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2016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试卷-答案

广东省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历史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距今约6000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半地穴式的。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考点】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2.【答案】B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礼仪规则”“遵守礼仪规则”,联系所学可知,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重视“礼”和道德教化的作用。故选B.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的认识。

【考点】百家争鸣;老子和孔子

3.【答案】D

【解析】208年曹操为乘胜消灭孙权和依附荆州势力的刘备,统一全国发动赤壁之战。刘备采用了诸葛亮的建议,联合江东的孙权,孙刘联军用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相传在这次战役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和施“连环计”。在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占四川,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ABC都是后人撰写的,不是第一手资料。故选D.

【提示】本题考查了诸葛亮的相关史实。

4.【答案】A

【解析】题目给出的马可?波罗来中国经商发生在元朝,与唐朝无关,据此所有含④的BCD 三个选项。故选A.

【提示】本题考查了唐朝开放的交往。

【考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5.【答案】C

【解析】依据图片内容可知,a、b图货币属于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c是宋朝

时期出现的纸币,上述图片反映的是货币在社会的流通中逐渐出现纸币。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

【考点】中国古代货币演变历程

6.【答案】B

【解析】材料“只供传述错误,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大意为:此机构只能够传达记录

皇帝的旨意,不能够对旨意有任何的建议。“赞画”是谋划的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机构为军机处。锦衣卫是明太祖设立的。唐朝中书省负责决策,唐朝时政府中的六部归

属尚书省。A、B、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军机处设立。

【考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主要措施

7.【答案】D

【解析】世界不同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古代也有,并不是从新航路开辟才开始的,故A错误。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而不是彼得一世改革,故B错误。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为未来的社会提出了各自的构想,但还谈不上系统,它只是提供了一个

蓝图,故C错误。英国在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占领了更多的殖民地,使其成为

了日不落帝国。故D正确。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考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日不落帝国的建立

8.【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尼布楚条约》可知是材料中“俄国人要求的领土”位于我国东

北地区。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他们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

两次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雅克萨,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

判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两国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

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

领土。故选A.

【提示】本题考查《尼布楚条约》的相关史实。

【考点】雅克萨之战与《尼布楚条约》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给出的“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可知评述的是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把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封建思想逆流。故选D.【提示】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考点】新文化运动

10.【答案】B

【解析】由所给地图示意图可以得知是关于北伐战争的行军示意图。为了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1926年7月,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经过半年的斗争,基本上消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选B.

【提示】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结果。

【考点】北伐战争

11.【答案】A

【解析】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胜利后迁回北京。北京大学校名及办学地点变化的原因是遭受日本的侵略。故选A.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北大的有关内容。

【考点】七七事变和日本全面侵华

12.【答案】B

【解析】由“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可知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故选B.

【提示】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考点】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

13.【答案】A

【解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

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故选A.

【提示】本题考查土地改革的影响。

【考点】土地改革

14.【答案】A

【解析】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4年,中国、印度、缅甸再次重申”“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根据所学可知,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准则。故选A.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认识。

【考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5.【答案】C

【解析】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战。所以楹联中“前事”指文化大革命。故选C.【提示】本题考查文化大革命的知识点。

【考点】文化大革命

16.【答案】B

【解析】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1年为19.3%。1991年转口贸易比重为28.7%,祖国内地在香港转口贸易中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这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香港的发展依靠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选B.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重要影响。

【考点】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意义

17.【答案】C

【解析】据图示所知,我国北京将举办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而迄今为止中国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截至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确定为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度、俄罗斯、巴西等57个。2016年4月14日至15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共同主持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投资和基础设施、金融部门改革、国际税收合作、反恐融资、绿色金融及气候资金等议题,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以上内容反映了中国外交成就

及参与国际事务。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中国的外交成就。

18.【答案】D

【解析】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伯利克里执政时期,古希腊雅典城邦达到全盛,经济繁荣,

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希腊“极盛时期”具有深远影响的是

雅典的民主政治。故选D.

【提示】本题考查的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19.【答案】D

【解析】由题目信息“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

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可知,这反映的是美国独立战争内容。美国

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独立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殖民战争。由于英国对殖民地的剥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了北美人民的抗争。经过北美

人民的艰苦抗争,终于在1783年迫使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民主体制,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D.

【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美国独立战争。

【考点】美国独立战争

20.【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19世纪80年代、英国、动力”判断是改良蒸汽机。1785年,瓦特改

良了蒸汽机,使机器获得了持续而稳定的动力,也使人类跨入到“蒸汽时代”。畜力和水

力是在工业革命前的动力,石油和电力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能源。故选B.

【提示】本题考查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应重点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

21.【答案】C

【解析】据题干“战争使我们不断地贬低人的身份和尊严,只留下动物的本能”,可知战

争使士兵丧失了人格和尊严。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战争对人的影响。

22.【答案】A

【解析】本题要注意提示图表信息,在图表中可以看出,苏联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苏

联的国民收入、农业产值和生铁产量的实际完成数比规定完成时有较大差距。故选A.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考点】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

23.【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为了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法西斯侵略势力,丘吉尔希望通过援助苏联增大战胜法西斯国家的胜算。所以苏联存亡事关英美的命运。故选C.

【提示】本题考查反法西斯战争。

24.【答案】D

【解析】由材料“通过让出部分国家主权,进行国家间的联合,达成区域和平,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可知,这说的应是地区性经济组织的建立,北约和华约是军事性集团,不是为了和平目的,可排除。独立国家联合体是一个政治性组织,与题意也不符,1993年成立的欧盟是这一“尝试”的典型事例。故选D.

【提示】本题考查了欧盟的成立。

【考点】欧盟的成立

25.【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伴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原先的敌对关系逐渐转变为竞争合作、妥协共处的关系。ABD表述错误。故选C.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二、综合题

26.【答案】(1)自强求富;成绩优异,道德高尚,维护国家尊严。

(2)三民主义;辛亥革命;成就: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中华民国。

(3)留学生是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为新中国政权建设作出贡献;推动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4)科技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等。

【解析】(1)据所学知,19世纪70年代,大清王朝派遣留学生是属于洋务运动的内容之一,洋务运动的目的就是自强求富。由材料“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可知,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是因为中国留学生成绩优异、道德高尚、维护国家尊严。

(2)据所学知,孙中山创立的“新的学说”是指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了辛亥革命的指

导思想。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3)由材料三中的(a)图留学生占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出席代表的67%,可以得出留学生是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由(b)图中留学或国外工作过的人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人数的67%,可以得出留学生为新中国政权建设作出贡献。由(c)图中归国学者占中国科学家首届学部委员的92%,可以得出,留学生推动了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4)由上述三个材料可以得出,归国学子在科技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提示】(1)本题考查了清王朝派幼童赴美留学的目的及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2)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

(3)本题考查了留学生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影响。

(4)本题考查了留学生对中国哪些层面作出了贡献。

【考点】孙中山的历史功绩,辛亥革命

27.【答案】(1)受到外国入侵;明治维新。

(2)确立分权体制,提供法律保障。

(3)甲午中日战争;国民心理变化:对中华文化由赞赏到蔑视;日本国民心理从劣等感到优越感;东亚国际关系变化:东亚秩序开始由日本主导;东亚局势进一步动荡。

(4)面对危机,要革新进取;国家强大,不可恃强凌弱;国家间协商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等。(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由材料一“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十年前,美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可知,中日两国都曾受到外国入侵。面对美国的入侵,日本于1868年进行了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由材料二“《大日本帝国宪法》国家分权体制图”可知,日本颁布的宪法,确立起了分权体制,为“西方化时代到来”提供了法律保障。

(3)据所学知,“日清战争”又称甲午中日战争。由材料三“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使日本国民对中华文化由赞赏到蔑视,日本国民心理从劣等感到优越感。东亚秩序开始由日本主导,东亚局势进一步动荡。

(4)本题是认识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面对危机,要革新进取;国家强大,不可恃强

凌弱;国家间协商合作,才能实现共赢等。

【提示】(1)本题考查了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相同困境及日本的明治维新。(2)本题考查了《大日本帝国宪法》的内容及意义。

(3)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

(4)本题是认识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