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作业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作业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作业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作业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从本章开始转入对生产理论的讨论,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的供给。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是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独立做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不论厂商的组织形式如何,通常都假定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类似,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时也要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本章主要考察厂商面临的技术约束,说明厂商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的组织生产。

本章重点:

(1) 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及收益递减规律。

(3) 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定。(可变投入量合理区间)

(4)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5) 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6) 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7) 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原因。

(8) 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关系

(9) 厂商收益及利润最大化原则

习题:

1、 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显明成本、隐含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

2、 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LK Q 10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

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

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

D .企业处于内部经济阶段

(3)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 )下降时,( )。

A .AP L 递减且AP L <0

B .MP L =0

C .MP L 递减且MP L <0

D .AP L =0

(4)当生产处于有效区域内时,等产量线应该为( )。

A .凸向原点

B .负向倾斜

C .不相交

D .以上均对

(5)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非充分非必要条件

(6)当某厂商雇用第3个人时,其每周产量从213个单位增加到236个单位,雇用第4个人使每周产量从236个单位增加到301个单位,则其面临的是()。

A.规模收益递减B.边际成本递减

C.边际收益递增D.边际收益递减

(7)在生产者均衡点上()。

A.MRTS LK =P L / P K B.M P L / P L =MP K / P K;

C.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D.以上说法均正确。

(8)如果某厂商增加1单位的资本可以减少5单位的劳动量,则仍要生产出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为()。

A.-1 B.-5 C.-0.2 D.0

(9)某日用品制造商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成本(MC)大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可变成本(A VC),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可变成本会()。

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判断

(10)如某厂商的总收益为65000元,其中劳动成本为23000元,原材料成本为16500元,所有者为其他人工作可赚取14300元。则对于一个经济学家而言,利润等于?对于会计而言,利润等于?()

A.23000元,16500元B.42000元,25500元

C.25500元,14300元D.11200元,25500元

(11)由企业购买或使用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变动成本B.固定成本C.显性成本D.隐性成本

(12)当劳动的边际产量(MP L)为负时,生产处于()。

A.劳动投入的第Ⅱ阶段B.劳动投入的第Ⅲ阶段

C.劳动投入的第1阶段D.资本投入的第Ⅲ阶段

(1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首先发生变化的是()。

A.边际产量下降B.平均产量下降C.总产量下降D.B和C

(14)等产量曲线上各点代表的是()。

A.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价格是不变的

B.为生产同等产量而投入的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是不能变化的

C.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

D.要素投入量相同,产量是相等的

(15)当短期成本曲线以递增的速率上升时,()。

A.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减阶段

B.边际成本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C.边际产量曲线处于递增阶段

D.无法判定边际成本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的状态

(16)等成本曲线平行向内移动表明()。

A.成本增加B.产量增加C.成本减少D.产量减少

(17)如果等成本曲线围绕它与纵轴(Y)的交点逆时针转动,那么将意味着()。

A.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18)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保持资本量不变,则产出将()。

A.增加10% B.减少10% C.增加大于10%;D.增加小于10%。(19)某厂商生产一批产品,当生产第7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是3.5 元,生产第8个单位产品总成本是4.6元,那么该厂商的边际成本是()。

A.3.5 元B.4.6元C.8.1 元D.1.1元

(20)短期可变成本曲线随产量增加而()。

A.不断上升B.不断下降

C.先上升再下降D.先下降再上升

(21)以下有关正常利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

B.正常利润是隐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C.正常利润是显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D.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2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成为U形的原因与()。

A.规模报酬有关B.外部经济与不经济有关

C.要素的边际报酬变动有关D.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有关

(23)如果一个企业经历规模报酬不变阶段,则LAC曲线是()。

A.上升的B.下降的C.垂直的D.水平的

(24)长期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

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最低平均可变成本点的轨迹

(25)在短期平均成本SAC与长期平均成本LAC的相切处()。

A.SMC>LMC B.SMC

C.SMC=LMC D.以上均不对

3、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T”,错误的在括号里写上“F”)

(1)如果李明选择上学而不是当兵,则他的机会成本等于他在学习期间的学费。()(2)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递减。()

(3)平均固定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4)脊线是生产的经济区域与不经济区域的分界线。()

(5)在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标准是是否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6)当边际产量MP L为零时,TP L达到最大。()

(7)边际成本曲线(MC)穿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 V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的最低点。()

(8)等成本线的斜率即为两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之比。()

(9)在生产函数中,只要有一种投入不变,便是短期生产函数。()

(10)若某厂商的生产产量扩大1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1倍,则该厂商的生产存在规模不经济。()

(11)当企业生产处于规模经济不变阶段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切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右端。

()

(12)在经济学中,生产的成本等于“机会成本+隐含成本”。()

(13)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由于规模报酬递减规律造成。()

(14)如果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那么该交点表示的产量水平应减少成本支出。()

(15)当SMC=LMC,并且小于LAC时,LAC曲线处于上升阶段()。

4、问答题:

(1)试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2)生产的三个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二阶段生产?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各是什么?

(4)什么是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的条件是什么?

5、计算题:

(1)已知生产函数为Q = f(K,L)= KL-0.5L2-0.32K2,其中Q表示产量,K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令上式的K = 10。问:

①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

②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厂商雇佣的劳动数量。

(2)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 L2/3K1/3 ,劳动的价格P L= 2元,资本的价格P K= 1元,计算:

①当TC=3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量;

②当Q=8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TC的均衡量。

(3)P82:三、计算题第2小题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章节导览: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二、产生交易成本的原因 三、交易的三项特征 四、交易成本分析 壹、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 一、交易成本理论概述 交易成本理论(Transaction Cost Theory)是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研究经济组织制度的理论。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重要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思路是:围绕交易费用节约这一中心,把交易作为分析单位,找出区分不同交易的特征因素,然后分析什么样的交易应该用什么样的体制组织来协调。 科斯认为,交易成本是获得准确市场信息所需要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也就是说,交易成本由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缔约成本、监督履约情况的成本、可能发生的处理违约行为的成本所构成。 科斯在尝试解释企业何以存在时为经济理论“发现”的就是这种反复发生的交易成本。他的结论是,通过建立一种无限期的、半永久性的层级性关系,或者说通过将资源结合起来形成像企业那样的组织,可以减少在市场中转包某些投入的成本。一种多少具有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如一个雇员与企业的关系,对企业来说,能节省每天去市场上招聘雇员的成本;对于雇员来说,能减少每天去市场应聘的成本和失业风险成本。这种“持久性的组织关系”就是制度,包括契约,也包括政策等。因此,依靠体制组织、契约以及其上的政策等制度,采纳和利用标准化的度量衡,能降低交易成本的水平。 交易成本理论中的制度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使许多经济学者重构了制度经济学,并把它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主义理论家的那种注重对制度作描述性分析的研究区分开来,冠之以“新制度经济学”(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但我们仍然习惯地称之为制度经济学或制度分析学派。制度经济学研究经济生活与制度之间的双向关系,关心的是分析各种具有协调功能的规则和规则集等。制度经济学家也普遍关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作业

第四章 生产与成本理论 从本章开始转入对生产理论的讨论,从生产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的供给。在生产理论中所要研究的经济行为主体是生产者,也称为厂商或企业,它是指为了实现某一经济目标而独立做出统一经济决策的经济单位。在西方经济学中,不论厂商的组织形式如何,通常都假定厂商是合乎理性的经济人,其生产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类似,厂商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时也要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等。本章主要考察厂商面临的技术约束,说明厂商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如何有效的组织生产。 本章重点: (1) 短期与长期的含义与区别。 (2) 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关系及收益递减规律。 (3) 生产三个阶段的划定。(可变投入量合理区间) (4) 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的含义,两种生产要素最佳组合 (5) 短期成本分类与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 (6) 短期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7) 规模报酬的变动及其原因。 (8) 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的概念及关系 (9) 厂商收益及利润最大化原则 习题: 1、 名词解释: 生产要素、生产函数、边际产量、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等成本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规模报酬、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正常利润、经济利润、显明成本、隐含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总成本、利润最大化原则 2、 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划分取决于( )。 A .时间长短 B .可否调整产量 C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 .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2)已知企业的生产函数LK Q 10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 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 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 D .企业处于内部经济阶段 (3)当劳动的总产量(TP L )下降时,( )。 A .AP L 递减且AP L <0 B .MP L =0 C .MP L 递减且MP L <0 D .AP L =0 (4)当生产处于有效区域内时,等产量线应该为( )。 A .凸向原点 B .负向倾斜 C .不相交 D .以上均对 (5)实现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 )。 A .充分条件 B .必要条件

第四章 资本成本

第四章资本成本 一、单选 1、资金成本的基础是( C ) A、银行利率 B、市场利率 C、资金时间价值 D、通货膨胀率 2、某公司利用长期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来筹集长期资金1000万元,分别为20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资金成本率为6%、11%、12%、15%。则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为( A ) A、10.9% B、10% C、12% D、10.6% 3、在个别资本成本的计算中,不必考虑筹资费用影响因素的是( C )A.长期借款成本B.债券成本 C.留存收益成本D.普通股成本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资本成本是一种机会成本 B.通货膨胀影响资本成本 C.证券的流动性影响资本成本 D.融资规模不影响资本成本 5、某公司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比例为5︰4,当长期负债增加量在100万元以内时,资金成本为8%;当长期负债增加量超过100万元时,资金成本为10%,假定资本结构保持不变,则筹资总额分界点为()万元。 A.200 B.225 C.385 D.400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负债占总资产的比重=4/(5+4)=4/9,筹资总额分界点=100/(4/9)=225(万元),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 6、已知某企业目标资本结构中长期债务的比重为40%,债务资金的增加额在0~20 000元范围内,其年利息率维持10%不变,则该企业与此相关的筹资总额分界点为()元。 A.8 000 B.10 000 C.50 000 D.200 000 答案:C 答案解析:20000/40%=50000 7、在不考虑筹款限制的前提下,下列筹资方式中个别资金成本最高的通常是()。 A.发行普通股 B.留存收益筹资 C.长期借款筹资 D.发行公司债券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整体来说,权益资金的资金成本大于负债资金的资金成本,对于权益资金来说,由于普通股筹资方式在计算资金成本时还需要考虑筹资费用,所以其资金成本高于留存收益的资金成本,即发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应是最高的。 8、在下列各项中,不能用于加权平均资金成本计算的是()。 A.市场价值权数 B.目标价值权数 C.账面价值权数 D.边际价值权数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在确定各种资金在总资金中所占的比重时,各种资金价值的确定基础包括三种:账面价值、市场价值和目标价值。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 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第二,管理的交易,是一种以财富的生产为目的的交易。其一般的原则是效率。 第三,限额的交易,是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系。市财富或购买力的限额配给。

简述第四章生产理论与第五章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二者之间的关系。

简述第四章生产理论与第五章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二者之间的关系。 答: 1.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市场经济中企业的主要形式是个人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数量最多,但是经济中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公司制企业。企业进行生产所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科勒创立的企业理论是产权经济学的逻辑起点。 企业的生产可以分为短期和长期。短期指在生产中企业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来不及调整的时期;长期指在生产中企业对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进行调整的时期。 短期生产的基本规律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该规律强调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地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增加一单位的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因此任何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短期边际产量曲线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U型。 运用边际分析法时,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每种生产要素引起的边际产量与该生产要素价格之比。运用等产量线分析时,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是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的相切点。 在长期生产中,企业要确定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实现规模收益递增到最大时的适度规模。不同的行业中适度规模的大小事不同的。市场是生产要素分工的边界,企业是生产要素交易费用的边界。 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2.成本是决定厂商能否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不同角度考察,它可以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等类型。按厂商在生产中对全部要素的调整能力,成本还有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分。 短期成本分析说明了厂商在短期生产中由于不能对固定成本进行及时调整的情况下,各类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以及短期内各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短期生产中产量与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得出短期成本变动(即短期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长期成本理论阐述了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和长期边际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由于长期内厂商可以选择最优的企业规模进行生产,因此长期成本曲线可以由不同时期的短期成本曲线(表示短期生产规模)推导而得;长期变动成本(即长期成本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企业的内在经济和内在不经济。

第四章 资本成本练习题

第四章资本成本练习题(计算题) 1.一张面值为1 000元的债券,其市场价格为970元,票面利率为10%,每张债券的发行成本为5%,债券期限为10年,公司税率为46%。试计算该债券的资本成本。 2.H公司10年前发行了一种面额为100元的优先股,当时该股票的收益率为9%,该股票目前的售价为85元。试计算: (1)不考虑发行费用时,该优先股目前的资本成本。 (2)如果发行费率为5%,则发行该优先股的资本成本为多少? 3.EE公司请你为它计算其普通股的资本成本。在未来12个月,该公司预计可支付每 股1.5元的股利,该股票目前市价为每股30元,预期成长率为8%。试计算: (1) EE公司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 (2)如果发行成本为每股2元,则发行新普通股的资本成本为多少?

4.某公司拟筹资5 000万元,投资于一条新的生产线,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方式筹资: A.向银行借款1 750万元,借款年利率为15%,借款手续费率为l%。 B.按面值发行债券1 000万元,债券年利率为18%,债券发行费用占发行总额的4.5%。 C.按面值发行普通股2 250万元,预计第1年股利率为15%,以后每年增长5%,股票发行费用为101.25万元。 该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0%。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每年可获得收益额825万元。试计算: (1)个别资本成本。 (2)该方案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5.沪北公司初建时筹集资金500万元,筹资情况如表4—1所示。 表4-1 沪北公司筹资情况 该公司现拟追加筹资200万元,目前有A、B、C三个筹资方案可供选择,有关资料如表4-2所示。 要求: (1)测算该公司A、B、C三个追加筹资方案的综合资本成本,并比较选择最优追加筹资方案。 (2)确定该公司按A、B、C三种方案追加筹资后的资本结构,计算其综合资本成本。

成本理论

第五章成本理论 [内容提要] 1.成本及其概念 成本(Cost),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要素的价格总额,即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单位要素的价格的乘积。然而,在经济学的分析中,仅从这样的角度来理解成本概念是不够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考察,可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有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形成本、隐形成本、私人成本、社会成本、沉淀成本以及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会计成本(Accounting cost)指的是厂商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要反映到厂商的会计帐目上,是企业已支出的货币的记录,因此也叫历史成本。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从企业来说,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这一要素在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从要素所有者来说,则是指这一要素在其他可能的机会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报酬。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是指厂商为生产一定商品而在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所支付的实际费用。如给工人支付的工资,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货币,向银行支付的利息。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自身所拥有的那些生产要素的价值总额。如企业所有者自身的薪金,生产中使用自己所有的厂房、机器等。在经济学中考察生产成本时,应将隐形成本包含在内。 私人成本(Personal cost)是从生产者角度所考察的成本,一般对于私人成本的概念,都囿于会计成本,生产者按市场价格支付的一切费用,此外还应包括隐性成本,隐性成本也是从生产者角度所考虑的成本。 社会成本(Social cost )是指整个社会为某种资源配置和使用所支付的成本。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往往不一致,厂商的经济活动有时会导致社会成本的增加,因此,厂商在对其资源使用作出重大决策时,不能仅仅考虑其私人成本的大小,还要考虑由此引起的社会成本的大小。

第4章 资本成本

第四章资本成本 一、单项选择题 1.甲公司2年前发行了期限为5年的面值为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1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目前市价为95元,假设债券税前成本为k,则正确的表达式为()。 A.95=10×(P/A,k,3)+100×(P/F,k,3) B.100=10×(P/A,k,5)+100×(P/F,k,5) C.95=10×(P/A,k,5)+100×(P/F,k,5) D.100=10×(P/A,k,2)+100×(P/F,k,2)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项目的资本成本是公司投资于资本支出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B.不同资本来源的资本成本不同 C.权益投资者的报酬来自股利和股价上升两个方面 D.一个公司资本成本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无风险报酬率和经营风险溢价 3.在估计权益成本时,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 A.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B.股利增长模型 C.债券收益加风险溢价法 D.到期收益率法 4.某公司股票筹资费率为2%,预计第一年股利为每股2元,股利年增长率为2%,据目前的市价计算出的股票资本成本为10%,则该股票目前的市价为()元。 A.20.41 B.25.51 C.26.02 D.26.56 5.某企业的预计的资本结构中,产权比率为3/5,债务税前资本成本为12%。目前市场上的无风险报酬率为5%,市场上所有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0%,公司股票的β系数为1.2,所得税税率为25%,则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 A.10.25% B.9% C.11% D.10% 6.某公司普通股目前的股价为10元/股,筹资费率为3%,刚刚支付的每股股利为2元,预计以后的留存收益率和期初权益预期净利率都保持不变,分别为60%和10%,则该企业普通股资本成本为()。 A.20.62% B.26.62%% C.27.86%% D.6% 7.假设在资本市场中,平均风险股票报酬率12%,权益市场风险溢价为6%,某公司普通股β值为1.2。该公司普通股的成本为()。 A.12% B.13.2% C.7.2%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根据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中提出的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不同而且又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机制。15与企业通过契约形式完成交易不同,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达成交易。企业有时可以依靠运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来配置资源,将原木属于市场的交易内部化。 而选择用市场方式还是企业方式进行资源配置的关键取决于交易费用的大小。企业通过内化的市场交易来减少交易费用。随着企业的扩大,管理费用随之扩大,当两者相抵时,企业停止增长。企业规模的极限限定了单个企业规模的有限性。因此,面对市场需求的复杂多变,单个企业无能为力,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许多单个企业结成战略联盟。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交易费用,而且协同的管理费用相对于单个企业的管理费用为低。这样参与联盟的个业都能获得较同行业同类个业自主生产更大的利润,因此,个业愿意参与协同工作,服从核心企业的任务分配与调控,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创意产业演化过程中,企业与个业之间是一种动态的联盟,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行为动机。为在新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创意产业内的成员企业加强彼此合作,优化白身所在的协同绩效,往往会通过签订有效的契约来激励彼此之间达成更为密切的合作,避免成员企业的投机行为,节省交易成本。 运用交易成木理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创意产业的演化。创意产业演化是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递与信息共亨的基础之

上的。因此,信息共享是实现创意产业演化的基础。创意产业演化中的每个节点企业都需要作出各种决策,这些决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因为创意产业演化中节点企业的生产运作相互依赖。获得的信息的多少和质量与决策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创意产业演化中信息的共享对创意产业演化中每一个节点企业的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创意产业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有很多战略都涉及信息的交换与共亨。同样信息共享在给创意户业演化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增加了创意户业成员企业的风险。信息共享的程度是创意产业演化需要解决的难点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创意产业的演化与发展,它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和提高企业信息交换的准确性,减少在复杂、重复工作中的人为失误,因而减少由于失误而导致的时间浪费和经济损失,提高创意产业演化的运行效率。

第四章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资本成本: 又称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长期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边际资本成本: 是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而增加的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 1.某公司财务杠杆系数等于1,这表明该公司当期()。 A利息与优先股股利为零B利息为零,有无优先股股利不好确定C利息与息税前利润为零D利息与固定成本为零 2.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则经营杠杆系数必()。 A与销售量成正比B与固定成本成反比 C恒大于1 D与风险成反比 3.某公司全部资本为150万元,负债比率为40%,负债利率为10%,当销售额为130万元时,息税前利润为25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A1.32 B1.26 C1.5 D1.56 4.不存在财务杠杆作用的筹资方式是()。 A发行普通股B发行优先股C发行债券D举借银行借款

5.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A经营杠杆系数B财务杠杆系数C综合杠杆系数D边际资本成本 6.某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为2,预计息税前利润将增长1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量将增长()。 A20% B10% C15% D5% 7.在计算资本成本时,与所得税有关的资金来源是下述情况中的()。 A普通股B优先股C银行借款D留存收益 8.经营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A不变的债务利息B不变的产销量 C不变的固定成本D不变的销售单价 9.债券的资本成本率一般低于股票的资本成本率,其主要原因是()。 A债券的筹资费用较少B债券的发行量少 C债券的利息率固定D债券利息在税前支付 10.每股利润变动率相对于销售额变动率的倍数,即为()。 A经营杠杆系数B财务杠杆系数 C综合杠杆系数D边际资本成本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属于资本成本中筹资费用内容的是()。 A 借款手续费 B 债券发行费 C 债券利息 D 股利 2、财务杠杆效应产生的原因是()。

第二讲 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 (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二讲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2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主要阐述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科斯定理,通过学习,要准确理解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的涵义,掌握新制度经济学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 第一节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内容 [问题与思考] 一家汽车制造厂自己不生产汽车轮胎,轮胎由另一家厂商专门生产,两个厂发生的交易行为是企业外的市场行为,两家企业会发生订货供货的买卖行为,所遵循的是价格机制或市场供求规律,通过讨价还价最后形成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这种在交易中的成本或费用肯定是存在的。 问题:汽车制造厂在什么情况下会考虑兼并轮胎厂,将其变成自己的一个分厂或车间?

一、交易费用的涵义 交易费用概念是由科斯创立的。他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标志着交易费用范畴的创立和交易费用理论的初步形成。之后,该理论迅速发展,其中,威廉姆森的贡献最大。 1、科斯以前的交易理论 (1)亚里士多德对交易的论述 商业交易;贷钱交易;雇佣交易。从事这三种交易活动都可以带来财富或致富。 他提出了交易的概念,并将交易与生产区被开来,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所肯定。 (2)康芒斯对交易的论述 在1934年出版的《制度经济学》一书中,他以法律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经济关系,认为经济关系的本质是交易,整个社会是由无数种交易组成的一种有机的组织。 康芒斯的交易是在一定的秩序或集体行动中的规则中发生的、在利益彼此冲突的个人之间的所有权的转移。他将交易的具体类型分为三种:第一,买卖的交易,即法律上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自愿的买卖关系。其一般原则是稀少性。

第四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第四章企业的生产与成本理论 如果一班学生能在经济学课程中真正理解成本以及成本的所有的各个方面,那么,这门课程便算取得了真正的成功。 ——J·M·克拉克 教学目的 讨论企业的生产技术、生产成本(要素价格)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建立生产函数和成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要掌握的内容有:1、企业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2、企业短期生产函数的特征:报酬递减规律; 3、企业长期生产函数的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与规模报酬分析; 4、企业生产函数基本概念总结——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 5、企业成本的定义、分类; 6、等成本曲线与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或生产者均衡); 7、企业短期成本函数的推导与特征; 8、企业长期成本函数的推导与特征。 从本章开始,进入生产者行为理论的学习。微观经济学关心的生产 者行为,包括生产者的技术选择行为、要素选择行为、产量和价格选择行为。与这三种选择行为相对应的理论分析是:生产函数理论(教科书的第四章)、成本函数理论(和生产要素的需求理论,教科书的第五章,第八章)和市场结构理论(也称产业组织,教科书的第六章、第七章)。

第一节企业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成本函数(和要素需求)理论的基础,它描述了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技术约束1。因此,教科书一般都是从生产函数理论 过渡到成本函数理论。下面,我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主体——企业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一、企业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 (一)企业的定义 1、企业(firm)的定义:也称厂商,就是指为赢利而从事生产或交易活 动的经济组织。是否以赢利为目的是划分企业和事业单位分界线。(二)企业的本质 1、交易成本:任何交易都看成是交易双方达成交易契约的过程,而围 绕交易契约的达成和执行所发生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它可以分成事前交易成本和事后交易成本。 2、企业的本质: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 的一种替代物。 (三)企业的目标 1、微观经济学假定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个假定既是微观经济 学关于理性行为(或经济人)假定在生产和厂商理论中的运用,也有利于利用数学中最优化分析。 2、从长期来看,一个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终究将被市场竞争 所淘汰。所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也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四)企业的组织形式: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和公司制。 二、生产函数的定义和类型 1研究厂商行为,首先考察厂商行为的约束条件。厂商选择时面临许多约束条件,如客户、竞争对手、自然 条件等施加的。其中,自然条件对厂商施加的是技术约束:只有某些投入组合才有可能生产出既定的产量,因此,厂商的生产计划必定受到技术可行性的限制。

第六章:成本理论复习进程

第六章:成本理论

第六章:成本理论 一、填空 TC + VC 。 1、FC 2、平均总成本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都是 U 形曲线,表示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和边 际成本先递减(减少),然后又递增(增加)的变动规律。 3、停止营业点位于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 4、如果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递减的,那么边际成本曲线必然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5、一个工厂平均总成本最低时的产量率被称为该工厂的理想产量,如果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过剩生产能力。 6、如果在所有投入增加10%时产量增加了20%,这种生产过程就被称为规模收益递增,或者规模经济。 7、如果一个企业处于规模不变状态,那么投入量增加10%就会使产量增加10%。当长期平均成 本曲线下降时,就存在规模收益递增。 8、在投入品价格不变时,总成本增加,等成本曲线向向外平行移动,总成本减少,等成本曲线向向内平行移动。 二、判断 1、收益递减规律意味着不存在边际收益递增的区域。( F) 2、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都是“ U”形曲线。(T) 3、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时的产量水平与平均产量达到最高时的产量水平相同。(T) 4、在现实生活中,边际成本曲线很少向右上方倾斜。( F) 5、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都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先减少而后上升的。( F) 6、一个企业的产量低于最低平均总成本点被称为能力过剩。(T) 7、如果平均总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总成本就必然是递增的。(F) 8、没有任何一部分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会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下。(T) 9、长期总成本分为长期固定总成本和长期可变总成本。(F) 10、规模收益递增意味着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T) 11、在长期中,总成本曲线就是可变成本曲线。(T) 12、如果投入品价格下降,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曲线都会向上移动。(F)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一、简介 所谓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s),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也即人—人关系成本。它与一般的生产成本(人—自然界关系成本)是对应概念。从本质上说,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就会有交易成本,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Coase, R.H.,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芝加哥大学罗纳德·科斯教授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书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它所包含的就是交易成本的内容。科斯写道:“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签约的费用也必须考虑在内”。科斯于1960年发表了著名的《社会成本问题》,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界定,科斯把它定义为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所需要付出的费用以及谈判和经常性契约的费用。我们可以把交易成本理解为“扯皮成本”,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为获取经济收益而与人打交道时发生的一切时间、精力和物质的支出。 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系统化的工作是200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森做的。威廉森最先把新制度经济学定义为交易成本经济学。他广泛考察和研究了资本主义的各种主要经济制度,包括市场组织、对市场的限制、工作组织、工会、现代公司(包括联合企业与跨国公司)、公司治理结构、垄断与反垄断和政府监管等等,并开创性地把交易成本的概念应用到对各种经济制度的比较和分析

生产与成本理论题库

第4章生产与成本理论 一、名词解释 1.边际产量—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连同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2.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 素可以代替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 3.外在经济——也称为外在规模经济。指整个行业规模和产量扩大,使得个别厂商平 均成本下降或收益增加。 4.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大收入。 5.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 出。 6.隐性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 的总价格。 7.外在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的改善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8.外在不经济——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活动所依赖的外界环境恶化而降低。 9.规模报酬——是指在技术水平和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当厂商所有投入要素都按 同一比例增加或减少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动情况。 10. 规模经济—— 11. 边际技术替代率——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是生产者的隐含成本( D ) (A)向其管理人员支付的薪水;(B)对自有设备提取的折旧; (C)财产税;(D)对属于其他厂商所有的设备支付的租金。2.会计中的利润通常:( C )

(A)比经济利润小,因为前者未将隐含成本扣除; (B)等于经济利润,因为会计利润包含所有的机会成本; (C)比经济利润大,因为前者未将隐含成本扣除; (D)比经济利润大,因为前者未将明显成本扣除。 3.经济利润的计算方法是:( D ) (A)用总收益减除明显成本;(B)用总收益减除隐性成本; (C)用正常利润减除隐性成本;(D)用总收益减除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4.下述定义哪一个是正确的( C ) (A)会计利润+经济利润=正常利润;(B)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明显成本;(C)经济利润=会计利润-隐含成本;(D)经济利润-隐含成本=会计利润。5.“短期”和“长期”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短期内至少有一种资源投入是固定的,而长期内所有的资源投入都是可变的;(B)在短期内所有成本都是固定的,而在长其内所有成本都是可变的; (C)收益递减规律在长期内适用,在短期内不适用; (D)规模经济在短期内可以出现,在长期内则不会。 6.如果在短期某企业的总产量是增加的,则:( C ) (A)边际产量也必然增加;(B)边际产量必然减少; (C)边际产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D)平均产量必然增加。 7.当总产量下降时,( B )。 (A)平均产量为零;(B)边际产量为负数; (C)边际产量为零;(D)边际产量最大。 8.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 B )。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递增。 9.当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值时,平均产量( D )。 (A)递增;(B)递减; (C)达到最大;(D)以上每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10.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B)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 (C)平均产量小于边际产量;(D)边际产量等于零。 11.当生产过程处于生产第一阶段时,关于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 (B)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递增; (C)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先递增然后递减到与平均产量相等; (D)平均产量始终大于边际产量。 12.理性的厂商将让生产过程在( B )进行。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一阶段或第三阶段。 13.当处于生产过程第三阶段时,边际产量为( A )。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外文名 Transaction Costs 一定的 社会关 一般的生 产成本 目录 1.1成本简介 2.2成本分类 3.3成本原因 4.4成本特性 成本简介 编辑 交易成本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得奖主科斯(Coase, ., 1937)所提出,交易成本理论的根本论点在于对企业的本质加以解释。由于经济体系中企业的专业分工与市场价格机能之运作,产生了专业分工的现象;但是使用市场的价格机能的成本相对偏高,而形成企业机制,它是人类追求经济效率所形成的组织体。 成本分类 编辑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种类的交易成本。总体而言,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区分为以下几项(Williamson, 1975): 搜寻成本:商品信息与交易对象信息的搜集。 信息成本:取得交易对象信息与和交易对象进行信息交换所需的成本。 议价成本: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决策成本: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监督成本: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例如追踪产品、监督、验货等。 违约成本: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 Williamson(1985)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事前与事后两大类。 事前的交易成本: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事后的交易成本: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争执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约束成本─为取信于对方所需之成本。 Dahlman(1979)则将交易活动的内容加以类别化处理,认为交易成本包含:搜寻信息的成本、协商与决策成本、契约成本、监督成本、执行成本与转换成本,说明了交易成本的型态及基本内涵。简言之,所谓交易成本就是指当交易行为发生时,所随同产生的信息搜寻、条件谈判与交易实施等的各项成本。 成本原因 编辑 交易成本发生的原因,来自于人性因素与交易环境因素交互影响下所产生的市场失灵现象,造成交易困难所致(Williamson, 1975)。Williamson 指出六项交易成本了来源: 1. 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指交易进行参与的人,因为身心、智能、情绪等限制,在追求效益极大化时所产生的限制约束。 2. 投机主义(Opportunism):指参与交易进行的各方,为寻求自我利益而采取的欺诈手法,同时增加彼此不信任与怀疑,因而导致交易过程监督成本的增加而降低经济效率。 3. 不确定性与复杂性(Uncertainty and Complexity):由于环境因素中充满不可预期性和各种变化,交易双方均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复杂性纳入契约中,使得交易过程增加不少订定契约时的议价成本,并使交易困难度上升。 4. 专用性投资(Small Numbers):某些交易过程过于专属性Proprietary),或因为异质性(Idiosyncratic)信息与资源无法流通,使得交易对象减少及造成市场被少数人把持,使得市场运作失灵。 5. 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ic):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自利行为产生的机会主义,交易双方往往握有不同程度的信息,使得市场的先占者(First Mover)拥有较多的有利信息而获益,并形成少数交易。 6. 气氛(Atmosphere):指交易双方若互不信任,且又处于对立立场,无法赢造一个令人满意的交易关系,将使得交易过程过于重视形式,徒增不必要的交易困难及成本。 成本特性 编辑 而上述交易成本的发生原因,进一步追根究底可发现源自于交易本身的三项特征。这三项特征形成三个构面影响交易成本的高低。(Williamson, 1985)

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 一、概念 理论建构于概念之上。对于交易费用为何,学界众说纷纭。交易成本为英文“transaction cost”汉译,亦有学者将之译为“交易费用”。一般认为,交易成本这一概念首先由科斯于《企业的性质》中提出。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企业何以存在”这一核心议题。科斯[①]认为,企业与市场的边界有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共同决定。前者主要为“使用价格价值的成本”。在这篇文章中,科斯并未对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作出清晰界定,而是采用列举法,认为交易费用包含了“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谈判和签约的费用以及由于经济生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所导致的成本等”。 20世纪60年代后,伴随着科斯论文《社会成本问题》引起广泛和深入的讨论,交易成本的内涵得到拓展,其外延也进一步被细化。威廉姆森把交易费用分为合同签订前和合同签订后,前者而包括草拟合同、就合同内容谈判和确保合同履行所付出的成本;后者则包括了不适应成本、讨价还价成本、建立及运转成本和保证成本等。威廉姆森认为,交易成本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的性与机会主义行为;客观原因则包括了交易所具有的三个基本维度:交易发生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程度和资产专用性条件[②][③]。 张五常在《新玻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经济制度与交易费用”条目中将交易费用定义为“那些在鲁宾逊·克鲁梭(一人世界的) 经济中不能想象的一切成本, 在一人世界里,没有产权,也没有交易,没有任何形式的经济组织”。从数学角

度,汪丁丁[④]将交易费用定义为给定的不完备的知识集合上对可供选择的制度做选择的机会成本。 综合来看,交易费用有别于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可以认为是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必然要支付消耗的生产资料并支付劳工的劳动报酬的总。交易费用则是交换过程中的讨价还价、签订合约、监督合约履行产生的费用。 二、交易成本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围绕核心概念“交易成本”展开。交易成本理论以交易为分析单位,是研究经济组织的比较制度理论。惠双民[⑤](2003)认为,交易成本理论经济学强调不完整契约,探索交易的特征及其对成本的影响,使用比较制度分析方法,是一种包含了经济学、组织理论和契约法的交叉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有限理性为假设前提。在一个具有完全理性的世界,或言一个完美的市场里,决策者可以预见所有结果,这时不存在交易成本。换言之,交易成本理论是研究“不完美市场”的经济理论。 交易成本理论以交易为分析单位,威廉姆森[⑥]区分了交易的三个维度,即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资产专用性, 即如果两个人的交易中, 某项投资是专用的, 那么该项投资挪作它用就会大大贬值。资产专用性可分成五种类型:场所专用性, 这与存货、运输费用有关; 有形资产用途的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 这与干中学有关;专向性资产, 它与顾客特别要求的投资有关; 品牌资产的专用性(1989)。不确定性,即交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交易者行为的不确定性。交易频率, 即在某段时期的交易次数, 是一个相对的维度。威廉姆森假定处于交易过程中的人们不但具有有限理性而且还具有会主义行为倾向。由于有限理性,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练习题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企业使用自有的资金应计算利息,从成本角度看,这种利息属于()。 A、固定成本 B、显成本 C、隐成本 D、会计成本 2、当某企业的产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分别是1400元和800元,则该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是()元。 A、150 B、200 C、350 D、550 3、当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正好相等时,()处于最低点。 A、边际成本 B、平均可变成本 C、平均总成本 D、平均固定成本 4、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是()。 A、时间 B、消费者偏好 C、商品的用途 D、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价格 5、生产函数是()之间的函数关系。 A、企业总成本和最大产量 B、企业总收益和最大产量 C、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最大产量 D、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总收益 6、美国经济学家科斯认为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的替代物。 A、价格机制或竞争机制 B、价格机制或供求机制 C、市场机制或供求机制 D、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 7、分析生产者行为时,一般假设生产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设是()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 A、均衡价格 B、偏好的完备性 C、偏好的可传递性 D、经济人假设 8、按照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企业理论,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 A、由于科技进步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 B、市场规模的扩展 C、交易成本的节约

D、人力资本价值的提高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A、等于零 B、小于零 C、大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10、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或产出称为()。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D、最大产量 11、根据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劳动的边际产量变化趋势为()。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12、假设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可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可变,关于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总产量递增时,边际产量也递增 B、总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为负值 C、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边际产量也为最大值 D、总产量递减时,边际产量不一定递减 13、根据企业短期生产函数的图形及位置关系,如果平均产量处于递增的状态,则()。 A、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 B、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可能大于平均产量,也可能小于平均产量 14、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B、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C、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成本和利润的正确表述是()。 A、企业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企业的总成本 B、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入成本 C、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是最大的经济利润 D、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 E、经济利润中包括正常利润 2、从短期来看,属于企业固定成本的项目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