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据第一部分

数据第一部分

数据第一部分
数据第一部分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数据传送速率大于数据传信速率。

A. 正确

B. 错误

2.

3.异步传输比同步传输的传输效率低。

A. 正确

B. 错误

4.

5.数据通信系统中的DCE一律为调制解调器。

A. 正确

B. 错误

6.

7.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X.51建议。

A. 正确

B. 错误

8.

9. (错误)

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10. (错误)

相对调相的参考相位为0。

A. 正确

B. 错误

11.单边带调制的频带利用率是双边带调制的2倍。

A. 正确

B. 错误

12.

13.误码率与信噪比成正比。

A. 正确

B. 错误

14.

15.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A. 正确

B. 错误

16.

17.升余弦滚降低通的频带利用率均为η=1波特/Hz。

A. 正确

B. 错误

18.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数据通信网的拓扑结构中可靠性最高的是

A. 星形网

B. 网形网

C. 树形网

D. 环形网

2.

3.设模拟信道的带宽为3100Hz,信噪比为30dB,信道容量为

A. 30000 bit/s

B. 30898bit/s

C. 20000 bit/s

D. 50000 bit/s

4.

5.全双工数据传输是

A. 双向同时传输

B. 可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

C. 单向传输

D. A和B均可以

6.

7.八电平的数据信号序列,一个符号用几个二进制代码表示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8.

9.当传输信道是数字信道时DCE为

A. MODEM

B. 数字接口适配器

C. 滤波器

D. 传输控制器

10.

11.数据传信速率与码元传输速率间的关系为

A.

B.

C.

D. 以上都不对

12.

13. (错误)

频带传输时DCE具体为

A. MODEM

B. DSU

C. 滤波器

D. 传输控制器

14. (错误)

2DPSK的解调方法为

A. 极性比较法

B. 相位比较法

C. 频率比较法

D. A和B

15. (错误)

基带数据传输系统中接收滤波器的作用是

A. 滤除噪声和干扰

B. 限制信号频带

C. 起波形形成作用

D. 滤除噪声和干扰并起波形形成作用

16. (错误)

采用有预编码的部分响应系统可解决

A. 误码扩散

B. 相位模糊

C. 码间干扰

D. 误码问题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FR交换机不具有流量控制能力。

A. 正确

B. 错误

2.

3. (错误)帧中继提供的是无连接服务。

A. 正确

B. 错误

4.

5.虚电路与逻辑信道的概念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6.

7. (错误)

虚电路对网络拥塞或故障无适应能力。

B. 错误

8.分组长度与交换机的费用成正比。

A. 正确

B. 错误

9.

10. 普通用户的公有IP地址一般采用动态分配方式。

A. 正确

B. 错误

11.

12. (错误)IP协议提供的是可靠、面向连接的IP数据报传送服务。

A. 正确

B. 错误

13.

14.基本型传输控制规程比HDLC的传输效率低。

B. 错误

15.

16.X.25建议是非分组型DTE与DCE的接口规程。

A. 正确

B. 错误

17.

18. (错误)

分组交换中虚电路方式是面向连接的,它与电路交换相同。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错误)

虚电路方式的特点为

A. 一次通信具有呼叫建立、数据传输和呼叫清除3个阶段

B. 终端之间的路由在数据传送前已被决定

C. 对网络拥塞和故障的适应能力较强

D. 1和2

2. (错误)

电路利用率最低的交换方式为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分组交换

D. 帧中继

3. (错误)

可靠性最高的交换方式为

A. 报文交换

B. 电路交换

C. 分组交换

D.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4. TCP提供的是

A. 不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B. 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C. 可靠、面向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D. 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

5.

6. TCP/IP模型的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参考模型的层次为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7.

8.X.25建议中的DCE指

A. MODEM

B. 入口节点机(可能包括调制解调器)

C. DSU

D. 以上都不是

9.

10.HDLC帧结构中FCS的字节数为

A. 1

B. 2

C. 3

D. 4

11.

12. (错误)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送单位为分组的层次是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运输层

13.分组交换网通常采用

A. 一级交换中心

B. 两级交换中心

C. 三级交换中心

D. 四级交换中心

14.

15.X.75建议包括的层次为

A. 一层

B. 二层

C. 三层

D. 四层

16.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 (错误)

X.50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

A. 正确

B. 错误

2.数字数据传输系统中主要采用X.51建议。

A. 正确

B. 错误

3.

4. (错误)

正交调幅系统M越大越好。

A. 正确

B. 错误

5.MQAM中M指的是星座图上的点数。

A. 正确

B. 错误

6.

7.理论上讲,只有横截滤波器N时,才能消除符号间干扰。

A. 正确

B. 错误

8.

9.基带传输的信道是电缆信道。

A. 正确

B. 错误

10.

11.二维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比循环码强。

A. 正确

B. 错误

12.

13.r越大,纠、检错能力越强。

A. 正确

B. 错误

14.

15.循环码属于非线性码。

A. 正确

B. 错误

16.

17. (错误)

汉明距离越大,纠错、检错能力越强。

A. 正确

B. 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滚降低通形成网络的频带利用率为

A.

B.

C.

D.

2.

3.满足奈氏第一准则时,符号速率为

A.

B.

C.

D.

4.

5.基带形成网络包括

A.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

B. 发送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

C. 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D. 发送滤波器、信道、接收滤波器和均衡器

6.

7.正交调幅星座图上的点数越多,则

A.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差

B. 频带利用率越低,抗干扰能力越强

C.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差

D. 频带利用率越高,抗干扰能力越强

8.

9.差错控制方式中不需反向信道的是

A. ARQ

B. FEC

C. 混合纠错检错

D. IRQ

10.

11.传输效率最低的差错控制方式为

A. ARQ

B. FEC

C. 混合纠错检错

D. IRQ

12.

13.纠错编码按码组的功能分有

A. 线性码和非线性码

B. 检错码和纠错码

C. 循环码和卷积码

D. 分组码和卷积码

14.

15.属于线性分组码的有

A. 奇偶监督码

B. 循环码

C. 卷积码

D. 奇偶监督码和循环码

16.

17.线性分组码的汉明距离等于

A. 非零码的最小重量;

B. 非零码的最大重量;

C. 3

D. 4

18.

19.偶监督码的码组中“0”的个数为

A. 偶数

B. 奇数

C. 未知数

D. 以上都不对

20.

一、判断题(共10道小题,共50.0分)

1.X.50建议的复用方式是比特交织。

A. 正确

B. 错误

2.

3.数字调制中频带利用率最高的是正交调幅。

A. 正确

B. 错误

4.

5.X.51建议比X.50建议用得多。

A. 正确

B. 错误

6.

7.三种基本调制方式中,FSK的频带利用率最低。

A. 正确

8.

9.单边带调制的频带利用率是双边带调制的2倍。

A. 正确

B. 错误

10.

11.误码率与信噪比成正比。

A. 正确

B. 错误

12.

13.水平奇偶监督码的检错能力不如二维奇偶监督码。

A. 正确

B. 错误

14.

15.卷积码某一码组中的监督码仅对本码组起监督作用。

A. 正确

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经典类型问题

交替合作问题:交替合作问题与合作问题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交替”两个字,合作效率为各部分效率的加和;交替合作,也叫轮流工作,顾名思义即是每个人按照一定的顺序轮流进行工作。 解决交替合作问题关键: (1)已知工作量一定,设出特值。 (2)找出各自的工作效率,找出一个周期持续的时间及工作量; (3)在出现有剩余工作量的情况需要根据工作顺序认真计算,确 定到最后工作完成。 例1:一条隧道,甲单独挖要20天完成,乙单独挖要10天完成。如果甲先挖1天,然后乙接替甲挖1天,再由甲接替乙挖1天,两人如此交替工作。那么挖完这条隧道共用多少天? A.13 B.13.5 C.14 D.15.5 【答案】 B 【解析】:典型的关于交替合作的问题,题目体现出已知工作总量一定和两人工作时间,可以设特值,假设总的工作量为20,则甲 的工作效率为1,乙的工作效率为2,因为1个周期持续的时间为2天,一个周期可以完成总的工作量为1+2=3;所以 20÷3=6..........2就代表前面需要6个周期,对应6×2=12天, 之后剩下2的工作量需要甲先做1天,剩下乙工作半天,所以整个过程需要13.5天,故答案为B。 以上为正效率交替合作的问题,还有一个涉及到负效率交替合作

例2、有一个水池,装有甲、乙、丙三根水管,其中甲、乙为进水管,丙为出水管。单开甲管需15小时注满空水池,单开乙管需10小时注满空水池,单开丙池需9小时把满池的水放完,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流开,每次1小时,问几小时才能注满空水池? A.47 B.38 C.50 D.46 【答案】 B 【解析】:典型的关于交替合作的问题,题目体现出已知工作总量一定和两人工作时间,可以设特值,假设总的工作量为90,则甲 的工作效率为6,乙的工作效率为9,丙的工作效率为-10,所以1个周期持续的时间为3天,一个周期可以完成总的工作量为6+9-10=5,此种最大效率6+9=15,所以(90-15)÷5=15,就代表共需要15个周期,对应15×3=45天,之后剩下15的工作量需要甲先做1天,乙再工作1天就可以完成,故答案为B。 在考试中交替合作的问题如何应对,只要把以上的两道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效率两种类型能够很好的理解,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判断题型,这种类型的题目往往能够快速求解。 排列组合问题 一、分类与分步的区别 分类和分布的区别主要在于要求是否全部完成,如果完成为一类,如果没完成那就是一个步骤,我们拿一个例题来分析一下。 【例题】有颜色不同的四盏灯,每次使用一盏、两盏、三盏或四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答案:B 3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 4 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①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 , 的软件系统叫 ② DBMS ,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 ③ 。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答案:A 8.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的世界上第一个DBMS产品是() A、DBTG B、RDB C、IMS D、MIS 2、1970年,美国IBM公司的研究员E.F.Codd提出了数据库的( )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3、CODASYL的DBTG提交的报告中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4、位于用户和数据库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是() A、DBS B、DBMS C、DB D、MIS 5、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6、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在数据库中,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8、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9、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10、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的说,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C、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11、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 12、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称为() A、数据库模式描述语言 B、数据库子语言 C、数据操纵语言 D、数据结构语言 13、在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A、外模式 B、内模式 C、存储模式 D、模式 14、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C、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当工作总量没有具体给出或不需要给出时,一般把工作总量设为单位1.。这样的工程问题,要按分数应用题的方法解答。与分数应用题一样,整数应用题的特殊思路和解法对工程问题仍然适用。 例题1 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需要1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需要7天完成,丙队单独做需要6天完成。现在乙丙两队合作3天后,剩下的由甲队独做还要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 例题2 一条公路,甲乙两队合修30天完成。如果甲乙两队合修12天后,余下的由乙队单独修还要24天才能修完,甲乙两队单独修这条公路,各需要多少天? 例题3 有一工程,甲队单独做2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30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8天后,余下的由丙队单独做,又做了6天才完成,这个工程由丙队独做需几天完成? 例题4 一个池,装有甲乙两根进水管,两管齐开1小时能注满全池水的六分之一,如果先开甲管2小时后庭5止进水,在开乙管3小时,可以注满全池水的40%问单开乙管进水,几小时可以注满全池水? 例题5 某项工程,甲队单独做要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开始时两队合做,中途甲因事离开几天,所以经过15天才完成全工程,甲离开了几天? 1、一项工程,甲要20天完成,乙要30天完成,在两人合做中,甲休息了5天,共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全工程? 2、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完成。现在由甲队先做18天,乙队再接替甲队做8天,这样正好完成全部任务。这项工程如果甲队独做,多少天完成? 3、修一条堤坝,甲队修了全长的,正好是360米,乙队修了全长的,乙队修了多少米? 4、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8天,乙独做要15天,二人合做6天后,其余的由乙独做,还要几天做完? 5、一项工作,甲单独做要10天完成,乙单独做要15天完成。甲、乙合做几天可以完成这项工作的80%?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1.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的1NF的关系模式,必定是()。 A.1NF B.2NF C.3NF D.BCNF 2 .下列关于数据库恢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事物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B.系统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C.介质故障恢复采用日志文件 D.以上故障恢复均不采用日志文件 3.下面()不是常用的数据模型? A.关系模型 B.线性模型 C.层次模型 D.网状模型 4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A.需求分析阶段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5 .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性的子系统是() 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6.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A.提高了系统效率 B.方便了用户使用 C.数据的结构化 D.节省了存储空间 7.SQL语言是()的语言,容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格式化 D.导航式 8.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 A.完整性控制 B.访问控制

C.安全性控制 D.并发控制 9.DBMS普遍采用()方法来保证调度的正确性。 A.索引 B.授权 C.封锁 D.日志 10.事务T在修改数据R之前必须先对其加X锁,直到事务结束才释放,这是()。 A.一级封锁协议 B.二级封锁协议 C.三级封锁协议 D.零级封锁协议 11.下面的选项不是关系数据库基本特征的是()。 A.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数据类型 B.不同的列应有不同的列名 C.与行的次序无关 D.与列的次序无关 12.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N:M联系是通过增加一个()。 A.关系实现 B.属性实现 C.关系或一个属性实现 D.关系和一个属性实现 13.关系代数运算是以()为基础的运算。 A.关系运算 B.谓词演算 C.集合运算 D.代数运算 14.数据库设计可划分为七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设计内容,“为哪些关系,在哪些属性上、键什么样的索引”这一设计内容应该属于()设计阶段。 A.概念设计 B.逻辑设计 C.物理设计 D.全局设计 15.SQL语言中的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A.结束程序 B.返回系统 C.提交事务 D.存储数据 16.一个事务的执行,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做,一个事务中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序列的属性是()。 A.原子性 B.一致性 C.独立性 D.持久性 17.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属于()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Ⅰ、学习要点 1、准确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术语、概念; 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及实现途径; 3、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要素及作用; 4、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2、DB、DBS、DBMS间的关系是() A、DB包括DBMS和DB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S与DB和DBMS无关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量太大 B、数据安全性不高 C、数据冗余 D、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 A、记录的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 A、DML B、DDL C、DCL D、SQL 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

(word完整版)数量关系公式大全,推荐文档

第一课数字特性及数列相关 一、整除特性 1、能被常见数字整除的数字特性 (1)被2整除特性:偶数 (2)能被3整除特性:一个数字每位数字相加能被3整除。可以把被三整除的个别数字直接消掉,以减少计算量 (3)被4和25整除特性:只看一个数字的末两位能不能被4(25)整除 (4)被5整除特性:末尾是0或5 (5)被6整除特性:兼被2和3整除的特性 (6)被7整除特性:划分出末尾3位,大数减小数除以7,能整除说明这个数能被7整除 (7)被8和125整除特性:看一个数的末3位,能被8(125)整除(8)被9整除特性:一个数字每位数字相加能被9整除。可以把被三整除的个别数字直接消掉,以减少计算量 (9)被11整除:奇数位的和-偶数位的和,能被11整除 2、关于整除的其他注意事项 (1)被合数整除的数字,也能被其因数整除 (2)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之和(积)能被3整除 (3)四个连续自然数之和是偶数,但不能被4整除 (4)平方数的尾数只能是0、1、4、5、6、9。 二、奇、偶、质、合性 1、奇偶性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整数(0是偶数) 2、奇数和偶数的运算规律 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偶数 3、质合性

质数: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那么这个正整数叫做质数(质数也称为素数),如2、5、7、11、13 合数:一个正整数除了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的正整数整除,这样的正整数叫做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方法技巧及规律 (1)两个连续的自然数之和(或差)必为奇数。 (2)两个连续自然数之积必为偶数。 (3)乘方运算后,数字的奇偶性不变。 (4)2是唯一一个为偶数的质数 如果两个质数的和(或差)是奇数,那么其中必有一个是2 如果两个质数的积是偶数,那么其中必有一个是2 三、公倍数、公约数(往往考察周期性问题) 四、余数问题 基本形式: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都是正整数) 1、同余定义 两个整数a、b除以自然数m(m>1),所得余数相同,则称整数a、b对自然数m同余。 2、四种常考形式:余同取余、和同加和,差同减差,最小公倍数做周期。(1)余同取余,公倍数做周期: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余数相同,则这个数可以表示成这几个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与余数相加的形式。(2)和同加和,公倍数做周期: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除数与余数之和相同,则这个数可以表示成这几个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与该和相加的形式。 (3)差同减差,公倍数做周期:一个数除以几个不同的数,除数与余数之差相同,则这个数可以表示成这几个除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与该差相减的形式。 (4)如果三个不符合口诀,先两个结合,再跟第三结合 五、尾数乘方问题 尾数变化规律:底数留个位,指数除4留余数,余数为0转成4

数据库期末考试部分试题

题型:选择 第一章 题型:名词解释 题目: 1)DB 答: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2)DBMS 答:DBMS是位于用户与OS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它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 3)DBS 答: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4)数据独立性 答:应用程序和DB的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 5)物理独立性 答:在DB的物理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6)逻辑独立性 答:在DB的逻辑结构改变时,尽量不影响应用程序。 题型:问答 题目: 1)人工管理阶段的数据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人工管理阶段主要有4个特点:数据不保存在计算机内;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只有程序的概念,没有文件的概念;数据面向程序。2)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哪些特点? 答:文件系统阶段主要有5个特点:数据以“文件”形式长期保存;数据的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有了区别;文件组织已多样化;数据面向应用;对数据的操作以记录为单位。 3)文件系统阶段的数据管理有些什么缺陷?试取例说明。 答:主要有3个缺陷: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性;数据联系弱。 例如:学校里教务处、财务处、保健处建立的文件中都有学生详细资料,如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这就是“数据冗余”,如果某个学生搬家,就要修改3个部门文件中的数据,否则会引起同一数据在3个部门中不一致,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这3个部门文件中的数据没有联系。 题型:填空 题目: 1)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密切的联系。 答:硬件、软件、计算机应用 2)文件系统中的数据独立性是指________独立性。 答:设备 3)文件系统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数据冗余、数据不一致、数据联系弱 4)就信息处理的方式而言,在文件系统阶段,________处于主导地位,________只起着服从程序设计需要的作用;而在数据库方式下,________占据了中心位置。

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章头部 第一节面部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内容 1.面部血管行径及分布。 2.腮腺的位置、毗邻、筋膜鞘及穿过腮腺的结构。 3.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二)了解内容 1.面肌的配布。 2.面部的筋膜间隙及其临床意义。 二、解剖操作 (一)皮肤切口 尸体仰卧,作如下切口。面部皮肤很薄,切口不可太深,一般切口深度不超过1mm。 1.从额部正中向前下到下颌尖作一正中切口。 2.沿上、下睑缘、鼻孔周围作环行切口。 3.平眼裂两端作横切口,内侧至正中线,外侧至耳前。 4.从口角至耳前作横切口。 5.从耳廓上端向上至颅顶作纵切口。 沿上述切口翻开皮肤,翻皮时皮片要薄,以免损伤位于皮下的面肌、血管和神经。翻额部皮肤时,勿将额肌一同翻起。眼睑皮肤薄而松弛,剝皮时更需细心。 (二)解剖面肌 明确各面肌的位置,修洁位于浅筋膜内的面肌。在眼眶周围作环状清理,暴露眼轮匝肌。围绕口裂修洁口轮匝肌,先从唇缘开始,逐渐向周围扩大,当修洁至口轮匝肌外缘时,注意勿伤及与其融合的其他各肌。 (三)解剖腮腺及穿腮腺的结构 1.解剖腮腺在耳屏前方垂直切开并翻起腮腺浅面的筋膜(腮腺鞘),清除腮腺鞘及其表面的腮腺淋巴结。于颧弓下一横指处,找出腮腺前缘发出的腮腺管,追踪此管至咬肌前缘处。

2.解剖穿腮腺的结构由上而下,逐一解剖于腮腺边缘处穿出的血管神经。于耳屏前方近腮腺上缘处,剖出颞浅动、静脉及其后方的耳颞神经。在颞浅血管前方,寻找越颧弓上行的面神经颞支以及越颧骨向上行的颧支。在腮腺管上、下方找出面神经的颊支及位于腮腺管上方与颊支伴行的面横动、静脉。沿下颌骨体下缘寻找面神经的下颌缘支以及由腮腺下端穿出走向颈阔肌深面的面神经颈支。追踪面神经的上述分支至进入面肌处。 3.解剖下颌后静脉寻找从腮腺下端穿出的下颌后静脉,并向下追踪下颌后静脉的前支至其与面静脉的汇合处。 (四)解剖面动、静脉 显露于咬肌前缘附近绕下颌骨下缘至面部的面动、静脉,注意面动脉位于面静脉的前方,向上追踪面动脉和面静脉直至内眦处。依次解剖出面动脉的分支:下唇动脉、上唇动脉、鼻外侧动脉以及它的终支―内眦动脉。辨认面静脉的属支,面静脉向后与面深部的翼丛相交通。 (五)解剖三叉神经在面部的分支 除耳颞神经外,尚需解剖的三叉神经分支有:①眶上神经:在眶上缘内、外1/3交界处,剝开眼轮匝肌,寻找从眶上孔(或切迹)穿出的眶上神经和血管。在其内侧约1cm 处有滑车上神经、血管穿出至皮下;②眶下神经:在眶下缘分离提上唇肌并翻向下方,从结缔组织中分离出由眶下孔穿出的眶下神经和血管;③颏神经:沿下颌骨体下缘,距中线2 3cm处作横切口,切口深达骨膜,将面肌向上翻起,寻找由颏孔穿出的颏神经和颏血管。 【复习思考题】 1.腮腺炎或腮腺肿瘤时易累及哪些血管和神经? 2.纵行、横行穿腮腺的结构有哪些? 第二节额顶枕区、颞区 一、目的要求 (一)掌握内容 1.颅顶部软组织各层的结构特点。颅顶部的危险区。 2.颅顶的血管、神经分布及其来源。 (二)了解内容 1.皮下血肿、腱膜下血肿与骨膜下血肿的鉴别

数据库SQL部分练习题集

1.SQL是_结构化查询语言__ 2.SQL语言的功能包括、__数据更新_、_ 数据查询__、。 3.视图是一个虚表,它是从______中导出的表,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____,不存放视图的________。 4.设有如下关系表R:R(No,Name, Sex, Age, Class),主关键字是No,其中No为学号,Name为姓名,Sex为性别,age为年龄,Class为班号,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QL语句。 ①插入一个记录(25,‘李明’,‘男’,21,‘950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②插入‘95031’班学号为30,姓名为‘郑和’的学生记 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③将学号为10的学生姓名改为‘王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将所有‘95101’班号改为‘9509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⑤删除学号为20的学生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⑥删除姓‘王’的学生记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SQL语言是___________的语言,易学习。 A.过程化 B.非过程化 C. 格式化D.导航式 6.SQL语言是___________语言 A.层次数据库 B.网络数据库 C.关系数据库D.非数据库 7.SQL语言具有___________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8.SQL语言具有两种使用方式,分别称为交互式SQL和______________。 A.提示式SQL B.多用户SQL C.嵌入式SQL D.解释式SQL 9.SQL语言中,实现数据检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

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第一讲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一、学习目标:熟悉有关工程问题和单价问题的数量关系,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 二、基础知识:小学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的关系;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工效、工时、工作总量的关系;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关系. 产量问题: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工程问题:工程问题主要是研究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种数量关系。要完成的任务叫工作总量,单位时间的工作量叫做工作效率。 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单价问题:购买物品一共需要的钱交总价,一件商品的价钱叫做单价。 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总价 =单价×数量 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三、例题解析: 例1:去年生产队有土地20亩,每亩产粮400千克,一共产粮多少千克?今年退耕还林土地减少了5亩,由于采用了新的种子,每亩产量提高了50千克,问今年年产量比去年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例2:已知篮球、足球、排球平均每个36元,篮球比排球每个多10元,足球比排球每个多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练一练:学校买了18个篮球和20个足球,共付了490元,每个篮球14元,每个足球多少元? 例3:商店以每双12元购进200双凉鞋,卖到还剩下10双时,除去购进这批凉鞋的全部开销外还获利260元,问:这批凉鞋的售价是多少元? 例4:一个筑路队要筑1680米长的路。已经筑了15天,平均每天筑60米。其余的12天筑完,余下的平均每天筑多少米? 例5:两工程队分别修同样长的一段路,甲队每天修680米,18天竣工;乙队每

天比甲队多修136米,多少天竣工? 练一练:锅炉房运进一批煤,计划每天烧250公斤,可烧90天;实际每天节约25公斤,实际烧了多少天? 例6:某工程队修路,36人8天可以完成1440米,照这样进度,45人修路1350米,需要多少天? 例7:要修一条长300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300米,乙队每天修200米,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分析:两人共同完成,那么工作效率应该是两人工作效率之和,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之和=共同工作所需时间) 例8:甲、乙两队同时开凿一条长770米的隧道。甲队从一端起,每天开凿10米;乙队从另一端起,每天比甲队多凿2米。两队距中点多远的地方会合? 课后练习: 一:基本题 1、安装队要安装4140个座位,已经安装了12天,平均每天安装180个,其余的要在9天内安装完,余下每天平均至少要安装多少个才能按期完成任务? 2、修一条水渠,计划每天修12米,25天完成,实际只用了20天完成了任务,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修多少米?

整理数据库题库_数据库练习题一

数据库 JUNE 2021题库 整理人尼克 知识改变命运

数据库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 1.下面关于数据库设计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数据库设计的一种方法是以信息需求为主,兼顾处理需求,这种方法称为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 B. 数据库设计的一种方法是以处理需求为主,兼顾信息需求,这种方法称为面向过程的设计方法 C. 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内在联系 D. 面身过程的设计方法不但可以满足当前应用的需要,还可以满足潜在应用的需求 2. 数据库技术中,独立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是() A. E/R模模型 B. 层次模型 C. 关系模型 D. 面向对象的模型 3.关于数据库设计步骤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4步: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B. 数据库的概念模式是独立于任何数据库管理系统,不能直接用于数据库实现; C. 物理设计阶段对数据库性能影响已经很小了 D. 逻辑设计是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4. 下面关于数据库概念设计数据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 可以方便地表示各种类型的数据及其相互关系和约束 B. 针对计算机专业人员 C. 组成模型定义严格,无多义性 D. 具有使用图形表昧概念模 5.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对数据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的措施不能明显改善数据性能的有()。

A. 将数据库中的关系进行完全规范化; B. 将大的关系分成多个小的关系 C. 减少连接运算 D. 尽可能地使用快照 6. 一个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书,一本书只能由一个学生借阅,学生和图书之间为()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多对一 7. 一个仓库可以存放多种零件,每一种零件可以存放在不同的仓库中,仓库和零件之间为()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多对一 8. 一台机器可以加工多种零件,每一种零件可以在多台机器上加工,机器和零件之间为()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多对一 9.一个公司只能有一个经理,一个经理只能在一个公司担任职务,公司和总经理职务之间为()联系。 A. 一对一 B. 一对多 C. 多对多 D. 多对一

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96)

圆的面积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圆的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教师:什么叫做面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这些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二、新课 1、教学圆面积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教师依次拿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图,边演示(然后贴在黑板上)边说:“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的面积,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共同的地方?”使学生明确: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是由边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 教师再出示圆,提问:这是一个圆,谁能联系前面这些图形的面积说一说圆的面积是什么?让大家讨论。最后教师归纳出: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圆的面积,请同学们联系前面一些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想一想,怎样能计算圆的面积呢?使学生初步领会到可以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师出示把圆平均分成16份的教具,让学生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个圆拼成一个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提示学生看书1上的图,并让学生拿出学具,试着拼一拼,然后让拼得正确的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拼的过程,再让不会拼的同学拼一遍。 然后教师直接拿出把圆平均分成32份的教具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提问:“我们刚才把这个圆拼成了近似什么形状的图形?”(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把这个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怎么样?(引导学生看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这个图形越近似于长方形。)拼成的近似长方形与原来的圆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使学生看出形状变了,但面积没有变,圆的面积等于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教师在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右边画一个长方形,指出:如果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近似长方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提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原来的圆的周长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出:这个近似长方

第一章 绪论 (部分习题答案)

第1周部分作业答案 4. (1) 已知近似值*x 有5位有效数字,试求其相对误差限. (2) 已知近似值*x 的相对误差限是0.03%,问*x 至少有几位有效数字? 解 设*x 是x 近似值,且*120.10m n x a a a =±? ,其中n a a a ,,,21 是0到9之间的自然 数,11a ≥,m 为整数。 (1) 因为*x 有5位有效数字,所以由定理1.2.1 (1) 知: * 51 4 4 *1 1 111110 10 10 0.005%22 2 x x a a x -+---≤ ?= ? ?≤ ?=, 即*x 的相对误差限为0.005%. (2) 因为*121210.100.100.(1)10m m m n n x a a a a a a a =±?=?<+? ,且* x 的相对误差限为0.03%,所以 * * *3 3 11* 0.03%0.(1)10 0.30.(1)10 0.510 m m m x x x x x a a x ----= ?

3. (1) Suppose the approximation *x has 5 significant digits, try to find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 (2) Determine the minimal number of significant digits of the approximation *x such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is 0.03%. Solution. Suppose * 1210.10, 19,09, 2,3,,m n i x a a a a a i n =±?≤≤≤≤= , is the approximation to x . (1) Since *x has 5 significant digits, part (1) of Theorem 1.2.1 gives * 51 4 4 *1 1 111110 10 10 0.005% 22 2 x x a a x -+---≤ ?= ? ?≤ ?=, that is,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is 0.005% from Definition 1.2.3. (2) Since * 121210.10 0.10 0.(1)10 m m m n n x a a a a a a a =±?=?<+? , and the relative error bound of *x is 0.03%, we have * * *3 3 11* 0.03%0.(1)10 0.30.(1)10 0.510 m m m x x x x x a a x ----= ?

(完整版)行测数量关系知识点汇总

行测常用数学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总工作量=各分工作量之和; 设总工作量为1或最小公倍数 1.实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外圈人数÷4+1)2=N 2 最外层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1)×4 2.空心方阵:方阵总人数=(最外层每边人数)2-(最外层每边人数-2×层数)2 =(最外层每边人数-层数)×层数×4=中空方阵的人数。 ★无论是方阵还是长方阵:相邻两圈的人数都满足:外圈比内圈多8人。 3.N 边行每边有a 人,则一共有N(a-1)人。 4.实心长方阵:总人数=M ×N 外圈人数=2M+2N-4 5.方阵:总人数=N 2 N 排N 列外圈人数=4N-4 例:有一个3层的中空方阵,最外层有10人,问全阵有多少人? 解:(10-3)×3×4=84(人) (2)排队型:假设队伍有N 人,A 排在第M 位;则其前面有(M-1)人,后面有(N-M )人 (3)爬楼型:从地面爬到第N 层楼要爬(N-1)楼,从第N 层爬到第M 层要爬N M -层。 总长/间隔+1 环型棵数=总长/间隔 楼间棵数=总长/间隔-1 (1)单边线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2)单边环形植树:棵数=总长÷间隔; 总长=棵数×间隔 (3)单边楼间植树:棵数=总长÷间隔-1;总长=(棵数+1)×间隔 (4)双边植树:相应单边植树问题所需棵数的2倍。 :对折N 次,从中剪M 刀,则被剪成了(2N ×M +1)段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型:平均速度= 2 12 12v v v v + (2)相遇追及型:相遇问题:相遇距离=(大速度+小速度)×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追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追及时间 背离问题:背离距离=(大速度+小速度)×背离时间 (3)流水行船型: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顺流行程=顺流速度×顺流时间=(船速+水速)×顺流时间 逆流行程=逆流速度×逆流时间=(船速—水速)×逆流时间 (4)火车过桥型: 列车在桥上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所用的时间=(桥长+车长)÷列车速度 列车速度=(桥长+车长)÷过桥时间

数据库1、2章部分练习题

一、二章部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 A) 人工管理阶段B) 文件系统阶段C) 数据库系统阶段D) 三个阶段相同 2.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 A) 一对一B) 一对多C) 多对一D) 多对多 3.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 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 A) 一对一B) 一对多C) 多对多D) 多对一 4.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 间的联系是()。 A) 1∶1联系B) 1∶m联系C) m∶1联系D) m∶n联系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大,数据独立性高,统一管理和控制 B)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小,数据独立性高,统一管理和控制 C)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小,数据独立性低,统一管理和控制 D) 数据可以共享,数据冗余大,数据独立性低,统一管理和控制 6.下列关于数据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B) 数据库避免了数据冗余 C) 数据库中的数据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够管理更多数据 7.下列关于数据库特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数据库能够减少数据冗余B) 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C) 数据库中的表能够避免一切数据的重复 D) 数据库中的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 8.按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库的数据模型可分为三种模型,它们是()。 A) 小型、中型和大型B) 网状、环状和链状 C) 层次、网状和关系D) 独享、共享和实时 9.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所谓的关系指的是()。 A) 各元组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B) 各字段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 C) 数据库之间彼此有一定的关系D) 符合满足一定条件的二维表格 10.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A) 记录长度B) 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 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11.有两个关系R,S如下:

第一部分(绪论、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阶段测试 测试内容:绪论、商品名称、品质、数量、包装 一、单选题( 24*1 。5=36) 1.珠宝、首饰等商品具有独特性质,在出口确定其品质时 ( )。 A.最好用样品磋商 B.最好用文字说明 C.最好看货洽谈成交D最好凭规格买卖2.出口羊毛计算重量,通常采用的计量方式法是( )。 A.毛重 B.净重 C.公量D、理论重量 3. 国外来证规定,交货数量为10000公吨散装货,未表明可否溢短装,不准分批装运,根据《UCP60O规定,卖方发货的()。 A.数量和总金额均可增减10% B.数量和总金额均可增减5% C.数量可增减5%,总金额不得超过D总金额可增减5%,数量不可超过 4. 对于货物溢短装部分的作价办法,合同中如没有明确的规定,按惯例,其做法是( )。 A.按合同价格作价 B.按装船时的国际市场价格作价 C.按到货时的国际市场价格作价 5. 某公司出口电扇1000 台纸箱装,合同和信用证都规定不准分批装运。 装船时有40 台包装破裂,风罩变形,不能出口,根据《UCP 600》规定,只要货款不超过信用证总金额,交货数量允许有5%的增减。据此,发货人( )。 A.可以装运960台 B.可以装运950台 C.只可以装运1000台 6. 在我国出口农副产品中,FAQ 一般是指() A.精选货 B. 一级品 C.大路货 D.次品 7. 凡货样难以达到完全一致的,不宜采用( )。

A.凭说明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等级买卖 D.凭规格买卖 8. 在交货数量前加上约”或大约”字样,按惯例《UCP60O的规定这种约 定可解释为交货数量不超过( )的增加幅度。 A. 10% B. 5%巴2. 5%D. 1. 5% 9. 在品质条款的规定上,对某些比较难掌握其品质的工业制成品或农副产 品,我们多在合同中规定( )。 A.溢短装条款 B.增减价条款 C.品质公差或品质机动幅度 D.商品的净重 10. 凭卖方样品成交时,应留存( )以备交货时核查之用。 A.回样 B.复样 C.参考样 D.对等样品 11. 对于价值较低的商品,往往采取( )计算其重量。 A.以毛作净 B.法定重量 C.净重 D.理论重量 12. 对于大批量交易的散装货,因较难掌握商品的数量,通常在合同中规 定( )。 A.品质公差条款 B.溢短装条款 C.立即装运条款 D.仓至仓条款 13. 合同中未注明商品重量是按毛重还是净重计算时,则习惯上应按( ) 计算。 A.毛重 B.净重 C.以毛作净 D.公量 14. 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了一份出口某商品的合同,合同中规定的出口数量 为500 吨。在溢短装条款中规定,允许卖方交货的数量可增减5%,但未对多交部分货物如何作价给予规定。卖方依合约规定多交了20 吨,根据《公约》的规定,此20吨应按()作价。A.到岸价B.合同价C.离案价D.议定价 15. 我方某进出口公司拟向马来西亚出口服装一批,在洽谈合同条款时,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数据库原理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Ⅰ、学习要点 1、准确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基本术语、概念; 2、数据独立性的概念、分类及实现途径; 3、数据模型的概念、分类、要素及作用; 4、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含义及作用; 5、关系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内容。 Ⅱ、习题 一、选择题: 1、使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数据和数据间联系的数据模型是() A、层次模型 B、网状模型 C、关系模型 D、实体—联系模型 2、DB、DBS、DBMS间的关系是() A、DB包括DBMS和DB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S包括DB和DBMS D、DBS与

DB和DBMS无关 3、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4、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5、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A、数据量太大 B、数据安全性不高 C、数据冗余 D、数据完整性约束不强 6、划分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的原则是() A、记录的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及联系的表示方式 7、数据库三级模式体系结构的划分,主要有利于保持数据库的()

A、数据安全性 B、数据独立性 C、结构规范化 D、操作可行性 8、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用户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它是用户和数据库系统间的接口。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9、数据库系统中,用()描述全部数据的物理存储视图。 A、外模式 B、模式 C、内模式 D、数据模式 10、数据库系统中用于定义和描述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语言是() A、DML B、DDL C、DCL D、SQL 11、数据库系统支持的数据共享指的是() A、同一应用的多个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语言程序共享同一数据集合 C、多个用户共享同一数据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