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形观测题库4-1-8

变形观测题库4-1-8

变形观测题库4-1-8

问题:

[单选]水平位移观测中,误差主要来源于()。

A.照准误差

B.读数误差

C.系统误差

D.以上都不是

问题:

[单选]混凝土重力坝和支墩坝的水平位移观测,测量中误差限值为()。

A.A、±0.5mm;

B.B、±1.0mm;

C.C、±1.5mm;

D.D、±2.0mm。

问题:

[单选]通过大量的资料分析,怎样才能了解坝顶位移与各因素的关系()。

A.进行有限元计算

B.进行模型试验

C.进行回归分析计算

D.进行频率分析计算

(手游排行榜 https://www.doczj.com/doc/006727572.html,/)

问题:

[单选]在垂直位移观测中,稍有变动就会影响观测成果准确性的测点为()。

A.水准基点

B.起测基点

C.垂直位移标点

D.水平位移标点

问题:

[单选]在用视准线法观测水平位移时,若望远镜瞄准觇标,瞄的偏差一些,将产生瞄准误差,这种误差属于()。

A.允许误差

B.系统误差

C.偶然误差

D.固定误差

问题:

[单选]前方交会法测水平位移的基线长度一般应取()。

A.100~200m

B.200~300m

C.300~400m

D.400~500m

问题:

[单选]混凝土重力坝的坝体倾斜位移量中误差限值()。

A.±3"0

B.±1"0

C.±5"0

精密测量与变形监测题目及答案

1、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高程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应采用什么方法测量?其主要精度 指标是什么? 第一级为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_:线路水准基点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第二级为CPIII高程控制网—:CP川控制点水准测量可按本规范附录 F.2.1的矩形环单程水准网 或附录F.2.2的往返测水准网构网观测,精度:CPIII控制点水准测量应附合于线路水准基 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CPIII控制点水准测量应对相邻 4个CP川点所构成的水 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核,相邻CP川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 1mm,区段之间衔接时, 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 3mm,相邻CPIII点高差中误差不应大于±).5mm 第三级为轨道基准网(_GRN ):电子水准仪中视法,相邻点间相对点位中误差。平面精度w 0.2mm 高程精度w 0.1mm 2、轨道基准网之平面网的直接观测值是什么?如何得到轨道基准点在线路独立坐标系下 的坐标? 直接观测值:CPIII和GRP的站心坐标系的坐标,相邻自由测站之间搭接一定的GRP点, 联系CPIII点进行坐标转换从而转换为和CPIII点统一的坐标系统 3、客运专线无渣轨道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分为哪几级?各级控制网控制点的密度是一般是怎 么规定的? 第一级为框架控制网(CP0 ):沿线路每50km布置一个CPO点,为GPS三维控制网第二级为基础控制网(_CP I:)在基础框架平面控制网(CP0 )或国家高等级平面控制网的 基础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控制网和轨道控制 网CP川起闭的基准。CPI网点间距为4km 第三级为线路控制网(_CPH):在基础平面控制网(CP I )上沿线路附近布设,CPII网点间距为400~800m,为GPS 三等二维网

现代变形监测重点内容与思考题答案

第1 章变形监测概述 一、什么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意义何在?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精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监测: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测定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测量工作。 内部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有工程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 外部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其主要内容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意义: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更好地了解建(构)筑物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建立正确的变形预报理论和方法; 以及对某种工程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性能作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二、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原因:(1)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3)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 分类:(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 动态变形 三、变形监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拟定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或采用自动遥测记录仪监测建(构)筑物的瞬时变形。 目的:(1)监测——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变形的几何分析) (2)科研——以积累资料、优化设计为目的,通过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的观测,分析研究其资料,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以后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依据。(变形的物理解释) 四、高层建筑的主要变形特点? (1)基础较深,需进行基坑回弹测量(2)沉降量较大,需进行沉降观测(3)楼体高力矩大,需进行倾斜观测(4)风荷载大,需进行风振测量(5)墙体温差大,需进行日照变 形观测 五、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观测点的布置;(2)观测的精度与频率;(3)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六、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 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因其与观测条件和待测建(构)筑物的类型以及观测的目的相关。 七、确定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因素: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同时与观测目的也有关系。 (二)原则: 1. 变形监测的频率应以既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其变化的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2. 当实际观测中发现异常

变形测量试题

A 变形监测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2.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 2.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 3.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4.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变形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二:简答题 1.变形观测必要精度是如何确定的,试举例说明。 解:对变形观测的必要精度的需要还要与现实可能性位移量的大小变形发展趋势季节变化以及建筑变形的特点等因素有关。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安全,观测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为科研目的,观测中误差不超过允许变形值的1/20~1/100。我国把允许倾斜值的1/20作为观测精度指标。 2.如何提高沉降观测过程中观测精度。 a 提高观测仪器精度定时检查仪器 b固定观测人员仪器,选择最佳时间环境观测 c固定水准视线要和以前观测路线相同 d 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基点和被观测物上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

定所观测的环境要一致观测路线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e 按照国家规范严格执行 3.基准线法测定水平位移的基本原理。 解:以变形体的主轴线或是平行主轴线为基准线,过基准线的竖直平面为基准面。每个观测点相对于基准面的变形就是水平位移。 三:问答题 1,双金属标作为基点的工作原理? 解:双金属标作为工作基点的原理是一般是铝是钢的线膨胀系数的两倍关系作为双金属标的钢管和铝管当双金属标温度变化时当其长度相同并处在同一环境下,钢的变形量大,铝的变形量小,通过这一差值来计算双金属标相对于根部基岩的变化来求得双金属标的绝对高度,作为测量或监测的稳定起算点。 2.无定向角导线测定水平位移基本原理? 解:根据导线边长变化和导线的转折角观测值来计算监测点的变形量。以曲线形的工程为例,在不同高程的变形体上设观测点,两端设工作基点;与常规的控制测量一样,如果要提高精度可以隔点测量,因为是无定向角导线,因此仅有边条件。观测出来的边长等于已知边长。

变形监测考试资料

变形监测定义 是指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几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变形监测的目的 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2)验证设计参数3)反馈设计施工4)研究正常的变形监测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变形监测的意义 对于机械技术设备,则保证设备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为改善产品质量和新产品的设计提供技术数据;对于滑坡,通过监测其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可进一步研究引起滑坡的成因,预报大的滑坡灾害;通过对矿山由于矿藏开挖所引起的实际变形观测,可以采用控制开挖量和加固等方法,避免危险性变形的发生,同时可以改变变形预报模型;在地壳构造运动监测方面,主要是大地测量学的任务,但对于近期地壳垂直和水平运动以及断裂带的应力积聚等地球动力学现象、大型特种精密工程以及铁路工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变形监测的特点 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电位的变化 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现场巡视;环境监测;位移监测;渗流监测;应力、应变监测;周边监测 变形监测的精度和周期如何确定,有何依据 精度:1917年国际测量工作者联合会(FIG)第十三届会议上工程测量组提出: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使变形值不超过某一允许数值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则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如果观测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其变形的过程,则其中误差应比这个数小的多。 周期:变形监测的周期应以能系统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且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影响因素确定。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原则 1)针对性2)完整性3)先进性4)可靠性5)经济性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主要内容 1)技术设计书2)有关建筑物自然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的概述3)观测的原则方案4)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5)测量的必要精度论证6)测量的方法及仪器7)成果的整理方法及其它要求或建议8)观测进度计划表9)观测人员的编制及预算 变形监测点的分类及每类要求 1)基准点:埋设再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外,尽可能长期保存。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以少于3个,应进行定期观测。2)工作点:埋设再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的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监测。3)变形观测点:埋设再建筑物内部,0 变形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一般不宜少于15天。 变行监测技术在哪几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发展? ①自动化监测技术②光纤传感检测技术③CT(计算机层析成像)技术的应用④GPS在变形监中的应用⑤激光技术的应用⑥测量机器人技术⑦渗流热监测技术⑧安全监控专家系统 什么是垂直位移和沉降?建筑物沉降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词面来说,垂直位移能同时表示建筑物的下沉或上升,而沉降只能表示建筑物的下沉,对大多数建筑物来说特别是施工阶段,由于垂直方向上的变形特征和变形过程主要表现为沉降变化,因此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沉降一词。 影响建筑物沉降的因素有:(1)建筑物基础的设计(2)建筑的上部结构(3)施工中地下水的升降 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精密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如何减弱i角误差对沉降观测结果的影响? 误差来源:1)仪器误差:水准仪i角误差;水准尺长与名义尺长不符2)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等强磁场的影响;温度和大气折光影响3)人为引起的误差 方法:减小i角误差的影响,必须严格控制前后视距差和前后视距累计差,又由于i角误差会受温度等影响,减弱其影响的有效方法是减少仪器受辐射热的影响;若i角误差与时间成比例地均匀变化,则可以采用改变观测程序(奇数站—后前前后;偶数站—前后后前)的方法减小i角误差影响。 精密水准测量监测方法与技术要求有哪些 方法:采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沉降监测时,从工作基点开始经过若干监测点,形成一个或多个闭合或附合路线,其中以闭合路线为佳,特别困难的监测点可以采用支水准路线往返测量。 要求: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水准测量主要限差;沉降监测点的精度要求。 测点布设原则与方法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的测点宜按两个层次布设,即由控制点组成控制网,由观测点及所联测的控制点组成扩展网;对单个建筑物上部或构件的位移监测,可将控制点连同观测点按单一层次布设。 水平位移监测常用的观测方法有 1)大地测量法2)基准线法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 交会观测方法有几种及什么情况用哪种方法 1)测角交会法:采用测角交会法时,交会角最好接近90°若条件限制,也可设计在60°~120°,工作基点到测点的距离不宜大于300m。2)侧边交会法:r角通常应保持60°~120°,测距仔细,交会边长度a和b应力求相等,一般不大于600m;3)后方交会法 精密导线测量方法 1)边角导线法 2)弦矢导线法 数据处理和分析主要内容 1)粗差检查及处理2)点温度条件检查3)数据可靠性检查。 挠度及挠度观测及方法 定义:测定建筑物受力后挠曲程度的工作称为挠度观测。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

变形测量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变形:由于某种原因改变了原几何形状 2、变形监测:从基准点出发,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化量,从历次观测结果比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 3、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响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4、基坑回弹观测: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坑上面的荷重卸除,基坑底面隆起,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5、挠度:在建筑物的垂直面内各不同高程点相对于底点水平位移。 6、变形体:大到整个地球,小到一个工程建筑物的块体,包括自然和人工的构筑物。 7、岩层垮落:矿层采出后,4采空区周边附近上方岩层便弯曲而产生拉伸变形。 8、冒落带: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直接顶板的破坏范围。 9、断裂带:冒落带以上到弯曲带之间。 10、弯曲带:断裂带以上直到地表都属于这一带。 11、底板采动导水破坏带:煤层采出后,使煤层底板压力重新分布,并使底板和,向采空区移动,导致底板岩体在采空区边界附近出现破坏。 12、底板岩层隆起:底板岩层较软时,矿层采出后,矿层采出后,底板在垂直方向减压而水平方向受压,导致底板向采空区方向隆起。 13、充分采动:地下开采后,地表出现的下沉值达到了该地质采矿条件下应有的最大下沉值 14、非充分采动:当采空区的长度和宽度小于开采深度的1.4倍时,地表不出现应有的最大下沉值,则地表移动盆地呈碗形。 15、移动角:主断面上,采空区边界和地表危险移动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所夹之锐角 16、起动距:地表开始移动时工作面的推进距离 17、超前影响角:工作面前方地表开始移动的点与当时工作面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的夹角 18、开采影响传播角:在充分采动或接近采动的情况下,计算采边界与下沉曲线拐点的连线与水平线之间的下山方向所夹的角 19、地表移动持续时间:在充分采动或接近充分采动的情况下,下沉值最大的地表点从移动开始到移动稳定时持续的时间 20、最大下沉速度滞后距:当地表达到充分采动后,在地表下沉速度曲线上,最大下沉速度总是滞后于回采工作面一个固定距离。 21、连续变形:当地表移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渐变的性质,且不出现台阶状大裂缝,漏斗塌陷坑等突变现象 22、边界角:在主断面上,地表盆地边界点和采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煤柱一侧所夹的锐角 23、下沉系数:反映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关系的一个量度 24、主要影响角正切:连续主要影响范围边界点与开采边界的直线与水平线所成的夹角 25、水平移动系数:充分采动时最大水平移动值与最大下沉值之比 26、拐点移动距:拐点不在回采段边界的上方,而向采空区或煤柱方向偏移一定距离 27、采动系数:衡量在走向和倾向上地表能否达到充分采动程度的系数

钢结构变形检测模拟试卷A

第四分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检测技术 第二篇钢结构工程检测 10、钢结构变形检测模拟试卷(A) 一、填空题 1.钢吊车梁的垂直度或弯曲矢高检查数量:按同类构件数抽查,且不应少于3件。 2.钢屋(托)架、桁架、梁及受压杆件跨中垂直度允许偏差为。 3.当H≤10m时,单层钢柱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当H>10m时,单层钢柱垂直度允许偏差为;单层钢柱弯曲矢高允许偏差为。 4.网架结构整体交工验收时,杆件轴线平直度允许偏差为。 5.网架结构整体交工验收时,支座最大高差允许偏差为;多点支承网架相邻支座高差差允许偏差为(L1为相邻支座间距)。 6.组合楼板中压型钢板与主体结构(梁)的锚固长度支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端部锚固件连接应可靠,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 7.钢结构安装允许偏差一般项目其检验结果应有的检查点(值)符合GB50205-2001中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且最大值不应超过其允许偏差值的倍。 8. GB/T50344-2004第6.8.8条规定钢网架的挠度,可用或水准仪检,每半跨范围内测点数不宜小于,且跨中应有1个测点,端部测点距端支座不应大于。 9.GB50205-2001中规定钢网架结构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设计值的倍。 二、单项选择题 1、为了消除使用阶段的挠度使人们在视觉或心理上对网架具有下垂的感觉,可对网架起拱。需要起拱时,起拱高度可取不大于()。L2为网架的短向跨度。 A、L2/200 B、L2/300 C、L2/500 D、L2/600 2、钢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66第12.3.4条规定钢网架结构总拼完成后及屋面工程完成后应分别测量其挠度值,且所测的挠度值不应超过相应( )的1.15倍。 A、设计值 B、标准值 C、容许挠度 D、起拱值 3、用作屋盖时,网架结构的容许挠度为()。L2为网架的短向跨度。 A、L2/200 B、L2/250 C、L2/300 D、L2/350 4、用作楼盖时,网架结构的容许挠度为()。L2为网架的短向跨度。 A、L2/1000 B、L2/500 C、L2/300 D、L2/250 5、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检查,除两列角柱外,尚应至少选取()中间柱。 A、一列 B、二列 C、三列 D、四列

现代变形监测重点内容与思考题答案

第1章变形监测概述 一、什么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意义何在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精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监测: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测定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测量工作。 内部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有工程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 外部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其主要内容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意义: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更好地了解建(构)筑物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建立正确的变形预报理论和方法; 以及对某种工程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性能作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二、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 原因:(1)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 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3) 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 分类:(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 三、变形监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拟定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或采用自动遥测记录仪监测建(构)筑物的瞬时变形。 目的:(1)监测——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变形的几何分析) (2)科研——以积累资料、优化设计为目的,通过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的观测,分析研究其资料,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以后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依据。(变形的物理解释) 四、高层建筑的主要变形特点 (1)基础较深,需进行基坑回弹测量(2)沉降量较大,需进行沉降观测(3)楼体高力矩大,需进行倾斜观测(4)风荷载大,需进行风振测量(5)墙体温差大,需进行日照变形观测 五、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观测点的布置;(2)观测的精度与频率;(3)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六、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 变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如何根据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因其与观测条件和待测建(构)筑物的类型以及观测的目的相关。 七、确定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因素: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同时与观测目的也有关系。(二)原则: 1.变形监测的频率应以既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其变化的时刻为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2.当实际观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则应及时相应地增加观测次数。 八、简述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和数据处理分析的主要内容。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试题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 试题 一、单选题(6题) 1.围护墙或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其监测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个。 A.15;3 B. 20;4 C.20;3 D.25;4 正确答案:( C )见规范【5.2.1】 2.以下关于基坑工程应实施监测的说法错误的是()。A.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等于3m B.基坑开挖深度等于5m C.开挖深度等于8m D.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复杂 正确答案:(A)见规范【3.0.1】 3.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 A.2次/1d B.1次/1d C.1次/2d D.1次/3d 正确答案:(B)见规范【7.0.3】 4.一级基坑喷锚支护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绝对累计值(mm)和变化速率(mm/d)报警值是()。 A. 10~20;2~3 B. 25~30;2~3 C. 20~40;3~5 D. 30~35;5~10 正确答案:(D)见规范【表8.0.4】

5.用测斜仪观测深层水平位移时,当测斜管埋设在土体中,斜管长度不宜小于基坑开挖深度的()倍,并应大于围护墙的深度。 A. 0.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C)见规范【5.2.2】 6.以下关于裂缝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A.裂缝宽度监测可采用千分尺或游标卡尺等直接量测。 B.裂缝宽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1mm,裂缝长度和深度量测精度不宜低于1mm。 C.裂缝长度监测可采用直接量测法。 D.裂缝深度监测可采用超声波法和凿出法。 正确答案:(A)见规范【6.6.3/6.6.4】 二、多选题(4题) 1.以下关于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进行专门论证说法正确的有()。 A.地质和环境条件复杂的基坑工程; B.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一、二、三级基坑 工程; C.临近重要建筑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优秀近现代建筑、地 铁、隧道灯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D.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工程; E.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施工的基坑工程;

水工监测工 变形观测习题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习题 一、判断题 1.下游河床的冲淤情况不属于混凝土坝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 2.挠度监测本质上属于水平位移监测。() 3.活动觇标是置于工作基点上供经纬仪照准的。() 4.前方交会法实施监测要求两测站点位置在观测周期中保持不变。() 5.正、倒垂线都可用于大坝挠度测量。() 6.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端点变位进行监测。() 7.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评定监测精度。() 8.变形监测与一般的工程控制网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9.所谓极坐标法,就是通过测设一个角和一段距离来完成点平面位置测设。() 10.一个完整的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应包括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位移监测部分。() 11.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成果进行改正。() 12.变形监测中采用光电准直测量方法,数据可靠性比传统机械准直要高。() 13.水工建筑物施工结束了,其变形也就停止了。() 14.对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巡视检查应包括对监测设施的检查。() 15.因为存在多余观测,所以边角交会法一定比极坐标法的监测精度高。() 16.采用观测墩作为变形监测的标志形式主要是为了保持标志的稳定性。() 17.视准线布设时应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18.布设滑坡的外部变形监测点时,滑坡范围外较为稳定的部位不需要布设监测点。() 19.高边坡稳定监测点宜呈断面形式均匀地布设在不同高程面上。() 20.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任何坝型的水平位移观测。() 21.一般将埋设在大坝两端山坡基岩或原状土上不动的基准点称为水准基点。() 22.一般来说,对于中、小型或一般大型土石坝,可使用普通水准仪进行测量,对于重点大 型土坝及混凝土坝工程,则要求使用较精密的水准仪进行测量。()23.土坝裂缝宽度的观测,可在缝宽最大或有代表性的缝段,用木桩或石灰等作标记,作为 测点,用钢尺测量测点的距离。() 24.固定觇标是置于工作基点上供经纬仪照准的。() 25.活动觇标是置于位移标点供水准仪瞄准对中的。() 26.偶然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27.垂直位移观测中,标点的布设及观测一般采取“二级点位,三级控制”的方法。() 28.照准误差是视准线法观测的主要误差。() 29.两立体相交,也称两立体相贯,它们表面的相交线称为相贯线。() 30.土料固结是由于土体的水分被蒸发干了而使土体变硬。() 31.由于上、下游坝坡填土厚度的逐渐减小,在坝体固结过程中将产生向坝趾的水平位移() 32.土坝的水平位移只与水压力有关。() 33.重力坝的坝轴线可以是折线。() 34.《水工建筑物观测手册》中提出垂直位移观测的限差为1.4(n)1/2毫米。() 35.规范规定,垂直位移上升为正,下沉为负。() 36.经过长期观测,掌握了观测值变化规律后就可停测。() 37.垂直位移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七、八月份,最小值发生在一、二月份。() 38.坝体接缝与裂缝的开合度与温度无关。() 39.基岩变形及滑坡的观测对掌握坝的质量,监视坝的安全十分重要。()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习题复习过程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 习题

水工监测工变形观测习题 一、判断题 1.下游河床的冲淤情况不属于混凝土坝巡视检查的主要内容。 () 2.挠度监测本质上属于水平位移监测。 () 3.活动觇标是置于工作基点上供经纬仪照准的。 () 4.前方交会法实施监测要求两测站点位置在观测周期中保持不变。 () 5.正、倒垂线都可用于大坝挠度测量。 () 6.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端点变位进行监测。 () 7.变形监测的目的是为了评定监测精度。 () 8.变形监测与一般的工程控制网相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灵敏度。 9.所谓极坐标法,就是通过测设一个角和一段距离来完成点平面位置测设。 () 10.一个完整的真空激光准直系统应包括激光发射端和接收端的位移监测部 分。()

11.引张线要求两个端点稳定,否则要对成果进行改正。 () 12.变形监测中采用光电准直测量方法,数据可靠性比传统机械准直要高。 () 13.水工建筑物施工结束了,其变形也就停止了。 () 14.对于水利工程变形监测,巡视检查应包括对监测设施的检查。 () 15.因为存在多余观测,所以边角交会法一定比极坐标法的监测精度高。 () 16.采用观测墩作为变形监测的标志形式主要是为了保持标志的稳定性。 () 17.视准线布设时应考虑大气折光的影响。 () 18.布设滑坡的外部变形监测点时,滑坡范围外较为稳定的部位不需要布设监 测点。() 19.高边坡稳定监测点宜呈断面形式均匀地布设在不同高程面上。 () 20.前方交会法适用于任何坝型的水平位移观测。 () 21.一般将埋设在大坝两端山坡基岩或原状土上不动的基准点称为水准基点。 () 22.一般来说,对于中、小型或一般大型土石坝,可使用普通水准仪进行测量,对 于重点大

变形监测试题资料

1、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2、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 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5、直接顶的第一次大面积垮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 10、冲击矿压大多数发生在巷道,采场则很少。 11.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12、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3、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它随采随冒,一般为炭质页岩、泥质页岩等。 14、随着煤层倾角增加,工作面顶板下沉量将逐渐变小。 15、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定后,掘进的巷道称为煤体—煤柱巷道。 16、两帮移近量是指巷道沿腰线水平的减少值。 17、护巷煤柱保持稳定的基本条件是:煤柱两侧产生塑性变形后,在煤柱中央存在一定宽度的弹性核,弹性核的宽度应不小于煤柱高度的2倍。 18、当围岩表面和深部的相对变形量超过锚固剂的极限变形量以后,工作锚固力丧失。但由于已破坏的锚固剂仍具有残存粘结强度,钻孔围岩、破坏的锚固剂、锚杆杆体之间存在摩擦力,称为残余锚固力。 19、放顶煤开采的实质是实现工作面煤炭和顶部煤炭同时采出,依靠矿山压力作用,使其自行破碎和冒落,且自行流动和放出。 20、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21、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 22、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小于0.3~0.5 m、极易垮落的软弱岩层,称为(伪顶)。 23、通常把位于直接顶之上(有时直接位于煤层之上)对采场矿山压力直接造成影响的厚而坚硬的岩层称为(老顶)。 24、工作面的围岩,一般指(直接顶、老顶机直接底)的岩层。 25、位于煤层下方的岩层称为(底板)。 26、(齐梁式支护)是指悬梁端与工作面相齐,支柱排成直线状。 27、影响采场矿山压力显现的主要因素是(围岩性质)。 28、顶板下沉量一般指煤壁到采空区边缘裸露的顶底板相对移近量。 29、巷道一侧为煤体,另一侧为保护煤柱,如保护煤柱一侧的采面已经采完且采动影响已稳

变形监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变形: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 空域中的变化 2 变形监测:从基准点出发,定期地测量观测点相对于基准点的变化 量,从历次观测结果比较中了解变形随时间发展的情况。 3 测量机器人:是一种能代替人进行自动搜索跟踪辨识和精确照准目标 并获取角度距离三维坐标以及影响等信息的智能型电子全站仪。 4 基坑回弹观测:深埋大型基础在基坑开挖后,由于基坑上面的荷重卸 除,基坑底面隆起,测定基坑开挖后的回弹量。 5 连续变形:当地表移动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渐变的性质,且 不出现台阶状大裂缝,漏斗塌陷坑等突变现象 6 边界角:在主断面上,地表盆地边界点和采区边界的连线与水平线在 煤柱一侧所夹的锐角 7 下沉系数:反映充分采动条件下地表最大下沉值与采厚关系的一个量 度 8 测点观测:观测点相对工作基点的变形观测 9 变形网:由基点和工作基点组成的网 10 垂直位移:变形体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沉降沉陷) 11 观测点:在变形体上具有代表性的点。 12 变形分析:对野外观测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科学的整理分析,找出真正 变形信息和规律的过程。 13 水平位移:变形体在水平面上的位移,是不同时间内平面方向与距离 方向,建筑物的 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的整体平面移动。产生水平位移的原因主要是建筑物及其基础受到水平应力的影响而产生的地基的水平移动 14.基点观测:工作基点相对于基点的变形观测。3.基准点:通常埋设 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 15.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 方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16.变形观测周期:变形监测的时间间隔称为观测周期,即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 周期的测量工作 17、液体静力水准: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 的测量方法 18、奇异值:与前面变形规律不同,但不一定是错误的观测值,所以接 受

变形监测简答题

1.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答:(1)现场巡视 (2)环境量监测 (3)位移监测 (4)渗流监测 (5)应力、应变监测 (6)周边监测 2.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主要目的有那几个方面? 答:(1)分析和评价建筑物的安全状态 (2)验证参数设计 (3)反馈设计施工质量 (4)研究正常的变形规律和预报变形的方法 3. 变形监测与常规的测量工作相比较,它们既有相同点,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具体来说,变形监测具有那些特点? 答:(1)周期性重复观测, (2)精度要求高 (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4)变形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点位的变化 4. 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答:(1)技术设计书。 (2)有关建筑物自然条件和工艺生产过程的概述。 (3)观测的原则方案。 (4)控制点及监测点的布置方案。 (5)测量的必要精度论证。 (6)测量的方法及仪器。 (7)成果的整理方法及其他要求或建议。 (8)观测进度计划表。 (9)观测人员的编制及预算。 5.安全监测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应具有那些功能? 答:(1)数据采集功能。 (2)掉电保护功能。 (3)自检、自诊断功能。 (4)现场网络数据通信和远程通信功能。 (5)防雷和抗干扰功能。 (6)数据管理功能。 (7)数据分析功能。 6.对建筑物沉降监测的方法和程序是什么? 答:(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

(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 (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 (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 (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 (7)沉降量报表; (8)沉降过程曲线绘制; (9)沉降监测报告编写。 7.桥梁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答:(1)桥梁墩台变形观测。 (2)塔柱变形观测。 (3)桥面挠度观测。 (4)桥面水平位移观测。 8.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束后要提供那些资料? 答:当工程竣工后,应及时对施工期间沉降监测成果进行阶段总结。总结该沉降监测项目采取的技术措施、监测期限、监测依据等,并对总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分析沉降监测结果,依据沉降监测规程(规范)及各地区对沉降稳定性界定的标准,从几何上对所监测的建筑物在施工或运营期间的沉降趋势和稳定性给出结论。 沉降监测阶段(总结)报告应包含的分析数据有:建筑物最大沉降点名及其最大沉降量;建筑物最小沉降点名及其最小沉降量;建筑物所有监测点的平均沉降量;近期该建筑物最大沉降速率、最小沉降速率以及平均沉降速率。以上分析数据需要从近期和所有各期监测资料中提取和计算。 另外,沉降监测阶段(总结)报告中还应包含沉降监测点位布置图、点位沉降过程线等,必要时还应绘制等沉降曲线图。 9. 变形监测点分哪几类?各有什么要求? 答:变形监测的测量点,一般分为基准点、工作点和变形观测点3类。 1、基准点 基准点是变形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点,是测定工作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基准点通常埋设在稳固的基岩上或变形区域以外,尽可能长期保存,稳定不动。每个工程一般应建立3个基准点,以便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当确认基准点稳定可靠时,也可少于3个。 变形观测中设置的基准点应进行定期观测,将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判断基准点本身的稳定情况。水平位移监测的基准点的稳定性检核通常采用三角测量法进行。由于电磁波测距仪精度的提高,变形观测中也可采用三维三边测量来检核工作基准点的稳定性。沉降监测基准点的稳定性一般采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检核。 2、工作点 工作点又称工作基点,它是基准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工作点埋设在被研究对象附近,要求在观测期间保持点位稳定,其点位由基准点定期检测。 工作基点位置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建筑物基础深度的1.5倍一2.0倍。工作基点与联系点也可设置在稳定的永久性建筑物墙体或基础上。工作基点的标石,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的规模,参照基准点的要求建立。 3、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是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的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又称观测点,一般埋设在建筑物内部,并根据测定它们的变化来判断这些建筑物的沉陷与位移。对通视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工程,可不设立工作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变形监测点标石埋设后,应在其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稳定期根据观测要求与测区的地质条件确定,一般不宜少于15天。

现代变形监测重点内容与思考题答案

现代变形监测重点内容 与思考题答案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第1章变形监测概述一、什么是工程建筑物的变形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的意义何在 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由于各种相关因素的影响,工程建筑物及精密设备都有可能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沉降、位移、挠曲、倾斜及裂缝等现象,这些现象统称为变形。 变形监测:利用专门的仪器和设备测定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在建(构)筑物荷载和外力作用下随时间而变形的测量工作。 内部变形监测内容主要有工程建筑物的内部应力、温度变化的测量,动力特性及其加速度的测定等; 外部变形监测又称变形观测,其主要内容有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等。 意义:通过变形监测,可以检查各种工程建筑物及其地质构造的稳定性,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更好地了解建(构)筑物变形的机理,验证有关工程设计的理论和地壳运动的假说,建立正确的变形预报理论和方法; 以及对某种工程的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性能作出科学的客观评价。 二、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 原因:(1)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2) 与建筑物本身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

(3) 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 分类:(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 (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 三、变形监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 任务:是周期性地对拟定的观测点进行重复观测,求得其在两个观测周期间的变化量;或采用自动遥测记录仪监测建(构)筑物的瞬时变形。 目的:(1)监测——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为目的,通过变形观测取得的资料,可以监视工程建筑物的变形的空间状态和时间特性;在发生不正常现象时,可以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以保证建(构)筑物的安全。(变形的几何分析) (2)科研——以积累资料、优化设计为目的,通过施工和运营期间对建筑物的观测,分析研究其资料,可以验证设计理论,所采用的各项参数与施工措施是否合理,为以后改进设计与施工方法提供依据。(变形的物理解释) 四、高层建筑的主要变形特点? (1)基础较深,需进行基坑回弹测量(2)沉降量较大,需进行沉降观测(3)楼体高力矩大,需进行倾斜观测(4)风荷载大,需进行风振测量(5)墙体温差大,需进行日照变形观测 五、制约变形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观测点的布置;(2)观测的精度与频率;(3)观测所进行的时间。 六、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

变形监测与数据处理期末试题

1监测网的平差基准包括(固定基准,重心基准,拟稳基准) 2根据变形体的研究范围,可将变形监测研究对象划分为(全球性,区域性,工程和局部性)3变形分析的研究内容通常可分为(几何分析,物理解释) 4变形监测的概念,意义,什么是变形监测的几何分析,物理解释 5变形监测方案的内容 6变形监测网设计的质量准则 7平均间隙法的基本思想 8.变形的频率取决于p45 9.P25平稳随机过程的定义 10对于监测网平差的参考系问题,经典平差采用固定基准,自由网平差采用重心基准,拟稳平差采用拟稳基准 11要搞清变形的规律,必须分析引起变形的因素,对于大坝而言,引起变形的原因主要包括静水压力,坝体的温度变化,时效变化 12测量机器人P31 13常用的变形监测数学模型有:回归分析法,灰色系统模型,时间序列模型,神经网络模型 14变形监测所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涉及到变形信息的获取、变形信息的分析与解释、变形预报 15 GPS用于变形监测的作业模式可分为周期性和连续性两种 16 简述变形监测技术中,地面监测方法的优点 17控制网优化设计问题的分类及解法:零类设计(基准设计)、一类设计(结构图形设计)、二类设计(观测值权的分配)、三类设计(网的改造或加密方案设计)。 18若监测资料分析的结果存在大的偏差, 则有两种可能现象: 误差引起(大误差或粗差);真实变形(突变)。 19变形监测网可分为两类:有固定基准的绝对网(参考网);没有绝对固定基准的相对网(自由网)。 20什么是变形监测的相对网、绝对网,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绝对网中,固定基准位于变形体之外,在各观测周期中认为是不变的,以作为测定变形点绝对位移的参考点,这种监测网平差采用经典平差方法便可实现。 相对网中,由于全部网点均位于变形体上,没有必要的起算基准,是一种自由网,平差时存在参考系秩亏,为了分析变形,需要寻找一个恰当的变形参考系。 21下表为某坝2个坝段半年的水平位移观测资料,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相互检核的可能性试利用相关系数检验他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取置信水平α=0.01)

变形监测简单易考知识点

变形监测简单易考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方 向的线位移称为挠度 2、工作基点:它是基准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 3、视准线测量:它是利用经纬仪或视准仪的视准轴构成基准线,通过该基准线的铅锤面作为基准面,测定其他观测点相对于该铅锤面的水平位移量的一种方法。 4、水平位移: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整体平面移动 5、变形体:一般包括工程建筑物、技术设备以及其他自然或人工对象。 6、.变形监测:是对被监测的对象或物体(简称变形体)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空间位置及内部形态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变形监测又称变形测量或变形观测。 二、填空 1、水平位移监测常用方法:1)大地测量法,主要包括三角网测量法、精密导线测量法、交会法等;2)基准线法,主要包括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和垂线法等;3)专用测量法;4)GPS测量法。 2、建筑物内部监测项目主要包括:位移监测、应力/应变监测、温度监测、渗流监测和挠度监测等。 3、变形监测的数学模型(4类):灰色系统分析模型、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逐步回归统计模型 4、变形监测的分类:一般分类,静态和动态;特征分类,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形变(伸缩、错动、弯曲、扭转)和变形体的刚体位移(整体平移、转动、升降、倾斜)按变形速度分类(长周期变形,短周期变形,瞬时变形)按变形特点分类(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5、简述灰色系统模型及其特点。一个贫信息的系统或灰色信息的系统,称为灰色系统。表征灰色系统行为的离乱观测数据,按生成原理处理后可建立系统的灰色模型。灰色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它对样本量的多少没有过分要求,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计算工作量小,因此,灰色系统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 6、垂直位移监测方法分类:常用的方法有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三角高程测量法、液体静力水准法,压力测量放,GSP测量 三、简答 1、变形监测的特点:(1)周期性重复观测;(2)精度要求高;(3)多种观测技术的综合应用;(4)监测网着重于研究点位的变化。 2、水平位移监测有哪些主要方法:大地测量法,基准线法,专用测量法,GPS测量法 3、变形监测点的分类:1)基准点:变形监测系统的基本控制点,是测定工作点和变形点的依据。分为水平位移基准点和沉降监测点。2)工作点(工作基点):是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3)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变形体上能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测量点。 4、建筑物沉降的方法和顺序:1)沉降监测方案研究与技术设计2)沉降监测仪器检验3)沉降监测点位布设4)沉降监测数据采集5)沉降监测数据处理6)沉降量计算与分析7)沉降量报表8)沉降过程曲线绘制9)沉降监测报告的编写 5、基准线测量方法:视准线法,激光准直法,引张线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