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

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

姓名:苏晓龙

学号:20080341044

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就是孔子的文艺观,主要眼于文艺的社会教育功用,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着重体现了文艺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孔子的“兴”、“观”、“群“、“怨”是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

“兴”是作诗的方法,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按朱熹的诠释意思是:“兴者,先言他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具有含蓄美,又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能给人联想的空间,所以,“兴”这种作诗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的本义是观察,仔细地看,“观”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孔子的“可以观”既可以理解为提高人的观察力,认识水平,思维能力,也可理解为观赏、欣赏,是指诗歌真实地反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因而能让人从中观察出政治的得失和风俗的盛衰。

“群”本义指众多的羊聚集在一起,后来辗转引申又有众多的人或物聚集在一起,是人为诗歌可以有使人互相交流感情,加强团结的作用。荀子曰:“物以类聚,人以群居。”在人类生产力发展的童年阶段,人类生存的本能使人们群居在一起。群居在一起必然形成集体的力量,集体的观念,以后逐渐发展不同形态的社会组织,阶级国家,政党团体等。孔子的“群”就是说要集体的观念,没有集体观念要培养自己的集体观念,集体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人的力量,个人应该融于集体之中。就是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必须合群,开放型性格更能为人们所接纳,“群”能带来力量,带来智慧。

“怨”是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孔子提倡“仁者”应该“爱人”,但他并不认为怨恨就是绝对不能要的,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合理的“怨”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对违反仁道者的“怨”,孔子明确肯定“君子亦有恶”(《阳货》),即君子对一切违反“仁”的东西都应加以憎恶,这种“恶”就包含了“怨”在内;第二种是对不良政治的“怨”,孔子说过:“择其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尧曰》)这是说统治者如能做到爱惜民力,使民以时,人民就不会怨恨,反过来说,如果统治者不是“择其可劳而劳之”,则人民的怨恨就是合理的了;第三种情况是君子在“仁道”无由得行,遭到挫折和打击时,也可以“怨”,当他说“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时,这就是愤怒谴责的“怨”。在这里,孔子极大地强调了人的感情所具有的道德上的纯洁性、崇高性,并且认为只有这一类感情才是诗所应当表现的。

“兴”、“观”、“群”、“怨”这四者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其中“兴”是前提,它包含了孔子对诗的整体作用的概括,将“兴”置于首位,充分注意到了艺术的感发作用,“观”又是在某种思想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在“观”的过程中由于人思想上主观能力性,我们以能获得某些方面的超越,实现再创造,孔子教学生学会“观”,把握了学习的关键,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独到独特的观察能力,从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高度是我们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兴”和“怨”较侧重于个体心理感触抒发的功能,“观”和“群”侧重于通由感染陶冶所要达到的社会效果,这表明,孔子已认识到艺术的社会作用只能通过美感的心理活动来实现。。而且除“兴”、“观”、“群”、“怨”以外,诗还可以事父、事君,并且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在孔子以前,人们已经大致上认识到诗歌的美刺、言志和观风俗、知民情的作用,但讲得比较零碎而不全面。孔子的“兴、观、群、怨”说,把前人的意见进行概括,对诗的作用作了较有系统的理论的表述,对后世的诗论很有影响。

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音乐是标准的尽美尽善之乐,从艺术本身来说,只有中和之情的情感形式才会尽善尽美呢?因为中和之情是温柔敦厚之情,是近仁之情,而艺术情感只有达到中和形式时才显示出人性之美,人有喜怒哀乐之情,当情感表达至中和形式,则是“仁”,中和通仁。来自于人的生命本能深处的奔放的情感、冲动、强烈的激情、怨而怒、哀而伤、狂热的欢乐、绝望无边的苦痛、能摇撼人的心灵的苦难、虐杀、毁灭、悲剧、丑、译、恶、险等情感形式都被这种中和的情感形式统统排除在外,自古以来,使得人的个体的生命力量在长期压抑中不能充分宣泄出来,艺术情感被规范在平宁和谐的情感形式之中。

孔子在《论语》中说《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关睢》这首诗中,当君子向淑女求爱不成时,感情悲哀,但不过度,仅仅是“寤寐思服”,“辗转反侧”而已,无害于中和,这就是“哀而不伤”,当君子求得淑女,准备迎娶时,感情欢乐,但也不过度,仅以“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而已,亦无害于中和,这即是“乐而不淫”,总之,文艺

在抒发个人情感时,要哀乐适度,要受伦理道德的制约,达到情与理的中和。

孔子集前人之大成,在前人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形成了一个较系统而全面的、深刻的文学功用观,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对文学干预现实、干预社会提供了理论根据,后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学理论批评可以说无不受到孔子理论的积极影响,后来人提出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说法,其中的“道”主要就是儒家之道,而他提出的“兴”、“观”、“群”、“怨”的文艺批评方法论,正是“载道”、“明道”的最好的方法和手段。

我的师德观演讲稿

我的师德观演讲稿 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儿童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我现在是一名普通教师。从教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我深深地感到教师的物质生活相对清贫,但精神生活却无比充实。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人身心激动,似乎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灯

光,作业本上殷红的心血,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潜移默化,日积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师的道德品格便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如古诗所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常言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今天,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课程改革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首先,我们要自觉创造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我们的职业立场。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花花世界才不至于轻易迷失自己。比如,在面对家长物质上的“尊重”时,面对市场经济的遍地诱惑时,我们该如何固守自己的价值观念,坚持自己的生活信条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你是否找到了从事这个职业的尊严、价值与激动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对家长,我们将成为他们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伙伴。只有这样,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充满智慧与人格的挑战,天天面对的学生在我们眼中才会每天都是新的。这就是教师独有的享受。也只有这样,教师职业才能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第二,我们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也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有时侯,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很难。但只有这样的真实经历,才真正考验着我们的道德。我只想说,“德”是一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浅析孔子的文艺观 摘要:首先简介孔子的生平和文论思想,他的文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 其次分三个方面来浅显分析孔子的文艺观, 第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第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第三,“思无邪”: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追求。 最后,总结孔子的文论思想,对后世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特别是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孔子、兴观群怨、思无邪 姓名:苏晓龙 学号:20080341044 班级:08汉语言文学三班 孔子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逐渐成形发展的时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方面,都充满了新和旧、进步和保守的斗争,在这种形势下,孔子的思想也是十分矛盾的,既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也难能可贵的在他思想中有着新的内容。 孔子的文论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其重点是谈论文艺和伦理道德、政治教化的关系,他的基本观点是强调文艺应该为人的道德修养,为国家的政治教化服务,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他这种文艺思想,被概括成为“诗教”说。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这种功利性的诗学观、文艺观,对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文论影响至深,可以说一直波及到今天。 本文就是从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孔子的文艺观。 一、孔子对《诗经》的评价 《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 二、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这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里提出来的关于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的说法,《阳货》篇记载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兴”、“观”、“群”、“怨”就是孔子的文艺观,主要眼于文艺的社会教育功用,是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着重体现了文艺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力,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孔子的“兴”、“观”、“群“、“怨”是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 “兴”是作诗的方法,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愤,可以使人从诗歌鉴赏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按朱熹的诠释意思是:“兴者,先言他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具有含蓄美,又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能给人联想的空间,所以,“兴”这种作诗的方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观”的本义是观察,仔细地看,“观”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

初探孔子的学习观

初探孔子的学习观 发表时间:2017-07-20T11:45:04.570Z 来源:《教育学》2017年6月总第120期作者:李亦峰 [导读] 本文对孔子的学习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湖南省娄底市第五中学417000 摘要:孔子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关于“学习”的思想对我们至今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对孔子的学习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孔子学习观指导意义 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是人立身立世之本,而学会学习又是人的核心素养之一。我们在学习《论语》时,深深感到至圣先师孔子的学习观,对我们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力,促进自主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引领意义。 孔子的学习观,其主要之点是: 一、立志于学 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的人生历程,是孔子的人生总结。十五立志于学,人生有了方向,也有了动力,因学而立,因学而不惑,因学而知天命,因学而耳顺,因学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立志于学,从学习出发,演绎着人生的极致。孔子一生有三大追求,第一是立志于学,第二是立志于行仁,第三是立志于求道。三大追求,学是基点,行仁是着力点,求道是归结点。“学”之所获所得,为行仁奠定了理论基石,“学”之所向所指,为求道支撑起了思想大厦。学习,铸造了孔子的伟大;学习,成就了孔子的辉煌。今天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智力迸发、思想井喷的时代,为不负时代重托,不辱时代使命,为大有作为的时代书写最新最美的文字,我们更应该立志于学。 二、全面学习 孔子学习有两大特点:一是学习知识与学习技能齐头并进,二是书本学习和社会学习水乳交融。他学“五经”,诗、书、礼、易、乐,即文学、历史、社会规范、哲学、艺术。他学“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即礼仪、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学习知识使之睿智深通,学习技能使之能广力强。孔子三十而立,收徒传学,名声高涨,五十以后周游列国,传道应对,显示了出类拔萃的才智和超乎寻常的能力。孔子远足洛阳,向老聃问礼询道;他入太庙,每事问;他向师襄学乐理;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他带学生在游学路上,无时无刻不在学习,且把学习融会贯通在对时势的观察分析中,对事理的辨识判定中,以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学术主张。孔子全面学习,使之全面发展,从而造就了全能型的孔子。孔子办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孔子为政,有能力有决断,政绩斐然。孔子晚年游历各国,生命力旺盛,即使在凄风苦雨的生命暮年,他编《诗经》,修《春秋》。孔子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和壮举,但由平凡走向了伟大,由平常走向了永恒,这应归功于孔子的学习。 三、终身学习 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佰》)孔子认为: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什么一样,赶上了还担心会失去啊!学习要抓住时机,抓住时间,尽心尽力,紧追不舍,即使追赶上了,还要担心失去,还须殚精竭虑,乘胜前行,到了知行统一业已内化高度,还须不断地丰富和强化提升。这是一股多么强大的学习心理力量,这是一种多么自觉的学习远见,故孔子学习永远在路上。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这句话的意思是默默地存思所见所闻,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人而不知疲倦,对于这些事我做到了多少呢?孔子在学习上通五经贯六艺,但他总觉得自己做的不够,离自己立志于学的要求还差得远,这表现了孔子的学习胸襟,反映了孔子的学习追求。他心中永远有学习的高处,永远有学习的远方,永远充满了学习激情。孔子全面学习,终身学习,是因为孔子的人生理想是“圣与仁”,“圣”是在追求自我超越,“仁”是想构建完美社会。学习的价值导向决定了孔子的学习成就,也确定了孔子的生命情调。 四、重视方法 1.学而时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与“习”是学习的两个方面,也是两个层次。“学”指学知识,知识有书本知识、社会知识,为人处世的各种道理,“习”指的是实践练习。“学”是第一步,“习”是第二步,“习”是“学”的内化与提升,是更重要的一步。两步结合,良性上升,学习才会赏心怡情,令人高兴。现在,我们的学习重学轻习,特别是学校教学,更是只学去习,学习的单向运动把学习糟蹋成了一件苦不堪言的事。当我们在吟诵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我为孔子而骄傲,为今人而羞颜。 2.学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光学而不思那么就白学了,只思而不去学就会陷入迷惑,学离不开思,思离不开学,学思是水乳交融的。当下学校教育开展的课堂教学改革,其中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无疑是要打开“思”的闸门,让“思”奔腾。 3.学行统一。孔子崇尚学贵修身养德,学重行仁求道,强调的是学行统一(《论语·述而》)。君子要降低生活物质享受,在言行上磨练自己,请益良教,走上正道,这可以说是好学了。孔子从人的行动层面,精神层面,人生价值层面来说好学,这正是孔子的睿智和深通之处。反思我们今天的学习,学归学,行归行,学行分割,叫人心痛不已。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学习者,是后世学习者的光辉榜样。他的学习观理应成为我们学习行动的指南,然而,现实的学习状况堪忧。我探讨孔子的学习观,其意在给今天的学习者提个醒,让学习回归本源,让学习重现本色,让过去的太阳照亮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儒家思想与教师职业道德

儒家思想与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时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能激励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自觉献身精神,能调节教育过程中有关人际间的关系。它不仅对学生起重要的教育作用,对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是素来重视师德修养的文明古国,历代的师德有着丰富的内容,这是中华民族丰富的道德理论财富,是我国教师长期实践的结晶。自孔子以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中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得到不断的扩充和丰富。教师职业道德也承载着儒家思想的内涵。因此学习儒家思想对于教师学习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问题上,孔子十分重视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他认为,教师身教重言教,教师的人格感化作用,以身作则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此,孔子要求教师注重自身的修养,孔子提出,教师应诚实,心口如一,言行一致。孔子还提出,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要“躬身厚而薄责于人”。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孔子本人便是一个表率。他崇尚道德仁爱礼义,从不谈怪异、强力、暴乱、鬼神。即“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不信怪、力、乱、神。”他为人认真诚实,“言而有信”。他主张实事求是,曾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他严以律已,勇于承认错误,乐于听取意见,他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正因为如此,孔子在其学生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他的高尚人格,受到众弟子的高度钦仰。他们将孔子崇之如日月,爱之如父母,敬之过于尧舜,对他的学说,“仰之称高,钻之弥坚”。至于后世,则更是尊其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感人至深,由兹可见。 成才德为首,树德先树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格的力量更是无言的召唤。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深受教师的影响,作为教师的言谈举止、精神面貌、教学态度、道德情操以及思想作风都会影响学生,对学生的成才极为重要。 所以,教师的言传身教起到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作用,也许一句话就会让学生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感情得到升华,甚至会影响着学生的一生。教师的道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社会风气,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因此,当代教师应该全方位地进行包装自己,用渊博的学识、

孔子师德观对当代教师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孔子师德观对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昨天,我有机会参观了才溪中学孔子文化园开园庆典,又聆听了两位连教授和林主任的精彩报告,感触颇深。今天又能向在座的专家、学者学习孔子理论的精髓。感觉很荣幸。说实在话,本人对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育理论、师德观点,没能做系统学习,更没有去深入研究, 只能在学生时代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零零星星的接触,所以不能真正体会孔圣人教育理论的精华,只有有一些肤浅的认识。现在,就结合本人在小学教育一线二十多年教育教学的经历,来谈谈自己对孔圣人师德观的一些粗浅的体会。敬请在座的专家学者、同行的批评指正。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的当今社会里,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盛行,有的教师迷惘了、迷失了,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热爱教育,过分追求个人的物质利益;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以罚代教,以教谋私;热衷于有偿家教,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甚至有的道德败坏,违法乱纪,触犯刑律。给我们教师队伍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所以,本人觉得,我们教师有必要重温孔圣人的师德观,传承中华的优秀教育思想。)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本人对孔子师德观的理解: 第一,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爱岗敬业 孔子一生立教圆梦。他以教为乐,热爱他的学生,热爱他的教育事业。孔子的观点告诉我们教师要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能够为学生的成才成长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困难和曲折也能顽强地克服。始终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无私奉献,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始终能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 第二、关爱学生,这是我们师德修养的灵魂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他认为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吸取教训不能没有水。陶行知先生也倡导爱满天下,由此可见爱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教师关爱学生是一种崇高的爱;是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学生,用自己的心血哺育下一代,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不掺杂任何个人杂念的,心甘情愿的爱;教师关爱学生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学生的错误,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慈相济;我们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每名学生,还要关心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到不偏爱,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品行端正学业上进的学生,或者对于那些爱范错误,成绩不好的学生,我们都应给予他们以充分的信任。当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信任时,他们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喜悦,便会对老师产生更强烈的信任,从而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实践证明,只有当一个老师对学生充满爱时,他的教育效果才会特别突出。孔子说过:“仁者爱人”、“智者知人”。热爱学生,意味着对学生人格和生命的尊重、对学生潜能和自觉的信任、对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理解、对学生知识和不足的宽容,表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心和关爱。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师爱就是师魂。所以我们要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第三、为人师者一定要为人师表。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教师的素质

浅谈孔子的学习方法论

浅谈孔子的学习方法论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长期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中,对如何搞好学习有深切的体会,对学习的规律有较为科学的把握,对学习的辩证法也有相当精到的总结。认真清理和研究孔子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对我们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学而时习 孔子主张把“学”和“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搞好学习的重要方法。“学”就是接受教育,是获得知识的过程;“习”就是对已学过的知识反复地学,如鸟之反复练翅。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学的同时及时地、时常地进行温习、练习,是令人高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学而时习”,才能对所学内容不断加深理解,熟练掌握,产生“说”的效果。这是孔子从学习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之谈。 二、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既要重视学,也要重视思,二者不可偏废。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不能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练习,而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如果只是一味地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惘不解。但思考又不能是离开学的冥思空想,而要以学为基础。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只是冥思空想而不学习,那是“无益”的。只有把学与思辩证地结合起来,在学的同时积极地进行

思考,把思考建立在学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掌握甚至升华所学内容。所以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倡导启发式教学,要求学生独立地积极地进行思考,能做到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 三、博约相济 孔子主张博学,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学习。即:学习文献、书本知识,善于“温故而知新”;多闻多见,“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多问,有疑则“疑思问”,不懂则“每事问”,还要“不耻下问”;多行,则“敏于行”或“敏于事”是“好学”的表现,并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总之,要多方面求知以达到博学。但博学又不能漫无目标、漫无条理地学,而要学有主旨、学有所归,要“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礼”作为主旨和要领来引导博学,使博学归约于礼。其弟子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这是说孔子以文献、文化知识使颜回博学,又以礼使颜回在博学的同时坚守学习的要旨。如果把孔子关于博约关系的思想加以引申发挥,则“博”可理解为博览群书,从多种途径广泛地获取知识。“约”即是以求学要旨引导博学,指导对博求所及的内容进行综合概括而加以提纲挈领的把握。博与约应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博而无约,则会学无所主而使学习迷失目标、难得要领;约而不博,则见识不广,使学习难以深入和拓展。只有做到博约相济,我们的学习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 四、下学上达

最新 论孔子的文艺美学观-精品

论孔子的文艺美学观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这是一个从经济、到思想、都发生着重大变革的时代。而孔子正是这一变革时代的思想家,他的、政治、伦理、道德和文艺思想中都深刻地体现了这个变革时代的复杂矛盾。他的思想中还保留着不少旧的东西,但难能可贵的是他思想中的新内容。他之所以成为后来封建正统思想的代表人物,决不是偶然的。孔子的思想以“诗教”为核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诗经》是否由孔子删定,难以确定,然而他曾经整理过《诗经》是毫无疑问的。他自己就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论语?子罕》)孔子在对《诗经》的评论中还明确地提出了他的文学批评标准,这就是《论语?为政》中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认为《诗经》各篇的内容都是合乎他的政治思想、和审美标准的。然而,《诗经》的实际内容则是相当复杂的。既有歌功颂德之作,也有暴露批判之作;既有天真朴素的爱情歌唱,也有严肃庄重的祭祀乐词;既有下级官吏牢骚不满的发泄,也有王公贵族享乐生活的写照。孔子“思无邪”说和《诗经》实际内容上的矛盾,乃是孔子基本思想矛盾的反映。孔子既有维护旧制度的保守落后一面,又有反映时代新思潮的积极进步一面。因此,他可以把《诗经》中的这些不同内容、不同思想倾向的作品,都包容在他的“思无邪”之内。“邪”和“正”,必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仁”。不难看出,孔子对《诗经》中表现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愿望的作品和表现下层官吏牢骚不满的作品的肯定,是和他提倡“仁”的思想的新内容相联系的,也正是他重视人的价值,对下层人民的同情在文艺思想上的表现。“思无邪”中的“无邪”即是“归于正”,符合“中正”,也就是“中和”。他的这种“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孔子赞美《关雎》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这就是一种“中和”之美。从音乐上说,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看,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能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是过于直露。这种审美情趣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无形中已经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性的民族心理和感情因素。我们欣赏艺术和处理工作、生活,都喜欢有和谐的节奏,不喜欢过度的紧张和强烈的刺激。中国人固然欣赏“悲剧”的壮烈,“喜剧”的幽默,也许更喜欢“正剧”“大团圆”的“中和”。这应该是和孔子的诗乐之教的审美观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吧。“文”和“质”是孔子文艺和美学思想里两个重要的范畴。《论语》中讲“质”和“文”的关系的有两条: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A,犹犬羊之?A。”(《论语?颜渊》)这两条都是就培养人的性格美来说的。孔子认为,实质胜过文采词藻,就显得粗野;文采词藻胜过实质,就显得浮夸。“文质彬彬”就是说文采和实质配合得很恰当,形式与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君子”的典型。孔子主张文质兼备,但就文、质比较起来,他更强调质的重要性。《论语?先进》中有: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另外,《论语?八佾》中有:子夏问曰:“巧笑

论孔子的忠孝观

论孔子的忠孝观 “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德”是对个人的要求,以“仁”为核心,而仁的核心恰恰是“孝弟”。“礼”则是通过一定的制度对人的行为起了规范作用。孔子的忠孝观在这两方面可略见一斑。 记得子夏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而宰我也曾因为说三年的守孝期太长了被孔子斥之为“不仁”。可见孔子对“孝弟”的要求是相当高的。 孔子以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谓孝弟,就是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衣食无忧,满足其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容色,而这往往是大家很难做到的。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大家的腰包也都鼓起来了。物质生活在提高,道德品质却在日渐退化。经常可以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子女不赡养父母的报道。看着那些孤苦无依的老人,我不禁要问他们的子女:难道你们忘了母亲是冒着生命危险才把你带到这个世上的,而后又是多么艰难地把你养大?他们的确忘了,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忘了做人的根本。还有一些人,他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以钱为报。他们忙于工作,忙于应酬,从不曾陪伴在父母左右,能聊表他们孝心的是每月按时寄到父母手里的钱。但要知道,作为父母,他们不要你的钱。他们只希望你能多抽空陪陪他们,天伦之乐远比金钱宝贵的多。钱是冰冷的,无法温暖他们寂寞的心。在孔子眼里,这两种人都算不上是孝

了吧。前一种人连基本的赡养义务都不履行,乌鸦尚知要反哺,何况人乎?这样的人只怕也不能称之为“人”了吧。后一种人在物质生活上对父母可谓尽心尽力了,可是他们忽视了父母的精神生活,并不能使其发自内心地快乐。也许孔老夫子追求的孝是要竭尽全力,身心合一吧。 忠这个字,一分为二即“中”“心”,可见也是要发自内心的。孔子主张忠,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事君能致其身”。在这方面孔子自己率先为后人作出了表率。孔子为政期间,可谓鞠躬尽瘁了。他竭力主张君王为政以德。希望建立一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有道”社会,并且为之奋斗终生。鲁哀公十四年,陈成子弑简公。此时孔子已经告老还乡,他本可以置身事外,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忠心使他仍以大夫身份关心政事,于是“沐浴而朝,告于哀公”。孔子提倡忠,但这忠是有条件的,即“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但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但孔子作为统治阶级,自然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所以他更注重臣下对君主的“忠”。尽管如此,这与后人所说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说法是不一样的。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是愚忠,它把君权绝对化了,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主的责任,不是孔子提倡的“忠”。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极力维护西周礼法,倡导忠孝礼义,是对人类永恒精神的追求。孔子希望通过道德来拯救人心,规范人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不论他是真的为民,还是仅为维护统治阶级

浅析孔子的师生观

浅析孔子的师生观 摘要: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深邃思考总结出来的师生关系思想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值得广大教师深入思考和认真借鉴。在对中国教育史上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孔子的师生关系观作出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借此能推演出对此问题更深入并有系统的研究。 关键词:孔子;温而厉;威而不猛;师生关系 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润滑剂,它能促进教育教学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既要对学生平等相待,说话要温和,更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用学生应当遵守的言行准则规范他们。《论语》中说:“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意思是说,孔子温和而又严肃,有威严而不凶猛,恭谨而又安详。我认为,“温而厉,威而不猛”应当成为处理当今师生关系的准则。 首先,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尽力和颜悦色地对待学生,用自己的修养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孔子说:“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要知道学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旦发现了学生的一点问题就横加指责、粗暴对待,一则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二则师生关系必然僵化。《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学生谈自己的志向时,“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应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孔子听了认为子路“其言不让”,是不谦虚的,但没有批评他,只是“哂之”。试想,如果孔子以自己师长的地位动辄对子路挞伐,那么他们会成为形影不离的亲密无间的师生吗? 不要动辄批评学生,不要总是板着面孔对待学生,那样学生会觉得你面目可憎,师生关系怎么会融洽呢?孔子的学生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说,侍奉君主,如果频繁地提意见,就会招致羞辱;对待朋友,如果频繁地提出批评建议,就会招致疏远。我们也可以说,假若为师者要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那就不要紧抓学生的“辫子”不放。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满腔热诚地教育帮助;学生改了错误,教师要热情地给予表扬。因为“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教师如果抓住“旧恶”喋喋不休,学生对你的怨恨肯定会与日俱增。 孔子是表扬学生从而激励学生进步的楷模。他对颜回的赞扬是热情洋溢、淋漓尽致的:“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得到老师充分肯定的学生最终也会充分肯定老师的。颜回曾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其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其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我想,即使在今天,像孔子这样得到学生热情赞扬甚至崇拜的人是不多见的。我不由想起李秀伟在《和谐之美》一文中的所说

孔子的学习观及给我们的启示

孔子的学习观及给我们的启示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多次直接谈到学习问题。孔子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意思是说,君子吃饭不贪求过饱,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小心谨慎,向有道德的人看齐,时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这样做,就可以说是一个好学的人了。鲁哀公问孔子,他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很好学,他从来不拿别人出气,不犯同样的过错(《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正因为这样,孔子进一步指出:“德之不修,学之不讲,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可见,孔子把学习主要定位在做人方面,定位在道德修养方面,定位在现实行为方面。 在孔子看来,书本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道德的学习与实践。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就是说,青少年在家要孝顺父母,出门要尊敬兄长,做人言行要谨慎、讲信用,广泛地与众人友爱,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还有馀力,就要用来学习文献知识。显然,孔子更强调的是品德的学习,即德行优于知识,行为先于语言。孔子的学生子夏对这一思想理解得颇为透彻,他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意思是说,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侍奉父母能尽力而为,为君主做事能有献身精神,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能讲信用,这样的人即使说没有专门学习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是学习过了。 孔子在自述其成长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他认为“学”是修身之本,是一切美德的基础,自己是通过“学”才不断成长的。所以,“学”就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为了把自己从无知蒙昧、低级趣味中摆脱出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孔子认为“十邑之内,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者也”(《公冶长》),自称好学是他最大的长处。他还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如果三个人在一起同行,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的老师的人。为什么?因为我可以选择他的优点加以学习,看到他身上的缺点,自己也有就加以改正。显然,这里向“老师”学习的主要在做人方面,在德行修养方面。实际上,“孔颜乐处”首先就是“学”的乐处,就是改过扬善、完善自我的乐处,也是体验到自我成长过程的乐处。 孔子还指出了不好学的弊端:“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阳货》)就是说,爱好仁德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狭隘;爱好直率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急躁;爱好勇敢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闯祸;爱好刚强却不好学习,其蔽病是狂妄。孔子强调指出:只有加强学习,提高修养,才能通晓事理,“允执其中”,无“过”亦无“不及”,避免过激的行为。不仅如此,孔子还强调要“学而时习之”,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人生境界,以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论语》是最早的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书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论和行动。孔子的思想学说零星地体现在其言论之中。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也就是主张通才。孔子本人就是一位文化通才,其思想学说涉及了政治、伦理、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领域。搜集整理《论语》中涉及文学(或文学艺术)的文献材料,就可以发现孔子的文艺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了文艺理论的许多和命题领域。 以下,是我们综合我们所翻阅的所有与孔子的文艺思想有关的资料,从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继承与发展、评价以及对现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一、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诗教”之说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而展开的。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 1、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篇》载,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孔子生活的时代, 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 , 不

古代教育者的师德

古代师德小故事 【孔子招生有容乃大】 《论语·述而》中说,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与之交流说话,但互乡的一个年轻人却被孔子热情接待。学生们对此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费力气教诲这个地方的人呢。孔子解释说:“人家把自己弄得干干净净而来,我们要赞成他们的这个进步,而不是只盯着人家的缺点。” 不仅如此,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伟大教育思想,也就是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族类之分,没有贵贱区别。《荀子·法行》篇记载,孔子这种招生的方式,受到了当时一些贵族的嘲笑,有人认为孔子门下良莠混杂,是不可取的。孔子的学生子贡对此驳斥说:“正因为君子能够洁身自好,品德高尚,才能做到招收弟子时来者不拒,想走的不拦阻。因为君子坚信自己可以让各种学生得到教益,只有良医之门才会有许多病人,是一样的道理啊。”子贡对自己老师品行的高度评价可谓经典。 【赚钱不能耽误教书】 西汉严遵,字君平,是一位精通老子学说的高士,曾拒绝为官,专心授徒、著书。《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卷七十二)记载,严遵在街道上开了个小卦摊谋生,但他并不想以此赚钱,甚至每日都不全天营业,而是每天只接待几位顾客,收入达到一百钱够生活费了即收摊。然后就放下帘子,专心致志在家向学生教授《老子》,因为这才是严遵最钟情热爱的事业。严遵可谓教师中安贫乐道的模范。 【任末爱友尊师】 东汉任末,《后汉书·任末传》(卷一百零九)记载,任末曾经在京城教学十几年,他的朋友董奉德在洛阳病故,大概是没有家人的孤儿,只有任末独自推一辆小车,把朋友的灵柩运送到墓地,他的重义气之举受到众人赞扬。后来政府让他出来做官,他却以病推辞。后来任末的老师去世,他在奔丧的途中自己也病重死去。咽气之前,任末嘱咐自己的侄子:“一定要把我的尸体拉到老师家门前,如果老师有知,我的灵魂就不会感到惭愧;如果已死去的人没有知觉了,那我也不过是归土罢了。”侄子按他的嘱托做了。任末爱友尊师的深厚情谊,实在令人感动。 【王裒爱徒如子】 王裒(póu)是西晋的一位学者,因父亲被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司马昭所杀,所以坚决不为西晋朝廷效力,隐居专心教授学生,门徒众多。《晋书·王裒传》(卷八十八)记载,王裒有个学生,被县里派了额外的差役,向王裒诉说,希望老师能向县官说情,免去劳役。王裒苦笑着说,我说情有什么用啊,这么多年不与官府打交道了,他们哪会听我的?但王裒并非对学生的难处并不袖手旁

孔子忠孝观

孔子忠孝观 孔老人家的“忠孝观”是中华民族区别世界上其它民族最大的文化特质,在思想上、文化上、生活上、政治上一直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何谓“忠”,就古代而言,忠就是忠君。《说文解字》中“忠”的解释“忠,敬也,尽心曰忠”指的就是要对君王竭心尽力,诚实负责,它的含义有忠诚、忠实、忠信等思想道德品质,应该说这便是孔子忠的定义。就现在我们而言,只需要大道忠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伦理要求,就是说人与人之间要诚实可信,这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修养的表现。孔子一再告诫底子要“与人忠”。据《论语。学而》的记载,它是一种人应该具有的品德和行为准则,也是孔老夫子提倡做人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 另一方面。“忠”也是指在政治范畴特定的君臣关系。鲁定公曾经问过孔子:“君事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曰:“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我以为这就是可以理解为“臣子尽心去做君王安排的事务”。放到当今社会,也就是指那国家工资的公务人员,需要尽心的去做单位安排的事务。再后来所谓的什么三纲五常中的忠,则早已是变了一番模样,它指的是绝对的服从,跟孔子的思想完全的相悖。 再就是和为孝,孔子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是至仁之本,教化的源泉,血缘亲情关系是人类先天所共有的。因此,《孝经。开宗明义》就记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业。”也就是

说,父子关系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关系,孝是中国社会上自天子、下自贫民都应当恪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就是中国社会能够统帅其它一切道德规范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孔子非常重视子女对父母的孝,其中尤为重视子女对父母的内心感受的关怀及他们情感上获得的满足。如果子女仅仅在物质上给父母关怀,做到了“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仅仅只是达到了孝顺的根本要求养,还不是孝。因此,孔子的孝也就是在养的基础上加以引申和扩大,产生了如恭、顺。敬、爱等。要使父母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子女必须“动之以情”,站在父母的立场,为父母着想,使父母不为儿女担心忧虑。给父母天伦之乐,让父母感到精神上的愉悦,“父母在,不远游”,《论语。里仁》让父母能看到子女在眼前,情感最满足,从而做到“不登高,不履危”。在父母生前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在父母死后继承他们的遗志立身。“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因而可以看出孔子非常重视父母子女间的感情交流,并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 忠孝长城,说不清它的起点,更没有终点,因为忠孝二字早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民族精神之中;因为忠孝二字早已澎湃地流淌在我们的民族气节之中。而只要中华民族不倒,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气节就永葆。

孔子师德观

孔子就是我国最早的,也就是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她在从教的生涯中创立了系统的教育思想,为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独特的师德观,成为后世为师者的指导思想,其身体力行的师范行为,成为后来为师者的榜样。当今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孔子的师德思想,为我们确立新的师德观就是大有裨益的。 1.“仁”就是孔子师德观的哲学基础。 春秋就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群国之间战争连绵不断、宫室内部新权与旧贵争夺权力的斗争此起彼伏的大变革、大转化的时代,也就是百家争鸣、观念更新、人才倍出的年代。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耳闻目睹了这种‘礼崩乐坏’、‘世风日下’缺乏人伦道德的状况,提出了崭新伦理学说,即“仁”的哲学思想。她讲的“仁”从《论语》中瞧包括做人的全部规范,诸如:忠、恕、考、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那么,“仁”的最根本的涵义就是什么呢?孔子解释说:“仁者爱人”。从这种观念出发,孔子对施“仁”的方法,行“仁”的表现,仁与智、能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评述。 孔子在《论语》中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譬,可谓人之方也已。”这就就是说,仁就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脚,要使她人也站得住脚;自己要行得通,要使她人也行得通,能够从身边拿一件事作例子,推广开去。可以说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在她瞧来对于一个愿意学习的人,应该“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从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在日常生活中,她认为如下表述就接近于“仁”或就是“仁德”了。“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即刚强、果断、质朴、言语谨慎,这四种品质都具有的话,可以谓近乎仁德。她还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她认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主,泛受众,而亲仁。”意思就是,年轻人在爹娘面前,得孝顺,与兄长处,得

师德

1、所谓“正当的途径”是指获得幸福的手段必须具有道德意义,即幸福要以道德为必要前提。 2、道德,只有在促进人类幸福之时才具有存在的意义,离开了幸福,道德就是抽象的概念、符号;幸福,只有得到道德的引导才有可能实现,离开了道德的制约,幸福不仅是片面的,更是难以全面实现的。此为幸福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3、教师职业道德,即“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道”即道理,“德”即品行 4、《孟子》:“庠者,养也。”庠,是学校的萌芽,而从事养老和教育的人,便是教师的萌芽。 我国古代师德规范:“仁且智”朱熹制订《白鹿洞教条》(朱子教规) ?一、孔子的师德观 “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一)学而不厌(二)温故知新(三)诲人不倦(四)以身作则(五)爱护学生 (六)教学相长 ?二、孟子的师德观 “性善论”,仁、义、礼、智四德。 (一)持志养气(二)反求诸己(三)意志锻炼(四)存心养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三、董仲舒的师德观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二)“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三)“必仁且智” ?四、韩愈的师德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二)教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三)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能者为师” ?五、王夫之的师德观 (一)“必恒其教事” (二)“明人者先自明” (三)“正言”“正行”“正教” ?中国古代哪些优良的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一)热爱教育,诲人不倦(二)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三)传道授业,教书育人(四)虚心学习,学而不厌 我国近现代师德规范 ?一、徐特立的师德观“经师”“人师” (一)立足人民,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二)“树人收获金如斗” (三)“专心致志,钻研业务” (四)热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五)“自己做刻苦的模范” 徐老同志: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 ?二、陶行知的师德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一)“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二)“追求真理做真人”的人格品质 (三)“甘当骆驼”的奉献精神(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德情操 (五)“以教人者教己”的学习态度 ?三、杨贤江的师德观 (一)教师要担负起学生“全人生指导”的责任(二)教师要肩负起社会的使命 (三)教师应当是一个革命者(四)教师要有高尚纯洁的美德,能起表率作用 ?我国近现代哪些优良师德传统值得继承和发扬? (一)教师要肩负社会责任(二)教师要有献身精神(三)教师要有民主精神 (四)教师要敢于创造(五)教师要锐意进取,不断学习(六)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外国师德规范综述 ?一、外国古代教育家的师德观 (一)古希腊教育家的师德观

结合上述材料,简析孔子的忠孝观。(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克己复礼》)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孔子趋出,以语子贡。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荀子·子道》)21.从上述材料可知,就伦理角度而言,孝弟的内涵是;就哲学思想层面而言,孝弟则是。(2分) 22.结合上述材料,简析孔子的忠孝观。(4分) 阅读答案: 21.孝敬父母,友爱兄长;为仁之本(2分) 22.(1)孝是忠的前提,在家孝顺的人,也一定对君主忠诚,不会作乱。(2)不能一味愚孝和愚忠,要能进诤言。(3)表现了孔子的忠孝观是有原则的,符合中庸之道。(前两点每点1分,第3点2分) 参考译文二 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问了三次,孔子不回答。孔子小步快走而出,把这件事告诉给子贡说:“刚才,国君问我,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问了三次而我不回答,你认为怎样?”子贡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了;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了。先生又能怎样回答他呢?” 孔子说:“真是个小人,你不懂啊!从前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有了诤谏之臣四个,那么疆界就不会被割削;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有了诤谏之臣三个,那么国家政权就不会危险;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有了诤谏之臣两个,那么宗庙就不会毁灭。父亲有了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做不合礼制的事;士人有了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做不合道义的事。所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怎能说这儿子是孝顺?臣子一味听从君主,怎能说这臣子是忠贞?弄清楚了听从的是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