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语文赤壁赋第一课时教案

高一语文赤壁赋第一课时教案

高一语文赤壁赋第一课时教案
高一语文赤壁赋第一课时教案

高一语文《赤壁赋》第一课时教案

编制人:刘洪芝审核人谭晓春编制时间 10月19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人,了解一段史实,学习一种文体,感受一种胸襟和气度。这篇文章就是《赤壁赋》。(板书题目)

二、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简介

(一)苏轼及“乌台诗案”

师:《赤壁赋》作者是谁?(苏轼)那么同学们了解苏轼多少呢?(同学起来发言,老师总结整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二)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多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因而文章特别适合吟诵。

三、朗读,正音

(一)欣赏《赤壁赋》录音朗读(提醒学生注意读音、断句和语气);

(二)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四、解析课文

(一)老师串讲第一段,在情景设置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强调重点字词的解释,适时请同学起来翻译或回答问题。

(二)学生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赤壁之景到底怎么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明确: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3.“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诵”、“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有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五、老师总结

师:第一段以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风清、水天相连的景象,并抒发了作者对此景象的感受。可以看出,苏轼在刚刚开始游玩的时候的情感基调是——乐。

好请同学们根据我黑板上的一点点提示,试着背诵第一段。

六、作业

查字典,解释第一段中所有“之”的用法和意义,并写在作业本子上面。

高一语文《赤壁赋》第二课时教案

一、复习式导入

学生背诵第一段。

师:苏子秋夜荡舟,风月无边,他感到很快乐,快乐了就要喝酒,喝酒喝得高兴了就开始唱歌。(借此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二、赏析第二段

师讲: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于是”是不是今天我们说的“于是”呢?(学生思考回答,老师明确)不是,于,在;是,这,解释为“在这时候”。在这个时候,喝酒喝得很高兴,扣舷而歌之,你看他是怎么唱的?敲打着船舷而唱。那么唱什么呢?请大家把歌词内容大声齐读出来(学生读):“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棹是什么意思?(生答船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怎么解释?课文注释有,请大家仔细看一下,溯,是逆水而上,我们现在不是有“回溯”一词么?渺渺兮,悠远的样子,兮,……的样子。望美人兮天一方,这个望是什么意思?(生答眺望)那么在第一句话中,七月既望,那里的望又是什么意思呢?(生答农历每月十五)

师讲:大家看这个歌词有谁的风格?

生答:屈原的风格,像屈原的《离骚》。

师讲:你们有没有读过《离骚》?(学生回答没有)司马迁说:屈原的《离骚》,“犹离忧也”。什么意思呢?是屈原遭遇忧愁的时候所作的。在苏轼看到这个美景,心情比较舒畅的时候,他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有屈原味道的歌。大家注意歌词的最后一句“望美人兮天一方”这里的美人是什么意思?(生答圣君贤臣或美好理想)你们注意到了没有,在屈原的作品里常常有一种比喻,用鲜花香草来比喻……(引导学生说出内容)高洁的品质或圣主明君,然而这里苏轼也想到了这个,难道说苏轼的心中也有隐忧微愁吗?他也不如意吗?这就让我们想到上节课讲到过的一个内容,苏轼被贬黄州,政治上很不如意,所以他心中很郁闷。

师讲:由于苏轼心中有这样的悲情,所以才能唱出这样的歌,听出这样的声。什么样的声?(生答箫声)什么样的箫声?(见原文描述)好我们来看这几句,客有吹洞箫者,者,……的人。这是一个定语后置句。(补充前面的“万顷之茫然”)倚歌而和之,听到我唱歌了,那客人就按着曲调伴奏,倚,随、伴、循着;和,附和;之,音节助词,不译。后面三句话我请同学们来翻译一下。其,代词,那,这里指代箫;然,……的样子;袅袅,婉转悠长;舞,使……起舞,泣,使……悲泣,都是动词

的使动用法。嫠妇,就是寡妇。这里的“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像细丝一样绵延不断。但是我们的现代汉语中也有这个成语,这个成语最初就是出现在这片文章中。那么现在“不绝如缕”是什么意思?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提醒学生记忆)。你们有没有听到过箫声?你觉得箫声是怎样的?(学生回答)那么作者是怎么来描述“箫声”的?(学生思考回答)作者用了四个比喻、两处夸张来渲染箫声的悲凉,正是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触动了作者受挫之后的那种隐忧微愁,在这种情况下触景伤怀,浮想联翩,悲从中来。

师:那么这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生: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情感上由乐转悲。

三、赏析第三段

(一)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完成下面几个任务:

1.把课文下面对于重点词汇的注释写到课文中去,自己尝试翻译,不会解释的字词标注出来。

2.找出这一段中,客的悲哀有哪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什么手法来写?

3.在自读,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前后桌或同桌讨论前面两个问题。

(二)探讨客为什么而悲。

师:苏轼听到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他感到“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正襟危坐,整理衣襟端正地坐着,危在这里就是正的意思,解释为“端正地”。现在汉语中有一个词叫“危言危行”,就是端正的言行。而问客曰,而,连词,表顺接。何为其然也,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为何其然也,宾语前置句。为何,就是为什么,其,代词,带箫声,然,这样。这里借主人之问,引出悲之所在,那么“悲”在哪里呢?

生: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学生先说说为什么,怎么翻译这句话,然后老师补充,固,本来,今,现在,安在哉,宾语前置句。他说曹操是一世豪杰,那么文章中怎么描写曹操?我们一起来把描写曹操的句子读一下。(请同学起来翻译)西(向西)、东(向东)、“缪”通“缭”,连结。乎(形容词词尾)、困于周郎,于,表被动。方,当。破,攻破。下,攻下,占领,名作动。东,东下,向东行,名作动。赞颂曹操的功业并不是主要的,“而今安在哉?”一句才是重点。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而我们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学生起来翻译,老师补充:况,何况,渔樵于江渚之上,介宾短语后置。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用法,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尊”通“樽”,酒杯。“属”通“嘱”,劝酒。你看我们是怎么样的?在这里,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对比。是什么与什么对比?古人和今人对比,看出“英雄不

在之悲”)

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同学先翻译,然后强调纠正。)

――渺,以……为渺小,意动。哀,哀叹,或为……哀叹,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这里是什么与什么对比?“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也就是短暂与永恒的对比,说明人的渺小,这就是人生苦短之悲)

生: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偕同神仙来一起遨游,同明月一道长久存在,这是他的一个愿望,后面又说,知道不能轻易实现,只好把这种这种无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箫声中,在悲凉的秋风中吹奏出来。那么这里又是什么与什么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看出壮志难酬之悲。

(三)课堂总结

师:正是这些让他感到可悲可叹,好,让我们再来自由朗读一下2、3两段,像“方其破荆州,下江陵……而今安在哉!”这样的句子真是一气呵成,如同行云流水。要读出苏轼散文的舒卷自如,恣肆雄健的气势。

(如果同学们有特别难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板书设计

古今对比英雄不在之悲

乐歌箫声悲短暂与永恒对比人生短暂之悲

理想与现实对比壮志难酬之悲

高一语文《赤壁赋》第三课时教案

一、复习式导入 3'

(一)学生背诵第二三两段。

(四)老师引课

师:苏轼泛舟,夜游赤壁,面对那里优美的景色,苏轼感到心情舒畅,但是箫声和歌声引发了他心中的悲意。那悲什么呢?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有英雄不在之悲,人生苦短之悲,有壮志难酬之悲。事实上,这里的“客”就是作者自己,只不过是他消极的一面而已。在这里面,我们看,如果他一直这样意志消沉下去,这样悲伤郁闷下去,那还是不是苏轼?(不是)苏轼的长人之处就是他总是旷达的。那么他怎么样来排遣掉心中的这份郁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段。

(二)研读第四段

2.齐声朗读第四段

3.学生参照课文注解,利用工具书等自己尝试翻译句子,尽可能直译,当直译不通时,可适当意译。必要时动笔写下来。

4.用接龙的方式让学生起来翻译句子,老师做更正,补充或强调。

夫水与月乎,夫:指示代词,那;乎:句末语气词,表疑问,相当于“吗”。往:流逝。彼:那个,指代月亮。卒:副词,终究。盖:假若。将,语气助词,不译。自:从。者:……的方面。则:那么。曾:简直。何羡,即羡何,羡慕什么。且:况且。夫:发语词。苟:如果。吾之所有,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虽:即使。惟:只有。是,这。

5.师:这一段文字我们已经把它疏通了一遍字词,对它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当客因为种种原因感到忧伤时,他是怎么来解说的,苏轼要来排遣掉这份郁闷,他选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哪一种?(议论)讲道理,通过讲道理来排解心中的郁闷,讲的是什么样的道理呢?接下去你们自由朗读或者阅读,思考:1.这一段中写了哪些事物?2.苏轼说了什么道理?试着用一对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

(自己如果解决不了,也可以和同桌或身边的人交流。)

结论:水、月、人都是既有变的一面也有不变的一面的。

明确:提示从“而又何羡乎”一词入手,针对上文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阐发论述的。

问题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长江(长江)的无穷?

明确: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来看,天地万物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亮有圆有缺。而且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你以为你踏进的是同一条河,事实上,河里的水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踏进去时的水了,也就是说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不变的角度来看,虽然月有阴晴圆缺,但是千百年来,月亮还是那个月亮世界上只有一个月亮。虽然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所以物与我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史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

问题5:作者用什么方法阐述“不变”的观点?

明确:用打比方的论证方法,用水与月的做比,借眼前景来说理。

问题6:除了这个“变与不变”的道理以外,还有没有别的道理?

明确:“取与不取”的道理。

取不取

清风明月非吾之所有

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俗话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苏轼虽然也十分渴望高官厚禄,渴望为朝廷效力,可是既没有机会实现,那就不要再强求,不要再因为得不到而郁郁寡欢了。所以他这个时候也想通了,这样“侣鱼虾而友麋鹿”不也能够生活得很快乐嘛。显示出豁达乐观的心态。

说到这里,三处悲伤解决了没有,我们刚才说过,既然世界万物都有不变的一面,物与我都是无尽的,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再去羡长江之无穷了;因为事物也都是在一刻不停变化的,那么英雄不在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没有必要悲伤了。高官厚禄也许不是“我”应该追求的东西,那就不要强求了吧,还是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悠闲地生活吧,所以也无所谓“壮志未酬”之悲了。所以三个方面的悲都化解了。

问题7: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明确: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表现了作者平静超然的心态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还是积极的。

(二)讲解第五段

师:苏轼讲完了道理,“客”听了以后相通了,心中的悲意没有了,心情又变得舒畅起来,于是客喜而笑,客人开心地笑了,洗盏更酌,洗干净酒杯重新斟上酒。肴核既尽,荤菜和果品已经吃完了,杯盘狼籍,杯子、盘子十分凌乱,在船中交错地躺着,不知道东方天色已经发亮。

四、理清整篇文章的情感变化

师: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整个结构布局有什么特点。我们先来理清他的情感变化。作者先写月夜泛舟游赤壁,饮酒赋诗,作者沉浸在美好的景色之中,而忘却世俗这样一种快乐的心情。再感怀历史人物的兴亡,从而跌入了现实的苦闷,最后通过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这样表达了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里我不禁有一个疑问,这里感情的曲线是乐——悲——乐,那面前面的乐与后面的这一个乐是相同的吗?(生答,前一个是山水之乐,后一个是达观之乐。)俗话说文喜看山不喜平,所以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也是有起有浮的。小小的一次游赤壁,能写得这样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真的是匠心独运。那么这样一来,他把景、情、理三者融合为一体,写景在水月流光,写情在哀乐相声,写理在物我无尽。

五、写法鉴赏

师:苏轼的《赤壁赋》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那么它在写法上有哪些方面的

特点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可以结合“赋”这种问题的特点去考虑。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1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骈散结合,善于取譬的语言特点。

本文用散文的笔势笔调,骈散结合,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婉:“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的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赤壁赋-(逐字逐句)翻译-打印版-高中语文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客人在赤壁下的江面泛舟游览)。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清风徐徐吹来,江面上风平浪静)。举酒属(这里指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一边朗诵《明月》的诗篇,吟起《窈窕》的篇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一会儿,月亮从东面的山上升起来,在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之间徘徊)。白露横(笼罩)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白茫茫的水汽笼罩着江面,水光与江面连成一片。任凭这一苇叶似的小舟任意飘荡,越过那茫茫的江面。)浩浩乎如冯(通假字“凭”)虚(太空)御(驾)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浩荡荡的好像凌空驾车而行,然而不知道它要到哪去;飘飘悠悠的好像脱离人世,升入仙境)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这时喝酒喝的极为快乐,敲打着船边唱起歌来)。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见底的江水,在月光浮动的江面上逆流而行,我的情怀啊,多么悠远,我所思慕的贤人啊,好似远在天的另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有吹箫的客人,依照歌曲的声调节拍同声相应,吹箫的声音,呜呜的,好像在哀怨,又好像在眷恋;好像在哭泣,

又好像在申诉;余音婉转悠长,就像一根细丝一样将断未绝。这萧声使在深涧之中的蛟龙闻声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听了落泪)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而(连词,表承接)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我容色改变,整好了衣襟,严肃的坐着,问那个客人说:为什么吹的这么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吗)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向西看到夏口,向东看到武昌,山和水互相缭绕,树木茂密,一片苍郁,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瑜困住的地方吗)方(当)其破荆州,下(攻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当曹操击破荆州,攻下江陵,顺着流水向东的时候,战船千里相接,旌旗遮天蔽日,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然而现在又在什么地方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江中小洲)之上,侣(以…为伴侣)鱼虾而友(以…为朋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葫芦)樽以相属(何况我现在和你在江边和沙洲上捕鱼砍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像叶子一样的小船,举起葫芦似的酒杯互相敬酒)。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生就像蜉蝣一样的寄托在天地之间,像大海里的一粒小米一样渺小)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屡次得到),托(寄托,借着)遗响于悲风。”(哀叹我们的生命之短暂,羡慕长江的奔流不息,我只想着挽着飞升的仙人在宇宙中遨游,环绕

赤壁赋 公开课教案

尽天命而后知人事 ——由《赤壁赋》看苏轼的人生境界一、导入 林语堂对苏轼的有趣评价:“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伽修行者……” 苏轼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胸无城府,童心未泯,积极入世,在惆怅失意写下“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游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哀怨之词;在被贬惠州却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得意之诗。他到底能否“不可救药的乐天”,被贬后又如何解脱苦闷?这节课一起来探讨。 二、梳理全文结构,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1、文章的第一段的景物美在何处?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①教师:通过前两节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的了解文意,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 习任务要完成:一是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情景理水乳交融的特点;二是理解苏轼在对自然、、宇宙的对话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学习古人的豁达精神。那么现在检查一下,大家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请问:能否背一下一些写景的句子,你认为美丽,能用你的语言描述吗?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在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落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西东。 景象澄澈,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 “徘徊”可谓神来之笔,从东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却又不忍心离去,只在斗牛之间“徘徊”,又似在看人家美景,如同卞之琳的《段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一样互为风景。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作者的心情如何?游人自然心旷神怡。 ②教师:为什么写得赛似仙境? ⑴作者写自己在辽阔的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翔,进入仙界,越是长江的大气,饮酒作诗的快感,豁达的情境越使下文浓重悲凉。 ⑵沉醉于山水之间,更能领略那深蕴的人生意义 2、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如何变化? 教师:由同学的回答,我可以作出以下判断:这篇文章的情感是由乐写到悲。他们之间转化的媒介是什么? 学生:萧声 教师:那么这悲凉的萧声又是因何而起呢? 学生:美人 教师:从作者扣舷而歌词看,显然就是《月出》诗中发出来的“流光“指江面上闪烁荡漾的月光,你长得美丽迷人,身材好,气质更加迷人,可我只能渺渺兮予怀”思者黯然。这里的美人代表的理想的追求,对政治的感慨,悲从何处来啊,

《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知识与技能 (1)体会本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乳交融的特点; (2)理解本文“以文为赋”的体裁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熟读成诵,品味艺术手法和语言特点; (2)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解题,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史实; 2.正音,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初步感知课文。、 3.讲解1、2两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1')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人,了解一段史实,学习一种文体,感受一种胸襟和气度。这篇文章就是《赤壁赋》。(板书题目) 二、作者及相关背景知识简介 1.苏轼及“乌台诗案” 师:《赤壁赋》作者是谁?(苏轼)那么同学们了解苏轼多少呢?(同学起来发言,老师总结整理)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书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知识分子家庭,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中同榜进士,世称“三苏”,但以苏轼的影响为最大,他是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 苏轼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实行新法,苏轼极力反对,便请求外调,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等地做地方官。新法实行得很有成绩,元丰二年(1079)那些曾经依附过王安石的小人搜集苏轼对新政不满的诗句,弹劾苏轼,害他坐牢。这就是宋代第一起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后来又被贬到黄州,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没有实权。于是他在黄州城东开垦了十亩荒地,田边造了一间茅屋,辛勤躬耕,自得其乐,偶尔也去爬爬山,划划船。《赤壁赋》就是他在游了赤壁(事实上不是三国中的赤壁,而是赤鼻矶)以后写下的,同时期的还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二)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语言上多使用骈句和对偶,手法上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赤壁赋》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散结合,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因而文章特别适合吟诵。

高中语文 赤壁赋教案 苏教版必修1(通用)

《前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准确优美的语言以及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 2、学习本文主要以对话形式开展议论的写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旷达胸怀和积极进取精神。 ?美育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优美语言艺术的能力。 [学法指导] ?学法指要 1、有关实词、虚词的用法不必像上语法课那样细讲。主要让学生体会情此力矩所表现的美妙意境和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旷达情怀。 2、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简要交代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全文的感情基调,认识、分析主客观两种思想的差异,以及作者思想上的局限性。 ?重点、难点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主客问答两个段落。 ?师生互动设计 ?学生阅读课文,向老师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集体讨论 ?如何面对人生的挫折? ?如何看待失意? ?苏轼提出的寻快乐的良方对现代人是否可行? [复习旧课] 《故乡的榕树》一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步骤] ?导语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人们旅游的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呢?留影纪念。而古人也喜欢出游,尤其是文人墨客,他们出游时最喜欢做什么呢?吟诗作赋。譬如今天要学的散文,就是苏轼所写的一篇文章,虽说游的是假赤壁,写出来的却是好文章,题为《前赤壁赋》。

(二)写作此文的原因 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1082)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作者因内心愤慨不平,借助诗文以抒发感慨。赋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的悲哀和旷达心情,就是这种复杂感情的表现。 作者是元丰三所(1080)春到黄州的。元丰五年七月和十月,苏轼曾先后两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漫游,写下了《赤壁赋》(后人叫《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里所说的赤壁,不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赤壁。周瑜破曹兵的赤避在今湖北省嘉鱼县东北。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借题发挥而已。 (三)课文解析 ?正音及解词 属(zhǚ):劝请。舷(xián) 窈窕(yǎotiǎo)指女子步行舒缓的样子。 少(shǎo)焉:不多一会儿。酾(shī)又读(shāi):斟酒。 冯(píng)虚:冯,通“凭”。凌空之意。 倚歌而和(hè)之:按照歌曲的节拍,同声应和。

前赤壁赋优秀教案

《前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小报、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序幕: 用优美的画面及音乐背景创设和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情境 (一)、导入 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真文章在孤灯下"

这段话是今年已入选为国家优秀经典剧目《班昭》中的一段精彩台词我认为它同样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 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朗读 要求学生边听配音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随后交流自己最喜爱的一句描写美景的句子,并说明理由(三)、研读讨论: 问题一: 苏轼在游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饮酒乐甚--→愀然--→喜而笑 (乐)--→(悲)--→(乐)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 人教版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 苏轼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法指导 回顾有关苏轼的作品,归纳苏轼的性格特征及其作品的思想内涵。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

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L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

高中语文 9赤壁赋阅读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9赤壁赋 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林语堂:《苏轼传·东坡居士》●苏东坡诗词选读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赤壁赋》教学设计及反思

9《赤壁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本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过程和方法反复诵读文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教学重点 掌握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分析本文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鉴赏文章的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分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见识一位特别的大师 1、根据课前的学习,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赤壁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案子的关键词是“冤案,文字狱”。 2、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 他是一位旷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书法: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 ——绘画:“朱竹”别具一格; ——文学理论: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 3、林语堂《神·鬼·人—苏东坡传》评价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者,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方方《喜欢苏东坡(节选)》中说: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其他便都“余词尽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 可以说,他是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4、他命运多舛:一度下狱(元丰三年春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三度贬官(他在《自题金山画像》中描绘自己: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命途多舛,生活坎坷,但他既没有像贾谊那样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文原文及教案

高中语文《赤壁赋》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高中语文《赤壁赋》课文原文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籍(jí)。相与枕藉

人教版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 【教材分析】 《赤壁赋》是第二册单元中一篇哲理性很强并蕴涵了作者深沉的情感的散文。由以前的自读课文升格为讲读课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且,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影响深远的巨匠,他的很多作品都被选入教材,他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和学生。 【学生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高中语文学习,学生积累了相当的文学知识,有了一定的文学文化修养,他们已经有能力把作品再深一层,穿过作品这道长廊,走进作家的内心深处,更深层次地探究作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任务分析】 掌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念怒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三次咏叹中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轨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3、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设计思想】 分两步: 一、掌握《赤壁赋》的基本知识及背诵; 二、比较“三咏赤壁”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美读成诵 (一)导语 (投影):“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讲解:这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分析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后,得出的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绝唱的独特魅力。 (齐读) (二)指导诵读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2、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洲,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3、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何悲哉;“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所共适”,何其旷达;“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何其洒脱。指导学生体悟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 (三)内容简析

赤壁赋优质课教案

赤壁赋 【教学目标】 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2、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情感,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一、导入: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多少文人墨客都和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登山临水,把自己的满腔情怀寄托在山水之间,留下了很多传送千古的名篇。 二、写作背景 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 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佛道和山水之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是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三、教学过程: 1、听朗诵。 2、学生齐读,正音。 朱熹曾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让我们齐读全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3、请找出表现苏轼游赤壁的心情的词? 乐——悲——乐 4、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 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请一生读出找到的句子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景色澄澈幽美、如梦境一般。 作者的心情是喜悦的 指导诵读: 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浩浩荡荡,凌空驾风,任意翱翔,不知要飘到什么地方;又好像离开人世而超然独立,像飞到仙境一样。陶醉其中。 女生齐读 5、苏轼的悲又从何而来?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悲? 请学生找到体现悲的句子 从歌声中来(政治失意) 从箫声中来(箫声幽怨) 从历史人物中来(人生无常) 从个人境遇中来(生命短暂) 指导朗读:读曹操的丰功伟业时,要读得短促、豪迈一些。读到对人生的感叹的时候,要稍缓一些,哀婉一点。 6、苏轼又是如何从悲情中走出来的? 全班齐读第四段 追问:作者借水与月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可分为两个层次: ○1变与不变 ○2取与不取 指导朗读:这里要读得洒脱一些 7、“变与不变”、“取与不取”体现了苏轼这样的人生态度?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

《赤壁赋》教学设计(课赛)

教学设计(设计教师:云南省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李正保) 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第9课 《赤壁赋》 苏轼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1、课题内容:《赤壁赋》。 2、课题内容基本情况:《赤壁赋》是苏轼于“乌台诗案”获释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所作。元丰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作者先后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了两篇游记,后人习惯称前一篇为《赤壁赋》或《前赤壁赋》,称后一篇为《后赤壁赋》。这里所选的是前一篇。其实,苏轼所游的并非三国时周瑜大破曹军的赤壁,周瑜破曹是在湖北嘉鱼东北的赤壁。作者在这里只是触景生情,采用当时的传说,借题发挥,以抒发自己被贬谪后内心的苦闷和对宇宙、人生的一种感悟。 3、教学内容解析:《赤壁赋》是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上承《兰亭集序》后接《游褒禅山记》。这三篇都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它们与第一单元的现代抒情散文遥相呼应,互为补充,共同为“表达交流”部分的“写景要抓住特征”“学习描写”“学习抒情”提供基础和范例。这三篇虽都是山水游记类散文但作者却不仅仅停留于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上,而是在景物的描述中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真正做到了“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赤壁赋》更是意境、情感和理趣完美结合的典范,学习本文,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要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在《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4、教学内容选取:①苏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 ②“赋”这一文体的“主客问答”的形式。 ③中国古代山水游记散文的基本特征:对自然山水风物的描绘(意境)、个人情感志趣的生发与表达、对世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三者的完美结合。亦即意境、情感和理趣的完美结合。对这类山水游记散文做整体上的基本规律的总结,《赤壁赋》正可以作为一个典范,可以充分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④对课文的整体鉴赏学习:在准确把握文言现象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对文本做深入细致的鉴赏学习,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 二、【教学目标及其解析】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苏轼其人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地位,黄州时期的苏轼的经历和思想特点等相关背景史实。 解析:苏轼是中国古代少见的全才,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画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优质课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6课《赤壁赋》 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知识。 2、把握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清行文思路。 3、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以及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理解作者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4、培养学生勇于面对人生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林语堂曾这样评价过一位古人:“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教育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8222;8222;” ——《苏东坡传序》(投影展示) 这里描述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文“三苏”“八大家”“欧苏”,诗“苏黄”,词“苏辛”,书“宋四家”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因为这段时间苏轼的创作达到了巅峰。《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 三、回顾“赋”的文体知识。(随机请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完整版)《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赤壁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及其思想,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 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 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拔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很熟悉了,同学们一起背诵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了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是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走近苏轼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 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与其父、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 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后人称之为“三苏” 。他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 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 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

高一语文《赤壁赋》课文全解

高一语文《赤壁赋》课文全解 《赤壁赋》全解 前赤壁赋【原文】 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 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shǎo) 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 )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í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án]而歌之。歌曰:“桂棹(zhà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è)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í)妇。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á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ú)舻(lú)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i)酒临江,横槊(shuò)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qiáo)于江渚(zhǔ)之上,侣鱼虾而友麋(mí)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áo)樽以相

属(zhǔ)。寄蜉(fú)蝣(yó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ù)。哀吾生之须臾(yú),羡长江之无穷。挟(xié)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zhuó)。肴(yáo)核既尽,杯盘狼藉(jí)。相与枕藉(jiè)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1]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一,这篇散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时所作。因后来还写过一篇同题的赋,故称此篇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日写的那篇为《后赤壁赋》。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当地人因音近亦称之为赤壁,苏轼知道这一点,将错就错,借景以抒发自己的怀抱。 [2]壬戌:宋神宗元丰五年,岁在壬戌。 [3]既望:既,过了;望,农历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 [4]徐:舒缓地。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赤壁赋》教学设计

《赤壁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 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解读苏轼情感变化的真实缘由。 2、体验苏轼如何在逆境困苦中运用理性思辩使自己走出悲情,从而 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 3、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确定“走近苏东坡”主题阅读并制作语文 小报、 确立研读小组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语人生‘最难耐的是寂寞,最难抛的是荣华,从来学问欺富贵, 真文章在孤灯下’。这段话可以用来概括苏轼在黄州期间那段苦难而又 不平凡的经历。苏轼因“乌台诗案”含冤身陷囹圄一百三十天后,他以 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被人押着来到 满目荒凉的黄州,一代名人与鱼虾麋鹿为友,与樵夫渔民为伍,苏轼感 受到了有生以来从未有过的孤寂和悲苦。于是他多次来到人们传说中的 古战场赤壁,去寄情山水、凭吊古人。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 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他用《念怒娇.赤壁怀古》、《前、后赤 壁赋》为他苦难多变的人生作了最精彩的诠释。那么今天就让我来欣赏 其中的《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美文,共同感受这位大文豪的心路历程吧 二、课文结构及鉴赏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一)结构全文共五段: 第一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高一语文 3.9《赤壁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赤壁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2.了解作品“以文为赋”、骈散结合的形式特点,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3.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点。 4.理解作者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辨别高下优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结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一、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二、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涵的情感与哲理;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汉书·朱博传》:“是时,兀御史府吏舍百余区井水皆竭;又

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晨去暮来,号曰朝夕乌。”后世便以御史府为乌府,御史台为乌台。由于这案的发起者都是御史台的言官,故称乌台诗案。 而这些御史台官员诬陷苏轼的理由是他写的一些诗文。最可笑的例子是王圭指着苏轼歌咏桧树的两句:“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这两句诗被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大逆不道”,幸亏神宗皇帝英明,说:“彼自咏桧,干卿何事?”这个罪名才不成立。 乌台诗案在苏轼的生命历程中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这种文字冤案一直伴随着他。苏轼先后被贬至黄州、颍州惠州海南。 在惠州他曾写过一首《纵笔》诗,有“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描写自己在春风中酣美的睡眠。当朝宰辅章敦看到那两句诗说:“原来苏东坡过得这么舒服!”于是颁发了新的贬谪令,把他贬谪到海南。 中国古代有诗文“穷而后工”的说法,作家现实生活中的不幸经历往往成就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这对苏轼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打击,可对中国文艺来说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经过了这段炼狱般的经历之后,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期间他的创作达到了巅峰,不仅有文学上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而且有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枕还酹江月。 二、写作背景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因为写的诗因为讽刺新法而遭到逮捕。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 一位官员曾关在同一监狱里,与苏东坡的牢房只有一墙之隔,他写诗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