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

,赋予生物以,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⑴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

⑵原理(实质):。⑶特点:①目的性强(可以定向改造某些生物性状);

②实现不同物种间的基因重组(打破生殖隔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工具:、、。

基因工程(DNA重组技术)的工具酶:、。

1、——“分子手术刀”:准确切割DNA 。

⑴来源(分布):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⑵功能(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的两个

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

⑶结果:DNA分子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如:

2、——“分子缝合针”:将DNA片段连接起来。不具有专一性(特异性)。

⑴作用:将“缝合”起来,恢复被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⑵两种DNA连接酶和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结果都形成。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

..将双链DNA片段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

DNA连接酶来源于,能缝合双链DNA片段的和,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T

4

的效率较。

⑶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是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催化

过程,模板。

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模板。

3、——“分子运输车”: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⑴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有一个至多个,供外源DNA片段(基因)其中。

②进入受体细胞后,在受体细胞中进行,或整合到染色体DNA上,随染色体DNA进行,

并能在受体细胞中。

③有特殊的,供重组DNA的和。

例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

⑵最常用的载体: ,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外,并具有的很

小的。

⑶其它载体:、。

4、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中,真正被用作载体的质粒,都是在的基础上进行过人工改选的。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

;。

1、基因工程的第一步:。

⑴目的基因:主要指的基因。

⑵目的基因可以分离出来,也可以用合成。

(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⑶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①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

③通过DNA合成仪目的基因。

▲基因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 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库。

:包含了一种生物基因。

:只包含一种生物的基因,如文库。

②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根据目的基因的获取目的基因。如:根据基因的、基

因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转录产物、基因的表达(翻译)产物等特性来获取目的基因。

▲PCR:全称为,是一项在复制

的技术。

①原理:。

②过程:a.加热至90~95℃受热后,解链为;

b.冷却到55~60℃,与结合;

c.加热至70~75℃,在()的作用下进行延伸。

d.循环。

③特点:DNA数量呈指数形式式增加,即 2n(n为扩增循环的次数)。

④前提: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

2、基因工程的第二步:——基因工程的核心。

⑴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功能):

①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②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⑵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

①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

能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②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使在所需要的地方下来。

③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受体细胞中,从而将

筛选出来。

④常用的标记基因是,如: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卡那霉素抗性基因……

⑶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①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

(限制酶切割质粒时,必须保证标记基因的完整性)

②连接切割后的质粒和目的基因。

3、.基因工程的第三步: _。

①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②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

过程:将插入Ti质粒的T-DNA上→转入→导入→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

其次还有和等。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

过程:将含有提纯→取(受精卵)→→早期

→胚胎移植→发育成为具有新性状的动物)

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原因:受精卵的全能性最高。)

其次还可以是。(原因: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④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受体细胞是。过程:先用处理细胞,使其成为,再将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注: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多为、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

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

........受体细胞的依据是标记基因是否表达。

?目的基因通过运载体运输后,该基因是被运到细胞核中还是在细胞质中?(有的在细胞核中,有的在细胞质中) 4、基因工程的第四步:——检查基因工程是否做成功的第一步。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受体细胞中稳定遗传的关键。方法是采用技术(DNA-mDNA)。

基因探针:是指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发挥功能作用的第一步。

方法是采用技术(DNA-RNA)。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用相应的

杂交。

(40.有时还需进行的鉴定。如生物抗虫或抗病特性的鉴定,需要做抗虫或抗病的接种实验等。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基因植物,利用改良植物的品质。

如:①抗虫棉,抗盐碱地的农作物,耐寒的番茄,抗除草剂的玉米,②富含赖氨酸的转基因玉米

提高农作物的能力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改善、用生产药物、转基因动物作的供体。

如:①导入人的生长激素的鲤鱼,比一般的鲤鱼长的快且大。②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乳腺生物反应器(乳房生物反应器)最令人兴奋的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

大概过程:目的基因(蛋白基因+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方法→导入哺乳动物→母体子宫内→能产生药品蛋白质转基因动物

能产生如:抗凝血酶,血清白蛋白,生长激素,抗胰蛋白酶,等大量蛋白质类药品。

3.基因治疗:把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发挥作用。

(1)、基因诊断:又称为DNA诊断,是采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了基因异常或携带病原体。方法: DNA分子杂交技术。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这是治疗的最有效的手段。

(3)、基因治疗包括:和

基因工程的优点:克服远缘杂交的障碍。强,能够定向的改变生物的品质。

缩短育种周期。

四、蛋白质工程:

1、概念:以蛋白质分子的及其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或,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或一种,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流程:预期功能→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

列→找到对应的序列(基因)。

3、.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区别:

蛋白质工程是一项的工程。原因: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十分复杂

▲细胞工程的概念:是指导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根据操作对象不同分为:和。

操作水平:和。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是基础。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

动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

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一、植物细胞工程(属于无性繁殖)

1、植物细胞的全能型:

(1)、概念:具有某种生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的潜能

(也就是说,每个生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的特点)

(2)、原理:细胞内含有本物种的。

(3)、细胞全能性表达的容易程度:①>>>;

②>细胞

③同一细胞:刚产生>成熟>衰老;④分裂能力强>分裂能力弱>不分裂;

⑤分化程度低>分化程度高。

(4)、细胞全能性表达的条件:完整的;;;一定、和其它适宜的外界条件。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和。

其中是基础。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原理:

(2)、过程:离体的植物、、(外植体)

↓脱分化(不需光)

(一些具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

↓再分化(需光、分化培养基)

根、芽等组织思考:在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时那些物质起重要作用?

完整植株

脱分化:让的细胞,经过后,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而转变成的过程。(3)、概念:在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培养在人工控制的

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形成完整的植株。

(4)、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

①微型繁殖(快速繁殖)——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技术。

优点: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大量繁殖。

②作物脱毒——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原因:植物附近(如茎尖)的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

③人工种子: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 人工种皮。

可以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生产上不受季节的限制。

过程:花药/花粉(精子)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单倍体植株

④单倍体育种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正常植株(纯合的二倍体)。

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⑤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反复培养,提取细胞产物

(5)、植物组织培养的地位:是培育转基因植物、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植物新品种的最后一道工序。3.▲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1)过程:包括和。

写出示意图:

(2)、诱导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物理法:包括、、等。

化学法:一般是用作为诱导剂

...。

(3)、去细胞壁:和。等到杂种细胞再生出细胞壁即细胞杂交结束,

(4)、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意义(优点):/ 。

二、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

、……

其中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1. 动物细胞培养

(1)概念: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将它分散成,然后放在适宜的中,让这些细胞。

(2)流程:取(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或处理分散成→制成→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培养。(传代培养的细胞一般传至代后就不易传下去了。)(3)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称为细胞贴壁。

接触抑制: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时,细胞就会,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原代培养:

传代培养

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 10代以内的细胞。

(原因是: 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可以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

(4)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应进行处理。

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

定期更换,防止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②:、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

通常需加入、等天然成分。

③和:要。哺乳动物多是:温度: 36.5℃+0.5℃;pH: 7.2~7.4 。

④: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和

通常采用5% 空气+5% CO

2

。用或培养瓶。

O 2是所必需的,CO

2

的主要作用是。

(5)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检测物质;培养医学研究的各种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区别:

2.

(1)、原理:

(2)、动物核移植: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移入一个的中,

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

(克隆动物: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

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和。

核移植技术中,选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

①卵(母)细胞、;

②卵(母)细胞,,含有促进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因子)。

(3)、体细胞核移植的大致过程:

a.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b.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涉及到的生物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

c.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中作为受体细胞的卵母细胞所处的时期:MⅡ中期。

d. 克隆动物的性状主要与提供细胞核(体细胞)的亲本相同(因为控制性状遗传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

核中)。但不完全相同,原因是:①克隆动物的大部分DNA来自于供体细胞的细胞核,而线粒体中的DNA 来自于受体卵母细胞的细胞质。②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应用:

①加速,促进;②保护,增大数量;

③生产珍贵的;④作为异种移植的;

⑤用于的移植等。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存在的问题:

①低。

②绝大多数克隆动物存有问题,表现出和缺陷等。

③对克隆动物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存在争议。

3、动物细胞融合:也称,是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的过程。融合后形

成的具有原来或动物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称为。

动物细胞融合的意义: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成为可能。

/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打破了生殖隔离。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比较:

1)抗体:一个 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从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 ,又能产生专一的 。

(4)单克隆抗体的优点: , ,并能 。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两次筛选:

第一次:用 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 进行筛选。目的:筛选出 杂交瘤细胞 。

第二次:进行 抗体 检测。目的:筛选出 能分泌所需抗体 的杂交瘤细胞。

b.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动物细胞培养方法:

体内培养: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 小鼠腹腔内 ,从 小鼠腹水中 提取单克隆抗体。

体外培养:将杂交瘤细胞在 体外条件下 做大规模培养,从 细胞培养液中

提取单克隆抗体。

(5)、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

①作为:能准确地识别各种抗原物质的细微差异,并跟一定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

②用于和:主要用于治疗,可制成“”。

胚胎工程:是指对动物或所进行的多种显微操作和处理技术,如、、、等技术。经过处理后获得的,还需移植到生产后代,以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

一、体内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

1、精子的发生

(1)场所:的曲细精管内。

(2)时间:(相当于人的青春期)→。

(3)过程:

MⅠ)

第二阶段(精子细胞的形成)

MⅡ)

个细胞

第三阶段(变形)↓变形

4个(含单倍染色体,外形似蝌蚪,分头、颈和尾三大部分。

(不同种动物精子的形态相似,大小略有不同,与动物的体型大小无关)

(4)精子的变形:①细胞核→精子的主要部分。

②高尔基体→头部的。

③中心体→精子的。

④线粒体→聚集在,形成。

⑤细胞内的其他物质→浓缩为,叫做,最后。

2.卵子发生

(1)场所:、输卵管。

(2)时间:→生殖机能衰退。

(3)卵子发生的过程:

胎儿时期

MⅠ)。时间:排卵前后。

(进入输卵管,准备与精子受精)

Ⅱ)。时间:精子与卵子结合的过程中。地点:输卵管

(4)排卵:卵子从卵泡中排出。

(5)卵子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在卵黄膜和透明带可以观察到。

3、受精:与结合形成的过程。场所:。

受精的过程:(和的准备)和。

(1)、精子获能:精子必须在动物的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的现象。(2)、卵子的准备:卵子在内进一步成熟达到时,才具备受精能力。(3)、受精阶段:包括、、和。

①穿越(反应):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

穿越:溶解透明带。产生,形成。

②进入:膜融合,精子进入卵黄膜,

产生,形成。

③原核形成精子形成雄原核

卵子MⅡ,形成雌原核

⑤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受精卵),含二倍染色体。

注:受精时形成的第一道屏障和第二道屏障的作用:防止多精入卵受精。

(4)、受精的意义: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的;

对于生物的和十分重要。

4、胚胎发育:受精卵→幼体。包括:、、、。

(1)、卵裂期:胚胎发育早期,在进行。分裂方式:。

特点是:细胞数目不断;胚胎的总体积或略有(营养物质消耗);

(2)、桑椹胚:胚胎细胞数目达到左右时,胚胎形成致密的细胞团,形似桑椹,叫做。

桑椹胚及以前的细胞属于。

(3)、囊胚:细胞开始出现,形成和,中间的空腔称为。该时期细胞的全能性仍比较高。

内细胞团将来发育成,滋养层细胞将来发育成和。

孵化:

(4)、原肠胚:有了胚层和原肠腔。细胞分化最关键的时期。

二、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1、体外受精主要包括:、、等几个主要步骤。

(1)、卵母细胞的采集方法:

①注射,使其,从中。

②从已屠宰母畜的中采集。

③直接从活体母畜的中吸取(借助超声波探测仪、内窥镜、腹腔镜等工具)。

卵母细胞的培养:采集的卵母细胞都要在经人工培养成熟(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能与精子受精。

(2)、精子的采集方法:、和等。

精子的获能方法:(通过获能培养液)、

(通过肝素或钙离子载体A23187溶液)

(3)、受精:获能的精子和培养成熟的卵细胞在获能溶液或专用的受精溶液中完成受精过程。

自然受精、人工受精、体外受精:

不同点:①自然受精(体内受精)不需人为参与,完全自然条件下,精卵结合。

场所:雌性动物输卵管(体内)。

用人工方法,使公畜的精液注入母畜生殖道内,使精卵结合。

②人工受精场所:体内。

优点:能有效地发挥公畜的繁殖潜能。

③体外受精将人工获取的精子与卵母细胞在体外(试管内)完成受精。

优点:能有效地发挥母畜的繁殖潜能。

相同的:①本质:都是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②生殖方式:都是有性生殖。

2、早期胚胎培养:精子与卵子在体外受精后,将移入中继续培养,检查和

的发育能力。

(1)、培养液(发育培养液)成分: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等。(2)、胚胎去向:或。

三、胚胎工程的应用及前景

1、胚胎移植:将动物体内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生理状

况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的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的技术。

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叫,接受胚胎的个体叫。

(1)地位:是胚胎工程其他技术的最后一道“工序”。

(2)、胚胎移植的过程(基本程序):胚胎移植主要包括,

,,

对胚胎进行移植,以及移植后的检查等步骤。

①.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

选择供体: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秀的动物(具有优良性状的同种牛)

受体:健康和正常繁殖能力的雌性动物(普通母牛)

处理供体和受体母牛:同期发情处理。

(方法:注射促性腺激素

目的:保证供、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状态,以确保胚胎移植后能正常发育。)

供体母牛:超数排卵处理。(方法:注射促性腺激素,

目的: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

②.配种或人工受精精子来源:同种优秀的雄性动物(优良公牛) 。

③.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

胚胎的收集(冲卵):将供体母畜子宫内的冲出来,而不是把卵子冲出来。

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胚胎应发育到或阶段。

胚胎保存:-196℃的。

④.胚胎移植:和。

⑤.移植后的检查。

(3)、胚胎移植的意义: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潜力

(4)、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胚胎移植能够成功的原因):

①移入:同种动物的供、受体排卵后生殖器官的生理变化是相同的,为供体的胚胎移入受体提供

了。(促性腺激素同时处理供体和受体)

②收集: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形成后,在一定时间内处于,为胚胎的提供了可能。

③存活:受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为胚胎在受体内的提供了可能。

④保留遗传性:供体胚胎可与受体子宫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组织联系,但移入受体的供体胚胎的遗传特

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任何影响。

2、胚胎分割:采用方法将切割成 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

经获得的技术。

(1)、所需仪器设备:和。

(2)、过程:

①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或,移入盛有操作液的培养皿;

②用分割针或分割刀切开,吸出半个,注入空透明带中或直接将裸半胚移植入受体。此时还可用

分割针分割滋养层,做胚胎DNA分析性别鉴定。(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胚胎分割的要求(技术关键):对囊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

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影响分割后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

(3)地位: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

3、胚胎干细胞:

(1)、哺乳动物的胚胎干细胞简称或,来源于或中分离出来。

(2)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具有的特性。

①在形态上,表现为、、。

②在功能上,具有。(可以分化为成年动物体内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而。

加入,可以诱导其向不同类型的组织细胞分化。

对它可以进行冷冻保存,也可进行遗传改造。

(3)、胚胎干细胞的应用:

①可以用于治疗人类的某些。如:糖尿病、肝衰竭、心衰竭、老年痴呆症……

②通过ES细胞的离体培养和诱导分化,可以培育出。

③是研究体外细胞分化的。

④可用于对哺乳动物个体发生和发育规律的研究。

总结:植物组织培养的生殖方式属于:。(其中,花药离体培养属于有性生殖。)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生殖方式属于:。

动物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的生殖方式属于:。

试管动物(胚胎移植)的生殖方式属于:。

胚胎分割的生殖方式属于:。

试管动物技术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产生后代的技术。

涉及到到的生物技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

涉及到的生物工程:胚胎工程。

生殖方式:有性生殖。

克隆动物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

涉及到到的生物技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胚胎移植。

涉及到的生物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

生殖方式:无性生殖。

一、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争论:

1、基因生物与食物安全:

反方观点:反对“实质性等同”、出现滞后效应、出现新的过敏原、营养成分改变

正方观点:有安全性评价、科学家负责的态度、无实例无证据

2、转基因生物与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扩散到种植区之外变成野生种类、成为入侵外来物种、重组出有害的病原体、成为超级杂草、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

正方观点:生命力有限、存在生殖隔离、花粉传播距离有限、花粉存活时间有限

3、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反方观点:打破物种界限、二次污染、重组出有害的病原微生物、毒蛋白等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正方观点:不改变生物原有的分类地位、减少农药使用、保护农田土壤环境

二、生物技术的伦理问题

1、克隆人: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否定态度。

否定的理由:克隆人严重违反了人类伦理道德,是克隆技术的滥用;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克隆人是在人为的制造在心理上和社会地位上都不健全的人。

肯定的理由:技术性问题可以通过胚胎分级、基因诊断和染色体检查等方法解决。不成熟的技术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之成熟。中国政府的态度:禁止生殖性克隆,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四不原则: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的实验。

2、试管婴儿:两种目的试管婴儿的区别两种。不同观点,多数人持认可态度。

否定的理由:把试管婴儿当作人体零配件工厂,是对生命的不尊重;早期生命也有活下去的权利,抛弃或杀死多余胚胎,无异于“谋杀”。

肯定的理由:解决了不育问题,提供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救治患者最好、最快捷的方法,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试管婴儿造成损伤。

3、基因身份证:

否定的理由:个人基因资讯的泄漏造成基因歧视,势必造成遗传学失业大军、造成个人婚姻困难、人际关系疏远等严重后果。肯定的理由: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适时进行治疗,达到挽救患者生命的目的。

三、生物武器

1、种类:致病菌、病毒、生化毒剂,以及经过基因重组的致病菌。

2、散布方式:吸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被带菌昆虫叮咬等。

3、特点:致病力强、多数具传染性、传染途径多、污染面广、有潜伏期、不易被发现、危害时间长等。

4、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态度

一、生态工程与生态经济:

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遵循,充分发挥,防止,达到

和的同步发展。

2.生态工程的优点:、、。

3.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是。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例: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生物要环境,

生物数量的限度。

4、: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的整体影响。

5、:包括

通过改善和优化结构改善系统功能。例:桑基鱼塘。

原理: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

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三、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例:

(1)、

问题:人多地少,资源有限、产出不足。怎样用有限资源,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全面提高?

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例如: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优点: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

问题:小流域(河流各级支流的集水区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

对策: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和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

例如:“九子登科”。

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工程学原理。

(3)、

问题:土地荒漠化(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盲目开垦、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对策: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防沙治沙生态工程、防护林生态工程。

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4)、

问题:湿地缩小(地球80%的湿地资源遭破坏)。

对策: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如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建立缓冲带。

例如:退田还湖……

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

(5)、

(6)、

2、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

①实验:制造人工模拟生命支持系统,以验证人类离开地球,仅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但经过4年试

验,以失败告终。

②失败的原因:温度失调、CO

2含量猛增、O

2

量减少。

③启示:使我们认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深化了我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即自然界给人类提供的

生命支持服务是无价之宝。人类仍然没有能力去完全模拟出自然生态系统。

(2)、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不但要重视对的保护,更要注重于、的结合。(3)、生态工程的前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战略的实施,发展前景广阔。

化学选修三,人教版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知识点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能级与能层 ⑴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

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现代物质结构理论证实,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原子的能量高低,而不局限于某个能级。 (3)泡利(不相容)原理:基态多电子原子中,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Pauli)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Hund)规则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③外围电子排布式(价电子排布式) (2)电子排布图(轨道表示式)是指将过渡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符合上一周期稀有气体的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部分(原子实)或主族元素、0族元素的内层电子排布省略后剩下的式子。每个方框或圆圈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如基态硫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二.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 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 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 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 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 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 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 1010-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 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了 4、温度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推荐文档

抄记背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1.基础知识 1.1果胶是植物细胞壁和胞间层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 1.2在果汁加工中,果胶的存在易导致果汁出汁率低,果汁浑浊。 1.3果胶酶分解果胶的作用是:①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更容易, ②把果胶分解为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因此可以解决果汁加工 中出现的问题。 1.4果胶酶是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 酯酶。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果胶酶的作用是与纤维素酶一起除去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1.5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 1.6酶的活性高低可用一定条件下的酶促反应速度来表示,即单位时间、单位体积 内反应物消耗量或产物生成量来表示。 1.7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 PH 、激活剂和抑制剂等。 1.8食品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果胶酶是通过霉菌发酵产生。 1.9根据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通过确定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 获得果胶酶的最高活性。 2.实验设计 2.1实验目的:定量测定温度或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该实验与必修I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有何不同? 前者属于是定量分析实验,后者属于定性分析实验。 2.2实验原理:果胶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增大果汁产量;果胶酶催化分解果胶增大果 汁澄清度。 2.3变量设计与控制: ①你确定的温度梯度(或pH梯度)为 10℃或5℃(或0.5、1.0)。 ②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或pH),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是利用恒温水浴锅(或滴加酸 碱等)。 ③实验的因变量是酶的活性,检测因变量的方法是测定果汁的产出量或澄清度。果汁与果胶酶在混合之前,分装在不同试管中用同一恒温处理的目的是保证果汁与 果胶酶混合前后的温度相同,避免因混合导致温度变化而影响果胶酶活性。 该实验中不同的温度设置之间相互对照。控制PH和其他因素相同,保证只有温度一个 变量对果胶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3.操作提示 3.1制备果泥:用榨汁机榨制果泥。在榨制橙子汁时不必去橙皮 3.2在探究不同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时,可以用 0.1%的NaOH溶液和盐酸调节pH。 3.3在果胶酶处理果泥时,为了果胶酶能充分地催化反应,用玻璃棒不时搅拌。 4.结果分析与评价 将以下某同学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 将实验数据转换成曲线图的方法 ①以自变量为横坐标、以因变量为纵坐标建立直角坐标系。 ②注明坐标轴名的名称、单位、坐标原点以及曲线名称。 ③每个坐标轴上的取值单位要相等。 ④将实验数据标在坐标系中,并用各种线型连接起来。 温度℃101520253035404550果汁量/ml124654321

地理选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 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可以是自然风景、文物古迹,也可以是民俗风情) 2 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业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 旅游资源的特点:1)内容与形式上的多样性;2)空间上的地域性;3)季节上的变化性;4)美学上的观赏性;5)吸引力的定向性;6)利用的永续性和易损性。 4 在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时,尤其要重视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这是旅游资源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二节旅游资源的类型 1 自然旅游资源是自然赋予的,能使人们产生美感的自然环境或物象的组合,如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宇宙等自然要素及其互相组合的自然景观。(自然旅游资源的分类:地文景观类、气象气候类、水域风光类、生物景观类和宇宙类) 2 人文旅游资源是古今人类社会活动、文化艺术和科技创造的载体和轨迹,如文物古迹、文化艺术活动、科技与建筑成就、文化娱乐活动等人文景观。(人文旅游资源的分类:古迹和古建筑类、现代建筑成就类、消闲、求知、健身类、购物类)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1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继承和拥有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的共同财富。它是指人类共同继承的文化及自然遗产。 2 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遗产。 3 世界文化遗产:(略) 4 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和中国南方喀斯特。 5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泰山、黄山、峨眉山-乐山大佛、武夷山 6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中国古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和蒙古族的长调民歌 7 认识和研究世界遗产价值的必要性:一方面可提高和深化公众对世界遗产的认知程度和主动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旅游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 8 世界遗产具有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保护世界遗产的“三个负责”态度:第一,对历史负责,对创造人类高度价值和文明的祖先负责;第二,对当代人负责,不仅是中国人,也包括全世界人民;第三,对未来负责,要把它完整的交给子孙后代。 9中国的十大旅游胜地 自然旅游资源有:长江三峡(湖北、重庆);桂林山水(广西);黄山(安徽);杭州西湖(浙江);日月潭(台湾)。人文旅游资源有:故宫(北京);八达岭长城(北京);苏州园林(江苏);承德避暑山庄(河北);秦陵兵马俑(陕西)。 10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眉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观赏 1 旅游景观的观赏要注意:1)了解景观特点;2)精选观赏点位;3)把握观赏时机;4)洞悉景观的文化定位;5)提高审美素质。 2 如何了解景观特点:1)了解景观内容;有哪些景点、分布状况、介绍景观的形成原理、了解其美学价值和历史文化内涵;2)了解景观布局的节奏和韵律:路线的设计有其序幕、发展、高潮和结束。 3 园林的构景手法:主配、层次、框景、借景。 4 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形象美、朦胧美、色彩美、动态美、声音美。 5 自然景观位置选择的一般方法: 6 把握景观的观赏时机 第二节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参考名师伴你行) 一黄山 1位置:位于安徽省东南部。 2 特点:号称天下第一奇山,是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旅游风景名胜区,有天下名景集黄山之赞语。“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是我国南方珍贵的植物宝库和天然生物园。 3 成因: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多种自然因素共同造成的。(黄山典型的花岗岩和断层构造,使黄山成为一座花岗岩断块山,但是由于前山的岩体中节理长而深,大而稀;后山节理密集,长短深浅不一,形成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自然风光)(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北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都比较显著。由于海拔高、空气湿度大,所以经常出现云海飘渺、烟雾朦胧的壮丽景观) 二夏威夷 1 特点:以热带风情和火山景观闻名于世;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 2 成因:1)热带风情——地处热带,但受海洋环抱,气候适宜,雨量丰富;2)火山景观——较频繁而宁静的火山喷发活动,没有强烈的爆炸过程;3)多种文化汇集交融的大熔炉——种族多样,民族构成多样。 三长城 1 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鸭绿江西岸的虎山,全长6300千米。它因建筑年代之久、规模之大、历史价值之高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世界著名的奇观,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长城(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 长城的特点:1)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建筑体系;2)长城的构筑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3)重视气候、水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汇总

生物选修1知识点总结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补充知识】发酵 1.概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2.类型: (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一.基础知识 (一)果酒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反应式为:C 6H 12O 6+6H 2O+6O 2 →6CO 2+12H 2O+能量;无氧时, 能进行酒精发酵,反应式为:C 6H 12O 6→2C 2H 5OH+2CO 2+能量。 酶 酶

2.酵母菌繁殖的最适温度20℃左右,酒精发酵一般控制在18~25℃。 3.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附着于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也可以在 果汁中加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二)果醋制作的原理 1.菌种是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只有在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就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 2.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 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反应简式为C 2H 5OH+O 2→CH 3COOH+H 2O 。 3.醋酸菌的最适合生长温度为30~35℃。 4.菌种来源:到生产食醋的工厂或菌种保藏中心购买,或从食醋中分离醋酸菌。二.实验设计 1.流程图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 果醋 2.制作实例 (1)实验材料葡萄、榨汁机、纱布、醋酸菌(或醋曲)、发酵瓶(如右图)、气泵、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等。 (2)实验步骤 酶

生物选修3知识归纳 填空含答案

专题1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又叫做或。就是按照人们的愿望,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改造生物的。 2.基因工程是在上进行的设计施工,基本工具是:基因的剪刀(分子手术刀)——;基因的针线(分子缝合针)——;基因的(分子运输车)——。 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其作用是使下来;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出来,最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16.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另外还有和等。 17.农杆菌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能在自然条件下感染,而对大多数没有

感染能力。当植物体受到损伤,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上的(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到受体细胞上。 18.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插入到上,通过农杆菌的作用,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并插入到植物细胞中上,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基因枪法是利用压缩气体产生的动力,将包裹在金属颗粒表面的打入受体细胞中,使目的基因与其整合并表达的方法,是 →→) 30.蛋白质工程成功难度很大,主要是因为蛋白质发挥功能必须依赖于正确的,而目前科学家对大多数蛋白质的的了解还很不够。

专题4 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 31.对于转基因生物,公众在安全、安全和安全方面产生了争论。安全主要是指公众担心转基因生物会产生出蛋白或蛋白;安全是担心转基因生物可能会影响到;安全是指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或。 32.担忧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原因:对、以及等了解有限;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是的基因;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 后用冲洗;实验中要强调所用器械的和实验人员的 ,因为污染杂菌后杂菌会并;外植体最好切取含有的部分,原因是这部分细胞。 45.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将不同种的植物,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并把它培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2、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3、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4、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5、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1)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2)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3)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6、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7、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 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高中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上海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概念辨析 1.原核细胞都有细胞壁吗? 原核细胞中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无细胞壁。 2.真核生物一定有细胞核、染色体吗?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高等植物成熟筛管细胞等没有细胞核,也无染色体。 3.“霉菌”一定是真核生物吗? 链霉菌是一种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 4.糖类的元素组成主要是C、H、O? 糖类元素组成只有C、H、O。 5.真核生物都有线粒体吗? 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6.只有有线粒体才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需氧型的细菌等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膜内表面上。 7.只有有叶绿体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吗? 蓝藻等含有光合色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8.绿色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吗? 植物的根尖细胞等就没有叶绿体。 9.细胞液是细胞内液吗? 细胞液是指液泡内的液体,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包括细胞质基质、细胞器及细胞核中的液体。 10.原生质层和原生质一样吗? 原生质层是指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不包括细胞核与细胞液。原生质是指细胞内的全部生命物质,包括膜、质、核。 11.生物膜是指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吗? 生物膜是指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巩膜、虹膜等生物体内的膜就不是生物膜。 12.主动运输一定是逆浓度梯度吗? 逆浓度梯度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但有时候也表现为顺浓度梯度,比如刚吃完饭后肠道内葡萄糖的吸收。 13.ATP是生物体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吗? 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的,体内有些合成反应,不一定都直接利用ATP功能,还可以利用其他三磷酸核苷。 14.呼吸作用是呼吸吗? 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的有机物经一系列氧化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其他产物,并释放出能量合成ATP的过程。呼吸是指生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15.丙酮酸和丙酮是一回事吗? 丙酮酸(C3H4O3)是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C3H6O)常作为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 16.高等植物无氧呼吸产物一定是酒精和CO2吗? 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17.酵母菌只进行出芽生殖吗? 酵母菌在营养充足时进行出芽生殖,营养贫乏时进行有性生殖。 18.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都生成了ATP了吗?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了,只有一少部分转移到ATP中去了。 19.光合作用过程只消耗水吗?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知识分享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高考化学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全部归纳(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 1.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N、O、P、Q. 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 2.(构造原理) 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原子轨道(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 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 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 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 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r [Ar]3d54s1、29Cu [Ar]3d104s1. (3).掌握能级交错图和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①根据构造原理,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图⑴箭头所示的顺序。 ②根据构造原理,可以将各能级按能量的差异分成能级组如图⑵所示,由下而上表示七个能级组,其能量依次升高;在同一能级组内,从左到右能量依次升高。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依次排布。 3.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 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常用符号I1表示,单位为kJ/mol。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 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每隔一定数目的元素,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重复出现从ns1到ns2np6的周期性变化. (2).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周期性变化: ★同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稀有气体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碱金属的第一电离能最小; ★同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有逐渐减小的趋势.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二、复习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1)电子云:电子在核外空间做高速运动,没有确定的轨道。因此,人们用“电子云”模型来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s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球形对称,n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p电子的原子轨道呈纺锤形,n p能级各有3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p x、p y、p z表示);n d能级各有5个原子轨道;n f能级各有7个原子轨道。 4、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理:在基态原子里,电子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能级里,然后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能级里。 (2)泡利原理:1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且自旋方向相反。 (3)洪特规则: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各个轨道时,优先占据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 (4)洪特规则的特例:电子排布在p、d、f等能级时,当其处于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即p0、d0、f0、p3、d5、f7、p6、d10、f14,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最稳定。 能量最低原理表述的是“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而不是说电子填充到能量最低的轨道中去,泡利原理和洪特规则都使“整个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电子数 (5)(n-1)d能级上电子数等于10时,副族元素的族序数=n s能级电子数 (二)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由原子结构决定:原子核外的能层数决定元素所在的周期,原子的价电子总数决定元素所在的族。 (1)原子的电子层构型和周期的划分 周期是指能层(电子层)相同,按照最高能级组电子数依次增多的顺序排列的一行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横行为一个周期,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除稀有气体外),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2)原子的电子构型和族的划分 族是指价电子数相同(外围电子排布相同),按照电子层数依次增加的顺序排列的一列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列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共有十八个列,十六个族。同主族周期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原子的电子构型和元素的分区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区、p区、d区、f区和ds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2、元素周期律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精编版

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 1、发酵:利用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细胞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繁殖或积累其代谢产物的过程。 类型:(1)根据是否需要氧气分为:需氧发酵和厌氧发酵。 (2)根据产生的产物可分为:酒精发酵、乳酸发酵、醋酸发酵等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 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C 6H 12O 6+6O 2→6CO 2+6H 2O 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 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产生能量多,可大量繁殖;无氧呼吸时,产生能量少,仅能满足自身代谢,基本不繁殖;所以利用酵母菌进行工业生产时先进行通气再密封。 2、20℃左右最适宜酵母菌繁殖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3、在葡萄酒自然发酵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表面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浓度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制约。 4、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 5、醋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6、酒精检验: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重铬酸钾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7、装置各部位的作用 充气口: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 排气口:排出酒精发酵时产生的CO 2。 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与瓶身相连的长而弯曲的胶管:加水后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该装置的使用方法: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留1/3的空间的目的是防止发酵时汁液益出。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 入氧气(无菌空气) 8、过程: 9、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 10、原理: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11、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12、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 -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专题二 挑选新鲜的水果(如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果酒 果醋

高中生物选修3(浙科版)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基因工程 一、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1、基因工程的概念: (1)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2)基因工程: 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DNA分子。由于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3)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DNA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DNA双螺旋结构的确立、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②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能切割(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例如: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序列是GAATTC,能在G和A之间切割DNA,如下图所示。 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 ③结果:能将DNA分子切割成许多不同的片段。 备注:不同DNA分子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DNA分子用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①作用: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2个DNA片段连接在一起(缝合磷酸二酯键)形成的D NA分子称为重组DNA分子。 因此,DNA连接酶具有缝合DNA片段的作用,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DNA连接在一起。 (3)“分子运输车”——载体——质粒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 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

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不同点连接的 DNA 双链单链 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 连接的 对象 2个DNA片 段 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 已存在的单链DNA 片段上 相同点作用实 质 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 质 蛋白质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总结

选修3知识点复习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又叫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原理是基因重组,操作水平是分子水平。优点:打破物种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 (2)功能: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3)特点具有专一(特异)性。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已有的脱氧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够稳定保存并复制;②有一至多个限制酶酶切位点③含有标记基因,便于筛选。④对受体细胞无害。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化学本质是DNA分子。(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3.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两个条件:基因比较小;核苷酸序列已知。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原理DNA双链复制。 (2)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不需要解旋酶;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变性和复性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常用的导入方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受精卵。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将重组表达载体DNA分子溶于缓冲液中与感受态细胞混合,在一定的温度下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染色体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分子杂交技术。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 (四)基因工程的应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虫、抗病、抗逆转基因植物,利用转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质。 2.动物基因工程:提高动物生长速度;改善畜产品品质;用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如乳腺生物反应器和膀胱生物反应器,方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使其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3.基因治疗是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的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是治疗遗传病最有效的手段。 (五)蛋白质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师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专题2 细胞工程 (一)植物细胞工程 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植物体

(完整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 主要知识要点: 1、原子结构 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3、共价键 4、分子的空间构型 5、分子的性质 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层和能级 (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 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 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 (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 E(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 (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 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 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 (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 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 元素。 3、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详细)

选修3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操作水平:DNA分子水平 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1.突破物种界限 2.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特性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切割,因此具有专一性。 (3)作用的化学键:切割磷酸二酯键 (4)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作用:将两个具有相同粘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重组DNA (2)连接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 (3)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不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的情况下采用) 2.人工合成。常用方法有:(1)反转录法(已经获得mRNA的情况下采用) (2)化学合成法(知道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知道目的基因两端的核苷酸序列、基因比较大的情况下采用)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DNA双链复制 (4)过程:第一步:变性,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单链;(高温解旋) 第二步:复性,冷却到55~60℃,引物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延伸,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进行互补链的合成。 (5)特点:指数(2n)形式扩增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核心)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