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源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源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源
八年级物理复习资源

八年级物理声现象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速度是340m/s,合 km/h。

2.在声现象中,音调高是指声音的高,响度大是指声音的大。

3.不同的发声体即使发出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声音,人们的听觉依然可以根据的不同将它们区分开来。

4.常有这种情况,人还毫无察觉的时候;狗、猫却已经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因为( )。A.狗、猫比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B.人比狗、猫的听觉频率范围广

C.狗、猫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D.人比狗、猫的发声频率范围广

知识的应用

5.在地球上做这样的实验:一人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人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一定大于 s以上;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传来的,其理由是。若在月球上做同样的实验,另一端的人会听到次声音。原因是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交谈时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B.优美动听的乐曲一定不是噪声

C.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D.人对着高墙喊一声,人不一定就能听到回声

7.站在百米跑道终点计时台上的甲、乙两名计时员,为同一跑道的运动员计时,甲看到起跑发令枪冒烟时开始计时,而乙则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则:

(1)甲、乙两名计时员谁计时准确?

(2)若甲、乙两名计时员的反应速度相同,他们计时相差大约是多少?

知识的拓展

8.战争年代军队里流传这样的话:“老兵怕机枪,新兵怕大炮”。老兵有经验,如果他能够听到远处炮击时的炮声,他就知道炮弹不会在他附近爆炸,他不会死。试用物理知识说明。

9.有一根长为L的钢管,当在一端打击一下时,某人在它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时间间隔为t。若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v气,在钢中的速度为v钢。写出求钢管长度L的表达式。

10.某同学乘坐着向高崖行驶的汽车,他对一座高崖大喊一声,汽车以36km/h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5s 听到回声,求他喊时离高崖多远?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一切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话时的发音靠 的振动;鸟叫的发声靠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的 振动;蟋蟀的叫声并不是来自口腔,而是它的左右翅 产生的振动。发声的物体常常简称为发声体。[1.0]

2.发声体的振动能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向周围传播,这些物质是传播声音的媒介物,简称为 。发声体振动时会在它周围的 中激起 ,声音就是以 的形式向远处传播的。相反,如果发声体周围没有 ,也就不能激起 ,从而也就不能传播声音。因此,声音在真空中 。[1.5]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还与介质的 有关。查表可知: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而在2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 ;声音在金属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 ,在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 。[1.5]

4.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 ,形成 。人讲话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总是要遇到障碍物的,即总是要产生回声的。不同的情况,人对回声的听觉不一样。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 以上,则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短于这个时间,回声与原声就混在一起,使原声 。[1.5] 知识的应用

5.如图2-1,敲击鼓面会听到鼓声,若向鼓面上撒些纸屑或泡沫塑料的颗粒,还会看到它们在鼓面上跳动;如图2—2,敲击音叉会听到声音,若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一只悬挂的小球,小球会摆动。这些现象说明 。其实不光是这些现象,大量的实验观察表明:一切 物体都在振动。[0.5] 6.如图2-3,在教室里敲一下音叉,同学们能听到由音叉 而发出的声音。在人和音叉之间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声音传到人耳的详细情况是:音叉振动在空气中激起 ,传到人耳时引起耳内 振动,从而产生听觉。[1.5] 7.在月球上的两个宇航员,他们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样自由交谈,而是要靠无线电话交谈,这个现象可以

说明月球上是 ,空间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0.5]

8.如图2-4,用一根棉线连接两个纸筒,就做成了“土电话”。在土电话中,传播声音的介质是 ,而这种介质是固体,这一现象说明 也能传声。[0.5] 9.要利用回声来测定海水的深度,必须要知道 ( )。[1.0] A .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和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B .海水的温度和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图2-1 图

2-2

2-3

10.试解释古代的士兵晚上睡觉时为何常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枕戈待旦)? [1.5]

11.你做一做下面的实验:用牙轻轻咬住铅笔(或圆珠笔、钢笔等)的一端,用手指轻敲铅笔的另一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不接触铅笔,而保持铅笔位置不变,手指用与前面相同的力轻敲铅笔另一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敲击声有什么不同?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1.5]

知识的拓展

1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站在离墙壁51m远的地方拍手,从拍手到声音经墙壁反射回到他的耳朵需经历 s的时间。[1.0]

13.有甲、乙两个人做了这样的实验:有一根很长的金属管,甲在一端敲击,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轻轻地贴在金属管上听,甲只敲击了一下,而乙在另一端却先后听到了两次响声。两人讨论后认为:这两次响声中,一次是由空气传来的,一次是由金属传来的,之所以能分开,是因为声音在空气中和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并且,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由传来的,因为。如果用一根充满水的长金属管来做这个实验,人能听到次响声,因为。

[1.5]

如果这个实验是在月球上做的,那么在一端敲击一次,另一端的人( )。[0.5]

A.人也能听到两次响声

B.肯定能听到一次响声

C.肯定听不到响声

D.可能听不到响声

14.在一次海洋探测中,从海面发射超声波,经2.5s海面接收系统才接收到了由海底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设海水中的平均声速是1500m/s,求此处海水的深度。[1.5]

15.第一次测定铸铁里的声速是在巴黎用下述方法进行的,在铸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钟,在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响声,第一次是由铸铁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管长931m,两次响声相隔2.5s。如果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铸铁中的声速。(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2页) [2.5]

花,礼花在几十米高空爆炸,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照亮了整个城市,人们在各自家门口就可以欣赏这一美景。

(1)若你在离广场5km远处看,对礼花爆炸时的声音和色彩能够同时感觉到吗?说明原因。

(2)两者时间相差多少?

(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12页) [2.5]

声音的三要素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在物理学中,把人们由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高低称为,听觉所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称为;即使是高低、大小都相同的声音听起来也不一定完全一样,可见声音除了高低、大小这些特征外,还有第三个特征,这第三个特征就是。习惯上称声音的这三个特征为声音的三要素。[1.5] 2.声音的高低,即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其越大,音调越;声音的大小,即声音的响度跟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发声体的大小,二是听者距离发声体的。[1.5] 3.在通常情况下可以近似地认为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当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时,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一个人要想从听觉上把自己的拍手声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区分开,人至少要离高墙 m远。[1.0]

4.我们闭上眼睛,仅凭耳朵的听觉就能分辨出交响乐中不同乐器的声音,因为( )。[0.5]

A.人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不同 B.不同乐器的响度不同

C.不同乐器的音调不同 D.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

5.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但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以及对人们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5]

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减弱;二是减弱;三是减弱。[1.5]

知识的应用

7.一切发声体都在,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叫,每秒钟振动的次数越多则声音的越高,振动的幅度越大则越大。[1.0]

8.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浑厚,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 )。[1.0]

A.频率高,振幅大 B.频率低,振幅小

C.频率低,振幅大 D.频率高,振幅小

9.声音响度的大小( )。[0.5]

A.只由振动的频率决定 B.只由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

C.只由振动的幅度决定 D.由振动的幅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决定

10.人们可以凭听觉识别出不同人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0.5]

A.频率 B.音色 C.振幅 D.声速

11.下列关于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0.5]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人潜入水中,仍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

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200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

12.现在城市的汽车、摩托车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本该在农田里耕地的拖拉机也堂而皇之地奔跑在街道上。它们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主要是和。[0.5]

知识的拓展

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0]

(1)优美的乐曲肯定不是噪声。( )

(2)城市绿化对减弱城市的噪声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

(3)声音是没有细菌的,因而不会危害人体健康。( )

(4)广场上的高音喇叭能使远处的听众听清楚,但对附近的居民是噪声。( )

14.正以重8km/h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驶向一高山崖壁的汽车,驾驶员鸣笛后经4s听到从崖壁反射回来的声音。求鸣笛时汽车与崖壁的距离。(空气中声速为340m/s)。[2.5]

15.汽车开进一个两侧山坡平行的峡谷,鸣笛后经0.5s听到左边山坡的回声,再经0.5s听到右边山坡的回声。求这个峡谷的宽度。(空气中声速为340m/s)。[2.5]

桂林市名师数理化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光的现象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光在 介质中传播的路线是直的,习惯上称这种现象为光的 原理。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是 m/s 或 km/s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反射可分为 和

两种情况。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在光照条件下,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

*2.在光的反射中,当说到入射角增大时,就表明入射光向 法线的方向移动(填“靠近”或“远离”)。光在物体表面反射,若入射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则反射光将逆着原来的入射光方向,这表明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和成像。

*3.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 。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处在 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的两侧,光的传播速度 (填“不变”或“变化”)。

*4.当物体处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能成 的像, 机就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造的。 知识的应用

**5.人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的缘故;水平桌面上放着一块平面镜,一只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结果人从平面镜中观察到小球的像是竖直向下运动的。由此可知,平面镜与桌面的夹角是 度。站在河岸上的人观察到水中有天上的白云,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的;如果观察水中的鱼,所看到的鱼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 (选填“深些”或“浅些”),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造成。 **6.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射到投影屏幕上发生漫反射

B .河岸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

C .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虚像

D .“海市蜃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自然奇观(2002年,江苏省泰州市中考题)

***7.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当物距为25cm 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烛焰的像。那么,当蜡烛移至离凸透镜lOcm 时,则烛焰经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 )。 A .正立、放大、实像 B .倒立、放大、实像 C .正立、放大、虚像 D .倒立、缩小、实像 知识的拓展

***8.如图4-1所示,是一只手表在乎面镜中的像,那么,这只手表所示的实际时间是 ( )。

A . 1点40分

B .7点零5分

C .10点25分

D .4点55分

***9.对于凸透镜和凹透镜来说,用手摸是不能感觉到它们的区别的。请你至少说出三种鉴别一个透镜是不是凸透镜的简易方法。

图4-1

****10.作图题

(1)补全图4-2各图的光线或作出像,使光路完整。

(2)在下列两图中的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

光的直线传播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 叫光源。太阳是一个巨大的 光源, 是迄今为止人类创造出来的最好的人造光源。[1.0]

*2.光的传播与声音的传播不同,光既可以在介质中传播,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 m/s ,其他介质(如水、玻璃、空气等)中的光速都比真空中 ,这说明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1.0]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我们常把光的这一传播特点称为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由于光有这样的传播特点,因此在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时,在物体的背光一侧就出现了 。[1.0]

4-3

4-2

A

A

B

B

知识的应用

**4.夜晚,路边高高的杆子上的路灯亮着。某人从路灯下的正下方开始朝着背离路灯杆的方向往前走,则地面上的影子( )。[1.0]

A .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长

B .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短

C .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长

D .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短 **5.打雷时,人们总是先看到闪光,片刻后听到雷声。其原因是 ( )。[1.0] A .发生雷电时,总是先发出闪光后发出雷声

B .有的雷电现象只发出闪光,而有的雷电现象只发出声音

C .任何一次雷电都是闪光和声音同时发生,但光速大于声速 **6.如图4-4所示,室内有一盏电灯正在发光,通过墙上的两个 小孔透出两条光线,请根据这两条光线,运用作图的方法找出电灯的位置。[1.5] ***7.月球自己不能发光,夜晚人们看到明亮的月光,这是太阳光照射

到月球上发生反

射的缘故,因而月亮不能称为光源。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小,但与真空中的光速相差不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就认为空气中的光速等于真空中的光速。已知太阳光从月球反射到地球需要1.3s ,求: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km 。[3.0]

***8.木工在刨木块时,为了检查它的棱(两个不在同一平面上的表面交接的部位)是否直,往往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去。木工的这种方法利用了光学上的什么道理? [2.0] 知识的拓展

***9.做广播操时,站队要横平竖直,横平是指左右要在一直线上,竖直是指前后纵向要在一直线上。要做到纵向在一直线上很简单,只要第一位同学站正位置,他以后的每一位同学向前看时,只能看到他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而不会看到再前一位同学的后脑勺,就说明纵向在一直线上了。这里应用了

的道理。[2.0]

***10.天文现象的日食和月食,实际上就是影的现象。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三个天体在一条直线或近于一条直线上时, 挡住了 ,在地球上的某一部分出现 球的影子,在这个影区里的人就观察到日食现象。当月球转到地球背离太阳的一面时(地球处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在 球上就出现 球的影子,这样在地球上本来看到月亮的人就会看到月食现象。[2.5] ***1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0] (1)电灯一定是发光体 ( )

(2)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直线传播的 ( ) (3)射击瞄准时,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 ( ) (4)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的路线会弯曲 ( )

***12.在百米赛跑中,终点计时员必须在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揿表,而不是听到枪声揿表。这是因为( )。[1.5]

A . 看枪冒烟揿表较方便

B . 看枪冒烟不会受到场地嘈杂声的干扰

C .听枪声揿表计时不准确,会使运动员的成绩偏高

***13.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叙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2.5]

A .“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

B .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

C .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

D .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2002年,江苏无锡市中考题)

****14.在一次百米赛跑中,某计时员违规,他给某运动员计时时,采取了听枪声计时的方法。结果记得该运动员的成绩是11.30s 。[3.0]

(1) 所记录的这个时间比运动员实际跑的时间是偏大了还是偏小了?

(2) 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则该运动员实际所跑的时间是多少秒?(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光的反射 平面镜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我们能够看见物体,是由于有光从物体射入眼睛.自然界中,有的物体本身发光,有的物体本身不发光。黑暗中,我们能看到划着的火柴的火焰,是因为 进入我们的眼睛;树木、建筑物等

自身不发光,但在阳光下或夜晚在灯光照射下也能被看见,是因为阳光或灯光在物体表面发生 而进入我们的眼睛。[2.5]

*2.光射到物体表面上某点,这一点称为光的入射点。过入射点所作的与物体表面垂直的直线称为 ,入射光线与它的夹角称为 ,反射光线与它的夹角则称 。[2.0] *3.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的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提示:反射定律说明了入射光和反射光的三个关系,每一个关系中总是先说“反射”,这是什么道理?) [2.0]

*4.一束光线与平面成500

角入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一束光线垂直于平面入射并反射,其反射角为 ,平面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2.0]

*5.平面镜成像有这样的一些特点:(1)平面镜成的是 像;(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4)像和物上的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 。[2.0]

**6.如图4-5,一束光线与水平方向成40O

角射到平面镜上,结果反射光线竖直向下,那么,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2.0]

**7.在一个竖立的平面镜前3m 处站着一个1.5m 高的人,镜子的上下长度是1m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1.5]

A .人与像的距离是3m

B .人在镜中像的高度为1m

C .人不能在镜中成完整的像

D .人与像的距离是6m

**8.如图4-6是一个简易潜望镜的示意图,它里面有两块平面镜。这样的潜望镜( )。[1.5]

4-5

B .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倒着的

C .能看到对方物体,且是正立的

D .能看到对方物体,但是倾斜的

**9.光射到任何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反射面的情况不同,反射的结果也不一样。我们把光在 表面发生的反射称为镜面反射,在 表面发生的反射称为漫反射。[1.0]

知识的应用

**10.阳光以与水平地面成30O

角的方向射到地面上,经地面反射的反射角为 度。如果这是早晨发生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阳光的反射角将 (填“不变”、“渐渐变大” 或“渐渐变小”)。[2.0] **11.在下列图4-7中画出反射光线,在图4-8中画出入射光线。[4.0]

***12.你在几何中曾学过用直尺和圆规作角平分线。图4-9中已经画出了光线射到某一平面上的反射情况,请你在图中较准确地画出这个平面。[3.0] ***1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5]

(1)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时,不论入射方向如何,都会发生反射( ) (2)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不一定都反射,要看入射的方向是怎样的( ) (3)光经物体表面反射后,传播方向肯定变化,但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变( ) ***14.在图4-10中画出法线及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2.0]

***15.图4-11中,S 表示一个物点。在图中作出S 点经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像点用S ,

’表示。[2.0] ***16.如图4-12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 ( )。[1.5] A .蜡烛B 应该比蜡烛A 小 B .若把蜡烛A 靠近玻璃板,像会变大 C .若用更大的玻璃板,像会变大 D .需要使用测量长度的工具

***17.如图4-13中,AB 表示一个物体。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 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像用A ’B ’表示。(提示:作这种图时不需要作光线) [1.5]

图4-7 图

4-8

4-9

4-10

图4-11

图4-12

***18.关于平面镜成像,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与错误:[1.0] (1)由图4-14看出,平面镜也能成倒立的像( ) (2)河岸上的树在水中的倒影实际上是像( )

(3)电灯发光时,看到平面镜中的电灯也发光,说明平面镜能成实像( )

***19.如图4-15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镜前一只小球沿竖直线向上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哪个? ( )。[2.0]

A . 像的速度与球的速度相等

B . 以球为参照物,像是静止的

C . 球过了P 点后就不会在乎面镜中成像了

D .看到镜中有球,其实并不是真的有

***20.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4-16中作出物体所成的像。[2.0]

***21.如图4-17所示,一块竖立的平面镜,从侧面看它的厚度为d ,图上打

斜线的一面是涂了银白色反光物质的,光在这一表面上发生反射。将铅笔的笔尖水平地顶在玻璃上。(1)画出笔在镜中所成的像;(2)两个笔尖之间的距离是 。[3.0]

***22.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两岸风景如画,风平浪静时水中的倒影与岸上景物交相辉映,很是好看。一天早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某同学带上照相机来到河边,想拍一张有水中倒影的照片。那么,该同学应该站在河 岸(填“东”或“西”)拍摄,这一选择是根据光的 规律而作出的。[3.0] ***23.检查视力时,人眼与视力表应相距5m ,但某眼科医疗室内两墙壁仅相距3.5m ,于是采取这样的措施:在一面墙上挂视力表,在另一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平面镜。检查视力时,被检查者应当 ( )。[6.0]

A .面向表,且与表相距1.5m 站立

B .面向表,且与表相距2m 站立

C .面向镜,且与镜相距1.5m 站立

D .面向镜,且与镜相距2m 站立

又如:学校医务室两墙壁之间的距离为3m ,而检查视力时,要求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 ,因而采取了一面墙上挂视力表而在正对面墙上挂一块平面镜的办法。针对这种做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被检查的人应站在离视力表 m 处,并且要面向 。

(2)检查视力时应使图案有一定的亮度,但医务室内较暗。针对这种情况,应当( )。 A .用灯光照射视力表 B .用灯光照射平面镜

4-13

4-14

4-15

4-16

图4-17

知识的拓展

***24.图4-18中,AB 、BC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一束光以任意角射到AB 面上,请你认真地画出光经AB 面和BC 面反射的光路图。观察一下,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入射光线有什么关系?你能用所学的几何知识来证明你得到的结论吗? [5.0]

***25.一束光线水平地射向一平面,经平面反射后恰好竖直向下,见图4-19。在图中作出该平面。该

平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度。[3.0]

***26.如图4-20,人从灯的正下方走过,灯光照射下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是

( )。[1.5]

A .逐渐变长

B .逐渐变短

C .先变长后变短

D .先变短后变长

***27.在图4-21中,作出物点S 成像的光路图。[2.0]

***28.在图4-22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AB 的像。[2.0]

****29.图4-23中,AB 是物,A ,B ,

是物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2.0]

****30.太阳光以与水平地面成300角的方向射到井口。为使光能照亮井底,请在图4-24中作出平面镜。[2.0]

图4-18

图4-19

4-20

图4-21 图

4-22 图

4-23

****31.如图4-25,用手电筒对着平面镜中的像照射时,观察到像比原来亮多了,其原因是 ( )。[1.5]

A .光把像照亮了

B .光反射到物体上,物体变亮了,所以像也变亮了

C .光使整个空间变亮了,更便于观察像,所以觉得更亮了

D .光使镜子更明亮了,所成的像也就更亮了

****32.如图4-26所示的两条反射光线是由镜前的某一发光点S 射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的结果。请在图中作出发光点S 的位置,并补画对应的入射光线。[2.5]

****33.如图4-27所示,S 是平面镜前的一个发光点。由S 点发出的某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通过A 点。请在图中作出这条光线的入射和反射光路。[3.0]

****34.在图4-28虚线框内画一块合适的平面镜。[2.0]

****35.如图4-29所示,平面镜前有A 、B 两点,过A 点的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恰过B 点。在图中画出入射光和反射光。[3.0]

****36.晚上,在桌子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熄灭室内灯光,用电筒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4-30所示。从侧面看去:( )选择并说明理由。[3.5] A .白纸比镜面亮 B .镜面比白纸亮 C . 白纸与镜面一样亮 简述理由:

4-26

图4-27

4-28

4-29

图4-30

****37.人在平面镜MN 中能看到物体AB 的像,如图4-31所示,试用作图法确定至少把平面镜MN 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67页)。[4.0]

光的折射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光的折射有这样的特点: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折射角 入射角。[1.5]

2.当光线垂直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传播的速度将 。(选填“不变”或“变化”) [1.0]

3.实验表明,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根据这个道理,如果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则折射角 入射角。[1.0]

4.光从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时,如果入射角为30O

,则折射角( )。[1.0] A .等于300

B .小于300

C .大于30O

知识的应用

5.在图4-32中,正确地表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情况的是哪幅?( )。[1.0]

6.在图4-33各图中,大致作出折射光线。[3.0]

7.如图4-34所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已知折射角是450

。请完成或回答下列问题:[3.5] (1)在图中标出折射角,并大致画出入射光线。

(2)若保持光的入射点位置不变,而使入射光向水面靠近一些, 则折射光线的折射角将( )。

图4-31

4-32

4-33

(3)光从空气进入水中后,其速度将(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8.在碗里放一枚硬币,当碗里盛满水时,看上去硬币要比实际的深度 些,这是由于光的 造成的。[1.5]

9.天气晴朗,河水清澈平静,我们看到河水里有游鱼,也有白云。所看到的云实际上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云的 ;所看到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 而形成的鱼的 。[1.5]

10.如图4-35所示,有一束光线射入杯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光斑将( )。[1.5] A .向右移动 B .向左移动

C .不动

D .无法判断(2001年,江苏盐城市中考题) 1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现象的是( )。[1.0] A .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间隙,在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B .水缸里盛满清水后,看上去缸底变浅了 C .人在路灯下行走,地面上会出现人的影子

D .人站在河边,可以看见天空的云彩在水中飘动(2002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题)

知识的拓展

12.如图4-36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的情况。虚线N 是法线,请完成或回答下列问题:[3.0] (1)关于空气和玻璃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 )。 A .M 左边是空气,右边是玻璃 B .M 左边是玻璃,右边是空气 C .N 上方是空气,下方是玻璃 D .N 上方是玻璃,下方是空气 (2)在图中光线上画上箭头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

13.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这段话中用了“一般”这个词,使用这个词的原因是( )。[1.5] A .光射到透明体时折射,射到不透明体时不折射 B .光垂直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方向不改变 C .光从一种气体射入另一种气体时,方向不改变

14.如图4-37是一种被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玻璃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杯底立即显现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下列对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 ( )。[1.5]

A .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 .可能是酒的液面反射,在酒中出现放大的像

C .可能是图片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 .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焦距变大,使图片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放大的虚像。(2002年,武汉中考题)

15.如图4-38,MM ,

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 光线,OB 是 光线,OC 是 光线,∠N ,

0C 是 角。[2.0]

16.图4-39各图中已画出了折射光线,请补作相应的入射光线。[2.5]

4-36

4-38

4-35

图4-37

17.如图4-40,MM ,

是某种透明物质与空气的分界面。已知光是从空气射入透明物质的,但光线上没有标箭头。请在图上补标箭头,以表明光的方向。[2.0]

18.如图4-41中,MM ,

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P 是一个物点,P ,

是P 的像点。图中画出了由P 点射向界

面的两条光线,请画出这两条光线进入另一种介质的折射光线。[2.5]

19.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图4-42中的P 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图中的情形

( )。[2.0]

(注:本题解法请参考《举一反三解题经典●初中物理》第71页)。

4-40

4-41

图4-42

桂林市名师数理化复习资料 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阶梯训练

(每题10分,共100分;完成时间30分钟)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1.用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制成的、表面是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叫透镜。 叫凸透镜,

叫凹透镜。[1.0]

2.在光学中,把薄透镜的中心称为 心,通过它的中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 。[1.0] 3.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若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照射(如图4-43),在另一侧观察时,可见在光射来的一侧有一个亮点F ,光好像是从这一点射出来的,这一点称为凹透镜的 点,这一点可由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得到,不能用光屏接收,故称之为 焦点。[2.0] 4.透镜的焦点常用字母 表示,焦点跟光心的距离称为 ,常用

字母 表示。[1.0]

5.如图4-44所示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哪幅?( ) [1.0]

6.图4-45中,O 和O ’分别是两个球面的球心,通过两球心的直线称为透镜的 。球面的半径为r ,透镜的厚度为d ,如果d 远小于r ,就称这样的透镜为 。今后我们研究的就是这种透镜,其中心就是光心,通过光心的光线方向 。[2.0]

7.图4-46所示的凸透镜有 个实焦点,凹透镜有 个虚焦点。透镜的 与 间的距离称为焦距。[1.0]

8.对凸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通过 ;根据光路可逆的道理,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 。[1.0] 9.对凹透镜来说,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 通过焦点;根据光路可

逆的道理,指向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折射后 。[1.0]

10. 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应放在一直线上,凸透镜要处在蜡烛和光屏之间。为了确保像能成在光屏上,应调整三者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1.0]

11.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焦距而小于2倍焦距,如果在透镜的另一侧放一个光屏,并适当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可以从光屏上观察到 像, 机就是根据这一道理制造的。[1.5] 知识的应用

12.把蜡烛放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适当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可以从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所成的

像。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一些,但仍保持它们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则下列所述做法和观察到的像的情况正确的是哪个?( )。

[2.5]

4-43

4-44

图4-45

图4-46

A.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B.将光屏稍远离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C.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大些

D.将光屏稍移近透镜一些,观察到的像比原来的像稍小些

13.当物体处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时能成实像。下面最能说明实像特点的是( )。[1.5]

A.眼睛可以看到 B.像比物小些

C.像相对物是倒立的 D.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可用光屏接收

14.在照相机中,镜头相当于,胶片相当于。关于胶片相对于镜头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2.0]

A.一定在大于镜头2倍焦距的地方

B.一定在大于镜头焦距、小于镜头2倍焦距的范围内

C.一定在小于镜头焦距的地方

D.胶片与镜头的距离没有限制,可以任意调节

15.判断下列各题说法的正确与错误:[2.0]

(1)人对着平面镜看,镜中的像与他本人一模一样,所以平面镜成的是实像( )

(2)观察金鱼缸里的金鱼,所看到的是金鱼的虚像( )

(3)光的折射现象中,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

(4)发光的物体可以通过透镜成像。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如果被光照亮也可以通过透镜成像( ) 16.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时,物体经凸透镜也能成虚像。关于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个?( )。[2.0]

A.像的大小与物体一样大,是正立的

B.像比物体大,是倒立的

C.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光屏接收

D.像既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用光屏接收

17.放映幻灯时,幻灯片应当倒插。要想从银幕上观察到字母

F,其幻灯片应按图4-47哪种方式插入?( ) [1.0]

18.如图4-48所示,要想使一个小灯泡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

射后变为平行光射出。应将小灯泡放在图中的点。(图中

b点是焦点,d点是焦点以外的一点,c点是焦点以内的一点)。[1.5]

19.在图4-49中,入射光线已画出,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在图4-50

中,折射光线已经画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3.0]

4-48

图4-49 图

4-50

图4-47

知识的拓展

20.把一个物体放在某凸透镜前30cm处,结果在透镜的另一侧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 )。[2.0]

A.5cm B.7.5cm C.10cm. D.15cm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1.5]

A.能使物体变大的镜子称为放大镜

B.放大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放大镜也能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

D.放大镜只能使物体成放大的像

22.在桌子上放一张报纸,在报纸上平放一张透明塑料薄膜,再在塑料薄膜上滴一个较大的水滴,从水滴上方看它下面报纸上的字,则( )。[1.0]

A.看到的字比原来小些 B.看到的字比原来大些

C.看到的字是倒的 D.看到的字与原来完全一样

23.某同学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作放大镜用,想观察一张邮票上花纹的细微结构,则邮票与透镜之间的距离( )。[2.0]

A.一定要小于5cm

B.一定要小于l0cm

C.要在l0cm和20cm之间

24.要想在距凸透镜14cm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像,应该选用下列哪种

规格的凸透镜?( )。[2.0]

A.焦距是6cm B.焦距是7cm

C.焦距是8cm D.焦距为20cm

25.学习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科学的测量方法是做好物理实验的重要环节。[4.0] (1)小英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她先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则小英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cm,然后她将凸透镜调到距烛焰25cm的地方,则她观察到的像应是像(填“虚”或“实”)。

(2)2002年5月31日,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韩日隆重开幕。如图4-51是本届比赛所用的足球照片,请你用一把三角尺(板)测量出上图足球的直径。写出你的主要测量步骤或方法(可结合画图说明)。

主要测量步骤或方法:

足球的直径是 cm。(2002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26.在图4-52中,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关系,填入适当的透镜。[4.0]

图4-51

27.请在图4-53各图的方框中画出一个适当的光学元件。[4.0]

28.图4-54中AB 代表一个物体,在图中大致作出物体经透镜所成的像。[1.5]

29.如图4-55所示,凸透镜的右侧是蜡烛,左侧纸片上是蜡烛的像。图中画出了三条由烛焰尖部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请画出这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2.0]

4-53

4-54

图4-55

【八年级】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教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提问】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 【提问】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 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总结】 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

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 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 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 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及其利用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 本节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 教具 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投影片)

2018-2019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2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5.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学生齐唱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 (师问)歌中的“妈妈”指的是谁? (生答)歌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教师总结: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二、新课教学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教师:多媒体出示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的景观图。 学生:讨论这些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承转)我们身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土地资源有何特点呢?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屏幕显示)教材P68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师问)这些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 (生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师问)我国土地资源如此丰富、齐全,对我们来说是有利条件还是不利条件呢? (生答)有利。 教师总结:如此丰富和类型齐全的土地资源,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请大家观察各类土地所占比例,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

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土地的用途很广:可以种植粮食、蔬菜瓜果,为人类提供食物;可以栽种树木,为人类提供木材;可以生长牧草,提供放牧牲畜的场所,提供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可以用来建房、筑路等等。 土地对人类极为重要,失去了土地,人类就没有了食物来源,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就会停止。 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1我国土地资源的总特点是什么? 2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的分布? 3.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有哪些?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分钟) 自探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整理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2、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展示本组找出的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二、解疑合探(15分钟) (一).小组合探。 1.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 2.教师出示展示与评价分工。 (二).全班合探。 1.学生展示与评价; 2.教师点拨或精讲。 ⑴明确土地资源基本特征人多地少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⑵.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土地相对减少。原因:人口增长使人均占有量减少,工矿、交通、城市的发展,使土地资源问题减少。土地资源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蔓延、草场超载,乱占耕地等现象 采取的措施 依照政策法律,进行土地资源的管理 “开源”、“节约”结合 加强土地资源建设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质疑再探:(3分钟)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请根据已学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总量丰富、类型齐全,有利于多种经营 人均占有量少,各类土地资源比例不合理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 四、运用拓展(17分钟) ㈠、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土地资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知道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3.知道耕地、草地、林地三种最主要的土地类型的分布,以及它们内部的地区差异和特点。 4.记住我国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了解其特点。 5.使学生形成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正确的资源观,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基本特点。 2.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剧减少等土地资源问题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意义。 3.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土地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学生齐唱环保之歌《我爱您,妈妈》“我悄悄献上一束鲜花,献给您亲爱的妈妈,感谢您给我生命,您把我从小养大,妈妈啊,我爱您亲爱的妈妈……” (师问)歌中的“妈妈”指的是谁? (生答)歌中的“妈妈”指的是养育我们的土地。 教师总结:土地,它给人类提供了山川、万物、衣食、财富;过去的一切得益于它,它更影响着人类的未来。这就是土地,这就是土地资源。 二、新课教学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教师:多媒体出示耕地、草地、林地、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的景观图。 学生:讨论这些景观图中土地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差异以及利用方式的不同。 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筑用地。 教师:由于自然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耕地、草地、林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承转)我们身为中华儿女,祖国的土地资源有何特点呢? 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 (屏幕显示)教材P68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教案人教版

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1.能够从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中,找出我国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的土地的名称,并能运用数据,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类型的构成特点。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2.通过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评价,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 教学难点:通过读图观察活动,探究发现并归纳总结出我国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获取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上课就利用多媒体大屏幕示高尔夫球场的漂亮画面,吸引学生。 老师简单介绍: “高尔夫”是一种以棒击球入穴的球类运动,它是一种把享受大自然乐趣、体育锻炼和游戏集于一身的运动。教师提出问题:你喜欢打高尔夫球吗? 学生大都回答,喜欢。 教师引导,既然大家都喜欢,高尔夫也是一项不错的运动。那我们国家为什么要禁止建设高尔夫球场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明白。 讲授新课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 (一)展示图片 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学生读图思考。发现土地资源的一个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承转: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显得尤为重要。 (二)问题引导 我的地盘我做主:大家将如何利用A、B、C、D 四地来发展未来的事业?(友情提示:请结合各地的地形、气候及社会经济等条件考虑。) 教学复备栏

讨论交流四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引导学生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来描绘四地的未来。 引出土地利用类型山区──林地、高原──草地、平原──耕地、城市──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展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片,给学生以直观的认识。 问题引导:根据你的观察,家乡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学生交流。 阶段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等的差异人们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和途径也就不同,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和难利用土地,耕地、林地、草地是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由土地利用类型总结出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三)展示地图 你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比一比谁发现的信息多。学生自主读图,从“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可以看出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从“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以看出可利用草地占的比例最多,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多,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由此总结土地资源的第三个特点:比例构成不合理。 三、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1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1 一、自学内容: 68页“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和70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二、自学目标: 1、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2、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理解并记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自学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及原因 四、自学过程 知识点一: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阅读教材68页完成下列内容。 A、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__,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气候____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_及低缓的__________地区; 林地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____的__________地区。 C、措施: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法令、法规,并且把“________ ____ 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D、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68页图3.9、39页图2.21、24页图2.4和36页图2.17完成下表。 3.10 ①南方耕地以为______________主,北方耕地以为______________主。 ②它们分布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大致与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

较一致。 ③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成因是: 南方降水_____(多或少),属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北方降水_____(多或少),属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 4、阅读图3.12分析: ①填表 5、看图3.13,朗读其文字说明,分析: ①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组讨论73页漫画, (1)“小草的哀求”反映了现象,将来会产生的后果是。 (2)“小鸟的悲哀”反映了现象,将来会产生的后果是。 (3)“飞来的山峰”反映了现象,将来会产生的后果是。(4)你认为哪些做法可以更能保护好土地资源! 五、建构知网: 东西差异 分布 土地耕地的南北差异:北方田,南方田。 资源 举例土地资源遭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利用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寸土地 全国土地日:_________________ 六、学效测试 §3.2土地资源(2)学效检测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1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1 一、自学内容: 68页“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和70页“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二、自学目标: 1、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2、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3、理解并记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自学重点: 1、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及原因 四、自学过程 知识点一: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1、阅读教材68页完成下列内容。 A、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空间分布__________,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 气候_________。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_________及低缓的__________地区; 林地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草地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不足__________的__________地区。 C、措施:国家制定并颁布了法令、法规,并且把“________ ____ 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D、我国土地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68页图3.9、39页图2.21、24页图2.4和36页图2.17完成下表。 3.10 ①南方耕地以为______________主,北方耕地以为______________主。 ②它们分布大致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大致与_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较

一致。 ③造成我国耕地南北差异的成因是: 南方降水_____(多或少),属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北方降水_____(多或少),属________地区(干湿地区)。 4、阅读图3.12分析: ①填表 5、看图3.13,朗读其文字说明,分析: ①土地利用中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组讨论73页漫画, (1)“小草的哀求”反映了现象,将来会产生的后果是。 (2)“小鸟的悲哀”反映了现象,将来会产生的后果是。 (3)“飞来的山峰”反映了现象,将来会产生的后果是。(4)你认为哪些做法可以更能保护好土地资源! 五、建构知网: 东西差异 分布 土地耕地的南北差异:北方田,南方田。 资源 举例土地资源遭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利用基本国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一寸土地 全国土地日:_________________ 六、学效测试 §3.2土地资源(2)学效检测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知识点 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范畴,即土地的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范畴,即土地的社会属性,整理了土地资源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知识点 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 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 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⑴ 人均土地占有量小; ⑵ 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资源不足; ⑶ 分布不均匀; ⑷ 各类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 .我国的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耕地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地形),耕地资源南少北丰;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地(地形)。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农业生产以牧业为主。 7.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和保护,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8.全国土地日是6月25日。 课后练习及解析 1.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资源。 解析: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从利用上看,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答案:可再生 2.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 ()、()、()和()等。 解析: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即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即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即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3.我国土地资源的重要特点是() A.总量多,人均少 B.总量少,人均也少 C.总量多,人均也多 D.总量少,人均多

八年级上册地理 3.2土地资源 同步练习

八年级上册地理 3.2土地资源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地区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哪一个? A.青藏高原B.四川盆地C.塔里木盆地D.内蒙古高原分析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配数据表,回答下题。 耕地(%)水资源(%) 北方 62 17 南方 38 83 2 . 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分布特点是() A.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B.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C.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D.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多 3 .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有利条件是() A.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B.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D.耕地少,难利用的土地多 近年来,每到春天,一场场铺天盖地的黄沙自甘肃河西走廊腾空而起,从西北到东南,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结合材料和“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下列小题。

4 . 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是() A.新疆B.内蒙古C.西藏D.宁夏 5 . 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全球降水量减少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为了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我国已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结合漫画,回答下列各题。 6 . 我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基于本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具有() A.利用类型不全B.地区分布不均 C.耕地比重小D.后备耕地充分 7 . 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A.坚持农田农用B.扩大城市规模 C.加快生态建设D.发展现代农业 8 . 关于中国土地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多地少B.区域差异明显 C.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丘陵地区D.草地多,林地、耕地少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三章 第二节土地资源

第二节土地资源(共3课时) 第1课时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利用有关图表资料,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正确认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培养国情意识。 重点 利用图表资料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难点 学会分析总结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导入新课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和生活、生产的场所。土地的利用情况不同,那么我国土地资源是如何分类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的分类及特征。 二、讲授新课 教师:依据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差异,土地资源可分为不同的利用类型,读图3.6“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请同学们观察景观图,说说我国土地资源分为哪几类。 学生:农业用地包括耕地、草地、林地等;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工矿用地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等。 教师: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样有何好处呢? 学生:这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教师: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居世界第3位。阅读图3.7“中国人均土地面积与部分国家的比较”、图3.8“中国人均农业用地面积与世界的比较”,说说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土地与人均农业用地情况如何。 学生:图3.7中纵坐标表示人均土地面积,横坐标表示对比的国家,柱状的高低表示了对比国家的人均土地面积的差异,图中说明我国的人均土地面积少。图3.8中柱状的高低对比了我国耕地、草地、林地在世界中的地位,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教师: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请你总结一下。 学生:土地资源的总量大,人均量少。 教师: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请同学们结合图3.9“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观察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是否合理,各占什么比例呢?

新版人教地理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教案

《土地资源》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等特点。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中的问题和以及保护措施。 教学重点 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 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又是怎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的土地资源: 板书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老师知道学生自读课文P67-68,尝试明白我国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它们各自的比重又是怎样的?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有什么特点? 明确:我国土地资源特点: 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2、土地资源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后备耕地不足; 3、人与耕地矛盾尤为突出。(要求: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板书二、地区分布不均 多媒体出示图3.9“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指导学生观察我国各土地类型的分布情况。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 *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西向东是如何变化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

*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是如何分布的?在林地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差别?(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讲述]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各三组,说明耕地、草地、林地的破坏现状。 [展示]漫画 [提问]从漫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我们自己生活的地区中还有哪些破坏与污染土地资源的现象?还有哪些乱占耕地的现象?请大家讨论一下,派代表回答。 板书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讲述]面对这些问题,国家有以下几种措施: (1)由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草原法》、《森林法》等,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受到处罚。 (2)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与保护,在牧区建设人工草场,在风沙危害的地区建设防护林体系等。 [展示]防护林体系示意图、沙漠边缘的防护林带景观图 [启发]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要有这些措施?这些措施能起到保护土地资源的作用吗?你还有哪些保护土地资源的建议? [小结]略 板书设计: 第三节土地资源 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1.土地类型多样 2.绝对数量大,人均相对数量少 3.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 二、地区分布不均 1.耕地的分布 2.草地的分布 3.林地的分布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 2.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