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

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

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
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

清代川东三峡移民与三峡民间风俗的嬗变

张莉

(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摘要:三峡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条重要的移民通道,无论是过境三峡的移民还是开发三峡的移民,他们进与出的几次大迁徙,都对三峡文化和风俗习惯造成了多种变化。特别其中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以移民数量之巨大,移民来源地、移民分布区之相对集中,而使三峡地区民间风俗发生了深刻嬗变。但三峡地区对移民风俗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地理优选,汇聚于此。

对交杂于此多种文明进行了适合本土自然、经济环境与人文生态的文化整合,从而生成了具有三峡本土文化特色的风俗习惯。

关键词:清代;三峡地区;移民;民间风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2008)01-0007-06

历史上,三峡一直是移民通道,无论是过境三峡的移民还是开发三峡的移民,他们进与出的几次大迁徙,都不同程度地带入了原住地的风俗习惯,引起了三峡文化和当地社会风俗的多种变化。

在清以前巴蜀地区的数次重要移民事件中,移民的目的地主要是针对四川蜀地的,所以移民对该地产生了直接的、较大的影响,而对重庆巴地尤其是三峡地区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受到了四川移民辐射作用的影响。在先秦时期,巴族廪君部落从鄂西迁至川东是三峡地区发生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移民事件。巴人成为古代开发三峡地区的最重要的成员,他们在三峡地区创造了特色鲜明的巴文化,奠定了三峡文化厚重的一块基石,同时也培育了三峡巴人质朴敦厚、好义尚武、忠勇刚烈的民风气质。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后,“移秦民万家以实之,”[1]这主要指的就是蜀地。中原汉文化伴随这次移民传入蜀文化区,当然也渐入了巴文化区,为巴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随后,在东汉末年、西晋末年时期、隋唐两宋时期等历史阶段发生的四川移民事件中,三峡地区更多地发挥了一条移民通道的作用,尤其是在唐宋以来随着中国政治经济重心的逐渐东移南迁,出川过峡、过峡入川的过境移民日益增多。在这些过境移民中也可能有为数不少的移民或留居川东三峡地区从事经济开发,或宦游暂居三峡等等,从而引起了三峡地区文化气候、民风习俗的一些重要演变。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在元末明初及明末清初时期,大量的湖广籍移民迁入了包括三峡地区在内的四川地区,尤其是清代前期四川历史上空前的,也是三峡地区历史上空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它几乎全方位地改变了四川的社会经济文化格局,也改变了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格局,引起三峡民间风俗的巨大嬗变。

从明崇祯末年到清康熙初年的数十年间,四川经历着继宋末元初之后再次大规模的战乱浩劫与饥荒、瘟疫、虎患等自然灾害的交相摧残,川东三峡地区受害尤为酷烈,人口耗损惨重。明末张献忠曾五次征战四川,其中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这三次作战

收稿日期:2007-08-21

作者简介:张 莉(1980-),女,重庆人,中国三峡博物馆馆员。

大昌、巫山、开县、云阳、万县、忠州、涪州、长寿、重庆、江津等地。[2]此外,三峡地区主要还遭遇了摇黄及“夔东十三家”之战乱,史云“摇黄十三家,蹂躏川东北,屠割之惨,不在张献忠下。”[3]这些长期的兵燹之乱使三峡地区的人口大量死亡和逃徙,土著居民所剩无几。如重庆“当流贼残杀之后,几不遗民,(顺治)五年戊子大旱,虎群白日出游。”[4]长寿县“滨江为治,当全蜀东南之孔道,自甲申子后兵燹者较僻邑为更甚,人民流离几十年。”

[5]涪州“明末献忠、姚黄蹂躏后,土著千万家仅存一二。”[6]“流贼张献忠由陕入川,屠戮川殆尽,我邑城野数百里迄无人居,户口全空矣。”[7]忠州清初“经兵燹之余,人民稀少,民风朴实。”[8]云阳县“自明季丧乱遭献贼屠孑遗流换,土著稀简。”[9]巫山县“经流贼屠戮后,土著人甚鲜。”[10]大宁县“民无遗类,地尽抛荒,”[11]曾在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一度裁并入奉节县。由此可见,明末清初由于战乱、饥荒等因素的影响,三峡地区人口遭到前所未有的损耗,大部分土著居民命丧战乱或流亡转徙,到处田土荒废,烟火断绝,灌草丛生,猛兽四出,一片凄惨荒凉。

人口的大量减少,严重阻滞了三峡地区的开发进程。为了避免土地荒置,也为了增加财赋,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外省移民进四川插占垦殖的政策。这样的背景将波澜壮阔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推上历史浪潮,持续康、雍、乾三朝百余年之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湖广填四川”移民潮的闸门开启后,与三峡地区临近的湖广移民,利用元末明初以来就曾经有人大批迁川的特殊历史渊源,轻车熟路,凭借长江孔道,捷足先登,不仅成了最先在三峡地区落户的外省客民,而且还是数量最多占据主体地位的外省客民,在所有外省移民中“占一半以上。”[12]这一事实在诸多州县方志中大有体现,如涪陵县“明清间,自楚赣来迁者十六七,”[13]丰都县“先民田宅外省人移补,湖广麻城人尤多,”[14]云阳县“其百工商贾多属荆楚、江右之民,”“邑分南北两岸……北岸民则皆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南北人较多,”[15]万县“占籍者湖广麻城为最多,”[16]大宁县亦是“客籍素多两湖人,”[17]夔州府“土著之民少,荆楚迁居之民多,楚之风俗即夔之风俗。”[18]

清代前期三峡地区除吸纳了为数最多的湖广籍移民外,还有许多江西、福建、浙江、陕西、广民。在三峡土著居民耗损殆尽的情况下,他们的进入必然使三峡地区的社会风俗为之巨变。

“湖广填四川”不仅是一个人口的流动迁徙与经济开发过程,也是一次文化的流徙传播过程。五湖移民的流动与聚生,必然伴随多元文化、多种习俗的汇聚、交流与融合。清前期四川各地接纳了大量外省移民之后,整个社会状况是“其民则鲜土著,率多湖广、陕西、江西、广东等处外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贾,俗尚不同,情性亦异,”[19]三峡地区自然也不例外。大规模的移民入峡引起了社会民间风俗多方面的嬗变,下面仅从风尚习俗、信仰习俗、建筑民俗等方面详述之。

(一)风尚习俗从“各尚其俗”到“渐归齐一”

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直接使四川到处呈现“五方杂处,俗尚各从其乡”[20]的状态,各省入川的移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保持或沿用其原籍的乡土文化和风尚习俗,移民“著籍既久,立家庙,修会馆,冠婚丧祭、衣服、饮食、语言、日用,皆循原籍之旧,虽十数世不迁也。”[21]类似的记载可见诸川渝各地方志书,移民长期“各俗其俗”的俗尚状态使川渝境内的文化一时出现异彩纷呈的景象。这种文化纷呈景象在当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各省方言在四川的盛行。移民们通常都世代坚守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古训,以至四川出现了一个专门俗语词——“打乡谈”,史称“当前清中叶时,凡本籍与本籍者遇,必各述其原籍之土语,曰打乡谈。一以验真伪,一以表亲切也。”[22]各省方言的流行在清代的竹枝词中也是这般生动反映的:“五方杂处密如罗”,“分别乡音不一般”,“土音杂错半潇湘”,“五方人各异乡音”,[23]这也真实写照了当时三峡地区文化习尚的一面。

移民们虽“五方杂处”,但同在一方社会共同体,必有相互交往和交流。“各俗其俗”的移民们在长年累月的生活往来中,各自风土人情得以传播,并与经数千年发展而凝聚起来的具有深厚底蕴的巴蜀文化习俗互相渗透、熔融、同化。大致从清代中后期开始,无论是土著的还是移民的,一些风尚习俗渐归齐一,一些风尚习俗消失不存,还有一些风尚习俗则在各自发展变化的进程中演变为多元一体之局,也还有一些独特的风尚习俗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和生命力。土著风俗如大宁县“十月初一日为

绞篊节,盐厂以是日换笕竹,各灶以酒食犒工丁,

曰绞篊节。自宋至今,沿而未改,此俗为最古矣。”

[24]由是形成了巴渝文化多样化结构。正是这一多样化发展演变的结构,对近代巴渝三峡文化的内涵和形态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川东三峡地区历来民风朴实,“俗素朴,无造次辨丽之气”,“姿态敦重”,“其人性直质,”[25]与西蜀有异,此俗自先秦而然,至宋代亦大体不变,“大抵自西川至东川,风土已不同,至峡路益陋矣。”

[26]即使在明代,夔州府“其人豪,其俗信鬼,其税易征,其民不偷,多劲勇,少文学,女不织,民淳讼稀”,“州人淳实土风拙朴”;重庆府“民勤而力穑”、“地广民淳,俗尚简朴,务农桑,登节义”。[27](490)可是,由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重庆及三峡地区经济结构呈多样化发展,尤其商业发展极为迅速,于是给重庆及三峡地区的风尚习俗带来甚大变化,大大影响并改变了巴渝文化的民风。道光《重庆府志》卷1记述说:“乾隆初,(重庆)土庶家不轻衣帛,后商家以奢侈相尚,人皆效尤。”在住宅、器具、服饰等方面,追求富丽豪华,“即如屋舍,髹垩,必磨砖缯彩;盘盂,厌油漆,务嵌玉镂金;织造,薄布帛,尚倭缎刻丝;匠石之精,始犹自远云集,继则转相传授,熟极巧生,几与苏杭粤东相伯仲。”[28]此风始自重庆,引起州县争先效尤。例如忠州,乾隆中叶时,“或袜尚通海,鞋尚镶边,烟袋则饰以牙骨,熬糖煮酒,皆效法重庆。”[29]奉节县“乾、嘉以来,民安简陋,宴会无山海之珍,衣饰皆荆布之素,从无非笑之者。”在光绪年间时“则衣冠物采踵事增华矣。”[30]这些都是移民带来文化习俗嬗变的显著例子。尽管如此,巴渝文化中的质直习性,仍然作为三峡民风的显著特征传承下来,直至当代。

明清时期的大移民人潮所到之处使得一方风俗幡然巨变。中古时期在三峡地区颇为流行的一些地方风俗大致随着土著居民的损耗与外省客民的填补而湮没消逝,如旧时巫山女子善于吹箫的风俗、宋代万州、忠州春季出游迎富的风俗、大宁监清明节出游马连溪的风俗等,在清代均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又由于明清移民潮中湖广移民占了绝大多数之故,楚俗在四川风俗文化中也居于“主流”地位,特色最为鲜明。三峡地区与楚比邻,“民俗半楚”的现象尤为典型。事实上,巴楚俗近风同,自古而然,《华阳国志·巴志》就说:“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姿态敦重”。但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竞渡习俗、兴盛于荆楚的薅草田歌风俗、人日踏碛风俗等在中古时期三峡地区就已存在,这些传统风俗在清代依然很有生命力。

端午节本是楚地的节俗,在巴蜀地区的很多州县与楚地一样也要过这个节,从古自今,三峡地区亦如是。清同治《巴县志》记:“五月五日为天中节,家家饮雄黄酒,插蒲艾于门,日午游郊外,取百草煎汤澡身曰辟毒。剪彩组织五毒物,并纱囊系女儿衣背上,曰辟兵至。设角黍,闹龙舟,吊屈平。楚俗也。蜀、楚接壤,亦如之。”[31]

清代源远流长的民歌竹枝词与田歌相融,在三峡地区的开县、大宁县等地也依然流传。乾隆《开县志》记载:“俗重田神,渔樵耕牧,好唱竹枝歌。”

[32]尤其在薅秧、薅草的农忙季节,劳作于田间地头的农民特别喜欢放声高唱竹枝歌来助兴,以提高劳动效率。光绪《大宁县志》称:“以二人鸣金鼓、唱山歌娱之,工作益奋,曰‘打草锣鼓’。”[33]三峡田歌有“下田歌”、“秧歌”、“薅草歌”、“扯草歌”等。田歌发达已成为川东地区风俗的一个特色。

三峡地区在宋代就十分流行的“踏碛”风俗亦流传到了明清时期。清代张晋《踏碛》:夔国先年有旧风,来看踏碛莫匆匆。只缘节稔民康乐,才到春初气郁葱。生怕背篮挨舞袖,不妨腰鼓闹歌钟。元戎小队临江浒,要与遗黎一笑同。

清代何盛斯《夔州》中“城南踏碛晚归家,八阵滩头日已斜”也将当时踏碛盛况描绘得十分生动。

(二)信仰习俗的流变

早先三峡土著的信仰是比较简单的,除自己的祖先外,供奉的都是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神祗,如蜀守李冰或其子二郎、武侯诸葛亮、壮缪侯关羽、桓侯张飞等,另外由于三峡地区地处荆楚巴蜀之间,自古也有尚鬼信巫风俗,所谓“俱事鬼神。”[34]宋代三峡民间仍然保持“其俗信鬼”[35]的信仰传统,所谓“峡中人家多事鬼,家养一猪,非祭鬼不用。”[36](490)明代重庆府“其俗尚鬼信巫”,夔州府亦“其俗信鬼,”[37]可见川东三峡人对巫、鬼的重视。

清代以来,大量湖广等外省移民进入三峡,在巴渝大地上广建会馆,移民在民间信仰上,主要集中体现于各籍会馆对乡土神灵或先贤的崇祀,属道教范畴。

移民离乡来到新的生存环境谋生创业,对外界的隔膜以及来自土客之间、客客之间的人际矛盾、

通过对乡土神或乡贤的崇奉,不仅可以寻求到一种祈福、神佑的精神寄托方式,且还可以乡土神的祭祀为纽带来联络同籍乡情,整齐人心,加强在川的凝聚力。就各籍移民来说,湖广籍移民建立禹王宫,主要奉祀大禹;福建籍移民建立天后宫,主要奉祀北宋福建蒲田县林氏女;江西籍移民建立万寿宫,主要奉祀晋代汝南人许真君许逊;陕西籍移民建立三元宫,主要奉祀关羽;贵州籍移民会馆,主要奉祀黑神,即唐代将军南霁云;其它如江南、山西、浙江会馆一般多奉祀关羽。

清代,三峡地区移民会馆区域神祀的大量出现与异彩纷呈,体现了该时期三峡地区民间神祀最大的一个特点,极大地丰富了三峡地区的民间宗教信仰习俗,使民间自然崇拜大大弱化。

(三)建筑习俗的流变

长江三峡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地区,多雨潮湿,地势亦山高水险,森林茂密,在这样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下,干栏式建筑自古在三峡地区就使用普遍。在清代,吊脚楼民居依然是许多城镇主要的建筑形式。但是,由于清代大移民,三峡民居习俗亦有明显的流变。

在民居的建筑材料方面,明以前多用竹木和泥,即传统的竹骨泥墙,房顶流行“三重茅”,用瓦的不多。明中叶以后尤其在清代,民居大量采用砖瓦结构,使单体宅院、宅群以至集镇建设日益成熟。四合院平面的住宅在四川也流行开来。四川明清四合院兼采南北民宅风格,又根据本地的气候环境特点而建成。在川东地区习惯以“天井”代称四合院,天井的多少成为衡量民居规模的一个标准和量词。三峡地区长江岸边的城市,由于气候炎热,潮湿多雨,常将天井加盖,天井的屋盖比四周房屋的屋檐高,既采光又通风,称为“亭子天井”。同时,沿街联排式民居逐渐定型。如重庆巫山大昌古镇在清代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镇,城内有湖北黄州人修建的帝主宫,民居以青砖四合院、穿斗式木板大院和砖砌封火山墙为特色,沿街可见前店后宅、前店后坊楼居、临街民宅等形式的联排民居。在该镇上素有盛名的温家大院就是一座具有江浙风格的清初移民建筑。

清代在四川广泛兴起的会馆建筑具有反映移民家乡建筑民俗的特点,它也体现了移民入川所带来的四川建筑风格与民俗的一个重大流变。

移民入川几年或十几年后,移民会馆便如雨后城镇上的各省籍会馆就有1400处,现重庆地区有334处。[36](490)重庆母城内就曾有湖广会馆(禹王宫)、广东会馆(南华宫)、江西会馆(万寿宫)、福建会馆(天后宫)、山西会馆、陕西会馆(三元庙)、江南会馆(准提庵)、浙江会馆(列圣宫),史称“八省会馆”。清代四川会馆建筑洋洋大观,它们的兴起,成为巴蜀文化的一大景观和特色。会馆建筑在风格上,多不同于巴蜀传统建筑,其特征是南北荟萃,融宫廷建筑与民间建筑为一体。大多以四合院格局布局,主体建筑多仿庙宇式建筑,功能差异略有变化。多设门坊、戏楼、看厅、大殿(祀神灵及乡贤)、厢房、客房、膳食房、长廊、水池、花园、钟鼓楼等。建筑式样、规模,因财力、文化及地区的差异而不同。

如今,在重庆母城内的会馆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完善并得以修复保护的是以禹王宫、广东公所、齐安公所为主体的湖广会馆建筑群。该会馆群结构繁复,气势不凡,而形式丰富、变化多样的封火山墙是禹王宫、广东公所、齐安公所在建筑风格上的一个共同点,也是巴蜀地区各会馆建筑风格的一个共同点。禹王宫的“水”形山墙、“金”形山墙、变形后的“土”形山墙;齐安公所的龙形山墙、五花山墙等,不仅可以起到实际的防火作用,还丰富了建筑造型,使得这一会馆建筑群在形式上形成了一种统一的风格,同时也显示出它们在巴蜀地区不同于传统的新鲜风格。明末清初以前,在四川本地,无论民居还是官式建筑,很少有使用封火山墙的,而这种建筑形式在浙江民居、湖广民居和广东、福建的客家民居等中有较多使用。清前期,随着这些地区的人口迁徙入川,家乡的建筑风格也被深怀家乡观念的移民搬至新居地,于是,在巴蜀地区,封火山墙这种建筑形式就出现在了移民修建的会馆建筑中,亦出现在了民居住宅、祠庙等建筑中。

另一方面,具有巴蜀地区本土特色的地理环境亦对会馆建筑的形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庆地区多山的地形地貌赋予了会馆建筑独具特色的空间美和形式美。在空间组合上,重庆地区的会馆建筑都具有依地势分层筑台、层层跌落的特色。以重庆主城内的齐安公所来说,其主轴线上的两厅、过厅以及大殿顺地势依次起台,两侧高耸的封火山墙的墙脊亦借地形坡势蜿蜒起伏,远观若双龙游向长江,从而形成当地一大古建筑景观;另外在建筑结构上不仅采用了撑拱,还将巴蜀地区的穿斗结构、

夹竹泥墙与抬梁式结构混合使用于会馆建筑中。这

些既可以说是移民会馆因地制宜、融入本土的佳例,也可以说是巴山蜀水的地域特征,本土文化深深融入移民会馆建筑之中的佳例。

综上所述,清代移民无疑对三峡地区民间风俗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这些民间风俗之所以能在四川、三峡各地扎根,甚至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土著风俗,不仅是因文化传播学的一般规律所致,另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这些风俗恰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形成了文化生态学上的文化整合。

移民风俗进入后,受到了地理优选,那些与当地自然、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风俗才得以整合进当地的社会风俗之中。如三峡地区以及四川地区龙舟竞渡习俗的形成,自然与楚籍移民关系密切,但其分布并不与移民的地域分布完全一致,主要取决于当地是否有可供竞渡的江河。一些盛行大小端午的地方并无龙舟竞渡,而没有龙舟竞渡或不太隆重的地方,则大多远离江河或江河水流过于湍急、浅窄、滩多,不利于航行。清代民国时期三峡龙舟竞渡习俗盛行的地区有巴县、长寿、涪州、丰都、奉节、万县、大宁、云阳以及江津、合川等地,而四川龙舟竞渡盛行的地区有华阳、金堂、灌县、新津、绵州、江油、三台、射洪、绵竹、简阳、宜宾、合江、洪雅、广安、渠县、万源等地。这些地方水域丰富,水流平稳,具有龙舟竞渡之利,适于竞渡的进行。

从对湖广会馆祀神禹王信仰的地域分布上,也可以发现相似的背景。湖广移民供奉大禹是与湖广地区河泽众多,洪患酷烈有关,所谓“两湖为水汇,故祀之。”[38]移民入川后,这种信仰依旧不改。在重庆地区,湖广会馆有不少于113处之多,云阳29处,江津22处,万县11处,大宁6处,开县5处,长寿3处,奉节2处,巫山2处,忠州1处,丰都1处,巴县1处,石柱、黔江、秀山、彭水各1处,等等。从这些分布情况来看,湖广会馆在三峡地区的河流沿岸各县分布得尤其多。三峡地区地处长江中上游,沿江各县不仅具备长江黄金水道,而且境内支流众多,水陆码头发达,船运兴盛,但三峡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洪涝天灾亦不少,故湖广移民对治水有功“使民得陆处”的禹王的供奉祭拜就显得十分必要,进而加以修宫庙祭奠。

明清时期,三峡地区习惯以“天井”代称的四合院住宅就是兼采南北民宅风格,又根据本地的气热,潮湿多雨,常将天井加盖,天井的屋盖比四周房屋的屋檐高,既遮雨又采光、通风,适应于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另外,反映移民原籍地域建筑民俗的清代会馆建筑尽管多不同于巴蜀传统建筑,但也不是一层不变地复制家乡的建筑形态,比如说具有巴蜀地区本土特色的地理环境就对会馆建筑的形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重庆三峡地区多山的地形地貌赋予了会馆建筑独具特色的空间美和形式美。在空间组合上,重庆三峡地区的会馆建筑都具有依地势分层筑台、层层跌落的特色。这很好地体现了外来移民在建筑习俗上因地制宜、融入本土进行文化整合的自觉意识。

在饮食习俗方面,贵州人将食辣椒的风俗传入三峡后,川菜,尤其是重庆的“毛肚火锅”,将民间的食辣习惯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显然也是与三峡地区炎热多雨、湿度大、雾日多等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条件相适宜的。

除相似的自然环境会使移民原籍风俗更易植根于三峡及四川的土地外,移民的来源地域、迁移方式、迁移数量、分布格局等因素也会影响到风俗的流变。

在明清移民潮中,湖广移民占了绝大多数,他们有的成群结队、搭帮结伙地迁移,有的甚至是阖族迁徙,进入四川以后通常也是同籍聚居、抱族而居,从而易形成一个在经济、文化上具有优势的社会组织群落或宗族组织,因而楚俗在四川风俗文化中也居于“主流”地位,特色最为鲜明。而三峡地区与楚比邻,以重庆为中心的三峡各个沿江府、州、县正当“湖广填四川”移民迁徙路线孔道,因而吸纳了较多移民,尤其是湖广籍移民。如前文所引述,涪陵县“明清间,自楚赣来迁者十六七”,丰都县“先民田宅外省人移补,湖广麻城人尤多”,云阳县“其百工商贾多属荆楚、江右之民”,

“邑分南北两岸……北岸民则皆康熙、雍正间外来寄籍者,亦惟湖南北人较多”,万县“占籍者湖广麻城为最多”,大宁县也是“客籍素多两湖人”,夔州府“土著之民少,荆楚迁居之民多,楚之风俗即夔之风俗”。如此一来,三峡地区“民俗半楚”的现象尤为典型。

总之,由于三峡在历史上一直是一条重要的移民通道,无论是过境三峡的移民还是开发三峡的移民,他们几次大迁徙,都对三峡文化和风俗习惯造成了多种变化。尤其是清代前期那次空前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运动,由于进入三峡地区的移民数

因此移民不仅将原籍家乡的风俗带入三峡地区,而且还生根长存下来,致使三峡地区社会风俗发生了深刻嬗变。但三峡地区对移民风俗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进行了地理优选,对交杂于此的中国南北纵向、东西横向的文明进行了适合本土自然、经济环境与人文生态的文化整合,生成了具有三峡本土文化特色的风俗习惯。民间风俗的嬗变对三峡地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不仅是移民普遍认同的与三峡自然、经济景观和社会人文资源相适应的区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对三峡居民的个性气质以及整个社会心理模式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华阳国志.蜀志:卷3[M].

[2]王刚.张献忠大西军史[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3][同治]向庭庚.史咏.成都县志:卷16[M].

[4][道光]重庆府志:卷9[M].

[5]康熙五十三年.长寿县志序[M].

[6][同治]舆地志.涪州志:卷1[M].

[7][民国]食货志·户口.重修丰都县志:卷9[M].

[8][道光]风俗.忠直隶州志:卷1[M].

[9][民国]云阳县志:卷9[M].

[10][光绪]民族.巫山县乡土志:卷6[M].

[11][光绪]地理·风俗.大宁县志:卷1[M].

[12]蓝勇.长江三峡历史地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5.

[13][民国]风土志·方言.涪陵县重修涪州志:卷7[M]. 9[M].

[15][咸丰]风俗.云阳县志:卷2[M].

[16][同治]增修万县志:卷10[M].

[17][24][31][光绪] 地理·风俗.大宁县志:卷1[M].

[18][道光]风俗志.夔州府志:卷16[M].

[19][雍正]卷首(序).四川通志[M].

[20][嘉庆]江安县志:卷1[M].

[21][民国]户口.广安州新志[M].

[22][民国]礼俗.宣汉县志:卷16[M].

[23]蓝勇.千古三峡[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6.

[25]华阳国志·巴志[M].

[26]范成大.吴船录.卷1[M].

[27][36]蓝勇.西南历史文化地理[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28][乾隆]巴县志:卷10[M].

[29][道光]忠州县志:卷1[M].

[30][光绪]风俗.奉节县志:卷17[M].

[31][同治]疆域志·风俗.巴县志[M].

[32]开县志编纂委员会.开县志·社会风土[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33]华阳国志·巴志[M].

[34]李贻孙都督府记.蜀中广记:卷57[M].

[35]马永卿.嫩真子[M].

[37]蓝勇.清代四川土著和移民分布的地理特征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2).

[38][民国]礼俗记.新繁县志:卷4[M].

(责任编辑:朱 丹)

Qing Dynasty Three Gorges Immigrant in Eastern Sichuan Province

and Three Gorges Folk Custom’s Evolution

ZHANG Li

(China Three Gorges Museum Chongqing,400015,Chongqing)Abstract: Three Gorges are always the important immigration channel in history. Each time Three Gorges' immigrants have created many kinds of changes to the Three Gorges culture and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Huguang fills in Sichuan” the big immigration movement caused the profound evolution of the Three Gorges area folk custom, just because of its huge immigration quantity, its relative centralism of the immigration originates and the immigration distribution area. The Three Gorges area did not totally accept the immigration custom, but carried on the geographic optimal choice, and has carried on cultural conformity suiting the native place nature,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ities ecology of several kinds of civilizations gathered here, consequently produced the manners and customs that characterized the Three Gorges native culture.

Key-words: Qing Dynasty; the Three Gorges area; immigrant; folk custom

移民文化与文化创新

移民文化与文化创新 傅腾霄 在考察我国悠久的文明史时,我们发现:从秦汉到明清,最影响中国社会“稳定”的一个因素就是所谓的“流民”。这个“流民”正是对因天灾人祸或其它原因而居无定所者的一个统称。“流民”的出现会有哪些“后果”呢?一方面,他们会造成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增加社会的动荡,影响社会稳定;而另一方面,由于他们的出现,又像一股清新的风气,为流入地带来了不少新气象。这就是新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新的思想观念。在此同时,也正是这些“流民”把流入地的各种文化观念带回流出地,为两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提供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形成新的“移民文化”。而这种“移民文化”的出现,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论述的那样,会促进文化创新。 移民文化为什么能够为文化创新提供条件呢?原来,当一个社会或社区外来人口占主导地位的时候,移民社会就形成了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移民社会中移民文化的强势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移民文化的形成首先是因为不同文化间特别是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间的碰撞、冲突和融合有利于激发文化的创造力;其次,移民所特有的心理,如开拓、独立、宽容和想及早融入社区的渴望,也为他们原有文化的转变提供了条件。这样,一种新的移民文化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与移民的流入流出有关,一般而言,移民文化都是杂糅文化,具有文化的杂交优势。和旧有的文化相比,移民文化都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除了前面的例证说明以外,我们从下述一些文化现象中同样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如主要由欧洲文化特别是英国文化为主体的美国文化,以华人为主体社会的新加坡文化,以城市移民为主体的当代中国特区移民文化等等。概括起来讲现代化的文化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最终形成离不开我们文化自身的推陈出新,离不开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利用,也离不开不同地域文化的创新。因此,研究移民文化正是从一个侧面来探讨文化创新的规律和本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对移民文化的研究中,可以说是百废待举,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例如,考察海外移民文化特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移民文化的形成、形态及特质,是为构建新文化提供某种程度的借鉴;考察古代和近代国内的移民文化,是为探索新文化呈现的规律;考察当代移民潮(像出国潮、三峡移民潮、农村转向城市的移民潮、“孔雀东南飞”现象的沿海、特区移民潮等)及其所带来的移民文化,都是为了把握文化创新的契机。这也是这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所在。【原文出处】深圳大学学报 【原刊期号】200305

长江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及其古今功用

109 长江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及其古今功用 郑敬东 重庆社会科学 2005年第6期(总第126期) Chongqing Social Sciences No.6,2005(Serial No.126) 摘 要:长江三峡是名副其实的桥梁王国,桥梁数量之多、类型之全、形态之异、质量之优举世罕见。其桥梁分布主要呈现以下特征:江河之上巨虹飞跨,溪流河汊索桥棋布,土苗地区廊桥居多,深峡幽谷石拱密布,旅游景区奇桥著称,都市圈内立交称雄;三峡桥梁究其古今功用主要表现在:人类交往的原始功用,进行战争的军事功用,发展经济的现实功用,景观建设的美学功用,健智益心的教化功用。 关键词:长江三峡;桥梁;分布;功用 中图分类号:G127.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86(2005)06-0109-04作者简介:郑敬东(1949- ),男,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重庆 400067)。 “三峡是世界桥梁博物馆”,不少到过三峡的外宾、专家、学者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慨叹。由于我国长江三峡地区90%以上地域都是丘陵或山地,江湍、河渊、山险、谷深,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恶劣。为了打通与外界的联系,三峡人以其天才的创想和惊人的毅力,刷新了人类建桥史上的一项项纪录,创造了一桩桩奇迹,不少桥梁的中国之最、亚洲之最、世界之最都诞生在这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热土上。三峡地区的桥梁不仅年代久远、数量巨大、门类齐全、分布广泛,更重要的是多数桥梁品质卓越、蕴意深刻、科技含量高,且极具观赏价值。它们不仅是人类冲破闭塞、开拓境界、渴望交往、企盼沟通、向往未来的实物载体和历史见证,也是人类与大自然抗争、开拓、创造、奋斗等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更是人类意志、知识、智慧、想象和审美追求的缩影和结晶。本文仅就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及古今功用作一些探讨。 一、三峡地区桥梁的分布状况 长江三峡地区桥梁的数量是十分惊人的。据重庆和宜昌两市2002年底的统计,该地区的桥梁总数就达5647座。其中,重庆拥有4416座,[1]宜昌拥有 1231座。[2] 这数以千计的形态万千的桥梁散落在渝鄂 两地近700公里长江干流及其众多支流上,其分布状况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江河之上巨虹飞跨 在三峡地区的长江干流及嘉陵江等主要支流上,有几十座大型、特大型现代桥梁飞跨两岸。以长江重庆至宜昌近700公里江段为例,迄今已有十六座特大型桥梁横卧江面,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是:重庆境内的江津长江大桥、江津白沙沱长江大桥(铁路)、马桑溪长江大桥、李家沱长江大桥、鹅公岩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大佛寺长江大桥、长寿长江大桥(铁路)、涪陵长江大桥、丰都长江大桥、忠县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湖北宜昌境内有西陵长江大桥、夷陵长江大桥、葛洲坝三江大桥、宜昌长江大桥、枝城长江大桥(公路铁路两用桥)。而就在这一江段上已经开工和即将建成的长江大桥还有:重庆地维长江大桥、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宜昌长江铁路大桥等十一座。而在重庆境内的嘉陵江江段上,还横卧着云门、沙溪庙、东阳溪、渝澳、牛角沱、黄花园等十一座嘉陵江大桥。除长江、嘉陵江外,三峡地区的乌江、清江等长江的重要支流上,同样有许多大型桥梁飞跨两岸。 (二)溪流河汊索桥棋布 三峡地区的溪流河汊众多,宽的数十米、窄的七

长江三峡导游词

长江三峡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风光秀丽的长江三峡旅游观光。我是大家此行的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今天,很荣幸可以和大家一同游览长江三峡,体验她的雄伟奇幻和幽深秀丽。途中若有什么问题或需要,请尽管提出来,我将尽力为大家解决。祝愿大家游得开心、玩得愉快! 有人说长江三峡是一幅浓淡相宜的国画,描绘了山河的壮美,秀丽,多姿多彩;有人说长江三峡是一曲波澜壮阔、气势恢弘的交响乐,饱含了人世间绝美的音符;要我说长江三峡就是一首古老的长诗,讲述着古往今来无数动人的故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自西向东奔流,当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便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县,东到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公里。三段峡谷各有特色,瞿塘峡雄伟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唱,也是长江三峡的真实写照。今天我们登船从长江三峡的门户宜昌出发,逆流而上品味三峡的美景,追溯诗仙的足迹,感受三峡的独特魅力。 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风光绮丽的西陵峡,它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的西边,故名西陵峡。西陵峡又分东西两段,中间被三峡大坝所分割。东段葛洲坝至三峡大坝之间的38公里长的区域,不受大坝蓄水影响,仍然保持着原始的三峡风貌;西陵峡以“险”出名、以“奇”著称,北宋欧阳修曾称赞“西陵山水佳”,陈毅元帅也留下了“西陵甲三峡,忘返兴犹稠”的诗篇。 西陵峡峡中有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且滩多水急。以前,三峡船夫世世代代都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船只只要经过这一代,便常发生“触礁船破碎,满江尸浮沉”的惨剧。“西陵峡中竹节稠,滩滩都是鬼见愁”就是西陵峡险滩的

透过宋朝茶事绘画分析其文化意蕴_邓洧

2016年第04期提高精神享受,饮茶已经从单纯的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中国人在饮茶时,不仅讲究色、香、味,更注重茶给人带来的精神感受,国人喜欢喝清茶,水中只放茶叶,而不加其它东西,就是喜欢茶本身的清香带来的静心明目之感。中国人在泡茶时十分讲究,对水和茶具有着严格的要求,茶叶配上好水好茶具,才算上真正的好茶,方能体现品茶的“品”字。英国人饮茶对茶品质也很注重,英国人喜欢喝红茶,而且喜欢在茶中加入牛奶、糖等食物,这种饮茶方式也代表了英国茶文化的特点。据传说,英国的瓷器不如东方瓷器,在加入滚烫的热水时容易裂开,于是在冷牛奶中加入热茶饮用,避免了发生茶具断裂问题。由于牛奶本身是西方流行的饮品,它可以单独饮用,也可以和多种饮品一并搭配,因此在英国及一些西方国家,茶中加入牛奶是其独特的饮茶方式,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特色。 对于中国人来说,茶不仅能够修身养性,更是待客必备的一种礼仪形式。有朋友来访,泡上一壶热茶招待客人,大方得体。中国人喝茶的时间并不固定,由于饮茶是一项休闲放松的活动,因此人们更喜欢饮食过后沏上一杯清茶,慢慢品尝,既解身体油腻,又能平心静气。相比之下,英国人饮茶的时间比较固定,包括了上午茶、下午茶,饮茶时间的固定也体现了英国人对茶的喜爱以及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饮茶在英国的社交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英国人喝茶往往要配一些茶点,例如蛋糕、面包、水果等,由此可以看出,茶在中国人的心中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即使是在正式的聚会中,茶也可以是主角。而在英国的餐桌上,饮茶并不是必须存在的。4 中英茶文化中的语言分析 在中英语言中,有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词汇,这些词汇在长 期的使用中,形成了语言的精华,真实地展现了不同民族特色。中国 古代,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习俗语言,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英语中也有许多与茶相关的词语,这些词语也体现了茶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在古代,由于世界上的茶叶主要产自中国,因此茶叶在西方国家价格十分昂贵,可以与黄金相媲美。英语的“all the tea in China ”被译为一笔巨大的财富。5结 语 语言与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语言的学习中,文化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文化做基础,语言学习无法真正实现。只有通过语言所对应的文化的学习与了解,才能了解语言的特殊含义。文化作为一个综合体,语言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语言的学习与认知,与其所处的特定文化环境是不能脱离的。本文从中英茶文化的定义、起源、分类、饮用方式及礼仪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对不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让英语学习者们能够认识语言与文化的重要关系,使教师能够不拘泥于语言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从中脱离出来,形成一种更具鲜明个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克服交流障碍,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语言。对英国文化的了解对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国文化也十分有力,从文化的差异中加强语言学习的主动性,提升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乔洁.《中西文化对外语教学的影响》.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太原2006年月第29卷第3期. [2]刘德娟.《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第2期. 宋朝是我国茶文化的巅峰时期,文人雅士对茶颇为推崇,饮茶成 为高雅的标志。宋朝盛行饮茶之风,茶画茶诗这类艺术作品更是不胜枚举。透过宋朝茶事绘画,观者可以在其中领略文人墨客相约饮茶的乐趣,品味历史长河中的一泓清泉。宋朝的茶室绘画种类很多,涉及范围较广。茶画不仅属于绘画体裁,同时也是茶文化发展的产物。我们通过研究宋朝茶画艺术作品,可以更好地发扬和传承茶文化。茶事绘画是描绘茶事活动的茶画。就绘画题材加以区分,茶事绘画属于人物画。宋朝茶事绘画中描绘了不同阶级不同地区人们的饮茶习惯,这对于茶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宋朝茶事绘画兴起的原因 1.1 宋朝茶艺的影响 茶艺是汉族茶文化的体现,发源于唐代,并在宋朝得到较大的发展。茶艺在饮茶活动中形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茶艺涉及的方面较多,主要包括择水、选茗、茶具选择以及烹茶等。虽然说起来较为简单,但事实上茶艺十分考究,是一门大学问。由于茶艺背景会影响到茶客的饮茶活动,所以茶艺背景需要根据茶艺的种类进行区分。茶艺汇聚了冲茶、泡茶和饮茶等多种技巧,是饮茶风俗习惯的体现。茶艺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仅是生活艺术也是舞台艺术,同时更是一种人生艺术。宋朝茶文化较为成熟,从日常层面和文化层面推动了茶艺的发展。据历史记载,宋朝茶饮技艺的种类极为丰富,比如冲茶、点茶、分茶和斗茶等。当然,这些饮茶方式在插画中也有所反映。不同于唐代的煮茶方式,冲泡方式在宋朝更为常见。所以,这种饮茶方式对茶具的外形和功能等都有着一系列的影响。宋朝茶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茶事绘画的发展。1.2书画名人的推动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有着明显的“重文轻武”趋势。事实上,这也正是宋朝的国策之一。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儒学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给士人阶层的审美情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饮茶在宋朝是一 透过宋朝茶事绘画分析其文化意蕴 邓 洧 (湖北美术学院基础部,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茶文化的发展,茶画和茶书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怀的重要方式。宋朝四大书法家都写过茶书,其中苏子的《啜 茶帖》和米芾的《道林帖》经常为茶人谈及。本文首先阐述了宋朝茶事绘画兴起的原因,并介绍了宋朝茶事绘画的题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宋朝茶事绘画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宋朝;茶事绘画;文化意蕴 作者简介:邓 洧(1978-),男,湖南石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油画。 历史·文化 335

三峡工程——移民政策评估报告

三峡工程——移民政策评估报告移民政策主要分为搬迁安置政策和后期扶持政策两大部分 评估项目名称:三峡移民工作 评估报告书 评估人:王国建 评估报告提交日期:2010年12月8日 一.评估对象: 三峡工程中移民的安排措施,安置移民后的生活及安置地政府工作状况二.被评政策信息的收集 坚持依法移民是三峡移民工作的内在要求,是依法行政的具体体现,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认真进行研讨和探索。重庆市直辖以后,担负着三峡库区百万移民这一光荣艰巨的历史使命,尽快建章立法,规范移民搬迁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库区各级政府及移民机构结合本地实际,在坚持依法移民方面努力探索实践,作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促使移民政策法规工作全面起动,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抓基础,建章立法,促使移民工作迈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抓重点,深入开展移民政策法规调查研究;抓保障,加强移民法律服务和政策法规咨询服务;抓焦点,深入开展移民政策法规宣传。 出自:“坚持依法移民的实践与探索——重庆市三峡移民政策法规工作纪实”作者:郎诚 三峡移民工作也是我国水库移民工作发展与进步的缩影。三峡移民安置遵循开发性移民方针,在国内第一次引入环境容量的概念,根据库区生态承载能力,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制定移民安置规划和有关政策。在移民安置方式上,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探索了完善移民社会保障的试点,促进了124.55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及其生产生活恢复。 在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完成后,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要求,库区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移民和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三峡工程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三峡工程可持续发展已经作出开展后续工作的决策。 出自:“国务院三峡办负责人:三峡移民政策在探索中完善”

长江三峡坝区移民的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长江三峡坝区移民的民生问题调研报告 当中国人“高峡出平湖”的世纪幻梦变为现实的时候,“后三峡时代”便开启了历史帷幕。交织着移民痛楚与和谐发展,就业无着与经济转型,背景乡愁与信心重构等由诸多复杂音符构成的交响曲,在人们还没给它齐配相应乐器的时候,便震聋发馈地奏响了。置身三峡库头的三斗坪及周边地区,你可以真切地领悟到这种混合着离乡之忧与奉献之乐的伟大乐章在三峡大坝的上空飘移、回荡。 一、缘起 百多年来,三峡工程始终弹拨着华夏儿女的神经。1917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成为中国最早提出建设三峡工程的第一人。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他指着地图上的三峡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 1994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经过近15年艰苦奋战,目前,包括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移民工程在内的三大部分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有关资料显示,截至4月7日,三峡水电站累计发电3000亿千瓦时,三峡工程的三大功能——防洪、发电、通航,均已初步实现。 三峡工程作为世界上最大规模改造地理景观的人类工程,不可避免地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文生态产生巨大的冲击。“高峡出平湖”的转变固然恢弘而神奇,但它所带来的“副产品”不容忽视,比如:移民问题、生态破坏问题、地质灾害问题、水污染问题等等,特别是如何破解百万大移民这道“世界级难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民生问题的改善工作,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党中央把保民生视为保增长和保稳定的根本所在,把让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视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在党校学习期间,专家教授也一再给我们讲解“民生所指,民心所向,国运所系”的深刻道理。所以,我们中央党校中直分校第54期二班第七支部将调研的视点聚焦在了三峡坝区移民的民生问题上,以图通过实地考察,了解三峡坝区移民的真实状况,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为有关部门制定后续的移民政策提供必要的参考。 5月14日至5月22日,中央党校中直分校第54期二班第七支部一行10人,赴湖北省宜昌市位于三峡坝区的秭归县、夷陵区的部分村镇进行了调研。 二、现状

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研访谈提纲

附件三 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调研提纲 一、调研目的 建设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并发挥其巨大的电力、航运效益,是国人百年梦想。但是三峡水库淹没区涉及重庆、湖北两地20多个区县,上百万移民需要避让搬迁、重建家园。移民能否顺利搬出,是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 重庆市江津区龙华镇,作为一个三峡移民的迁入地,当地原住居民与三峡迁入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磨合?三峡移民也将如何去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文化,新的习俗?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峡移民生活吧! 二、调研对象 (一)三峡移民 (二)龙华镇土著人民 (三)龙华镇政府人员 三、调研方法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调查 (三)资料调查 四、调研内容 (一)三峡移民生活适应程度 (二)三峡移民对迁入地自然环境的感受 (三)三峡移民对迁入地人文环境的感受 (四)三峡移民对迁出前后生活的对比落差 (五)关于三峡移民的政策制度

五、调查结果 (一)调研小组每位同学各完成一篇调研报告(二)全体小组成员共同制作一份PPT (三)小组课堂展示PPt,交流发言 六、小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 组员: 资料查询: 问卷拟定: 发放问卷:全组成员 问卷汇总及统计:全组成员 调研报告: 七、时间安排 7月5日—7月6日:发放问卷,走访调查 7月7日—7月8日:问卷统计 7月9日:形成书面调研报告,组内交流

附件四 三峡移民社会融入及文化适应性访谈内容提纲 1.刚搬迁过来时,怎么样与当地人进行交流?是否讲普通话?听得懂当地方言吗? 2.有没有因为语言上的不适应或说不习惯而和当地居民发生过冲突?比如去买东西时,有没有因为是外地口音而被不公平对待? 3.几年过去了,对当地方言的习惯程度如何?有没有学过说当地话吗? 4.搬迁前后的住房情况对比如何?对现在的住房条件是否满意? 5.觉得安置地这边的自然环境!交通条件怎么样?和老家比有什么地方不同? 6.对安置地的社会治安有什么样的看法?和老家相比,感觉对哪里的社会治安更习惯? 7.以前在老家饮食方面有什么样的习惯?和安置地这边相比有什么不同?适应这边的饮食习惯吗? 8.老家的天气情况怎么样?夏天是否炎热?冬天是否下雪?感觉安置地这边的天气好些还是老家天气好些? 9.搬迁过来后,政府每户分给多少面积的耕地?是不是自己在耕种?觉得分配的土地质量如何? 10.对这边的生产方式还习惯吗?比如农作物的栽种情况,农具的使用方法等? 11.在老家,过春节有什么样的习俗?端午节有什么样的习俗?中秋节有什么样的习俗?可以举具体例子吗? 12.老家婚嫁方面的习俗是怎么样的?比如聘礼!嫁妆!新房情况等"搬迁过来后,有移民办过婚礼吗?是按老家习俗还是按当地习俗办? 13.在老家,丧葬方面有什么样的习俗?对这边的丧葬习俗了解吗?感觉有什么不同? 14.原来在老家的时候,村民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搬迁过来后,彼此之间的关系怎么

长江三峡库区

长江三峡库区 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报告 宜昌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

2006年12月29日 三峡库区长江三峡库区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报告 一、概述 1、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及完成投资 香溪河干流自北向南流经兴山县的高阳镇、峡口镇,于游家河处进入秭归县境内,经贾家店、官庄坪、向家店等集镇,在秭归香溪镇注入长江。干流长37公里,支流建阳河发源于空树坪,长52.6公里,自东向西在峡口镇汇入香溪河,其中建阳坪至峡口段长7公里。 为保证三峡工期蓄水达到135米后,能快速发挥效益,2001年11月8日,湖北省交通厅以鄂交计[2001]669号文下达《关于香溪河、沿渡河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02年7月24日,湖北省交通厅以鄂交基[2002]366号文下达《关于香溪河航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同意香溪河航道工程设计建设河口至峡口20公里Ⅲ(3)级航道,通航1000吨级1顶4驳船队,航道尺度为2.5×90×500米(水深×航宽×弯曲半经);建设峡口至响滩17公里Ⅳ(3)级道,通航500吨级1顶2驳船队,航道尺度为2.0×50×330米;建设建阳河峡口二桥至建阳坪7公里Ⅳ级航道,通航500吨级机驳,航道尺度为2.5×40×150米。其设计高水位为175米,设计低水位为145米。 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上起响滩,下至香溪河口,全长37公里,其水位涨落受控于三峡大坝蓄水水位,工程主要措施是对局部弯曲半径小,航宽、航深不足的河段采取爆破土石方进行裁弯拓宽,同时辅助布设航行标志。建设重点是香溪河干流平邑口爆破工程、建阳河门坎石爆破工

程以及配套的码头、管理站房和航标工程。经调整后的概算投资1352.93万元,其中:交通部投资760万元,湖北省交通厅投资280万元,其余为地方自筹资金。 2、主要工程量 航道工程:香溪河航道建设工程共完成石方爆破77471.47 m3,清碴工程量102776.2m3, 完成砼挂网喷浆护坡工程228.7 m3,以及配套的航道管理码头、站房、航标、航道维护艇和趸船等工程。其中:平邑口爆破工程位于香溪河干流平邑口航段,通过采取爆破土石方进行裁弯拓宽,按施工图设计完成爆破、清渣工程42422.7 m3,护坡挂网喷浆228.7 m3;后经设计变更,增加爆破工程18366.4 m3,清渣工程40184.5 m3,累计完成爆破工程60789.1m3、清渣工程82607.2m3,护坡挂网喷浆228.7 m3。 门坎石爆破工程位于建阳河门坎石航段,通过采取爆破土石方进行裁弯拓宽,按施工图设计完成石方爆破14750 m3,陆路清渣工程15586 m3,水运清渣4583 m3。 水工结构:航道专用码头1座。 生产生活辅助建筑:航道管理站房1185m2,香溪河河口至峡口段的航标工程20公里。 航道维护艇:1艘。 趸船:1艘。 3、建设及管理 2001年11月8日和2002年7月24日,湖北省交通厅分别以鄂交计[2001]669号文和鄂交基[2002]366号文,下达了《关于香溪河、沿渡河航道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和《关于香溪河航道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施工图设计由湖北省港路勘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完成,湖北省港航

长江三峡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概述 依据国务院批准实施的《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将三峡库区分为库区、三峡库区影响区(简称影响区)、三峡库区上游地区(简称上游区)。 长江三峡库区重庆部分的库区区县(市)有江津市、渝北区、巴南区、长寿区、涪陵区、武隆县、丰都县、石柱县、忠县、万州区、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15个区县(市)和主城区(包括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等7区)。影响区有合川、永川、璧山、铜梁、潼南、大足、荣昌、綦江、万盛、南川、梁平、垫江、彭水、双桥、黔江等15个区县。上游区有酉阳、秀山、城口3个县。本报告研究的三峡库区范围包含重庆市辖区内的库区、影响区、上游区。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地貌 三峡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缘,自北至南由大巴山—荆山、巫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山脉组成。总体地势西高东低,三峡隆起与江汉坳陷高差悬殊,对照鲜明。库区最高峰云盘岭为2796.8米,向东南降到1000~800米,中部平行岭谷区1200~200米,形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山丘地貌。受岩性的影响,库区有较大面积的发育在紫色土和石灰岩上的各类石灰土(钙质土)。库区内河谷平坝约占总面积的4.3%,丘陵占21.7%,山地占74%。三峡库区海拔1200米以下丘陵表层多为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页岩和泥岩。红色砂页岩面积约占52%,其它为花岗岩或石灰岩,是容易风化易受侵蚀的类型。 2、气候 三峡地区的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水热条件良好。河谷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气温18℃左右,山区高海拔地区约17℃,无霜期220~340天;年降水量在东部、中部沿长江两岸广大地区为1000~1200mm,东南部、东北部为1200~1500mm;平均日照时数980~1580小时,是全国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 3、水资源 三峡库区重庆段流域水资源丰富,境内各类水资源总计4624.42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水资源量511.44亿立方米,地下水水资源131.66亿立方米,入境水资源量3981.3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682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2048立方米,为全国平均值的63.9%。 区域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均属长江水系。除任河注入汉江、酉水注入北河汇入沅江(入洞庭湖)、濑溪河和大清流河注入沱江外,其余均在市境内汇入长江。总计有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374条。其中流域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河流约167条,流域面积100~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52条,流域面积500~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9条,流域面积1000~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流域面积大于3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8条。 4、土壤 三峡库区土壤共有7个土类16个亚类。主要土壤类型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紫色土、石灰土、潮土和水稻土。在土壤类型中,紫色土占土地面积47.8%,富含磷、钾元素,松软易耕,适宜多种作物,目前是库区重要柑橘产区;石灰土占34.1%,低山丘陵有大面积分布;黄壤、黄棕壤占16.3%,是库区基本水平地带性土壤,分布于高程600米以下的河谷盆地和丘陵地区,土壤自然肥力较高。耕地多分布在长江干支流两岸,大部分是坡耕地和梯田。 5、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自然植被具有垂直分带的特点。海拔13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带,1300—米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2200米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带,灌丛分布于淹没区至2200米之间的地带。目前,在库区已找不到能代表该区域的完整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极高。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初中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情检测试卷试题二【word版】.doc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实验初中2018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学期学情检测试卷试题 (二)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口干舌zào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piāo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pánshān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2.下列标点符...一项是( 2 分)() A.“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B.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惫不堪了。 C.《猫》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2 分) () A.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B.通过老师的教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70多年前那场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一次次提醒着今天的我们,牢记历史,振兴中华。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①一⑥每题1 分,⑦题2 分)①,疑义相与析。②不识庐山真面目,。 ③峨眉山月半轮秋,。④,不舍昼夜。 ⑤潮平两岸阔,。⑥,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5.名著阅读。(6分) 孙悟空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为众猴寻得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大家尊称他为“”;菩提祖师根据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名“”;被玉帝招安后,玉帝授予其一个不入流的“”的称号;孙悟空一怒之下回到花果山,鬼王建议其成为“”;后来唐僧又给他取名为“”;最后经过千难万险,修得正果,被如来佛授予“”的称号。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你们班举办“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我国古代有很多勤奋读书的成语故事。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相应的成语。 材料一: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材料二:“(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

关于三峡移民行政案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文章来源:中顾网作者:佚名点击数:1834 评论:0条更新时间:2009-9-25 14:36:45 ?近年来,因移民搬迁补偿引发的行政纠纷数量增长较快,且案件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审理难度大,若处理不慎,极易诱发群体性事件,造成上访等社会问题,成为影响坝、库区和谐稳定,制约坝、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妨碍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突出因素。 推荐阅读:移民 “疏”而不在于“堵”。针对移民的投诉信访,法院要把“关口”前移,充分发挥信访立案、申诉的纠纷解决功能,切实履行法院协调处理纷争的职能,尽量将矛盾消灭在荫芽状态。二是协调到位。也就是注重在立案审查、庭前准备、庭审、送达四个阶段,决不放过任何一次协调的机会。在开庭审理前,合议庭法官深入了解原告的想法、诉求以及理由,找到结症所在,做到心中有数。在庭审中和开庭审理后,对当事人积极宣传法律、政策,加大协调力度,化解矛盾,做到案结事了。对不能协调解决的案件,做好疏导解释工作,依法作出判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工作到位。在审理涉及移民的案件中,要注重移民案件裁判的社会效果。审理中要彰显人文关怀,体恤当事人背井离乡,告别故土的复杂心情,耐心细致做好移民当事人的工作,详细讲解有关法律、政策,帮助当事人打消顾虑。对非移民当事人,引导其进行换位思考,要求其以大局为重,用实际行动积极支持移民工作的开展。四是宣传汇报到位。为提升移民行政案件裁判的公信力,必须狠抓行政诉讼法制宣传和移民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通过采取形式多样的行政诉讼法制宣传活动,树立司法权威。与此同时,移民案件,大多政策性较强,往往对一案的处理,涉及众多移民的利益,若处理不慎,就有可能引起群体性上访的发生。因此,对于移民案件,应做到每案在裁判前,必须专题向院审判委员会汇报,并定期和不定期向当地党委和人大汇报,主动争取党委和人大领导的关心、理解和支持,为行政审判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完善搬迁安置补偿政策法规,统一政策法律适用 政策法律规范的不完善是导致三峡移民搬迁安置中诸多纠纷的根源,要从根本上解决搬迁安置补偿中的各种问题,首要的任务是完善有关政策法律规定,统一政策法律适用标准。 1、修改完善《移民条例》,切实保护三峡移民合法权益。加强搬迁安置补偿立法,完善涉及搬迁补偿标准、范围、对象等移民根本利益的事项的规定。在工业生产欠发达,传统农业经营占主导地位的广大坝、库区,土地不仅仅承载着农民的生产职能,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活保障功能。因此,政策法规对于失地移民的生产、生活安置补偿要从提供长远社会保障的角度出发,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移民相对集中的请求中的合理性因素,通过补助、扶助的形式,达到整体上适度提高搬迁补偿标准,扩大补偿范围和对象的效果。若条件允许,建议国务院对现行《移民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改修主要针对搬迁补偿中,对补偿安置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复议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2、完善和改革三峡移民立法体制和体系,审判实践呼唤《移民法》的出台。改革搬迁补偿安置立法体制,回收、限制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特别是区县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制定涉及搬迁补偿标准、范围、对象事项的权限。凡上述事项需要具体规范的内容应提请省、市人大或政府以法规、规章的形式作出规定,从而避免、缩小地区差异,提高安置补偿依据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与此同时,十多年来的三峡移民工作,也为《移民法》的制定提供了实践基础,积累了有益经验,制定《移民法》具有可行性。《移民法》的出台,是实现依法移民、理性移民、发展式移民的必然选择。《移民法》对移民工作原则、程序、方法的统一规范,也会

三峡生态移民的意义及目的

三峡生态移民的意义及目的。生态移民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关对策:加强政策研究,依法生态移民;及时规划设计,推进工作实施;注意整合资源,多方筹集资金;强化宣传教育,创造舆论环境;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管理职责;科技帮扶发展,促进安稳致富。 关键词:三峡库区;生态移民;规划;研究; 1 三峡生态移民的意义及目的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指出:“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使所有人都享有较高的生活素质,各国应当减少和消除不能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并且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同时,联合国1982大会宣言也指出:“因人类活动而退化的地区应予恢复,用于能配合其自然潜力并符合受损害居民福利的用途”。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在三峡工程库区5000多公里的库周带(规划库周绿化带2000多公里),库周坝前蓄水175米水位加2米风浪线接20年一遇回水线至第一道分水岭脊线之间,除库区搬迁建设的城集镇、工矿企业和后靠的农村移民外,还有部分贫困人口居住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或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区。由于库区贫困区

县较多,部分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人多地少、资源贫瘠、经济落后、水土流失严重是偏远山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重要原因。 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以下简称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三峡地区生态环境,确保三峡水库水资源环境和水质安全而进行的移民。进行生态移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建设库区生态屏障带、保护和改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证三峡水库水资源环境和水质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是坚持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执政理念,调整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空间转移战略,把三峡库区不适宜人口居住地区以及生态环境脆弱区、敏感区的居民迁移到生产、生活条件较好的地区,解决生存条件差、环境恶劣的农民反贫困、走向全面小康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性出路。生态移民对于解决三峡库区人口超载和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敏感,快速提高移民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加快三峡库区城镇化的步伐,促进三峡库区移民、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确保三峡水库水资源环境和水质安全,建设库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搞好生态移民工作,必须根据三峡工程库区水库管理总体规划纲要及重庆市、湖北省三峡库区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有关规划,及时开展生态移民规划研究工作。

长江三峡地区夷平面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年代

第!"卷第#期中国岩溶$%&’!"(%’# !))*年+月,-./01023,-/3(3,-456 7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 文章编号8#))#9:;#) 谢世友#?!?袁道先#?王建力#?况明生# <#’西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重庆:))@#"A!’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摘要8通过野外路线考察?典型地区填图?地质B地形图判读?航片B卫片验证B核 对及前人资料分析和年代学方法?对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貌进行了研究C结果表明8 该区现代河谷之上存在两级夷平面和一级剥夷面C高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 D!)))E?完成于老第三纪末A低夷平面分布高度为海拔#!))D#"))E?完成于上 新世末A剥夷面分布高度海拔为;))D#!))E?形成年代为+’:D#’;45F’G’C高夷 平面在地貌上表现为宽浅的坳谷洼地与低矮的缓丘相结合?呈现一派波状起伏的 老年期地貌景观A低夷平面多表现为高大的岩溶丘陵与大型洼地相组合的岩溶台 面?洼地两侧多有水平溶洞发育A剥夷面可以岩溶盆地B山间盆地B岩溶台面B河谷 盆地B岩溶洼地及河流宽谷等多种地貌形式存在?没有大范围可比性C 关键词8三峡地区A夷平面A剥夷面A形成年代 中图分类号8G H+#’"文献标识码8- I引言 李四光最早指出中国大陆地势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由青藏高原向太平洋沿岸逐级下降?形成三个巨大的地形台阶8第一台阶为青藏高原?平均海拔:)))D ""))E A第二台阶为内蒙古J鄂尔多斯J云贵高原?平均海拔#)))D!)))E A第三台阶为中国东部丘陵平原?平原的海拔在)D!))E之间?丘陵低山的平均高度不超过#)))E C这三大台阶之间的过渡地带都是地形突变区?河床比降大?河流常深切形成峡谷C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顺地势东流入海C当它流经第一个地形陡坡带时?形成了金沙江大峡谷A当它流经第二个陡坡带时?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C无疑?长江是在切过三峡之后才上下贯通B形成泱泱大河的C因此?三峡地区的地貌发育与演化过程在长江河谷研究中地位十分突出?长期以来倍受关注?是我国地貌学研究的代表地区之一C 夷平面与地文期研究是揭示区域地貌演化过程的重要手段C特别在三峡地区?因隆起带抬升作用?长江及其支流强烈下切?地形十分破碎?加之地处亚热带湿润地区?地面冲刷严重?测年材料匮乏?因此前人主要通过地形分析与区域对比的方法对该地区的地貌演化进行研究K#D:L?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C但以往的研究受种种条件限制?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差异较大?远未取得统一认识K"D;L C本文选择长江与清江间的分水岭地块为主要研究区<图#=?根据野外实地考察B航片卫片判读B地质地貌剖面分析?结合相关沉积分析B洞穴考古及年代学研究结果?着重探讨分布于三峡地区现代河谷之上的夷平面特征及其年代问题C M夷平面分布与特征 在三峡地区?高位的平坦地面与深切的现代河谷形成明显的地形反差?是地形地貌研究的良好场所C 长江与清江在研究区内自西而东平行流动?两江间水平距离仅数十公里C三峡段的水面高程不足#))E?但它与清江间的分水岭高度差可达!)))E以上<图!=C 综合应用上述手段?分析B对比B验证结果表明?三峡地区存在三级夷平面?其分布高度分别为#@))D >基金项目8重庆市科委研究项目

斗茶

宋代斗茶,其法如下:先用瓶煎水,接着调膏。所谓"调膏",视茶盏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加工好的茶末放入茶盏,再注入瓶中的沸水,调和茶末如浓膏油,以粘稠为度。调膏之前,还须"温盏"。蔡襄《茶录》:"盏气热,冷则茶不浮"。再注入沸水。衡量斗茶的胜负,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程度;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汤花面要求色泽鲜白,"淳淳光泽",民间称其为"冷粥面",意即汤花像白米粥冷后稍有凝结时的形状;汤花均匀适中,叫做"粥面粟纹",像白色粟纹一样细碎均匀。汤花保持一段时间后就要散退,此时盏内沿就会出现一圈水痕,以先出现水痕者为负。正如祝穆《方舆胜览》中所说:"斗试之法,以水痕先退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水”,说两种茶叶的好坏为“相差几水”。 斗茶始于唐代,据考创造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福建建州茶乡。每年春季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茶客们比新茶优良次劣排名顺序的一种比赛活动。有比技巧、斗输赢的特点,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今天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市民、乡民所关注。唐叫“茗战”,宋称“斗茶”,具有很强的胜负的色彩,其实是一种茶叶的评比形式和社会化活动。 斗茶,又叫“斗茗”、“茗战”,它是古时有钱有闲文化的一种“雅玩”。何谓斗茶?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之意,是惠州传统民间风俗之一。斗茶始于唐代,始创于的广东惠州,又一说为以贡茶闻名于世福建建州茶乡。斗茶是每年春季新茶制成后,茶农、茶人们比新茶优劣的一项茶事活动。一场斗茶比赛的胜败,犹如一场球赛的胜败,为众多茶农、茶人所关注。唐称“茗战”,宋呼“斗茶”,名异而实同,都具有强烈的赛事色彩。 在宋代,苏东坡就已有“岭外惟惠俗喜斗茶”的记述。此俗直至民国年间依然在惠城中盛行。斗茶是在品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品茶也称品茗,由主人邀请三五知己,将泡好的茶,盛在小酒杯一样大小的茶盅内,像饮酒那样细细品尝。斗茶则与此不同。斗,惠州话有争斗的意思,也有在争斗中逞强获胜之意。当时一个文化水平较高的私塾老师曾以“较筐箧之精,争鉴裁之别”来概括斗茶的涵义。 参加斗茶的人,要各自献出所藏名茶,轮流品尝,以决胜负。比赛内容包括茶叶的色相与芳香度、茶汤香醇度,茶具的优劣、煮水火候的缓急等等。斗茶要经过集体品评,以俱备上乘者为胜。 斗茶的场所,一般多选在比较有规模的茶叶店。这些店大都分前后二进,前厅阔大,是店面;后厅狭小,兼有小厨房——便于煮茶。有些也兼有房间,老板家人也住在里头。当然,一些街坊、工友好此道者,几个人小聚谈到茶道,也有说斗就斗的。有些人家有较雅洁的内室或花木扶疏的古旧庭院,或其家临江、近西湖的,便都是斗茶的好场所。

三峡移民精神2

三峡移民精神 第一章家国情怀英雄壮举 三峡移民精神的形成背景 早在1920年,孙中山先生用英文写下了振兴中华的著名论著《建国方略》。在《建国方略》的第二部分“实业计划”中,孙中山提出了在长江三峡建造水闸提升水位以改善川江航道和水力发电的宏伟设想。1924年,孙中山应广州国立高等师范学校之邀发表演说,对开发长江三峡水力资源作了更加抒情的描述:同学们,中国是穷,没有在不列颠一样满地跑的火车,也没有美利坚一样横贯东西的铁路大通道,但我们有长江,有长江三峡那样取之不尽的水力资源!仅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资源,就可以发生3000余万匹马力的电力!这样的电力,可以比现在世界各国所发生的电力还要大得多!那时我们不但可以供应全国的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而且可以用来制造农民用的化肥!到那时,我中华民族哪有不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道理乎? 同学们被孙中山先生的慷慨演说感动了,他们从孙中山先生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仿佛看到了“三峡大坝”矗立的那一幕!这一幕到来之时,必定是中华民族振兴之日。 中国人对“三峡梦”的情有独钟从此开始。 1956年夏,毛泽东畅游长江后,以特有的雄才大略和诗人气质写下了著名的《水调歌头·游泳》: ……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的这首词为国人描绘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画卷。 随后,党中央、国务院组织了多次考察和调研工作。1958年,周恩来同志带领100多位专家到长江三峡实地考察。1969年,刘少奇同志亲自到三峡大坝坝址三斗坪中堡岛视察工作。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长江三峡时提出,国务院要着手前期准备工作。 兴建三峡工程、根治长江水患,寄托着中华民族的强国理想。1992年4月3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历史性决议,三峡工程这个让中国人“梦想了70年、论证了40年、争论了30年”的跨世纪宏伟工程终于拉开了序幕! 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作终于正式动工。三峡工作建成后,将会给我国的建设带来巨大效益,其中最主要的是防洪、发电、和船运。 在防洪方面,三峡水库总库容达到393亿立方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在发电方面,三峡水电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以三峡电站为中心,全国多数省市区都在1000公里的经济输电范围内。自2003年首批机组发电以来,到2005年底以累计发电1074亿千瓦时,对缓解华东、华中、华南地区电力紧张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航运方面,三峡工程建成后,万吨级船队将可以从重庆直达汉口和上海。 三峡移民精神的形成过程 三峡水库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淹没陆地面积632平方公里,范围涉及湖北省的4个县和重庆市的16个区县(市)、13座城市和县城、277个乡镇,动态移民120万人。仅重庆库区,动态移民就达103万人,占库区移民的85%以上。数量如此巨大的移民,在世界水库移民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要在极其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百万移民的安置工作,同时确保社会稳定,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因而被人们称为“世界级难题”。能否破解这个难题,直接关系着三峡工程的成败,关系我国的国际声誉和形象。 自1993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启动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在移民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探索创新,不断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科学求实、具有中国特色的开发性移民方针:在移民管理工作上,实行“中央统一领导、分省(直辖市)负责、以县为基础”的领导体制;在移民安置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进行多渠道安置,如对农村移民,坚持以土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