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近代化比较

中日近代化比较

中日近代化比较

第一章导言

?1、现代化概念的涵义

?1)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一、什么是近代化?

?传统农业社会特征:①个人的社会地位由先天决定②行为规范具有特殊主义性质③弥散型的社会关系④社会群体稳定,空间流动有限⑤职业分化比较简单、稳定⑥尊卑分明的社会分层结构。

?现代工业社会特征:①个人的社会地位取决于后天的业绩②行为规范具有普遍主义性质③特定型的社会关系④高度的社会流动⑤发达的职业体系⑥平等的阶级结构

?2)现代化的涵义:

?机械化、自动化、专门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非生物能源的广泛应用;经济持续增长;职业分工复杂;教育的高度普及;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趋势;个人自主性思想的增强等。

?3)现代化的定义:

?罗荣渠:是指从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导致世界经济加速发展和社会适应性变化的大趋势。具体地说,这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推动力,引起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引起深刻变化的过程。

?4)现代化的特征:

?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过程,一个社会变迁的深度、速度、广度空前的过程

?2、现代化的阶段特征与近代化概念

?1)现代化的四个阶段:

?①挑战阶段②准备阶段③起步阶段④走向成熟阶段

?2)近代化是现代化的第一和第二个阶段,是早期的现代化。

?3、近代化的定义与内容:

?定义:前资本主义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资本主义化。内容:

?①经济的近代化:大机器生产的采用,工厂制度的确立,各类市场体系和制度的完善,世界市场的参与,农业的商业化和企业化倾向,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等;②政治的近代

化:国家的统一,民族运动的兴起,民主政体的建立,决策的民主化,行政的高效化,政府对经

济指导和组织作用的加强,近代军队的建立;③社会近代化:教育的普及,城市化,人员流动性

提高,社团组织的增强等;④人的近代化:自主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世俗化,功利意识、竞争意

识的兴起,对科学技术的兴趣等。

?二、世界近代化的多样性

?1、英国、法国型

?2、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型

?3、美国型

?4、日本型

?二、世界近代化的多样性

?1、英国、法国型

?2、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型

?3、美国型

?4、日本型

?三、为什么要对中日近代化进行比较?

?1、中日启动近代化前的社会背景、条件和时间相似

?2、中日近代化的结果不同

?3、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四、在落后的国家实现近代化,面临五项艰巨的任务

?第一,必须对旧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斗争、改造和扬弃,为近代化建设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近代化各项事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等)的协调发展问题。

?第三,如何筹措巨额的建设资金

?第四,处理好与工业化相关方面的关系

?第五,如何处理好学习西方与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问题

?第六,需要处理好纷繁复杂的对外关系

五、对两种学术见解的质疑

?1、认为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结局是由于西方列强对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中国是欧美列强侵略的重点对象,日本是他们着意扶持以牵制沙俄在远东扩张势力的重点国家,明治政府的成立及其内外政策,始终得到了英美等国特别是英国的支持,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没有这样的条件。

?质疑:

?第一,在近代史上,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在远东殖民扩张的重点是中国,英美特别是英国在一段时期利用日本作为他们与沙俄在远东争夺霸权的工具,这是历史事实,但列强对日本的支持是19

世纪80年代末的事。在此之前,英美并没有因为重点侵略中国而放松了对日本的侵略。

?第二,日本的倒幕运动得到了英国一些暗中支持,明治政府一成立就得到西方国家的一致承认,这是客观事实。然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同治政府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不仅不比明治政府少,而且更多、更全面、更有力。

?第三,明治政府的内外政策并非始终得到英国的支持,清政府的洋务运动却得到西方列强的大力支持。

?明治政府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等近代化事业得到西方国家支持,但在甲午战争以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一直拒绝日本提出的修改不平等条约要求。而清政府的洋务运动的启动和展开也是得到西方列强大力支持的。

?2、造成中日两国近代化不同结果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文化传统模式不同。认为日本文化从来就是外向性和开拓性的,而中国文化从来就是内向性和封闭性的。

?认为汉唐时期对外文化交流的气度“只不过是一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踌躇满志心态下的兼容并包而已。这中间不用说丝毫没有危机感,连自省自责也很少见,因而很少能从交流中学到些什么”。质疑:

?第一,这种文化差异(日本文化从外学习的多,中国文化从外学习的少、输出的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第二,中国古代对外来文化实行“兼容并包”并非“是一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畴躇满志心态”的产物。

?第三,说中国文化缺乏“自省自责”、“没有危机感”是强人所难。

?第四,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有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日本大化革新后,逐步进入封建社会,其文化也日趋封闭。

?第五,中日两国文化传统确实存在差异,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日本受到清朝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危机感加强,开始由向中国学习转向西方学习。而中国仍然沉睡在天朝上国的梦乡中,文化的优越感成为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障碍。这种文化差异对两国的近代化的确产生了重要影响,日本在遭遇西方资本主义挑战后,能够迅速做出心理和思想方面的调整,开始向西方学习,为进入现代化的第二阶段奠定了基础。

?但从上面的分析看,在封建社会时期,两国文化差异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是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由于中日在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方面产生了差距,两国文化传统的差异才演变成质的区别才形成了所谓的两国文化模式。

?第六,文化对近代化的影响是重要的,但不是关键的因素,关键的因素是政治的。

?思考题:

?1、什么是现代化和近代化,二者的关系如何?

?2、影响中日两国近代化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西方列强对两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扶持日本,压制中国)?还是由于两国文化传统不同(中国文化封闭保守,日本文化开放进取)?亦或是两国政权的性质、政策和统治者的素质不同?

参考书目

?(日)依田惠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万峰著《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

?曹虹著《中日文化史比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林燕著《中日两国近代化的制度文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

?吴廷酋主编《日本近代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

?黄逸峰、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

第二章洋务运动明治维新前的中国和日本?第一节开港前中日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异同

?一、政治状况

?1、中国清王朝

?高度的中央集权和封建君主专制,政治对社会控制严密。

?2、日本幕府将军

?1)政治结构多元:中央,幕府将军;地方,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各藩大名;天皇,整个民族的最高精神权威。

?2)等级森严:士农工商四级

二、两国经济发展水平

?1、土地所有制

?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日本:封建领主所有制(领地制)

?2、农业生产

?农作物种植区域性集中:日本比中国程度高

?3、商品市场

?在市场网络、结构、联系方面:日本比中国水平高

?4、交通运输

?日本:形成以江户(东京)为中心的陆地道路网和环岛运输圈,中国:陆地以驿道为主,水上以河流为主

?5、资本主义萌芽

?日本工场手工业比中国发达

三、文化思想的差异

?1、中国儒学的变化

?1)汉学(考据学)与宋学(理学)合流

?2)今文经学的兴起

?2、日本文化思想的变化

?1)国学的兴起:强调复兴大和民族文化,尊崇神道,尊重人性

?2)(荷)兰学的传播:学习西方重商主义,走富国强兵之路,反对闭关锁国、等级制度

?3)水户学派的发展

?糅合儒学和国学,鼓吹“尊王攘夷”

四、对外政策---闭关锁国

?日本幕府比清政府更严厉

?第一,禁止传播基督教

?第二,限制对外贸易和交往

?第三,禁止本国人员和船员出海

?闭关政策对中日社会发展的影响:

?把国内社会与蓬勃发展的世界隔绝,严重阻碍了两国社会进步。这种被动的民族自卫也不可能阻止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日益落后的中国和日本最终还是被西方侵略者打开国门。

第二节开港后中日不同发展趋势

?一、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19世纪中日两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炮舰政策下,被迫与之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两国主权大量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由独立的封建国家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

?二、两国统治阶级对西方冲击的不同回应

?1、清朝统治者:

?鸦片战争前闭目塞听,对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一无所知,战争期间,虚骄自大,结果惨败,被迫订立城下之盟。战后并没醒悟,痛定思痛,而是继续粉饰天朝大国的太平,自欺欺人地认为《南京条约》是“羁縻”英夷的万年条约,从此天朝无忧。顽固坚持排外政策,停止购买和仿制洋船洋炮。

?2、日本幕府统治者:

?对清朝的战败十分震惊,深感民族危机迫近,探求清朝战败的原因,由原来向中国学习开始转向西方学习。措施:加强国防建设,编练洋枪队和海军,开办工厂,设立藩书调所,翻译西书,派人到西方留学等。各藩(主要是西南强藩,如萨摩、长州、肥前、佐贺等藩)也纷纷仿效。

?2、日本幕府统治者:

?对清朝的战败十分震惊,深感民族危机迫近,探求清朝战败的原因,由原来向中国学习开始转向西方学习。措施:加强国防建设,编练洋枪队和海军,开办工厂,设立藩书调所,翻译西书,派人到西方留学等。各藩(主要是西南强藩,如萨摩、长州、肥前、佐贺等藩)也纷纷仿效。

三、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不同变化

?1、社会经济

?中国:自然经济顽强抵抗,中外贸易增长缓慢,只在东南沿海地区出现自然经济解体现象。

?日本:商品化程度比中国高,对外贸易发展迅速,比中国更多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原有的纺织手工业衰落,而出口增加迅速的养蚕业、缫丝业、茶叶种植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2、阶级关系的变化

?中国:中外贸易中出现了新的群体---买办阶层。特点:他们与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相连,其中不少人以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商业,但他们却是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的工具。传统的农民阶级普遍贫困化,没有分化出新的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地主阶级中绝大部分依然坚持顽固派立场,只有极少数人提出改革政治,“师夷长技”,但他们也是以维护地主阶级统治为己任。

?日本:

?第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阶级出现分化,部分富裕农民上升为豪农或富裕商人。手工业者中

也有少数人上升为工场手工业主。他们开始向资产阶级转化,在经济上与幕藩统治者有矛盾。

?第二,传统大商人和高利贷者开始投资办近代企业,在经济、政治上与幕藩统治者产生矛盾。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分化。下层武士对上层武士垄断政权强烈不满,尤其是受西方列强入侵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层武士生活日益拮据,发生分化,部分下层武士开始投资新式企业,或改行做教师、医生,与上层武士矛盾更加尖锐。到西方留学的武士对幕府的统治也不满。经济比较发达的西南诸藩与幕府的矛盾加深。

四、文化思想方面的反应

?1、中日知识分子的反应:

?中国:出现了主张“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的思想。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梁廷楠、包世臣

?日本:学习西方“富国强兵”之术的兰学复兴,洋学家活跃,代表人物:佐久问象山、桥本佐内、横林小楠、吉田松荫等。主张“锁国攘夷”水户学派被排挤。

?中日新思想的交流:日本注意了解吸收中国的新思想,中国很少了解日本思想动态。

?2、中日新思想的共同点:

?认为西方列强取胜的原因是:西方国家武器先进,军队训练有素,中日军队装备落后,军队腐败。

原因在于两国统治者闭关锁国。均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养兵练兵之法,弥补传统学术的不足。

?3、两国新思想的差距:

?在学习西方的层次上有差距:中国强调学习西方的制造“坚船利炮”之术,日本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

?在社会影响方面的差距:中国进步思想局限于少数知识分子中,对社会尤其是对统治者影响小。

日本进步思想

?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也被幕府和各藩的部分官僚接受,兴起了维新变法的潮流。

?4、发展新式教育的差距:

?日本:民间,开国前,进步思想家办私塾,讲西学。大阪,绪方洪庵办“适适斋”;江户,伊东玄朴办“象生堂”,坪井信道办“日习堂”,吉田松荫办“松下村塾”等。

?官府:幕府,开国前办洋学所、讲武所、海军传习所,开国后办“蛮书调所”、西医学校等。藩国:佐贺,兰学寮(1834);福冈,赞成馆、明时馆(1855);萨摩,开成馆(1864);名古屋,西洋学馆(1850);福井,诚之馆(1854)等。

?留学教育:1862年开始,幕府和各藩派遣武士到西方学习

?著名人物:井上磬、伊藤博文、寺岛宗则、五代友厚、加藤弘之、福泽谕吉等。

?中国:仅于1862年设立同文馆,七十年代前再没有办任何新式学校。

第二章参考书目及复习思考题

?参考书目:

?(日)依田惠家:《近代日本与中国—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万峰著《日本近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8年。

?曹虹著《中日文化史比较》,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金林著《简明日本古代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

?吴廷酋主编《日本近代化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年。

?黄逸峰、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近代化研究》

?复习思考题:

?1、分析开港前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不同点。

?2、简析开港后中日两国统治者对西方冲击反应的不同情况及原因。

第三章同治政权与明治政权的性质

第一节政权产生的动因和掌权者的阶级属性与素质

一、政权产生的动因

1、中国同治政府:皇族内部矛盾激化导致的宫廷政变的产物

2、日本明治政府:是具有资产阶级倾向的中下层武士、联合豪农、工场手工业主,领导农民、市民,经过武装斗争推翻幕府统治建立的新政权。

二、掌权者的阶级属性和素质

?1、清朝同治政府:

?最高统治者:叶赫拉那氏,封闭守旧。

?朝廷两派:顽固派,代表人物,倭仁、李鸿藻、刚毅、徐桐。代表近代中国最腐朽、落后、反动的地主阶级势力。洋务派,代表人物,奕忻、文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代表地主阶级中的改革派,掌握朝廷实权。但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只学其皮毛,对西方侵略妥协退让,以维护清朝封建政权为根本。

?同治政府:具有明显的买办性。

?2、日本明治政府

?最高统治者:天皇,具有资产阶级的改革开放意识

?协助天皇掌理朝政的大臣:都具有资本主义观念,主张打击封建势力,把日本建成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分三类:第一类,很早就受国内进步思想影响,在幕府末期就到西方留学考察,回国后参加倒幕运动。代表人物:伊藤博文、井上馨、加藤弘之、福泽谕吉、寺岛宗则、五代友厚、西周等。第二类,幕府末期受兰学影响,明治政府成立后到西方留学或考察。代表人物: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盛隆、大畏重信、板垣退助、山县有朋等。第三类,皇室公卿,积极参与倒幕运动,明治政府成立后,率团到西方考察。代表人物:三条实美、岩仓具视。

第二节立国宗旨与政权机构

一、立国宗旨

?1、清朝同治政府

?在不变更封建统治的基础上,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保持和好关系,通过“求强求富”达到进一步巩固清朝统治的目的

?即洋务派所强调的“外须和戎,内要自强”。

?曾国藩:“依中国目前之力,断难遽启兵端。惟有委曲求全之一法。……皇上(同治)登极以来,外国强盛如故,惟赖守定和议,绝无更改,用能中外相安,十年无事。以后仍当坚持一心,曲全邻好”。

?2、日本明治政府

?《王政复古大号令》:“扫除积弊,广开言路,登用人才,不拘贵贱”。修改“悖义背理之条约”,与外国交际事宜,须按世界公法办理。

?《五条誓文》:“一、广开言路,万事决于公议;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公卿与武家合心,以至于庶民,须使各遂其志,人心不倦;……五、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威”。

?1871年11月,派出以副首相岩仓具视为团长的高规格庞大的政府代表团,历时11个月,遍访欧美12国,考察学习。结论:东洋各国现行之政治风俗,不足以使我国(日

?本)尽善尽美。而欧美各国之政治、风俗、教育、营生、生产皆超绝东洋,由之移开明之风于我国,将使我国迅速进步至同等化域。

二、政权机构

?1、晚清新机构

?甲午战争前:

?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办理外交与洋务

?1885年,设立海军衙门,1895年撤消。

?甲午战争后:

?推行新政,进行机构改革,中央设立资政院,原六部增改为:外务部、吏部、民政部、度支部、礼部、学部、陆军部、法部、农工商部、游传部、理藩部等11部。各省设立咨议局。

?新政主旨:“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归诸舆论”。

?“世有万古不变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张之洞、刘坤一在《江楚会奏折》中强调,新政与康有为的“乱纲纪、为鬼谋”之邪说“判然不同”。

?2、明治政府的机构改革与调整

?1868年6月,颁布《政体书》,实行太政官制度。太政官集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于一身。

?1871年,将太政官掌理的三权分为正院、左院、右院。

?正院:居三院最高地位,拥有立法、司法、行政的决定权

?设太政大臣,“辅佐天皇,总揽庶政”,设纳言、参议协助太政大臣。下设八省,即大藏、工部、兵部、司法、宫内、外交、文部、神祀八省,后增设开拓省和民部省。各省长官(卿)由天皇任命,直接对天皇负责。

?左院:主管立法,设议长一人,下设一、二、三等议员若干名,由正院任命。有权审议正院制订的各项政策法规,但最后决定权属于正院。事实上是正院的咨询机构。

?右院:由各省长官(卿)、次官(大辅)组成的协商机构,职责是草拟法案,审查和权衡各省重要事项的利弊得失。

?1881年,颁布天皇诏书,允诺开国会、制宪法。

?1885年,取消太政官制度,设立内阁

?1889年,颁布宪法,选举成立众议院。

?3、日本君主立宪制度与英国等国家的区别

?天皇权力集中:拥有宪法以外的重大事项立法权,对外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权,直接统帅军队,由军部辅佐,不受内阁和国会节制。

?国会权力有限:国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贵族院由皇族、华族、赦任议员担任。天皇有权解散众议院,贵族院不能被解散。众议院通过的法律、法令、政府的预算、决算须在贵族院通过方有效。

?内阁:首相由天皇任命,对天皇负责。各省部大臣均由天皇任命,辅佐天皇施政。内阁人选由元老院确定。

?枢秘院:天皇的顾问机关。代表天皇负责有关宪法的草拟和疑义的解释,宣布戒严,对外签定条约等。审核国会通过的决议。

第三节对封建旧秩序的态度和政策

?一、同治政府极力恢复封建统治秩序

?第一、竭力恢复为农民起义摧垮的各级地方封建政权,对人民实行黑暗统治。

?第二,尽力恢复被农民起义打乱了的封建土地所有制。

?第三,强化封建文化思想统治。

?第四,推行摧残商品经济发展、阻碍国家统一市场形成的厘金制度。

二、日本明治政府对封建秩序的打击和削弱

?第一,通过奉还板籍、废藩置县,把日本由一个半割据状态的国家变成一个中央集权统一的近代民族国家。

?第二,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第三,改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为私人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自由,实行地税改革。

第四章中日近代思潮的演变和差异

?社会思潮: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因为社会环境的变化,一些具有共同利益和要求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所形成的带有社会性、感召性的思想理论和心理状态。

?中日近代思潮的特点:对西方列强冲击的思想反应;本国没有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所以没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是从西方移植引进。围绕着对西方文明和本国传统文化,如何看待两者的关系和地位等问题而形成不同的思想理论模式和心理状态。

?两国的近代思潮对各自的近代化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节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一、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内涵

?中日早期的西学观

?中国:师夷长技以制夷。日本:东洋道德,西洋艺术

?19世纪60年代西学观

?中国洋务运动:中体西用,日本明治维新:和魂洋才

?1、中体西用的内涵

?中体西用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体西用的内涵:西用:坚船利炮、练兵制器,格致数学、声光化电。中体:中国封建传统的政治、经济体制和伦理道德观念

?张之洞:《劝学篇》: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期其有益而无害。如养生者,先有谷气而后可以饫(音遇,意饱)庶羞(美味);疗疾者,先审藏府(脏腑)而后可以施药石。西学必先中学,犹是矣。

?中学为内学,治身心;西学为外学,应事世。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道者,本也,三纲四维(礼义廉耻)是也。

?2、和魂洋才内涵

?背景:明治维新,“广求知识于世界”

?洋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全面学习西方。政治上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一度走向极端:脱亚入欧,完全否定日本民族文化,造成思想混乱,威胁天皇权威。

?和魂:1882年天皇颁布《幼学纲要》,强调儒家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要求“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木户孝允:要使日本实现真正的文明,就要振兴“忠义仁礼之风”的教育,“以正是非曲直,使千载亿兆立于无误之基础”。

?3、和魂洋才与中体西用的区别

?表面相似,实际内容不同。“和魂洋才”这种学习西方的模式所坚持的和魂是日本传统的民族道德规范,反对民族虚无主义。但并不否定已为日本大量汲取的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政治、经济学说和制度,使“和”、“洋”文化真正并存兼容。而“中体西用”顽固地坚持封建的思想文化、伦理道德

和政治制度,借用的仅仅是西方的科学技术和部分经济制度。

二、“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作用评估

?1、“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

?进步作用:在当时思想闭塞的中国社会,为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打开了一条狭窄的通道。

?“火轮者,至挫之船也;洋炮者,至蠢之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巧便为利,今夷船煤火未发则莫能行驶,炮须人运而重不可举。若敢果之士,奄忽临之,骤失所恃,束手待毙而已。又况陆地行战,船炮无施,海口遥攻,登岸则困,蹙而击之,我众敌寡,以百攻一,何患不克?而乃张皇其船炮,未交战已溃;机器船局,效而愈拙”。

?“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盖古今未闻有恃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今复举聪明隽秀,国家所培养而储以有用者,变而从夷,正气为之不伸,邪气因而弥炽。数年之后,不尽驱中国之终咸归于夷不止”。

?消极反动作用:

?第一,从根本上制约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范围和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视野。

?第二,“中体西用”的根本目标是维护现存的落后封建政权,而该政权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张之洞:“自毛捻削平以来,各省遂无大乱,实由同治初年,洋枪洋炮流入中国,渐推渐广,官军所用,无论粗精

?总系洋械,火器精利,声威震惊。乱民无抗拒之资,宵小弥孳萌之渐”。

?第三,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和魂洋才”的历史作用

?较好地融合了日本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近代化发展。其“和魂”是要保持日本的民族精神和风范,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天皇权威和巩固明治政权。其“洋才”是全面向西方学习,但不是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本国国情进行学习。

?消极作用: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与极端的民族利己主义结合,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第二节中国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思想和日本的自由民权思想

?一、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1、中国早期维新思想出现的原因

?1)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3)西方思想的传播

?《万国公报》1875年6月11日,《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何为民主国?最要紧而不拔之基者,其国之权属于民,仍必出之民,而就为民间之所设也”。“推其故,缘均是人也”。“寒必须衣,饥必需食,温饱之情无贵贱也。不观人之耳目手足乎?或为君,或为臣,耳目手足无所加焉,降而至于小民,耳目手足无所损焉。因恍然于

?治国之法,亦当出之于民,非一人所得自主矣”。

?“所谓宪政之国者,即是使公议团人员(议员)掌握大权,使士农工商皆得有公举之位分也”。

?2、日本自由民权思想产生的背景

?1)19世纪80年代,日本资本主义获得较大发展,但政权却被财阀和华族地主、寄生地主所把持,中小资产阶级赋税沉重,经济上受本国大资产阶级和西方侵略势力的排挤打击。

?2)日本对外交流扩大,大量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传播。

二、思想内容的异同

?1、共同性

?1)都认识到要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顺利发展,国家民族日臻富强独立,仅仅学习西方的坚船利炮、科学技术和兴办近代工商业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必要的政治改革。

?2)认识到英美法等国强盛的原因是由于他们实行议会民主制,限制或取消特权。

?3)认识到要发展民族经济,就必须抵制外国侵略,修改或废除不平等条约,与之开展商战。

?2、差异性

?1)中国早期改良思想家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认识肤浅,政治改革主张比较保守。

?郑观应:“兴议院而民志合、民气强”。“集众思,广众益,用人行政,一秉至公,法诚良,意诚美矣”。“故自有议院,而昏君无所施其虐,跋扈之臣无所擅其权,大小官司无所御其责,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富国强兵“其必自设立议院始”。“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

君民共主得其平”。

?王韬:“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也得以下逮。

?2)日本自由民权思想家,把天赋人权学说和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紧密相连,主张建立真正民主自由的国家。

?福泽谕吉:天不生人上人,也不生人下人。人人平等是天经地义的事。

?加藤弘之:开议院,行立宪,是天赋人权实施的表现。

?板垣退助:天对万民都赋予永恒的通义公理,人皆生而具有平等的权利。人民不是政府的奴隶,政府却是为人民而设。只有实现了天赋人权,才能发挥国威,富足国民,才是爱国爱君。只有建立了民选议院,给人民以真正的选举权租税共议权,才是”拯救之道”。

三、传播范围和社会影响的差异

?1、中国的早期维新(改良)思想还处于著书立说初步传播阶段,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范围,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理论体系,离政治运动还有很长距离。

?2、日本的自由民权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他们建立社团,创办报刊,思想激进,抨击政府,形成了全国性的自由民权运动,甚至发展到武装起义。

?3、日本自由民权运动的成就及其失败

?成就:迫使政府提前颁布宪法,成立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3年,福泽谕吉,明六社

?1874年,板垣退助等,爱国公党

?1875年,爱国社

?1880年,国会期成会

?1882年,自由党

?报刊杂志

?《采风杂志》、《评论新闻》、《近事评论》、《朝野新闻》

?失败原因:

?运动领导者的政治投机;

?中下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中下资产阶级与大财阀在对外扩张方面有共同利益。

第三节中国民主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日本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想

?一、两种社会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发展的原因

?1)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开始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2、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原因

?1)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垄断资产阶级(大财阀)与军国主义势力(包括官僚政客、地主集团)勾结,控制国家政权,中小资产阶级依附于军国主义政权,国家成为对外侵略的机器。

?2)日本工人阶级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压迫

?二、中国民主思想的发展和传播

?1、1895---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思想的传播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思想内容:

?1)以西方资产阶级天赋人权为依据、自由平等思想为武器,批判君权神授论和君主专制思想?2)用资产阶级人性论批判封建伦理道德

?3)宣传自由发展资本主义思想

“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君末也,民本也”。

?4)宣传变化发展观念,主张政治改革。

?历史作用:

?2、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

?1)以天赋人权学说为依据,宣传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思想。

?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理》、约翰穆勒《自由之理》。邹容《革命军》、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2)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3)提倡妇女解放,鼓吹男女平等。

?民主革命思想的历史功绩

二、日本的工人斗争和早期社会主义思想

?1、日本的工人斗争

?警察厅统计,1897年,罢工32次。实际上有这个数字的两倍。

?工人组织:1897年,城常太郎、高野房太郎等建立“职工义勇会”;1897年,高野、片山潜等组织“工人期成会”、“职工会”,到1900年,仅东京附近就有42个支部;1898年,铁路工人组织“日铁矫正会”。

?2、日本的早期社会主义思想

?1898年10月,幸得秋水、片山潜、安部矶雄成立“社会主义研究会”,1901年,该组织将日本铁路工会发展成为第

?一个社会主义政党---社会民主党,发表宣言,要求“全部废除阶级制度”。1903年,幸得秋水组织“平民社”,出版以宣传“平民主义、社会主义、和平主义”为宗旨的《平民新闻》。1906年,片山潜等人创办《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翻译刊载《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着重宣传如下思想:

?1)提出了要求“全部废除阶级制度”的纲领,宣传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2)揭露和批判了帝国主义,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军国主义实质。

?3)宣传解决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强调产业工人必须与农

?民联合的思想。

?4)呼吁加强国际革命者的团结,倡导以国际团结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及其运动的历史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日出现的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思潮,说明中日社会已经拉开了一个时代的距离,反映了中国近代化的失败,日本近代化的成功。

?1922年1月在共产国际号召下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劳动者大会,日本社会主义团体的代表片山潜、铃木六三郎等人参加,他们回国后主张立即成立日本共产党,7月堺利彦、山川等人成立日本共

产党。同时,山川之《前卫》发表《无产阶级运动方向的转变》一文,认为以前的社会主义运动、工人运动,少数先进分子在社会主义理论上取得了成功,但却脱离了群众。必须重视无产大众的当前要求,改善其生活,积极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号召“到群众中去”进行政治斗争。

?

第五章中日工业近代化比较

?第一节中日近代工业发展概况

?一、日本近代工业迅速发展

?1、1868年至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工业发展概况

?工厂数:1868年405个,1893年3344个;

?棉纺纱锭数:1872年6000枚,1894年530,044枚;

?棉纱产量:1884年13,321捆,1894年292,200捆;

?钢铁工业:出现雇佣6000工人、年产生铁7000吨的钢铁企业

?机器采煤量:1893年达到320万吨

?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农业工业国。

?2、从1895年甲午战争后到1918年,日本工业发展概况

?交通运输:铁路,1893年建成2733公里;轮船,1893年总吨位110,205吨。

?工厂数:1911年达到14,229个,增加近4倍。

?纱锭数:1913年达到230万枚

?棉纱产量:1902年达到77万捆

?机器采煤:1910年为1568万吨

?钢铁产量:1895年为0.85万吨,1905年为3.2万吨,1907年达到6.6万吨。

?铁路:1908年增长到8087公里。

?机床制造全面实现美式机床制造工艺,工业生产能力比一战前提高4倍。

?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19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名副其实的资本主义工业国。

二、中国近代工业缓慢发展

?1、从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1894年甲午战争前

?主要是洋务派主办的工厂

?军事工厂: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局等20余个。

?民用工厂: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漠河金矿等20多个。

?民营企业100多家,规模较小。

2、甲午战争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895—1913年,新建万元以上工厂549家,资本总额1.2亿元。

?1912—1919年,新建厂矿470余家,新增资本1.3亿元,主要是民营企业。

?中国工业特点:

?第一,轻工业多,重工业少,结构不合理

?第二,外资比重大,主要工业部门被外资控制

?第三,封建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仍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第二节兴办近代工业的指导思想、方针和道路

?一、移植引进西方工业的必要性

?1、中日经济发展的正常道路被西方侵略者阻断

?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工场手工业→机器工厂。

?2、中日要独立富强,必须引进西方的技术也设备,建设工业。

二、中日兴办近代工业的指导思想迥异

?1、日本政府的指导思想

?以西方资本主义为榜样,运用国家政权力量移植引进西方技术、设备、人才兴办近代工业。以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为主导,官营工业为示范,大力扶持私人资本主义发展,以谋求国家迅速富强和独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行列。

?岩仓俱视:“大凡国之强弱系于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人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导其根源,又无不以来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

?植产兴业、产业革命两个阶段紧密相连

2、清政府兴办近代工业的指导思想

?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先办军事工业。当办军事工业遇到资金等困难时,再办民用工业。不是从国民经济的近代化全局考虑兴办近代工业,而是从维护统治阶级眼前利益出发,急功近利,将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绝然分为两个阶段。

?奕訢: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25

?李鸿章:中国欲自强,则莫于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于觅制器之器。(同上)?李鸿章:洋机器用于耕织、印刷、陶埴诸器均能制造,有稗于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

臣料数十年之后

?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照洋机器以求利用者,官无法为之区处。《李鸿章全集》奏稿,卷39

?三、对军事、民用工业关系的处理不同

?1、日本军民并举,以军工支持民用

?2、清政府垄断军工技术,片面强调民用工业服从军事工业

?四、移植引进的内容和态度有别

?1、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态度有别

?1)股份制的引进

?日本政府积极引进,鼓励企业建立株式会社

?洋务派虽然招商集股,却强调“官督商办”

?轮船招商局章程: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弊,所有盈亏全归商认,与官无涉。

?漠河金矿章程:商股只可在厂查看帐房侵亏浮冒等弊,他处公事不得与闻。

?上海电报局章程:招商集股,使商受其利,官操其权。

?2)银行制度的引进

?日本政府重视。19世纪颁布《国立银行条例》,1879年创办中央银行横滨正金银行,到1893年全国共有银行103家。

?清政府漠视。1897年才建立第一家国有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2、引进消化西方工业技术的态度有别

?1)日本政府重视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强调消化创新,技术自立。

?纺织技术:70年代“缪尔”走锭精纺机→80年代自动环锭精纺机。军事工业:制造“村田步枪”、“下濑火药”。

?2)洋务派忽视引进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没有消化创新

?北洋水师的军舰,汉阳铁厂的炼钢炉。

第三节经营管理指导思想与政策

?一、经营管理思想

?1、日本政府的经营管理思想:“士魂商才”

?涩泽荣一:“经济道德合一论”

?⑴孔子并不轻视富贵,只是强调不能淫于富贵,生财有道

?⑵国家大“义”与个人“私利”是统一的,国家应扶持私营企业,但不能干涉私营企业。

?⑶“义”高于“利”,私利服从公义

?2、洋务派的经营管理思想

?⑴先富而后强

?⑵由官总其大纲,盈亏全归商家,与官无涉。

?⑶只许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

?⑷与洋商争利,稍分洋商之利。

?在承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前提下,发展官僚买办资本主义。

二、对民用企业的不同政策

?第一,中日两国政府对民营企业都采取“官为扶持”的政策,但目的有别。

?洋务派的目的在于控制民用企业,日本政府的目的在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第二,有无专利权的区别

?洋务派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均给予经营特权—专利权

?轮船招商局:五十年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

?上海机器织布局:十年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

?开平矿务局:距唐山十里内不准他人开采,土窑采出之煤,应尽由商局照价收买,不准他商收购。

?第三,对政府有无报效的区别

?洋务派要求所扶持的企业报效政府

?轮船招商局:1891—1911年,向政府报效1,352,960两,加上漕粮运输压价损失984,000两,共计235万两。

?电报局:1884—1902年,共向政府报效107万两,占资本总额的64%。

?日本政府只对企业依法征税,并报效勒索。

第四节对西方列强侵略的不同回应

?一、西方列强垄断中日市场简况

?到1894年,日本进出口货物85%以上由外轮运输,中国有洋行850家,建立了遍及城乡的商业网。

?二、对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回应

?1、相似之处:

?都对西方经济侵略给两国造成的严重危害有不同程度的认识,把兴办近代工业看成是抵制外国经济侵略、推动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将与洋商争利作为创办近代工业的主要宗旨。

?2、不同之处

?在与洋商争利过程中,洋务派往往从本集团或局部利益出发,采取妥协让步政策,导致企业本身受损,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制约。日本政府坚持竞争,使企业在竞争中得到生存和发展,进而推动整个民族工业发展。

?以航运业为例:

?轮船招商局开业3年共从洋商处争利1300万元,但洋务派只想“稍分洋商之利”,把自己看成是洋商的竞争伙伴,并无收回国家航运权的打算。在竞争有利的形势下,先后三次与英国太古、怡和洋行轮船公司订立齐价合同,内容:

?第一,统一三个公司在中国主要航线上的运价,分配客运货运份额,规定轮船数、吨位数比率。

?第二,不准别的公司染指长江、沿海等航线,否则联合降价抵制。

?第三,当合同各方出现争议相持不下时,即交洋商公所董事会决断。

?日本政府先后大力支持“三井组”的“邮便蒸汽会社”、三菱公司的“汽船会社”与英美轮船公司在国内国际航线上进行竞争,最终取得胜利。

?1885年支持大阪商船会社、共同运输社与三菱合并,组成日本最大的航运公司“日本邮船会社”,拥有轮船58艘,总吨位64,618吨。

?日本政府鼓励支持发展本国造船业

结语:中日工业近代化历程的启示

?第一,落后国家工业化有其特殊规律,即首先必须走移植引进的道路。

?第二,在工业化初期,政府必须尽最大努力筹措资金投资办工业,同时大力鼓励、动员、扶持私人兴办近代企业,即以官办带动民办,官民并举,逐步过渡到民办为主。

?第三,必须排除封建主义的干扰压制,同时大力支持民族工商业同外国资本争夺市场。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中日近代化结局的异同 (贵州财经大学 2011级行政管理杨柳琴整理发布《中外大学发展比较》班的同学就不要抄了) “近代化”是指一个国家从传统封建社会向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主要表现为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思想 观念等领域脱胎换骨式的历史性转变。!L 世纪中 期,在资本主义发展已成为世界历史演进主潮流 的国际背景下,中日仍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之 中,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两国的大门,迫 使两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面对血与泪的耻 辱,两国的一部分人开始醒悟,奋起探索救亡图 存的路径,由此踏上艰难的近代化历程。史学界 对中日近代化问题的相关侧面已多有论及,但对 两国近代化结局截然不同的原因尚缺乏深入研 究,有鉴于此,本文拟就这一论题略加探讨。 一 第一,中日两国近代化起步的历史背景相 同。!A 世纪中叶以前,当欧洲西北角的一隅之地 率先跨入资本主义门槛时,东亚的中国和日本仍 停滞在封建专制社会。这一时期的日本处于德川 幕府统治之下。为了巩固统治地位,德川家族对 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K!% 年至!KHL 年间,幕府 连续颁布一系列禁止基督教在日本传播和不准 国人出海的法令。如!KHK 年颁布的禁令规定: “严禁派遣日本船驶往外国”;“??如有偷渡者, 应处死罪。船及船主一并扣留,并备文呈报”;“如 有发现传播基督教之南蛮人或其他邪言惑众者, 应即依照往例,押谢至大村藩之牢狱”等等。M ! N (B!%) 幕府推行“锁国”政策,一是为了防止国内人民利 用基督教信仰否定封建主从关系和滋生下层群 众的反抗;二是为了垄断国内市场,从中获利;三 是为了维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制度。这种 “锁国体制”在日本维持了%@@ 余年,对外只与荷 兰、朝鲜和中国保持一定的贸易关系。统治当局 的禁教和锁国使日本隔绝于世界发展潮流之外, 极大地封杀了民族的活力与创造力,阻碍了社会 的进步与发展,不仅没能挽救封建制度的腐朽和 没落,反而加速了其衰败的进程。同时期中国的 满清王朝,在对外关系方面也奉行闭关海禁政 策。!K&" 年虽曾一度开放海禁,设立了F 个海关

中国民法的近代化及其当代课题——以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之比较研究为视角

内容提要: 在中国近代,特别是清末同西方法律文化的接触以及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继受过程中,日本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其影响不容忽视。中日两国在法制改革的方向上,均以大量移植西方近代民法作为推动民法近代化的根本途径,其中固然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的根源,但在法制改革目的、司法人才培养等方面,两国却又存在巨大差异。比较和总结其中的异同,将对法制的现代化带来启迪。 关键词: 法律移植/民法典/民事立法一、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概览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至今依然闪耀着灿烂的辉煌,中国历史上也无数次经历过极度昌盛的时期,但法律传统中重刑轻民的特点妨碍了中国在中世纪引进外国民法及在本土滋生自己的民法文化。直到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的治外法权才使中国人感到有制订自己的法典和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必要。 19世纪末,中国社会及其统治者普遍认识到富国强民的途径不仅仅在于引进西方的工业技术,更重要的是对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的变革。1898年,清政府开始推行以法律改革为核心的变革运动。1903年修订法律馆成立。于是,以法律移植为基调的变法运动在中国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回顾中国的法制历史,《大清民律草案》的制定无疑是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开端。它是在参照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中国第一部民法法典文献。“这一草案不仅在民国民法典颁行前得到了实际的施行,并成为此后中国民法典起草制定的基础。”[1]标志着中国民法在法典化和近代化的道路上跨出了第一步。事实上,这一时期的修律工作就是大量利用了欧洲国家和日本的法典成就。从此,中国新的法律制度逐渐走进以罗马法体系为基础的大陆法系的立法模式。这种历史现象,和中国法律传统对成文法的偏爱不无关联。另外,这也是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相近的文化背景、观念形态和相似的思维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文化及地域上的接近,中国民法从日本民法中也受益多多[2]。中 “五权政治”等思想作为建国的指导方针。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以孙中山“三民主义”、 国民政府设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其中,立法院负责法律的制定。1929年,立法院设立民法起草委员会,开始编纂民法典, 1930年完成并予以公布,这就是《中华民国民法》。《中华民国民法》共5编29章1225条,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民法典,而且它以西方先进国家的民法典为楷模,着重参考了德国民法和瑞士民法,同时亦吸收了日本民法、法国民法以及苏俄民法和泰国民法的经验。《中华民国民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中国民法近代化的完成。在日本,情况较中国而言略为复杂。虽然明治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史的开端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明治初年到1890年的“旧民法”期间,却先后出现了《民法决议七十九条》(1871年7月)、《皇国民法暂行规则》( 1872年7 月)、《民法暂行法则》(1872年10月)等民法典编纂草案。这些草案多为民法的部分或者片断,既不系统,亦不完整,故均不能作为日本民法近代化的开端。而相比之下, 1890年的“旧民法”则具备了民法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征,将其视为日本民法近代化的开端无疑是更为妥当的。“旧民法”被延期实施后,明治政府立即成立法典调查会,任命梅谦次郎、富井政章、穗积陈重三位帝国大学的法学教授为起草委员,在“旧民法”的基础上编纂新民法典[3]。这部在“旧民法”基础上完成的民法典不仅是日本历史上第一部颁布实施的民法典,而且该法典另经多次修正,一直沿用至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说,“明治民法”的完成,标志着日本民法近代化的完成。二、中日民法近代化的比较在中国近代,特别是清末同西方法律文化的接触以及对西方法律制度的继受过程中,日本的影响不容忽视,甚至是至关重要的。有学者甚至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日本是近代沟通中西两种法律文化的桥梁[4]。之所以如此评价,固然与两国在各自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与传统法制等方面的相似或相同密切相关。(一)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共同之处1. 以公权力推进中日两国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决定了近代法制不可能在社会内部自发产生,无论是清末的法制改革,抑或日本明治政府大规模的立法运动,政府的公权始终是中日民法近代化的基本推动力量。一个典型的表现是,中日两国民法近代化自始至终贯穿着两国政府收回

中日近代化不同结局的思想文化因素初探(本人课程论文).

中日近代化不同结局的思想文化因素初探 【内容摘要】近代化是指从传统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过程。中日两国近代化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科学文化开始,到变革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都经历了较为近似的路径,但结局却迥然不同。“从历史上看,中日两国同属“后发外生型”现代化。而对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启动运行来说,往往是先有现代化意识,后有现代化运动,即哪个国家首先对西方文明产生了科学的感性认识,便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捷足先登,占据领先位置。从这一意义上说,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不是以“有形”的现代化改革运动开其端绪的,而是以传统世界秩序观的解体和新的世界观的确立这些“无形”的变化揭开序幕的。” 【关键词】现代化意识起点文化形态 中日两国作为被侵略的被动型现代化国家,随着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东亚被迫纳入以西方为中心的新的世界体系。中日两国在现代化起步之时,就已经处在现代化发达国家所谓的“世界体系”的包围之中,“外国的侵略与挑战和对外战争中的失败常常成为引发大变革的动因或催化剂[1]。”资本主义世界化潮流给东方带来了深重的民族危机,客观上给中日两国的近代化提供了发展契机。中日两国开始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适应现代工业世界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缓慢转变过程,先后发起了旨在通过摄取西方工业文明以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中国在与外部世界联系方面比日本更具有条件和优势,而后来的结果却是日本迅速实现向现代国家的转变,从东亚的边缘一越而为东亚的新帝国中心;而中华帝国则不幸被迅速解体,从傲视‘四夷’的天朝大国降为备受凌辱的殖民地。本文尝试从两国的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对现代化的影响方面,初步探讨为何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 一现代化意识的发端 谈到现代化,不得不提中日两国现代化的起点问题。这就很自然地想起日本的西南诸藩改革、明治维新和中国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两次鸦片战争,西方的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的大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被动摇。面对内忧外患,奕、李鸿章等人发起了洋务运

中日近代改革成败对比

19世纪中后期由于西方列强的势力向东方扩展,中日两国都开始了近代化的历程。由于两国的处境和面临的任务相似,然而探索的结果却截然不同。 其中两国社会结构的差异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然而两国在社会结构中的选官制度、土地所有制结构、对?商?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国近代化的进程。 19世纪中叶随着西方列强势力向东的扩展,闭关自守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均被迫打开了自己的大门。两国的仁人志士分别开始寻找救国救民的药方,使自己的国家开始了近代化进程。 然而两国的结果却截然不同———日本走上富国强民的资本主义道路,中国却仍然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里徘徊。 例如:?日本通过开国较为成功地进入了国际社会,而中国却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原因之一在于中日在19世纪中叶前的‘开国准备’阶段已经产生了很大差距, 中国坚持华夷思想,毫无开放进取之意,而日本实现了地理世界观和文化世界观的转变,形成了开放力量。? 一、选官制度的差异 中国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始创于隋朝。 科举考试导致统治阶级内部成员不断的更新,使社会上下阶级在和平的情况下不断地对流,从而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科举考试可以把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的代表人物,甚至一部分被统治阶级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中央政权中来,扩大政权的阶级基础?。 由于这种通过考试录用人才的办法对封建制度来说有合理的一面, 中国 一方面它可以使统治机构由统治阶级中最有能力的人来组成。这对封建制度来说是一种有效的制度。 另一方面,一种对维护封建社会有效的制度自然会成为向近代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适应于儒家?君子?的理论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人文伦理性。它可以培养出一批具有德品的通才而不是一技之长的人才。广大士子们对日常生活不屑一顾,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把自己的言行严格的约束在封建政权要求的规范之内。因此自然科学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存在什么创新和发展,因此,在科举中国科学与民主就显得很苍白。 日本 德川幕府时代的日本是一个严格的等级社会。四个等级各有各的身份,各有各的生活。由于日本实行世袭制、门阀制使其他的三个等级的人不可能通过什么途径进入统治阶级中去。一旦生产力发展的速度加快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各种矛盾并最终导致封建制度的崩溃。?日本实行世袭、门阀制,使得有才能的下级武士不能进入高层,在幕府末期,则促使下级武士走向与旧政治制度决裂,为倒幕维新创造了必要条件?。 中国的科举制为中小地主乃至出身贫寒的平民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升官的道路。中国封建社会具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很难从中分化出与之相对抗的革新势力。 因此,中国封建制度具有一种特殊的稳定性,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产生了强大的阻力。 日本的门阀制、世袭制阻碍了一些门第较低而富有才干下级武士、其他等级的人无缘较高职务,因此产生不满,最终走上反对幕府统治的道路。 二、土地所有制结构的差异 中国 自秦汉以来,土地所有制的基本形式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地主经济的租佃制度,该制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主要的剥削形式。在该制度下生产者是自耕农和租佃农而非农,从表面看中国古代社会地主制下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并不太紧,农民与地主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可以自由缔结或解除二者之间的租约。由于该制度中的封建关系比较灵活,很难像日本那样分离出异己的力量。 日本

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

中日现代化起点的比较 内容提要从“长时段”的角度宏观审视中日两国现代化的启动进程,就会发现,在明治维新前的一个多世纪前,亦即18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实现了由传统世界秩序观到现代世界观的“无形”之变,开始了以摄取西方文明为主题的现代化运动。而同时期的中国,则仍陶醉于“天朝意象”之中,难以自拔,这使得两国在现代化的启动阶段,已经存在一个不小的“时间差”,直接导致了两国现代化的不同命运。这告诉我们:在宏观比较研究中日两国现代化进程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事件比较”,而应注意“过程式”的长时段比较,进行探源式研究。 关键词现代化起点中日非西方国家工业文明现代世界观 十八、十九世纪,在富于侵略扩张的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面前,包括中日两国在内的非西方国家先后发起了旨在通过摄取西方工业文明以富国强兵的现代化运动。从历史上看,这些非西方国家虽然当时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其社会内部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具有现代性意义的变化,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率先勃兴并“骎骎东来”的形势下,其“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发生,往往都是以对西方工业文明的体认和大力摄取为前提,“自上而下”地发生的,目的性极强,具有明确的历史起点。但在确定起点的标准和具体标志问题上,学术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拟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对中日两国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做一比较研究,以揭示中日现代化启动运行的特殊规律,进一步理解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的成败得失。 一、问题的提出 谈及中日现代化的起点问题,学术界往往把目光投向19世纪中叶前后,并很自然地想起日本的西南诸藩改革、明治维新和中国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等两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并以此作为中日现代化启动发轫的标志。民国以来,学术界大体有以下三种代表性观点: 其一是“西洋列强冲击论”。即以中日两国在西方列强侵略战争的重压下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作为现代化起点的标志。如1937年王芸生提出:“我们若以江宁条约为中国现代化的起点”那么,“神奈川条约则为日本现代化的起点”。①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中日现代化进程比较 11级地方政府治理模块王世超201127920120 各民族和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自始就与近现代国际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始终受到世界体系、国际秩序及国际格局的强烈影响。现代化进程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其启动过程也包含着残酷竞争、“优胜劣汰”的血腥一面,表现为国家之间、国家集团之间乃至民族与种族之间相互排斥的“零和”性质。在近代,率先发达起来的西方列强利用其优势地位, 对亚、非、拉地区大部分民族实行了野蛮的殖民统治,打断了这些地区的自然发展过程,也阻碍了其正常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否遇到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以及能否抓住这一发展“机遇”,是其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由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差异,各地区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速度、成败上不会完全一致。正因为如此,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与“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等属于民族与国家间竞争的概念密切相关。中日现代化道路就是建立在国家危难、民族振兴的基础上才走上正轨的,但一衣带水的毗邻两国,其现代化的过程却完全不同。 回溯起因:挑战相似命运不同 中日两国在19 世纪中叶的“西方的冲击”下,开始被卷入世界性的现代化浪潮之中。中日两国隔海相望,相互交往的历史超过2000 年。直至19 世纪中叶,中日两国一直在以华夏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圈内长期共存、交流和发展。 19 世纪中叶,基本上完成对其他地区殖民化的西方列强,以先进的工业文明为后盾,以廉价商品、坚船利炮和基督教义为武器至远东地区,先是要求这一地区各文明古国接受西方式贸易方式和国际秩序,继而开始强加不平等条约,一步步地把这些国家和民族逼入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面对“西方的冲击”,中日两国曾同样面临被殖民化的民族危机。在突如其来的相似挑战面前,起初中日两国作出了一连串十分相似的反应:先是都坚持“闭关锁国”,其后分别采取“中体西用”或“和魂洋才”模式,试图只学西方的科学技术而排斥其制度和思想,再后开始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后,日本在为之震惊之余,迅速决定掉转船头改学西方,而中国则迟迟未能作出这一转变。19世纪中叶的一步之差,使中日两国站到了截然不同的近代起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建设西方式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中国则错过了改革图强的时机,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在近代的起点上,中日两国为何会出现如此不同的命运?究其原因,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差异。 第一,主体反应的不同。 这一点是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原因。中日现代化起点的差异,首先来源于两国的政治统治核心对“西方的冲击”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反应:中国的末代皇朝清廷腐败衰落,全无改革开放的内在动力;日本的明治政府生气勃勃,锐意改革开放。 第二,自然经济的相异。 在西方势力东渐之前,中国经济基本上实现着自给自足,在近代前夕还有大量茶叶、生丝出口海外,用以抵消西方国家的鸦片与棉织品的进口。与此不同,当时日本则在西方货品大量输入的情况下,没有同量物品足以抵消其巨额入超。经济上的危机感也促使此时的日本极力学习西方,寻求尽可能利用西方科技来增加生产。 第三,国际环境的区别。 19 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表面上类似,实质上具有很大差异。当时,从印度洋东渡而来的西方列强更为垂涎的瓜分对象是中国,而不是作为西方国家“东方航线”终点的日本。西方列强对日本没有实施大规模战争,没有进行走私的鸦片贸易,也没有提出

中日近代化比较

中日近代化成败原因 ——“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 历史系12本黄瑶 12号 研究目的与意义: 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和日本两国面对西方国家的船坚炮利被迫放弃原有的闭关锁国政策,陷入民族危机当中。日本迅速完成了近代化,并且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的一个独立国家,而反观中国则是进行了多年战争才实现了国家的独立,浪费了大好的发展时光,在本来就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路上又再次落后。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历程是非常相似,但是结果却是相反的,这和两者在近代化之初提出的思想有着密切关联。本文旨在通过对“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这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对比,寻找两国近代化成败的原因。主要内容: 一、“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的形成 二、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主要内容 三、两种观念的发展 四、两种对外开放观念的对比 五、两种观念对两国近代化的影响

研究思路: 在文章结构上,以两国在近代化之初提出的两种口号作为入手点,逐步分析两国对外开放观念开展,由口号的产生、发展再到它们对两国近代化的影响,最终探寻两个近代化成败的原因。在资料选择上,综合考察两国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特别是近年来的新学术研究。研究现状和方向: 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国际背景下,两个的近代化命运为什么这样的不同?从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就进行了对比分析。从那时到今天,百年的时间里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这个课题进行了不断的研究,研究成果也很丰富。就研究的方向来说大致有这几种:中日近代化的起点问题;社会精英阶层于近代化;中日社会结构于近代化;中日早起工业化的比较;儒家思想于中日近代化。从中我们发现对于这个课题的研究有这样两个特点:一、研究的主题不断的更新。从最早的政治近代化比较到今天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外交等多方面的比较;二、研究领域不断的拓展。从内容上看既有两国近代化的大方向的比较研究,又有以事件和人物为内容的小方向研究。 参考文献: 1、本庄荣治郎:《日本经济思想史研究》,日本评论社1966年版

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

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王超(20071201) 邢旺(20071206) 徐珑(20071207) 张瀚镭(20071211)

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之所以把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样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均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封建社会末期。而且也都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时候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炮舰政策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 同样是面对危机,两国统治者为了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一场以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洋务运动(中)和明治维新(日)运动。到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却不仅保持了独立,而且实现了工业化和近代化,成为了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道路的国家。同样是在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但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成效却大相径庭。这种悬殊的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根源何在?下面就先从两国的变革的背景开始谈起。 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而从争夺市场演变为争夺殖民地。而国势衰弱的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可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没能把挑战看作是发展的机遇,仍然昏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对世界大势一片茫然。以至于道光皇帝竟然问出“该夷与我回疆可有陆路可通?”这样令人可笑的问题。而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这就是一个万全的计策,幻想着只要“守定和约”就可“中外相安”。这期间也有少部分人从西方的炮舰外交中看到了危机,所以有了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他们在战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主张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然而这被道光皇帝斥为“一派胡言”,以至于这种言论被搁置了20年。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打进北京,皇帝和文武百官仓皇出逃,这才使中国朝野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中国何以救亡图存?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变革的思潮,并付诸实施,进而演变成了洋务运动。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日本国内,虽然这次战争没有惊醒中国统治者,但是当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幕府听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们仔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共5页文档

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之异同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同学对近代中日改革比较感兴趣。十九世纪中期,在西方的冲击下,中国、日本相继走上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中国又效仿日本再一次进行了改革――戊戌变法。两国的改革既有相同之处,也有重大区别。现在简述如下,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学生如何理解中日近代改革的相同之处 (1)两国改革的背景相同。经济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中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日本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下的封建自然经济。政治上,两国改革前都是封建专制统治,并且社会矛盾尖锐。中国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存在着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剥削压迫,改革前出现了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日本是幕藩体制,存在着武士阶级对农民阶级、手工业者、商人的剥削压迫,十九世纪后,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思想文化上,两国改革前在指导思想上都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口号,地主阶级李鸿章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等人主张不但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日本江户时代的“洋学”(因初期主要是通过荷兰商人获取信息,故又称“兰学”)成为一门有社会影响的学问,吉田松阴等人主张学习西方。外交上,两国改革前民族矛盾都激化了。十九世纪中期前,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完成了工业革命,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列强们积极地对外侵略扩张,中国和

日本都是他们的侵略对象。中国的洋务运动前面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战败,戊戌变法前面临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日本明治维新前面临的是“黑船来行的冲击――培理叩关”等。此外,两国力主改革者也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为改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洋务派代表有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等,中国的维新派代表有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日本明治维新的代表有吉田松阴、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伊藤博文等。 (2)两国改革的内容有相同之处。中、日两国近代的改革都做到了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方面。例如:中国的洋务运动,通过“师夷长技”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兴办了许多洋务企业;创办了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思想文化;军事上除了创办军事工业外,还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的戊戌变法,理论上也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议院、开国会、实行君主立宪;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文化教育上兴办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取士等。日本的明治维新,政治上破除幕藩体制,建立中央集权体制,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工业;思想文化教育上文明开化,发展教育,传播西方启蒙思想,改进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 (3)两国改革的影响有相同之处,这主要指对自身的影响。两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中国的洋务运动,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思想文化教育的进步,培养了改革的人才,强大了军事力量。中国的戊戌变法,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和工业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政治民主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中国与日本近代化道路的比较研究 (姓名:徐晨皓) (专业:电子信息班级:11047812 学号:11047854)对于中国近代发展情况和日本近代发展情况,我发现它们初始情况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过程与结果。但是是什么导致了中国与日本近代发展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中国的近代史与日本的近代史慢慢比较,你会发现时间越往后,差别就越大,当然,其中的各种缘由我们也可以一一的体会出来。中国的近代史发展可谓是艰苦卓绝,直到现在才慢慢崛起,日本的近代史发展则是另一番景象,从崛起到妄想称霸到如今的经济强国。 那从中我们该反思些什么呢? 一、两国的近代开端。 从国家体制来看,中国是封建帝国主义,日本则是德川幕府统治,总体来看,都是统治阶级至上的国家。而且,两个国家都是以农耕为主,都没有大型的机械工具,与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先进技术相比,都远远落后。中日两国都过着封闭的日子,与外界的交流甚少,但不同之处是,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日本小小岛国,人口少,总体中国远远富裕与日本。 20世纪70年代,中国沿海地区人民深受鸦片的毒害,同时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但这恰恰引起了英国商人的愤怒,也给英国政府进攻中国提供了一个借口。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由于清朝后期的政治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骄妄自大,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军事废弛,清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缺额甚多,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反而有所退步,军务废弛,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已经到了腐朽的地步;清朝后期思想界处在很麻木、压抑和沉闷的氛围中;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导致的经济落后······最终,英国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前,清政府显得不堪一击,不得不在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639年, 日本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实行闭关主义。但是马修·培里的两次造访让日本不得不打开国门。尤其是1854年,培里再次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这次一共有七艘军舰,而且舰队一直深入江户湾内,到达横滨附近才停船,面对培里的强硬姿势,幕府只好接受开国的要求了。于是双方在横滨签定了《日美亲善条约》,也是日本与西方列强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同意美国船只在下田、箱馆两港停泊和购买物品;日本有义务援救遭遇海难的美国船只及人员;日本保证向途经开放口岸的美国船舰提供煤炭、淡水、粮食及其他所需物资;日本同意在18 个月内美国外交官进驻下田,设置领事等,同时规定日本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6月20日在下田签署《亲善条约》的附件,规定了下田开港的细则,其中包括在下田划出方圆7 日里、在箱馆划出方圆5 日里的驻日使馆人员的散步区。1857年6月17日又签订了《下田条约》,规定日美两国货币的同类同量交换以及领事裁判权、领事旅行权等。 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开始是极其的相似,同样是在列强的逼迫下,同样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二、两国的不同改变。 先来看看日本的发展,从被美国敲开国门,其他西方列强跟随著美国,纷纷向日本提出通商的要求,于是英国、俄国、荷兰等西方列强都与日本签定了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黑船事件”后的日本政局一天比一天混乱,也暗示了幕府灭亡的灭亡。但是日本并

中日俄近代化的比较精品

中日俄近代化的比较 各主要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可以从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统一战争、改革等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经济上通过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思想上打破了宗教束缚与封建专制等方面来概括,具体到每一个国家,情况又不是同的。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向纵深拓展,中日俄三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都进行了改革,采取了近代化的若干措施。三国的改革分别是中国的洋务运动、日本的明治维新及俄国的1861年改革,三者虽然都是封建国家向西方学习以促进促进经济发展增强国力的运动,但结果却大不相同,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其中,日本取得了最大成功: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力蒸蒸日上;俄国也取得成功:社会性质改变,资本主义也获得比较迅速地发展。但相对于日本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要多,速度要慢,综合国力相对要弱,这可以用以后的日俄战争日本的战胜、沙俄的战败来证明;中国的这次近代化尝试则失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即是证明,但洋务运动在客观上则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那造成三国近代化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的启发又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地理位置不同导致统治者的压力不同、思想观念不同。沙俄本是一个内陆国家,统治者为获得出海口而疯狂地对外侵略扩张,并形成传统;同时由于距西欧较近,受西欧的政治、经济影响较大,因而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很进步的,并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以发展经济壮大国力;而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缺乏,市场狭小而又人口众多,因而为解决生存压力 而时刻注重国力的提高,有压力就有动力,因而日本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也是很进步的,尤其是注重向

中日近代史对比[pzy]

中日近代史对比 作者:潘紫莹 班级:英162 学号:3160711051

中国与日本地理环境上相互毗邻,19世纪中期,西欧列强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后开始抢占世界市场,都处于闭关锁国状态的中国和日本自然也难逃被强行叩关的命运。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并把握有利的国际形势,为本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开辟道路,是中两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两国几乎同时进行了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与相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中国进行了“洋务运动”,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不同的是日本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很快地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二十世纪初己经跻身于西方发达国家之列。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同样是对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发展,却没能走上近代化道路进而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境况。什么因素导致双方面对相似的状况而做出不同的选择呢?对这些问题需要深入分析。 一、政治 中日两国的近代都是充满激烈政治斗争并发生政治大变革的时代,但两国的政治领域因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特色,并深刻影响了各自的近代化历程。因而,在近代中日比较研究中,政治问题自然占有较大的比重。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是近代中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分界点,尤为研究者所重视。大多数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是借助于西方近代武器和技术来巩固封建统治的运动,对外没有摆脱半殖民地状态,而明治维新是带有根本性质的近代社会变革运动,对外争取实现民族独立并使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即使是将两者都视为近代化运动的研究者,也对

前、后者作了低层次与高层次的区分。分歧主要在于对上述差异产生的原因有不同的解释:一种意见强调当时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国际条件的不同制约,另一种意见则强调两者的主导力量的不同本质、不同取向的决定性影响,更多人则倾向于兼顾主客观因素。 二、经济 近代中日历史的不同面貌,主要是由近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特别是工业化的不同成效所决定的。 两国在19世纪50和60年代相继始了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有学者认为,在起步阶段,中日有一些共同点: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的直接刺激和影响下发生,从建立近代军事工业开始,以军事工业为中心,并围绕着军事需要而发展起来; 近代生产技术、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开始时都来自西方国家; 工业化资本原始积累途径,都包括政府、官僚、内外借贷资本、民间大小商人与地主的投资,其中尤以政府投资为主;同以“土洋并举”、“以洋带土”、“以土养洋”为模式。但两者的结局却不同:日本基本上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任务,而中国根本未能实现工业化。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我认为主要是由于两国政府的方针和措施的不同。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对封建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根本性变革,为工业化创造了基本前提,而中国洋务运动不仅没有触动,反而维护封建制度,从根本上制约了工业化的进程。明治政府很快从以官办工业为中心转向大力扶持民间工业,而洋务派却始终对民间工业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 改革成败之比较

近代中日改革成败之比较众所周知近代中日均进行过改革,即中国的戊戌变法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虽然都是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可是其结果却有着天壤之别。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了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了。 1853年,美国佩里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近海《日美亲善条约》,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等。由于接踵而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德川幕府成为日本社会斗争的目标。倒幕派力量逐渐壮大,通过与幕府斗争,倒幕派获得了胜利,明治天皇得到了实权。明治天皇通过明治维新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使日本摆脱了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而且日本通过改革树立了在东亚的强国地位,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区域霸权国家,异成为帝国主义角逐中的正式成员,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军事力量得到增强。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日本马关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等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开始了。但戊戌变法最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性质。只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 中日改革究其成败本源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社会背景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阶级矛盾加深。同时统治阶级内部也发生分化,表现在天皇和将军之间的矛盾和中、下级武士和大名与将军的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危机严重。 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由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清政府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工具,清政府的封建势力比较强大。(2)领导力量不同: 日本以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等为改革的主体力量,且倒幕派得到了天皇的支持。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清扫敌对旧势力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并且只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上改革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3)政策措施不同: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改革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顽固派强大,并且改革中的一些措施损害到了顽固派的既得利益,如改革在政治方面裁撤闲散衙门和冗员,所以说维新派的改革不可能得到长期进行,其结果注定失败。 (4)国际环境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19世纪中期,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印度,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中国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

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

中日法制近代化比较研究 徐立志Ξ 一 法制近代化的含义及特征 “法制近代化”是个宽泛而容易引起歧义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因此,有必要先对这一概念作一探讨。 首先须明确,所谓“近代化”,指的是哪一历史阶段的现象。从有关论著中可以看到,对此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按史学界对历史阶段的划分,将近代作为不同于现代的一个阶段,赋予近代化以不同于现代化的含义;另一种则把近代化与现代化合为一体,称之为“近代化”,或“现代化”。①笔者认为,这类概念本来就没有如同自然科学的概念那样严格的含义,两种用法均无不可,关键是看研究的对象及研究需要。以本文而言,为了便于将中日两国的法制演进进行比较,以采取第一种用法为宜,因为中国法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现了与以前迥然不同的情况,如将这一阶段也作为近代化的一部分而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无多大意义。因此本文所说的“法制近代化”,仅指前现代阶段的法制演化,而不包括现代。 其次须弄清楚,所谓“法制近代化”,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包含着人类法制演进中的哪些趋势。从近代主要国家的法制发展来看,法制近代化的特征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1法治主义原则的确立。 法治主义是一种以突出法的至上权威性和统治地位为特征的立国原则,虽然在历史上,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很早就已出现,但真正的法治主义无论作为系统的理论还是国家原则,都主要形成于近代。近代以前,由于实行法治所必需的种种条件(如宪政民主、权力分立等)尚不具备,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法治国家。只是到了十七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进步,法治才成为一种历史趋势。法治学说经过欧洲思想家和法学家们的阐释,逐渐形成系统的理论,英、法、美等较早实现近代化的国家相继走上法治之路,制定了作为国家最高准则的宪法,并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分权原则,从而消除了临驾于法律之上的最高权力,实现了法的统治。其他后起国家也大体如此。从古代中世纪的君主之治、寡头之治到近代的法律之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它反映了法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是衡量法制进化程度的尺度之一。 2.民意立法机关的出现。 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大势。这一历史趋势在近代的表现之一,便是民意立法机关的出现。近代以前,除个别国家的个别时期外,最终立法权一般由君主或寡头执掌,立法没有严格的程序。到了近代,随着民主分权制度的出现,议会等民意机关成为行使最终立法权 本文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Ξ ①如马家骏、汤重南所著《日中近代化的比较》(日本六兴出版1988年版)一书中,就用“近代化”这一概念表示近代以 来包括现代在内的历史发展趋势。

最新中日近代改革之比较资料

精品文档 论中日近代 改革比较 王超(20071201) 邢旺(20071206) 徐珑(20071207) 张瀚镭(20071211)

精品文档 论中日近代改革比较 之所以把中国和日本进行比较,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有很强的相似性:同样是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中日两国均处在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封建社会末期。而且也都是在长期闭关锁国的时候被西方资本主义强国的炮舰政策打开了封闭已久的国门。 同样是面对危机,两国统治者为了挽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先后进行了一场以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为主体内容的洋务运动(中)和明治维新(日)运动。到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在不到5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很大程度上丧失了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而日本却不仅保持了独立,而且实现了工业化和近代化,成为了近代亚洲唯一一个走上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道路的国家。同样是在受到西方列强的冲击之后,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始了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社会变革,但中日两国近代改革的成效却大相径庭。这种悬殊的差异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其根源何在?下面就先从两国的变革的背景开始谈起。 西方列强在完成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革命后,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进而从争夺市场演变为争夺殖民地。而国势衰弱的中国和日本都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可惜的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并没有真正清醒过来,没能把挑战看作是发展的机遇,仍然昏睡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对世界大势一片茫然。以至于道光皇帝竟然问出“该夷与我回疆可有陆路可通?”这样令人可笑的问题。而在签订了《南京条约》后,清朝统治者认为这就是一个万全的计策,幻想着只要“守定和约”就可“中外相安”。这期间也有少部分人从西方的炮舰外交中看到了危机,所以有了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他们在战争失败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主张设局仿造轮船枪炮,“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然而这被道光皇帝斥为“一派胡言”,以至于这种言论被搁置了20年。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轻而易举地打进北京,皇帝和文武百官仓皇出逃,这才使中国朝野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中国何以救亡图存?成为人们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从这时候起,中国社会出现了一股要求变革的思潮,并付诸实施,进而演变成了洋务运动。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在日本国内,虽然这次战争没有惊醒中国统治者,但是当日本的统治者德川幕府听到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消息后大惊失色。他们仔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有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作者和学号梅馨月1320520121 班级13财务管理1班 日期2015年12月3日

读《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有感 摘要: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都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都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危机,并且同样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的威胁,两个国家又都不约而同地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可是进入近代,仅仅不到半个世纪,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命运竟是这样的不同:日本迅速地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资本主义的改革和近代化,成为亚洲惟一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国则沦为丧失了独立主权的一个为列强所宰割的半殖民地国家,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近代时期中日两国的社会变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因此探讨与比较中日近代化的成败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日;近代化;成败;比较 在70年代日本奇迹般的重新崛起时代,中日两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也一度成为学术热点。研究日本现代化不但是中国现代化的需要,同时也是日本反思现代化历程的需要。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一书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研究中,依田熹家发现,中国学者和日本本土学者对日本现代化的研究有很大差异。“中国朋友感到‘惊诧’希望知道的事,很

多却是我们日本人感到‘理所当然’、不屑一顾的事,而很多我们认为通过大量史料得到证实的事,却使很多中国朋友极难理解”,故依田熹家在写了成名专著《日中现代化比较研究》后,人为还有进一步阐述近代日本的现代化问题的必要,由此著述了《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依田熹家对日本的侵略战争也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反省,在本书的辅助书目中有大量的日本史名著,进一步加深了我们的理解。 依田熹家在《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一书中指出,日中两国有很多差异,采用类型比较,对中日社会类型、文化类型和教育类型进行分析。 一、社会类型 在社会类型方面,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它的团队是企业和单位,或者有的是养子,没有血缘关系,主要表现为武士道精神的忠,这就有利于现代企业发展;中国是亲族协作型,主要通过亲族、家族组成有血缘关系的团体,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的孝。因此中国的家族企业表现为亲族谋利,日本企业表现为派阀谋利。 在日本,他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集体本位主义”,“集体本位主义”乃是日本民族立国之本之魂,也是日本近代崛起、现代迅速复兴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日本人看来每个人都是在恩情债务这张巨网系统中的适当位置上生存奋斗的,因此日本人非常讲究“恩情难报”与忠诚之道;在中国,百善孝为先,中国人自古最注重孝道,家族和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