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清朝嫔妃装饰1

清朝嫔妃装饰1

清朝嫔妃装饰1
清朝嫔妃装饰1

资料来自考古吧

清宫首饰:故宫珍藏着数以千计的首饰,材质有金银珠玉等,清代后妃对各式各样的饰品和发簪很重视,入关前以金、银、珍珠为主;入关后加了珊瑚、玉珠、翡翠、点翠、宝石等,工艺的镂刻、累丝、镶嵌技法的运用,使其首饰式样繁多而精细。慈禧对翡翠饰品特别钟爱,更把品质好的翡翠尊称“皇家玉”,使缅甸著名特产——翡翠身价百倍,名声大噪。

头簪的原意是连缀,因戴冠于发要用工具,以后就把这种工具称为簪了。簪后来又变为妇女头上的装饰品。贵族妇女“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驱”,喜以满头珠翠为荣耀。

清代宫廷发簪,最精美的有翠嵌珠宝头簪、银嵌翠蝴、蝶簪、银镀金嵌珠宝点翠花簪、铜镀金点翠珠宝簪等。发簪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先用金银制成特定形体的簪架,簪架周围高出一圈,中间凹陷的部分粘贴羽毛,它是用翠乌蓝,紫色羽毛绒古称“点翠”,再配上一圈“金边”,嵌翡翠、珍珠、碧玺、珊瑚、宝石等珍贵材料,再饰以美满的吉祥图案。

扁方为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均作扁平一字形。晚清宫廷梳“大拉翅”所用的扁方有的长达一只二寸。清宫的翡翠扁方有的碧绿如水,有的则在翡翠上镶嵌金银、碧空寿字、团花、蝙蝠等吉祥图案。这种珍贵的翡翠制作的扁方,戴时贯穿横扁簪的发簪中,那翠绿色的玉色与漆黑的头发,强烈的对比色调造成特殊美的效果。

清初除大典礼时后妃戴朝冠外,喜庆节日后妃要戴钿子。戴上钿子脑后再垂发辨就不适应了。于是,后妃们梳两个横长髻,形似小姑娘梳的两个抓髻,戴上钿子十分稳固。摘下钿子这种抓髻式的发髻也可作家常打扮。这种发式平分左右,各扎一把,宫内后妃称其为“小两把头”。清初的几位皇太后皇后生活节俭,梳小两把头时,只戴鲜花,不佩首饰。“小两把头”在清宫流行很久,直到乾隆朝孝贤皇后也仅仅是戴通草,不戴金银首饰。用以敦促宫中后妃以节俭为本。“小两把头”的特点是用本人头发梳成,无法戴份量重的金银首饰。

随着清朝统治的巩固,经济发展,后妃发式也出现了由小到大,由实用型向着美饰型发展。清中期史称乾隆盛世的黄金时代。宫廷处在特殊的位置上,全国各地的名贵首饰源源不断地贡进清宫,大大刺激了宫廷后妃追求美饰的心理。但是要这些份量可观的金、银、玉、珍珠、宝石的首饰戴在头上,“小两把头”发髻就显出许多不足之处。低垂几乎挨到耳根,发髻松,稍碰即散。如何将这些首饰戴上去呢?于是一种新的梳头工具——发架应运而生。发架有木制的,也有铁丝拧的,梳头时先固定头座,再放上发架,把头发分成左右两把,交叉绾在发架上。中间横插一长扁方(插在发架的两个孔内),然后用针把发稍和碎发固定牢,戴什么样的首饰都呆得住。

两把头后面的耳边垂发梳成扁平状,末端用发带束起,微微上翘,形似燕尾。年轻的戴艳丽的珍宝首饰,显出活泼朝气。年老的选质地高贵的,体现端庄稳重。头上梳两把头,插戴上贵重的首饰,与脚下穿着高底鞋相呼应。走起路来上身直立挺胸收腹,似有节奏,头颈不能左右摇晃,来回摆动。为封建社会树立了妇女行动规范的最佳形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