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汉被动句对比论文

英汉被动句对比论文

英汉被动句对比论文
英汉被动句对比论文

英汉被动句对比

摘要: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对比在范围、形成、语言功能、句法结构上进行对比,证明了英汉被动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语言的差异性,阐释了英汉互译中被动句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字:被动;英汉比较;相异性;相同性;互译

1.相异性

1.1 英汉被动句的范围

1.1.1 汉语被动句的范围

现代汉语被动句主要可以分为两种:1. 有明显被动标志的“被”字句,称为“汉语结构被动句”。这种句子除了有“被”字标志外,还有些以“由”、“受”、“给”、“让”、“叫”、“为……所”作为被动标志;2. 无明显被动标志的被动句,因主语受事而称为“受事主语句”,这类句子的主语多为无生命的事物。这类句子的形式比较多样化,结构限制较少,使用也很灵活。在日常使用中,第二种被动句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数量远远超过结构被动句。下文中将对这两大类被动句与英文中的被动句进行具体比较。

1.1.2 英语被动句的范围

尽管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但英语被动句式的使用范围特别广,这也是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上的重大差异之一。凡是在不需要或不能指出行为主体的场合,或者需要突出行为客体的场合,英语都采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即Passive V oice,这种语态与主动语态对应构成英语中的两大语态。其中被动语态是动词的被动形式,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而宾语是受事者,两者之间存在着受事关系。此把被动语态又被称为英语中的第一大类被动句,即“英语结构被动句”。英语结构被动句又可以被次范畴化为核心被动句(core passive)、半被动句(semi-passive)、虚被动句(pseudo-passive)等。

1.1.

2.1 核心被动句

这三种不同被动句的被动性质逐级下降,核心被动句最强,其中不带有施事短语的“主语(受事)+BE+V-EN分词”形式是最常见的被动句,可以称为被动句的原型形式。如:

This chair was made by my father. (1)The problem could be avoided. (2) (1)(2)两句均为核心被动句,然而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就是有无施事短语,[1]句中的施事短语即可以成为与此句相对应的主动句的主语,与[1]句相对应的主动句为My father made this chair. 然而[2]句中的施事者没有表达出来,因而无法转换成相应的主动句形式。

1.1.

2.2 半被动句

半被动句介于被动句与主系表结构之间,这种句子的过去分具有动词和形容

词两者性质。如:

I was very interested in Economics. (3)

(3)句为半被动句形式,其中的interest这一动词既有动词属性,句子可以转化成Economics interests me very much.;也有形容词属性,可以用feel,very,rather 来修饰。

1.1.

2.3 虚被动句

虚被动句则更接近主系表结构,常表示一种状态。如:

This city is getting modernized these years. (4) (4)句中的modernized这一词与modern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可以用modern来替换,因而常被认为是一种系表结构句,而非被动句。

除上述介绍的结构被动句外,一部分主动句其实也表示被动意义,我们把它称为“英语意义被动句”。这类句子的动词是一些限定的不及物动词,如sell,taste,wash等。这种类型的被动句与结构被动句相比,在英语中使用很少。1.2 英汉被动句表达方式对比

下文将英汉被动句的对比限定于“被”字结构被动句与英语结构被动句中的核心被动句,和汉语受事主语句与英语意义被动句。此外,英语被动句中动词还存在时态区分。

1.2.1 汉语“被”字结构被动句和英语核心被动句

下面两句英汉被动句均为比较常见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三个部分,A为主语部分,B 在汉语中为被字短语而在英语中为由BY引导的结构,C为动词结构。

I was waked up (by my father). (5)

A C B

我被(我父亲)叫醒了。(6)

A B C

(5),(6)两句正好在翻译时能够互译。这两句中括号内的内容是可以省略的,即可以将施事者不表达出来,然而两者的省略在语法上有所不同,(5)句中BY这一单词是和后面的施事者组成完整的结构,在任何情况下一起出现或省略。(6)句中的“被”字并不与后面的施事者紧密相关,作为施事者的“我父亲”可以被省略,而“被”字省略是否取决于主语的性质,动词基于主语的内涵以及使用这一句子时语用环境,所以我们的考察主要从主语A开始。

在英汉语中,A主语段都一般来说具有受事性,主语一般是受动作的影响而发生状态和性质的改变。不同的是,汉语中的主语中值得注意的是它具有生命的程度。从我们的直觉上认为,生命度最高的是人类,其次是各种有生命的动物,最后是生命度最低的那些无生命的名词。

小偷被带走了。(7)小偷被抓走了。(8)

鱼被抓住了。(9)饭被烧好了。(10)以上这几句话中,主语的生命程度逐步降低,我们将逐句比较这些句子中“被”字省略与否的情况。

在(7)、(8)两句中,主语都是生命度最高的人称名词“小偷”,我们习惯上使用“被”字来表达被动关系,因为小偷即可以作为受事对象,同时也很可能成为施事对象,如果不加入“被”字经常会引起异议。如(7)句中“被”字省略变成“小偷带走了。”,语言的接收者就会产生疑问,因为小偷也可以作为施事者而带走了什么东西。然而,在(8)句中,“被”字省略变成“小偷抓住了”则引起的歧义较少,这是因为“抓住”这一动词在表达“小偷”时“小偷”常作为受事者,人们就习惯性的做出判断认为小偷是受事者,而那些“小偷抓住什么东西”的判断则被自己否决,因而也会有“小偷抓住了”这种表达来表示被动意义。以上是不具有语用环境时的情况,如果有特定环境情况就不同了。比如,有两个人判断小偷已经逃走,一人问是如何逃走的,另一个人回答“小偷抓住了…(因回忆而发生停顿)…那个绳子…。”此时听者就不会判断为是被动句,而会认为是说话者没有表述完整,等待其说完。

(9)句主语的生命度比前两句低,句中的“被”字经常可以被省略来表达被动意义,表述成“鱼抓住了”和“鱼杀了”。在这种情况下,省略与否对于听者而言也经常不会产生疑问,一是因为“鱼”这一主语经常作为受事者出现,二是“抓住”和“杀”这两个动词对于“鱼”这一主语而言也经常是将鱼放在受事者的位置上。然而,和(8)句相似,如果有特定的语用环境情况也会产生变化,如听者会对鱼到底抓住了什么东西产生疑问,可能是小鱼等等。

(10)句主语是无生命名词,在这种情况下,汉语作为一种意合的语言,这两句中使用“被”字却是不常用的情况,因为我们从主观上判断“饭”肯定是受事对象,无论后面的动词如何,也无论发生的语用环境如何。

从以上分析看,随着受事主语生命度的下降,“被”字被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少,但还是会受到动词和具体语境的影响。与汉语不同的是,英语结构被动句的使用不会受到主语名词生命程度的限制,只要受到某一行为的影响,即只要表达的是致使事件,都可以进入被动句。比如下面两句,均为常见的英语被动句。

The dish was cooked by him. (11) The page was turned by her. (12) 1.2.2 英语意义被动句和汉语受事主语句

1.2.21 英语意义被动句

英语意义被动句有以下这些特点:

(1). 因其逻辑结构不是非常明晰而常出现在英语口语中。它的动词常是一些在通常情况下作为及物动词,而在这类句中作为不及物动词。它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用,比如taste,feel和sell,其它的还有smell, sound, look, read等等。

The soup tastes delicious. (13) The water feels warm. (14) The book sells well. (15)

(2). 在时态方面,时常是以现在时来表示一般事物的性质,(13),(14),(15)三句正是使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主语的一种状态。

1.2.2.2 汉语受事主语句

与英语意义被动句相比,汉语中广泛使用的受事主语句的情况就相当复杂了,而且这类受事主语句的主语一般是我们认为不会成为施事者的无生命名词。如:

困难克服了。(16) 饭正做着。(17) 这件事容易解决。(18) 这蘑菇不能吃。(19)

(16),(17)中句末的结尾是“了”和“着”,是主语+动词+修饰性词语(如“着”,“了”,“过”形式)。

(18)的结构和前两句不同,在主语与施事动词之间有修饰性形容词,如很难,好容易等。

(19)的主语与动词之间连接的是能愿动词,如不能,一定,能,应该等。

1.2.3 英语被动句的时态问题。

汉语被动句动词表达过去、现在、将来,没有明显的变化,只是通过句子本身的意义表达出来。与汉语不同,英语被动句动词有明显的时态变化。如:

一般现在时(present simple):The bread is baked here. (20) 现在进行时(present continuous):The bread is being baked. (21) 现在完成时(present perfect):The bread has been baked. (22) 一般过去时(past simple):The bread was baked yesterday. (23) 过去进行时(past continuous):The bread was being baked. (24) 过去完成时(past perfect):The bread had been baked. (25) 表示将来的和带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形式是在will, be going to, can, must, should等之后,加上be+过去分词。如:

将来(future):The bread will be baked next. (26)

The bread is going to be baked. (27) 情态动词(modal verb):The bread should be baked soon. (28)

The bread ought to be baked. (29)

1.3 英汉被动句的形成和意义

这方面的差异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语言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1.3.1 汉语被动句的形成和意义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重“事在人为”,动作和行为的主体必然是人,事和物不可能实施某一动作或行为,因此在表达时往往以人做主语。如果找不到明确的行为主体,则用泛称,如:人们、有人、大家等来做主语。如果有时间或地点状语时,常常把时间或地点至句首,采用无主句的形式。例如:

The matter was never mentioned again.

这件事再也没被提起过。(30) A great number of new books will be published next year.

明年将有更多的图书出版。(31) 因此形成了汉语被动句,而汉语的被动句就其形式来说是通过词汇手段来表达意义的。

1.3.2英语被动句的形成和意义

在西方,将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促使了现代自然科学的萌芽,而现代科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加强了西方思维方式的客观性,这就使被动句的结构性非常明确,语义也更加明确。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力求客观的科技文献中,被动句被广泛地使用以体现事物规律的客观性。如:

When the tape is wound completely, the Play button will be released and the radio power is shut off automatically.

当录音带运转到末端时,录音机会自动松开Play(播放)键,收音机的电源就会自动切断。(32)

1.4 英汉被动句的功能

1.4.1 英语被动句的功能

英汉被动句充当的成分不同。英语被动句中动词可以用来做定语、状语、补语、宾语、表语、主语等。

1.4.2汉语被动句的功能

汉语被动句中动词在句子中的用法要比英语被动句的动词复杂。由于汉语的特点,汉语被动句中动词不但在句子中可以做一定的语法成分,而且还能和其他结构构成更为复杂的被动句。

2 .相同点

英汉被动句的相同点就其形式及意义相同甚少,但也存在一些相似之处。

2.1 两者就表达主动和被动意义来说英汉语并无实质区别。英语的表被动的含义和汉语的表被动含义相同,都是被动意义句。

The problem is solved. (33) 问题解决了。(34) (23)、(24)句表达的都是被动意义:问题被解决了。

2.2 两者就其结构来说都有实施者和受事者。英语的实施者和受事者虽然不如汉语那样明显,有些甚至可以省略,但就其固定结构来说,都存在实施者和受事者。The dress is made by her. (35)

这条裙子是她做的。(36)

(25)句实施者是“she”,受事者是“The dress”.

(26)句实施者是“她”,受事者是“这条裙子”

3.互译

英语中的被动句可以各种方式译成汉语,如果机械的按英语的被动句结构翻译,译出的句子往往不通顺或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汉译英时亦然。

3.1 英语被动句的汉译法

3.1.1 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主动句

一般情况下,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主动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英语中的主语在汉语中仍作主语。如:

Mary was given with a bunch of followers

玛丽收到一束花(37) ②英语中的主语在汉语中作宾语。如:

A cup of coffee was offered to him by his mother.

他的妈妈递给他一杯咖啡。(38) ③英语是带表语的主动句。如:

These stars are visible in summer night.

夏夜可以看见这些星星。(39) ④常用于被动句的固定句式。如:

It is said that she left for Shanghai.

据说她已经去上海了。(40) 3.1.2 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

英语中的被动句译成汉语中被动句是最直接的方法,但是汉语中的被动句主要是强调被动的动作,有些英语中的非动作的被动句用汉语是无法表达的。英语被动句译成汉语被动句时可以译成含有被动意义的词、词组,如:“被……”,“受……”,“为……所”等。例如:

Such books are written for children.

这样的书是为孩子们写的。(41)

3.2 汉语被动句的英译法

汉语被动句形式并不是很多,所以它的英译法也不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汉语中的被字结构直接译成英语的被字结构。

②汉语中的不含被字的被动语态译成英语中的被动结构。

4.结语

本文从范围,表现方式,形成,意义和功能上的不同分别考察了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差异,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英汉被动句的对比深入理解了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同时探讨了在实践学习中涉及的英汉翻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两种被动句差别的理解不仅能为自己今后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英语这种语言可能对自己汉语习惯的影响,防止自己在使用母语时发生混乱的。

参考文献:

[1]冒国安.实用英汉对比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

[2]李临定.被动句[J].中国语文,1980,(6).

[3]刘必庆.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

[4]吕叔湘.通过英汉对比研究语法[G]//吕叔湘语文论丛集.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

[5]王还. “把”字句与“被”字句[M].北京: 新知识出版社,1957.

[6]戴文华.汉英被动句的比较[J].语言教育与研究,1983,(4).

[7]曾莉苏.试论被动语态的功能及其使用的语境[J].外语教学,1994,(2).

[8]周国强.被动句的功能[J].国外外语教学,1987,(3,4).

[9]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10]黄龙.翻译技巧指导[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11]廖青睐.英汉被动句对比[OL].

https://www.doczj.com/doc/0e973505.html,/longsentence/fanyixueyuan_2959.html,

2009-8-27/2010-11-24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被动的翻译

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被动的翻译 发表时间:2015-02-02T13:45:31.0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12月总第142期供稿作者:武亚萍[导读] 东西方文化风俗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字形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等方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色。武亚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外语系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由于隶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所以在语言结构和表达上存在诸多的差异,两种语言系统对被动语意的表达差别巨大。相较于汉语的表达方式而言,被动语态在英语语言系统中的运用更为普遍,所以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更加受到英语研究学界的重视,而如何在尊重两种语言系统差异的情况下合理地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是近年来英语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在汉英两种语言系统被动语态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对英语被动翻译的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两种语言系统更好地交流融合。关键词:英语英汉对比被动翻译 英语和汉语在世界语言系统中是两种有着较大差异的语言,分别隶属于西方语系和东方语系。东西方文化风俗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导致二者在字形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结构系统等方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色。而被动语态是构成两种语言系统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两种语系中均有着重要的地位。从英汉对比的角度看,英语语系对被动语态的使用较之于汉语语系更为广泛和深刻,著名的语言学家就曾经指出英语语系对被动语态的广泛使用是英语语系区别于汉语语系最重要的特色。所以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首先应该从英汉两种语系在被动语态上的对比入手,在掌握两种语言系统中被动语态区别的基础上,对英语被动语态的翻译进行准确的把握。 一、英汉被动语态的对比 英语语言系统在具体表达上注重句式的“型合”,句式结构的变化更为丰富复杂,特别是在be和动词的过去分词这一被动语态的组合中,句式的“型合”表现得更为明显。英语对被动语态的表达通过类似的句式展现出来,明显具有显性的特点。而对于汉语被动语态来说,汉语的语意表现更为含蓄,对被动语态的表达也通常会借助句子的内部连接或句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展示意义上的被动,具有隐性的特点。 1.英汉结构被动句对比。英汉两种语系的被动语态在结构上存在着相同点,在两种形式的被动句中句子的主语一般都是意义上的受动者,而意义上的施动者则不太重要,可以在句子中表现出来,也可以隐去。但是两种被动句的结构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在“Many soldiers were killed in the war”一句中,由于句子的阐述者不能明确语意的施动者,所以采用被动句的形式进行表述。而与英语被动句的结构不同,汉语被动句的动词没有时态上的变化,所以汉语被动句不会以动词的过去分词为被动标志,汉语被动式常用能够直接表现被动的“被”字作为结构式被动句的构成条件。例如“糖果被吃掉了”一句中,采用了受动者、“被“字和动词相结合的结构表现被动意义。汉语被动句中的标志词除了“被”以外还有“叫”、“让”等,都能在反映被动意义的基础上构建被动句结构。 2.英汉意义被动句对比。英汉两种语系不仅在结构被动句上存在差异,在语意被动句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当被动句的受动者不会被错认成施动者时,汉语一般选择使用意义被动句。常见的意义被动有两种:一是常见于古文或口语中的逻辑关系上的被动,如“看病难这一问题总算得到解决了”。二是具有感情色彩的“挨、获、遭、承蒙”等词与及物动词相结合表现被动意义,如“承蒙关照,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而英语的意念被动句则有所不同,在这种句式中虽然句子仍为主动句的结构,但是句子的主语在意义上却是受动者,常常用于描绘事物的属性状态等,被动意义比较弱。例如“Brazilian fruit tastes delicious”一句利用“taste”表示整个句子的被动意义,而“My father is difficult to request”一句也在主动句的句型中用“difficult”加具有被动意义的不定式结构来表现被动的概念。 二、英语被动翻译的策略 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可以遵循两种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直译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句子中没有出现施动者时对句子各部分结构的意思按主要成分的顺序进行翻译,直接翻译成带有“被”或其他结构被动句标志的句子。例如在对“Candy has been eaten by harry”一句进行翻译时可以直接利用“被”字翻译成“糖果被哈利吃掉了”。而运用意译法进行翻译时,在句子中有施动者的情况下,可以将句子的施动者直接翻译成汉语句子的主语,将受动者翻译成句子的宾语,如可以将“The mouse was killed by Peter”翻译成“彼得把老鼠打死了”;而当句子中没有施动者时,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内容合理地在翻译中增加施动者,如在对“It maybe asked why I killed them”一句进行翻译时可以根据内容增加主语,合理地翻译为“也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将他们杀了”。 三、结语 本文从英汉对比的角度对英语被动翻译进行了探讨,简要说明了英汉被动存在的差别和对英语被动句进行翻译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的英语被动句翻译提供理论借鉴。 参考文献 [1]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Translation Theories Explored).New York: Routledge,2014,5。 [2]钟小芳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2,28,(2)。 [3]樊斌基于双语语料库的英汉对比与翻译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4]朱旭双英汉被动意义表达形式对比及翻译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20)。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浅谈英汉被动句对比与翻译技巧 摘要通过对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结构形式、语用对比的分析,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差异,并学会运用英汉被动句互译的方法技巧,从而能准确翻译英汉被动句。关键词英语;汉语;被动句;对比;翻译 “把动作的对象(宾语)提前作主语便构成被动句式,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尽管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句式,但英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特别广,而汉语被动句的使用范围要狭窄得多,出现的频率要少得多。”[1]许多被动意义的句子是用无主语的形式来表达的。“被动式应用范围的广狭,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也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同。”[2]所以欲了解英汉被动句的对比差异,就得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一、英汉被动句的形成过程 “英汉两种语言都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淀,两种语言因人类思维能力的大同而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方式和文化的不同而迥异,被动意义的表达所采用的不同方式就是这样产生的。”[3] 英语被动句是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形成的被动句。英语早期的发展,如同古代汉语,古英语也没有专门的动词用来表示被动意义。动词不仅有主动用法,也有被动用法,到现在英语里仍然保留了一些这样的词,如“open”、“sell”、“wash”等。 1、The shop opens at six o’clock. 这个商店六点开门。 2、Refrigerators sell well. 电冰箱卖得很好。 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英语中产生了分词,分词的出现在英语语法结构中引起了一场重大的革命,使被动语态在当时产生了,但是被动语态在英语中更为广泛地应用还得力于过去分词的出现。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发展至今,仍有一些用法被现在的人们使用,例如“让您见笑了”之类的常用语。一般来说,有标志的被动句比较容易被理解。我们现在接触的大部分被动句都来自古代的文献。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多为被字句,这一现象的运用出现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练习 注意事项: 1.英汉语言句法/句式差别; 2.体会英汉互译句式转换规律; Sentences: 1.In praising the logic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we must not lose sight of the fact that in most cases where, so to speak, the logic of facts or of the exterior world is at war with the logic of grammar. 2.邢夫人携了黛玉坐上,众老婆们放下车帘,方命小厮们抬起,拉至宽处,加上训骡,出 了西脚门往东,过荣府正门,如一黑油漆大门内,至仪门前,方下了车。 3.When about three hundred men had been landed from these vessels and were marching rapidly to camp, the Morini, who had been left by Caesar in a state of peace when he set out for Britain, were fired by the hope of booty, and surrounded the troops, at first with no very large number of folk, bidding them lay down their arms if they did not wish to be killed. 4.I had spent a long day on a hired mule before the mail carrier who had been my guide pointed to a cabin on the far side of a stream, mutely refused the money I offered, and rode on. 5.Mr. Kennedy apparently was hit by the first of what witness believed were three shots. 6.And he knew how ashamed he would have been if she know had known his mother and the kind of place in which he was born, and the kind of people among whom he was born.. 7.The original members of the United Nations shall be the states which, having participat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at San Francisco, or having previously signed the Declaration by United Nations of 1 January 1942, sign the present charter and ratify it in accordance with Article 110. 8.After watching the fish for some time, they asked me for pairs of several different kinds, pointing them out as they walked down the row of tanks. I netted their choices into a traveling container and slipped it into an insulated bag for transport, handing it to the boy. “carry it carefully,” I cautioned. 9.Sickness had robbed her of her confidence that she could carry the load. 10.Loneliness held the great masses of immigrants together, and poverty kept them down. 11.Starvation was a remote threat. 12.There is a crying need for a new remedy. 13.There was a mumbled conversation in the background. Then a man’s voice came on the phone. 14.The whole devastating experience sharpened my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around me. 15.She was always a crier any way. 16.The car wound through the village and up a narrow valley, following a thaw-swollen stream. 17.The boy, who was crying as if his heart would break, said, when I spoke to him, that he was very hungry because he had had no food for two days. 18.A long course of poverty and humility, of daily privations and hard words, of kind office and no returns, had been her lot ever since womanhood almost, or since her luckless marriage with George Osborne.(Vanity Fair chapter 57) 19.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

第三讲英汉句式对比与翻译讲义

第二讲英汉句式结构对比与翻译 如果说词是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意义单位,那么句子是语言的基本运用单位。一般情况下,进行语篇翻译时,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基本上都是以句子为翻译单位的。尤其是英译汉时,即使是一个很长的句子,一般也要将整个句子通盘考虑,搞清整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才能将句子翻译成既能忠实传达原文信息、风格、逻辑关系又能保持通顺的中文。 如果是汉译英,有时句子较长,可以根据意群进行切分,然后将切分开的句子逐句译为英文。将英汉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进行对比,了解两种语言在句式结构上的异同之处,对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英文句式结构 英文句式结构基本上都可以归纳为主谓结构,即S+V(主语+谓语动词)的结构,即使是祈使句,也不过是省略了主语的句子。英文的句子结构在S+V的结构上可以扩展,但总不外乎五种基本变化。 (1)S+V:He langhed. (2)S+V+O:Mary is reading Harry Potter. 3)S+V+O+O.c. We heard them quarrelling. (4)S+V+I.O+D.C He gave me some first-hand marerial. (5)S+link.V+P He is in dangerous situation. 以上这些句型充分显示出英文的基本句式结构是主谓结构,而且这是一种高度语法化的句式结构,其中主语一般是动作的发出者(doer\agent)或动作的承受者(doee),即整个句子分别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用上述主谓结构来套中文的句子模式,有一部分汉语句子与上述英语句子基本是对应的。例(1)至(5)的意思,中文也有与英文相似的结构,分别为: (1)C:他笑了。 (2)C:玛丽在读《哈里.波特》。 (3)C:我们听见他们争吵。 (4)C:他给我一些一手资料。 (5)C:他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处境危险。 二、中文句式结构 (一)主谓结构(S + V ) 例1:他没来。(S + V ) He didin’t come. 例2:全家人都在看电视。(S + V + O) The family are watching TV. 例3:我们看到很多人站在广场上。( S + V + O + O.C ) We saw many people standing on the square. 例4:你能递给我那本书吗?( S + V + I.O + D.C)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he book? 例5:他看上去很失望。(S + link. V + P) He looks disappointed.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2

幻灯片1 课后练习 ●blue films ●bluebottle ●Greenfly ●common criminal ●common informer ●hard labor ●free love ●blue-eyed boy ●bluestocking 幻灯片2 参考翻译 ●blue films 蓝色电影(×) ●淫秽电影(√) ●bluebottle 蓝瓶子(×) ●绿头苍蝇(√) ●greenfly 绿苍蝇(×) ●蚜虫(√) ●common criminal 普通罪犯(×) ●臭名昭著的罪犯(√) ●common informer 一般的告密者(×) ●职业告密者(√) 幻灯片3 参考翻译 ●hard labor 艰苦的劳动(×) ●(监禁)苦役(√) ●free love 自由恋爱(×) ●(无婚约的)自由性爱(√) ●blue-eyed boy 蓝眼睛男孩(×) ●宠儿(√) ●blue sky research/thinking 蓝天研究/思维(×) ●天马行空式的(√) 幻灯片4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1. 支谦与《法句经序》(229年) “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 开篇即强调了佛经翻译之难,即语言不同,语境不同,名物不同,翻译起来确实不易。幻灯片5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2. 道安与“五失本,三不易” 源自其在公元382年所作 《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抄序》 译胡为秦,有五失本也。 一者,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一失本也。 二者,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斯二失本也。 幻灯片6 翻译的原则与标准 三者,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义说,正似乱辞,寻说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四失本也。 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五失本也。 幻灯片7 ●“五失本”是: ●一、佛经词序多是颠倒的,汉译时改从汉语语法,容易失本; ●二、佛经文字质朴,而汉人喜欢文采,为适合汉语读者,译文作了润饰,容易失本; ●三、佛经的论述,往往不厌其烦,颂文更是翻三覆四,翻译时删繁就简,容易失本; 幻灯片8 ●四、佛经有“义说”(长行之后,另加的偈颂复述)类似汉人韵文后的“乱辞”(总结),

雅思作文必须注意的英汉表述十大区别

雅思作文必须注意的英汉表述十大区别 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经说过:“就句子的结构而论,西洋语言是法治的,中国语言是人治的。”(《中国语法理论》,《王力文集》第一卷,第35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 我们看一看下面的例子: Children will pl ay wi 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 y chip s, co mput ers with inbuilt (成为固定装置的,嵌入墙内的;内在的,固有的)person aliti es wil l be regard ed as wo rkmat es rather than tool s, rel 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 evi sion, and digit al age will h 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这句英语是由四个独立句构成的并列句,前三个句子都用简单将来时,最后一个句子用的是将来完成时,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时态、逗号和并列连词and表示得一清二楚。而汉语译文明显就是简单的叙述,至于句子之间的关系完全通过句子的语义表现出来:前三个句子可以看成是并列关系,最后一个句子则表示结果。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 由于英语是"法治"的语言,只要结构上没有出现错误,许多意思往往可以放在一个长句中表达;汉语则正好相反,由于是"人治",语义通过字词直接表达,不同的意思往往通过不同的短句表达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考研英译汉试题几乎百分之百都是长而复杂的句子,而翻译成中文经常就成了许多短小的句子。 例如:Interest in hi st orical methods had ari sen less throu gh extern al chall enge to th e

(全英文论文)英汉被动句对比研究

原创毕业论文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中美商务谈判恭维语的使用 分析英语新词及其影响 论网络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 论CALL Center自主学习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XX学院为 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 英汉语中“喜悦”情感的隐喻研究 中西广告语中体现的文化差异探讨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美的主题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及翻译浅析 从傲慢与偏见和理智与情感探索简奥斯丁实用爱情观 论小妇人中乔的“假小子”形象 初中生英语写作策略调查 从吉尔特.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浅析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农村高中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限制因素--XX中学为例 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布朗宁我的前公爵夫人的人物塑造 论英语委婉语及其翻译 浅谈英语广告语修辞 本题目是全英文原创论文,需要完整可以联系QQ:805 99 0749 英语水平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自我修正的影响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百年孤独中的女性形象浅析 对高中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归因研究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英汉爱情谚语的隐喻对比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大学生双语教学接受程度研究 英语广播新闻与报纸新闻的文体比较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委婉语的跨文化交际 凯瑟琳与希斯克里夫的爱情悲剧 红字中字母A的意义解读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新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外贸发展影响 对2012年中国外贸出现“双降”的分析及对策 汉语拼音在英语音标教学中的迁移作用研究--XX中学为例 新闻英语的文体和词汇特征 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礼貌语语用失误 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学习调查与培养策略 商务信函的写作原则与技巧 远大前程中郝维仙小姐的悲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温斯顿.丘吉尔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作业 1. It is flattering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too profound to be expressed so clearly that all who run may read, and very naturally it does not occur to such writers that the fault is with their own minds which have not the faculty of precise reflection. 翻译:认为自己的思想深奥,不可能表达得很清楚,让任何人都能理解,这是一种虚荣的念头。这样的作家当然不会想到,问题还是出在自己脑子缺乏精确思考的能力。 2. He had a disconcerting habit of express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rapid succession. 翻译:他有一种令人不安的习惯:一会儿一个看法,自相矛盾,变化无常。 3.While the present century was in its teens, and on one sunshiny morning in June, there drove up to the great iron gate of Miss Pinkerton’s academy for young ladies, on Chiswick Mall, a large family coach, with two fat horses in blazing harness, driven by a fat coachman in a three-cornered hat and wig, at the rate of four miles an hour. (Thackeray)翻译:(当时)这个世纪刚过了十几年。六月的一天早上,天气晴朗。契息克林阴道上平克顿女子学校的大铁门前面来了一辆宽敞的私人马车。拉车的两匹肥马套着雪亮的马具,一个肥胖的车夫带了假头发和三角帽子,赶车子的速度是一小时四英里。(萨克雷)

2-被动比较与翻译

英汉被动比较与翻译 一、被动句的构成形式对比 虽然英汉两种语言都可以表示被动性,但二者的被动语态结构特征截然不同:英语被动语态是运用词形来表示的,而汉语被动语态是借助词汇力量表现出来的。现就其特征讨论如下: 1 有标记特征(marked features) 英语被动语态具有词形变化标记。其构成是由助动词to be加上动词的过去分词,时态通过to be的变化形式来体现。而动作的执行者或发出者常可省略,也可以由介词by引出的短语来表示。如: His story is made by the people. The window was broken yesterday. What tools will be needed in the work? The book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scores of languages. 汉语被动语态的标记特征则表现在功能词上。其构成是由“被”、“叫”、“让”、“给”、“由”等介词来引出施事者。如: 我们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了。 坏蛋叫我们赶走了。 由于洪水冲力过大,同志们被冲散了。 2 无标记特征(non-marked features) 一些特殊的动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不具有明显的标记特征。现归纳如下: (1)表示主语特征的感官连系动词在表示被动意义时无标记特征。 The flowers smell sweet. The food tastes nice. The cloth feels soft. (2)一些表示主语特征的不及物动词,如,read, write, wash, clean, draw, burn, cook等,它们的一般现在时,常用来表示动作的潜在意义和被动性。 The cistern doesn't clean easil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2004 年9 月第20 卷第5 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 倪巍邵志洪 ( 华东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200237) Sept. , 2004 Vol 20 No. 5 提要: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 对英汉语被动句进行对比分析。从英汉语被动概念的语法化过程及动因、两种语言被动句的句法结构和语用功能三个方面入手, 分析英汉语被动句之间的差异, 讨论影响它们使用的深层机理, 旨在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关键词: 英汉语; 被动句; 认知; 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H31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831( 2004) 05- 0128- 06 A Cognitive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NI Wei SHAO Zhi hong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ntrastive study is conducted from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o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 sives. From three aspects, i. 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and its motivation, syntactic structure as well as pragmatic function of Eng 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this paper aims at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and discussing the deep mechanism of their uses with a view to disclosing some underlying principles governing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passives. 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passives; cognition; contrastive study 1. 引言 根据Quirk et al. ( 1985) 和杜荣( 1993) 的理论, 被动表达并非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可以对等地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例如, 有些英语被动句就不能对应地译为汉语: ( 1a) The machine was repaired. *( 1b) 机器被修好了。 ( 2a) The task was finished by him. *( 2b) 任务被他完成了。 ( 1a) 、( 2a) 在英语中能够接受, 但( 1b) 、( 2b) 在汉语中就不能接受。而如果说: ( 1c) 机器被修坏了。 ( 2c) 任务终于被他完成了。 我们便可接受。那么, 究竟影响英汉语被动句使用的深层机理是什么呢? 本文试图借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 来解释英汉被动句的部分操作规律。 2. 英汉被动句的语法化差异 128

从被动句浅析中英文化差异

从被动句浅析中英文化差异 摘要:本文中,通过中英对比,浅谈英汉被动句构成和使用的差异和功能及差异背后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被动句功能文化内涵 引言:文化是人类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一个民族 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语言像一面镜子反映着民族的全部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一切内容,而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城代谢的生命源泉。在英语和汉语中,就表达主动和被动意义来说,英汉语并无实质性区别。其差异在于表现形式,而形式上的差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汉语被动句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相似之处在于二者均有被动意义的结构表达形式;差异在于各自有各自的表现形式,内在含义及应用范围。这种差异的形成受制于两种语言本身的结构特点,如英语的“语法型”和汉语的“语义型”特点(徐通锵,1991:264),同时也深受两种语言所承载的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 英语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构成被动句。汉语中的被动句是“被”字的各种结构形式以及半隐性的“叫、让、给、由”等表述形式。但是即使在英语这种动词形态丰富的语言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式句子,动词主动形式构成被动意义句和表达被动意义的惯用语。例如: (a)Mike is interested in physics. She is used to getting up early, (b)The case locks well. The chicken is cooking. (c)Your bicycle needs repairing. This naughty boy wants a smack. 汉语虽然没有英语那样丰富的动词形态变化可用以表达被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被动句的表现手法贫乏。由于汉语的特点,汉语中有大量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句,既有表达形式的,也有词汇的。并且主动形式被动句比“被“字结构更常用,这造成了汉语被动句形式与意义的关系更趋复杂。例如:“这块表是上星期才买的”、“他很受大家的拥护”、“窗户开着”、“人民的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 1.英语被动句的形式与意义 从结构形式上,英语中被动句式的形式较为单一,其主体是形式被动意义也被动的有标记被动句式,即由“be+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助动词be有时态和体的变化,如果有动作的发出者则在句末用by引导出来。英语中比较常见的是由“get+一ed分词”构成,但是这种构成形式没有“be+一ed”用法正式。例如:

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对比

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对比 被动语态只是一种语法范畴,其功能是运用语言来符号化人所意识到的事物,以下是搜集资料的一篇研究英汉被动语态表达形式的,供大家阅读借鉴。 一、概述 被动语态是所有语言的普遍范畴。它同人的认知体验密切联系。英语语态是动词的一种语法范畴,表达主语和动词谓语之间的语法和语义关系。英语动词有主动语态(active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之分,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根据相应规则,只有需要动作对象的及物动词,才有被动语态。英语被动语态用句子形式表示,可以区分为有形标志的被动句和主动形式的被动句。汉语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徐德宽指出,“很久以来‘,被’字句一直是汉语语法界研究的一 个热点和重点,而‘被’字句的词类归属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本文通过英汉语表示被动语态的形式的对比,旨在从深层揭示被动语态的本质。 二、形式分析 英汉被动语态的表达形式有共性和个性之分。 (一)共性 各种语言的被动句都存在普遍性,包括形式和意义。彭玉海在探讨俄汉被动句的认知共性中说:“一种句式除了句法结构所反映的大致相同内容的基本情景外,还必须将完整 的语义所包含的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这就给语言的认知分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彭玉海从顺序原则、包容原则、相邻原则和经济原则出发,得出结论:“一个结构式 就是一个形义结合体,它既不是完全任意的,也不是完全可推导的,而是可解释的或有理据的(motivated)。从一个认知领域到另一个认知领域,是整体性的心理意象或心理‘完形’ 的投射,而不是组成部分的投射。在俄汉被动句的语义分析中,顺序、包容、邻近、数量4 条认知原则在意义(概念)领域和句式结构的形式领域同时起作用,或者说在意义域起作 用的原则也‘投射’到形式域,这就是所谓的语法认知‘象似性’或语法隐喻,从意义认知域向形式认知域的投射。分析表明,俄汉语被动句在语言认知层面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统一,从认知原则出发确立被动句式的整体意义,这一做法能为英汉被动句之间的共性特征作出认知方面新的解释。” 下面,我们从有形式标记和无形式标记出发,分别考察英汉被动语态。 1. 有形标志的共性

英汉被动句对比浅析

英汉被动句对比浅析 摘要:首先我们应了解英汉语的被动句可分为结构被动句和意义被动句,接着我们应对英汉被动句的功能进行比较,并且分析英汉结构被动句差异和英汉意义被动句的差异,最后引申到中英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英汉被动句结构被动句意义被动句对比词汇及原因 一、英汉被动句表现形式上存在的差异 在英语和汉语中,被动意义句的表现形式大不相同。在英语中,语态是指动词的一种句法形式结构,用于表示语法范畴中主语和宾语之间的语法关系。语态与动词的形态变化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动词的形式成为表示语态变化的标志。英语基本上属于形合语言,相对于汉语来说,具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其被动句由动词的被动语态来表达,即be+p.p(过去分词),一目了然,是显性的。汉语是意合语言,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动词本身基本上也无被动语态,所以汉语的被动含义的表达缺乏形态形式标志,不是一目了然的,是隐性的。我们可以说,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是表现形式的差异。 1.英语被动句的表达形式 Quirk等明确指出:被动意义的表达要严格区分为结构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和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所谓结构被动句就是用形态,即动词的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从结构形式上标志出来的被动句。所谓意义被动句即不用动词的被动语态而仍含有被动意义的句子。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下英语中的两种句子: 1)结构被动句(被动形式被动句) ①助动词be 各种形式加动词过去分词 Don’t be deceived by his book. He was killed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The teachers should be respected by the students.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0—11 作者简介:钟小芳(1976—),女,广东梅州人,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天河区分校,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英汉被动语态对比与互译方式 钟小芳 (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天河区分校,广东广州510091) 摘要:在英语这个大范畴中,相对汉语来讲,被动语态的使用更为普遍,无论是课本考试或者是实际运用,都常常涉及这个问题。那如何准确、 灵活地翻译英汉被动语态句,恰到好处地保留原句精髓,在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诠释“原汁原味”呢?将英汉这两种语言放在同一个语态,即是“被动语态”中,深入探讨英汉被动语态的互译方式。 关键词:被动语态;翻译;英汉对比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094—03 汉语是一门不拘泥于表现形式的语言,除了使用正常语序的主动句以外, 还应用了各种无主句、形式主动意义被动的句子以及判断句等等。在英汉互 译中, 为了达到“信达雅”的标准,除了一部分按照原句结构保留被动语态形式, 很多情况下都无法恪守原句语态。所以, 必须摆脱思维的局限性,在尊重原文意义的条件下,灵活地使用各种不同的句式翻 译被动语态, 使译文通畅自然,更加本土化。一、对比语言学对英汉被动语态的研究意义当我们提到“英汉”这两个字时,便不可避免地要引进这个概念 ———“对比语言学”。它不仅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法、词汇、语义、语用等方面,也渗透到了语言的文化、心理、民族角度等层次进行 对比研究, 甚至关注了不同语言的标点符号系统等等微观角度。怀恩来希(U.Weinreich )1953年写了一本《语言接触》(Language in Contact ),运用结构主 义语言学理论, 提供了一个对比分析概念框架,指出了两种语言在同一个语态中存在这“干扰”的作用。 如何减少这个“干扰”的作用,如何糅合双语,使之更加契合, 使得原文神韵在不同语言背景下得以彰显呢?“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非要跟非汉语比较,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各种语言表现法的共同之处和特 殊之点。 ”(吕叔湘)英汉语言的互译中的对比语言学, 扮演着一个无刻度无具体量化形式的工具,在概念上,习惯上,法则上校正着英汉互译的偏漏和误 差。所以,是不可或缺的指导理论。 二、英汉互译被动语态互译不对应的原因探究在英汉互译中,英语的被动语态常常被翻译为带有 “被”“让”等词的句子,但是,并非所有的句子都能够直接地使用这种标志性的被动语言进行互译。比如说:这话听上去很有道理。翻译成That sounds very reasonable.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翻译上的不对称呢? (一)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特点 从语系方面看,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首先,英语是综合性语言,被称为“结构 被动句”(syntactic passive ),用“助动词be 的各种形式+动词的过去分词”这种规则性的搭配来表示语 义和语境。而汉语是分析性语, 更多意义上是称为“意义被动句”(notional passive ),通过实词、虚词和 句法手段来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属于一种隐性语法范畴,且多用意念被动结构。其次,英语是“主题突出”的语言。主语是英语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分,通常作为施事位于动词之前,具有“论题”,“话题”的意义。而在汉语中,主语并非不可或缺,而其表现形式比英语复杂得多,主语既可以是施事者,也可以是受事者,甚至还可以是时间、地点、工具、方式。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具有差异性 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不可避免地受到不同的 4 9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来源:英语专业论文 https://www.doczj.com/doc/0e973505.html,/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通过对英汉被动句在形成、句式及意念模式、功能上进行的对比,证明了英汉被动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而揭示出英汉语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阐述了英汉互译中被动句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被动句;英汉比较;差异性 当思维选择了动态事件中的客体作为参照点时,就产生了被动意念。各个民族都有表达这种意念的句式,被动句应此而生。一般来讲,英汉对比都认同两者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使用被动句时,英语比汉语的机会更大一些。若往深处探究就会发现在两种被动句的背后存在着许多对立面即英汉被动句的比较。 1.英汉被动句的形成和意义 被动句主要是从动词上来看的,从动词的形成和意义上的关系来看,英语和汉语被动句中大都存在着不相统一的现象。英语的被动句是用动词的被动式结构形成被动句。汉语的被动句是“被”字结构形成。例如: The glass was broken.汉语虽然没有英语那样丰富的动词形式变化去表达被动句,但是并不能说明汉语的被动句的表现手段贫乏。由于汉语的特点,汉语中有大量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的被动句,既有表形式的又有词汇的。并且主动形式被动句的使用比被字结构的更常用。例如:她很受大家喜欢。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 1.1英语、汉语被动句的形成 1.1.1英语被动句的形成

从语言史上来看,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首先出现的词类是原始动词,然后从原始动词中产生出名词、形容词等等。再以后就出现了英语中所谓的分词。分词的本质在于它是从动词演变出来的形容词,用以说明事物由于运动而具有的性质和状态。分词的出现在英语语法结构上引起了一场革命,由此产生了英语的时体系统、语气系统和被动语态。最初分词只是用来表示事物由于运动产生的性质或状态,可以用作定语和表语。当做表语时句子结构为主系表结构表示静态。 例如: The glass was broken. 以后随着时光飞逝,由此产生了被动句。例如: The glasswas broken by my sister. 这里的介词“by”本来是“靠近,在??旁”的意思。玻璃是打碎了的又是靠近我妹妹的,因此玻璃是我妹妹打碎的,不是别人打的。以前认得逻辑是这样理解的。英语中的被动句至今仍是静句与动句的混合体。 1.1.2汉语被动句的形成 由于词汇功能的有限,言语的语态就变成了一种隐性的范畴,即使用主动形式被动句。但一直以来主动与被动形式在句子形式上失去了明显的区别性标志。在远古时期,这个问题就普遍存在,“被”字在古汉语中有“遭受,加以”的意思,为及物动词。东汉以后,语法化成为汉语被动句的主要标志。“被”字结构形式化主要是受佛教的影响,这种影响也显示在各个方面,经过种种发展,“被”字结构变得形式化和复杂化。 1.2英、汉被动句的意义 1.2.1英语被动句的意义 英语被动句的意义在于英语被动句是动句和静句的混合体,这一点上文已经阐述过。“The glass was broken. ”此句表示的是一种静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结构被演变成为被动句,“The glasswas broken bymy sister.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