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课程》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幼儿园课程》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幼儿园课程》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幼儿园课程》第四章 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第四章幼儿园课程的各学习领域

目录结构:

第一节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4)

前言 (4)

一、儿童健康和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 (4)

(一)儿童健康的有关理论 (4)

(二)儿童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4)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健康教育 (4)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4)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5)

1.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5)

2.个人卫生习惯 (5)

3.环境卫生教育 (5)

4.生活方式教育 (5)

5.心理卫生教育 (5)

6.性教育 (5)

7.安全教育 (5)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5)

第二节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6)

一、幼儿语言和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 (6)

(一)先天论 (6)

(二)行为主义理论 (6)

(三)建构主义理论 (6)

1.皮亚杰的理论 (6)

2.维果斯基的理论 (6)

(四)对幼儿园课程中语言教育的理性思考 (7)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语言教育 (7)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7)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7)

1.词汇 (7)

2.口语表达 (7)

3. 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 (7)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8)

第三节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9)

一、幼儿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教育实践 (9)

(一)数学是一种训练 (9)

(二)数学是知识的建构 (9)

(三)数学教学 (9)

(四)社会交往和数学学习 (10)

(五)幼儿园课程中数学教育的理性思考 (10)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数教育活动 (10)

(一)幼儿园数教育的目标 (10)

1.数和数的运算 (10)

2.量和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 (10)

3.形和数形结合 (10)

4.时间和空间 (10)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0)

第四节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12)

一、幼儿科学和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教育实践 (12)

(一)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 (12)

(二)科学是一个研究过程 (12)

(三)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观点 (12)

(四)对幼儿园课程中科学教育的理性思考 (12)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 (12)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12)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12)

1.自然资源,特别是动植物 (13)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13)

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 (13)

(三)科学教育的幼儿园途径和方法 (13)

第五节美术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14)

一、儿童美术和美术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教育实践 (14)

(一)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理论 (14)

1.儿童美术发展是人类遗传程式的自然展开 (14)

2.美术是一种教育工具 (14)

3.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 (14)

4.艺术是儿童的自我表达 (14)

(二)儿童美术的认知理论 (15)

(三)儿童美术的心理分析理论 (15)

(四)儿童美术的知觉理论 (15)

(五)儿童美术的本质论 (15)

(六)对幼儿园课程中美术教育的理性思考 (15)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15)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 (15)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 (15)

1.绘画 (15)

2.手工 (15)

3.美术欣赏 (15)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6)

第六节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17)

一、儿童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有关思想和实践 (17)

(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17)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17)

(三)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17)

(四)综合音乐感教育实践 (17)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音乐教育 (17)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17)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18)

1.唱歌 (18)

2.韵律活动 (18)

3.打击乐演奏 (18)

4.音乐欣赏 (18)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8)

第七节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19)

一、儿童社会学习和社会领域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 (19)

(一)学前教育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的早期研究和教育实践 (19)

1.“这里和现在”课程 (19)

2.社会生活课程 (19)

3.假日课程 (19)

(二)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当今的研究和教育实践 (19)

1.整合性 (19)

2.学习有意义 (19)

3.儿童感兴趣 (19)

(三)对幼儿园课程中社会学习的理性思考 (20)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学习 (20)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 (20)

(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 (20)

1.历史 (20)

2.地理 (20)

3.经济 (20)

(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0)

第一节 健康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前言

作为有保育和教育双重任务的教育机构,健康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中有特殊的地位。通过健康领域的学习,能使幼儿获得与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有关的知识和态度,形成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一、儿童健康和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

(一)儿童健康的有关理论

对于儿童来说,健康是首位重要的,能否对他们施行保育和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现时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对他们一生的身心健康产生持续的影响。

● 健康是人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并与外界环境取得动态平衡的完满状态。 ● 健康是许多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和制约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 健康的儿童在身体、 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表现出健全的状态。

(二)儿童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

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以及健康教育的职能和内容,会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时代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许多年来,人们对健康教育不断赋予新的涵义。

对儿童实施的健康教育往往涉及认知、情感和行动3个领域,每个领域又包含若干个方面。 合成教育在儿童健康教育中常被运用。

合成教育强调情感领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认知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合成教育将情感方面的因素增添到课程中,不仅将内容编入教材,而且运用情感教育的技术。合成教育要求教师从接受儿童是一个有情感的整体的人,其情感直接影响认知的发展。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健康教育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健康教育是为幼儿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经验的过程,旨在提高儿童对有关健康的认知水平,改善对待个人和群体健康的态度,培养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指的是生长发育良好,体质健壮,功能正常,并具有充沛的活动效能。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指的是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相对稳定,相互协调,充分发展,并与客观环境相统一和相适合。

(二)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户外游戏,在活动中发展走、跑、跳、钻、爬、攀、投掷等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个人卫生习惯

在幼儿期,要培养的个人卫生习惯主要有:

(1)生活自理能力,例如:学会自己洗脸、洗手、刷牙、穿脱衣服鞋袜、吃饭、收拾整理玩具和用品,等等。

(2)有规则的生活习惯,例如:训练按时睡眠、定时定量饮食和大小便生活习惯,等等。

(3)清洁卫生习惯,例如:养成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挖耳、抠鼻、揉眼,等等。

(4)学习卫生习惯,例如:培养良好的阅读和绘画习惯,保持正确的坐姿,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3.环境卫生教育

环境卫生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幼儿懂得保护和美化环境与增进健康的关系,逐渐形成保护环境卫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落实于自身的行为,如: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不乱丢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等。

4.生活方式教育

对幼儿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包括饮食与营养卫生教育、休息与娱乐卫生教育、消费卫生教育、运动卫生教育,等等。通过教育,为幼儿逐步形成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打下基础。

5.心理卫生教育

心理卫生教育的内容包括逐步增强幼儿自身心理强度,增强对内外压力的认识、评价、容忍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具体包括:培养积极的情绪和情感,改善与人交往的技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积极的自我意识,发展自尊、自信和自我控制的能力,等等。

6.性教育

对幼儿实施的性教育,要让幼儿逐步学习各种有关的性知识,防止幼儿产生性压抑和性神秘感,培养幼儿具有正确的性别自我认同和性角色意识。

7.安全教育

对幼儿进行的安全教育,其内容主要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应付紧急事件的机能,并能自觉遵守有关安全制度和行为规范。

(三)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正规的幼儿园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健康直接有关的学科或领域(如体育、运动、健康,等等)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课程设置中其他各学科或领域(如语言、科学、社会、音乐、美术、品德教育,等等)进行。

各种幼儿园课程往往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运用某些方法。幼儿园健康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见讲解、示范、讨论、动作和行为练习、情景演示、参观访问,等等。

第二节 语言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语言和语言教育的有关理论

对于幼儿语言的获得和语言教育,有许多种理论,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别在于,在考虑幼儿语言获得和发展以及幼儿语言教育时,相对强调环境强化,还是强调内部成熟。

(一)先天论

先天论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根据乔姆斯基的理论,环境

只是起了促进先天语音系统的成熟,而不起本质的和决定的作

用,因此,儿童的语言不是后天获得的。

他认为,儿童先天具有的语言获得装置中存在一套普遍的语

法规则,这些规则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就能构成一系列可供选

择的转换语法。当原始的材料(母语)输入该系统时,语言获得

装置就将这些备用的转换语法与输入的结构进行比较和匹配,不

断调整备用语法以便与输入的语法相吻合,并通过评价把与母语

相一致的语法确定下来,从而产生母语特定的抽象语法,于是,

儿童就能运用母语的语法结构产生语言。

(二)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家们认为,儿童外部环境中有影响作用的人,能对儿童的语言起示范作用,用各种方法强化幼儿的反应,塑造幼儿的反应,直到儿童的语言与外部环境中有影响作用的人所示范的相一致为止。

(三)建构主义理论

1.皮亚杰的理论

皮亚杰将语言看成是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顺

应和同化的适应过程。根据他的理论,幼儿语言发展过程是由遗传、

成长和经验共同产生的。

2.维果斯基的理论 维果茨基在幼儿语言发展方面所持有的观点在许多方面都与皮亚杰有共同之处,但是,他不同意皮亚杰所认为的语言和思维是同一过程,相反,他认为在幼儿的早期,语言和思维是独立发展的,两者并不对应,两条发展曲线是交叉的,可能会变成直线而齐头并进,甚至有时会合并成一条直线,但是它们总是要叉开的。 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言语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前智力根源,那就是说,儿童的哭叫、牙牙学语,或者发出的第一个词语,是与思维发展没有关系的“言语”发展阶段的现象,儿童的这些表现,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表现形式,具发泄和社交两种功乔姆斯基

皮亚杰

维果茨基

能。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到了两岁左右的某一时刻,思维和言语发展的曲线就会出现会合,言语开始为智力服务,在这个思维开始用言语表达的时刻,儿童对词语有主动的好奇心,儿童的词汇量也迅速扩展,他有了说词语的需要,通过提出问题,意欲学会表示事物的语言符号。

(四)对幼儿园课程中语言教育的理性思考

随着时代的变迁,每个时期对各种理论和研究的强调有所不同,每种理论以及在其影响下产生的语言教育实践活动,在其表现出长处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其弱点,对某种理论或实践的强调,反映是社会即时的需求,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对语言教育的认识。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语言教育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语言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发展幼儿运用语言与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满足幼儿欣赏语言美的需要。

(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

在幼儿园课程中,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词汇

2.口语表达

3. 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词汇

丰富幼儿的词汇,主要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正确理解词义,并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能正确运用词。

口语表达

培养幼儿聆听和讲述(看图讲述、生活经验讲述、情景讲述、拼图讲述、绘画讲述、续编故事、描述实物等)的能力。

讲述与朗诵儿童文学作品

理解儿童文学作品的内容,学习艺术语言,会复述作品中的故事等。

(三)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正规的幼儿园语言教育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语言直接有关的学科或领域(如语言、文学欣赏、阅读等)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课程设置中其他各学科或领域(如健康、社会、音乐、美术、科学、品德教育,等等)进行。

在幼儿园科学语言教育中,各种课程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运用某些方法。幼儿园语言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讲述、谈话、朗诵、提问、讨论、言语示范、讲解、口头练习,等等。

第三节 数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数学和数学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教育实践

在数学教育的领域里,主要有四个方向的研究和理论涉及数学和数学知识的性质。对数学和数学知识的性质的不同理解,会导致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不同的实践。

(一)数学是一种训练

一些学者认为,儿童数学的学业成绩低下,是因为教师没有以有效的方式去教他们,因此,应该给予教师有效的训练,以成功的方式对儿童实施教学。这些学者试图确定一些能被有效教学的教师运用的教学技能和方法。

这种观点及其由此而产生的数学教育的实践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甚至招来了猛烈的批评。

(二)数学是知识的建构

这种观点认为,幼儿并非在吸收或接受数学知识,而是在主动地建构数学知识的。与其他知识一样,数学知识也是幼儿联系新的信息,或他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建构的。幼儿的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的积累,学习意味着人能以一种新的见解思考问题,这种新的见解来自内部。这种观点来自皮亚杰的建构主义。

(三)数学教学

幼儿学习数学的建构主义观点提出了在数学教育中教学的运用问题,基于建构主义的模式,有许多有关学龄前幼儿数学教学的研究。所有这些研究大致可以分成两个方向,虽然它们都建立在对幼儿数学学习是如何发展的研究的基础之上,但是对于什么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却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运用一些视觉表征物如操作性材料、图片、象征物等去表明期望幼儿学习的数学关系或概念,而其形式应是有意义的,与幼儿相接近的。

另一种观点也主张运用操纵性材料,但是对教师的教学作了

限制。坎普贝尔(Campbell ,P. F.,1997) 等人以认知研究为其

组织数学活动的基础,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问题的解决,而

此过程对幼儿既有挑战性,又能使他们获得数学概念。这些活动

也可以被用以刺激幼儿去联系已有的经验,去建构新的知识,或

去产生策略或过程。由于给以幼儿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并不被

要求计划一个特别的程序,或期待幼儿以教师预定的方式运用材

料,当幼儿在活动中分享他们的想法和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

在社会建构过程中,幼儿会频频建构各种策略。这种方法不是简

猛烈的批评 一种批评意见认为,这种观点将数学学业成就只是局限于狭窄的标准化测验上,关注的是技能,而不是理解和思维(解决问题和推理)。 另一种批评意见则指出,这种观点虽然提倡儿童对数概念的理解,但是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对儿童的训练。

坎普贝尔

单的发现式学习,相反,教师必须提出能刺激幼儿合适的概念重组的学习任务。要做到这一些,教师要能够懂得幼儿对数学理解的发展程序,以及幼儿即时的数学理解水平,也要能够坚持正确的、可归纳的和有效的数学标准,还要能够对幼儿提出能促进每个幼儿数学发展而不贬低任何幼儿理解水平的问题。

(四)社会交往和数学学习

社会认知和社会建构理论认定幼儿在课堂中进行社会交往对于幼儿数学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五)幼儿园课程中数学教育的理性思考

与幼儿园课程的其他学习领域有所不同的是,幼儿园数学教育也许应该更多强调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建构,强调每一个幼儿在自己水平上的发展,这正是皮亚杰告诫教师的"应该懂得为什么运算对于幼儿而言是十分困难的"的内在含义。但是,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给以幼儿适当的教学,必要的练习和训练。教师组织的,能够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并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数学教学也是幼儿园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数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数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数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与数、量、形、时间和空间有关的学习活动,激励幼儿以自主的和与人合作的方式去获得有关事物之间关系的经验,主动建构数理知识。

(二)幼儿园数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中,幼儿数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数和数的运算

初步认识数1~10和零的含义,认识和会书写从0到9的阿拉伯数字,能进行10以内数的计数活动和加减运算,等等。

2.量和量的比较和自然测量

初步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量,如:大小、长短、轻重、粗细、高矮、厚薄、宽窄、远近等,会对一些具体事物进行量的比较,能运用一些自然物(如手、臂、棒、绳等)对物体进行自然测量。

3.形和数形结合

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椭圆形、梯形等和一些简单的立体几何图形,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特征中的数量关系(如大小、宽窄等)。

4.时间和空间

初步认识早晨、晚上、黑夜、今天、昨天、明天、星期、几点钟等时间概念,能区分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

(三)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正规的幼儿园数教育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数学直接有关的学科或领域(如计算、数学、科学等)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课程设置中其他各学科或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音乐、美术、品德教育,等等)进行。

在幼儿园数教育中,各种课程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运用某些方法。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操作、规则游戏、分类、讨论、讲解、示范、练习,等等。

第四节科学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科学和科学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教育实践

在科学教育中,教(学)什么和如何教(学)主要取决于对科学概念和科学教育的性质如何理解。有关幼儿科学教育的研究和所形成的想法有许多种,它们都对幼儿园课程的编制产生着影响作用。

(一)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

将科学看成是一个有关物质世界的知识系统,这种观点由来已久。从这种观点出发,为学龄前幼儿编制的课程应该包含对他们来说是最为有用的科学事实,并让它们从幼儿早期开始就逐渐地积累。

(二)科学是一个研究过程

科学被看成是产生和证实知识的一种方法,是科学家们通过观察、假设、控制条件和验证假设的过程,完成整个研究的过程。这种科学研究的过程被有些研究人员认作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方面。这种观点将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放置于发展幼儿观察、交流、预测和推理等一系列技能方面,其目的在于为幼儿今后进行更复杂的科学学习打好基础。

(三)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观点

持建构主义立场的学者们认为,研究学龄前儿童科学教育,首先要将它与幼儿认知发展区分开来。研究幼儿认知发展,能让人们理解在学习方面幼儿的发展所具有的力量(例如,认识不规则事件的能力),以及幼儿关于某种概念所常有的错误;而对科学教育的研究则能帮助人们确定在学龄前儿童中培养科学思维的有效过程。

从建构主义立场出发观点建议教师应该懂得幼儿发展的动力,而采用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幼儿,它们包括交谈、记录、绘画、合作解决问题等,帮助幼儿知道他们的思想(“发生了些什么”),并检测他们的想法(“证据是什么?”)。

(四)对幼儿园课程中科学教育的理性思考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和教学中,教师不应急于将由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现象和原理按成人理解的方式传递给学龄前幼儿,并要求幼儿像成人一样去理解这些科学家们发现的科学道理。

教师不可不顾幼儿的“天真的理论、摇摆不定的构架、有误的概念和直觉的理解”,而简单地要求幼儿放弃它们,以赞同所谓的科学道理。

主要发生在学龄期的系统的科学教学,并不是完全建立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之上的,相反,学龄前期的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为幼儿今后接受系统的科学教学,从而有效地获得科学概念打好基础。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

(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科学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对周边事物的好奇性,提高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获取与生活经验相贴近的科学常识,为学龄期科学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教育,其目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二)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内容

在幼儿园课程中,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自然资源,特别是动植物

认识某些动植物,特别是与幼儿生活相近的,或者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动植物的名称、外形特征和主要结构;了解这些动植物的生活与环境的联系以及它们对人类的作用;体会保护包括动植物在内的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等等。

2.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感知和了解某些自然现象,特别是与幼儿生活相近的,或者是能引起幼儿兴趣的自然现象,如:日、月、星辰、雷、风、雨、云、雪、光、声、影子、影像、土、石、山川、河流、冷热、四季特征和变化等,以及这些自然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表现和表达自己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认识,等等。

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科技产品

接触和运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科技产品,如电话、手机、传真机、电视机、收录机等,认识和体验它们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等等。

(三)科学教育的幼儿园途径和方法

正规的幼儿园科学教育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科学直接有关的学科或领域(如科学、自然常识等)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课程设置中其他各学科或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音乐、美术、品德教育,等等)进行。

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各种课程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运用某些方法。幼儿园科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推论、分类、提出假设、讨论、参观访问、讲解、示范,等等。

第五节 美术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一、儿童美术和美术教育的有关理论和教育实践

与儿童美术有关的理论有许多种,各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儿童美术的性质,并影响着儿童美术的教育和教学。

(一)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理论

早在1885年,库克(Cooke ,E.)就已经注意到在儿童绘画中存在着发展的连续阶段,提出了儿童绘画与儿童一般发展相一致的理论。

罗恩菲尔德(Lowenfeld ,V.)综合了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和德国儿童研究运动的成果,在自己美术教育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了儿童美术发展心理理论,为教师制定了一些具有革命意义的原则,这些原则使现代美术教育截然不同于传统的美术教育:

1.儿童美术发展是人类遗传程式的自然展开

罗恩菲尔德将儿童美术发展过程分为涂鸦期、前图式期、图式期、写实萌发期、推理期和青春危机期等6个阶段。罗恩菲尔德认为,儿童美术发展是人类遗传程式的自然展开,虽然存在个体差异,但是儿童美术发展的整体程式和发展序列十分相似?

2.美术是一种教育工具

罗恩菲尔德主张,美术是一种教育工具,能够耕耘人的感性、促进合作、减少自私,而最为重要的是,能发展儿童创造性地工作的全部能力。罗恩菲尔德认为,创造性的本质在于未受限制时是直觉而奔放的,当儿童未受社会规范约束时,正是创造性成长最为有利的时机。保证创造性成长,并使之与成熟的心智合一,这是艺术教育最高的特权之一。

3.艺术是游戏的一种形式

罗恩菲尔德将艺术看成是游戏的一种形式,认为在美术这样一种游戏中,儿童内在的需求得到了真正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有助于其成为协调和幸福的人。罗恩菲尔德强烈反对在美术教育中让儿童去抄袭和模仿,认为这样的做法只会有害于儿童美术的成长。

4.艺术是儿童的自我表达

罗恩菲尔德对个性的强调,对自由和自发性的坚持,对创造性成长的热衷,包括在解释自我表达时的主观主义倾向,引起了追随进步主义教育的教育家们的关注。罗恩菲尔德以改革者的激进态度坚决主张,教师切不可将成人的表达形式强加于儿童,任何一种美术创造的风格都必须作为创造者个人意向和需要的必然产物加以理解和给予尊重。

罗恩菲尔德的主张是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是一致的。

罗恩菲尔德的主张对当时美术教学中以传授“正确”的技能为主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冲击,起到了矫枉过正的作用。但是,罗恩菲尔德的激进的主张也给教育实践带来了负面影响,使美术教育过分强调儿童的自然发展,过分强调儿童的自由表现和自我创造,这会导致美术教育空有过程而无结果。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 罗恩菲尔德认为,美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儿童的发展,是为了通过美术而发展儿童的一般创造力,美术教育应该注重过程而不是美术作品。

(二)儿童美术的认知理论

这种观点认为儿童智力发展的成熟度代表着儿童所具有的智力形成概念的水平,而儿童画能反映这种概念形成的程度,儿童画中所显示的细节的多少,可作为儿童智力成熟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三)儿童美术的心理分析理论

该观点认定即使是小年龄的儿童,其绘画行为也不是偶发行为,儿童的人格特征对儿童绘画风格和样式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当儿童使用流质的材料,儿童人格特征在绘画作品中就体现得更为明显。

(四)儿童美术的知觉理论

儿童美术知觉理论将研究集中于美术是如何与视知觉联系在一起的问题方面。

(五)儿童美术的本质论

本质论强调学科为中心,主张实现美术学科自身的价值。以审美为其主要目的的,围绕着这个目的而确立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儿童创造有美感和表现力的作品;培养儿童对视觉对象进行审美判断的能力;使儿童了解美术在文化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

(六)对幼儿园课程中美术教育的理性思考

对学龄前儿童而言,美术教育除了顺应儿童发展以外,还应具有将儿童发展纳入社会对美术教育赋予的价值的轨道,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教学,能使儿童不仅在现实生活的层面上,而且在对美的追求的层面上,让儿童逐渐感受真善美,在对可见、可触的外观的把握中去追求秩序,追求形式美,从而引起情感律动,使儿童得到美的享受,使其情趣得到陶冶。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美术教育活动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美术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美术学习活动,满足幼儿表现、表达和创造的需要,陶冶幼儿审美的情趣,培育幼儿表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中,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绘画

学习运用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如蜡笔、油画棒、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毛笔、水粉笔、墨水、水粉颜料、油彩,纸、布、绢,等等),通过线条、形状、构图、色彩等美术语言,创造各种视觉形象。

2.手工

学习运用各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如剪刀、笔、刀、尺、订书机、胶水、糨糊、胶带、纸、面团、泥、橡皮泥、石、木、布、棉花、毛线、羽毛、豆类、果壳、谷类,等等),通过剪、撕、折、贴、刻、织、串、卷、塑等方法,制作各种视觉形象。

3.美术欣赏

感受和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事物,感受形式美和内容美,丰富审美经验。

(三)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正规的幼儿园美术教育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美术直接有关的学科或领域(如美术、艺术等)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课程设置中其他各学科或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音乐、科学、品德教育,等等)进行。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各种课程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运用某些方法。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启发、诱导、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等等。

第六节 音乐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一、儿童音乐和音乐教育的有关思想和实践

各种与儿童音乐和音乐教育有关的理论和思想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儿童音乐的性质,强调儿童音乐教育和教学对于儿童发展和实现教育价值的不同方面,从而影响着幼儿园课程中的音乐教育。

(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始于动作,应从儿童的身体反应和动作开始。他提出了一种自发的、想象的教授音乐的方法,这种方法依据3个原则:(1)所有生物都表现出节奏感;(2)讲话、动作和音乐形成整体的人;(3)所有的儿童都有乐感。

(二)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以唱歌教育为基础的,他认为,儿童唱歌与说话同样自然,通过教儿童唱简单的民歌,逐渐地他们学会了唱真正的名歌,进而他们能开始读和写音乐。

(三)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

达尔克洛兹的音乐教育体系有三个因素组成,即韵律体操、视唱练耳和即兴创作。三种因素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听觉、运动觉和创造性表现能力。

(四)综合音乐感教育实践

综合音乐感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音乐教育流派。综合音乐感指的是综合音乐素质,是对儿童进行音高(不定音高及相对音高的听辨)、力度(声音强弱的听辨)、音色(具有音色表现方面的选择能力)、节奏(拍率)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

(五)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理性思考

即使在当今,奥尔夫、柯达伊和达尔克洛兹等人的音乐教育思想和实践以及综合音乐感教育实践仍在影响着幼儿园的音乐教育,特别是这些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共同所具有的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成分,如音乐教育应起始于学龄前期,音乐教育应与幼儿每天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要注重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发展,音乐教育要适合个体儿童的需要和水平,等等。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音乐教育

(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音乐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学习活动,满足幼儿表现、表达和创造美的需要,陶冶幼儿审美的情趣,培育幼儿表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

奥尔夫

柯达伊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中,幼儿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唱歌

学习唱歌活动的简单知识技能及其活动常规、唱歌活动的表演形式(独唱、齐唱、合唱、表演唱等)以及歌曲,等等。

2.韵律活动

学习韵律活动的知识技能及其活动常规、韵律动作(包括基本动作,如走、跑、跳、点头、弯腰、屈膝、击掌、招手等;模仿动作如鸟飞、鱼游、刮风、下雨、花开、树长、开车、锄地等以及舞蹈动作)及其它们的各种组合、韵律活动的表现形式(如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等等。

3.打击乐演奏

学习打击乐演奏的知识技能(器乐,如鼓、铃鼓、串铃、碰铃、三角铁、锣、木鱼、打击乐曲等;配器;指挥等)及其活动常规。

4.音乐欣赏

学习音乐欣赏的简单知识和技能、感受和欣赏音乐作品,等等。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正规的幼儿园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与音乐直接有关的学科或领域(如音乐、艺术等)进行,也可以通过与课程设置中其他各学科或领域(如语言、健康、社会、美术、科学、品德教育,等等)进行。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各种课程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运用某些方法。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示范、模仿、讲解、练习、表演、启发、诱导,等等。

第七节社会领域的教育与幼儿园课程

一、儿童社会学习和社会领域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

儿童社会领域的学习,首先是让儿童学习自己,然后学习他人、学习世界上人类的相互作用以及事物的复杂性,等等。

从社会领域的定位和特征看,社会学习是学科学习、社会经历以及个体对其周边人群所作的反应等一系列内容的组合。

这就是说,儿童通过学习历史,认识人类的背景;通过学习人类学和社会学,懂得自己所隶属的社会团体;通过学习地理,明白自己所生活的地方以及自己与环境之间的联系;通过学习政治,知道自己如何影响他人,以及他人如何影响自己;通过学习经济,学习如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等等。

(一)学前教育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的早期研究和教育实践

1.“这里和现在”课程

受儿童发展理论和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影响,米其尔编制"这里和现在"的课程对于当时完全脱离儿童生活而只顾及客观事实的课程是一种冲击。该课程的基本教育理念是儿童需要为他们自己而经验事物,社会领域的教育应该基于儿童自己的经验,基于他们对其周围事物和文化的发现(即所谓的“这里和现在”)。

2.社会生活课程

上世纪20年代,赫尔曾提出以培养习惯和社会技能为目标的课程。该课程的目是:学习分享材料和想法;与别人建立快乐和健康的关系;能自我信赖;对自己行为有责任感;能集中注意力;能以朋友姿态与别人合作,等等。课程内容包括大量的自由游戏、与人交往、情感讨论,强调分享与合作行为以及对社会规则的学习,而不是强调复杂的社会概念的学习。

3.假日课程

假日课程也是早期社会学习中的一种较有影响的课程,以欢度节假日作为课程的立足点,促进儿童认识家庭、社区和国家。

(二)在学前教育课程中,社会领域教育当今的研究和教育实践

在早期教育机构中,当今的社会学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关注点:

1.整合性

社会领域的教育是不可能与任何其他领域相分割的,也不可能与儿童的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的发展相分离的,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领域。幼儿进行社会概念的学习,或进行社会学习活动,一定会运用听、说、读、写等语言方式,运用数学或科学概念,运用美术、音乐和运动等手段;许多社会概念与科学或数学是重迭的。

2.学习有意义

社会领域的学习应与儿童心智成长相符,这样的学习才会是有意义的。

3.儿童感兴趣

兴趣能导致儿童有意义的学习,提供儿童学习的动机,促进儿童知识和技能的获得。研究者发现,当课程基于儿童的第一手经验,能让儿童自由选择,有社会互动,那么儿童就能保持对社会领域学习的兴趣。

(三)对幼儿园课程中社会学习的理性思考

应让社会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让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幼儿之间在共同生活、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知识和技能,改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社会性行为和习惯。

二、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学习

(一)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旨在通过为儿童提供有计划的社会学习活动,促进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增进对社会和世界的理解。

(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课程中,幼儿社会领域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1.历史

对幼儿而言,历史的学习界定为以时间为线索的学习,让幼儿去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历史的学习内容包括时间(过去、现在、事件的周期性或连续性等)、变化、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历史研究的方法(认识问题,观察、分析以及由资料而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等),等等。

2.地理

地理的学习内容包括人类生活的环境(地球、地球上的生物和非生物、家庭、邻居、社区、家乡、祖国、外国等)、陆地和水、空间(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等)、资源的保护,等等。

3.经济

经济方面的学习内容包括供求关系(资源的有限性、需求的合理性、资源合理利用的决策等)、消费(认识钱币、钱币的功用、计数钱币等)、职业生涯(各种职业人员及其功用、未来职业选择等),等等。

(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正规的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可以通过幼儿园课程中社会领域的学习进行,但是,一般而言,幼儿园课程中的社会领域教育常常是以与其他学科或领域(如语言、健康、美术、音乐、科学、品德教育,等等)综合成一体的方式进行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各种课程常采用不同的方法,或侧重运用某些方法。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参观、访问、调查、启发、诱导、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等等。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幼儿园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方案 翁源县城东幼儿园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创设,并有效地利用环境,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资源,在《纲要》中被提到较为重要的地位。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创设,更要充分、有效地利用好“环境”这一教育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价值显已被越来越多的幼教工作者所重视。在新课程条件下,环境的教育价值显得更为突出。而环境创设的过程,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产生与环境互动的效应上。它既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经验,幼儿在家庭和社会中所受的环境的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周围环境及幼儿的充分理解。 目前,环境创设都在做一定的研究,总体来说主要是考虑美化、富有童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参与性,但对地方特色的体现还研究不多。农村幼儿园在挖掘农村自然资源、创设具有广东农村特色的幼儿园环境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因地制宜、勤俭节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也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从当地实际出发,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浪费资源,不盲目攀比,是《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要求的。我们的孩子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与大自然接触频繁而广

泛,对农村周围环境天天看,日日观,有亲切感、有探索欲。因此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特点,充分而合理地利用农村的河、石、土、水、竹等,师幼共同制作教、玩具,共同创设幼儿园的室内、户外环境,尽情体现农村特色。如,配合主题教育,在室内用树叶、碎布、花生壳等粘贴成各种主题画面,在游戏角投放向日葵盘、黄泥、稻草杆、麦秸草、玉米皮等,供幼儿自制玩具,在自然角中用罐头瓶饲养小蝌蚪、小泥鳅等,在户外利用农村幼儿园土质好、地面大的特点,种花植树,开辟沙池、水池等。 强调环境教育的先驱蒙台梭利曾说过:“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深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现在的农村不但有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更有高科技的现代农业资源可供我们挖掘利用。那么,就让我们农村幼儿园充满乡土气息,使农村幼儿的思想情感从小就植根于农村的乡土之中。 (一)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我所在的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现有的办学条件较好,各项设施都比较齐备,地理位置不错,现有大、中、小22个班,约有1200多名幼儿,现有130多名教师,大部分是幼教专业毕业的,其余教师本科占了80%,大专20%.由于教材一直是购买的,没有体现当地人文风景,照搬照套教材,很少对教材进行灵活变通;有时候若遇到教材中无法进行的课程,致使课程不连贯。以上的种种让我深切感受到改变现有的幼儿园教材,实行以本土教育为主题的园本课程是多么的迫切、重要。

00394幼儿园课程(新版本)

幼儿园课程各章考试要点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念 (一)最具代表性的课程概念有五种: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2.课程即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3.课程即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4.课程即教学计划。5.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二) “学问”中心课程是依据知识的性质和知识的在逻辑为中心而编制的课程,它注意的焦点是如何引导学生的学术发展;“经验”中心课程则是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及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它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个性形成和自我实现。 (三) “学问”中心课程理论(观点及优缺点)认为,知识是课程不可或缺的要素,将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价值的容按其自身的逻辑顺序和结构组织起来教给学生,就能逐渐地培养他们成为训练有素的学术人才。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强调以知识的在逻辑和知识的性质为中心组织课程,这样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文化的精华,并促进学生逻辑性的发展,老师也容易组织教学。这一理论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它可能导致重认知轻情意、重记忆轻理解、重共性轻个性和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机械记忆、被动学习的倾向,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经验”中心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的核心应是学生的发展,课程容应随学生的变化而有所改变,学生应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一理论的特点是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编制课程,课程容随学生变化而改变,让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学习,全面发展。这类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实现多方面潜能。它的局限性在于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必然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很难把握学生易变的、因人而异的兴趣,引导他们有效地学习。 (四)活动课程是以实际问题解决为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学习方式、以个性养成为基本目标的一种课程类型。活动课程本质上是属于经验中心或学生中心的,它集中体现着经验中心课程的思想和特点。它以学生、问题和实践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与个性发展为教育过程的重心,注重养成教育,注重教育过程,注重问题解决,课程评价以主观综合评定为主,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注重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的整合和能力的迁移。 (五)隐性课程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却实实在在地构成了学生在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实践和结果。隐性课程有如下常规存在的形式和发挥作用的渠道:(1)物质一空间。(2)组织一制度。(3)文化一心理。 (六)幼儿园课程的定义。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定义的涵义:1.幼儿园课程是“活动”。 2.幼儿园课程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3.幼儿园课程是“各种活动的总和”。 (七)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基本属性:1.基础性。2.非义务性。3.适宜发展性。 (八)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1.启蒙性。2.生活化。3.游戏性。4.活动和直接经验性。5.潜在性。 第二章第一节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一)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幼教工作者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的学习效果的预期。它是幼儿园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三大来源。儿童发展、社会生活和人类知识是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同时也是课程目标的“来源”。对教育目标体系中三大来源的信息进行筛选协调,筛选工作应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可能性筛选”。第二步,“价值性筛选”。 (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1.幼儿园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领域目标;2.年龄阶段目标;3.单元目标;4.教育活动目标。 (三)、建立幼儿因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三个因素是:(1)学习主体的心理结构;(2)教育容的畴和结构; (3)学习者的心理发展水平。这三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发展水平可以通过教育容的深浅不同和发展要求的高低不一而间接反映出来,因此,这一因素隐藏在另外两个因素之中;任何容领域的学习都应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动作、技能三种发展容;同样这三方面发展,都要借助于学习容才得以发展。这三个因素紧密结合,才可能形成合理的课程目标结构。 (四)幼儿园课程目标制定的原则及其涵义:1.整体性原则。幼儿园课程目标要尽量周全,指向幼儿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德、智、体、美各方面,而且,每一方面都尽量涵盖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等容。 2.系统性原则。课程目标要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一,阶段性目标之间要相互衔接,体现心理发展的渐进性。第二,下层目标和上层目标之间,局部目标和整体目标之间要协调一致。 3.可行性原则。课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本幼儿园、本班儿童的实际,所定目标应该是幼儿能达到的。 4.时代性原则。课程目标应该体现时代性,要关注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在了解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测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规格。 5.缺失优先原则。幼儿园总目标是一种理想目标,儿童现实的发展与这种理想目标之间必然存在差距。在制定地方课程纲要或本园课程时,特别要在课程目标中把儿童现实发展中不足的,但又是理想发展所必须的方面突出出来,并在课程的各个环节中给予特别的关注,以保障

试论幼儿园课程资源室建设(原晋霞 汪丽)

试论幼儿园课程资源室建设 原晋霞汪丽 【摘要】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纲要》颁布后,经过十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已大大提高,但由于缺乏园级层面的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较低,教师无效劳动增加,各班幼儿的合理需要因受资源限制而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家长在课程资源提供上怨声载道。设置课程资源室,在园级层面加强课程资源管理,是未来幼儿园课程健康发展的需要。幼儿园课程资源室应成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课程的资源情报服务部门,承担起收集、整理、存放、加工和传递课程资源的五项职责。幼儿园应充分认识到设置并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将课程资源室纳入幼儿园整体发展规划,严把课程资源管理员的资质,并为其提供业务学习的机会和与带班教师平等的职称晋升机会等,切实加强课程资源管理,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资源支持。 【关键词】园级课程资源管理课程资源室基本职责 一、引言 课程资源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载体和实现条件。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未具体列出教师应教授的知识技能清单,而是方向性地指出教师应做什么及怎么做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至于具体教什么和学什么则要求教师根据本地、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可见,《纲要》强调了课程对资源的依赖性。在某种程度上,幼儿园课程质量将由各园各班所拥有课程资源的多寡及优劣所决定。 《纲要》颁布后,经过十年的课程改革,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课程资源意识大大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在课程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教师和家长们反映最多的是课程资源管理问题。很多教师反映,由于幼儿园没有教学具回收制度,与课程相配套的教学具,每年都需要重复制作,浪费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一些教师反映,其所在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仅局限在班级范围内,这导致各班课程因受资源限制而无法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一些家长也反映,经常接到教师要求提供材料的通知,有些材料家里没有,他们只好手忙脚乱地到处寻找或购买,次数多了,他们难免产生怨言。可见,课程资源管理问题已严重影响到课程成本和课程质量,阻碍了《纲要》精神在实践中的进一步落实。 一些幼儿园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加强课程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管理策略,如江苏省高邮市机关幼儿园发明了集装箱式管理,无锡市城北幼儿园则通过绘制课程资源地图进行课程资源管理,等。但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幼儿园尚未意识到加强课程资源管理的重要性。目前只有极少数幼儿园设置了课程资源室,由专人负责管理,但其功能尚未完善。我们认为,幼儿园应设置课程资源室,从园级层面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和管理,为一线教师设计和实施课程提供丰富、充足的资源支持。 二、课程资源室的基本内涵 何谓课程资源室?它与图书馆、科发室、感统室、美工室等专用活动室以及一般意义上的学校保管室有何区别? 首先,课程资源室不同于图书馆、科发室、感统室、美工室等专用活动室,它不是直接的课程实施部门,而属于课程服务部门。课程资源室不直接为幼儿使用,而是通过为教师设计、实施课程提供资源支持,间接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课程资源室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学校保管室,它不是只根据教师的要求被动地为其提供资源服务,而是根据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需要,积极地、创造性地收集课程资源,为教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幼儿发展为本,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原则,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本土化调整和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就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已成为当代课程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幼儿园课程具有基础性,即要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总则部分明确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创符合幼儿园自身实际的课程——园本课程。 我园是以游戏为特色教学,比如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让孩子们在玩儿中学,在学中玩儿。 幼儿园园内的资源开发与利用: 1、改善办园条件,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优美的环境可以培养幼儿热爱环境、热爱大自然美好情操,也可以培养幼儿热爱动植物,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更重要的是让幼儿从热爱幼儿园的小环境开始,逐渐发展养成热爱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的环境意识。

2、利用园内设施,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利用园内设有规范的教室外,还有玩沙室、图书室、建构室、科学室、多功能教室、种植角,充分利用园内的每一寸土地,如,带小班的孩子们都院子里来寻找春天,从而丰富了幼儿对热爱植物、热爱自然的情感。种植区就为孩子们寻找春天的活动提供了可能性与便利的条件。还有我们园里的资料室,为大家准备也许多的书籍与材料,这些资源同样可为我们的社会教育提供有效的支持。在有限的空间尽可能增大资源的扩大张力。活动室是幼儿园进行教育的资源。 3、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把网络资源引用到幼儿园课程中来。 利用网络、多媒体资源进行教育。这样既能够直观向幼儿展示课程内容,也能解决一些由于受现实条件限制而无法解决的问题,简单小动画的多媒体播映,是小班孩子们特别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动画片《巧虎》中小片段的截取,妈妈做家务时受伤了,巧虎赶紧为妈妈找出创可贴,并处理伤口。从中,孩子们便能体会到妈妈做事的辛苦,并懂得去关心妈妈。同时,网络还能加强老师与外界联系,有选择接受和学习别人的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各种幼教网站也为老师与孩子们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幼儿园的发展从来都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结果。因此,要搞好幼儿教育我们除了要开发和利用园内资源,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等。 幼儿园园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利用家长资源,使家长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幼儿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 为全面提升我园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让信息资源服务于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努力加强学校网络资库建设为依托,实现教育活动网络化,教育活动信息化,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为教师互相学习,开展各种活动奠定坚实基础。充分发挥资源库建设的实用价值,做到快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成立“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肖楠 副组长:郭春梅郑伟辉 成员:方晓红、马月、张雪莲、纪聪颖、张桂芝、郭丽娟 二、具体实施工作 1、建立科学的资源库目录,并设立各子目录。年份——课件库、教案库、教学论文库、德育论文库、计划库、总结库、活动照片库。 2、召开“学校信息资源库建设”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认真部署相关工作,明确分工,分解任务,下达指标,商讨相关问题。 3、采用集中培训和自我学习等形式,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使老师们掌握课件制作修改、资料下载和收集上传等常用的基本方法,使之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4、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教研为抓手各老师认真制作、修改课件,并注意做好学科教案、论文、课件等资料的积集,上传工作(对于所运用的课

件或教学资料做到及时修改并上传),及时上传电子教案,教师的论文等,课件每个学期每人必须上传四个以上到教学资源入库,副组长对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并分类汇总到相应的子目录中。 5、每学期对各教师的资源上传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具体分工班任级负责人为郭春梅;科任组负责人为郑伟辉;定期对各教师的资料上传运用情况进行检查、反馈,落实各学科上传资源的情况,学期末将进行全面统计。 6、郭春梅对老师上传的资料检查,调整并及时进入信息资源库,服务于教学。 8、建立学校资源库目录,方便每个老师及时查找到相关的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 三、评估及奖励办法 资源库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对各学科充实资源库的情况进行评比,依据各组总体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评定,评出学校的一、二、三等奖并进行物质奖励。以激励全体教师共享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育策略,提升教育质量。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何体现

幼儿园的特色课程如何体现“特色” 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许多幼儿园逐渐形成了园所的特色课程。而无论何种特色,归根到底,是注重研究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帮助幼儿养成自主学习和分享合作的习惯及主动探索的意识,将教育特色落实于教学之中。 与“四自”园本课程同行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园已在进行情感教育研究的延伸与拓展,在教育科研和不断学习新课程观中进行思考的积淀。 我们认为,学前教育阶段课程更应关注幼儿主动学习意识和态度的培养,一个拥有自主、自信、自律、自理品质的人才是个性与社会性真正完美结合的人,才是有可能应对各种挑战、适应社会发展,创造幸福生活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课程观和教育价值观,我们确定了以培养幼儿“四自”意识、品质、能力为目标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四自”即自主、自信、自律、自理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使孩子“形成自主,增强自信,懂得自律,学会自理”,让孩子在主动探求的状态下快乐成长,为其一生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早期素质基础。 1. 一日活动环节优化设置,提高幼儿自主、自律意识和能力。 我们科学安排幼儿园一日活动,将一日活动环节进行调整和划分,将过去线状的环节结构重组为块状结构,减少不必要的过渡、等待环节。如:晨锻与早点组合;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组合;下午户外活动与点心组合等。对环节过渡的组织方法我们也进行了摸索:音乐暗示法即在孩子吃点心、换组、进教室、准备材料等之前的过渡环节利用特定音乐作为提示,让处于自由活动状态的孩子听到音乐信号能立即投入下一活动,既减少了无谓的等待又培养了幼儿的自主、自律意识。制作图示法即教师将一日活动环节用图表形式(只有时间,内容空缺)展现给幼儿,并请幼儿将每一时间段中固定的环节用图画画出,再贴在空缺处。以此使每位幼儿了解每一时间段的环节内容和要求,培养幼儿的自主、自律意识。 2. 自主性集体教育活动,形成有自主空间的学习环境。 集体教育活动是教师在同一时间段内有计划地组织全班幼儿开展同一内容的学习活动。在“四自”园本课程实施中,多数领域学习活动都是通过此种方式进行的。但根据主题的不同,教师可灵活选择整合教学形式(一般时间为40分钟,根据主题需要将两至三个领域内容融合在一次教学活动中完成),或普通教学形式来完成。 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我们发现,创建自主性集体教育活动环境是落实“四自”园本课程的关键,建立一个温暖、有应答的,尽可能满足儿童需求,有自主空间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幼儿的“四自”培养。它包含以下8个方面的要素: a) 师幼情感互动流畅 b) 学习活动有乐趣 c) 学习内容建立在幼儿生活经验基础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d) 安全感和信任感 e) 既宽松又紧张活泼,既有纪律又有自主、自由的空间 f) 学习形式灵活多样,有与同伴合作的机会 g) 自己的努力和成功能够得到认可 h) 对学习活动的走向和结果的可控制感 3. 区域化学习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意识的提高。 区域化学习形式是一种低结构、高开放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四自”园本课程中既是集体教育活动的补充,又可做为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区域化学习活动的内容来源于幼儿“四自”发展目标和兴趣,根据活动的目标,设置多个学习区域,提供具有层次性、操作性、趣味性的材料,满足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要,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多种适合自己的材料、合作伙伴、学习进程等,幼儿在与材料、同伴的互动中发展自我,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教师

2018年4月自考00394幼儿园课程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幼儿园课程试卷 (课程代码00394) 本试卷共3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最先探讨课程目标具体化、标准化的是 A.杜威 B.泰勒 C.布鲁姆 D.博比特 2.发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 卢梭 C.斯宾塞 D.赫尔巴特 3.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掌握的技能包括动作技能、思维技能、观察技能、表达技能及 A.书写技能 B.计算技能 C.背诵技能 D.交往技能 4.广义的幼儿园课程强调的是幼儿园 A.集体教学活动 B.教育的整体结构 C.游戏活动 D.园外活动 5.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称作 A.幼儿园课程计划 B.幼儿园课程目标 C. 幼儿园课程模式 D.幼儿园课程实施 6.幼稚园行为课程强调“行为即课程”和 A。“生活即教育” B.“生活即成长” C.“生活即课程” D.“生活即教学”7.高瞻课程方案源自 A.洛克的白板说 B.瑞吉欧的教育理念 C.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D.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 8.幼儿园课程的特质中包括课程结构的 A.理论性和实践性 B.综合性与启蒙性 C.全面性和主体性 D.整体性和综合性 9.按照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幼儿园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 A.条件性课程资源 B.自然性课程资源 C.社会课程资源 D.园内课程资源 10.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接受的学习类型不同,3岁前儿童的学习是按照他们“自己的大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资料讲解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 究

本土文化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绍兴民间文化为例 绍兴县教育局沈国香 一、课题的来源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宁波,西邻杭州,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 乡”称号,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绍 兴形成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民间文化资源。由于历史和认识的原因,除了 旅游产业开发外,目前,对民族民间文化内涵的开发与应用整体意识不强,使 民间文化遗产逐渐趋于消亡。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传承文化,幼儿园教育是传播 本土文化的重要途径,幼儿阶段了解和体验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十分重 要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指出:“教师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开发和综 合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丰富的社会和自然资源,创设农村幼儿教育所需的物质 条件和人力条件……为幼儿提供感受和体验家乡文化的机会,从而培养幼儿对 社会的认同感,加深人对本土文化尊重和热爱的情感,为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 传统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了一些改变, 但不少幼儿教师仍停留于执行现成的“教材”,对由专家开发的“教材”疏于 分析,习惯拿来就用,至使课程设计者与执行者之间思想距离无法弥合,给课 程理解和落实带来极大困难。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地方民间文化开展幼儿园 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策略研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二、课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 域,历史上曾两度为都,中国五千年文明史,都可以在此找到遗存、得到印 证。 绍兴城市临水而居,有别具一格的水乡风貌,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 水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上,绍兴的许多地理、建筑、人物、传说、名胜、古 迹、河道、湖泊、路桥、风土、人情等等都闪耀着水文化的灿烂光辉。历代名

幼儿园课程及其特点

幼儿园课程及其特点 一、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体系,是构成学校教育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教育是多层次的,从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一直到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是针对特定年龄的教育对象而实施的,这些教育对象的发展和学习都有相应的特点和规律,面临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特定教育阶段的教育都有特定的规律和任务,且都有相应的课程,这些课程有一起的方面,也有不同的方面。一般意义上的课程定义和相应的研究能说明各类课程共性的方面,但不能说明相异的方面。因此,课程研究还必需关注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和其特质,关注其设计、实施和评价方面的特定问题。 学前课程是专为学前教育阶段的教育开发和设计的。学前课程的学习者是0~6、7岁的儿童。其中,0岁课程也称胎教课程;由于l~3岁的儿童主要在托儿所生活和学习,与之相应的课程经常被称为托儿所课程或婴儿课程;3~6、7岁的儿童主要在幼儿园中生活,与之相应的课程被称为幼儿园课程。此外,在经济较落后或人口较稀少的地区为学前阶段儿童开设的学前班课程或混合班课程也是学前课程的重要组成局部。 幼儿园、学前班和混合班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与之相应的课程也是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局部,它们与其他教育阶段的课程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与小学教育课程紧密相关。本文主要讨论幼儿园课程。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动身,有目的地选择、组织和提供的综合性的、有益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初始形式可以是主题、单元、学科、领域等,但它们最终都将转化为经验的形式,即以感性的、具体的、活动的形式对幼儿的身心发生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质 首先,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 学前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学前儿童全面发展目标的中介。因此,幼儿园课程必需以实现学前儿童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与其他年龄段的学习者相比有特殊之处。在学前儿童发展的诸方面中,身体的发展是首要的目标,因此,幼儿园课程应充分遵循学前教育和保育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教育目标和保育目标的融合。 学前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启蒙的阶段,学前教育的目标应使幼儿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初步的身心锻炼和启迪,使幼儿在享有快乐童年的同时,身心得到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发展和提高。所以,幼儿园课程的目标应是启蒙性的,不宜追求过高的目标,尤其不应追求过高的认知目标。 其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 幼儿园课程是为学前儿童设计和组织实施的,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学前儿童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他们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这种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实际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当然,实际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因此,必需对生活进行过滤,才干使之成为课程内容,且这些内容不应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幼儿园课程的生活性还意味着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并不是严格的学科知识的再现,课程内容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幼儿的兴趣是确定课程内容的重要依据。 再次,幼儿园课程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 既然幼儿园课程是以生活的逻辑加以组织的,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引导的,那么,幼儿园课程就不应以至少不应只以成人确定的系统的学科加以组织。生活是整体的,不可能只反映人类

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摘要:幼儿园开发与可利用的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地使用这些资源能创造出灵 动多样与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园区内获得无尽的快乐。但是,如何 充分开发与利用幼儿园特色主题活动课程资源,这需要园方做出深入性的思考和 研究。基于此,本文将展开系统的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幼儿教育特色主题活动课程资源 特色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一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它通常围绕一个主题,追 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通过师生共同建构,生成一系列活动,共同探求新知。主 题活动由于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性以及对儿童发展需要的切实关注,故被普 遍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模式。主题活动的“主题”代表的是整个活动所围绕 的焦点,这个焦点指向的是儿童生活与发展的兴趣和需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 大程度地激发儿童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并基于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开展相应的 教学活动。 作为幼儿教育的原材料,课程资源一直都被各幼儿园的负责人重视,合理地 开发与利用这些资源能打造出丰富有趣的教学平台。但是,长期以来,在该方向 取得成效的园区非常罕见,甚至很多负责人都是直接采用市面上现有的资源。从 性质的角度来看,课程资源应该体现在课程目标、教学结构、课堂评价和办学内 容等多方面。但是,许多负责人在实施教育期间都是采用可以进入课堂的元素, 忽略了一些无法在课堂中体现但是效果显著的资源。所以,对这些隐秘性的资源 进行开发与利用,并合理融合现有资源,既能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率,又能让园 区教育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和提升。 一、重视物质资源的开发,打造形式丰富的教育环境 重视对幼儿家中物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家中的物质资源主要包括幼儿 每日携带的食品、衣服和生活用具等(如牙刷、毛巾、小被子)。利用这些物质 资源打造幼儿教育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的成效。如:每日用餐期间,指导孩子用 正确的手势使用筷子,教导孩子不要把饭粒弄到桌子上;每日午休完毕,要求孩 子自行叠被子、穿衣服;每次用餐之前要求孩子在洗完手时用毛巾擦拭手掌,并 在擦完时将毛巾整齐地挂起来。由此,一方面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让这些物质资源拥有更大的价值。另外,在平日的教学中,也可以 为孩子展示一些家庭电器的示意图,比如手机、电视机、电脑、电源插座和充电 器等,在出示的过程将安全用电和电的危险等生活常识传达给孩子,由此让孩子 家中的电器资源成为普及用电小常识的媒介,让孩子在幼师们的宣传中懂得如何 避开来自于电方面的危险。 二、重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利用社区环境开展活动。社区作为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与幼儿的成长息 息相关,它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的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时时刻刻都以一 定的方式作用于幼儿。幼儿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社区环境,社区是幼儿广阔的学 习和锻炼的天地,是丰富的具有隐性教育资源的教育基地。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可 以促进主题活动的生成,如在某些地方的社区中存在很多桥,教师观察发现幼儿 平时的建构活动中常以桥作为对象,而且有些孩子能把桥搭得很逼真,有些孩子 却不能完成建构活动。教师分析发现桥是本社区环境中常见的建筑,结合幼儿的 兴趣,“桥”的主题应运而生。 2.结合社区活动开展活动。社区中的各种活动对于幼儿园来说也是极有价值

幼儿园课程

中班课程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又将迎来那群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的小天使们,她们结束了一年的小班生活,现在升为中班的孩子们,我们将尽心尽职,一切以幼儿的利益优先为原则,让入园幼儿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这个学期孩子已经开始有自我意识了。这个时候我们鼓励他们自己去想,孩子们进入中班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和小班的时候相比较他们会更自主,好奇心极强,喜欢参与探索性的活动,不喜欢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去尝试其实是个很好的机会。但是这个时期也是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时期,孩子不像小时候那么听话,道理又听不懂,什么都想知道可又缺乏耐心,所以还要请家长支持和配合我们的工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幼儿40人,男孩20名,女孩20名。经过小班一学年的教育,幼儿的体力及耐力也得到提高,全班身高、体重双达标,比入园初有明显的增长,与此同时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及协调性也有进一步的提高。幼儿的有意注意、有意记忆等水平有所增强。特别是在区角活动及创造性游戏中,幼儿的责任感、行为的目的性、坚持性均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和提高。本学期刚开始我班也不断的有新生入学,他们也有很大的情绪波动,在各方面都有点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两位老师就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去安抚他们,让他们诼渐适应幼儿园的环境。平时我们以大局为重,积极工作,不分彼此,处处以幼儿园的工作为主。针对中班的情况分析和本学期的目标,我准备在各领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让孩子得到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发展,让每个孩子不同的潜能得到有效的激发。 二,教育教学活动 认真学习《纲要》,结合园务计划,努力提高保教水平,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做好保育工作,提高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并有选择地授予幼儿一些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保证幼儿的安全。在教育方面,我们保证每节课质量,从各方面综合的促进幼儿发展,并把"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模式应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把孩子最优秀最好的成绩展示出来。 三,幼儿发展目标 语言 1、培养孩子对图片的理解和讲述能力,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观察到的内容。 2、开展组词和扩句活动,丰富孩子的形容词。 3、在识字活动中请家长配合,每晚发下所学字卡让家长给孩子复习所学的字 4、会说普通话,能较准确的发音,能安静倾听同伴的发言,注意发现同伴使用的新词语,听懂别人说话的内容。 5、培养幼儿爱护图书的习惯,不与同伴争抢图书,愿意与同伴协商合作阅读。 6、喜欢倾听他人朗诵图书中的内容,愿意和他人一起阅读图书。 数学 1、感知数字1-10与相应物品数量的对应关系。 2、能正确熟练地点数10以内数量的物品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明白物体数量不会因为物体排列空间的大形式的改变。 3,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知道一些常见事物的关系和联系。 4,掌握10以内的点数,并能书写10以内的正数、倒数的数。

幼儿园课程复习题

12学前本《幼儿园课程》复习题 第一章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名词解释题 1、课程:其基本含义是指课业及其进程。(一)进程及学习科目和教材(二)课程及儿童在校获得的学习经验(三)课程及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四)课程及教学计划(五)课程及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2、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的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综合课程:就是将课程的各种因素综合化的课程 4、一元化课程:是一种“主流中心的课程”,是一种以占主导地位的民族的文化、历史、立场和经验为中心而设置的课程。 5、多元化课程:又称反偏见课程,这种课程以让儿童参与多元文化社会为出发点,为儿童提供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能有效活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二、简述题 1、简述幼儿园课程要素。 幼儿园课程的要素是构成幼儿园课程的必要因素和组成部分.不同的幼儿园课程定义包含着不同的要素.当幼儿园课程是指一种静态的课程文本时,其要素包括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四种;当幼儿园课程是指课程的编制过程(即动态的生长过程)时,它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动态要素.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课程编制中的设计过程就是课程文本中理念、目标、内容、结构的形成过程.由于在实际的幼儿园教育中,对课程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课程文本的层面,所以,我们在此主要分析一下课程文本的四个要素. 2、简述古德莱德五层次课程理论。 ①观念的课程——理想的课程②社会的课程——正式的课程③学校的课程——领悟的课程④教学的课程——运作的课程⑤体验的课程——经验的课程 3、简述艾斯纳提出的课程类型 (1)显性课程,即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的课程。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

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 小学一 厂≮———————一一 关于什么是园本课程,在教育部2001 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确认 下简称纲要中没有直接提出其概念,但在 第乏部分组织与实施中指出:”教育活动的 组织与实施过程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的过程.教师要根据本《纲要》从本地,本园 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 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地执行.” 一 ,园本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 幼儿园课程开发指的是幼儿园及教师对现 有课程的处理及决策,这种行为在日常中比 较常见.狭义的幼儿园课程开发则是指在课 程专家的指导下各方共同参与课程的决策 过程.因此园本课程开发是指幼儿园教师通

过挖掘,利用周内外的课程资源形成幼儿园的课程计划并不断改进的整个过程. 二,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 根据对园本课程开发的涵义理解,幼 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可以理解幼儿园在全面 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指导的前提下,学校的文化, 人文地理及社区环境与幼儿教育有机结合 起来.以学校的实际条件为本,加快幼儿园 园本课程建设步伐,形成,体现和发展幼儿 园的办园特色,提升幼儿园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园品质,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共同成 长与发展,推进幼儿园教育教学改革. 三,易混的相关概念 1,园本课程,地方课程,国家课程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 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 价的课程. 地方课程则是各地按国家规定根据需 要而规划的课程.我国地方课程的权利主 体是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其开发主体也

学习幼儿园课程与课程管理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园 的重要教育手段。我国幼儿教育的《规程》也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玩耍,也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生活。幼儿通过各类游戏,不仅可以发展 动作技能、语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想象和创造力,而且还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 和全面发展。因此,缘于对生活、游戏、综合的思考,我们设想使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 成为游戏活动展开的过程。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合理的。 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但是学习品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在幼儿园集体教学、幼儿的生活、游戏中显露出来的, 而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常态活动,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包含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幼儿对学习、事物的坚持与专注。 学习的主动性是指幼儿面对任务或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程度。对于幼儿来说,有计划意识,能够制订计划并根据计划行动,即是儿童学习主动性的表现。坚持与专注是指 幼儿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坚持,集中注意力不容易被干扰或感到沮丧。培训活动不仅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让我经历了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观念的洗礼,给 我注入了新的动力。 其次,在培训学习过程中,使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教师专业,什么是教师专 业发展,我们的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如何去进行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我 们以后开展教师培养和自身培养方面指明了方向。 再次,课程的培训,改变了我们的育儿观念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育儿方法,学会从幼儿的心理去分析幼儿的行为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引导,以更科学的开展幼儿园的相关教育,使我们收益匪浅。使我们意识到幼儿园的发展与幼儿、教师的密切 关系,就如何提高幼儿园的发展效率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明确的方法。

最新我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培训资料

我对幼儿园课程的理解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这里的所谓各种活动,是《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我认为课程不仅仅是“上课”或集体教学活动,而应包括儿童的生活活动、交往活动和游戏活动等各种活动。不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还是通过创设环境诱发儿童的游戏、交往及生活活动,只要能帮助儿童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有助于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目标,都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目前我们在课程目标上,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学期教育总目标,并将这目标蕴涵于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建构课程以主题为单元,并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活动区域活动和日常活动都视为课程的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特点:一日活动皆教育,教育活动生活化。 第一,从幼儿的角度调整课程。 我们考虑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幼儿的兴趣需要,考虑特定年龄幼儿的接受水平和学习特点,充当课程积极的探索者、设计者和开发者,用研究者的眼光分析课程内容、教材教法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从而实现教师教学的个性化、

人性化、实践性和创造性。教师根据《纲要》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的执行,使儿童“乐在其中”。 第二,从课程本身的角度调整课程。 我想就目前没有一种课程是完美的,课程安排中比较缺少科学领域计算、艺术领域音乐律动方面的内容,所以从培养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角度考虑出发,我们会添加这些方面的课程内容。 第三,从本地本园的角度调整课程。 利用家乡九龙漈、鲤鱼溪等名胜古迹帮助幼儿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名品特产等,关注家乡的变化,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借助家长的能力(周末,请家长带幼儿到小镇上走走看看,寻找各种有关资料)使幼儿学习多种途径收集信息,乐于与同伴交流。懂得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学习美化家园环境,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学习以多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家乡的认识。 总之,适合幼儿的课程应是以儿童的发展为本,是知识、能力、态度的有机整合。当他们按自己的兴趣选择,按自己的意志判断、决定的时候,在自由地游戏、表达、想象、创造的时候,课程就在实施。

幼儿园课程每章小结

幼儿园课程每章小结 (1)课程的内涵、类型(2)幼儿园课程的内涵、要素与特质关于课程有四大类定义,分别是课程即知识、课程即计划、课程即活动、课程即经验。 常见的关于课程类型的划分方式有以下几种:(1)以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性质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德育课程、智育课程、美育课程、体育课程与劳动技术教育课程。(2)以教育内容的性质和组织方式为标准,将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广域课程、综合课程、核心课程、活动课程等(3)以学习经验的性质或对学生心理发展的指向为标准,分为认知性课程和情意性课程。(4)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实行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5)以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为标准,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对课程内涵的主要观点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从注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注重学生主动构建经验;从强调达成目标转向强调学习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只关注分科课程转向关注课程的综合化;从只强调显性课程转向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幼儿园课程是为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教师充分利用各地各园所拥有的课程资源,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幼儿园课程由四大要素构成,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课程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课程理念在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弥散性地、深刻地影响着幼儿园课程各要素的状况。因此,确立正确的课程理念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起点。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学习特点决定幼儿园课程具有以下特点:目标的全面性、启蒙性;内容的生活性、浅显性;结构的整体性、综合性;课程实施的活动性、经验性等。 00394第二章幼儿园课程设计 (1)幼儿园课程理念的确立 (2)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制定 (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4)幼儿园教育途径的选择 (5)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6)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订幼儿园课程设计就是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育 途径等基本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相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就是将课程 目标、课程内容、教育途径等基本要素组织起来,形成相对具体的“静态”课程计划的过程。 其中,幼儿园课程理念是在设计幼儿园课程时需要实施者付诸实践的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信念。 当前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目标以促进幼儿整体发展为取向,课程内容以生活为基点,课程实施以 活动、体验为特点,课程评价以发展为导向。 幼儿园课程目标是对幼儿在一定学习期限内的学习效果的预期,是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具体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