料来源:上帝之眼) 2)调制传递函数MTF 从信息角度来看,光学系统作为一个信息系统,输出的信息相对于输入的信息肯定会丢失一部分。我们常常使用对比度来表征这种信息,即MTF=(输出图像的对比度)/(输入图像的对比度),由于输出图像的对比度总是小于输入图像,所以MTF总是处于0-1之间。再根据不同的空间频率,即可获得系统的MTF图。

空气净化技术协议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VOC有机废气活性炭催化燃烧设备 技 术 协 议 需方: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供方:上海固宇设备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 签订: 2017年9月29 目录 一. 概述 二. 设计依据、标准、原则

三. 污染源强分析 四. 技术参数 五. 供货范围 六. 交流备忘录 七. 设备报价&交货期 八. 质量保证及验收 九. 供方责任范围 十. 需方责任范围 十一.其它

一.概述 1.1 项目名称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涂装废气治理工程。 1.2 项目概况 浙江东南网架股份有限公司 在生产中使用油漆对工件进行涂装作业。由于油漆及稀释剂中溶剂的挥发,产生二甲苯为主有机废气,废气主要来源于公司现有涂装车间的涂装喷漆区。现按产生的涂装设备废气设计,详见以下。 有机废气的外排波及范围广,对环境产生影响,并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感觉,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不符合国家有关的环保标准。 上海固宇设备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对此生产产生的有机废气污染进行治理方案设计,现提出相关的治理方案。 设计方案主要包括治理工艺及投资概算。 废气设计方案供相关部门、公司审核采纳。 1.3 工程范围及内容 根据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新厂房的现场实际情况,废气治理工程设计范围为:自涂装车间废气收集至废气处理后排放。 内容为:废气污染源的调查、废气外排强度的确定、废气治理工艺、电气及土建等。 废气治理工程至设备区的公用工程管线及土建等外围事项由贵公司负责实施。 二.设计依据、标准、原则 2.1 设计依据 ①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对环境保护、废气治理的 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②按照业主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和调查研究,选用符合实际的工艺方案。 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从保护大气环境及人身健康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规划。本净化设备首先保证尾气的有效达标排放,确保废气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 其次保证设备的处理风量达到生产要求。 ③采用技术先进,经济可行,尽可能降低工程投资及运行成本的废气治理 工艺,确保废气治理系统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操作上的可靠性。 ④所采用的设备具有操作简便灵活,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 ⑤妥善处理废气净化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废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⑥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尽可能减轻劳动强度。 ⑦整体布置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基础上,要求结构紧凑、布局合理、美观大 方,尽可能节省占地,节约能耗,全面贯彻节能减排、环保、安全、卫生、防火原则。

激光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激光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王建宇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0083 jywang@https://www.doczj.com/doc/021595163.html, 摘要: 自从1960年人类利用红宝石研制出第一台激光器以来,激光以其单色性、高亮度和良好的方向性的特点,广泛的运用于测距,测速,大气研究,海洋研究,军事等领域。由于通过激光技术既是一种主动遥感技术,还可以同时获得地球表明的空间特征和物理特性,具有被动光学遥感无法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水平不断发展,激光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空间遥感中。本文将介绍激光技术在空间卫星平台和航空机载平台中的主要应用和激光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遥感激光技术激光雷达 激光雷达(lidar)是一种主动式的现代光学遥感设备,是传统的无线电或微波雷达(radar)向光学频段的延伸。由于所用探测束波长的缩短和定向性的加强,使激光雷达具有很高的空间、时间分辨能力和很高的探测灵敏度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对大气、海洋、陆地和其他目标的遥感探测中。 一、激光主动遥感关键技术进展 1)光源的进展 CO2 激光器是最早用于激光雷达的光源,输出功率大,转换效率高,连续输出功率为数十瓦至万瓦,脉冲输出功率为数千瓦至105瓦,电光效率15%-20%,为适应空基雷达的需要,目前CO2激光器向高可靠、小型化方向发展,进展可喜。英国DERA研究的空腔波导集成光学系统,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组织(BMDO)的超小型锁模CO2激光雷达。 Nd:YAG(Nd:YLF)是目前雷达中使用最多的激光器,如果探测地物反射回波,激光器工作在1064nm或1053nm波长,如果探测地物荧光回波或用于水下探测,激光器工作532nm 或527nm波长,这些是激光三维扫描成像系统的常用光源。主要以二极管泵浦为发展主流。Nd:YAG(Nd:YLF)激光器泵浦KTP或KTA晶体的参量振荡器输出1.5μm激光也应用较多。 钛宝石激光器因具有波长调谐功能,在激光雷达中得到新的应用。 半导体激光器像GaAs, 因为它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也很受重视。其缺点是光束质量较差,功率有待提高。 日本的专家提出采用掺铒光纤激光器波长1.5um-1.6um, 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比如多个光纤激光器输出形成光束阵列(不必使用分束器就能实现推帚式扫描)。钕∶光纤激光器的工作波长1.06μm很受关注。 NASA的学者研究二极管泵浦的Ho,Tm:YLF波长2.0um激光器,这种光源对人眼更安全,大气散射更小,被称为“未来之光”。 2)探测器的进展 为适应光源的变革,除了经典的光电倍增管,探测器的研究也有新的进展。如果激光是1064nm(1047nm)或532nm(523nm),探测器为Si /APD,这是最成熟的器件;如果激光波长1.5 um -1.6um, 探测器选InGaAs / APD;如果激光波长2.0um, 探测器选InGaAsSb / APD。这些器件由单元器件,发展到线阵和面阵器件;工作模式由线性模式发展到Geiger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信息技术基础测试题 7.1 信息技术概述测试题 1. 在下列信息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电话是一种双向的、点对点的、以信息交互为主要目的的系统 B. 网络聊天是一种双向的、以信息交互为目的的系统 C. 广播是一种双向的、点到多的信息交互系统 D. Internet是一种跨越全球的多功能信息系统 2. 信息技术指的是用来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协助人们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在下列基 本信息技术中,用于扩展人的效应器官功能的是 D 。 A. 感测与识别技术 B. 计算与处理技术 C. 通信与存储技术 D. 控制与显示技术 3.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英文缩写是 A 。 A. CAD B. CAM C. CAE D. CAT 4. 下列 D 不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特点。 A. 极高的处理速度 B. 友善的人机界面 C. 方便而迅速的数据通信 D. 免费提供软硬件 5.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下列答案中正确的是 C 。 A. 计算机辅助教学、专家系统、人工智能 B. 工程计算、数据结构、文字处理 C. 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 D. 数值计算、人工智能、操作系统 6. 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它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种,其中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 电路是按照 C 来分类的。 A. 晶体管结构、电路和工艺 B. 信号的形式 C. 集成电路的功能 D. 集成电路的用途 7. 下列关于集成电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微电子技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B. 现代集成电路使用的半导体材料通常是硅或砷化镓 C. 集成电路根据它所包含的晶体管数目可分为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和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 D. 集成电路使用的材料都是半导体硅材料 8. 微电子技术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在下列关于集成电路(IC)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B 。 A. 集成电路的发展导致了晶体管的发明 B. 现代计算机的CPU均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C. 小规模集成电路通常以功能部件、子系统为集成对象 D. 所有的集成电路均为数字集成电路 9. 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一,而微电子技术又以集成电路为核心。下列关于 集成电路(IC)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现代制造技术》复习提纲及大概内容

第1章绪论 1.制造及制造技术的概念。P1 制造是制造企业中所涉及产品设计,物料选择,生产计划,生产.质量保证,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和服务等一系列相关活动和工作的总称 制造技术是与制造业和制造系统相关的一系列技术的总和。 2.现代制造技术5大技术群。P4 ①系统总体技术群②设计制造一体化技术群 ③制造工艺与装备技术群 ④管理技术群 ⑤支撑技术群 3.现代制造技术的分类:5大类型。P5 ①现代设计技术 ②现代加工技术 ③自动化技术 ④制造管理技术 ⑤先进制造技术 4.现代制造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P6 特点:研究围更加广泛,制造过程呈多学科,多技术交叉及系统优化集成的发展态势,先进的加工工艺与技术,单一目标转变成多元目标,强调优化系统TQCSE等要素,以满足市场竞争要求,向着以信息流,物质流及能源流为要素的现代制造观转变,提高

先进的管理技术 ①趋势:现代设计技术不断现代化 ②现代加工技术不断发展 ③柔性化程度不断提高 ④集成化成为现代制造系统的重要特征 ⑤现代制造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化 ⑥绿色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的必然选择 ⑦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前景广阔 第2章现代设计技术 1.现代设计技术的概念。P10 现代设计技术是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市场竞争要素如质量,成本,服务,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通过设计开发人员科学,规以及创造性的工作,产生载有相应的文字数据,图形等信息的技术文件,制定用于产品制造的设计方案。 2.现代设计技术的方法。P11 ①优化设计方法 ②有限分析方法 ③计算机辅助设计 ④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设计 ⑤网络化异地设计 ⑥反求工程 ⑦绿色设计

直流输电技术课程报告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直流输电技术课程报告题目柔性直流输电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 课程名称:直流输电技术 院系:电气工程系 姓名: 学号: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年4 月17日

柔性直流输电在城市配电网中的应用 摘要: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出现为城市高压电网的构建及微电网接入大电网提拱了新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 因此研究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在城市电网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相比于传统输电技术的优势以及在城市电网应用的可行性条件分析,并给出了家庭和办公直流输电的两种方案。 关键词:柔性直流输电,城市电网,应用领域,运行条件,方案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传输系统经过直流、交流和交直流混合输电三个阶段。由于直流电不能直接升压,这使得直流输电距离受到较大的限制,不能满足输送容量增长和输电距离增加的要求。19 世纪80年代末发明了三相交流发电机和变压器,交流输电就普遍地代替了直流输电,并得到迅速发展, 逐渐形成现代交流电网的雏形。大功率换流器的研究成功,为高压直流输电突破了技术上的障碍[1]。 直流输电相比交流输电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自从1954年第一个商业化高压直流输电(HVDC)工程投入运行以来,HVDC在远距离大功率输电、海底电缆送电、不同额定频率或相同额定频率交流系统之间的非同步联接等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常规HVDC采用相控换流器技术,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例如需要安装大量的无功补偿以及滤波设备,不能向无源网络供电以及只有应用于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才能发挥其经济上的优势等。 1990年MeGill大学的BoonTeCk001提出用PWM控制的电压源型换流器进行直流输电。由于采用了IGBT、GTO等全控型器件,基于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VSC-HVDC)系统具有可独立调节有功和无功功率的优点,可以向无源网络送电,克服了常规HVDC的本质缺陷,把HVDC的优势扩展到配电网,拓宽了HVDC的应用范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997年3月世界上第一个采用IGBT 构成电压源换流器的直流输电工业性试验工程---赫尔斯杨工程在瑞典中部投入运行,输送功率3MW,直流电压10kV,输送距离10km。从运行情况来看,不论是暂态还是稳态,该工程电力输送稳定,换流器能够满足噪声水平、谐波畸变、电话干扰和电磁场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由于这种换流器的功能强,体积小,可以减少换流器的滤波装置,省去换流变压器,简化换流器结构,ABB公司将其称之为轻型直流输电(HVDCLight),Siemens则将基于VSC换流器的直流输电称为HVDCplus,“plus”表示电力连接系统(PowerLink universalsystem),并分别注册表明其专利权,siemens没有实际的VSC型直流输电工程。截至目前世界上已有10座基于VSC的HVDC工程,输电容量己达350Mw。ABB公司HVDCLight 输电工程输送容量电缆可达久1200MW,架空线可达2400MW,电压等级达320kV。我国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正在规划建设VSC-HVDC的工业示范工程。上海南汇风电场将成为我国首个基于VSC-HVDC的风电接入工程[2]。 2.柔性直流输电概述 传统直流输电采用自然换相技术的电流源型换流器,与之相比,VSC-HVDC 是一种以电压源换流器、可控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直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综述

第35卷第5期2014年10月 制冷学报JournalofRefrigerationVol.35?No.5October?2014 文章编号:0253-4339(2014)05-0014-06 doi:10 3969/j issn 0253-4339 2014 05 014室内空气净化技术及产品综述 石芳芳1一邱利民1一于川2一张林3一宋佳4一严仁远4 (1浙江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一杭州一310027?2中程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一杭州一310013?3浙江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一杭州一310027?4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系一杭州一310027) 摘一要一如何在加快治理大气环境的同时?营造洁净健康的室内空气环境?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持续热点?本文系统介绍了目前室内空气净化主要技术的原理及特点?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当前主流室内空气净化产品中应用的净化技术进行梳理?总结了空气净化技术的组合原则?即主要根据室内污染物类型进行针对性地选择?并利用净化技术间的协同效应?以使室内空气得到全面净化?本文还对未来的研发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利用净化技术间的协同效应?研究更为有效的综合净化技术将成为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关键词一室内空气净化?空气净化技术?空气净化器?协同效应 中图分类号:TU834.8文献标识码:ATechniquesandProductsforAirPurification ShiFangfang1一QiuLimin1一YuChuan2一ZhangLin3一SongJia4一YanRenyuan4 (1.InstituteofRefrigerationandCryogenics?ZhejiangUniversity?Huangzhou?310027?China?2.SinostrideTech ̄nologyCo.?Ltd.?Hangzhou?310013?China?3.InstituteofBiolog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Hang ̄zhou?310027?China?4.DepartmentofEnergy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7?China) Abstract一Principlesandcharacteristicsoftheindoorairpurificationtechniquesareintroducedinthispaper.Themainchallengesofcur ̄ renttechniquesareoutlined.Thecombinationprinciplesoftheairpurificationtechniquesareproposedbysummarizingandanalyzingthetechniquesappliedinsortsofairpurifiershecombinationprinciplesare:choosingthepurificationmethodsmainlybasedonthetypesofpollutantsindoorandexploitingthesynergisticeffectbetweenindoorairpurificationtechniquestogettheoptimalandcomprehensivepuri ̄fication.hispaperpointsoutthatstudiesonintegratedpurificationtechnologyexploitingsynergisticeffectpurificationtechniqueswillbeoneofthemostimportantresearchesinfuture.Keywords一indoorairpurification?airpurificationtechnique?airpurifier?synergisticeffect一一收稿日期:2013年12月18日一一近两年全国大范围雾霾频发?多地PM2.5爆表?大气环境污染已然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引 起研究人员和公众普遍关注?但整个大气环境污染问题非一朝一夕可以解决?其治理需要长期的努力? 相对而言?小空间环境的控制和治理则更容易实现? 且短期内即可见效?而现代人80%~90%以上的时 间是在室内度过?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产 生很大影响[1]?因此?对室内空气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是目前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除室外空 气污染的影响外?室内空气恶化的主要起因有大量使 用化学建筑材料二装饰装修材料二人造板材复合家具 等散发有毒有害气体?还与建筑因节能要求密闭性提 高二空调系统新风量减少等因素密切相关[2]?室内污染物主要分为三大类:PM10和PM2.5等悬浮颗粒物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对室内各种污染物进行净化是控制室内空气品质的有效途径?2012年全球空气净化器市场容量达1500万台?其中?美国市场容量为500万台?日本为350万台?欧洲市场为250万台?中国市场为150万台?韩国市场为100万台?目前美国空气净化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27%?其中60%为静电吸附型产品?40%为HEPA过滤型产品(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高效率空气微粒滤芯)?日本市场空气净化器普及率约为34.7%?欧洲市场容量在稳步增长?日本和欧洲均以HEPA过滤产品为主[3]?本文从净化方法的角度?系统介绍了室内空气净化的主要技术及其优缺点?总结了室内空气净化产品 41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中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趋势 现代制造技术的涵义相当广泛.一般认为,现代制造技术是以传统制造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交叉融合的结果,是一个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与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新型交叉学科,它使制造技术的内涵和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因此,凡是那些能够融合当代科技进步的最新成果,最能发挥人和设备的潜力,最能体现现代制造水平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均称为现代制造技术,它给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1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 1.1 国外情况 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巳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 1.1.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它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首先在功能上,它包含了一个工厂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即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制造、管理至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它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的范围要大得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其次,在集成上,它涉及的自动化不是工厂各个环节自动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支持下的有机集成。这种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和功能为特征的技术集成,即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AD/cAM技术。 1.1.2 智能制造系统(IMS) 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造系统中,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并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保存下来,在实际的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 1.1.3 并行工程(CE)又称同步工程或同期工程,是针对传统的产品串行开发过程而提出的概念和方法.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

光学遥感常用基础知识_V1.0_20110314

光学遥感常用基础知识 1. 遥感与摄影测量概述 遥感Remote Sensing 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的分类 (1)按遥感平台分 地面遥感:传感器设置在地面平台上,如车载、船载、手提、固定或活动高架平台等。 航空遥感:传感器设置于航空器上,主要是飞机、气球等。 航天遥感:传感器设置于环地球的航天器上,如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火箭等。光学和雷达都属于航天遥感范畴。 航宇遥感:传感器设置于星际飞船上,指对地月系统外的目标的探测。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 紫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05~0.38μm之间。 可见光遥感:探测波段在0.38~0.76μm之间。因受太阳光照条件的极大限制,加之红外摄影和多波段遥感的相继出现,可见光遥感已把工作波段外延至近红外区(约0. 9μm)。在成像方式上也从单一的摄影成像发展为包括黑白摄影、红外摄影、彩色摄影、彩色红外摄影及多波段摄影和多波段扫描,其探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因此我们常见的光学遥感属于可见光遥感范畴。 红外遥感:探测波段在0.76~1000μm之间。 微波遥感:探测波段在1mm~10m之间。雷达属于微波遥感范畴。 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和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3)按传感器类型分 主动遥感:主动遥感由探测器主动发射一定电磁波能量并接收目标的后向散射信号。我们常用的雷达属于主动遥感范畴。 被动遥感:被动遥感的传感器不向目标发射电磁波,仅被动接收目标物的自身发射和对自然辐射源的反射能量。我们常用的光学属于被动遥感范畴。 (4)按记录方式分 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可转换成(数字或模拟)图像。 非成像遥感:传感器接收的目标电磁辐射信号不能形成图像。 (5)按应用领域分 可分为环境遥感、大气遥感、资源遥感、海洋遥感、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等等。 遥感平台Platform 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大全

信息技术基础高考知识点大纲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 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P2 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P2 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P2 5. 信息是指对消息接受者来说是预先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具有“不确定性”。P2 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P3 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P3 3.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磁带可以承载声音,电视可以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所以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为信息的载体。P3 4.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P3 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 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 冯·诺依曼: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 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 n位能最多表示2n个数,能表示的最大十进制数是2n-1。 7. 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8. 二进制进位规则:逢二进一。 9. 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时,每一位十六进制数对应4位二进制数,反之相同。 如7F H=0111 1111 B。其中H和B是进制标识符。 10. 二进制——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11. 十进制——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 1101 )2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标准(知识学习)

《现代制造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现代制造技术 学时:36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 先修课程:数控编程数控加工工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教材:隋秀凛夏晓峰现代制造技术(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现代设计技术、现代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制造模式以及先进管理技术等知识。 (二)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从专业培养目标及企业的实际出发,结合当今国内外先进的制造技术理论,全面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领域所涉及的内容,让学生在走上社会进入企业之前,先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系统概念,以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 课程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最新的教学计划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当今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知识为依托,全面展开讲述先进制造技术的内容,拓展学生掌握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把现代制造知识引入到生产实际中,注重培养了解实际、重视实际、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结合实际教学案例,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解决专业学生与生产实际一些制造技术脱节的问题。 本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降低了理论重心,删除繁冗计算;本课程在内容组织形式上分门别类,每个章节都井然有序,层层剖解,每讲到理论知识的时候,均以具体实施案例为背景,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用客观实际作为事实来说话。 二、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且有些先进制造技术其实并不遥远,很普遍地被应用于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中。培

地震监测中异常次声波的识别方法

V ol 35No.1 Feb.2015 噪 声与振动控制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第35卷第1期2015年2月 文章编号:1006-1355(2015)01-0240-04 地震监测中异常次声波的识别方法 左明成,武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武汉430074) 摘要:地震异常次声波的监测是地震监测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是,该次声波在接收过程中受到了众多噪声的干扰。为了找到一种地震异常次声波识别监测的有效方法,根据已经收集到的次声波数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按照去噪、特征抽取、信号筛选、分类决策的过程鉴别异常的次声波。在实验中此方法和思路不仅仅得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而且在监测过程中也可识别出矿山爆炸信号和巴东地震次声波信号。从而说明该方法是地震次声波自动识别与监测的一条有效途径。由此,不仅可以较大地减轻地震监测的工作量,实现异常次声波的自动监测,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地质灾害的监测和地震的震前监测程序之中。 关键词:声学;信号分析;地震监测;地震次声波中图分类号:TB132;TN911.6;TP1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1335.2015.01.049 Recognition Method of Abnormal Infrasound in Earthquake Monitoring ZUO Ming-cheng ,WU Yu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Computer College,Wuhan 430074,China ) Abstract :Monitoring the earthquake abnormal infrasound is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seismic monitoring,but the infra-sound is often disturbed by many noises in the receiving process.In order to find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abnormal sound recognition in seismic monitoring,the collected infrasound wave data was analyzed.With the process of de-noising,feature extraction,signal filtering,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sion,the abnormal infrasound was detected.Application of this idea and method can get a better recognition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s an example,th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mine explosion signal and Badong earthquake infrasound signal.It shows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for automatic recogni-tion and monitoring of earthquake infrasound.This method can realize automatic monitoring of abnormal infrasound effec-tively and economically,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monitoring programming for earthquake monitoring and some other geo-logical disasters monitoring. Key words :acoustics ;signal analysis ;seismic monitoring ;seismic infrasound waves 地震发生时震源会向大气中辐射有明显特征的异常次声波[1–3],这为异常次声波的识别分离提供了先决条件。通过对地震异常次声波的特征进行相关研究,就可以掌握异常次声波的大体形态特征。而 收稿日期:2014-08-01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1310491060)作者简介:左明成(1992-),男,山东莱阳人,本科生,空间信 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监测、数据挖掘;数字图像处理、三维可视化。E-mail:1317085693@https://www.doczj.com/doc/021595163.html, 通讯作者:武云,讲师,计算机应用系研究生。 E-mail:23753648@https://www.doczj.com/doc/021595163.html, 地震在发生之前通常也会产生异常次声波,对于地 震前的监测和其它地质灾害的监测而言,异常次声波的特征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数据源 为了得到次声波数据,在湖北省境内安装次声波接收仪器的方式接收次声波,次声波接收仪使用的是中科院声学所研制的In SYS 2008型号的次声波传感器,仪器可以长时间稳定地接受信号。将16台次声波接收仪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仪器转换存储在二进制文件中,可以更直观的对次声波数据进行研究。图1中是次声波传感器。

光学遥感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发展综述 ——514104001459鞠乔俊摘要:遥感卫星在近十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无论在国民经济建设、减灾防灾与地图测绘,以及军事测绘与情报收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图、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和地理信息服务等领域。本文对高分辨率成像卫星发展,当前国内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其军事应用与民用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对高分辨率成像卫星及其应用的未来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发展 1引言 遥感(Remote sensing)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而遥感器用于探测或感测不同波段电磁波谱的发射、反射特性。遥感卫星的问世,使人类研究地球、认识地球的观点从地面、低空扩展到太空,从而可以对地球进行连续、快速、综合和大面积的详细观测,更全面、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对国计民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遥感卫星也叫对地观测卫星,有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2种,前者携带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等遥感器,最大优点是分辨率高;后者携带合成孔径雷达等遥感器,最大优点是可以全天候工作。自1999年美国太空成像公司发射世界首颗商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IKONOS以来,一度披着神秘面纱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日益为普通百姓所熟悉,而且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几乎任何人或国家都可以购买世界任何地区的商业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只要点击鼠标,就能在网上浏览所在城市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所带来的巨大军事与经济效益,引起全球民用与军事应用领域的高度重视,出现了各国竞相研究开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及其应用技术的热潮,在短短的7年内有了飞速的发展,出现了技术不断扩散的发展趋势。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的不断发展及技术的扩散,既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的机遇是可利用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面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先进制造技术 英文名称: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课程代码:0110993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2 总学时数:32 先修课程:机械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机械CAD/CAM 课程概要: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是工科院校机械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课程主要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内涵、体系结构及发展趋势,以及现代设计技术、先进制造工艺技术、制造自动化技术、现代生产管理技术以及先进制造生产模式,全面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基本内容和最新技术。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先进制造技术是学生掌握和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情况和技术前沿,是机械各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主干课程。先进制造技术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需要的主要技术支撑,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先进制造技术方法,先进制造工艺,更新制造技术理念。本门课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现代检测技术等多学科内容。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掌握目前制造业中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制造工艺; 2.了解国内外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3.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场合; 4.了解先进制造技术对推动制造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先进制造技术概论(4学时) 1 制造与制造技术 2 先进制造技术的提出 3 先进制造技术的体系结构和分类 4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重点掌握:介绍先进制造技术的由来、概念、特点、现状和发展前景 一般掌握:十大先进制造技术简介及其基本发展理念 了解:与课程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二章先进设计技术(6学时) 1 先进设计技术概述 2 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 3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 4 模块化设计 5 逆向工程 6 其他先进设计方法 重点掌握:先进设计技术概述、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模块化设计。 一般掌握: 未来精密加工、微型设备制造和精品仪器设备的发展蓝图 了解:逆向工程,其他先进设计方法 第三章先进制造工艺(6学时) 1 先进制造工艺的发展及其内容 2 超精密加工 3 微细/纳米加工技术 4 高速加工技术 5 现代特种加工技术 6 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7 绿色制造技术 重点掌握:现代制造业中最新工艺及其发展 一般掌握:世界快速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市场发展规律和企业自身有效技术改造的方法,培养宏观驾驭能力 第四章制造自动化技术(4学时) 1 制造自动化技术概述 2 现代数控加工技术 3 工业机器人技术 4 柔性制造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