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单元学案

第六单元学案

第六单元学案
第六单元学案

课题

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想象父亲抢救儿子的画面。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初步感受父子间浓烈的亲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难点能说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堂准备

教师ppt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一、导入:

在一九八九年的美国洛杉矶,这天人们像往常一样井然有序地生活着,突然间

山崩地裂,一场灾难降临,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内房屋倒塌,几万人被埋,三十

万人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灾难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在这次地震中,有一对父子

演绎了一段令人深受感动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十七课──《地震中的

父与子》。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出段落序号,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理解“昔日、废墟、疾步、绝望、瓦砾、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

(4)、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试着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内互读课文,交流学习收获。

3.全班交流: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以及词语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

①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读了课文有什么感受;

③划出不懂的词语、句子,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讨论:

(1)用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谈谈读了课文,自己有什么感受。

四、默读课文,直指重点

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板书:了不起)

五、知识技能提升

1、看拼音,写词语。

luòshān jīhùn luàn xīrìfèi xū

()()()()

bào zhàwǎlìchàn dǒu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

昔日—()依然—()颤抖—()悲痛—()

反义词:

昔日—()绝望—()漆黑—()猛然—()

3、课文讲述了()发生在()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的感人的故事。

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父亲了不起

作业布置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17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能领悟作者抓住人物语言、外貌、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

达方法。2、体会到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体会父子间浓烈的亲情。

学习重难点

重点通过人物语言、外貌、动作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难点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课堂准备

教师ppt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一、复习导入: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自主、合作、探究:

1、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父亲和儿子的语言、外貌、动作,勾画出来,并谈谈你的感

受和体会。

2.关于父亲的了不起的句子。

①当看到教学楼已成为一片废墟时“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

我的儿子。”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父亲见到废墟以为儿子已经死了,他感到极度痛心,体现了他失去儿子的悲痛

心情)那么,心爱的儿子不在了,父亲那嘶心裂肺的喊叫声,该怎样读呢?(绝

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读,评议,齐读。

②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从这儿可以看出什么?

(父亲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儿子会记住他的话,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所

以他──坚定地站起身)

③“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④“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课文中为什么要这样描写父亲的外貌呢?

(父亲坚信儿子没有死,奋力拯救儿子,顾不得休息,可见父亲对儿子爱的伟大)师:是什么使父亲没完没了地挖呢?(是一个信念,──“儿子在等我”)

师:这是多么伟大的父爱!这是多么坚定的信念,与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有些父母看到废墟痛苦后绝望地走了。而这位父亲不理他人的劝阻,只有一个信念──儿子在等他)

(而且这位父亲见人就问你是不是来帮我的?可见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他坚信儿子仍然活着)

3.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

①“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儿子对父亲的信任,他坚信父亲会来救他。即使在最危险,最艰险的时刻,儿子的信念都没有动摇。)

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里,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

一句朴实的话终于让父子团圆,此时心中有千言万语,又激动人心的场面往往通过言语来表现,读一读父子间的对话,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惊喜,自信,激动)

指导朗读。

②“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我们来评一评。

4、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他挖了8小时”至结尾。

三、总结全文,发散思维。

1.总结:这是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爱,会使人坚定和勇敢;爱,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力量;爱,会创造奇迹”。学习后,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2.学生在班上交流。

3.师小结:感受多深呀,回家后把你们的感受对父母说一说,或是记在日记中。

板书设计17地震中的父与子

父亲儿子被压

父子重逢悲痛执着喜悦

父亲救子儿子

作业布置

完成长江练习册课后反思主备人

辅备人1

辅备人2

辅备人3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18、慈母情深课时1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认识“陷、碌、攥”3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

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

深沉。

学习重难点重点

通过描写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

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母爱的

深沉。

课堂准备

教师PPT课件,《烛光里的妈妈》音乐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

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知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学生自学。

(1)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生字要多读几遍。(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陷、碌、攥”,学生认读。

(2)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一)感悟慈母对孩子深沉的爱。

1.根据“提示”要求,自学课文。

画出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这是一位_________的母亲,有理由即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师适当点拨。

(1)这是一位瘦弱的母亲。从“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可以体会出来。

(2)这是一位贫苦的母亲。从“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可以看出来。

(3)这是一位辛劳的母亲。从“有事快说,别耽误干活。”“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了背……”可以看出来。

(4)这是一位善良、关爱孩子的母亲。从母亲的同事认为“我”是要钱买闲书,劝阻她给“我”钱时,母亲却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位母亲家境这么贫寒,挣钱又这么艰辛,却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包含着深沉的母爱。(二)体会“我”对母亲的感激、崇敬与热爱之情。

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更何况是文中的“我”。请找出“我”深受感动的语句,

(1)“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

(3)“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

(4)“那一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听水果罐头。”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选取自己感受深的语句读,读出对伟大母爱的赞颂以及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2.指名有感情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实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母爱的故事。

2.自由朗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纸船──寄母亲》,感受冰心奶奶热爱母亲,怀念母亲的思想感情。

3.写几句话,抒发你对母亲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六、精要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深地感受到母爱是慈祥的,母爱是深沉的,母爱也是伟大、无私的。这种爱,作为子女永远也报答不了,正如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板书设计18慈母情深

外貌:瘦弱龟裂语言:爱希望

动作:揉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

2、完成练习册

课后反思

主备人辅备人1 辅备人2 辅备人3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初步感受父母对孩子的爱

学习重难点

重点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生词。

难点能正确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堂准备

教师ppt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

“坏事”呢?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勾画生字新词,标段落序号。

2、小组交流,完成生字、新词的理解。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文,边读边想: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课文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2.交流。(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顺序──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了解文章由作者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这两部分内容构成的。)

3、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2)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又

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4、论交流、展示。

四、书写指导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抄写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2、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感受母亲的慈祥与善良,体会父爱的深沉。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学习重难点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巴迪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师ppt

课堂准备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

一、复习导入

二、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引导品读“童年的故事”

1.自读,思考: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

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

么有不同的看法。找出有关的段落、语句,用你喜欢的符号在文中做标

注。反复读读,再跟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

2.学生自学,作批注,教师参与学习。

3.班级交流。

(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

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事情的本身质量;另一个方面是因为父亲针

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

“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

醒“我”、警示“我”。).

4.指导感情朗读。重点指导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

同的反应的语句。

(二)自主品读“后来的认识”

1.默读作者“后来的认识”的部分,提出自己不懂的或感兴趣的问题

和大家讨论。

2.质疑、讨论。

①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越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

(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

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

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

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

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

②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

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对母亲,“精彩极了”的赞扬声,和父亲“糟糕透了”的批评声,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父母共同的出发点,一个“爱”字。正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心,所以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意思是说,不会产生自傲和自悲。平常有父母时常的提醒,在爱的鼓舞下,不断前进)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三、读课文,总结收获

1、头再读文,想一想学习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

2、生总结写法(当学生总结出文章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来进行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活动时,教师让学生到文章里去找找并画出这样的句子,再次读读,细细地体会作者细腻的表达手法)。

3、诵自己喜欢的句、段。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完成长江练习册

课后反思

主备人辅备人1 辅备人2 辅备人3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20*学会看病课时1课时

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掌握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儿、残

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

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

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

学习重难点重点

我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母亲为了让儿子自己学会看病让他独

自去医院,自己却在家里饱受煎熬的矛盾心理,体会母亲的心理变

化,感受广袤深远的母爱。

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

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课堂准备

教师ppt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一、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你们会怎么做呢?是让父母陪着去

医院呢?还是自己去医院看病呢?下面我们学习20课《学会看病》,看

看文中的儿子是怎么做的。(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理解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

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三、自主、合作、探究: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2、同桌合作读课文,并勾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多读几遍,

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

“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

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

“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

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

“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

“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

“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负责任的爱是真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

四、拓展延伸

1、文中的母亲面对生病的孩子并没有及时给孩子看病或送进医院,此时你对这位母亲一定有看法,请你说说吧。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你的父母说呢?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

2、完成长江练习册。

课后反思

主备人辅备人1 辅备人2 辅备人3

审核人评价与建议

课题口语交际课时1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力,增强学生口语表达的信心,让学生畅所欲言,广开言路;建议父母改进

教育方式。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与教师引导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父母的爱,与父母真诚谈心。

学习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在交际与沟通中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父爱母爱。

难点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式。

课堂准备

教师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有人说过,父母的爱是慈祥的笑容,是亲

切的话语,是热情的鼓励,是严格的要求。学习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也许大家

对父母之爱有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和感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大家的收获吧!

二、紧扣课文,交流感受

1、小组交流:以“父母的爱是——(慈祥的、严格的、宽容的、纵容的、感人的……)”

为中心。

2、全班交流展示。

三、阅读片段,发表见解

1、导入。是呀,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请大家先阅

读下面三则小故事,然后我们再一起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阅读。课件展示三则小故事,或让学生打开课本第10页,学生自由阅读。

3、交流展示。

①小组内交流,评说故事,提出自己的看法,小组长进行简要记录;

②全班交流;

4、教师总结。

四、讲述故事,表达想法

1、导入。你在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又有什么新的

想法?

2、讲述。把自己与父母之间发生的小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谈谈看法。

3、评说。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可结合故事或发表想法,或帮助分析,或提出解决办法。

五、课后谈心,引导沟通

1、讲故事,求沟通。回家后,把三个小故事讲给自己的父母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同时,把自己的看法也跟父母说一说。

2、讲心事,求沟通。把自己对父母教育自己的事例的看法跟父母谈谈心,互相交流,互相沟通。

六、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次口语交际的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写一篇收获心得。

课后反思

主备人辅备人1 辅备人2 辅备人3

审核人评价与建议

课题习作课时第1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把握要求,审清题意;2、合理构思,加工材料,打好习作草稿。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对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体会父母的爱。

学习重难点

重点把握要求,审清题意。

难点合理构思,加工材料,打好习作草稿。

课堂准备

教师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你有没有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

他们好好交流、沟通一下吧。

二、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些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

3、小组合作。

三、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代表交流。

2、师生评议。

四、明确要求,学生写作,并自行修改。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习作课时第2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赏评佳作,再次修改习作,抄写习作。

过程与方法充分交流,互评互议。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

学习重难点

重点习作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情感表达恰当

难点将自己对父母的爱恰当的表达出来。

课堂准备

教师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

一、导入:

二、朗读佳作,共同赏析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自己的作文,教师引导赏析。

2、向学生推荐范文。

3、总评。

三、抄写作文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习作课时第3课时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习作讲评,习作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情感表达恰当;将自己对父母的爱恰

当的表达出来。

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互评互议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培养学生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

学习重难点

重点习作条理清晰,中心明确,情感表达恰当

难点将自己对父母的爱恰当的表达出来。

课堂准备

教师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三、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谈话引入。习作组主要是拿出来运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达到互相

交流沟通的目的。

2、布置任务。将自己的习作读给自己的父母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1、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2、可以将自己的习作向报纸杂志投稿。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总结本次习作的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审核人评价

与建议

课题回顾拓展六课时1课时

主备人刘婷婷辅备人安一婷、徐延琴审核人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交流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以及这些语句的好处,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3、读懂漫画内容,了解漫画集《父与子》。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情感态度与

读古诗句,学美德。

价值观

重点读懂并背诵古诗句。

学习重难点

难点读懂漫画集《父与子》。

教师

课堂准备

学生

课堂组织过程预设集体(二次)备课意见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

2、读悟范例。说一说这些语句好在哪里,全班交流。

3、迁移练习。本册书中还有哪些这样的句子,体会好在哪里,然后全班交流。

4、拓展练习。在课外书中找一找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和心理的句子,同桌

交流。

二、日积月累

1、自主学习,想一想这些诗句的意思。

2、小组内互说诗意。

3、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背诗句。

4、个性展示。

三、课外书屋

1、看漫画,说说漫画的内容。

2、说漫画,体会父子形象。

3、拓展漫画,谈一谈你读懂的其他漫画。

四、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主备人辅备人1 辅备人2 辅备人3

审核人评价与建议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课文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由两首古诗和、两篇课文和语文园地六组成。《古诗二首》从不同地侧面反映了夏天地美丽。《荷叶圆圆》让我们一起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情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吧!《要下雨了》是一篇科学童话。通过小白兔与小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燕子低飞、鱼游到水面、蚂蚁搬家这三种预示即将下雨的现象。 “语文园地六”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五部分组成,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学会照样子说句子,学会加标点;理解有关天气的谚语;朗读童话故事,懂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道理。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所学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注意读好问句和感叹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涵的道理和感情。 单元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乐于识字的习惯和主动识字的能力。 2.鼓励学生阅读古诗和短文,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3.激发学生观察夏天的景物和气候特点的兴趣。 4.感悟古诗所表现出的意境美。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单元课时分配: 《古诗二首》 2课时 《荷叶圆圆》 2课时 《要下雨了》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2课时 单元测试 2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教学重点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教学难点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流程修订栏预习 导入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看到这么美的池塘、莲花,谁不想欣赏一番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第12课《古诗二首》。 2.识记并书写生字“首”。 3.揭题: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诗人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书诗题。相机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5.简介作者白居易。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一)自读诗句,认识生字词。

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 Section A学案及答案

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 Setin A学案及答案 新目标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SetinA学案及答案 Unit6 Hlnghaveubeenlletingshells? SetinA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单词llet,shell,sate,pair,sine,raise,several,sater 2掌握句型:Hlnghaveubeensating? I’vebeensatingfrfivehurs I’vebeensatingsineninehurs I’vebeensatingsineIassevenearsld --Hlngdidusate? --Isatedfrthurs --hatsprtdupla? --Tennis --hendidustart? --henIaseleven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现在完成进行时,学会谈论人们做某事持续多长时间,谈论人们收藏某物多长时间。 情感目标:通过对历史文化知识的再认识,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 学习难点:区别不同点: “fr”and“sine” 2“Hlnghaveubeensating?” And“Hlngdidusate?” 学习过程: Step1自学44、4、46页单词并检测: 收集___________贝壳___________溜冰鞋____________溜冰者__________ 马拉松赛跑_________ 滑冰马拉松___________ 筹集_________ 几个的_________ 自从___________ 自从9点起____________ 一双旱冰鞋_________________自从两年前一直到现在_______________ Step2新导入:

教案人教版7上:第六单元教学案答案

21《皇帝的新装》教学案答案 一、预习、导学 1、jī、bì、xián、hài 、qīn 、hè、xuàn、xūn、chèn 2、(l)不惜:本课指不觉得可惜,舍得。 (2)炫耀:本课指夸耀。 (3)称职:能够胜任所担当的职务。称:适合。 (4)愚蠢:头脑迟钝、不灵活。 (5)不可救药:比喻人或事物已坏到无法挽救。救药:用药救活。 (6)妥当:稳妥适当。 (7)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8)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 (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毫无望J见、一味盲从。附和:跟着别人说。 (10)勋章:一种较高等级的荣誉证章【课内探究案】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2、骗、 3、这个故事通过爱慕虚荣的皇帝上当受骗的故事,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要自欺欺人,不要爱慕虚荣。 4、略 5、略 6、童话一开头就对皇帝嗜好新衣成癖极尽渲染,两个骗子毫无顾忌、大胆行骗,竟在皇帝身上施展拳脚, 正是抓住了皇帝的致命弱点。赋予奇怪特性的新装,不但迎合皇帝的虚荣,而且用以检验臣民,巩固统治,这样对皇帝就更具吸引力,骗局和皇权就结合起来。 7、三个场面类似而不同,情趣横生,刻画了皇帝和他的臣属丑恶可笑的嘴脸。①老大臣和官员察看织布的神态、动作各有不同。老大臣在惊奇之余,先是“把眼睛睁得特别大”,然后又一边称赞,“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最后则“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而那个官员只是“看了又看”,并没进一步的动作。②心理描写也各有不同。写老大臣用祈使句,表示他的可怜和哀叹;写皇帝则多用疑问句,表示吃惊和怀疑;官员用疑问句,年轻得志自我怀疑。③语言描写也各有特色。老大臣不仅反复称赞,而且答应要呈报皇上,表现了

第六单元学案设计

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多角度描写景物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细致地描写景物。 2.通过教师生动直观的画面和通俗的事例的帮助,掌握如何选用感官角度和修辞手法进 行描写景物。 3.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感悟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自学写作导引,将疑难地方在课本上圈出。 2.阅读《春》《济南的冬天》等写景文章,比较文章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 【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春》中有着大量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下面一段所运用的写景方法。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2.《济南的冬天》中有着大量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试分析下面一段所运用的写景方法。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济南的冬天》) 二、深入探究,梳理归纳 3.在其他文学作品中,你还记得有哪些运用了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4.根据对课文的分析及写作导引的学习,你认为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有哪些?请在 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明确。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 导学案(A版三年级下册)

语文A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答案导学案(A 版三年级下册) 一、看拼音,写词语。(4分) chánjiàoxīnshǎnɡshènɡfùjiàoliànɡfēnɡsuǒpàoch áfènnùrónɡyì ()()()()()()()() 二、辨字组词。(8分) 钟()渐()碎()赵()守()搂()矿()澡() 种()惭()摔()超()村()楼()旷()躁() 三、变字小魔术。(8分) 例:骨——(骺)(髓)(滑)(鹘) 票——()()()()乔——()()()() 肖——()()()()垂——()()()() 四、划掉括号里不合适的字。(12分) (受收)获训(练炼)一(显现)身手(会恢)复(健建)康千变万(花化) 粗(糙草)暴(燥躁)(峦峦恋恋)不舍(振震)怒积(攒赞)一干二(净静) 五、补充词语。(6分) 全()贯()()目()神()慌()忙晕()转()()重()长()翼()飞 六、照样子,写词语。(12分) 例:虎背熊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承前启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前仰后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乐园。(19分) 送回大山 一阵狂风暴雨之后,山洪滚滚而来。 王敢站在村口,呆呆地望着滔滔洪水和洪水携带来的种种杂物:折断的树枝、打落的果子、拔起的庄稼…… 这时,他发现,水面一根大树枝上,落着一只小鸟,小鸟紧紧地抱住树枝,随着洪水上下起伏,全身的羽毛都被打湿了。王敢毅然跳下水,救出了小鸟。 王敢把小鸟带回家里,给它擦干身上的雨水,用暖暖的棉花包裹起来。小鸟得到温暖,很快恢复了活力,一跳一跳地好像在向王敢表示谢意。 在王敢无微不至的关怀下,小鸟一天天长大,它长成了一只小孔雀!长长的双腿,漂亮的羽毛,五彩缤纷的尾巴,王敢很喜欢它。但他想,这孔雀是从大山里漂来的,它应该属于大山,属于森林,属于所有的人们。于是,在一个明媚的早晨,王敢把小孔雀送回了大山,送进了森林,送还了人间真情…… 1.依照上文填空。 ()的树枝()的果子()的庄稼()的早晨 ()的棉花()的羽毛()的尾巴()的双腿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谈一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导学案(无答案) 《鲁滨逊漂流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字词,了解笛福及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 2、概括蕴含的思想感情,把握作品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主题的写法。 3、引导学生理智、辩证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和挫折,培养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学习重点难点】 1、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理清心态变化历程,体悟其中蕴含的理智思辨的人类精神。 2、理解身处绝境的鲁宾逊行为的意义。 【知识链接】 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板书:笛福(1660—1731),英国小说家),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1704年苏格兰水手赛尔科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赛尔科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作出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孙却完全是个新人,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 【课前预习案】 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一、读熟课文:自学并摘录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谈论话题:以《我眼中的鲁滨孙》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三、提出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与同学们探讨? 四、知识链接:找整部作品读一读。 【课堂探究案】 方法指导: 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质疑释疑,大胆发言。 3、读悟结合。 谈论话题:朗读精彩片断,从课文看“我眼中的鲁滨孙” 提问小组“我眼中的鲁滨孙”参考问题 总体1、2、4、56、7、8鲁滨孙漂流到荒岛后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解决的? 3、4、5、6、7、8鲁滨孙漂流到荒岛后心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他的生活态度或生存意念是怎样的? 2、4、5、6、8鲁滨孙能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看出他什么性格特点? 梗概1、2、7第1自然介绍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精彩片断7鲁滨孙为什么要救野人?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2、5鲁滨孙总结的好处和坏处分别是什么?请概括叙述。这样的形式有什么好处? 提问小组拓展延伸参考问题

四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学案及答案

草帽计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同桌互查) 1、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根据句意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汗()()背镇定()()面面()()莫()()妙人()马()()()忘形丢()弃()狂()()炸神()()算 2、给下列词语中画的字注音。 隐蔽()踪影()凌乱( ) 长征()称赞()狼狈()葫芦()率()领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1、初读感知 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通过朗读课文,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了红军_______ 途中,___ 同志带领队伍向贵州进发,遇到 _____________。在这危急时刻,使用“_________”智斗白军,以弱胜强的故事。 2、品读感悟 ★自由朗读课文,贺龙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设计草帽计的?请你用横线 画出相关的句子。 ★课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写,你能把文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地方找 出来吗? 【温馨提示:反复读文联系上下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 ★通过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课文中有一句话写了“草帽计”怎么样?请你用直线把它画出来,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当时,骄阳似火,天气酷热,地上的草木都被晒得枯焦了。指战员们虽然人人头上戴了一顶草帽,仍然热得汗流浃背。走着,走着,忽然,天空中传来了嗡嗡嗡的飞机声,敌机来了。贺龙同志一看,镇定自若,命令全体战士到山林中隐蔽。敌机飞了一圈,没有发现可疑迹象,便摇头摆尾地离开了。战士们刚要起身赶路,侦察员前来报告说:“后面有一个团的白军赶上来了。”贺龙同志听了点了点头,只是命令部队继续前进。 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眼前是一块平坦的山场,贺龙同志仔细观察了地形,然后传了一道命令,要全体指战员把草帽摘下丢在路边。这时正是炎热难熬的时候,战士们听到这道命令,都面面相觑(qù),感到莫名其妙。有的说,草帽是我们的随身宝,既能遮太阳,又能挡风雨,为什么要把它丢掉呢?有的说,这草帽是从根据地带出来的,怎么能随便丢掉呢?有的说,贺龙同志葫芦里又在卖什么药,实在叫人猜不透!也有的人说,贺龙同志要我们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理! 战士们尽管有些想法,但一切行动听指挥。贺龙同志一声令下,战士们就把草帽统统扔在道旁,顿时道路两旁都是红军的草帽。贺龙同志见了,哈哈一笑,命令部队马上迅速转移。 1.解释词语。 面面相觑: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

综合性学习导学案 课前准备 孩子们,本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分两个板块,分别是“回忆往事” 和“依依惜别”。综合性学习应和我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设计的活动应与即将毕业的你们的生活相关,所以,学习这单元之前,需要大家自主阅读单元导语. 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要任务。回忆六年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搜集六年小学生活中有纪念意义的照片,获奖证书、自己的相关作品等。然后慢慢整理,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4. 策划毕业联欢会活动,学写策划书,制作节目单,举办毕业联欢会。 5. 给老师、同学、母校或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表达真情实感

板块一:回忆往事 活动目标 1. 阅读相关文章,怀念小学生活,能围绕活动主题, 明确活动任务, 制订活动计划, 并按计刘开展活动。 2. 能根据活动主题收集和整理反映小学生活的资料. 填写时间轴, 与同学分享难忘的回忆。 3. 收集、筛选资料, 整理资料,能设计制作成长纪念册。 活动过程 一、浏览内容,明确活动任务,制定活动计划 1、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以往的综合性学习,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温馨提示: ①自由组成小组 ②讨论活动内容 ③制订活动计划 ④活动计划包括:清楚活动内容、明确活动重点、确定活动时间、安排分工情况等。 ⑤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2、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自主阅读“回忆往事”这一板块的“活 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可以参考哪些资料,如何开展?需要多长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学案练习检测试题答案汇编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 【重要词汇概览】 ◆more adv. (比......) 更,更多的,更大的 (构成多音节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 ◆than conj. 比 ◆calm adj. (心情) 镇静的,无忧虑的 ◆wild adj. 卤莽的,轻率的 ◆intellectual adj. 用脑筋的,有智力的,聪明的 ◆athletic adj. 体格健美的,体格强健的 ◆both pron. 二者,两者都 ◆popular adj. 受欢迎的,流行的,通俗的 ◆schoolwork n. 学业,功课 ◆laugh v. 笑,发笑 ◆opposite adj. 对立的,相反的 ◆view n. 观点,想法,态度 ◆interest n. 兴趣,爱好 ◆though conj. 虽然,既然,纵然 【重要词组概览】 ◆be good at 擅长,善于,在......做得好 ◆twin sister 双胞胎姐妹 ◆in some ways 在某些方面 ◆look the same 看上去一样 ◆look different 看上去不同 ◆enjoy doing sth 喜欢做某事 ◆more than多于,超过 ◆between...and...在......和......之间 ◆as...as...和......一样 ◆lots of=a lot of许多, 大量的 ◆ a little一点儿(修饰比较级,表示"更......一点儿" ) ◆the same as和......相同 ◆make sb. do sth. 使某人做某事 ◆like to do sth.喜欢做某事 ◆be important for sb.对某人重要 ◆be different from和...... 不同 ◆stay at home呆在家里 【语法知识聚焦】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学案

第六单元 21 古诗两首 学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会认“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第1课时 【预习导航】 一、预习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把下面注音的生字读准。 liàn yàn kōng méng dàn zhuāng nón g mǒ yìxiāng yí 潋滟空蒙淡妆浓抹亦相宜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古诗,并尝试着背诵《望天门山》。 二、预习古诗内容。 1.你收集了哪些关于李白的古诗?请写下来。 2.谈谈你对苏轼的了解。 3. 《望天门山》中写了哪些景物? 4.《饮湖上初晴后雨》给你的第一影响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中感受到的? 5.通过预习这两首古诗,你明白了什么?

【课堂探究】 一、感悟《望天门山》。 1.天门山中断了,在作者眼里是被谁断开了?由此你体会到长江水怎样? 2.“碧水东流至此回”,从这个“回”字你又体会到天门山怎样?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感悟《饮湖上初晴后雨》。 1.解释下列词语: 潋滟: 空蒙: 亦:奇: 欲:相宜: 2.写出这首诗的意思。 3.理解下列问题: (1)在诗人眼里,西湖的晴天美在哪里,雨天又美在哪里? (2)诗人把“西湖”比作谁?你觉得为什么诗人会想到把西湖比作西子呢?

21 古诗两首 第2课时 学校班级姓名 【达标训练】 一、用“√”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淡妆.(zuāng zhuāng)浓抹.(mo ma) 相.对(xiāng xiàng)相宜.(yì yí) 二、看拼音,写词语。 duàn kāi chǔjiāng fān chuán gūdān 三、火眼金睛。(辩字组词) 断()孤()碧()凡() 继()狐()岩()帆() 四、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字义,用“√”标出。 1.天门中断.楚江开(1)判断(2)隔绝(3)戒除 2.水光潋滟晴方.好(1)当(2)方法(3)刚刚 3.欲.把西湖比西子(1)需要(2)想要(3)将要 4.山色空蒙雨亦奇.(1)奇怪(2)奇妙(3)奇特 五、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一带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 限热爱之情。() 2.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种停顿是正确的。() 3.《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湖”指的是西湖。() 六、文学常识填空。 1.《望天门山》的作者是,《》也是他写的。 2.《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 七、课文精彩回放。

八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参考答案 第二十六课 1、《水经注〃江水》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瞿塘峡 巫峡西陵峡 2、quē zhàng xī xiāng sù bēn tuān yǎn xiào zhǔ zhuǎn 3、(1)在(2)正午,中午半夜日光,这里指太阳(3)即使这里指飞奔的马快(4)顺流而下逆流而上(5)极高的山峰(6)早晨(7)接连不断。属,动词,连续接连。引,延长。 4、(1)?阙?通?缺?,中断。(2)?转?通?啭?,婉转发声。 5、(1)或,古义:有时。今义:或许,也许(2)虽,古义:即使。今义:虽然。(3)略,古义:完全、全部。今义:省略。(4)至于,古义:到了。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襄,古义:漫上。今义:帮助。(5)良,古义:的确。今义:良好。 6、(1)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2)清:形容词作名词,清波。(3)霜:名词用作动词,结霜。(4)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5)响:动词用作名词,回声。(6)清、荣、峻、茂四个词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水清、木荣、山峻、草茂?。 7、(1)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则是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3)(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4)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的确趣味无穷。 8、(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9、(1)连绵不断:?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高峻:?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0、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能体现长江三峡的特征,故作者将?夏水?臵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案附答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案 1.口算除法 预习指南: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是一位数)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1.口算:80÷2=60÷3=150÷5=3000÷6=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2. 80÷20=( ),你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利用小棒验证自己的结果。 3.教材第71页例1、2。 (1)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①理解题意,列出算式。 一共有80面彩旗,每班20面,问可以分给几个班就是求( )里面有几个( ),用( )计算;列式为( )。 ②探索、交流算法。 A.想乘法算除法: 因为( )×20=80,所以80÷20=( )。 B.因为8÷2=4,所以80÷20=( )。 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 )的表内除法。 ③探究估算,强化口算。 估算83÷20和80÷19。 因为83≈80,19≈20,所以83÷20≈( )÷( )=( ); 80÷19≈ ( )÷( )=( )。即83÷20≈( );80÷19≈( )。 (2)估算150÷50。 ①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方法1:想( )法算( )法,因为( )×50=150,所以150÷50=( )。 方法2:转化成( )除法,因为15÷5=3,所以( )。 ②探究估算,总结方法。 因为122≈( ),28≈( ),所以122÷30≈( );120÷28≈( )。 (3)归纳总结。 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①想乘法算除法;②借助表内除法口算。 除数是两位数的估算:一般用( )法把被除数或者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 )数、( )数或( )数,再口算出结果。 4.口算。 160÷20=300÷60=630÷70= 320÷40=810÷90=3000÷600= 140÷20=450÷90=810÷90= 143÷20≈448÷90≈814÷90≈ 5.体育段老师买回来810个足球,学校每班的人数大约是89名,这些足球大约够几 个班同时上课用呢? 每日口算210÷70=200÷50=300÷50=280÷40=629÷70≈810÷90=640÷80=400÷50=360÷40=560÷69≈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015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莲山课 件 m 课题:数的认识(1)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过程与方法:学生已经涉及了十进制计数法、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因数和倍数等主要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轴上表示几个数,因数、倍数,大数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1.培养数感:沟通各数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 2.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例2让学生自由地在数轴上表示几个数。 教学重点: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数的相关材料。 2.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复备 一、提问引入 (一)回顾知识 1.课件出示P72情境图 学生提取信息: 总计人数10500名运动员 花费4.96亿英镑 约占总人数的3.77% 金牌数约占总数302枚的八分之一 第29届奥运会出现了25.5%的负增长 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数?每个数有什么含义?完成73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对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巩固。利用生活中的数,感受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非常重要,初步感知数的意义以及内在联系。) 2.同学们课下都收集了一些数据,请你汇报生活中用这些数的例子,并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提问:有什么感受? 3.请你给这些数进行分类。

好,我们来看这些数,如果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 ①学生按照整、小、分、百、分类。 ②这些数叫整数还可以叫什么?(自然数) ③什么叫自然数? ④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 ⑤小学阶段我们研究的自然数就是整数,但以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来看整数还不只这些,我们还研究了负整数。 ⑥想一想,整数和自然数的范围哪个更大? 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数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设计意图:根据具体情况回顾知识) 二、小组合作,整理概念 (一)小组合作,进行数的整理 出示整理提示: 1.根据数的特点找到数之间的联系,并用树形图的形式进行整理。 2.先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工合作,汇报时要说清整理的理由。 3.如果不能够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部分数进行整理。(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整理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并在合作过程中复习知识,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学生的整理还可能不够完善,这是允许的,要在回报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完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4课 唐诗二首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通用)

24.唐诗二首 第一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关于“歌”的体裁。 2、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意,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3、揣摩诗歌语言,体会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4、培养对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和初步鉴赏能力,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2、写作背景 “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年,杜甫靠朋友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安身,不料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怀。 2、文体常识 “歌行体” 歌行[ gē xíng ]古代乐府诗体。后从乐府发展为古诗的一体,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采用五言、七言、杂言,形式也多变化。通常用"歌"、"行"、"歌行"命名。 【自主学习】 1、检查预习,给下列加字的读音。 怒号.()挂罥.()长.林梢()庇.护()突兀.()布衾.()三重.茅()沉塘坳.()飘转.()俄顷.()丧.乱()广厦.()见.此屋() 2、解释加点词语:

挂罥 ..()向.()..()沉塘坳.()秋天漠漠 昏黑 自经丧乱 ..()..()少睡眠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3、初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停顿、重音等,逐渐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合作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二、文本探究 1、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和同学一起讨论解决。 2、再读课文,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分别用最精练的短语概括本诗的内容。 【导航】抓住诗中写景、叙事、抒情的字词,组合或换用恰当的词语,用一个或几个四字短语理清故事情节。 3、第一节诗中哪些动词渲染了风的威力?这节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4、“归来倚杖自叹息”,诗人叹息什么呢?这一句的语气和节奏应该怎样读? 5、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一节中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6、讨论:“长夜沾湿何由彻”一句中的“长夜”如何理解? 三、综合探究

第六单元复习学案2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第三课时)编制:玄艳霞张丽娟刘倩审核:审批: 【复习目标】 1、牢固识记本单元基础知识(现代文字词音形义、重点作者)。 2、学会整体把握诗的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3、强化名句默写练习。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老夫聊.发少年狂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五十弦翻.塞外声 (4)也拟.泛轻舟 (5)马作.的卢飞快 (6)为报倾城 ..随太守

(1)一、二句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切盼与丈夫重逢的心情。 (2)可以推断白蘋洲是个什么地方? 分别的地方。 (3)词中表现女子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希望——失望——绝望。 《渔家傲秋思》 1、填空 作者:,字,(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填空 名句: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归无计 3、复习知识点 (1)上阕写景(寒冷、荒凉、戒备森严的塞下景色),突出了“异”字。 (2)“风景异”在哪些方面? 气候之异;边声之异;边城之异。 (3)怎样理解“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这一画面? 描绘出了边塞荒凉而又壮阔的景象,隐隐透出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 (4)下阕抒情,抒了思乡报国之情。 (5)怎样理解“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一千古名句? 前句表达思乡之情,后句用典表达报国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 1、填空 作者:,字,号,(时期)文学家。其它作品:《水调歌头》。 2、填空 名句:会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3、复习知识点 (1)上阕叙事,记叙了出猎的盛况。 (2)“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气贯穿全文。 (3)下阕抒情,抒发渴望被重用,为国效力的爱国之情。

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学案

Unit 6 It's raining Section A 年级:七年级科目:英语主备人:杨晓琴审阅人:靳红梅时间:2011.04.7 学生:班级:小组评价:综合评价:时间: 学习目标:掌握现在进行时,学会问天气 词汇: rain,windy,cloudy,sunny,snow,weather,cook,study,bad,terrible,pretty 短语:watch Tv ,play computer games, play basketball, pretty good, Not bad 交际用语:--How's the weather in Shanghai? --It's cloudy.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学习方法及要求:1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2 组长负责,兵教兵 学前准备:1 学案 2 课本 3 笔记本 学习过程: Step1. 预习导学及自测 (1)完成下列单词。 下雨______ 下雪________ 有风的________ 阴天的______晴朗_________ cook(现在分词) ________study(单数第三人称)_________糟糕的_________ Step2 情境导入 1.看图片将单词和图片匹配 2.看图听1b的录音,把地名填入图中的方框里 3.自我练习1c,根据上边的每张图进行问答: A: Hi! How's the weather in Beijing? B: It's sunny. (1) Practice the example conversation.(练习对话) (2) Make your own conversation in pairs.(编写类似的对话) Step3 自主探究 (1) 询问天气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询问某人正在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Step4 达标测试: 一、按要求写单词。 1.sun(形容词) ______ 2.take(-ing形式) _______ 3.join(单数第三人称)_______ 4.windy (名词形式) ______ 5. put(ing形式) _____ 6. boring (反义词) ______ 二、用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How's the weather there? It's (rain). 2、The is shining. It's .(sun)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愚公移山》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愚公移山 学习目标 1、扫清字词障碍,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能较顺利地翻译课文。 3、理解课文中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突出人物形象的写法以及运用神话结尾的作用。 4、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理解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翻译课文的方法指导。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仞”可改为“丈”。当然,“仞”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仞”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1、字音 仞.()箕畚 ..()孀.()龀.()匮.()荷()2、词语 (1)重点实词: 许彻惧负匮 (2)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无陇断焉 (3)古今异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何苦 ..而不平 (4)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 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人教版2018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人教版2018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复 习学案 人教版2018七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复习学案 Unit6 It's rainingA 一、教师寄语:Don't let the bad wealuence your good feeling.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Words: rain,windy,cloudy,sunny,snow,weaudy,bad,terriblDr ills: --How's the weaanghai? --It's cloudy.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2、能力目标学会谈论天气及描述你正在做的事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天气这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句型是:--How's the weaanghai? --It's cloudy. --What are you doing? --I'm watching TV 重点词汇是rain,windy,cloudy,sunny,snow,

weather 难点是现在进行时的用法 四、Learning cou预习导学及自测 完成下列单词。 下雨______ 下雪________ 有风的________ 阴天的 ______晴朗_________ cook(现在分词) ________study(单数第三人 称)_________糟糕的_________ Step2.情境导入 1.Do1a. Look aures and mawords wuall groups. 2.看图听1b的录音,把地名填入图中的方框里 3.自我练习1c,根据上边的每张图进行问答: A: Hi! How's the weaBeijing? B: It's sunny. (1) Praxample conversation. (2) Make your own conversaa自主探究 1.Summary: (1) 询问天气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询问某人正在干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Do2a .Listen and number (1-4)ures as you heaListen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学案设计-附答案

单元写作学写故事 教材分析 作文,就是写故事。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写故事”,让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叙事能力。 学情分析 作文课上,学生提笔觉得无事可写,不知如何去写,是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普遍现象。采用故事融入作文的方法,按照故事的特性去写作,可打开写作的选材面,拓宽写作思路,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的基本写法,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3.想象要新奇合理,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教学重难点 1.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2.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我们虽然能够精彩地讲述故事,但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写好故事。 二、写作指导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什么呢? 1.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写故事和写记叙文一样,要注意记叙的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2.写故事要注意人物和人物的关系。 (1)通过想象来设置人物:要根据命题中的要求,想象设置人物。人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可以是自己个人生活经历范围的,也可以想象是古人,是动物王国,是未来世界,是宇宙世界,还可以是古今时间隧道里的穿梭者,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并行人。 (2)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可以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给故事增光添彩。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那人物之间要有反差,有矛盾,差异才能产生故事的魅力。 3.故事要有情节的发展,要有合理的顺序。 情节,就是事情的发展过程。在故事里就是人物、人物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简单说,

第六单元学案4

学案4近代科学之父牛顿 [课标要求]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早期科学发明与创造 1.学习生涯 (1)中学时代:开始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学习成绩优异。 (2)大学时代:开始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著作,除了师从著名学者巴罗教授学习外,还自学笛卡儿等人的数学著作。提出了二项式定理以及微积分的初步算法。 2.早期成就 (1)光学成就 ①自制折射望远镜,对太阳光进行反射实验,证明日光即白光是由七色光组成的。 ②进一步说明物体颜色的形成原理,奠定了光谱学的基础。 ③在《关于光和色的新理论》中提出光的本质是微粒的见解,与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2)天文学成就:制成世界上第一架反射望远镜,考察行星运动,分析潮汐现象,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 [教材互补] 牛顿出生的时代,正是欧洲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人民版) 在牛顿以前,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绕日运动的三大定律,伽利略也发现了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牛顿继承了我们的工作,设法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地球对月亮的引力。(岳麓版) 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含义 宇宙中一切物体之间,都存在着一种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就是万有引力。 2.提出 1687年,在其著作《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一书中,确定了解决万有引力问题的物体运动三定律,阐明了万有引力的概念并把它应用到天文学中。 3.意义

这一定律后来成为天文学上的基础定律,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研究。

[知识拓展]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牛顿第二定律,又称加速度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作用于物体上所有外力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合力的方向相同。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深化探究 材料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了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大国崛起》 思考(1)牛顿描述的世界有哪些规律和法则? (2)牛顿是从哪些方面破解自然之谜的? (3)牛顿的伟大发现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牛顿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数学、光学、力学和天文学等。 (3)①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系统概括和总结,推动了科学、理性观念的确立和传播,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思想解放。 ②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4)①客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儿等前人科学成果的奠基。 ②主观:牛顿的个人努力。 三、勤奋的探索与科学的研究方法 1.勤奋的探索精神 从学生时代起,就养成了勤奋学习的习惯;在科学研究上,是一个专注的科学家和勤奋的探索者。 2.科学的研究方法 以实验作为得出科学概念的方法,这种方法被后人总结为“归纳—演绎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