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_宋秀艳

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_宋秀艳

总第234期

2016年1月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整合宋秀艳 周 斌

摘 要: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信息技术对教育改革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当代学前教育者面临着如何使幼儿教学与信息技术更好结合的新课题。通过探讨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必要性,反思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误区,尝试阐述在幼儿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效策略,以期对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应用有所启示。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应用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针对信息的采集、描述、处理、保护、传输、交流、表示、管理、组织、储存和补救而采用的系统和工具的规范、设计及其开发。随着《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颁布,教育信息化和学前教育在我国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学前教育信息化势在必行。因此,如何处理好幼儿教学与信息技术更好的结合是当前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在幼儿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现代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由教师、学生、教育内容三个要素构成,还须有“信息技术”。 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是对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和发展,它结合传统教育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传递学习知识,以求达到教育最优化的效果。因此,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的应用中也具有鲜明的重要性。 1.信息技术优化了幼儿园的教学环境

幼儿教学与中小学教学不同,幼儿教学是综合性的教学,将各领域的课程综合起来以主题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更加多元化。利用信息技术中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浩瀚如海的网络资源、有声有色的传输途径、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可以优化教学环境,为师生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提供了新方式,有助于幼儿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并逐渐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树立积极向上的态度、锻炼自主学习能力,让幼儿园的课堂充满活力。

2.信息技术调整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尊重幼儿的兴趣和个性。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幼儿多数情况没有发言权。幼儿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奇心强,易被新异刺激所吸引,仅仅依靠单纯的机械式教学所得到的知识不牢固,而且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可以创设与幼儿学习相关的环境,可以优化幼儿的学习过程,使幼儿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幼儿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

动,使教师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有助于形成合作探究式的教育模式。例如:在学习“5以内的排序”一课时,课堂导入使用多媒体呈现下面的情景:在一个大森林里,有五座新房子。接着,在一阵欢声笑语中出现了小兔子、小猴子、小花猫、小黑狗和小松鼠五个小动物。森林委员会盖了一批房子要分给大家,委员长大象忘记了小动物们的新家分别是哪一个,想让孩子们帮小动物们按照提示为小动物们找到相应的家。孩子们争着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们把小动物们送回了家。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孩子对5以内的序数这些抽象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3.信息技术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过去幼儿除了教师或家长的言传身教外,通常只能通过图书、报纸等传统媒介获得知识,途径比较单一。传统教学媒体的主体地位正逐渐受到新兴媒体(如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的威胁,甚至有被取代的可能。

DOI:10.13492/https://www.doczj.com/doc/02163729.html,ki.cmee.2016.02.025

总第234期

2016年1月技术装备助力幼儿教育

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图、文、声、影以及网络等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让单调、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可听、可看、可感。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可以将幼儿喜爱的科幻世界、神秘的自然景观、憧憬的童话王国呈现在眼前,有利于把生活中的知识与课堂中的活动有效结合,从而丰富教学内容。如,在“小蝌蚪找妈妈”活动中,播放音频使幼儿欣赏故事,引起幼儿的文学兴趣。然后,通过录像让幼儿观看小蝌蚪从卵到青蛙的生长变化过程,使幼儿对青蛙的成长有了深刻的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既整合了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又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总之,信息技术的参与,优化了幼儿园的教学环境,调整了幼儿园的教育模式,拓展了幼儿园的教育媒体,改变了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增进了教学效率,从而提高了幼儿园的教学质量。

二、幼儿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可能存在的误区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运用的恰当,可以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运用不当,则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负面影响。 1.脱离教学目标 变相地“灌输教育”

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是一种应用手段,而不是一种教育结果。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使得教师容易产生一种曲解,即只要在活动中运用到了先进的媒体或手段就等于整合了信息技术;只要在教学中加入了信息技术就是教育的革新。实际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虽然给人们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但还需要与学科内容、幼儿学习特点等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谨防“为了技术而技术”的盲目运用信息技术,忽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要防止教师变相地灌输教育,把书本中的知识生硬地搬到屏幕中,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学的特点。只有紧扣教学目标的信息技术,才是真正的教育信息技术的整合。

2.忽视幼儿身心特点 盲目选择信息资源

信息化教学是以幼儿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而不是为了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那种出于其

他目的而进行的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歪曲和异化,是我们必须避免的。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可以通过间接经验再现幼儿无法直接获得的学习经验,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对幼儿来说直接经验更为重要,幼儿具有直观形象思维,多数是通过眼睛和双手来认识世界。如果仅仅为了展示教学的现代化、信息化的手段而剥夺幼儿直接体验的机会,就会本末倒置。所以,信息技术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应根据教育教学及幼儿的个体学习的实际需要,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在应用信息技术时,也应选择最有开发价值的内容,以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3.教师信息素养不高 盲目追求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人数越来越广,但是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却是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能接触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信息技术,但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深度有限,

对课件的使用和开发更是漠不关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适时、适度”地应用信息技术,存在滥用、错用的现象。教师不仅要掌握幼儿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特点,还要掌握不同信息技术使用方法、性能以及对预期结果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和信息技术恰当的整合。

4.师幼互动水平下降 过分依赖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活动中的另一个误区表现为: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活动内容,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幼儿的全面发展。于是,教师为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以多媒体手段和网络资源为主,被动的拼凑教学内容,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也转变为幼儿与机器的互动。人机互动虽然具有操作自主、反馈及时的优点,但人机互动无法代替师幼互动。首先,它无法充分满足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智慧需求。其次,人机互动只能按程序进行,设定的问题和游戏难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水平的变化而加以改变。实际上,幼儿的学习是自我主动建构和内化的过程,如果不适当、不设计的选择信息资源教学或不利于幼儿思维发展,或加重幼儿的负担。

总第234期

2016年1月 三、幼儿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1.紧扣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信息化、现代化使才使用信息技术,而是为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完善。在运用信息技术时要紧扣教学目标,对教学方案进行全盘的教学设计。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和幼儿,也要备方法和手段。首先,要明确选择何种技术手段、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达成。其次,要明确如何围绕教学的整体目标,怎样为整体目标服务。特别是要考虑运用信息技术对幼儿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以及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提高会起到什么作用,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2.优化教学设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意比教学内容更重要。要优化教学设计,把设计工作做得科学而合理。在设计时,要注重实用性,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要简明清晰,一目了然;要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愉悦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乐于参与的一种双边活动。另一方面,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技术的设计。如,图像颜色要鲜亮;音频声音要适中;观看时间不宜过长等等。每一个设计都应该考虑到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把握幼儿的学习特点,以便达到教育最优化。 3.开展个性化教学

个性化教学是教育者不断追求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教师本身要拥有一定“个性”。教师不但要有过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还要有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最主要的是教师自己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学理念。其次,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每位幼儿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点,选择恰当的信息技术手段有针对性的调整,在建立学习兴趣基础之上,让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以此弥补另一方面的不足。 4.重视师幼互动

幼儿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也不是幼儿的

个体演绎,而是一个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大舞台。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幼儿教学,有其特殊性,既需要教师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更需要教师以自己的智慧,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师幼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教师要适时适度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互动、推动互动、深化互动;要尽可能地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对话和互动中进行经验交流、思想碰撞、情感共鸣,让每个幼儿都受到关注,感受到自教师的支持和鼓励。 5.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在信息化教学中,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硬件、设备、资源等材料,还需要先把教师的能力水平、教育理念及整合能力作为基础打好。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而非万能的教学手段,它的使用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也就是说,教师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信息素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更需要用“以幼为本”的教育理念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各个领域和环节,这样的信息化教学才会更有效。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介入,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学环境的变化,更是教师关于教育的理念的变化。只有理清现代信息技术与幼儿教学的真正关系,才能做好幼儿教育的保教工作,才能不断深化幼儿教育改革,从而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幼儿教育体系。 作者信息

宋秀艳,硕士,助教。河南大学民生学院,475001周斌,本科,助教。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830001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二五”教育规划课题“新疆农村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培训需求研究”的阶段成果(编号:14402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