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孙立平 以重建社会来再造经济

孙立平 以重建社会来再造经济

以重建社会来再造经济

目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出现,是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产物,一个是世界金融危机,另一个是中国本身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的过程,而这个转型迟迟转不过去。尽管我们目前的经济问题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与其说是与美国今天的问题更相近,不如说是与历史上那些传统经济危机的问题更相近,或者说是与30年代大萧条时候美国面对的问题更相近。在大萧条中,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通过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我们在这次经济危机中最大的机遇,就是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之下,下决心进行社会变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经济危机30年代大萧条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

Jump start economy through restructuring society

英文标题及提要

一、如何看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中的问题既不能说已经就是经济危机了,也不能说与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没有关系,因为很多问题确实是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我用加引号的中国经济问题来称呼中国在世界性经济危机背景下发生的问题。

如何看待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问题”,首先取决于如何判断目前世界性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至少是有差异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是,目前“中国经济问题”就是由世界或是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的。在对目前中国经济的讨论中,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最多的。第二种看法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中国的经济就已经出现问题了。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就是这种看法。他指的主要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之前,中国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旧的发展方式中的问题日积月累。因此,即使是没有这场金融危机,中国的经济也会出现问题。其实还有第三种看法,即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与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并没有什么太直接的关系。甚至有人半开玩笑地说,中国有经济危机吗?不就是美国不买中国的东西了吗?这种观点的意思是说,目前中国经济的问题主要是出口困难,而出口的困难与其说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如说是前一段错误的货币政策的结果,即人民币贬值的货币政策。

我个人的看法是,目前“中国经济问题”的出现,是两个因素交织在一起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内因和外因这两个因素共同起作用的产物。这好像与上述第二种看法差不多,但具体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我说的这两个因素,外部的当然是世界金融危机,即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整体下滑,外部需求减少,外部订单减少,出口困难。而内部因素我具体指的是,中国正在发生一场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的过程,而这个转型迟迟转不过去。现在就是这两个因素交织

在一起了。不但是交织在一起,而且有点哪壶不开提哪壶的意思。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转不过去,核心的问题是内需和市场的问题,而金融危机给中国出口造成的困难,恰恰是击在我们的软肋上了。

我强调这两个因素的交织,一是为了表明,这可能使我们看到现在中国面对的问题可能比简单面对金融危机更为复杂。二是为了表明,将这两个因素加以区别,注意到两个因素各自的逻辑,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的经济问题。在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这第二个因素,即国内因素,就是从生活必需品阶段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的问题及其对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

如果从这样一个角度看目前“中国经济问题”,可以让我们得到一个很重要的判断,就是尽管我们目前的经济问题是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起的,但我们现在所面对的问题,与其说是与美国今天的问题更相近,不如说是与历史上那些传统经济危机的问题更相近,或者说是与30年代大萧条时候美国面对的问题更相近。换一个说法,尽管这次的金融危机是一种全新的金融危机,但中国所面对的问题,其实是更类似传统经济危机中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最近经常讲这样一句话,美国的问题不一定是中国的问题,即使中国的问题是由美国引起的,美国的问题也不一定是中国的问题。

二、我们正遭遇跟当年大萧条一样的坎儿

对生活必需品时代和耐用消费品时代进行区分,并强调由前者向后者转型的重要性,对于理解30年代大萧条,从而对于理解目前“中国经济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危机的发生是由于生产过剩,这样的话人们已经说了无数遍,无需再次重复。而消费不足与贫富差距或当时利益关系失衡的关系,也是确凿无疑的,但很少有人注意另外一个问题:所谓产品过剩究竟是什么产品过剩?说东西卖不出去究竟是什么东西卖不出去?而这个问题决不是无关紧要的。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多少年来,“将牛奶倒在河里”几乎成了30年代大萧条的一个象征性符号。只不过原来说牛奶是资本家倒的,是为了维持他们的垄断利润;而这些年有人查了当时的资料,发现牛奶原来是农民或农业工人倒的,目的当然也是为了维持可以有利润的价格,至少是不愿意在赔本的情况下再赔上汽油钱将牛奶运到城里去。但不管怎么说,被倒掉的牛奶都成了大萧条或生产过剩危机的一个符号或象征。然而,这样一个符号可能会产生误导,即人们将生产过剩与牛奶之类的产品卖不出去联系起来。换言之,就30年代大萧条而言,卖不出去的牛奶确实没什么代表性。

实际上,当时卖不出去的东西并不仅仅是牛奶这样的生活必需品。同时也包括了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其他产品,如房子、汽车、摩托车、简易冰箱、洗衣机、收音机、电话等等,也就是耐用消费品。这些东西至少在当时是被人们当做耐用消费品的,那时拥有一架收音机的意义不亚于今天拥有一台电视机。当初,胡佛在竞选总统的时候,曾经许下一个在今天看起来有点可笑的诺言,他说,他要让“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这就和我们当年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样。但“两只鸡”和“两辆汽车”却有一种象征性的意义,鸡代表着柴米油

盐这类生活必需品,汽车则代表着耐用消费品。锅里有两只鸡,家里有两辆车,形象地表明当时的美国和西方正处在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过渡的阶段。这个转变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我查了一下材料,在1929年大萧条发生的当年,美国的汽车产量已经达到500多万辆。而我们2007年的汽车产量是1300万辆,国内的市场是800万辆。吉尔伯特·菲特和吉姆·里斯在《美国经济史》中写道:“住房营造在1925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后就江河日下了。1929年动工兴建的住房只有50万幢(1925年约有100万幢)。1927年以后,汽车工业也急剧衰落”。(菲特、里斯,1981)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当时正是美国从生活必需品时代转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重要时期。无独有偶的是,房地产和汽车,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仍然是一对难兄难弟。

我国是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转型的。年纪大的人可能还记得,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假如夫妻两个人每个人月收入50元左右,加在一块100元左右,用于购买柴米油盐的可能就得70、80元。那个时候我们生活在典型的柴米油盐时代,也就是典型的生活必需品时代。但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们逐步进入从生活必需品向耐用消费品转型的时期。不但各种耐用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且,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耐用消费品在这个时候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开始是替代进口,接着开始成为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90年代,伴随房改使住房成为耐用消费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家用轿车也开始大面积进入百姓生活。中国目前的经济问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耐用消费品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必须说明的是,耐用消费品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进入这个时代之后,许多过去在经济中不存在的现象在这个时代出现了。

比如说,经济危机的发生。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生产过剩危机,而且这种危机带有很强的周期性。这种危机实际上是耐用消费品时代的产物。在生活必需品时代,即柴米油盐时代,是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经济危机的。首先,除了偶然的天灾人祸,柴米油盐这些产品的产量起伏是不会太大的,一般是缓慢上升的趋势,这与人口缓慢上升的因素大体能抵消。其次,人们对这些产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起伏也不会太大。对于生活必需品和人口之间的失衡,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这“三把刀”起着重要的调解作用。而耐用消费品时代就不一样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与自然资源的关系要更远一些,只要技术进步的条件具备了,新的耐用消费品品种的出现,产量的爆发式增长就有可能。这样,周期性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就出现了。所以,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成为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常见现象。不过在近些年来,由于福利资本主义的体制日益完善,这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就如同这次由次贷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就不是由生产过剩导致的,相反,至少从表面上来看,倒是由过度的消费引起的。

再比如说,消费信贷成为耐用消费品时代不可缺少的金融条件。耐用消费品的特征之一是,数量少,单价高。仅仅用当时的即时性收入往往不足以支付购买耐用

消费品的支出,而是需要花掉过去的储蓄,甚至要提前用掉将来可能挣的钱。这样就需要信贷消费。如果没有消费信贷的话,这个信贷消费就无法实现,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就非常困难。以美国为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信贷消费就开始在美国广泛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信贷消费的迅速发展,对汽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庭,从而对美国汽车制造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消费信贷就是信贷消费的制度条件。所谓消费信贷,就是指金融机构为购买消费品的客户提供的一种信贷业务,它以消费者未来的购买力为放款基础,旨在通过信贷方式预支远期消费能力,来实现对耐用消费品的购买。

同时,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之后,整个经济体系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为与生活必需品相比,耐用消费品时代的国民经济体系大大复杂化了,其信号系统也更加复杂和间接。整个经济体系的整合出现了更高的要求。著名社会学家贝克尔曾经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他主要是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讨论风险社会的,但实际上,人类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是形成风险社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指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正是由于这一点,30年代的大萧条不同于以往的历次经济危机。实际上,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个过渡的过程就开始了。历史表明,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生产时代转入耐用消费品生产时代是十分艰难的。转不过去就会酿成一场大危机。30年代大萧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四、迈不过坎儿是因为背后的畸形社会

一个社会从生活必需品时代转入耐用消费品时代,之所以说是一个异常艰难的过程,就是因为耐用消费品时代需要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这个模式的形成需要特定的结构和制度的支撑,如果形不成结构和制度支撑,这种消费模式就无法形成,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就无法完成。

这个条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第一个方面是结构性条件。至少有这么两点。第一点是一个社会城市化的程度。要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至少需要一半的人定居到城市当中,成为城市居民。因为农村的生活方式是很难大量消费耐用消费品的。第二个是城市的居民还需要形成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从制度性条件来说,首先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为什么社会保障成为必要?因为社会保障是支撑购买耐用消费品所必需的支付能力和信贷消费的制度条件。在30年代大萧条发生之前,美国的现代消费和消费信贷实际上就已经发展起来,但如果没有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的支撑,这个制度是很难运转下去的。第二点就是常规化收入的增长,也就是说你的收入能够稳定,能够预期,而且在增长。

概括地说,城市化、福利资本主义、中产阶层、消费信贷等金融制度就成为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的4大支柱。如果这些条件不具备,相应的消费模式就无法形成,这个过渡就很难完成,结果就是不同于以往的更严重的过剩危机的发生。

这里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30年代大萧条是在经济非常繁荣的背景下突然发生的。当人们使用大萧条这样的词汇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一定是一幅晦暗的图景。实际上,30年代大萧条发生之前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经历了一个时间相当长的经济繁荣时期,20年代甚至可以称作“黄金十年”。以美国为例,从1922年

到1929年,被称之为“柯立芝繁荣”,平均年GNP增长率高达5.5%,失业率从战前的11%下降至20年代后期的3.5%。19世纪末发明的发电机、电话和汽车等技术,在大萧条发生之前已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推动了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收音机作为当时的一项重要耐用消费品,也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可观的行业,到了1929年,1000多万个家庭每家至少拥有了一台收音机。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就是在这10左右的时间实现的。

然而,危机以毫无征兆的极其突然的方式到来了。那么导致危机的因素是什么?可以说就是繁荣掩盖下的畸形社会。

美国著名的印裔经济学家莱维·巴特拉(Ravi Batra)在《1990年大萧条》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导致大萧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至今未被经济学家注意到的变数是什么呢?我的看法是,这种变数就是财富的集中而不仅仅是收入的集中。这种财富的集中在1929年达到了顶峰并引起了大萧条。他指出,单纯的收入集中不可能导致大萧条,因为财富总水平在任何时点上都远远超过国民收入。根据他的分析,财富集中的速度变化通常是极其缓慢的,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有一次财富集中的飞跃。1922年,美国1%的家庭拥有国民财富的31.6%,但到了1929年,即仅仅7年之后,这些家庭所占份额又上升到36.3%。按照他的分析,财富集中增加了有不可靠贷款的银行数目,助长了最终连银行也被卷入的投机狂热。财富集中程度越高,易倒闭银行的数目越多,并助长投机,衰退便越严重(莱维·巴特拉,1988)。

而当时布鲁金斯研究所的一位经济学家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财富的集中以及由此导致的两极分化对大萧条的引爆作用。据这位经济学家估算,当时一个美国家庭如果想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每年要有2000元的收入才行,但当年美国家庭60%以上家庭的收入是达不到这个数字的。一句话,购买力跟不上商品产量(威廉·曼彻斯特,1988)。可见,当时的经济增长之所以不能持续,背后的原因是一个畸形的社会。

五、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以社会进步创造走出经济危机的条件

也许应该从这样的角度解读30年代大萧条,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包括当时西方其他一些国家所进行的社会变革。

罗斯福新政可以分成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是经济层面的,体现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即实行所谓凯恩斯主义。在金融和整个经济已处于崩溃状态的时候,出台一系列紧急措施稳定金融、重振经济。

但更应当关注的是新政的第二阶段,它以社会变革为主要内容。有人将这个阶段实现的社会变革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联邦紧急救济署和工程振兴署的成立,使联邦失业救济成为了半永久性的措施。第二,《全国劳工关系法案》为工会的集体议价提供了一个有保障的框架。第三,《社会保险法案》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社会保险体系。第四,通过《税收法案》,恢复了再分配税体系。这其中,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通过工会规范劳资关系也许是三个更重

要的方面。可以说,由这些措施构成的社会进步要比第一阶段那些经济上的应急措施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我们先看社会救济。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受打击最大的就是穷人。这一次也是如此,前些天世界银行行长佐立克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在30年代大萧条的时候,很多美国家庭的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社会救济就成为当务之急。但须注意到的是,这种社会救济中的相当一部分是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进行的。这样不仅在危机中保住了底层的生存底线,而且为穷人创造了就业机会。

再看规范劳资关系。当时的美国和我们今天一样,也是资强劳弱,劳工的收入很低。这也是当时的经济转不下去的直接原因。用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其措施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发挥工会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最初提出工会问题的是1933年通过的《国家工业复兴法案》,这个法案著名的第七条第一款规定,联邦政府保证工会有自组织及进行集体谈判的权利。换言之,发挥工会的作用是作为经济振兴的措施之一提出来的。1935年通过的《全国劳动关系法案》更明确规定,雇员享有自发组织、建立、参加工会,通过自己选出的代表进行劳资谈判和参加其他各种旨在进行集体谈判或出于相互保护而进行的协商活动的权利。为了使工会真正发挥作用,该法律对一系列可能妨碍工会作用的行为,如歧视工会会员、收买工会等,明令予以禁止。

另一个重要措施则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转引自李昀,2007)。于是就有1935年《社会保险法案》的通过。该法案规定,凡年满65 岁退休的工资劳动者,根据不同的工资水平,每月可得10 至85 美元的养老金。罗斯福解释说:“它不仅有助于个人避免在今后被解雇时去依靠救济,而且通过维持购买力还将缓解一下经济困难的冲击。”(解力夫,1994)至此之后,福利开始成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一项基本契约。

这与我们惯常的思路好像不一样。我们通常会觉得,社会保障是需要花钱的,总得是经济很繁荣,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很好,政府手里的钱多得花不出去的时候才能搞社会保障吧?在经济危机的时候,企业本来已经很困难了,再有工会的作用和工人的斗争,企业岂不更为艰难?而且,在经济危机时,社会矛盾也比较激化,再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工会的作用,社会不就乱了吗?事实证明这些想法大错特错。30年代大萧条从时间上说是1929年到1941年,1935年美国正处在大萧条当中,经济状况很糟,政府财政收入的状况也很不好,而且罗斯福执政才刚刚进入第三个年头。这时他急急忙忙搞社会保障,为什么?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让穷人渡过经济危机,而更重要的是,只有通过社会保障使人们建立起对未来的稳定预期,才能解决生产过剩和产品积压的问题,而这恰恰是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问题。

通过工会的作用使得工人能为自己的利益而博弈,美国社会不但没有乱,反而使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加了,最后形成了一个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中产阶层是什么?中产阶层就是市场,耐用消费品的市场。

这几项变革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一方面,它造就了一个中产阶级,同时给你一个社会保障,不用你担心将来养老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将来看病的问题,你不但把现在的钱花了,把将来可能挣的钱也花了吧,这就是按揭或信贷消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新政第二阶段社会变革的真正含义了,就是通过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创造了走出大萧条的条件。

不仅如此,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社会变革是重建了一种社会制度,重建了资本主义。历史学家汤因比回忆30年代大萧条说,那时“全世界的男男女女都在认真思考与坦率谈论这样一个可能性,即西方社会的制度或许会垮台,再也行不通了”(转引自,李庆余,2006)。可以说,此前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赤裸裸、血淋淋、人吃人的资本主义。大萧条表明,这种资本主义已经穷途末路。罗斯福新政开启的社会进步,等于重新塑造了一个资本主义,福利资本主义,这个新的资本主义一直发展到今天,其潜力似乎还没有耗尽。

六、中国现在面对的问题更类似美国30年代大萧条时面对的问题

回顾这段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可以让我们看到社会变革与走出经济危机的关系。假如用上述的一些认识分析今天的金融危机,会对我们有重要的启示。

前面我们说过,我们在这场金融危机中遇到的问题,与其说与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相近,不如说与30年代大萧条时美国遇到的问题更相近。其实,我前些年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目前中国的经济如果与美国比,和它什么时候很相近?我最后的结论是,与30年代大萧条之前的美国情况很相近。这种相近不是在那些表面的问题上,最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和那个时候的美国都在过同一个坎儿,即从生活必需品时代进入耐用消费品时代,但就是转不过去。这不是说中国也要发生30年代那种大萧条,而是说所面对的问题是一样的。

在对目前这场金融和经济危机的讨论中,人们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这次的金融危机是一种全新的危机。无论从全球化的背景来看,从引爆它的因素来看,还是从它发生的逻辑顺序来看,这场金融危机与历史上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都不相同。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眼下这场金融危机就是以全球化为基本背景发生的,危机的发生地与所波及的地方,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而都是整个危机链条的组成部分。在此前的传统经济危机中,各个国家发生的事情都是差不多的,往往是先出现经济危机,东西卖不出去,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再引爆金融危机。而现在这场经济危机则不一样,是金融危机引起经济危机,而且在各个国家的表现并不一样。就此而言,认识这场金融危机的独特性是非常必要的。

但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仅要看到危机的总体性和全球性的特性,也要看到危机在不同国家表现出的特点。这次危机在美国这个源头的表现和在我国的表现,很有点我们通常所说的阴阳的关系,你是阴他是阳,你是阳他是阴。从最表面的层面看,这场危机在美国是消费过度,并以过分膨胀的信用来支撑其过度的消费;在中国则是生产能力过剩,内部需求不足,消费不足。而这两者是一种互为条件的关系。其结果是,危机在美国主要是表现在金融层面(当然也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而对中国来说,则更具有传统危机的特点,主要表现是对实

体经济的影响(当然金融风险也不容忽视)。同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美国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的规范、消费模式的改变。中国要解决的问题则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社会结构的调整、解决内需等问题。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这个问题。借用刘世定教授“传导机制”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危机的传导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从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的传导,一个是从经济危机到社会危机的传导。这个传导的过程对两个社会的意义可能是非常不一样的。美国的问题可能更多是在金融的层面以及金融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这个传导的核心环节就是资金链条的断裂。这不是说在美国经济危机就不会传导到社会的层面,如失业问题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美国的失业相对是比较好办的,它有一个很好的社会安全网。而中国的问题可能更多是在实体经济的层面以及经济危机向社会层面的传导,其中核心的环节是失业。应当说,第一个传导已经实现了,就是说金融危机已经在演化为经济危机。9月末10月初美国通过7千亿救市方案就是一个标志。这其间有一个戏剧性的过程。9月29号美国众议院以多数票否决了这个方案;不到一个星期,10月3号,又以多数票通过了这个方案。前前后后差了将近60票。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政府对方案做了修改,但一些评论家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第一次否决之后,经过激烈辩论,人们对危机的认识发生了转变:这已经不纯粹是一场金融危机、股市危机、次贷危机,而是正在演化为全面的经济危机,其结果是美国乃至世界严重的经济衰退。

实体经济层面的危机,以及实体经济层面的危机向社会危机的传导,是我们更需要警惕的。

七、最重要的机遇是实现社会变革,转变发展方式

在有关这场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的讨论中,人们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即这场经济危机对于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但如何理解这个机遇?我认为最大的机遇,就是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之下,下决心进行社会变革,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上面我们说到,30年代大萧条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走出经济危机的重要出路,就是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这种社会变革从眼前来说是创造形成内需的社会条件,从而成功应对这场经济危机;从长远来说,则是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奠定新的基础。

解决内需问题在今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30年代大萧条时美国面临的是内需的问题,我们今天面临的也是内需的问题。你可以用加大投资保持GDP的增长,你可以将大量的产品生产出来,你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但假如东西卖不出去,一切都无从谈起。因此,要应对今天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激活内需是一切的前提和条件。换言之,我们今天不能只是一般地谈社会变革、社会改造和社会进步,这种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应当围绕内需问题来展开。内需是连接经济与社会的重要环节。

但问题是,内需和市场的问题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这个问题折磨我们的社会已经有超过至少10年的时间了。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可以说内需是启而不动、扩而不大。这表明,也许我们过去启动内部的思路有问题,真正阻碍内需形成的

关键性因素没有解决。内需问题不是一个简单地让老百姓花钱的问题。30年代大萧条及罗斯福新政给我们的一个直接启示就是,要通过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通过社会结构的转型,通过相关社会制度的建设,这个问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国大选的结果。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由此揭开了美国政治史新的一页。但如果对比30年代大萧条中的总统大选,其实还可以发现一个更值得注意的现象,即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都是共和党的总统在执政。30年代大萧条中执政的是共和党的胡佛,甚至之前的几任总统也是共和党人,这次危机发生时是共和党的小布什在执政;在危机开始后的大选中,又都是民主党的候选人获胜,30年代大萧条中是罗斯福胜出,这次则是民主党的奥巴马当选。

这当中或许有偶然的因素,或许在危机发生时由一个政党取代另一个政党势所必然。但不容否认的一点是,这两个政党的社会背景不同,其所代表的利益也明显不一样。共和党与社会的上层或大资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民主党则更多是以中下层为背景。这次奥巴马竞选的口号就是,变革,我们需要变革,我们能够实现变革!这是一种怎样的变革?与其代表的社会背景不是没有关系的。

如果联系到大萧条中罗斯福新政,我们就更不能无视这当中的区别。1932年罗斯福在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中,就强烈指责胡佛的共和党政府,说政府专门救济大银行、大企业。他嘲笑那些“肤浅的思想家”,说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帮助农民。他说:“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经济金字塔底层、被人遗忘了的人们的身上。”(威廉·曼彻斯特,1988)而他在新政期间所进行的改革表明他并没有食言。

其实,变革社会的真正困难之处也往往不在方案本身,而是如何突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使得正确的方案和政策得以形成和执行。在这次应对经济危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即酝酿时间很长,社会呼声很大的减税让利的措施,不但姗姗来迟,而且只有区区1200亿。相反,以投资刺激经济的计划,一出手就是4万亿的大手笔,而且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地方政府迅速追加,据说现在已经达到18万亿乃至20万亿的规模。这当中的一冷一热,是很值得人们深思的。

当时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时候有没有阻力?阻力大得很。但新政的成功表明他克服了这种阻力。原因何在,大可玩味。

参考文献:

吉尔伯特·C.菲特、吉姆·E.里斯,1981,《美国经济史》,司徒淳,方秉铸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解力夫,1994,《身残志坚罗斯福》,世界知识出版社。

莱维·巴特拉,1988,《1990年大萧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国际研究所译,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李庆余,2006,《看美国如何构建社会和谐》,

https://www.doczj.com/doc/0d519255.html,/f?kz=147614468

李昀,2007,《富兰克林·罗斯福》,《人物》杂志第2期。

威廉·曼彻斯特,1988,《光荣与梦想》,商务印书馆。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上海高校社会学E-研究院

环境影响评价习题答案

环境影响评价试题库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 2、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 3、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 响进行系统性的识别、预测和评估。 4、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5、环境标准:是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 6、评价工作等级:是指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和各专题工作深度的划分。 7、环境预测:在对环境质量的过去、现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推测社 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的情况。 8、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 的制度。 9、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 10、环境影响报告书: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 12、大气湍流:是一种不规则运动,其特征量是时空随机变量。 13、大气稳定度:是表示气团是否易于发生垂直运动的判别。简单的说,就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 11、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环境影响综合分 14、等标污染负荷:把i污染物的排放量稀释到其相应排放标准时所需要的介质量:计算式p i=m i/c i 15、土壤:是位于地球表面能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土壤环境背景值: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期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化学元素的含量。 17、土壤环境容量:一般是指土壤受纳污染物而不产生明显的不良生态效应的最大数量。 18、环境容量:是指某环境单元所允许承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 19、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 境的声音。 20、等效连续A声级:即考虑了某一段时间内的噪声随时间变化的特性,用能量平均的方法并以一个 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噪声的大小。 21、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22、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内拟开展的 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23、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为了达到预定的环境目标,通过一定的方式,核定主 要污染物的环境最大允许负荷(近似于环境容量),并以此进行合理的分配,最 终确定区域范围内各污染源允许的污染物排放量。 24、环境承载力:是在某一时期、某种状态或条件下,某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人类活动作用的域值。 25、环境敏感区:泛指对人类具有特殊价值或具潜在自然灾害的地区,这些地区极易因人类的不当开 发活动导致负面的环境效益。 26、环境目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决策者对环境质量所想要达到(或希望达到)的境地(结果)或 标准。 27、生态环境:是指除人口种群以外的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生物所组成的生命系统。 28、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通过许多生物和生态概念和方法,预测和估计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 果和功能所造成的影响,这些概念和方法也适用于人工改造过的系统,如农 田和城市。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浅谈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 崔宝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家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三个年头之际,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抱有足够的信心和满心的期待。 下面浅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的个人见解。 我们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时期,主要是依靠投资带动。而这种集中于基础设施、机器设备和厂房等方面的资本投入,不仅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同时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在参与全球贸易分工过程中,随着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劳动力和劳动技能的持续提高,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经济发展呈现的是资本投入与GDP产出同步增加的现状,而没有出现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的效应。因此我们不需过于担心世界经济放缓和外贸出口的下降会对中国GDP增长产生太大影响。 虽然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GDP总量约6万亿美元,美国约为15万亿,但人均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十一分之一。主要因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在延续“黄金发展期”态势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的凸显、各种挑战日趋严峻的态势,社会、经济的整体转轨正在经受历史性的考验的缘故。 尽管如此,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并没有改变。目前正处于调整和改革期,虽然增速出现一定幅度回落,但也只是经济增速的短期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了新的衰退阶段。而且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

经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变化: 首先,挤出了“泡沫”,缓解了通胀压力。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显示,上游产品价格涨势明显减缓。从目前来看,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回落到较低水平,影响了企业的正常效益,对此企业要引起自身发展的关注点,不可以盲目扩张的方式获取利益。 其次,结构向优化改善方向发展。从PMI来看,当前第三产业发展好于第二产业。今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发展较为稳健。在第二产业当中,制造业发展势头好于采掘业。而在制造业领域,装备制造业又好于基础原材料加工业。1-5月份,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PMI平均为55.7%,明显高于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这些行业PMI平均为48.9%-52%之间。这些方面反映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不断优化,不断改善。 第三,就业保持稳定增长。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3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在50%以上,5月份为50.5%;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自年初以来稳定地保持在50%以上。两组数据均显示出就业保持稳定增长,有利于提高公民收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使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动力。 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速回落、结构调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经济增长基础尚需巩固。另一个方面是小企业发展困难增加。小企业受政策利好带动,年初曾出现短暂回升,最近三月持续回落,反映小企业在经济增速回落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

论文:中国目前的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

目录 摘要 (2) 1 绪论 (3) 1.1中国当前国内形势简述 (3) 1.2中国当前国际形势简述 (3) 2 中国国内形势 (3) 2.1政治形势 (3) 2.2安全形势 (4) 2.3经济形势 (5) 3 中美双边关系 (5) 3.1中美双边关系发展历程 (5) 3.2中美目前双边关系 (6) 4 中俄双边关系 (7) 4.1中俄双边关系发展历程 (7) 4.2中俄目前双边关系 (7) 5 中日双边关系 (8) 5.1中日双边关系发展历程 (8) 5.2中日目前双边关系 (8) 6 结论 (9)

摘要 众所周知,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它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成长历程上,它经历了很多的风雨和挫折。中国曾被拿破仑·波拿巴称为“沉睡的雄狮”。现在,这只狮子已经苏醒,可是,我们大家都非常清楚地知道,在中国苏醒的道路上,它不仅仅经历着来自国家内部的矛盾与问题,并且还经历着国际上的种种压力。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对中国目前的国内形势与国际形势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我们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中国、矛盾、压力、国内形势、国外形势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that, 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i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brilliant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China has experienced many setbacks and tribulations. China has been named “Sleeping Lion” by Napoleon Bonaparte. Now, the lion is awake, but we all know it very clearly, in the process of awakening, China not only experiencing the contradictions from the national, and also through the international pressure. The Eighteenth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will be held, China 's domestic sit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is very important. So we conducted a series of research and investigation about China 's domestic situation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sults of our study in detail. Keywords: China; contradiction; pressure; domestic situation;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断裂》读书报告

从《断裂》看当今社会 摘要:介绍了《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书作者的学术情况及书的基本内容,其中重点介绍了《耐用消费品时代的挑战》和《资源重新积聚与底层社会》两个章节。并从《断裂》中所分析的90年代到2000年以来的社会中的种种问题思考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如攒钱买房现象、市场疲软等现象。 事实证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些问题以及措施在当今社会依然适用。 关键词:社会学、社会变迁、断裂 一、关于作者 1、学术生平 孙立平一直在倡导实践的社会学。强调要面对实践形态的社会现象,要将社会事实看作是动态的、流动的,而不是静态的,如同在印象派画家的眼中,空气和阳光是流动的一样。 他提倡“过程——事件分析”的研究策略,目的是为了接近实践形态的社会现象,或者说是找到一种接近实践状态社会现象的途径。 孙立平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做社会学研究要“要命而有趣”。“要研究中国社会学的真问题,你不能把重要的看成不重要。同时,研究中国的问题要能够和国际学术界讨论、对话。”这是孙立平的治学之道。 2、学术分期 孙立平在在8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现代化。曾出版《社会现代化》、《走向现代之路》、《发展的反省与探索》等著作,并发表论文多篇。其间,提出现代化的时序模式、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等理论。特别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进入90年代之后,研究的兴趣转向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相继发表《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合作)、《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和民众互动关系的演变》等论文,并提出了“总体性社会”、“总体性资本”、“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等重要概念和理论。发表在《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五期上的《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和隐患》(合作)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转型社会学。其主持的大型研究计划“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口述资料收集与研究”,关注的是作为一种文明的共产主义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运行逻辑。 另外主持的“当代中国农村中国家与农民关系研究”和“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社区建设研究”则关注于“总体性社会”向“后总体性社会”的转型过程。 二、关于本书 1、写书背景 90年代至2000年左右,中国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一个非常不同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种种不和谐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学术界对于这样一个正转型中的中国社会进行了许多的讨论。 2、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作者在本书中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提出了“断裂”的概念,旨在分析社会中各种不和谐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将“80年代”和“90年代”进行了具体的比较。

环境影响评价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工程 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国际社会的全球性问题之一。 环境问题普遍出现是由于人类过于片面的追求经济发展,从而导致资源枯竭、污染加剧带来的恶果。人类谋求发展必然带来自然资源的消耗,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环境产生破坏。自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遍布全球,人类活动逐渐成为地球不能承受之重,环境问题也逐渐从地区性问题发展成为波及世界各国的全球性灾难,出现了一系列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问题制约了人类的发展,开始逐渐受到重视。人类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人们觉得环境问题的出现是由于科技的不发达造成的,寄希望于科技进步来消灭环境问题。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老的问题解决的同时新的环境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并且更复杂和棘手。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问题不仅是一个科技的问题,也是围绕着政治、经济、哲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基于这种观念,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科技、贸易等方面形成了广泛的合作关系,期以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影响评价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也称环境预断评价或环境未来评价,是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之一,是指在从事建设项目或国家制定规划、政策和法律时,应当在计划阶段或正式实施前,就其对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事前加以调查、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相应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意见和对策,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是环境保护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 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实现环境管理模式由末端控制到全程控制的转变。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预测性,它强调在做出有关经济开发活动,如有关的规划、计划、政策或拟建项目之前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是一种预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孙立平:改革共识基本破裂

孙立平:改革共识基本破裂 时间:2005年9月20日下午地点: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人物: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采访人:记者殷练经济观察报:近段时间, 在各种媒体上特别是网络上,有关改革评价的讨论越来越多。 您如何看待这些讨论甚至争论? 孙立平:实际上,这个讨论在去年郎咸平引起的国有企业改革讨论中,就已经开始了。国企改制、国有资产流失、大批国企职工失业下岗,使得对国企改革的讨论和反思已经不可避免。我们可以看到,讨论中提出的问题有些也相当尖锐,受到抨击最多的,无疑是医疗、住房、教育这三个与大多数人利益相关的改革。而从目前来看,有些讨论已经触及到改革中 的一些更深层问题,比如,“ 20年的改革,谁分享其利?”如何看待改革的成本与阵痛?改革成败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对改革需不需要进行反思甚至批评? 但在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种担心,即这会不会导致对改革方向的否定?甚至有人担 心,现在是不是出现了一种否定改革的潮流?应当说,这种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在去年 国企改革的讨论中,郎咸平曾经提出国有企业的效率要高于民营企业效率的观点,而更多的 人则是从国企改革中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而同时大批职工的失业下岗等现象中,产生了一种 留恋和怀念过去旧体制的情绪。这些观点和现象引起很多人的担忧。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医改报告,将医改的不成功归咎于其市场化的取向,特别是报告对改 革前医疗体制给予了相当的肯定,这更引起了人们的敏感。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这场讨论,也许是一个契机,因为讨论和反思已经不仅限于医疗体制改革,甚至也涉及对其他一些领域 的改革甚至整个改革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已经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经济观察报:您怎样看待目前的改革以及近年来在思想理论界一直存在着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对立观点? 孙立平:中国的改革已经有了27年的时间。纯粹以时间的意义说,27年相当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直到***结束的时间。27年改革最大的意义是使中国脱离了旧的体制,而逐步汇入世界主流文明,开始成为国际大家庭一个正常的成员。正因为如此,由中国、前苏联以及东欧等国家汇聚而成的这次转型过程,成为自西方现代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社会的第二 次大转变。因此,对于改革的这个基本取向和目标,无论如何都是要坚持的。中国不改革是没有出路的,而且这个改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也必须看到,目前改革的处境也是严峻的。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改革 中两个主题之间的张力不断凸现出来,这两个主题就是建立一个自由市场的经济社会体制与 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准则。这与1980年代的情形有很大不同。在1980年代,市场经济因 素在再分配体制的空隙中出现,并为当时在再分配体制中处于边缘或劣势地位的人们带来了 机会。这时市场与公平的关系大体是和谐的。但到1990年代特别是1990年代中期之后, 此种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朝向市场经济的一些努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成为社会公 平的对立物。特别是利益对于改革的扭曲变形,使得一些改革的走向已经不是朝着一种新体 制的建立,而是不合理的利益瓜分。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改革的共识在破裂,动力在丧失,而且社会群体结构已经产生深深的裂痕,政府宏观政策也往往进退失据。 关于近年来在思想理论界的论争,我觉得这里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改革以及对改革态 度的意识形态化问题。自由主义与新左派的对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意识形态化的反应。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尽量去掉有关改革讨论中的意识形态化因素,将改革作为 一个可以理性进行反思和讨论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务院研究中心的医改报告更重要 的意义,是开始去除有关中国改革讨论的意识形态迷雾,而开始对中国改革进行理性和负责 任的反思。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一、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 (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 ①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因社会和自然原因造成生活来源中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活动和制度。 ②社会保障的基本意涵是: a.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体的福利援助; b.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 c.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③社会保障的特征: a.针对基本民生; b.由政府组织实施; c.福利性; d.社会性; e.政治性。 (2)社会保障的内容 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三部分组成。 ①社会救助 a.社会救助是当因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时,由政府和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予以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 b.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的特别困难的群体。社会救助是对其基本(或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是政府对人们生存权的保障。 c.社会保障首先是从社会救助领域开始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②社会保险 a.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针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b.社会保险的特点:预防性;强制性;社会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③社会福利服务 a.社会福利服务是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属于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和脆弱群体。 c.这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服务保障。 (3)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既互相交叉,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 ①联系:社会福利可以看作是社会保障的发展。 ②区别:a.社会保障一般指的是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体实施的社会援助,它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限的。社会福利是由国家立法对政策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普遍提供、在一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制度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b.狭义的社会福利是针对少数特殊困难群体的福利或保障。广义的社会福利指针对所有

社会学导论笔记-徐柯

Introductory Sociology Lecture1: What is sociology 好奇不是源于无知,而是来自于对自己先知的认识。 ?社会学在中国 传入时期: 社会学最早在中国出现是1891年,康有为提出群学,谭嗣同后称作社会学; 严复在1898年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严复译作《群学肄言》1903年出版); 发展时期: 1902年章太炎翻译日本人作品《社会学》; 1913年上海一个教会大学美国学者开了社会学系; 1914年王宠惠在复旦大学开群学(中国人自己开社会学最早的) 建设时期: 孙本文、许士廉、陈达、晏阳初、张鸿钧 吴文藻、费孝通(必须记住这两人) (其中费孝通师从英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大家,著有《乡土中国》) 潘光旦:最早引入西方性学 田汝康《芒市边民的摆》 1952年国家院系大调整历史唯物主义取代社会学 1978年重建社会学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社会学就要研究上面两者的关系:有意图行为和无意识后果 如:新闻自由本身是为了实现公共性事务的公开透明,随时间发展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私人化和私人领域的公共化。新闻界开始关注私人生活,甚至过分关注。 (因为很多公共事务的知识层次很高,普通人不了解,根本无法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等) ?Peter Berger皮特·伯格《社会学的邀请》提出四个社会学的动机 i.Debunking motif暴露性动机 对遮蔽住的内在逻辑的揭露 社会学家希望从实际从基层去了解,而非仅从制度的表面。他们要把制度把意识形态揭开,看人们究竟怎么生活。 潜功能和显功能:社会学要研究的是潜功能 如学校的潜功能:管理未成年人、培养人际关系、减少就业压力、提供能力证明、改变观念和态度 比如揭示为什么中土只说“众生有性”而不说“一分无性”(印度提倡“一分无性”)这是因为中国自古就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思想,而印度是个有等级的社会。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形势

当今中国社会经济形势 在当今中国,世界都被经济危机所笼罩着,当今中国也不例外,也受到影响,很多企业在这经济危机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如果经不起挑战,那就意味倒闭或者破产,这也会导致很多人失业。所以我们国家应该面临着挑战和困难,但是这也是机遇,因为这时候欧洲正面临危机,中国使他们的经济的复兴的希望,因为在危机的这时,中国的经济还在增长,,对世界的经济有很大的贡献。当这是,中国应该抓住机遇,不断增加内需,转变经济的方向,不再依赖出口经济。在当今世界,创新是大一生产力,我们应该提高我们的创新能力,这样我们的经济才更加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我们就不用依靠原料,从而我们就不会总在生产链的末端,这样我们的受益为更大,我们就不会总依靠别人的技术,当我们的创新能力在世界的前端时,我们国家会更加强大,那么我们在国际的地位会更加高,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我们会更有发言权,我们的影响力会更加大,这是我们的文化也会得到传播。所以在当今经济球化时,也在危机面前,我们要抓住机遇,发展我们的经济这样我们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失业率就会降低,社会会更加安定。所以我们国家应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扩大内需增长空间;深化体制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出口稳定增长,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对于企业,同样面临着危机,如果不能在危机面前,抓住机遇,那么企业也会面临困难,所以企业应该提高企业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在学别人时,也要发展自己的特点,那么企业就会更加有活力,在与别的企业竞争时,特别是外企时,我们才会有优势。所以企业应该吸收更多的人才,从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这时政府更加要出台优惠的政策来支持企业,所以政府要与企业合作。让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当今世界虽然和平时主题,但是战争是有的。随着我们国家的强大,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注视着我们,欧洲开始传播“中国威胁论”,又加上南海问题,加上钓鱼岛问题,我们中国现在正成为世界的焦点,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还是要重视经济的发展,不要让这些问题影响我们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处理好国际问题,这关系到我们的国家的主权,我们不能轻视,这关系到国家的利益,我们要重视它,否则,我们的国家主权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国家应该利用我们的外交,合理的处理国际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快速发展,这也会引起发达国家的重视,这也是问题的起源。他们害怕中国的强大,会影响他们的国际地位,特别是美国。所以他们引起这么多问题,希望我们被这些问题所影响,导致经济的不利。无论他们怎样,我们国家应该合理处理这些问题。 在我们中国我们的政治也出现里问题,如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妨碍了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强有力的工作

论中国当前形势

论中国当前形势 在当今世界,无论从什么角度、出于何种动机和采取怎样的态度,各国在处理对外关系和国际问题时,几乎都要认真考虑中国这一因素。实际上,从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天起,“中国因素”对国际格局就开始产生影响,而且还时常占据明显位置。 深入分析可以看出,以往“中国因素”的分量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中国地广人多,任何国家都不会完全忽视一个拥有世界人口1/5的大国;二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良好关系所具有的影响力;三是中国的地理位置带来的地缘政治作用。但当前的“中国因素”是由中国的综合国力衬托起来的。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带动起政治、安全等各个方面影响力的发挥。“中国因素”囊括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外交政策与主张、发展模式、文明传统、国民素质等各个方面,对世界形成了多方位影响。这种影响不是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客观的。这种影响也是全局的、持久的、自然的。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增长,世界各国更加重视中国,相应对中国的期待值也加大,要求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以相互借重维护自身利益的各种设想和考虑也应运而生。中国目前更加侧重与各方建立合作对话机制,如“中非合作论坛”、“中阿(拉伯)合作论坛”等,这种机制是加强南南合作的有益方式,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平等互利合作的精神。中国同时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与欧盟等国际、地区组织发展关系,这些都是出于促进全球的和平、发展与合作,而不是出于搞对抗、谋霸权的目的。“中国因素”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对国际事务表现了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对世界来讲,对中国来讲,都是件大好事。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地估价自己的实力。 周刚(中国前驻印度大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地区和世界经济发挥了积极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并以一个爱和平、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和平发展不可逆转,中国人感到高兴和骄傲是理所当然的。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的经济总量不大,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例仅为4%,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有限,中国的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持续奋斗的过程。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戒骄戒躁,既不要自吹自擂,又不要被别人的吹捧冲昏了头脑,因此,不要高估“中国因素”的影响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对那些给予中国很高期望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而对那些心怀不善,企图“捧杀”中国,变相制造“中国威胁论”的国家,我们也要心中有数,保持警惕。 陈锋(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客观地估价“中国因素”的影响是现实的需要。中国目前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对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的依赖等等,国家的统一对中国的发展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这些都要求我们正确看待“中国因素”,不能过高估计自己。 宫力(中共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副所长):虽然中国目前已经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过程之中,但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实际力量对比看,仍然“西强东弱”。因此,我们既要有雄心壮志,又要善于守拙,埋头苦干。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社会经济环境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社会经济环 境分析 经济环境分析 1 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③经济起飞阶段; ④迈向经济成熟阶段;大量消费阶段。迈向经济成熟阶段;⑤大量消费阶段。通常认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300 美元上升到1000 美元是处于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超过1000 美元则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起飞阶段。经济起飞阶段是指已克服了种种经济发展障碍,创造了使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力量的阶段。在起飞阶段,市场交换成为企业的根在

起飞阶段,在起飞阶段本性活动,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企业投资机会大增,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信息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所有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所以,一个国家所在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对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也会不同,企业因而采取的策略也会不同。 2.地区与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 2.地区与行业的经济发展状况 2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通常存在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种不平衡所造成的环境差异,对企业的投资方向、目标市场以及营销战略的制定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并存,且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底的总体区域趋势;行业和部门的

发展也存在差异。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其强化的重点行业和支柱产业也会不同,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高速发展。企业应从中把握市场机会,迅速行动。 3.消费者收入水平 3.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者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和消费者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市场容量和消费者支出模式,从而决定购买力水平。消费者支出模式,从而决定购买力水平。 在分析消费者收入时,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 3 面来具体剖析。从宏观层面看,主要分析国民收入和人均国民收入两大指标,它们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微观从微观层面看,主要弄清个人收入、层面看,主要弄清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三个概念。入以及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三个概念。其中个人可支配收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今经济形势

形势与政策论文—当今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正在稳步复苏已成普遍共识,近期披露的各项经济指标也预示着中国经济正在持续向好。6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2%,连续四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同时,国家电网统计数据也显示,6月下旬发电量增幅高达7%,6月份单月发电量同比实现3.6%的增幅,6月份全国发电量增幅转正已无悬念。 制造业PMI是一个综合指数,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新订单指数中的分项指标出口订单指数从5月份的50.1%上升至51.4%,创下13个月以来的新高,国内制造业继续保持回暖趋势,而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主力,出口订单数的V型复苏暗示着中国出口已经见底,一旦全球去库存化结束,下半年出口跌幅将放缓至10%以内。而新订单指数持续在50%以上,也预示着工业复苏将会持续到明年。 目前中国经济的复苏趋势已经形成,并将持续下去,中国的经济复苏已呈现“底部较窄的U型”,而不是V型、W型和L型。 在这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中考”中,中国交出了令人羡慕的答卷。针对此次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冲击,中国政府在危机中采取了积极负责的态度,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总额达4万亿元投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等经济刺激方案等。 今年年初,温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向世界明确传递了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中国信心”。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30多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使得全球经济从中国的发展中不断获得新的推动力。据联合国《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统计,2008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22%,今年将进一步增至50%。在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都陷入经济衰退之时,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尽早复苏全球经济的最重要的希望所在和信心来源。 在许多发达国家经济衰退阴霾未去、苦苦抗争之际,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成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和复苏全球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家在增加财政投资的同时,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这不仅可以让民营企业更多分享国家财政投入的收益,而且这一过程能释放出惊人的生产力,激发了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让民间投资成为保增长的巨大推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把握机会,而不在“悲观失望”中错过机会,是任何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如何去发现那些潜在的投资机会以及消费需求,也是考验任何一个企业的现实问题。笔者建议,企业的决策者在重点考量相关指标和政策转变带来的投资机遇的同时,在策略上,亦应采取积极进取的方式,进攻是最好的防守,一味的持保守观望的态度,也许将会丧失机会。 是复苏萌芽,还是虚假黎明? 美国?复苏迹象初显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次经济衰退的严重性及其与几十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相结合的特性,将使得这次复苏的力度小于以往。 美国经济自2007年12月份进入衰退到现在,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衰退。今年上半年,美国经济继续收缩,但幅度有收窄趋势。

浅谈当今中国形势

浅谈当今中国形势 摘要:2012年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将承接2011年出现的新态势向前发展。全球经济发展依旧困难重重,美欧等西方家金融经济危机的政治社会效应更趋突出;中东地区动荡呈长期化趋势;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导致亚太地区格局重组加速;国际规制将进一步变革重塑,中国扩大参与规制重建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紧迫性将进一步上升,与外部世界互动不断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 关键词:国际形势国内发展未来道路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大国,一个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的政治强国。然而它又是一个拥有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一个建国不满百年的新生国家,一个面临严峻考验的发展中国家。是的,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深深地骄傲和自豪。同时,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态势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想从我个人视角来看我们伟大国家的形势。 一、中国的国际关系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关系确实比较复杂。在西太平洋地区以美国为首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加上有分裂危险的台湾地区,或明或暗无不以中国为主要假想敌,在军事、经济等战略上时刻企图遏制中国;欧洲北约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与美国相同,他们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虽然各国政府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主张与中国正常交往,但媒体、政客敌视中国的言论很有市场;俄罗斯在西

方国家的步步紧逼下自身难保,且对中国心存疑虑的大有人在,像梅、普这样对中俄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有清醒认识的政治家不多;缅甸、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现有盟友自身问题太多,对抗西方的能力太弱,根本不可能与中国形成强有力的同盟。所以,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敌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与我们意识形态方面差异引起的矛盾,让我国必须谨慎处理国际关系。必须以求同存异的包容态度去面对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同时也必须做好警惕,把握好底线,做到在国际交往中不卑不亢。 二、国内发展 在分析完严峻的国际形势后,再看看当今我国的国内发展。至于国内发展我国可以说是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经济建设“安宁期”。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趋好,是中国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的一大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不断成熟。高新技术的迅速商业化将不断开拓出超人意料的世界新兴市场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针对处在突破边缘的科技领域,中国只要选择几个我们确实有优势、影响面相当广,而且带动力量相当强的领域,比如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命科学,力求重点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资源优势的“成长期”,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当中国真正提高人口素质,着眼于人才向世界市场输出,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概述

2 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社会学产生的标志和条件(三个)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研究的领域 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五个) 社会学的功能★(四个)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什么是社会★(我国典籍中的社会、西方的社会概念、现代社会概念) 社会本质 社会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社会的构成要素★(人、社会关系、社会行动) 文化的含义(广义与狭义) 产品文化 物质文化 工具文化 文化的分类★智能文化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 理念文化 文化的特性 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从、文化模式) 文化的功能★(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文化的多样性与相对差异性 文化变迁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人的社会化的含义★ 关于社会化研究的三种角度(个性发展角度、文化发展角度、社会结构角度)人的社会化的必要性(个人角度与社会角度)和可能性(三个方面) 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五个) 社会化机制含义

对于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化对象的关系或机制的理解可分为三种:教化论、学习论和互动论。 社会化的机构★(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 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 第四章社会互动 社会互动含义★ 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社会互动的类型★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合作、竞争、冲突) 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集体行为) 社会互动的意义(三个) 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交往理论、符号互动论★、常人方法学、社会交换论★、人际互动)社会角色的含义 社会角色的特点(普遍性、具体性、复杂性、表现性) 按获得角色的方式划分: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社会角色的类型按角色规范性程度划分:规定角色与开发角色 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角色扮演的含义★ 角色扮演的过程(了解角色期望—角色认同—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角色扮演中的问题★(角色混淆、角色紧张、角色冲突、角色失败)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的特征(四个) 按群体规模:大群体、小群体 按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社会群体的分类★按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其他分类:内群体和外群体参照群体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面临的挑战 吕长森 在全党全国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集团公司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由党委书记、支部书记分别在不同的层面开展《党章》、党的方针政策及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等方面的讲课,这是提高党员素质、领会国家政策涵义、增强党性观念、激励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好形式。通过系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和大家交流学习的课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及面临的挑战”,仅供党员同志们参考借鉴。 一、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大格局与我国的挑战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和热点问题仍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在大国政治中,美国的优势地位没有根本改变。其推行包括单边主义、先发制人和政权更迭在内的“新帝国主义三原则”,但称霸世界却越来越力不从心。通过控制能源、资源,经济渗透,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美国在新形势下操控世界的重要手段。 1978-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近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为世界的发展,也为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多极化的要求和呼声日渐强烈,欧盟、中国、俄罗斯和一些国际组织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因这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组合与英文“砖块”相似,故称金砖“四国”,其中中国是“世界工厂”,印度是“世界办公室”,

巴西是“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是“世界加油站”)。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过程中,目前处于一个对中国比较有利的发展时期。对于国际上的中国机遇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我们必须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冷静观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韬:隐藏,光:锋芒,养:修养,晦:昏暗、不足之处,意思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有所作为,不出头,不扛旗”的基本方针,抓住战略机遇期,乘势而上,加快发展(这也是外交策略)。 新中国成立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把“一穷二白”的国家变成今天如此强大的经济“帝国”,在自己民族史上留下了极为光彩的一笔。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发展。2009年,我国GDP达到33.53万亿元(折5万亿美元,日本达5.07万亿美元,美国为14.27万亿美元,中国GDP占日本的96%,仅为美国的34.5%),经济总量从2000年的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2010年第二季度已超过发达国家日本,赶超美国也不是很远(预计再过30年超美)。 什么是发达国家? 国际上通行的评判标准并非总量而是人均,2005年的标准是1万美元/人均GDP进发达国家。目前被定为发达国家的共有40多个国家,其它150多个国家统称为发展中国家;其中人均GDP不到765美元的49个国家称“最不发达国家”。 中国人对GDP有着特殊的情结,因为GDP反映着一个国家的总体经济实力,而强国,则是中国人一百多年的梦想。《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一书记载,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明末1644年清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