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9课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粮囤”不能读成“粮tún”

2013年6月2日央视13套的《东方时空》节目,在报道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火灾时,涉及着火或过火粮囤,主持人张羽都说成“粮tún”。这就读错了,正确的应是“粮dùn”。

“囤”是多音字。用来指竹篾、荆条、稻草编成的或用席箔等围成的盛粮食的器具时读dùn,如“粮食囤”等。而用来表示储存(如囤积、囤粮)时,则读tún。二者不能互相替代。林甸县粮库被火烧的是用稻草、麻袋等物围成的盛粮食的“囤”,只能读dùn,而不读tún。

——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阎德喜 作者简介

梁实秋(1903年1月—1987年11月3日),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原籍浙江杭县,生于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曾赴美留学。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店,主编《新月》月刊。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后迁至台湾。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文学创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为《雅舍小品》《看云集》《槐园梦忆》《英国文学史》《莎士比亚全集》等。本文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 相关知识

梁启超名言

1.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2.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3.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4.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5.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1.注音

(1)莅.校 ____ (2)迥.乎 ____ (3)精悍.

____ (4)步履. ____ (5)长袍. ____ (6)谦逊.

____ (7)蓟.北 ____ (8)涕.泗 ____ (9)箜篌.

____ (10)酣.畅 ____ (11)叱咤.

____ (12)???饮.恨 饮.牛 (13)???屏.住 屏.

障 答案:(1)lì (2)jiǒnɡ (3)hàn (4)lǚ (5)páo (6)xùn (7)jì (8)tì (9)hóu

(10)hān (11)zhà (12)?????y ǐn y ìn (13)?

????b ǐn ɡpínɡ

2.写对字形

(1)?

??kōnɡ 篌kǒnɡ 偬 (2)?????目光jiǒnɡ jiǒnɡ jiǒnɡ然不同 (3)???叱zhà 惊chà (4)?????wù 戌shù 边rónɡ 狄

(5)?????激kànɡ kànɡ 俪kánɡ 枪 (6)?????t āo 出táo 汰t áo 瓷嚎táo

(7)?????l ǚ 行木jī lǚ 次草jù

(8)?????拂shì 苏shì shì 君shì 验 答案:(1)?????箜倥 (2)?????炯迥 (3)?????咤诧 (4)?????戊戍戎 (5)?????亢

伉扛

(6)?????掏淘陶啕 (7)?????履屐屡屦 (8)?????拭轼弑试

“旡”音jì,是个象形字,像身子朝左背过头去张着口在叹息的人形,与“欠”相反。“欠”在甲骨文中像面朝右的一个人张口打哈欠的样子。用“旡”作意符,多与饮食有关,如“既”,会意兼形声,像跽坐的一个人,面部朝向背后(右),表示饮食气逆哽塞。 “既”的本意是“吃完了”,引申为“完了”,后又引申为副词“已经”。

3.解释词义

(1)迥乎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闻强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叱咤风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形容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

(2)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一声呼喊、怒喝,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形容威力极大。

判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打“√”或“×”)

A.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迥乎不同

....,一个孤高自傲、目无下尘,一个温和大方,随分从俗。( )

B.高中生的记忆方式与初中生的记忆方式已经不一样了,高中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

来增强记忆,而有些同学仍然靠博闻强记

....来记住东西,当然费力不讨好。 ( ) C.如果欧盟希望他们的联盟能在世界舞台上得到重视,这个人就必须是像美国总统或

中国国家主席那样的叱咤风云

....的人物。( )

答案:A.√B.×C.√

4.辨析近义词

(1)启迪·启示

[辨析]启迪:开导,启发。多用于书面语。启示:启发指示,使有所领悟。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

①扬州的成功________我们,城建完全可以克服客观区位条件影响取得大发展。

②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它包括________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意志等学问。

答案:①启示②启迪

(2)美观·可观

[辨析]美观:(形式)好看;漂亮。如:房屋布置得很美观。可观:值得看;指达到比较高的程度。如:这个数目也就很可观了。

①为了使印刷更便捷与________,宋仁宗庆历年间又有人发明活字排版印刷。

②在这方面努力的不少,成绩也斐然________;不过所能做到的,也只是抱残守缺的工作罢了。

答案:①美观②可观

(3)敬仰·景仰

[辨析]景仰:佩服敬重,仰慕。敬仰:敬重,仰慕。二者都有“仰慕”之意,但景仰着重于佩服,多用于某个伟大的人物;而敬仰则着重于敬重,多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景仰多指自己心中最希望成为的人物,敬仰多是说自己心中最喜欢的人物。

①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______,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②在这些老师当中,最堪称经师人师,对我影响最大,令我最为________的有三位,他们是胡守仁先生、余心乐先生、王克武先生。

答案:①景仰②敬仰

(4)偶尔·偶然

[辨析]“偶尔”(也写作“偶而”)着眼于数量,次数少。有时跟“经常”相对。“偶然”着眼于意外,从一般事理或一般规律上看,事情的发生是意外的,是在规律之外,跟“必然”相对。“偶然”还用作形容词,表示并非必然。

①樵夫________发现了伯夷和叔齐都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

②市面上________有画着虎皮般的装甲小炮车出动。

答案:①偶然②偶尔

(5)机缘·缘由

[辨析]机缘:指机会和缘分。缘由:指原因,缘故,来由。

①一个人亲近一本书,需要一种________。但是这是等不来的,需要在博览群书中增大这种可能性。

②美国一对夫妇将谷歌告上法庭,________是未经允许把他家住房图片用在谷歌地图的“街道视图”中。

答案:①机缘②缘由

5.积累名句

(1)公无渡河,________!________,其奈公何!(《箜篌引》)

(2)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________,________,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3)但见黄沙弥漫,________,景象苍茫,________,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4)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________,________,有时顿足,________,有时太息。(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5)有学问,________,________,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答案:(1)公竟渡河渡河而死

(2)风神潇洒左右顾盼

(3)黄流滚滚不禁哀从中来

(4)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狂笑

(5)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

背景链接

梁启超是中国近现代政坛风云人物,也是学术界一位难得的才子。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并未从政治家的角度表现梁启超,而是着眼于他的学者身份,表现其学识渊博以及他自由洒脱的真性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梁启超。梁实秋能花笔墨写下这样一篇文章来记叙一次演讲,这就说明,他对这次演讲是真的深有感触,并且不吐不快,也就说明梁启超的演讲给人的印象之深。

文脉梳理

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文写梁任公为什么只谈学术造诣不谈政治作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作者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梁任公的政治作为已广为世人所知,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

二、阅读课文第2~9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2段写梁任公的讲演稿,从全文看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内容上,这是通过物件写人,表现梁任公的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修养等;②结构上,此处既是演讲的一个背景,又是演讲的铺垫。

2.文中的梁任公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又自负,稳健而又潇洒。

3.作者是如何描绘梁任公的外貌的?对表现梁任公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可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

作用:既如实交代了梁任公的形象特点,又展现了他不凡的气度和神采,表达学生对老

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4.作者提到自己在茅津渡候船渡河的事,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为了衬托任公所讲的《箜篌引》有情景,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活画出一出悲剧。②强调作者对梁任公讲的《箜篌引》记忆的深刻,突出任公有学问,有文采,演讲富有感染力。

5.梁先生的演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请鉴赏他的演讲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开场白独特:“启超没有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的开场白表现出他的谦虚与自信,富有感染力。②声音沉着有力,富有感染力。从语速、节奏、语调、重音四方面来定诗文的感情。③表情丰富。梁先生的演讲灌注了他的全部感情,忽而痛哭流涕,忽而开怀大笑,极富感染力。

三、阅读课文第10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到清华大学这所名校讲演做报告的人数不胜数,但他们却没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的一次讲演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并使之常常想起,笔而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首先是因为梁任公演讲非常有特点,声音宏亮,内容精粹,感情充沛。其次是因为梁任公这个人非常有特点(气质潇洒、眼神犀利,演讲时生动有趣、旁征博引)。总之,梁任公是个有文采、有学问的学者。

[名家视角]

梁启超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梁启超的变,不是政客似的变,而是学者型的变。

——郭世佑【上下求索】

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任公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探究思路]

找出事例―→细节揣摩―→体会情感

[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直接表达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C.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时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微写作训练

请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写一篇短文。(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走访春日的大山,轻挪步子,小心翼翼地踏进花草丛中,在一片明媚的阳光中,眼见得万花开之若灿,和着油油的绿草,在风中招摇,在巨树的绿阴中幸福地释放生命。闭上眼,听清风拂过大地时想起的交响乐,似乎是有巨浪滔滔而来,又在一两声脆生生的鸣叫中平息,鼻尖偶尔萦绕起甜甜的芳香,口中竟有了蜜一般的滋味儿……不舍得睁开双眼,只是让自己醉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会(lì)显宦.(huàn)博闻强.记(qiǎng)

B.谦逊.(xùn)屏.息(bǐng)短小精悍.(hàn)

C.箜篌.(hóu)激亢.(kàng)叱咤.风云(zhà)

D.步履.(lǚ)弥.漫(mí)涕泗.横流(sì)

解析:A项,“强”应读qiáng。

答案:A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苍茫苍海桑田引证旁征博引

B.题旨苦心孤诣直接直截了当

C.仓猝起成转合文采神采奕奕

D.背诵歌功诵德拭泪拭目以待

解析:A项,苍海桑田—沧海桑田;C项,起成转合—起承转合;D项,歌功诵德—歌

功颂德。

答案:B

3.下列语句中,表达方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B.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C.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

D.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解析:B项为叙述,A、C、D三项为描写。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现实生活中,面对功名、地位、金钱这些让人利令智昏

....的东西,一些腐败分子,毫不自律,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B.记者在交谈中发现,绝大多数人对如何确保“秒杀”的高成功率三缄其口

....,有的甚至以为遇到了来探底的同行而将记者的淘宝账号拉入“黑名单”。

C.北大一直是张恒同学梦寐以求的学校,为了走入这理想的象牙之塔

....,他始终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学习,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表现得非常优秀。

D.广州市发布的房屋“限购令”被业内人士称为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这将使市

民对投资房产一事敬而远之

....。

解析:B项,“三缄其口”形容说话十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A项,“利令智昏”贪图私利头脑发昏,丧失理智;C项,“象牙之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D项,“敬而远之”表示尊敬,但不愿接近。

答案: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国家发改委决定,自2013年12月13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上调290元,0号柴油每吨上调60元。

B.2013年8月,延安市公开拍卖35辆超编超标公务车,这些车最终以25万元左右的均价落锤成交。

C.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广州实施部分路段“限行”“限外”,这种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D.双胞胎家庭能否再生育二胎?究竟是单独二胎还是单独两孩?针对市民的疑问,卫计委相关人士昨日出面澄清,“单独两孩”不等同于“单独二胎”。

解析:A项,主语缺失,应去掉“经”,“国家发改委”作主语;B项,“均价”为确数,应去掉“左右”;C项,“实施”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限外”后加“的政策”。

答案:D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当我倾听树木在晚风中沙沙作响的时候,对流浪的眷念撕着我的心。_________________。每条道路都是回家的路,每一步都是诞生,每一步都是死亡,每一座坟墓都是母亲。

①它是对家乡的思念,对母亲、对新的生活的思念。

②你如果静静地、久久地倾听,对流浪的眷念也会显示出它的核心和含义。

③它领你回家。

④它不是从表面上看去那样,是一种要逃离痛苦的愿望。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①④③② D.②④①③

解析:②句承接首句的“倾听”深入论述,④①句解释②句中的“核心和含义”,③句“回家”照应末句开头。

答案:D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梁实秋

勤,劳也。无论劳心劳力,竭尽所能黾勉从事,就叫作勤。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即使是出家的和尚,息迹岩穴,徜徉于山水之间,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他们也自有一番精进的功夫要做,于读经礼拜之外还要勤行善法不自放逸。且举两个实例:

一个是唐朝开元间的百丈怀海禅师,亲近马祖时得传心印,精勤不休。他制定了“百丈清规”,他自己笃实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面修行,一面劳作。“出坡”的时候,他躬先领导以为表率。他到了暮年仍然照常操作,弟子们于心不忍,偷偷地把他的农作工具藏匿起来。禅师找不到工具,那一天没有工作,但是那一天他也就真个的没有吃东西。他的刻苦的精神感动了不少的人。

另一个是清初的以山水画著名的石谿和尚。请看他自题《溪山无尽图》:“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懒惰。若当得个懒字,便是懒汉,终无用处……残衲住牛首山房,朝夕焚诵,稍余一刻,必登山选胜,一有所得,随笔作山水数幅或字一段,总之不放闲过。所谓静生动,动必作一番事业。端教一个人立于天地间无愧。若忽忽不知,懒而不觉,何异草木?”人而不勤,无异草木,这句话沉痛极了。过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生活,英文叫作vegetate,义为过植物的生活。中外的想法不谋而合。

勤的反面是懒。早晨躺在床上睡懒觉,起得床来仍是懒洋洋地不事整洁,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不做,能推给别人做的事自己不做,不懂的事情不想懂,不会做的事不想学,无意把事情做得更好,无意把成果扩展得更多,耽好逸乐,四体不勤,念念不忘的是如何过周末如何度假期。这就是一标准懒汉的写照。

恶劳好逸,人之常情。就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人才需要鞭策自己。勤能补拙,勤能损欲,这还是消极的说法,勤的积极意义是要人进德修业,不但不同于草木,也有异于禽兽,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1)从文章第一段看,作者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判断中心论点,关键要看下文的材料(论据)能否紧扣它,它是否表达了作者对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答案:各行各业,凡是勤奋不怠者必定有所成就,出人头地。

(2)文章第二、三段都是举和尚的事例,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完成此题,关键是看两个例子与作者观点的对比。

答案:勤行善法不自放逸。

(3)文章第三段说“这句话沉痛极了”,联系文意,说说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要联系文章的主旨来回答。

答案:人不勤,失去了做人的意义,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这是最令人痛心的。

(4)根据作者的阐述,说说“勤”有什么意义。(回答不超过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总结全文,这是文章的主旨,对文章前面出现的观点进行归纳即可得出结论。

答案:勤能补拙,勤能损欲,勤要人进德修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物之灵。

8.以下是一家公司发布的招聘信息,请将这一信息改写成正式的招聘启事(以“本公司”开头),要求内容准确、层次清晰、表达得体。不超过75字(含标点符号,电话号码算2字)。

帅哥靓女,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室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有没有驾照?会不会粤语?快来看哦,我这儿招人啦!这是个中日韩三国合资公司,马上要在“2010亚运会”举办的地方广州开业咯。现需要行政秘书3名。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哦!要是有意,可以电话168168,8月31日面试,海心大厦908,不见不散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现有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及表达得体的能力。本题为一则招聘启事,所以需要注意招聘启事的正确写法。招聘启事正文主要包括用人的单位、部门、业务、目的、对象、条件、待遇、询问事宜、联系办法、联系时间等项内容。写招聘启事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特别是介绍单位情况和应聘待遇等事项,不要言过其实。所给材料用语不够庄重,口语化过于明显,宜改为较正式的书面语表达。注意字数限制,表达顺序要合理。

答案:(示例)本公司系中日韩合资公司,即将在广州开业,现拟聘行政秘书3名,要求会操作办公软件和粤语,英语口语流畅,有驾照,本科,性别不限,待遇面谈,有意者请拨打168168。

9.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修辞运用、语言连贯、句式仿写等能力。仿写时首先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在内容上,所用喻体应具有独特意蕴,把它们所具有的特点表现出来,做到每句中比喻手法表达的物象特点,能给人以启发。形式上要与例句保持一致。

答案:(示例)(回忆)毕竟是秋日的缤纷落叶(希望)才是枝头的盎然春意

(回忆)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希望)才是迎面而来的微笑

10.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旨在于说明人们的活动要懂得自然生态规律,不能为了享受而破坏自然。在回答此题的时候要注意由点到面的思维。(意思对即可)

答案:(示例一)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

(示例二)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文阅读

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原文阅 读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文/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1921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

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衷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衷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

2019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精品教案

2019年人教版语文必修一 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word精品教案

记之。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组每位代表限说最多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5、朗诵课文 6、补充《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八、课后作业: 找出文中细节及侧面描写的地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 九、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潇洒自信) 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十、教学后记: 这是我实习中上的第一堂课,由于没有经验,对时间的把握不好,课堂前半部分留给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时间太多了,以至于没有完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的补充要留到下节课才能完成。但课堂过程中以讨论和结果发布会的形式非常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绝大部分的同学都能积极思考,并敢于回答问题。但是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有些答案很好,也是我没有思考到的。但是除了简单的表扬鼓励外,我不善于把学生的思考结果与自己的板书设计结合起来,授课过程中比较拘泥于教案,显得不够灵活。 总的来说,这节课的优点是教态自然、大方,声音清晰洪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在于时间掌握不好,拘泥于教案。 第二课时 1、导入:上节课我们讨论了梁启超在演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也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总结了这些特点,这节课我们就要看看作者是怎样在行文中展现这些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的? 2、首先,我们来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总结一下梁的形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案答案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预习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第三课 注意点: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自读、自评文中的精彩描写,感受大师的风采和人格魅力,领悟文章简练而生动传神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梁启超的资料和相关知识,; (2)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学习运用诵读、评点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旁注评点的阅读方法,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

(二)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三处韵文,体察任公先生演讲中表现出的情感,从而感知其爱国情怀。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旁注评点、交流借鉴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旁注评点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认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书籍或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梁启超的资料,了解他涉及到的事件,以及相关文学作品。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查找《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资料。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引用名人作品作为导语。同学们,上个世纪初,正当我们中华民族处于积贫积弱、饱受凌辱之际,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地寄希望于青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这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话语出自着名的《少年中国说》一文,它的作者是谁呢?(学生答梁启超)对!他就是梁启超,即梁任公,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说》优秀教案.doc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标“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培养初步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的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 ⑴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表达交流能力。 ⑵学会“写人凸显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学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提高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⑴感知伟人的人格魅力。 ⑵塑造自我美好心灵。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所以品文和品人是这篇文章的重点。 所谓品文就是品赏文章。所谓品人就是品评人物。 品文是从教书的角度观照这篇文章,重在赏析文章的写人技巧,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品人是从育人的角度观照这篇文章,重在关注人物的性格、品质,以对学生的心灵进行熏陶,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评价标准】 只要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如下方面有一点收获,就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并作出适时的恰当的评价。 如:能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与人合作、共同探究;会分析、能概括;能交流、善表达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可能问题及预案 一、导入新课(竞猜题:猜猜他是谁?) 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长达1000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 《诗经》中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一句,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极具人格魅力的伟大人物──梁启超。 二、课文分析(品文与品人) 问题设计: 梁实秋是名人,他以创作散文小品著称。今天,我们要把他头上的光环拿下来,就当这篇文章是平常人──你,我,他写的,大家试着批改他的文章,给它写评语,作旁注。 教师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并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明事知理 启发学生明白一件事情:写人如果能凸显人物个性,将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懂得一个道理:一个有着人格魅力的人,将对

高一语文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

高一语文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 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向学生):请大家再说一句“各位老师好”! 生:各位老师好。 (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向大家提两个小小要求:一、朗读课文的时候,向老师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的时候,挺起胸,声音要响亮;二、你必须使用麦克风,不用麦克风不说话。记住没有? 生:记住了。 师:现在我们看看文章的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是梁实秋。梁任公,梁实秋,这两个人物,同学们了解吗?谁来介绍?噢,沈浩同学。 生:在我的印象中,梁任公,就是梁启超,是变法的策划…… 师:仅仅是变法的策划者吗?什么变法? 生:百日维新。 师:百日维新是什么变法呢?

生:……(其他生:戊戌变法) 师:邓丹霞同学,你还想补充吗? 生:他是广东新会人,他是康有为的徒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 师:好,补充了一些答案,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呢?欧英,除了他们的答案之外你还有什么补充吗,对梁任公? 生:他曾经在政治、军事、哲学和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学、音韵学方面做过演讲,还和他的师傅康有为,一起倡导过变法维新。合称为康梁。 师:很好。大家看看下面的注释。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那么我们这里梁任公是他的什么? 生(齐):号。 师:好,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室”是他的书斋,也是他居住的地方。广东新会人,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全集》,这是课本上一个简介,和刚才我们同学们搜索的资料合在一起,基本上就是梁启超先生的一个概况。梁实秋是谁?有同学知道吗?举手!好,唐建波同学。 生: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志华,浙江杭远人(生笑),生于北京。 师:浙江什么地方人? 生:浙江杭县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文档资料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文/梁实秋 本文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

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感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 4、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品格。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学习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着重分析第一、四、八自然段。 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桃花扇》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材料,激发学生想象,更好地体会人物演讲时的形象、性格,以进一步了解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辅助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认识梁任公 1、导语设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是我国近代的一位大学者所说的,同学们知道这位学者是谁吗?学生明确:梁启超。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梁实秋穿越时空来领略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风采。(板书题目: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2、介绍梁任公 这里的梁任公就是梁启超。有谁了解梁启超的情况吗? 明确(多媒体展示):梁启超,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自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1895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对袁世凯。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他曾经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作《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书立说,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补充: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心境。 3、作者简介(多媒体展示) 梁实秋(1902—1987):从略。 提示:了解作家时重点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成就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板块:走近梁任公 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3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 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 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三、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四、课时安排: 二课时 五、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 六、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投影片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 作品) 原名:梁治华 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 A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 B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1)齐读生字词 戊(wù)戌(xū)叱咤(zhà)莅(lì)临迥(jiǒng)异 精悍(hàn)激亢(kàng)箜(kōng)篌(hóu)酣(hān)畅 蓟(jì)北 (2)回答思考问题 A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B 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 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4、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讨论结束后,每组派多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布讨论结果。发布内容包括特点及旁批。需要注意的是,每组每位代表限说最多两个特点。最后特点+代表人数最多的一组为胜。胜出者可要求任何一位同学或老师朗诵课文。 5、朗诵课文 6、补充《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内容 八、课后作业: 找出文中细节及侧面描写的地方,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九、板书设计: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特点: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眼神光芒四射

最新《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读后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读后感 忙读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读完一遍后,无深刻理解,但是,毕竟开卷有益,简单谈谈感受。 简单介绍一下两个主要人物: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19年以后开始写诗。1923年8月赴美留学,翌年进哈佛大学研究院,1926年回国,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后转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主任,之后任教于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副刊《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一度主编《新月》月刊。经常发表小品评论,后集为《骂人的艺术》。此书和后来的《雅舍小品》、《秋室杂文》,都以文笔幽默风趣形成独自的风格。著作《雅舍小品》(续集),《浪漫的与古典的》等。是新月社主要成员。 1948年移居香港,后到台湾,历任台湾大学教授,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等职。他翻译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37卷,于1967年出版。 梁任公,即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等。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鼓吹改良主义,坚持立宪保皇立场;倡导“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提倡“新文体”。辛亥革命后,曾拥袁反袁,与段祺瑞合作。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晚年讲学于清华大学。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实秋曾在大学听过一次梁启超先生的演讲,他评论说,“……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梁启超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写下了《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文化史》等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 000余万字。 梁启超是一个情感丰富、忧国忧民的人,《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提到:“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 这写的是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杀人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登上煤山自缢而死。崇祯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在位十七年间,他勤勉辛劳,不溺于声色犬马,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终于江山易主。 梁任公先生如此悲绝,肯定不是因为崇祯皇帝,而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1898年6月,下诏变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把握全文,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感受; 能力目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训练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1、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情; 2、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适当补充讲解。 教学难点:1、作者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2、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准确到位地把握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同学们,相信大家对“演讲”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类演讲,也曾经在以往的学习中领略到伟大演讲家们留下的精彩演讲。如每周一升旗仪式时的《国旗下的讲话》,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还有我们今后将要学习的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 今天,我们又一次走进演讲,重温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的精彩演讲,学习一篇与演讲密切相关的文章------《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板书) 二:释题 1、哪一个字可见本文的文体?(记,记人或记事的散文) 2、本文记了谁?为何称其为梁任公先生?(表示尊重) 3、谁记的?(梁实秋) 4、请学生介绍两位相关人物,提示学生关注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主要作品。 5、本文记了什么?(一次演讲) “演讲”是文章的关键词,请找出这次演讲的相关信息。 时间:1921年(民国十年前后) 地点:清华学校高等科楼大教堂。 主讲人:梁启超 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三:走进梁启超 1、教师范读,学生品味梁启超先生的演讲那些地方精彩。提示学生给段落标序,并参照练习一尝试作旁注。 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 板书: 肖像:一登台神采飞扬(形神兼备) 出场语言:一开口不同凡响(谦逊与自负共存) - 1 -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学习目标:1、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把握人物性格,感受名士风流。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难点分析:目标1是重点,目标2是学习的难点。 学法指导:诵读法、跳读法(抓关键词、关键语句)、质疑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 掌握生字词: 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二、 整体感知:

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试梳理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 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 三、阅读探究: 、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1、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2、深刻印象 3、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

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明确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3、请试着概括一下梁启超的形象: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

课型:讲读课 上课时间: 班级: 教学目标:1.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识记字词。 2.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3.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学习重点:分析体会想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学习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和语言的品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任务:品味语言,了解文中的梁任公。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听过演讲吗?你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能从演讲者的演讲中看出其性格特点,他从梁任公先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去感受梁任公先生独特的性格特点。(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介绍人物 1、由于课前同学们都对这篇课文进行了预习,下面有哪位同学能主动的为我们朗读一遍课文?教师纠正字音。 2、通过他的朗读和结合书下注释,你们知道梁任公是谁么?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梁启超呢?(戊戌变法、公车上书、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大家说的差不多都是他在政治方面的业绩,你们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 3、梁启超,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二十六日(2月23日)出生在广东省新会乡茶坑村。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赴北京参加会议,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1896年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编辑《西征丛书》,次年主讲时务学堂,积极鼓吹和推进维新运动。1898年入京,参与百日维新,以六品衔办京师大学堂、译书局。戊戌变法后逃亡日本。初编《清议报》,继编《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受到民主革命派的批判。但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对当时知识界有较大影响。辛亥革命以后,以立宪党为基础组成进步党,出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后又组织研究系,与段祺瑞合作,出任财政总长。五四时期,反对“打到孔家店”的口号。曾倡导文体改良的“世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早年所作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华学校讲学。著述有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学等。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4、让我们来看课文,进一步去了解梁任公先生。 三、研读课文 1、同学们请思考:作者开篇就说“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这是为什么呢?明确: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也许梁任公的政治行为已广为世人见识,而学术造诣为政治声名所掩,正值得为之专文彰显。 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精编试讲稿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导入 今天上课之前呢,先让同学们做一个知识竞猜题。请根据我的描述,猜猜他是谁? 第一,他聪颖过人,九岁能缀千言,十六岁中举人。第二,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第三,他著有长达千余万字的《饮冰室合集》。第四,2013年春晚的一个武术表演节目中,有一段台词:“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也是由这位先生提出来的。 同学们都有答案了吗?是的,他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主人公---梁启超。从历史书上,我们知道梁启超是个叱咤政坛的人,但同学们知道吗?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先生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板书: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秋实 2、概括形象 根据你们的课前预习,请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目中的任公形象? 幽默风趣。博学广文。可爱率真。 这些都是同学们读完文章之后最初的感受,到底任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让我们一起回到1921年,某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清华大学的大礼堂里,在千人的翘首企盼中,任公先生出场了。 板书:出场 第三段 现在我们来齐读第三自然段。大家读的非常好,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描写梁任公的句子,并且分析一下这些描写体现了梁任公先生怎样的特点? “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作者从身材、容貌、衣着、风度、神情刻画出梁任公先生的肖像和气质,表现他沉着稳重、神采飞扬的个性。 从描写角度来说,他是正面描写。从外貌和内在两方面进行描写。这是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借鉴的。 刚才这位同学说,从文章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先生神采奕奕。大家可能不知道,1921年的时候,梁任公先生的身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适,他的好友曾恳请先生不要再登台演讲,甚至他的一些好友,还组成了一个梁任公先生保命会。从这可以看出来,先生的身体的确是不好了,但是你们从文章中能看出先生的颓败之势吗?不能。先生就是一个精神力量战胜一切的人,一个一登讲台就神采飞扬的人。 第四段 大家一起看到第四段。梁任公先生走上讲台,打开讲稿,眼睛向下一扫,讲出了他的开场白。非常遗憾,我们现在没有影像资料一睹先生的风采,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模仿先生的语言动作中,去感受先生的魅力。 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段,说说写了作者怎样的特点。 “启超没有什么学问”谦逊、幽默风趣、“可是也有一点咯。”自负。 令人耳目一新,和普通的沉闷演讲不一样,可以让大家一下就对他的演讲感兴趣。 刚刚大家都分析的很好,那请一位同学上来根据这段描写,领会梁任公的演讲神态,上讲台

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博苑 08-22 0547 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第一节 一、导入: ? 上个世纪,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地位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以下壮语: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说出这些壮语的是谁?——梁启超。今天让我们跟随梁实秋,领略大师的演讲风采。 二、及梁任公简介: 1、梁实秋: 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生于北京。1915年就学于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暨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主编《时事新报》副刊《青光》《益世报?文学周刊》《中央日报》副刊《平明》等。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一度主编《新月》月刊。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1949年后曾任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主要著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续集),文学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译著《莎士比亚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随堂练习及答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稳健.(jiàn)踱.步(duó)顿.时(dùn)恪.守不渝(ka) B.酣.畅(hān)欺侮.(wǔ)瘦削.(xuē)含英咀.华(jǔ) C.景仰.(yǎng)激亢.(háng)抛掷.(zhì)垂涎.三尺(xián) D.寒暄.(xuān)焦灼.(zhuó)阴.凉(yīn)涕.泗交流(tì)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左顾右盼状极愉快涕泗交流 B.张口大笑黄流滚滚博闻强记不能自己 C.泪下沾襟大汗淋漓短小精悍叱咤风云 D.莅校讲话步履稳健迥乎不同屏息以待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河南省卢氏县辉锑矿某分厂厂长李某公款11万元,被卢氏县检察院依法查处。 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亲自国道三二三线广东乳源县城路段改建工程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得到了民工和群众的赞颂和拥戴。 ③下次你再来时把那本书的底稿给我带来呢? A.鲸吞问津能否 B.侵吞问津可否 C.侵吞过问能否 D.鲸吞过问可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开始显得老态龙钟 ....,可是他的脾气依旧由本能支持在那里,所以这个人从生到死没有一点儿改变。 B.世纪之初,我们回顾民族屈辱的历史,展望时代的挑战,不由生出多难兴邦 ....的历史感慨。 C.深秋的香山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五彩缤纷 ....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殷红世界,真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D.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文过饰非或对别人的批评无动于 ...衷.都是不对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咏夏景》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拐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6.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后测验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与所给注音一致的一项是() A.划huà策划划分划时代划拳行令 B.角jué主角角逐牛角尖清角吹寒 C.屏pínɡ屏风屏障荧光屏屏息以待 D.强qiánɡ富强强盛强行军博闻强记 【解析】A项,“划拳行令”的“划”应读“huá”;B项,“牛角尖”“清角吹寒”的“角”应读“jiǎo”;C项,“屏息以待”的“屏”应读“bǐnɡ”。 【答案】 D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左顾右盼状极愉快涕泗交流 B.张口大笑黄流滚滚宏亮激亢不能自己 C.泪下沾襟大汗淋漓短小精悍叱咤风云 D.莅临讲话步履稳健迥乎不同黄沙弥漫 【解析】B项,“不能自己”应该是“不能自已”,差别细微,要特别注意。 【答案】 B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

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4、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 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做一道竞猜题: 猜猜他是谁。我对他有四个描述: 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着作颇丰,着有148卷,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他是谁呢? 梁启超。 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他的政绩呢? 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 提示: 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成就:现代着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饮冰,形容十分惶恐焦灼。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政变逃亡日本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忧心如焚。 梁任公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政坛风云人物,也是学术界一位难得的才子。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并未从政治家的角度表现先生,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着眼表现其学识渊博以及他自由洒脱的真性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梁任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