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第一章

一、儿童发展的概念

1、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变化,更重要的是质的变化

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

2、儿童发展,主要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儿童→0至18岁,未成年之前

3、儿童发展的特点

按个体的发展中独有的地位,有如下特点:

①发展的基础性,发展中既有量变又有质变;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

②发展的递进性,儿童发展是各个发展领域整体的、内在关联的、互相促进的递进

性发展

③发展的易感性

按不成熟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五是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

4、儿童发展的四个领域 P5

生理发展、认知发展、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文化性发展

5、影响人类发展的因素

人类的发展在遵循生物规律的基础上也深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遵循人类的历史文化规律。

6、我国的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

①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

②乳儿期(1岁以内)

③婴儿期(1~3岁)

④幼儿期(3~6岁)

⑤儿童期(6~12岁)

⑥少年期(12、13~14、15岁)

⑦青年期(14、15~17、18岁)

⑧成年期(18岁以后)

若配以我国的学制,则个体发展阶段可分为:

①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

②学前期,即幼儿期(3~5、6岁,幼儿园)

③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期(6、7~11、12岁,小学)

④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

⑤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17、18岁,高中阶段)

划分年龄段的依据—→儿童年龄特征

划分个体发展阶段的基本准则应该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个体发展在各个不同时期,表现在身体、生理、认知、情感、个性、文化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特殊矛盾或本质特点总和。

7、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①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在儿童发展的各个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它与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有关,但不由年龄决定。

②儿童年龄特征即相对稳定,同时又可以随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而改变,即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

③儿童发展由于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年龄特征上也存在不平衡性。

8、各年龄段儿童发展特点

(1)婴儿期的特点

①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②婴儿的动作发展是基础,其动作发展的顺序是:从首部到尾端、从躯干到四肢、从整体到特殊。

③婴儿期婴儿的学习分三个层次:习惯化、工具性条件反射、言语的掌握。

A习惯化是指在认知初期更多的去了解、接触某事物,熟悉之后就不会花时间去关注了。

B工具性条件反射是出生后形成的后天条件反射。

C言语发展是婴儿发展的重要内容。言语的获得就标志着婴儿期的结束。婴儿期儿童的情绪不断分化,出现了社会性微笑等社会情感,出现了依恋性社会行为,在游戏中学会与同伴简单交往。

(2)幼儿期的特点

幼儿期是儿童身心的飞速发展时期。

①增强了独立意识。这一时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需要同独立活动的经验与能力有限的矛盾。

②幼儿期儿童的认知活动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但其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也开始发展。

③儿童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

④儿童的个性倾向逐步形成。

(3)学龄儿童期的特点

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活动逐步取代了游戏活动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

(4)少年期的特点

这一时期的儿童自我意识高涨、性意识觉醒、反抗心理突出、情绪表象强烈、人际交往发生显著变化,思维水平由形象到抽象发生了质的飞跃。

(5)青年期的特点

生理与心理趋于成熟和稳定

9、儿童发展科学的演变特点

①研究日益系统规范,最常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实验法。我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著作是陈鹤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

②儿童发展研究的范围在扩展

③儿童发展各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化

④儿童发展理论由学派纷争走向发展理论的微型化

⑤儿童发展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方法论趋向整合

10、当代儿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①儿童发展研究多层次、多领域的整合趋向

②儿童发展研究理论形态的两极趋向—→宏大理论和微型理论

③儿童发展研究方法论的统整趋向

④儿童发展研究的实践转向

⑤儿童发展研究的文化转向

11、儿童发展研究的具体方法

儿童发展研究方法是在借鉴多学科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从研究设计看,儿童发展研究形成了横向设计、纵向设计、交叉设计、跨文化研究设计等基本范型。从具体研究

方法看,儿童发展研究形成了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量法、实验法、文化比较法。

根据观察条件不同可将观察法分为自然观察法和实验室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观察个体的行为。根据具体研究目的又可分为:样本描述法、时间样本法、事件样本法、特质样本法。

第二章

1、儿童发展受遗传、发育、环境、教育等多种因素的联合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心理活动是以机体的生理活动(尤其是机体的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为基础的,正常的生理基础和遗传素质是正常心理活动所必须具备的条件。遗传素质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有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

2、遗传和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3、遗传的物质基础

染色体和DNA

每个人与父母、兄弟姐妹甚至祖父母,可以有相似之处,因为他们有某些相同的基因;但他们又有很多个体的独特特征,因为他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一组基因。

4、产前发育及影响产前发育的因素

个体有些缺陷是先天遗传的,有些则是由于产前发育的环境危害造成的,影响因素有:

①药物②疾病③辐射④营养⑤年龄⑥情绪及状态

5、胎教

胎教就是通过调整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地对胎儿进行训练和教育,以使胎儿的身心发育更加健康成熟,为其出生后的继续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

消除孕妇的紧张感,心绪宁静是最好的胎教。

只有情绪稳定的孕妇,才有可能生育一个聪明又健康的宝宝。

6、人的神经系统是人体各器官、系统中最早发展起来的,脑是优先发育的。

婴儿的脑继续发展,主要在于大脑皮质结构的复杂化和脑机能的完善化。

7、神经组织包括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中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神经元具有接受和传导冲动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8、突触

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非神经元之间特化的细胞连接结构,有传递信息和分析整合的作用。

9、大脑的发育

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大脑的发育体现在:

①脑重量的增加。新生儿出生时的脑重量是成人脑重的25%左右;第一年末达到50%;

2.5~3岁时增长到900g,相当于成人脑重的75%;到5岁时达到90%。

②大脑皮层的发育—→神经细胞的发育、增加

大脑皮层的作用在于有意识地控制动作、学习和思维,它是控制和协调行为的重要组织。它从生命的孕育开始。大脑的发展顺序是从脑干到皮层。

婴儿期大脑发育的特点:婴儿皮层细胞迅速发展,细胞体积扩大,层次扩展,沟回变深,神经细胞突触日趋复杂。同时,神经纤维发生髓鞘化,使原来赤裸的纤维包上了绝缘的髓鞘膜。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脑内部成熟的重要标志,它为神经兴奋的迅速传导

以及分化提供了保证。儿童脑的发育还表现为脑的偏侧优势的形成和进一步加强。

③脑电活动与脑电波的变化(大脑功能的变化)

儿童大脑各区域成熟顺序是由后往前分别进行的: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这一顺序是正常儿童的脑逐渐发展至成人的必然规律。

枕叶——视觉中枢颞叶——听觉中枢

顶叶——运动额叶——语言、思维

④脑的发射活动的增加

反射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生儿的大脑皮质还未完全成熟,所进行的只是皮质下的一些先天遗传的无条件反射,一些是对生命有意义的,如吮吸、吞咽、朝向反射等,另一些是特有的,如抓握、惊跳、强直反射等。

婴儿在出生后不久,就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了条件发射。无条件反射是一种本能活动,是一种生物性活动。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条件反射在生理学上成为暂时联系,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多次结合,条件反射和条件刺激物才能建立起联系。条件反射的出现,标志着心理活动的发生。

10、神经的可塑性及其影响

(1)不同层次的神经可塑性

神经的可塑性表现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宏观脑结构的功能重组,细胞层次神经可塑性以及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基因机制。

①脑结构的功能重组

②细胞层次的神经可塑性

主要表现在突触可塑性,包括突触形态上的修饰、功能上的修饰、以及大脑中新神经元的生成。

③神经可塑性的基因与分子机制

(2)神经可塑性与早期经验的交互作用

①神经突触的倒U形变化与心理发展关键期

②神经可塑性与丰富环境刺激

丰富的环境刺激和丰富的经验可以促进神经突触形成,有利于大脑与行为的双向建构

奥地利动物心理学家洛伦兹发现了“印刻现象”,并根据这一发现提出了“发展关键期”理论

11、身体的发育体现在哪几方面

身体的发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人的一生奠定了基础和方向。

①身高体重的变化

儿童身体发育最为明显的就是整个身体状况发生变化。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们标志着内部器官及骨骼的发育状况。

②骨骼肌肉的生长

骨骼是身体发育成熟程度的一个最好指标。

③身体各系统的发育

12、动作发展规律

动作发展规律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儿童的心理是在积极的活动中,在跟周围事物积极交往中能动地发展的。

儿童身体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先后次序,即头部—颈部—躯干—四肢。

儿童动作的发展顺序:①从上到下,又称上下规律②由近及远③由粗到细,或是由大

到小④由整体到分化⑤从无意到有意

13、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1)影响动作发展的生物学因素

个体自身因素为儿童动作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生物可能性,儿童动作发展是以自身生理结构和功能上的完善为自然前提的。

①基因因素②中枢神经系统的成熟度,主要指大脑③感官经验的统合

(2)影响动作发展的非生物因素

个体成长的物质生活环境、特定的养育观念和方式等,不仅会对儿童动作的发展速度产生直接影响,也会影响其特定动作的发展水平以及动作发展的顺序和倾向。

第三章

1、儿童感觉发展

在出生前,孩子的感觉器官已经很完善了,出现了明显的生物电反应,但这不意味着感觉已经正式形成。儿童感知觉的发展是建立在生理发展基础上的身心结合的过程,随着经验的丰富而完善,直至发展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巩固下来。

2、儿童视觉的发展

①新生儿的视觉远不如他们的嗅觉和味觉那么灵敏,甚至可以说是非常不成熟。

②儿童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包括暗适应和明适应。

③儿童的颜色感觉发展:婴儿在出生时就具备辨别各种颜色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内在固有的。2个月后对颜色有感知。儿童不太容易把现成的颜色匹配到已有的颜色概念上,他们获得颜色词比较困难,精确的颜色命名相对较晚。

④儿童视觉能力的发展

视敏度是衡量视觉发展优劣的指标,是指分辨物体细节和轮廓的能力,也就是人眼正确分辨物体的最小维度。

新生儿的眼睛聚焦能力不强,视敏度低。婴儿的视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迅速发展。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视觉系统成熟得很快。到2岁时视敏度接近成人水平。

⑤儿童视觉缺陷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3、儿童听觉的发展

刚出生第一天的婴儿就具有听觉反应。新生儿不仅能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音高、音响和声音的持续时间,有的婴儿甚至有乐感,能追寻发声乐器方向。新生儿对人说话的声音比较敏感,对母亲的声音有特殊的反应。

儿童对纯音的最低听觉阈限出现在14~19岁之间,这段时间儿童的听力最好

4、儿童其他感觉的发展

①儿童嗅觉和味觉发展

新生儿能对有气味的物质产生各种反应:改变面部表情、不规则的呼吸、脉搏加强、打喷嚏、头躲开、四肢和全身不安宁地动等。到第四个月时,嗅觉的分化会比较稳定。

②儿童触觉发展

触觉是父母与婴儿之间相互影响的一种基本途径。婴儿出生时就已经具备了超出成人想象的发达的触觉。婴儿的嘴唇、手掌、脚掌、前额、眼皮都是非常敏感的部位。良好的触摸对婴儿的情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抚触是养护者与婴儿之间交流感情的途径,充分抚触可减轻婴儿成年后对肌肤亲密的过度饥渴或冷漠倾向。

触觉,毫无疑问是婴儿探索这个神秘世界、探索自身的最重要手段。

触觉是刺激大脑发育的良好手段。

抚触对婴儿的发展的作用:

第一、刺激婴儿全身皮肤感官与兴奋中枢感受点,刺激神经细胞的形成及其联系,逐渐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和智能的成熟。

第二、促进婴儿血液循环,促进运动技能的发展。语言刺激伴随抚摸促进婴儿语言与认知能力的发展,视觉刺激伴随抚摸可以交流情感,促使婴儿情绪稳定。

第三、有助于婴儿产生安全感,形成正常的活动觉醒周期,为成年后形成独立个性做准备。

第四、促进消化,增加体重。

5、儿童知觉发展

首先是感觉发展的专门化与单一化,然后进步到多感觉通道信息特征的整合与分化。多感觉通道刺激的整合是儿童知觉发展的必要阶段,也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6、儿童图形知觉的发展

幼儿的形状知觉发展很快,一岁儿童已经具备通过残缺图形识别物体的能力。

小班:辨别圆形、方形、三角形;中班:拼合三角形、拼合圆形;

大班:认识椭圆形、菱形、五角形、六角形、圆柱形

对幼儿来说,形状配对最容易,命名最难。

4岁是儿童的图形知觉敏感期,4岁也是认识汉字的最佳时期。

7、儿童深度知觉的发展(婴儿就有深度知觉)

深度知觉就是对远近、深浅的知觉。它对于了解环境中各种物体的位置排列从而引导人的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学家吉布森发明“视觉悬崖”的实验设备。

8、儿童社会知觉的发展

儿童社会性知觉的发生以“人脑偏好”为标志。

婴儿的面孔偏好从侧面反映了人与生俱来的社会性。

面孔偏好:①新生儿对人的面孔有偏好②婴儿对充实的正常面部最有兴趣③在2、3个月后婴儿能对不同面容特征区分④2个月后的婴儿会发展到注意人的表情,甚至对表情做出微笑反应。

9、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的发展与儿童的生活、游戏、学习有密切联系。

注意不是一项单独孤立的心理过程,它的发展是智力整合的发展的保证。

儿童注意集中与否是有外部表现的,幼儿的外部表现比较明显,是教师判断幼儿是否集中注意的重要线索:第一、适应性运动;第二、无关运动的停止;第三、呼吸运动的变化,集中注意时一般吸短呼长。

10、注意发展对儿童发展的意义

注意分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儿童注意的发展是由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的。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

儿童注意的发展对儿童的成长有特殊意义:

①注意是心理活动的积极维护者,是高质量认知活动的捍卫者。

②注意对儿童心理活动发展有功能性意义。注意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和监督功能。

11、影响儿童注意发展的因素

儿童注意力的发展与自身状态和营养状况有关。儿童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很难集中注意力;营养过量或缺乏也会阻碍注意力的发展。

12、儿童注意品质的特征

(1)注意的集中性与持久性

儿童注意的集中程度和持久程度在增加,儿童逐渐能将注意集中在与任务目标有关的刺激中来。

(2)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对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的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幼儿的注意稳定性比较差。3岁儿童能集中注意3~5分钟;4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0分钟;5~6岁儿童能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甚至到20分钟。

影响儿童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有:

第一、注意的对象具体形象、生动鲜明;

第二、学习活动游戏化,避免枯燥单调的方式;

第三、活动与实际操作结合,鼓励幼儿参与;

第四、保持幼儿良好的身心状态;

第五、注意对象、任务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都不利于注意的集中;

第六、无关刺激的干扰容易引起儿童的分心。

判断儿童注意力问题的几方面:

①注意力不集中②注意力短暂③活动过多④情绪不良或社会适应不良

(3)注意的分配能力

注意分配能力指同一时间里,注意指向多个不同对象。

注意的分配的条件:①同时并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②同时并行的两种或几种活动之间若有联系,分配会轻松很多。

幼儿的注意分配能力很差,会顾此失彼,注意力也很难在多种任务之间灵活转移,影响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能力

注意的转移能力即有意识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的能力。

儿童注意转移能力是主动的,是一个渐趋灵活的过程。

(5)注意的广度

注意广度,即同一时间里能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有时也称注意范围。

幼儿的注意广度比较狭窄。

13、儿童注意力的培养原则

第一、刺激丰富化原则。尽量使刺激组合为一个整体,刺激物适度丰富、鲜明。

第二、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

第三、形式立体化原则。注意力的培养训练并非单纯的某种操作,必须是一个全方位的培养模式,无论儿童做什么时都可以进行。一般以游戏训练为主。

第四、空间渗透式原则。良好的注意能力是学习的前提,也是认知世界的保障。14、注意分配和延迟满足、热系统与冷系统

个体自我调节的有效性取决于冷系统的激活程度以及能否抑制热系统的活动以降低情绪唤醒水平。

第四章

1、记忆,就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识记、保持和恢复的过程。记忆是人脑对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2、婴儿是如何提取信息的?→提取信息的两种形式:再认和回忆

再认,是注意到当前刺激是过去曾经历过的刺激。

回忆,是对已消失的刺激产生一个心理表征的过程。

3、定向反射和习惯化

定向反射就是对新异刺激做出反应的倾向。定向反射是当新异刺激出现时主体产生的反应,因此它也可作为一种学习指标。当刺激多次出现后,主体就不会再产生这样的变化或是反应下降,这种定向反应的消失或下降就是习惯化。习惯化对了解婴儿的心理发展起作用。

4、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指主体对条件刺激做出的反应。条件反射的建立说明记忆主体记住了条件刺激,表明了再认的存在,是对婴儿记忆研究的另一指标。

儿童最早建立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出生第十天左右建立的哺乳反应,也就是婴儿对哺乳姿势的再认。

5、婴儿记忆的特征

①婴儿时期的记忆主要以无意识记为主。

②婴儿期的记忆缺失现象,表现为我们无法保持任何有关婴儿时期的经验。这也是儿童心理学中的一个经典困惑。

婴儿不仅很早就存在记忆能力,而且具有相当好的信息保持能力。

延迟模仿即不是立即就出现的模仿,而是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出现的模仿。

6、自传体记忆

自传体记忆是一种特殊的情景记忆,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经历事件的记忆,具有不随意的特点。无意性特点,记忆内容的不完整。

自传体记忆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反映在两个方面:①对以往事件的经历有助于儿童预测和期待未来的事件②为个体提供了某种时间的延续感,从而看到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之间的联系,与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建立密切相关。

7、记忆策略

记忆策略在学步幼儿阶段就已经产生了。1岁半~2、3岁

记忆策略的三种基本策略:复述、组织、精细加工(或称记忆方法、措施)

①复述(早期):学前儿童已经开始使用复述,他们表现出的复述过程的持续性是有限的。复述可促进记忆。6~10岁的儿童中年长儿童比较小儿童更多的进行复述。

②组织——编码(中期)

儿童记忆方式反映的是这些项目内容在生活中的联系。他们对物体的聚类主要依靠词汇之间的联想。

③精细加工(后期)

对于不容易进行分类的信息,个体确认或建构记忆项目之间某种意义上的联系,就是精细加工策略。

8、儿童记忆的准确性

学前儿童的记忆准确性差,准确性和详细程度均不如年长儿童和成人,而且他们更容易受到暗示。

9、儿童的元记忆

元认知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个方面,它具体指儿童关于记忆是什么、记忆过程是怎样的、以及什么因素影响记忆的效果等方面的知识。儿童时期元认知发展较差。元记忆好,记忆准确性高。

一般将元记忆分为关于记忆的元记忆知识、元记忆自我监控和元记忆自我调节。

①关于记忆的元记忆知识

关于记忆的元记忆知识又可以分为关于人、任务、策略三个方面内容。

关于人的元记忆知识是指儿童对自己和他人作为记忆主体所具有的能力、局限、特质方面的认知。学前儿童往往高估自己或他人的记忆能力,不会监控、检查自己的记忆。

关于策略的知识,学前儿童只有初步的策略概念。运用是有限的。

关于任务的知识即对任务难易程度的认识。儿童逐渐认识到记忆任务的难度取决于

两个方面:必须储存的信息的数量和种类。

②元记忆的自我监控与调节

记忆者对自己记忆过程的监控和相应的调节是提高记忆的好方法。自我监控是将记忆内容、记忆目标相比较,以了解自己所处的状态。自我调节包括计划、指导和评价自己的记忆活动。自我监控和调节是建立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的,学前儿童在这方面表现出有限的能力。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

10、儿童记忆容量

记忆容量是指在记忆过程中,可供心理过程使用的总的心理工作空间。

影响儿童记忆容量的因素有:①神经系统的自然成熟是儿童记忆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儿童神经系统发展快但成熟晚)②经验少。经验的增加可导致资源使用效能的增进。

11、儿童记忆保持过程中的记忆恢复现象

保持是记忆者对信息进行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儿童在记忆的保持过程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的记忆现象。(但不超过一周)这种现象在年幼儿童身上表现得较普遍且更为明显。

12、记忆的遗忘规律

对于识记过的东西不能或者错误地再认或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学习程度越高,遗忘就越少。研究发现,在过度学习达到150%的时候,记忆内容保持最佳。除学习程度之外,学习者对记忆任务的态度以及记忆内容的性质、数量都与遗忘有关。这些都是影响遗忘的因素。

13、如何促进儿童有效地学习

①根据儿童记忆特点促进儿童学习

儿童是以无意识记为主的。在培养时,应该尽量选择形象、直观、具体、生动,能引发孩子兴趣、吸引孩子注意的对象。对孩子有意识记行为进行启发诱导,明确识记的目的、步骤、任务,尽量避免让儿童单调就材料进行记忆,要形象生动地进行记忆。一次记忆的内容不应太多,适当教授一些记忆的策略

②针对记忆规律促进儿童学习(记忆规律主要是遗忘规律)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的遗忘规律,科学地组织复习,及时及早地安排复习,早复习比晚复习效果好。经常性分散的复习比集中复习的效果要好。通过多种方式,运用多种感官相结合的复习方式。

第五章

1、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来源于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能在头脑中形成对该事物的稳定的形象。通过感知获得。

※想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它与儿童记忆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等关系密切。

2、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指无特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最极端的例子。

有意想象是指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根据想象内容形成方式不同,有意想象又包括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或如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内容不仅新颖还具有开创性。

※儿童想象的发展呈现出从最初的无目的性的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从以再造想象

为主到出现创造想象的萌芽,从想象脱离实际到合乎现实逻辑性的趋势与特征。

3、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1)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①学前儿童有意想象逐渐得到发展,但主要还是无意想象

儿童的无意想象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凌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

②学前儿童在再造想象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幼儿想象的主要形式。幼儿的再造想象需借助成人指导和外部行动进行。幼儿的再造想象分为四种类型:经验性、情境性、愿望性、拟人性。经验性占主要形式。

③想象从完全脱离现实逐渐发展到合乎客观逻辑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增加丰富,儿童想象的内容越来越符合客观逻辑

※(2)入学后儿童想象发展的基本特点

主要表现在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创造性的内容逐步增加,想象的独特性日见端倪,想象更符合现实逻辑。

※4、思维及其主要特征

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主观反映。

思维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活动,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征。

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逻辑性等主要特征。

概括性是思维的核心特征。正是有了概括性,思维才能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事物的思维过程主要就是抽象与概括的过程。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种间接反映。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活动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其本身不是混乱的、毫无规律的,它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规律性。

※思维的分类

思维活动是一种及其复杂的心理现象与活动。

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式不同,可分为聚合思维、发散式思维;

根据思维独创性,可分为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根据思维的抽象程度,将儿童思维分成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5、儿童思维有哪些类型?

在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思维抽象的程度,通常将儿童思维分成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行动思维是指直接与物质活动相联系的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是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协调感知和动作。(看、做的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以表象为材料的思维,它是一般形象思维的初级形态,也是思维发展的必经阶段。它具备思维的概括性、间接性和逻辑性等特点,同时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2、3岁前)

抽象逻辑思维是在实践活动和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以抽象概念为形式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主要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形式表现出来,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种形式。

6、儿童思维发展顺序?/儿童思维发展趋势?

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从直接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发展起来的。

7、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

一般人们认为,2岁左右发生了思维,2岁以前是准备期。

(1)0~3岁儿童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

此时思维特点主要是直观行动性,主要表现在:①产生了词的概括。词开始标志着一类相似的事物,这就产生了最初词的概念。这种概括一般只限于对事物的感知,并没有认识到事物的本质②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儿童3岁前称为“感知运动阶段”,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萌芽阶段。尽管思维还处于低级阶段,但其产生和发展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不仅标志着智慧活动的真正开始,还意味着人的意识的萌芽。

(2)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3~6、7岁)

①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为主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相对具体性②不可逆性,儿童思维还不具有守恒性③自我中心

②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

抽象逻辑思维是思维发展的高级阶段,学前期儿童还不具备这种思维,但是4~5岁儿童已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

8、儿童概念的发展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儿童掌握概念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由成人、老师、同伴乃至一些传播媒体所传授的概念。

9、儿童实物概念

学前儿童对实物概念的掌握,主要体现在跟自己日常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十分常见的一些实物方面。对这些实物概念的掌握,学前儿童往往从感知觉或实物的用途方面进行概括。

学前儿童对实物概念的掌握主要是,能概括出某些比较熟悉的事物的非常突出的特征。尤其是功能特性方面,但并没有完全地掌握有关实物本质特性的概念。

10、数概念的发展

数概念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

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四个发展阶段。

①口头数数(唱数)

②给物说数,即点数实物后,说出总数

③按数取物(前三种能力掌握并不代表掌握了数的概念)

④掌握数概念

计数能力的形成并不代表掌握了数概念,因为概念的抽象性更大,掌握数概念是要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即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两三岁幼儿大都处在数量感知阶段,对数仅有模糊观念。四五岁幼儿大都进入数概念开始形成阶段,六七岁幼儿大都进入数概念基本形成阶段。

11、判断

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对事物间或者事物与它们的特征间的联系的反映。推理是判断与判断间的联系,是在已有判断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判断。

12、儿童判断的发展

儿童判断的发展有以下特点:

①判断形式逐渐间接化。即从直接感知判断向间接抽象判断发展。

②判断内容逐渐深入。即从事物表面感知所得信息开始向事物本质认知发展。

③判断依据客观化。即以主观态度为判断依据向以客观逻辑为判断依据发展。

④判断理论明确化。即从没有意识到判断的依据向明确意识到判断的依据发展。

学前儿童对事物所进行的判断,主要是按事物的外在特征和联系而进行的,他们往往把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间的表面特征和现象作为因果关系进行判断,所以他们的判断往往是不正确的。

13、儿童推理的发展

儿童最早的推理形式是传导推理。传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这种推理并不具有逻辑性,往往也不符合客观规律。

儿童最早掌握的一种推理是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是对事物或数量之间关系的发现和应用。 2~3岁的儿童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类比推理。

14、儿童理解的发展

理解就是指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理解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前提下认识新的事物、发展新的联系。

学前期儿童理解发展的特点:

①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

②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

③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

④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

15、儿童问题解决的发展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目标,应用一定认知操作或技能活动,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大致有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16、元认知

元认知,是指反映或调节人的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即“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涉及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测和自我调节三方面。

17、儿童问题解决的发展

无论儿童或成人,在解决问题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资源与技能,分别是专业知识、元认知、游戏感和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又包括社会文化和同伴。当儿童逐渐地建立了与成人一样的专业知识时,在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中,他们也能表现得和成人一样。幼儿运用日常所获得了事情应如何进行的逻辑与推理,以后运用这些逻辑与推理来解决问题。

18、儿童问题解决与元认知发展的关系?

①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儿童通过不断地自我修正错误,学习到了什么样的策略是有助于问题解决的,而什么样的策略是无用的,这些都将会促进元认知的发展。

②元认知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儿童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采用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新策略或正确策略,从而促进问题解决的发展。

19、思维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个体不断地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年龄特征等特点。

第六章

1、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语言的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语法、语义、语用技巧四个方面。儿童时期主要发展口头语言。

2、语音

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语言意义的声音。儿童语音的发展可分为前言语阶段的发展和言语阶段的发展。

3、前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准备阶段)

前言语阶段,一般从婴儿呱呱坠地开始,到发出第一批真正的词结束(0~12个月)。婴儿逐渐具备了较好的语音觉知能力和发音能力,这为他们将来正式发出词音奠定了基础。

(1)语音的觉知

A语音偏好

婴儿语音偏好的表现?

①与一般的声音相比,婴儿更喜欢倾听语音

②与其他语言形式相比,婴儿更喜欢倾听“妈妈语”

“妈妈语”又称为“儿向语言”,通常指母亲指向婴儿的语言,它具有语速慢、声音高和音调高度夸张等特征,并具有强烈的起伏性。

③与其他人的语言相比,婴儿更喜欢倾听自己母亲的声音。

B范畴知觉

语音范畴知觉是指能够听出口语中分属不同范畴的语音之间的差异。

婴儿能感知语音的变化,1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备了语音范畴知觉。

(2)语音的产生

①反射性发音首先出现的先天非条件反射,一个月内

婴儿的哭声可分为两种:分化的和未分化的。1个月内的新生儿的哭声是未分化的,1个月后婴儿的哭声逐渐地带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出现了分化的哭叫化。

②呀呀语

大约5个月时,婴儿进入牙牙学语阶段。从呀呀语开始,婴儿的发音呈现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方面,语音扩充,逐步增加符合母语的声音;另一方面,儿童在这一阶段又呈现出语音紧缩现象,即逐步淘汰环境中用不着的声音。呀呀语期后,当儿童即将进入独词阶段时,会有一个短暂的“沉默期”,即儿童发音突然少了。

4、言语阶段语音的发展

(1)语音的觉知

①音位知觉的发生和发展

音位是语音中最小的能够区分意义的语音聚类。在儿童学会辨别不同的音位之后,接着要学习音位组合的规则。

②词的语音表象的建立

除了音位知觉外,儿童在言语阶段的语音感知特点还表现为建立词的语音表象。儿童记忆中词的语音主要是按照成人的发音形式来储存的。

儿童能够识别他们自己还不能够发音的词,这种现象被称为“fis”现象。即听得清但说不清,语言运动器官协调能力差。

(2)语音的产生

1岁左右起儿童开始学习发出词的音。儿童语音学习能力强。

此时儿童发音有以下两个特点:

①发音紧缩现象

在呀呀语最发达的阶段,儿童能发出任何一个可以想象出来的声音,其中有些声音不仅是他父母语言中所没有的,甚至是许多语言中所不存在的。

②使用发音策略:改变与选择

5、我国幼儿汉语发音特点

①儿童汉语发音是随着年龄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4岁以上幼儿基本能够掌握本民族语言、本地方言的全部语音。

②在儿童的发音中,韵母正确率偏高,对声母的发音正确率较低。

③儿童的语音发展受到方言的影响

6、儿童语义的发展

儿童语义的发展主要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词汇语义的发展,指的是理解句子中各个词语的意义;二是命题语义的发展,即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基本语义关系。

7、前言语阶段的儿童对词义理解的特点

大约在6个月时,儿童已经有话语理解的萌芽,能对个别极简单的词语做出指令性的反应。8、9个月时,婴儿已经开始表现出能听懂成人的一些话,并作出相应的反应。通常到11个月左右,儿童才开始真正理解词的意义。

8、单词句阶段的发展

儿童在单词句阶段已经能够理解很多动词和名词。但对词汇的理解表现得还是比较笼统。①过度扩充,就是指儿童超越和扩充了词义的意义范围,理解过宽。②过度缩小,即理解过窄。

9、儿童最初产生哪种类型的词?

最初学概括程度中等的词。中等水平的词之所以学得早,是因为它们对于儿童最为实用。从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程度说,儿童最初使用的都是在认知方面的社会交往方面与他们关系最为密切的词。

10、儿童能理解的句子的种类?(10~13个月)

①呼应句,即呼唤句或应答句

②述事句,即幼儿对自己发现的事情的述说。

③述意句,即幼儿说出自己意愿的句子。

11、双词句阶段儿童词汇语义的发展特点(大约在18个月)

①词汇数目和种类突飞猛进

②词汇意义逐渐精确化

12、双词句阶段儿童表达的语义关系

八种:施事—动作、动作—对象、施事—对象、动作—位置、实体—位置、所有者—所有物、实体—属性、指示—实体。

双词句阶段后,罗杰·布朗确认的八种语义关系继续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将两种语义关系连接在一起而省略其中共有的一个词;二是将关系中的一个元素扩展成关系本身

13、后期的词汇语义的发展特点(3~6岁)

①习得新词汇的速度快

②有顺序地掌握各类词

先学会名词,然后是动词、形容词等。

儿童对空间方位词的掌握顺序是:里、上、下、后、前、外、中、左、右

③充实词的意义,越来越丰富,对词的理解也逐渐确切和加深。

④从单义到多义。儿童总是先理解其空间意义,后理解其时间意义

⑤学习同音异义词

⑥构建语义网络

语义网络的发展反映了儿童对词与词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语义网络在较年幼儿童中已经开始出现,因为儿童总是在不断地探究他们所经历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14、①快速映射:在单独的一次或几次接触中,幼儿就能够快速习得某个单词的全部或部分意思。②心理理论,是个体为了解释和预测行为而推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15、语法

语法,是由一系列语法单位和有限的语法规则构成,是语言中最为抽象的基础系统。

16、儿童单词句发展阶段,在1岁左右产生了第一批真正的词,最初这些词只是作为具体的人物或动作的标志。随后不久儿童就出现了含义更为丰富的“单词话语”。在功能

上类似完整的句子,从而具有句法的特点。

双词句发展阶段,儿童句子结构的萌芽开始出现。利用词序作为一种表达的装置。

17、汉语儿童句法发展的特点

①句子长度不断增加

②句子结构复杂性不断提高

18、单句的发展(结构逐渐完整,越来越复杂)

2岁以后,儿童开始从之前的不完整句逐渐过渡到开始使用完整的简单句。汉语儿童各种单句的出现有一定顺序:无修饰单句、简单修饰语单句、双宾句、简单连动句、复杂修饰语、复杂连动词、兼语句、主语或宾语含有主—谓结构的句子。

复合句的发展

汉语儿童的复合句到5岁时发展速度才快起来。复句主要是联合复句和主从复句两种。在联合复句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并列复句,即把两件并列的事加以陈述。在主从复句中,出现得最多的是说明因果关系的因果复句。

19、影响儿童语法获得的因素有哪些?

(1)环境因素。

儿童只有接触到语言才能够习得语言,环境因素对于儿童的语法具有促进作用。父母在他们孩子能够真正运用语言之前,就教孩子学会如何参与会话性交流和基本的语言行为。

语音简单、语速缓慢、语调和重音夸张的妈妈语的三个优点:①它能够增加婴儿对语言的兴趣②有助于婴儿进行语音辨别③在婴儿期和学步期期间,母亲若较高频率使用妈妈语,儿童早期的语言发展也相对较快。

(2)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也是影响儿童语法获得的一个重要因素。

(3)生物因素

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乔姆斯基通过对语法获得机制的研究,认为语言是人类的先天特性,是一种“心理官能”,这种普遍语法便存在于儿童与生俱来的强大而特异性语言获得装置中。

20、语用

语用即对语言的运用。包括对语言意图的把握和语言后果的觉察等。

21、儿童前语言交流的特点

①交流的目的性②交流的指代性③交流的约定性

22、儿童语言阶段语用能力的发展表现在哪儿?/有什么特点?

①能够发挥更多的语言功能

皮亚杰把儿童早期语言功能分为自我中心语言和社会性语言。

“自我中心语言”是一种“我向”语言,是儿童自己给自己说话,其主要功能不在于交际。自言自语并非无关紧要,它对言语、心理发展起作用,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社会化语言”是一种“他向”语言,其目的是对听话者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传递信息、批评与嘲笑、祈使与威胁、提问与回答等。

②能够适应于交际对象

能够根据听者的特点调节说话的内容和形式是语用能力的另一个表现。在话语交流中,儿童必须学会使自己语言的产生和理解都适应于倾听者的特性。

(儿童怎么根据听者来调节自己的谈话?调节哪些方面?怎么调节?)

③能够适应于交际情境

儿童能否根据交际情境而调节语言表达方式是另一种重要的语用技能。随着儿童认知和语言能力的提高,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儿童语言“语境依赖度”的降低。

④能够保持同一话题——语言发展的重要标志

交谈中保持话题的一致是一种重要的语用技巧。3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具有了相当的保持统一话题进行交谈的能力。话题保持能力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语言发展的一种体现。

第七章

1、情绪

情绪是个体对外部事物和内部需要的关系的主观体验,包括生理、表情和体验等多种成分。情绪过程与认知过程、意志过程一起被称为个体三大心理活动过程,即所谓的知、情、意。

儿童基本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惊奇、害怕、生气、伤心、厌恶等,是人类和其他物种普遍共有的。

2、儿童基本情绪的类别和表现

9种类别:兴奋、高兴、惊奇、伤心、憎恶、生气、羞耻、害怕、傲慢

表现:

(1)高兴

高兴,是个体追求并达到所盼望的目的时产生的情绪体验。高兴表现为微笑和出声的笑。当年幼儿童获得新技能时,他们会微笑和出声地笑,以表现成功的喜悦。高兴也可以获得照料者更多的关爱,它使父母和幼儿之间形成一种温暖的、支持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幼儿能力的发展。大约3~4个月,婴儿就会发出笑声,这反映了比微笑更快的信息加工。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社会性微笑。(2)生气和伤心(负向情绪)

生气是愿望不能实现或目标受阻时引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2岁左右是因生气而暴怒发作的最频繁时期。

为什么儿童生气反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这主要因为随着认知和运动技能的发展,幼儿希望控制他们的行为。幼儿逐渐能够辨别阻碍他们目标或引发他们痛苦的刺激,而且运动能力的发展使得幼儿可以通过生气调动能量,以克服障碍或保护自己。伤心是失去自己心爱的对象或在自己的理想或愿望破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在某些情景中,生气和伤心可能会同时出现。

个体主要根据三方面来区分生气和伤心:①根据行为发出者的意图。生气是与别人的故意伤害相联系的,而伤心则与无意因素相联系②对消极结果类型的感知。生气的结果是敌对事物的出现,伤心的结果是所渴望事物的消失③目标是否可以修复。生气更多与目标可修复相联系,伤心更多与目标不可修复相联系。

(3)害怕

害怕是因为受到威胁而产生,并伴随着逃避愿望的情绪。

4个月的婴儿对陌生人也会笑,但7~9个月后,婴儿见到陌生人就会感到害怕,这种反应称为陌生人焦虑。这是儿童认知的重要结点。说明儿童与父母之间产生了依赖性。

幼儿的这种害怕情绪也有其适应功能,这使得他们能够保持与父母的亲密关系,远离外界的危险。(积极意义)

3、儿童社会情绪的类别和发生、发展

如果说基本情绪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共有的,那么社会情绪就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显著特征。社会情绪的产生和发展要晚于基本情绪,它依赖于社会情景。

儿童社会情绪的类别

儿童社会情绪主要分为自我意识情绪、自我预期情绪和依恋性社会情绪三类。自我意识情绪包括自豪、内疚、羞愧等;自我预期情绪包括后悔、嫉妒等;依恋性社会情绪包括爱、移情等。社会情绪有助于个体了解他人的处境和状况,并产生共鸣,即移情;

也有助于个体适应社会的需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生发展。

(1)移情

移情在儿童早期发展起来,是儿童观察他人情绪反应时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移情主要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认知移情指个体从认知上洞察和理解他人的情绪体验;情感移情指个体从情感上体验他人的内部情绪。移情是亲社会或利他行为的重要激发因素,是道德发展和激发感情的前提。受人际关系亲疏的影响。

移情在儿童2岁左右出现,前提是儿童理解自身和他人的差异,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经常生气或伤心的儿童比经常高兴的儿童更少对他人的痛苦做出移情反应。一般对女孩的不愉快更易产生移情。

(2)自我意识情绪

在社会情境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被称为自我意识情绪。包括感到自豪、羞愧、内疚等。

自我意识的发展情况:①自我意识情绪在幼儿2岁半左右出现,它是伴随自我意识的发展而产生的②除了自我意识的发展,幼儿自我意识情绪的出现也需要得到成人的指导③因为对自己行为的判断、评价能力低,只有在成人在场的时候,幼儿才会表现出自我意识情绪,幼儿的自我意识情绪很大程度上受到成人评价的影响。

(儿童自我意识情绪和成人指导与评价的关系?——答以上②③即可)

4、情绪理解

情绪理解是儿童理解情绪的原因和结果的能力,以及应用这些信息对自我和他人产生合适的情绪反应的能力。

情绪理解能够促进儿童与他人良好相处。3~5岁幼儿的情绪理解与其友好、体谅、助人等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

5、表情识别

表情识别反映出儿童通过表情推测他人内部心理状态的能力。7~9个月的婴儿开始把面部表情知觉为有组织的模式,他们能把说话者的情绪语调与恰当的面部表情相匹配,说明这些信号对婴儿而言是有意义的。婴儿认识到表情不仅有意义,而且也是对特定客体或事件的反映。这种认识一旦建立,婴儿就开始使用社会参照。当遇到不熟悉的情景或陌生的物体时,他们会主动从信任者那里寻找情绪线索作为行动参照。18个月的婴儿已经可以把他人的表情当做社会参照,指导自己做出行为反应。人脸的不同部位对儿童的表情识别起着不同作用,儿童首先根据嘴巴来识别表情,其次是眼睛,再次是鼻子。

6、情绪线索

儿童根据表情、情景、个体等多种线索来推断情绪。情绪线索与情景线索相匹配有助于幼儿的情绪推断。

7、情绪原因理解

儿童逐渐能够推断情绪的原因和结果,而且他们的理解变得越来越准确和复杂。3岁幼儿在解释原因时更强调外在因素,4岁以后的幼儿能够理解愿望和信念等内在状态对情绪的作用。

4岁到6岁年龄段的幼儿能够理解他人的真实需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和愿望是否符合来推断他人的情绪,这种情绪理解被称为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 6岁幼儿的情绪理解已经摆脱了自我中心的限制。这种情绪理解能够使幼儿从他人拥有的不同信念来推断他人的情绪,是一种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基于信念的情绪理解晚于基于愿望的情绪理解。

混合情绪理解是指个体认识到同一情景可能会引发同一个体产生两种不同或矛盾的情绪反应。发现儿童对混合情绪理解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7岁儿童只能识别同一性质的情绪,或者同为积极情绪,或者同为消极情绪;只有到了11岁儿童才能理解存在一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情绪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的现象。

8、情绪自我调节

儿童不仅可以识别情绪、解释情绪、对情绪结果做出预测,还能够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情绪自我调节指的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而使用策略,把自身情绪状态调节到合适的强度水平。在某些情景中,为了不伤害他人或避免消极后果,儿童还学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即获得情绪表现规则。

9、儿童情绪调节的策略

2岁幼儿已经能够使用积极活动策略、自我安慰、寻求他人安慰、被动行为、回避等情绪调节策略。3~4岁幼儿能够采用各种策略来调节他们的情绪。如通过阻断感觉输入、安慰自己、改变行为方向等。

10、情绪调节策略与哪些方面有关?预计儿童调节策略运用的依据?

艾森伯格提出,要预测儿童的情绪调节策略,必须评估两个重要的气质变量:①情绪强度上稳定的个体差异,如情绪强度的高或低②调节过程中稳定的个体差异,如注意力的转移和集中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与他们对刺激的社会认知,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情绪反应的理解或推测能力有关。

11、儿童情绪表现规则

根据社会期望调节情绪的能力,我们把这种能力称为情绪表现规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儿童通过对成人的观察模仿,通过自身生活体验的积累获得的。

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情绪表现规则。

女孩往往比男孩能更多的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

影响儿童情绪表现规则的因素:①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②所处文化环境的差异③性别学前儿童掩饰真实情感的能力还是有限的,情绪表现规则在小学阶段飞速发展。

第八章

1、社会性、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

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渐独立地掌握社会规范,恰当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能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和行为发展过程。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是从一个“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全部过程。

2、亲子关系及其特点

亲自关系是指在血缘和共同生活的背景下,父母与子女互动所构成的人际关系。

特点:①生物性和交往性,即强调血缘和交往的基础作用

②互动性。强调子女特征在亲子关系建立中的价值

③依恋性。亲子关系表现的是亲子之间的关爱、沟通,特别是情感。

3、依恋及其特征

20世纪50—60年代,约翰·鲍尔比在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依恋的概念。他把依恋理解为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的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

依恋是人与人之间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结。

特征:①依恋关系是依恋双方情感交融的关系,但有一方表现出更为依恋。

②依恋者寻求与依恋对象的身体亲近和目光追随。早期儿童依恋基本行为包括探寻和吮吸、姿势反应、注视和跟随等。

③依恋关系可以提供安全感和自我效能感,可使人在其他社会情境中面临人际压力时身心放松,感到有所依靠,能更积极、更有信心地活动,去迎接挑战。

④依恋具有传递性,早年的依恋经历会聚变为“内在工作模式”从而影响后来的多

种社会观念和行为

⑤稳定性。安全性依恋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性。依恋形成的影响是稳定的。

4、主要依恋理论

①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首先提出婴儿与母亲的情绪关系为以后所有关系打下基础。

②行为主义学派的理论。

③习性学的依恋理论。鲍尔比与劳伦兹的幼鹅印刻学说相结合。

5、陌生情境技术

陌生情境技术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进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是爱因斯沃斯发明的测量孩子依恋情感发展的。

6、婴儿的依恋分为三大类型、8个小类

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大约占20%。其人际关系倾向于冷淡、疏远。

A1:尤其对重新见到母亲或与母亲接触不感兴趣,忽视她的回来;

A2:当母亲回来时能表现出一些兴趣,但还有可能转身走开或不看母亲;

B型:安全型依恋。大约占65%~70%。其人际关系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陌生情境中能以母亲为安全基地,接受母亲的分离,重逢时表现出很大热情,同时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兴趣。

B1:愿意与母亲相互作用,但不特别的表现出身体接触,分离时不太悲伤;

B2:母亲离开就寻找母亲,渴望重聚,分离阶段不太悲伤;

B3:努力获得和保持与母亲的接触,分离时非常悲伤;

B4:重聚时尤其想接触母亲,好像沉湎其中,一直感到焦虑。

C型:焦虑—反抗型(或拒绝型依恋)大约占10%~15%。其人际关系表现出互相矛盾的特征。

C1:对母亲有明显的矛盾行为,拒绝陌生人,对母亲和陌生人都有攻击行为; C2:对母亲也有明显的矛盾行为,但显得更加被动和退缩。

7、早期良好亲子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影响因素?

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是与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表现为亲子之间的和谐、相互的信任支持和理解悦纳。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深刻地受到父母,特别是母亲、儿童以及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通过影响依恋关系进而影响亲子关系。

影响因素:①父母亲的内在工作模式情况(父母的内心心理状态)

②父母亲的抚养品质。照料者的抚养品质,如敏感性、接受性等也直接影响着儿童的安全依恋和亲子关系。安全依恋类型的母亲多能保持一致的、稳定的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而回避型的母亲倾向于不敏感、拒绝;反抗型的母亲倾向于干涉或忽略、拒绝。安全依恋型儿童的母亲均具有很高的反应性,能准确地理解儿童的信号表达并能给予适当迅速的反应,积极情感表达的频率较高,能给儿童提供大量有益的社会性刺激。

③父母亲的缺失、稳定情况。一般认为,儿童与照料者短期分离的消极效应是无关发展大局的,却是带有创伤性的。长期分离,特别是缺乏稳定的照料者的消极效应影响深远。

④儿童情况⑤家庭一般情况⑥文化性因素

8、同伴及同伴关系

同伴是指儿童相处的,且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儿童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具有互补性。

9、同伴关系的功能

①同伴关系是满足团体归属感的重要源泉

②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的重要基础

10、同伴交往的发生发展

儿童的同伴交往经历着由无到有、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不熟练到熟练的发生发展过程。

真正意义上的同伴交往行为,一般认为是在出生后的第六个月开始的。

儿童早期(0~2岁)同伴交往的发展以一种固定的程序展开:第一阶段——“客体中心阶段”;第二阶段——“简单交往阶段”;第三阶段——“互补性交往阶段”

儿童友谊的几个发展阶段:

①3~7岁,暂时的游戏伙伴阶段。②4~9岁,单项帮助阶段。③6~12岁,双向帮助阶段。④9~15岁,亲密的共享阶段。⑤12岁开始,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

11、同伴关系的测量方法?

①观察法,即对自然状态下的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观察研究的方法。

②社会(社交)测量技术。主要包括同伴提名法和同伴评定法

12、同伴关系的类型和特征?

儿童分为五类:①受欢迎的儿童。特征:有较多的积极、友好的行为和很少的消极行为;性格一般较外向;不易冲动和发脾气,活泼爱说话、胆子较大;掌握使用的社交技能与策略较多,有效性、主动性、独立性、友好性等均较强。②被拒斥的儿童。特征:体质强、力气大,行为表现最为消极、不友好,积极行为很少;能力较强,聪明会玩,性格外向、脾气急躁、容易冲动、过于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但又很不善于交往;对自己的社交地位缺乏正确评价,并常常是过高估计,对没有朋友一起玩不太在乎。③被忽视的儿童。特征:体质弱力气小、能力较差;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均较少,性格内向、慢性、好静、不太活泼,胆小不爱说话、不爱交往,在交往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且不善交往;孤独感较重,对没有同伴与自己一起玩感到比较难过和不安。④一般的儿童。未获提名的儿童。⑤矛盾的儿童。在提名中一部分给予积极评定,另一部分给予消极评定。

13、影响儿童早期同伴接纳性的因素

同伴接纳性是指儿童在同伴群体中被喜欢和接受的程度,包含受欢迎的程度和社会地位两种属性。

影响同伴接纳的主要因素有:①面部的吸引力②身体特征③出生顺序同时还有儿童的行为、认知和情感三方面,以及家长的教养方式、姓名、年龄、认知水平、学业成绩、教师的影响等。

14、师幼关系

师幼关系指的是在托儿所、幼儿园或其他早期教养机构中形成的师生关系。

15、师幼关系的特点

①双向性②双重性③差异性④游戏性⑤稳定性和亲密性⑥内稳的长久性和外显的单向性

16、师幼关系的价值

①对儿童的学习及适应托幼机构发挥重要的作用。

师幼关系对儿童的学习和教育机构的适应方面的影响最为突出。研究表明,那些感受到教室支持和温暖的儿童更可能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对自己的能力更自信。

②对儿童社会性,特别是自我的发展具有极大作用。

儿童早期对教师权威的高度迷信,决定了他们更易受到教师期望、评价、批评与表扬,甚至情绪、态度的影响。那些感受到教师关爱和高期望的儿童更可能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意识,更倾向与自信、自尊。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学第二章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那些一般的、典型的和本质的心理特征,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也是顺序性和方向性的统一。 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一)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儿童的心理发展与儿童年龄的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都在幼儿时期,年龄不同,心理活动水平也不相同。比如:幼儿园小班(3~4岁)的孩子中班(4-5岁)的孩子 大班(5~6岁)的孩子之间就显示出阶段性特征。 1、年龄越大,心理越成熟,对吗? 儿童心理发展要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年龄越小,生理年龄特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制约相对越大;儿童心理发展和他的知识经验有关,而知识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时间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年龄对儿童心理发展有规律性的制约作用。年龄只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而不能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只代表这一年龄分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典型特点,而不是该年龄段中每个儿童都具有这些特点。 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特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 稳定性:儿童大脑的发育是有稳定顺序和阶段的,神经联系的建立也是有次序的;

人类知识经验的掌握是有一定顺序的,儿童也必须遵循。 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心理机能发生变化,要经过一个大致相同的不断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可变性: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和教育条件的不断变化构成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 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它们的关系是相对的。 (二)幼儿的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幼儿认识活动表现为具体性和形象性。幼儿认识活动的具体性和形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对事物的认识主要依赖于感知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较多地依靠直接的感知,对事物的认识常常停留于事物表面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点,幼儿记住的事物依赖于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幼儿的思维活动也离不开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如苹果,孩子会看、摸、尝、闻) 带各种水果到学校,让小朋友观察、分析、对比、品尝 还有:大班孩子学数学,2+3=5孩子对于数字缺乏具体的形象感,老师教的过程中要抓住孩子的思维特点,可以借助具体实物来进行教学,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是几个苹果,这样孩子就可以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学会。 2.表象活跃 表象虽然不是实际的事物,但它是直观的、生动形象的,因而表象也有具体性的特点。幼儿头脑中充满了具体形象。(如小孩子拿着一个圆圈,他会把它当

《学前心理学》期末试卷A卷

《学前心理学》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学前教育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 1、简述学前儿童动作发展规律。 答:儿童动作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上至下儿童最早发展的动作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的动作。任何一个儿童的动作总是沿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行走的顺序发展的。?由近及远儿童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动作发展越早,而远离身体中心的肢端动作发展较迟。如上肢动作的发展顺序是:肩头和上臂一肘、腕、手一手指。?由粗到细?即由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发展到小肌肉的精细动作。如儿童手的动作发展由无目的地乱“抓”,发展到有目的地“抓”,进一步又发展到由拇指、食指合作的“拿”。这是一个徐徐渐进的过程,一下完成不了那么多的神经协调,虽然细节上有差别,但是总是上就是这个情况,一般越早的能够玩成上面的那些步骤的孩子生长发育是比较快得,智力也一般比较高。 2、简述学前儿童无意想象的特点。 答:(1)、儿童无意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想象主题不稳定。(2)、想象的内容零散,缺乏系统性。(3)、想象活动只需过程,不在意结果。(4)、想象收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3、简述幼儿自我评价的特点。 答(1)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了独立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的自我评价会逐渐客观,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这与幼儿的认识水平低有关

二、论述题(共25分) 。 试论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答:1.从简单到复杂?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 (1)从不齐全到齐全。头几个月的孩子不会认人,1岁半之后才开始真正掌握语言,与此同时,逐渐出现想象和思维。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次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2)从笼统到分化。?幼小的婴儿只能分辨颜色的鲜明和灰暗,3岁左右才能辨别各种基本颜色。?又如:最初婴儿的情绪只有笼统的喜怒之别,以后几年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和喜爱、惊奇、厌恶以至妒忌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2.从具体到抽象?他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怎么能是儿子呢成人典型的思维方式——抽象逻辑思维在学前末期才开始萌芽发展。? 3.从被动到主动?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后来才发展起来,并逐渐提高,直到成人所具有的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儿童心理发展的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新生儿会紧紧抓住放在他手心的物体,这种抓握动作完全是无意识的,是一种本能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开始出现了自己能意识到的、有明确目的的心理活动,然后发展到不仅意识到活动目的,还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的情况和过程。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这就是有意记忆。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三岁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生理上不成熟所致,随着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增长。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表现出个体主动的选择与调节。 , 4.从零乱到成体系?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正因为不成体系,心理活动非常容易变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幼儿:3~6岁(学前:0~6岁、幼儿前期:0~3岁;初期:3岁;中期:4岁;后期:5岁) 2.儿童:0~18岁 3.心理:称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现象的分类: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动力;意志过程——调控)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自我意识系统 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6.幼儿心理学:研究3~6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研究对象0~6岁,主要研究对象3~6岁)。 7.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大事件 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

2.1882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写下《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综合 1.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基本特征)。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其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 (2)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4)心理的主要观能动性,表现为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大脑并不是一张白纸。 3.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①阐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基础) ②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本质)

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

《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为60分钟)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分数: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答题卡 1、在同学聚会上,大家讨论起一个老同学,你在头脑中呈现出这个同学的样子,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再认 B、回忆 C、记忆恢复 D、识记 2、依赖事物的形象或表象以及它们的彼此联系而进行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直觉行动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3、看小说时产生的心理活动是()。 A、无意想象 B、表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4、向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明确的提示,有助于幼儿利用线索,这是幼儿在运用()记忆策略。 A、提取策略 B、视觉复述策略 C、特征定位策略 D、组织性策略 5、自己喜欢,就以为别人也喜欢;自己不喜欢,就以为别人也不喜欢。这就是()。 A、自我中心 B、自私自利 C、自说自话 D、自以为是 6、幼儿常有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即破涕为笑,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易冲动 B、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C、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D、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7、儿童思维发生在()。 A、0~1岁 B、1~1、5岁 C、1、5~2岁 D、2~3岁 8、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不包括()。A、运动的刺激物 B、情绪状态 C、有对比的刺激物 D、新异的刺激 9、以下关于幼儿再造想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幼儿的想象中,再造想象是非常少的。 B、幼儿的再造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描述或图形符号的描绘。 C、幼儿的再造想象中的形象是生活中没有见过的。 D、幼儿的创造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10、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 A、短时记忆 B、感觉记忆 C、婴儿期记忆缺失 D、记忆容量不足 11、幼儿看见图画里的人穿着棉袄,带着手套,就知道“这是冬天,天气很冷”。这种认知属于()。 A、直觉 B、感觉 C、思维 D、记忆 12、幼儿园里最常用、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 B、作品分析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3、梦是()的一种极端形式。 A、有意想象 B、创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再造想象 14、幼儿思维的主要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其借助的思维工具是()。 A、表情 B、动作 C、表象 D、语词 1、15、新生儿的原始情绪是()。 A、怕怒爱 B、喜怕爱 C、怕笑爱 D、怒怕笑 16、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 A、主观被动的 B、能动主动的 C、能动主动的 D、消极客观的 17、一系列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过程被称为()。 A、问题解决 B、发散性性思维 C、抽象思维 D、思考 18、幼儿利用掰手指来数数,动作停止,他们的思维也就停止了。幼儿这种依赖实际动作的思维被称为()。

最新幼儿心理学试题

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班级:__ 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总分60分)。 1、人最早出现的认知过程是()。 A、感觉和视觉 B、感觉和记忆 C、知觉和记忆 D、记忆和想象2、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具有重要的()价值。 A、报到 B、社会 C、心理 D、生理 3、“视崖实验”可以测查婴儿的()。 A、方位知觉 B、深度知觉 C、大小知觉 D、形状知觉4、看小说时产生的心理活动是()。 A、表象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无意想象 5、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 B、心理现象 C、心理过程 D、个性倾向性 6、3岁儿童已经能正确辨别上下方位,4岁儿童能正确辨别前后,部分5岁儿童开始能以()为中心辨别左右。 A、他人 B、同伴 C、自身 D、父母 7、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概括性、间接性和()。 A、涵括性 B、组织性 C、集中性 D、指向性 8、幼儿常有脸上挂着泪水又笑起来的情况,即破涕为笑,主要是因为()。 A、幼儿的情绪还是由生理需要控制着 B、幼儿的情绪易冲动

C、幼儿的情绪不稳定 D、幼儿的情绪易外露 9、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不包括()。 A、新异的刺激 B、运动的刺激物 C、有对比的刺激物 D、情绪状态10、向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明确的提示,有助于幼儿利用线索,这是幼儿在运用()记忆策略。 A、特征定位策略 B、组织性策略 C、提取策略 D、视觉复述策略 11、当刺激多次重复出现时,婴儿好像已经认识了它,对它的反应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作()。 A、记忆的潜伏期 B、客体永久性 C、回忆 D、习惯化 12、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A、想象 B、表象 C、感知 D、记忆 13、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自我中心性思维 D、直觉行动思维 14、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5、幼儿看见图画里的人穿着棉袄,戴着手套,就知道“这是冬天,天气很冷”。 这种认识属于()。 A、感知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16、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 A概念B思维C动作D语言 17、人脑中所保持的有关事物的形象是指()。

学前心理学案例分析答案

第二章 、岁左右的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不再象以前那样听话了,一有机会便要采取独立的行动。比如,儿童往往要求自己穿衣、吃饭;爱说“不”或不让动手偏用手去摸,不知什么叫危险,什么叫不行。如果受到成人预 先限制或强行制止,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这个案例说明此时儿童心理发展处于什么阶段?其主要的心理 特征是什么? 答:)案例中这个孩子正处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①容易产生 强烈的情绪表现;②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现,独立性和自我意识产生。)正确做法: 成人不能够对儿童预先限制或强行制止,注意教育技巧,防止形成对立。否则儿童就会表现出情绪烦躁或反抗,容易 使儿童形成执拗性格;要么形成懒惰、依赖,无独立愿望的人格。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其独立性,并指导其学 会正确的方法。 () 、最近,小华的母亲非常着急岁的小华出现了口吃的现象,尽管母亲多方矫正,甚至取笑打骂都无济于事.请分析一下小 华出现口吃的原因,以及矫正儿童口吃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答:)、岁是儿童口吃的常见阶段,口吃的原因有些是生理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心理原因所致。心理原因之一是说话 时过于急噪、激动和紧张。、岁的儿童急于想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容易出现言语流节奏的障碍。原因之二是出于模仿。 儿童期是好模仿期,对他人口吃出于好奇,就模仿口吃。 )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是解除紧张。小华母亲采取取笑甚至打骂的方法是错误的。这不但不能矫正口吃,反而会加剧 儿童紧张心理,导致儿童不愿说话甚至形成孤僻等不良个性。 成人在掌握了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及时加以正确引导,孩子可以在和成人的对话中学会慢慢地说话,用手势 辅助语言来表达,问题就能够解决。() 第三章 运用幼儿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发展特点,分析幼儿的心理现象,老师如何组织教学。(教材) 、无意注意为主:)——刺激物的特点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注意的选择性 )利用:①采用符合儿童注意特点的教学组织方式(教具、语言、活动方式);②内容安排符合儿童注意特点和兴趣 和需要。要多样化。③活动时间安排不宜过长。())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有意注意初步发展,依赖成人的组织和指导。(明确目的,语言组织和引导)把注意对象变成儿童活动的对象。组织游戏活动,增加儿童注意的稳定性,防止无关因素的干扰。 第四章 要求幼儿辨别三角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往往让幼儿边看边用手沿着三角形和正形的边缘摸它们的轮廓,同时每 次摸到拐角处的时候,要求说出角的数量,如一个角、二个角等,这样的活动安排,效果往往比较好.请分析这样做的理由 .答:这样做是合理的。视觉、听觉、动觉等相协同活动有助于儿童对物体的空间知觉.特别是在视觉、手的触觉、动觉 的协同活动中儿童对几何图形的知觉效果是最好的,可以多角度地认识物体。单一地用视觉或触觉会造成儿童知觉错误 率的提高。 (教材) 第五章 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幼儿教师花大力气教幼儿记住某首儿歌,有时候孩子们不能完全记牢,但他们偶尔听到的某个童谣,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只需一两次他们就对广告词熟记心中,结合幼儿记忆的这一现象,请你分析一下 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 答:)在整个学前期,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影响幼儿无意识记忆的因素有: 客观事物的性质;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 量以及活动的动机等。 )幼儿对看到的某个电视广告的广告词记忆效果较好是因为对广告词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记忆,电视画面具有具体生动、 形象的特点,给予幼儿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童谣、广告词的简明的语言,符合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很容易成 为儿童无意记忆的对象,而教师要求记忆的任务属于有意记忆。 第六章 案例分析(根据学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所给的例子进行剖析,共分) ()。某幼儿特别喜欢听古典音乐,他也很崇拜音乐家。有一天,他跟妈妈说:“今天,肖邦叔叔到我们幼儿园 来了,还给我们弹钢琴呢!”妈妈听了吓了一跳,以为孩子在说谎。 请根据幼儿想象的有关原理,对此例加以分析。() 答:)幼儿想像具有夸张性的特点,表现在:①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②混淆假想与真实。 )原因:①认知水平的限制;②情绪的影响;③幼儿想象表象能力的局限。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幼儿心理学知识要点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幼儿:3~6岁(学前:0~6岁、幼儿前期:0~3岁;初期:3岁;中期:4岁;后期:5岁) 2.儿童:0~18岁 3.心理:称为心理现象,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4.心理现象的分类: (1)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基础;情感过程——动力;意志过程——调控) 认知过程的核心是思维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系统、个性心理特征系统、自我意识系统 5.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学科门类。 6.幼儿心理学:研究3~6岁婴幼儿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发展趋势的学科(研究对象0~6岁,主要研究对象3~6岁)。 7.年龄特征:某一特定年龄阶段中最稳定、最普遍、最典型的本质心理特征。 二、大事件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诞生》。 年德国心理学家普莱尔写下《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三、综合 1.心理的实质(心理的基本特征)。 (1)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2)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社会环境对人类心理的作用尤为重要)。 (4)心理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其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受个人态度的影响,从而使反映具有个人主体的特点。(2)个人的经验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现实的反映。 (3)心理的主观能动性还表现在对个人行为的调节和支配上。

心理学第二章 幼儿记忆的发展 随堂测试卷

随堂测验 第二章幼儿记忆的发展 姓名____ 班级_____ 第一题填空 一、记忆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_保存__、_加工_和__提取_的 心理过程。 二、婴儿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__再认能力__的提高。 三、两个关于__延迟模仿__和__客观永久性__的研究实验证明了婴 儿具有回忆能力。 四、婴儿的记忆能力不仅表现在__识记__和__再认__中,还表现在 更复杂的__分类编码__活动中。 五、无意识记是没有自觉的__识记目的__、不需特定的__识记方法 __、不需特殊的__意识努力__的识记。 第二题名词解释 1.内隐记忆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无意识影响。 2.自传体记忆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3.记忆恢复在识记后的某段时间,对材料的回忆量比刚学习 时的回忆量有所提高的现象。 4.模糊跟踪理论大脑在组织和编码信息时,产生一个概要的模糊 版本。 5.记忆策略为了提高记忆效果而采取的手段,以及对记忆活 动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第三题单项选择

1.(B)的开始,标志着婴儿期记忆缺失阶段的结束。 A、情绪记忆 B、自传体记忆 C、长时记忆 D、有意识记 2.在记忆中,后来回忆的内容比即时回忆要多,这种现象称为(C) A、有意识记 B、长时记忆 C、记忆恢复 D、瞬间识记 3.(A)有助于儿童利用已有经验预测将来的事件,也有助于儿童的自我认识的发展。 A、自传体记忆 B、感觉记忆 C、形象记忆 D机械识记 4.在整个幼儿期,(D)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A、有意识记 B、意义识记 C、记忆恢复 D、动作识记 5.与遗忘做斗争的有效手段是(C) A、复习 B、背诵 C、及时复习 D、及时背诵 第四题多项选择 1.从记忆的态度方面可分为(A、C、D、E) A、无意识记 B形象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识识记 E、有意识记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不同,分别有感觉记忆(B)暂时记忆(D)长时记忆(E) A、0~0.25秒 B、0.25~2秒 C、2~5秒 D、60秒以内 E、60秒以上至终生 3.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B、D、E) A、幼儿以无意识记为主 B、幼儿有意识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总结指导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重点提示: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任务:阐明儿童心理的特征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发展趋势;揭 示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机制。 3.关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及其每个观点的含义。 4.关于关键期概念的正确理解和慎重使用。 5.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6.实证研究法是指研究者必须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 的相应变化,最后,从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来。 7.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8.任何研究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取向,据此又把研究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类型。横向研 究和纵向研究的概念以及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9.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每种方法的含义、分类和运用。 10.理论研究法的价值。 重要点提示: 1.遗传现象。所谓遗传,就是父母(亲代)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基因)传递给子女(子代),使后代表现出同亲代相似的特征,比如体态、相貌、气质、音容等。 2.遗传的作用。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3.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结构:大脑两半球的构造;大脑重量的增加,即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机能:新生儿不仅出现无条件反射,而且也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条件反射;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 4.影响胎内环境的因素:母亲的生育年龄、母亲的营养、药物、辐射、孕妇的健康状况、RH因子、母亲的情绪和态度。 一、学前儿童的感知觉发展 1.感觉和知觉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40年来心理学对儿童知觉学习的研究有许多惊人的发现。 2.触觉的敏感性有助于推动婴儿对环境的反应。到一岁左右,婴儿的触觉、味觉和嗅觉能力已经和成人的相应能力大体相当。 3.视敏度就是视觉辨别的精细程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视力。颜色视觉方面的一个重要缺陷是色盲。 4.新生儿出生后就能听到声音,以后听觉敏感性不断提高。听觉偏好有助于婴儿发展 自己的情感、智力和社会性。复发性中耳炎是导致儿童听力损伤的普遍原因。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也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5.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 6.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好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研究发 现,婴儿对人脸图最感兴趣,这对他们的生命是有现实意义的。 7.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用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婴儿的深度知觉能 力与早期的运动经验有关,与婴儿爬行的经验有关。 8.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儿童左右概念 的发展是和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相符合的。 9.知觉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 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 1.传统的记忆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对记忆的研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认知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 2.婴儿的记忆主要是再认。 3.在态度上,幼儿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有意识记在不断发展。在方法上,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一旦运用意义识记,效果则好。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学前心理学》具体知识点整理 1.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的心理》,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教育性原则。3.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类型以研究实践为标准,可以分为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以研究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以研究课题为标准,可以分为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如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试验。跨文化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早期隔离或剥夺试验,是研究环境对心理发展作用的方法之一。 4.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日记发或传记法是一种长期而全面地观察。 5.实验室试验法在研究出生头几个月的婴儿时广泛运用,如吉布森为研婴儿的深度知觉设计的视崖实验。 6.作品分析法是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如手工、图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理。如“绘人测验”。 7.婴儿期是儿童心理开始发生和心理活动开始萌芽的阶段,也是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先学前期是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的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期,又有人称作第一个反抗期或危机期。幼儿期是心理活动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8.新生儿(0-1个月)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适应新生活而展开的,柔弱、娇嫩是新生儿解剖生理上的特点,他们依靠各种无条件反射来适应新生活。如:吮吸反射、觅食反射、怀抱反射、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眨眼反射等等。9.条件反射的出现就是心理的发生。最早出现的自然条件反射,是对喂奶姿势的吮吸反射。 10.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 11.4-5个月,手眼协调动作发生了,它是用手的动作区有目的的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是儿童的收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够抓住东西。 12.5-6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6-12个月,五指分工出现。 13.母子之间的交往,是婴儿心理发展的首要条件。新生儿末期,明显的交往行为——“天真活跃反应”出现了。 14.人类特有的语言、想象和思维活动,是在2岁左右形成的。 15.4-5岁是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大约2岁左右,孩子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其突出的表现在独立行动的愿望很强烈。 16.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2岁以前儿童依靠感知觉认识世界。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和感知过程主动性的增强上。 17.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视觉敏度的发展和颜色视觉的发展。新生儿相当于具有20/150的视力,也就是说新生儿在20英尺处才能看到视

幼儿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2016—2017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幼儿心理学)班级姓名座位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是广义的,其年龄阶段一般是指() A、0-3岁 B、3-6岁 C、6-12岁 D、0-18岁 2、心理是人脑对() A、客观现实像镜子一样的反映 B、客观现实被动的反映 C、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 D、客观现实原原本本的反映 3、反映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是() A、方位知觉 B、大小知觉 C、时间知觉 D、距离知觉 4、注意使儿童对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反应不一,总是舍弃一些信息、这是注意的( )功能 A、调节 B、整合 C、维持 D、选择 5、儿童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儿童注意的( )较差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能力 D、范围 6、识记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感到熟悉,确知是以前感知过或经历过的,这种现象属于( ) A、再认 B、再现 C、习惯化 D、条件反射 7、小朋友听老师讲《西游记》的故事,仿佛看见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景,这是()。 A、逻辑思维 B、创造想象 C、综合想象 D、再造想象

8、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发现,生后头4年儿童的智力发展最快,已经发展了()。 A、70% B、60% C、65% D、50% 9、自尊心、自信心和羞愧感等是()的成分。 A、自我评价 B、自我体验 C、自我控制 D、自我觉醒 10、一般不会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是() A、社会生活环境 B、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C、移情 D、遗传基因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依恋的类型()()() 2.儿童社会化的前提() 3.儿童攻击性的两种表现()() 4.个性的特征()()()() 三、名词解释(每个2分,一共10分) 1.社会化 2.亲社会行为 3.个性

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

幼儿心理学案例分析心理学, 幼儿 案例一:某幼儿入睡不久,突然哭喊出声,坐起两眼直视,表情恐惧,叫他不理睬,醒后完全遗忘。请回答,1,该小儿发生了哪一种睡眠障碍?2,分析其发生的原因?3/应怎样预防? 1.夜惊 夜惊是指睡眠中突然惊醒,两眼直视,表情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增快,伴有大声喊叫、骚动不安,发作历时1~2分,发作后又复入睡,晨醒后对发作不能回忆。夜惊又称睡惊。患者睡眠中突然坐起,一声尖叫,伴有植物神经征象,如心跳、呼吸加快、大汗淋漓。有强烈的恐惧、焦虑感和窒息感,偶然有幻觉,如见鬼一般。每次发作约1-2分钟,早上醒后一般无所记忆。这一点和梦魇不同。儿童多见,大多数在长大后自愈。成人患病者常有焦虑症,或可能存在未查明的内脏疾病。治疗可用心理辅导与药物安定 2.病因: 一、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如蒙头睡觉、俯卧睡觉、趴着睡觉,或者两手压着前胸,这几种睡姿都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容易引起夜惊。 二、白天或临睡前过度兴奋。如白天休息少,在户外奔跑玩耍或受到惊吓、责骂或睡前看过分紧张、刺激的影视而引起大脑过度兴奋,晚上睡觉时就容易发生夜惊。

三、癫痫。极少数的癫痫患儿发作在睡眠时,除全身肌肉抽搐外,还有胡言乱语、哭叫吵闹等表现。 3.虽然夜惊的诱因很大程度上是生理发育的因素,但父母们还是能够科学地帮助孩子尽量避免出现夜惊症的: *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 帮孩子放宽心。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 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少年儿童在音乐欣赏中的情感联觉 音乐欣赏, 少年儿童, 情感 情感,是人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 音乐欣赏中的情感联觉是最常见的视听联觉,即在声音刺激下产生的视觉形象,通过审美的听觉活动,对审美对象产生或是愉悦、或是痛苦、哀伤、恐惧等心理反应。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幼儿心理学,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临床法等方法,来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指导幼儿健康成长。以下是小编带来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点一【教育心理学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教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②学习的基本理论; ③各种类型的学习; 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 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 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 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 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 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 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 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 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 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讲师,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 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 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 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3)1、(2)乳儿期,1)新生儿期,参照国内外现行的年龄阶段划分方式,我们将儿童心理发展分为((7)青年早期。(5)童年中期,(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婴儿期,(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信息加工经历这几个阶段:感觉登录、注意、知觉、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

帮助儿童克服害怕的心理治疗方法有:对抗性条件作用、系统脱敏法、模特塑造法、认知疗法。3、在有关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阐释中,弗洛伊德强调本能的作用,自我是伊底和超我的奴仆;埃里克森4、更强调自我的作用,相信超我能引导心理性欲向着社会所规定的方向发展。(4)(3)创造性游戏,(2)教学游戏,5、按照进行的目的性分类,幼儿的游戏分为:(1)建筑性游戏,活动性游戏等几类。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观察与模仿范性获得6、 的。儿童获得道德认识上的发展必须摆脱自我中心和实在论,理解到别人有着与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发7、 展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自我概念。 二、选择: 1、我国最早讲授儿童心理学的是儿童心理学家(2)。 (1)肖孝嵘(2)陈鹤琴(3)黄翼 2、(3)是具有特定遗传功能最小单位,是储存特定遗传信息的功能单位。 (1)染色体(2)DNA (3)基因 3、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中,3—7岁儿童处于(3)阶段。

(1)口唇期(2)肛门期(3)性器期(4)潜伏期(5)生殖器 4、(1)是儿童个性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1)家庭(2)幼儿园(3)儿童游乐场所 5、(3)可以帮助儿童克服冲动与攻击性行为,还有助利他行为的实践。 (1)观点或角色的采择(2)交往技能的训练(3)角色扮演 三、判断: (√)1、儿童的先天素质不是单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儿童的先天素质是遗传基因和胎儿发育的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大脑各区的成熟程序是由前往后分别进行的,其程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 (×)3、后天环境的优劣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速度、水平和特点。 (√)4、情绪作为一种适应能力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 (√)5、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带着自身已有的特点在于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 (×)6、男女两性认知差异的年龄倾向反映了男女儿童在认知差异上的不平衡性。 (√)7、儿童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 (√)8、游戏是一种现实与想象相结合的,为了满足认识和身体需要的轻松自由的学习活动。 (×)9、儿童社会化的内容就是使儿童了解社会,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10、道德情感的发展是一个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移的、不断内化的过程,有了良心和羞愧感,就有可能使儿童自觉地克制不良行为。 四、概念解释: 1、元认知:儿童对自己认知功能的认识和控制力。 2、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3、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 4、移情:指儿童在觉察他人情绪反映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映,是理解和共享其他人的感情的能力。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

幼儿心理学复习重点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幼儿心理学重点 1.幼儿心理的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幼儿心理 发展的各个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 有代表性)、本质特征(表示有特定的性质)。 2.生态化:就是强调在现实生活或自然情境中研究儿童的心理与行 为,它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 新趋势。 3.观察学习:简言之,就是人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 果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 观察学习的过程:(1)注意过程(2)保持过程(3)动作复现过程(4)动机过程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 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5.婴儿期遗忘症:是指婴儿有记忆的表现,但是,在以后的幼儿期 和成人期,他们却不能回忆起婴儿期经历的现象。 6.幼儿的原记忆:是指儿童对作为记忆者的自己和他人所具有的所 有能力、局限和特质所具有的认识。 7.幼儿的泛灵论:是指幼儿将一切物体都赋予生命的色彩。 8.守恒:是指个体能认识到当物体的外形或形状发生改变时物体固 有的本质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改变。

9.词义理解的扩张:指幼儿最初使用一个词时,容易倾向于过分扩 张词义,无意中使其包含了比成人更多的含义。 10.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在保教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 定的人际关系。 师幼关系的类型:(1)亲密型(2)紧张型(3)淡漠型 11.学习障碍:简称LD,即智力处于平均水平,而学习成绩比预期的 差,或者是不能掌握对学习成功来说非常重要的特殊技能。 学习障碍的表现:(1)语言能力缺陷(2)阅读理解障碍(3)书写障碍(4)数学障碍 12.社会性发展障碍:是在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 碍。常见问题行为有性别倒错、说谎、自伤、偷窃、侵犯、拒绝上 幼儿园、固执违拗和过度任性等。 13.综合性发展障碍:也称广泛性发育障碍,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过 程中,由于认知和社会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所引起的综合性的发展障 碍。常见的此类型问题主要有多动症、自闭症、焦虑症以及恐怖 症。 1、幼儿发展的基本原理:(P14) (1)遗传与环境问题(遗传与环境这两个因素究竟在个体的 心理发展中占据多重的分量,二者在心理发展中是如何 起作用的) (2)内因与外因问题(儿童对待环境是主动去改造还是被动 去适应)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心理学练习题(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现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时最显著的外部表现有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3.学生上课时又是听老师讲,又是记笔记,又是看黑板,这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注意分配的 能力。 4.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其中与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 意的分散。 5.从亮的地方走进暗室,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过一会才能慢慢看清,这是使视觉的感受 性提高(提高/降低)的暗适应现象。 6.适应是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的变化。 7.入学后,小学儿童语音听觉发展迅速,一年级未可达成人水平。 8.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力是小学生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9.感觉和知觉同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 10.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 二、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时讲到重要的地方,声音会放大放慢,使学生听清楚,这符合知觉(A)的规律。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恒常性 2、“月明星稀”是(D)现象。 A 错觉 B 暗适应 C 明适应 D 感觉的对比 3、入药店,刚开始可以闻到很浓的药味,过一会就闻不到了,这是感觉的(B) A 对比 B 适应 C 联觉 D 后像 4、“注意来往车辆”这句话表明注意与(C)过程的共同关系 A 记忆 B 想象 C 感知 D 思维 5、小学儿童的感觉中,(B)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A 听觉 B 视觉 C 肤觉 D 思维 6、小学生常常把“8”写成“∞”,“9”和“6”不分,“b”和“d”不分,其原因是由于(C)的水平不高引起的 A 大小知觉 B 形状知觉 C 方位知觉 D 时间知觉 7、人脑对客观事物最简单、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是(A)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8、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D) A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它是各种心理过程共有的特性 B 感觉适应引起感受性的变化是暂时的,有一定时限 C 错觉是一种知觉,只不过是一种不正确的,歪曲的知觉 D 个体的发展中,有意注意的发生先于无意注意 9、人们进入超市,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的表现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10、视觉的适宜刺激范围是(C)的光波 A 290—500毫米 B 390—600毫米 C 390—800毫米 D 490—800毫米 11、描述了时间特性的注意品质是(B) A、广度 B、稳定性 C、分配 D、转移 12、“鹤立鸡群“说明事物在()情况下容易引起人的无意注意

儿童发展心理学2017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许昌学院 2017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批次专业:2017年春季-初等教育(高起专)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高起 专) 1. ( 单选题) 下列特征中,( )不是前运算思维的特征。(本题4.0分) A、思维不可逆性 B、思维缺乏同一性 C、思维缺乏互补性 D、思维的可逆性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4 2. ( 单选题) ()认为儿童是“高尚的野蛮人”,因为他们有许多与生俱来的高尚的观念和品性。(本题4.0分) A、霍尔 B、格塞尔 C、卢梭 D、洛克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3. ( 单选题) 皮亚杰主要从儿童的( )中来研究道德认知发展。(本题 4.0分)

A、道德判断 B、道德体验 C、法律观念 D、道德行为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4 4. ( 单选题) 在_(1)_,儿童的再现记忆开始发展起来(本题4.0分)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前幼儿期 D、幼儿期 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0 5. ( 单选题) 在产前发展过程中,对各种危险因素的影响最敏感的阶段是_(1)_。(本题4.0分) A、合子阶段 B、胎儿阶段 C、胚胎阶段 D、围产期 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4

6. ( 单选题) 在( )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本题4.0分) A、1-2岁 B、2-4月 C、7-9月 D、5岁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4 7. ( 单选题) 弗洛伊德将人格发展的潜伏阶段的儿童的年龄为( )。(本题4.0分) A、1-3岁 B、6-12岁 C、3-6岁 D、2-12岁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4 8. ( 单选题) 在()期间,婴儿对陌生人的出现表露出不安——怯生。(本题4.0分) A、1—2岁 B、2—4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